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银对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61
1
作者 谢小保 李文茹 +2 位作者 曾海燕 欧阳友生 陈仪本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6-109,共4页
以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对纳米银的抗菌效果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抗菌机制做了初步探讨。纳米银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生长曲线的结果表明,20μg/mL的纳米银能够完全抑制106cfu/mL的大肠杆菌细胞生长,纳米银使大肠杆菌的延滞期加长,并且纳米银浓... 以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对纳米银的抗菌效果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抗菌机制做了初步探讨。纳米银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生长曲线的结果表明,20μg/mL的纳米银能够完全抑制106cfu/mL的大肠杆菌细胞生长,纳米银使大肠杆菌的延滞期加长,并且纳米银浓度越高,延滞期越长。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经纳米银粒子处理过的大肠杆菌细胞形态变化过程,结果显示纳米银粒子先在细胞壁上产生小的孔洞,通过这些孔洞进入周质空间,导致细胞膜成分渗漏和破坏细胞膜,进而进入细胞内部。进入细胞内部的纳米银粒子使DNA浓缩呈紧张态,并与破损细菌的细胞质结合积聚,最后引起胞内物质流失。另外,纳米银对大肠杆菌总DNA影响的分析表明,随着纳米银浓度的增高,大肠杆菌总DNA样品降解的程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大肠杆菌 抗菌作用
下载PDF
壳聚糖纳米银溶液的稳定性及在织物抗菌整理上的应用 被引量:33
2
作者 张雨菲 李友良 +2 位作者 姚远 李文宇 胡巧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60-1865,共6页
采用化学还原法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醋酸溶液中以硼氢化钠还原硝酸银,制备了系列壳聚糖纳米银溶液;考察了不同质量分数的壳聚糖溶液对纳米银的浓度、形貌和粒径大小的影响及纳米银的稳定性.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和透射电... 采用化学还原法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醋酸溶液中以硼氢化钠还原硝酸银,制备了系列壳聚糖纳米银溶液;考察了不同质量分数的壳聚糖溶液对纳米银的浓度、形貌和粒径大小的影响及纳米银的稳定性.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所得溶液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有壳聚糖存在时,纳米银以小于50 nm球形粒子稳定分布于壳聚糖溶液中.随着壳聚糖质量分数的增大,形成纳米银浓度减小,但稳定性提高,壳聚糖质量分数控制在0.5%~0.7%范围内,可得到浓度较高且稳定性良好的纳米银.在壳聚糖和纳米银的共同作用下织物具有极好的抗菌性和抗菌长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纳米银 稳定性 抗菌活性
下载PDF
PVP催化还原及稳定化纳米银的微波合成 被引量:25
3
作者 姚宝慧 徐国财 +1 位作者 张宏艳 韩笑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29-1632,共4页
在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的存在下,微波辐射硝酸银水溶液,合成了纳米银/PVP复合物。UV-Vis和XRD结果证明了生成的纳米银具有面心立方结构,PVP中N原子对银离子具有催化还原作用。TEM结果表明纳米银粒径在10~25nm,且较均匀分散在聚合物... 在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的存在下,微波辐射硝酸银水溶液,合成了纳米银/PVP复合物。UV-Vis和XRD结果证明了生成的纳米银具有面心立方结构,PVP中N原子对银离子具有催化还原作用。TEM结果表明纳米银粒径在10~25nm,且较均匀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XPS结果表明PVP与纳米银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PVP 复合物 微波
下载PDF
纳米银和微米银在大鼠组织器官中的分布 被引量:21
4
作者 陈丹丹 奚廷斐 +1 位作者 白净 王谨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7年第6期607-608,611,共3页
为研究纳米银对人体的潜在不良生物学效应,把等量的纳米银和微米银植入大鼠背部皮下组织三个月后,利用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的方法测定了大鼠不同脏器中银元素的含量。发现银元素在大鼠各脏器的蓄积程度钠米银组均远远高于微米银组... 为研究纳米银对人体的潜在不良生物学效应,把等量的纳米银和微米银植入大鼠背部皮下组织三个月后,利用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的方法测定了大鼠不同脏器中银元素的含量。发现银元素在大鼠各脏器的蓄积程度钠米银组均远远高于微米银组。证实了纳米银和微米银在大鼠体内具有不同的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等离子体质谱 植人
下载PDF
纳米银酯化淀粉膜对牛肉保鲜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杨斌 曹银娟 +4 位作者 余群力 韩玲 林梁 朱跃明 曹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99-205,共7页
本实验制备了纳米银酯化淀粉薄膜,测定其保鲜性能,研究分析纳米银酯化淀粉薄膜对牛肉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将淀粉薄膜覆盖于牛肉表面,装入聚乙烯包装袋中抽真空,4℃条件下贮藏,跟踪检测贮藏过程中牛肉pH值、色度、保水性、硫代巴比... 本实验制备了纳米银酯化淀粉薄膜,测定其保鲜性能,研究分析纳米银酯化淀粉薄膜对牛肉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将淀粉薄膜覆盖于牛肉表面,装入聚乙烯包装袋中抽真空,4℃条件下贮藏,跟踪检测贮藏过程中牛肉pH值、色度、保水性、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值、总挥发性盐基氮含量、菌落总数、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鲜牛肉经过纳米银酯化淀粉薄膜真空包装后,其贮藏期间牛肉的感官评分高于对照组,pH值、色度、加压损失、挥发性盐基氮含量、菌落总数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纳米银处理牛肉的贮藏期可达到24 d,比对照组延长9 d。说明纳米银酯化淀粉薄膜处理有利于延长牛肉保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纳米银 酯化淀粉 保鲜
下载PDF
石墨烯/苯丙乳液复合导电膜的制备 被引量:18
6
作者 杨波 唐建国 +3 位作者 刘继宪 王瑶 董梦龙 牛琳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8,共4页
以新型碳材料石墨烯为导电填料,水性苯丙乳液为基体,通过简单共混的方式制备出一种全新复合型导电膜。对自制的原材料和复合导电膜进行了形态结构的表征,并对复合导电膜的导电性能和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质量分数为5... 以新型碳材料石墨烯为导电填料,水性苯丙乳液为基体,通过简单共混的方式制备出一种全新复合型导电膜。对自制的原材料和复合导电膜进行了形态结构的表征,并对复合导电膜的导电性能和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质量分数为5%时,能够均匀分散,复合导电膜的表面电阻率达到0.29Ω.cm;增加石墨烯用量,会产生团聚,表面电阻率略有升高;复合导电膜中添加少量纳米银颗粒,导电性提高2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苯丙乳液 复合材料 导电膜 纳米银
下载PDF
高导电纳米银/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常振军 陈师 +3 位作者 白璐 郭树远 王宇 宋天佑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5-118,共4页
通过对聚酰亚胺(PI)薄膜进行碱溶液水解、离子交换和热处理制备出具有表面导电性的聚酰亚胺银复合薄膜,并研究了影响聚酰亚胺银复合薄膜导电性的因素。结果表明,一定的薄膜厚度、碱溶液处理时间、合适的固化时间和固化温度都有利于制备... 通过对聚酰亚胺(PI)薄膜进行碱溶液水解、离子交换和热处理制备出具有表面导电性的聚酰亚胺银复合薄膜,并研究了影响聚酰亚胺银复合薄膜导电性的因素。结果表明,一定的薄膜厚度、碱溶液处理时间、合适的固化时间和固化温度都有利于制备出高导电性的复合薄膜。该复合薄膜保持了聚酰亚胺薄膜的基本力学性能,并且银原子与聚合物之间有良好的黏附性能。该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易于大规模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纳米银 导电
下载PDF
纳米银-聚乙烯复合包装中助剂对银向食品模拟物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田海娇 林勤保 +4 位作者 郭捷 李波 王蓉珍 刘国红 张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2,共5页
为探究纳米银-聚乙烯复合包装中添加剂对纳米银颗粒向食品模拟物迁移的影响,在20、40℃和70℃条件下分别将空白纳米银聚乙烯复合包装和含有助剂(抗氧化剂1076、抗氧化剂168、光稳定剂622和光稳定剂944)的纳米银聚乙烯复合包装在3g/1... 为探究纳米银-聚乙烯复合包装中添加剂对纳米银颗粒向食品模拟物迁移的影响,在20、40℃和70℃条件下分别将空白纳米银聚乙烯复合包装和含有助剂(抗氧化剂1076、抗氧化剂168、光稳定剂622和光稳定剂944)的纳米银聚乙烯复合包装在3g/100mL乙酸溶液和体积分数50%乙醇溶液两种食品模拟物中浸泡1~30h,然后蒸干定容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银的含量。结果表明:食品模拟物中银的加标回收率在84.19%-115.6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3.21%-8.75%之间;在8h内塑料中的添加剂会促进银向两种食品模拟物的迁移;同时银的迁移率会随着迁移温度的升高和迁移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直至平衡;平衡时,塑料中的添加剂反而阻碍银向这两种食品模拟物的迁移;银在酸性模拟物中的迁移率大于在酒精类模拟物中的迁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复合包装 食品模拟物 塑料添加剂 迁移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下载PDF
纳米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段晓杰 杜晓丹 张蓓蓓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对象,研究纳米银的抗菌作用,并对抗菌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双倍浓度营养肉汤和营养肉汤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纳米银粉末(≤100 nm,576832-5G,SIGMA-ALORICH)。采用最小抑菌浓度... 目的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对象,研究纳米银的抗菌作用,并对抗菌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双倍浓度营养肉汤和营养肉汤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纳米银粉末(≤100 nm,576832-5G,SIGMA-ALORICH)。采用最小抑菌浓度(MIC)实验,测定纳米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振荡培养时(转速为300 r/min)最小抑菌浓度值;采取烧瓶振荡法测定质量浓度50.00、100.00、200.00、800.00μg/m L纳米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的光密度(OD)值;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银处理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构的变化。结果振荡培养时,纳米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为800.00μg/m L;纳米银使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延滞期延长,浓度800.00μg/m L纳米银溶液能够完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肉汤培养液中的增殖生长;用50.00μg/m L的纳米银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4 h,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破裂、胞内物质外流及细胞的死亡。结论纳米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可能进入细菌细胞内造成其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菌作用
下载PDF
纳米银/蒙脱土催化剂的制备及对亚甲基蓝的催化降解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新平 刘建军 +1 位作者 于迎春 左胜利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6-89,共4页
以层状蒙脱土为载体及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合成出了纳米银/蒙脱土催化剂,在剥离后蒙脱土片层上均匀分散着粒径为30~40nm的银颗粒。该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室温降解亚甲基蓝的活性。通过不同温度下对催化剂的热处理和催化活性的评价,并用X... 以层状蒙脱土为载体及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合成出了纳米银/蒙脱土催化剂,在剥离后蒙脱土片层上均匀分散着粒径为30~40nm的银颗粒。该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室温降解亚甲基蓝的活性。通过不同温度下对催化剂的热处理和催化活性的评价,并用X光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原子吸收光谱(AAS)等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纳米银在蒙脱土上的分散性和负载量是影响其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在低于200℃的焙烧温度下催化剂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蒙脱土 催化降解
下载PDF
超声引发无皂乳液聚合制备纳米银/PAAEM复合材料及其表征 被引量:10
11
作者 邢宏龙 高圣涛 +4 位作者 徐国财 赵建峰 豆娜 贝培培 洪戈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03-2108,共6页
在不使用气体保护及乳化剂的条件下,超声辐射引发无皂乳液聚合双原位合成纳米银/聚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PAAEM)复合材料。并通过XRD、FTIR、TEM、HRTEM、XPS和TG等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银粒子具有面心立方结构和球... 在不使用气体保护及乳化剂的条件下,超声辐射引发无皂乳液聚合双原位合成纳米银/聚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PAAEM)复合材料。并通过XRD、FTIR、TEM、HRTEM、XPS和TG等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银粒子具有面心立方结构和球形或近球形形貌,且较均匀地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纳米银粒子与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纳米银与基体中乙酰乙酸基的羰基氧原子配位所产生的;而且纳米银粒子对基体PAAEM的热学性能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PAAEM 复合材料 超声 无皂乳液聚合
下载PDF
纳米银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姗姗 薛玉英 +4 位作者 唐萌 张婷 刘晓闰 张鹏 张智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88-392,共5页
将分散在生理盐水中的纳米银以尾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入小鼠体内,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法检测其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并利用DAS药物动力学软件分析其在血液中的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显示:纳米银经尾静脉注射进入小鼠体内后,... 将分散在生理盐水中的纳米银以尾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入小鼠体内,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法检测其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并利用DAS药物动力学软件分析其在血液中的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显示:纳米银经尾静脉注射进入小鼠体内后,血液中的w(Ag)在染毒1 h内呈快速下降趋势,其后的24 h内w(Ag)处于平稳状态;纳米银在体内的消除半衰期为22.8 h,分布容积为26.8 L/kg;进入体内的纳米银可随血液循环快速分布到全身各脏器,6 h后即可在小鼠的多个主要脏器中检测到银的存在,其中脾脏中的w(Ag)约为203μg/g;滞留在体内的银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脾脏中.由此可见,纳米银具有较高的组织亲和力,肝脏和脾脏可能是纳米银的主要蓄积作用靶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尾静脉注射 组织分布
下载PDF
纳米银在抗菌包装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许雨茵 任蓝图 +2 位作者 叶芷欣 任果 尹荔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76-381,共6页
纳米银作为抗菌包装中应用极为广泛的纳米材料之一,具有抗菌活性、高热稳定性和紫外线阻断能力,与传统包装材料结合后使用,对大部分致病菌都有抑制作用。本文从抗菌原理、合成方法、抗菌包装应用方面重点综述了纳米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纳米银作为抗菌包装中应用极为广泛的纳米材料之一,具有抗菌活性、高热稳定性和紫外线阻断能力,与传统包装材料结合后使用,对大部分致病菌都有抑制作用。本文从抗菌原理、合成方法、抗菌包装应用方面重点综述了纳米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纳米银在抗菌包装领域中的应用和潜在毒性,最后提出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纳米银抗菌包装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抗菌包装 抗菌原理 纳米银合成方法
下载PDF
纳米银与宫颈微波电凝结法治疗宫颈糜烂修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艳 黄世金 《河北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433-435,共3页
目的:探讨纳米银妇女外用抗菌凝胶与宫颈微波电凝结法对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40例宫颈糜烂患者,按3种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成3组,观察各组中的疗效、月经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单纯纳米银组基本无不良反应,电凝加纳米银组不良... 目的:探讨纳米银妇女外用抗菌凝胶与宫颈微波电凝结法对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40例宫颈糜烂患者,按3种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成3组,观察各组中的疗效、月经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单纯纳米银组基本无不良反应,电凝加纳米银组不良反应及创面愈合时间与单纯电凝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前后各组之间及各组治疗前后的月经周期和经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愈率中单纯纳米银组和单纯电凝组与电凝加纳米银组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宫颈糜烂物理疗法后应用纳米银,对患者的康复较单纯纳米银组和单纯电凝组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宫颈糜烂 物理治疗 创面修复
下载PDF
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的体外抗菌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卫牧娟 李铁军 +2 位作者 许育 吴莉莉 宋建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纳米银敷料、碳纤维敷料和普通敷料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的抑菌效果,为临床创面合理应用敷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抑菌圈法将敷料剪成直径为10mm的圆片,灭菌后贴于接菌的培养皿... 目的:观察比较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纳米银敷料、碳纤维敷料和普通敷料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的抑菌效果,为临床创面合理应用敷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抑菌圈法将敷料剪成直径为10mm的圆片,灭菌后贴于接菌的培养皿上,置37℃电热恒温培养箱培养16~24小时,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大小。2)、振荡烧瓶实验称取被剪成10mm×10mm大小的敷料样品0.75g,灭菌后加于含70mL PBS和5mL浓度为1×104cfu/mL菌悬液的250 mL烧瓶,封口固定于振荡器上以300r/h分别振荡2min和1h,各取20μL样液作为振荡前和振荡后,均匀涂于MH培养皿,37℃电热恒温培养箱孵育16~24小时后计数,测定抑菌率。结果:与其他三组敷料相比,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的抑菌圈和抑菌率最大(P<0.05)。结论: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是目前临床上较为理想的创面抗感染敷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活性炭纤维 敷料 抗菌
原文传递
AOT微乳体系中纳米银的可控合成及其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万忠 乔学亮 +1 位作者 罗浪里 陈建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89-792,共4页
在以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AOT)为表面活性剂、环己烷为连续相形成的W/O型微乳体系中,用增溶于微乳液水核中的AgNO3为银源、水合肼为还原剂制备了纳米银溶胶,利用UV-Vis光谱分析了Ag-NO3的浓度、AOT的浓度、还原剂的种类和水与表面活性... 在以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AOT)为表面活性剂、环己烷为连续相形成的W/O型微乳体系中,用增溶于微乳液水核中的AgNO3为银源、水合肼为还原剂制备了纳米银溶胶,利用UV-Vis光谱分析了Ag-NO3的浓度、AOT的浓度、还原剂的种类和水与表面活性剂的物质的量比(W)等参数对形成粒子数量及平均粒径的影响,为纳米银粒子的可控合成和纳米银的UV-Vis光谱解析提供了新的依据。研究表明,适当增大AgNO3的浓度,有利于形成粒径较小的纳米银粒子;W值增大,形成粒子的平均粒径和粒子数量明显增加。和NaBH4相比,水合肼在反胶束中的溶解性能较好,有利于微乳液反胶束中Ag+的还原。增大AOT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胶束对反应物的增溶能力增强,胶束的半径也相应减小,有利于形成数量较多、平均粒径较小的纳米银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AOT微乳液 可控合成 UV-VIS光谱
下载PDF
负载银和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水凝胶对兔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向军 吴兴 +2 位作者 林欢欢 刘肇兴 刘沙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40-649,共10页
目的探讨负载银和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的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GelMA)水凝胶对兔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制备含不同浓度甲基丙烯酸酐(MA)的低浓度MA明胶(GelMA)材料、中浓度GelMA材料和高浓度Ge... 目的探讨负载银和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的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GelMA)水凝胶对兔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制备含不同浓度甲基丙烯酸酐(MA)的低浓度MA明胶(GelMA)材料、中浓度GelMA材料和高浓度GelMA材料,加入光引发剂后分别制得低浓度GelMA水凝胶、中浓度GelMA水凝胶和高浓度GelMA水凝胶。采用核磁共振波谱仪检测前述3种浓度GelMA材料的氢核磁共振谱并根据波谱图计算其取代度,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检测前述3种浓度GelMA水凝胶的三维微观结构及孔径,样本数均为9。根据前述筛选出的MA浓度合成含10种浓度银的GelMA(含银GelMA)溶液,将每种浓度的含银GelMA溶液均分为3份,加入光引发剂后分别暴露于紫外光下持续20、25、35 s,制得相应的含银GelMA水凝胶。采用胶原酶降解法测定不同光交联时间含银GelMA水凝胶降解12、24、36、48 h的降解剩余率及彻底降解所需时长,样本数为5。测定前述筛选出光交联时间下含10种浓度银GelMA水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反映其抑菌能力,样本数均为5。以与含最低浓度银(即不含银)GelMA水凝胶抑菌圈直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的含银GelMA水凝胶为有抑菌活性。选取具有抑菌活性的且载药浓度最低的含银GelMA水凝胶,采用FESEM检测其三维微观结构及孔径,采用能谱仪检测其内部银元素的存在情况,样本数均为9。将冻干单纯GelMA水凝胶和冻干含银GelMA水凝胶分别浸没于磷酸盐缓冲液中24 h,通过称重法计算并比较2种水凝胶的溶胀率,样本数为5。根据预实验及前述实验结果,制备含银和rh-bFGF的GelMA水凝胶(简称复合水凝胶)。大体观察复合水凝胶的外观,并采用FESEM检测其三维微观结构与孔径。取30只4~6个月龄、雌雄各半日本大耳兔,在其背部制作深Ⅱ度烧伤创面。以兔头侧为基准,将脊柱左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谱图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水凝胶 核磁共振波谱仪 单因素方差分析 光交联 日本大耳兔 溶胀率
原文传递
纳米银/碳质球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阳运华 施庆珊 谢小保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2015年第5期34-36,共3页
本文研究了纳米银/碳质球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及其形貌与结构,以大肠杆菌为代表菌株,研究了复合抗菌材料的抗菌活性,获得了抗菌性能良好的复合抗菌材料,所制备的抗菌材料有望在有害微生物防治方面获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 纳米银 碳质球 复合材料 抗菌性能
下载PDF
纳米银抗菌包装膜的制备及其保藏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高红芳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5-230,共6页
纳米银由于具有显著的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超强的活性以及杀菌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领域。本文综述了纳米银抗菌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分析了抗菌膜中银在食品模拟液以及真实食品中的释放特性,讨论了抗菌膜... 纳米银由于具有显著的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超强的活性以及杀菌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领域。本文综述了纳米银抗菌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分析了抗菌膜中银在食品模拟液以及真实食品中的释放特性,讨论了抗菌膜用于食品保藏的安全性,指出了抗菌膜未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纳米银抗菌包装膜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抗菌膜 食品保藏 迁移
下载PDF
纳米银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倪靖滨 李红 +4 位作者 谢云龙 何春 张巧焕 高德玉 周瑞敏 《化学工程师》 CAS 2009年第8期46-48,共3页
本文介绍了纳米银材料研究现状;简述了纳米银的制备方法;展望了纳米银研究的发展方向,介绍了其应用领域。
关键词 辐射 Γ射线 电子束 纳米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