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零价铁与重金属的反应:“核-壳”结构在重金属去除中的作用 被引量:44
1
作者 黄潇月 王伟 +1 位作者 凌岚 张伟贤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29-537,共9页
重金属是一类毒性较高、处理难度较大的环境污染物.纳米零价铁因为具有高效分离、固定重金属的潜能而受到广泛关注.其独特的纳米级核壳结构和表面性质使纳米零价铁能够通过吸附、还原和沉淀等多种作用高效去除重金属.现代仪器分析手段... 重金属是一类毒性较高、处理难度较大的环境污染物.纳米零价铁因为具有高效分离、固定重金属的潜能而受到广泛关注.其独特的纳米级核壳结构和表面性质使纳米零价铁能够通过吸附、还原和沉淀等多种作用高效去除重金属.现代仪器分析手段的进步,特别是高分辨电子显微成像技术的发展,为深入研究纳米零价铁的微观结构以及纳米零价铁与重金属的作用机理开辟了新的视角.本文重点讨论了纳米零价铁的结构、性质及其在重金属去除中的作用.研究借助高分辨率的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镜(Cs-STEM)成像,配合高灵敏度的X射线能谱仪(XEDS)进行化学分析,旨在更好地了解纳米零价铁的精细结构及其与重金属的界面反应过程和机理.在深入理论研究的同时,通过"小试—中试—工程"逐级放大的方法,系统论证了纳米零价铁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纳米零价铁可有效、同步去除实际废水中铜、砷、铅、锌等多种重金属,并具有较高的去除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纳米零价铁 核-壳结构 反应机理 扫描透射电镜 环境应用
原文传递
零价纳米铁吸附去除水中六价铬的研究 被引量:39
2
作者 秦泽敏 董黎明 +1 位作者 刘平 周恋彤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106-3111,共6页
利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的零价纳米铁(n ZVI)进行了去除水中Cr(Ⅵ)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n ZVI对Cr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还原铁粉和粉末活性碳;p H值越小、初始Cr浓度越低、n ZVI放置时间越短及投加量越大均有利于水中Cr(Ⅵ)的去除,最佳去除率... 利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的零价纳米铁(n ZVI)进行了去除水中Cr(Ⅵ)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n ZVI对Cr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还原铁粉和粉末活性碳;p H值越小、初始Cr浓度越低、n ZVI放置时间越短及投加量越大均有利于水中Cr(Ⅵ)的去除,最佳去除率近100%;反应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n ZVI去除六价铬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反应后n ZVI颗粒的扫描电镜及电子能谱结果显示Cr占12.02%(wt),结合对反应溶液中Cr(Ⅵ)和Cr(Ⅲ)分析,说明吸附、还原与共沉淀可能是n ZVI去除水中六价铬的主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价纳米铁 六价铬 去除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纳米铁用于饮用水中As(III)去除效果 被引量:22
3
作者 黄园英 刘丹丹 刘菲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3-87,共5页
主要考察实验室合成制得的纳米铁对毒性高,迁移能力强,在厌氧地下水中作为砷的主要存在形式的As(III)去除效果。通过批实验探讨吸附动力学,以及pH和纳米铁投加量对As(III)的去除影响。反应1h时,0.25g纳米铁对起始质量浓度为910μg·... 主要考察实验室合成制得的纳米铁对毒性高,迁移能力强,在厌氧地下水中作为砷的主要存在形式的As(III)去除效果。通过批实验探讨吸附动力学,以及pH和纳米铁投加量对As(III)的去除影响。反应1h时,0.25g纳米铁对起始质量浓度为910μg·L-1As(III)的去除率高达99%以上;反应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标准化后的速率常数kSA为1.64mL·m-2·min-1。研究结果表明,具有高反应活性的纳米铁将成为饮用水中砷去除非常有效的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铁 AS(III) 去除率 吸附
下载PDF
双表面活性剂修饰下纳米零价铁对水中Cr(Ⅵ)污染去除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靖 范明杰 +1 位作者 刘翔 李淼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402-3409,共8页
为解决纳米级零价铁(nZVI)在环境中易团聚、易氧化的问题,强化其去除水中Cr(Ⅵ)的能力,选择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油酸钠(NaOA)同时对nZⅥ进行修饰.同时,通过对比不同pH值、材料干湿状态、初始浓度... 为解决纳米级零价铁(nZVI)在环境中易团聚、易氧化的问题,强化其去除水中Cr(Ⅵ)的能力,选择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油酸钠(NaOA)同时对nZⅥ进行修饰.同时,通过对比不同pH值、材料干湿状态、初始浓度及共存离子条件下的反应效果,结合材料的XRD和XPS表征、动力学实验和25℃等温线的拟合进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酸性条件有利于Cr(Ⅵ)的去除;材料的干湿状态对去除效率影响较大;材料去除水中Cr(Ⅵ)可在3 h内达到反应平衡,去除效率在90%以上,实验条件下最大去除量为183.1 mg·g^-1,反应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及Langmuir模型;反应过程中Cr(Ⅵ)大部分转化为Cr(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 表面活性剂 Cr(Ⅵ) 去除
原文传递
纳米零价铁对水中砷和硒去除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夏雪芬 滑熠龙 +2 位作者 黄潇月 凌岚 张伟贤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4-601,共8页
采用纳米零价铁去除水中的砷和硒,考察了不同溶解氧、纳米零价铁投加量、接触时间以及溶液初始pH值等条件下纳米零价铁去除水中砷和硒的效果,并比较了反应前后固体的形貌、组成、溶液pH值及反应机制.结果表明,纳米零价铁可广泛用于去除... 采用纳米零价铁去除水中的砷和硒,考察了不同溶解氧、纳米零价铁投加量、接触时间以及溶液初始pH值等条件下纳米零价铁去除水中砷和硒的效果,并比较了反应前后固体的形貌、组成、溶液pH值及反应机制.结果表明,纳米零价铁可广泛用于去除水中的砷/硒污染,去除效果顺序依次为Se(Ⅳ)>As(Ⅲ)>Se(Ⅵ)>As(Ⅴ);水中溶解氧(DO)对As(Ⅲ)和Se(Ⅳ)的去除没有显著的影响,而高浓度的DO对As(Ⅴ)和Se(Ⅵ)的去除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增加纳米零价铁投加量可促进砷和硒的去除;溶液初始pH值对纳米零价铁去除As(Ⅲ),As(Ⅴ)和Se(Ⅵ)的影响较大,而对Se(Ⅳ)的去除几乎没有影响;反应后固体的形貌、组成及溶液pH值存在差异.纳米零价铁与砷、硒反应机理的不同造成了去除效果及反应后固液两相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 去除
原文传递
纳米铁去除饮用水中As(Ⅲ)和As(Ⅴ) 被引量:12
6
作者 黄园英 秦臻 刘菲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9-534,共6页
在好氧水体中,As(Ⅲ)比As(Ⅴ)更易迁移,而且在水处理过程中去除效率更低。在实验室合成制得BET比表面积为49.16 m2/g,直径范围为20~40 nm的纳米铁。通过批试验考察纳米铁对As(Ⅲ)和As(Ⅴ)去除能力及其反应动力学情况。结果表明,... 在好氧水体中,As(Ⅲ)比As(Ⅴ)更易迁移,而且在水处理过程中去除效率更低。在实验室合成制得BET比表面积为49.16 m2/g,直径范围为20~40 nm的纳米铁。通过批试验考察纳米铁对As(Ⅲ)和As(Ⅴ)去除能力及其反应动力学情况。结果表明,在pH为7,温度20℃时纳米铁能够快速地去除As(Ⅲ)和As(Ⅴ),在60 m in内,0.25 g纳米铁对起始浓度为968.6μg/L As(Ⅲ)和828.9μg/L As(Ⅴ)的去除率大于99.5%。反应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标准化后的As(Ⅲ)和As(Ⅴ)比表面积速率常数kSA分别为1.30 mL/(m2.m in)和1.64 mL/(m2.m in)。由实验结果可知,具有高反应活性的纳米铁是用于含砷饮用水处理非常有效的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铁 As(Ⅲ) As(Ⅴ) 吸附 去除率
下载PDF
生物膜对纳米铁-微生物去除地下水中NO_3^--N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宁 金朝晖 +2 位作者 李铁龙 夏宏彩 张娜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20-1626,共7页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得纳米Fe0,并采用自制恒化器从活性污泥中驯化出自养反硝化细菌.对比单独投加纳米Fe0与投加纳米Fe0及微生物时硝酸盐培养液体系的脱氮效果,包括采用分光光度法监测三氮(NO3--N、NO2--N、NH3/NH4+-N)的浓度变化,使用pH...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得纳米Fe0,并采用自制恒化器从活性污泥中驯化出自养反硝化细菌.对比单独投加纳米Fe0与投加纳米Fe0及微生物时硝酸盐培养液体系的脱氮效果,包括采用分光光度法监测三氮(NO3--N、NO2--N、NH3/NH4+-N)的浓度变化,使用pH计监测培养液中pH的变化.结合吖啶橙染色荧光显微照片,证明了在纳米Fe0-微生物体系中,生物膜在纳米Fe0腐蚀过程及生物反硝化过程中均起主导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比了分别投加纳米Fe0和微生物及投加在葡糖糖营养环境下制得的生物膜-纳米Fe0复合材料时体系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分别投加纳米Fe0和微生物时,可在10 d内将体系中的NO3--N完全去除,其中37%转化成了氨氮,其余63%应以气态反硝化产物的形式离开溶液.投加生物膜-纳米Fe0复合材料时仅需5 d即可将体系中的NO3--N完全去除,其中28%转化成氨氮,其余72%应以气态反硝化产物的形式离开溶液.实验结果同时表明生物膜-纳米Fe0复合材料具有更大的微生物量和更强的反硝化活性,适用于去除地下水中的NO 3--N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纳米零价铁 硝酸盐污染 地下水
原文传递
沸石负载纳米零价铁去除水中Sb(Ⅲ)和Sb(Ⅴ)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心怡 龚斌 +3 位作者 薛浩天 李庆旭 赵颖 孟晓光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9-149,共11页
锑矿开采和含锑化合物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环境锑污染的加重,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带来风险,为缓解这一现象,采用液相还原负载的方式制备沸石负载纳米零价铁(Z-ZVI)复合材料,探究其对Sb(Ⅲ)和Sb(Ⅴ)的去除效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锑矿开采和含锑化合物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环境锑污染的加重,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带来风险,为缓解这一现象,采用液相还原负载的方式制备沸石负载纳米零价铁(Z-ZVI)复合材料,探究其对Sb(Ⅲ)和Sb(Ⅴ)的去除效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反应前后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探究不同材料配比、溶液初始pH及无机阴离子对Sb(Ⅲ)和Sb(Ⅴ)吸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沸石负载后的纳米零价铁(Z-ZVI)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54.54 m2/g)和反应活性,能够有效吸附、还原高价锑.(2)在pH=7、1.0 g/L Z-ZVI的条件下,反应4 h对20 mg/L Sb(Ⅲ)和Sb(Ⅴ)的吸附率分别达到88%和62%,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3)Sb(Ⅲ)的去除率受pH变化的影响不大,但Sb(Ⅴ)的去除率随初始pH的升高而下降,溶液反应终点pH相比初始pH均有所上升.(4)XRD和XPS表征发现,Sb的去除过程中同时存在吸附和还原作用,Fe0氧化过程中伴随着高价锑的还原,最终生成含锑铁氧化物固定锑.(5)在较低锑污染模拟地下水吸附和脱附试验中Sb(Ⅲ)和Sb(Ⅴ)的去除率可达到96%,吸附后锑浓度可降至0.01 mg/L,且脱附量远小于吸附量.研究显示,Z-ZVI材料能够有效去除污染水体中的Sb(Ⅲ)和Sb(Ⅴ),对实际地下水修复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nzvi) 沸石 吸附
下载PDF
纳米零价铁吸附法去除废水中的Pb^(2+) 被引量:8
9
作者 左国强 苏小莉 +2 位作者 刘改云 宋欣宇 张露露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28-834,共7页
通过液相还原法,采用NaBH_(4)还原Fe^(2+)制备了粒径约为50 nm的纳米零价铁(nZVI),并应用于含Pb^(2+)废水处理,详细考察了颗粒大小、酸度、温度、投入量、初始浓度和反应时间对Pb^(2+)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过量的NaBH_(4)有利于nZVI... 通过液相还原法,采用NaBH_(4)还原Fe^(2+)制备了粒径约为50 nm的纳米零价铁(nZVI),并应用于含Pb^(2+)废水处理,详细考察了颗粒大小、酸度、温度、投入量、初始浓度和反应时间对Pb^(2+)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过量的NaBH_(4)有利于nZVI网状结构的生成,也有利于nZVI对溶液中Pb^(2+)的去除,常温下,调节溶液pH 4~6,nZVI的投加量为0.5 g/L,当Pb^(2+)初始浓度小于200 mg/L时,nZVI可在20 min内完成对Pb^(2+)的去除,当Pb^(2+)的初始浓度为300~500 mg/L时,反应时间延长至60 min才能完全去除,而当Pb^(2+)的初始浓度为600 mg/L时,去除率最大仅为84.3%。动力学实验表明,nZVI对溶液中Pb^(2+)的吸附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其吸附过程受化学吸附控制。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对该过程的拟合程度都较高,表明Pb^(2+)的去除过程中单分子吸附和多分子吸附共存。当Pb^(2+)的初始浓度小于10 mg/L时,滤液中的Fe^(2+)浓度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规定的限量要求,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nzvi) 吸附 废水 吸附动力学
下载PDF
凹凸棒土负载纳米Fe/Ni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Zn(Ⅱ)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红 龚璇 +2 位作者 范先媛 张家源 冯涛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0-375,共6页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以凹凸棒土为载体的纳米双金属Fe/Ni复合材料,通过Zn(Ⅱ)静态吸附试验,确定了除Zn(Ⅱ)效果最佳的Fe/Ni@ATP复合材料,即纳米铁与凹凸棒土的负载比为1∶2、Fe/Ni双金属中Ni掺杂比为2%,并考察了Zn(Ⅱ)初始浓度、pH及环...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以凹凸棒土为载体的纳米双金属Fe/Ni复合材料,通过Zn(Ⅱ)静态吸附试验,确定了除Zn(Ⅱ)效果最佳的Fe/Ni@ATP复合材料,即纳米铁与凹凸棒土的负载比为1∶2、Fe/Ni双金属中Ni掺杂比为2%,并考察了Zn(Ⅱ)初始浓度、pH及环境温度对该复合材料去除水中Zn(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凹凸棒土负载和掺杂Ni改性以后,Fe/Ni@ATP复合材料的Zn(Ⅱ)去除率显著提高,颗粒团聚状况得到改善,比表面积明显增加。在实验条件范围内,较高的溶液pH值、环境温度以及较低的Zn(Ⅱ)初始浓度均有利于Fe/Ni@ATP复合材料对Zn(Ⅱ)的去除。该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吸附机理为零价铁表面氧化物与Zn(Ⅱ)的配合作用,此外,水中Zn(Ⅱ)也可以通过生成Zn(OH)_2沉淀的形式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 Fe/Ni 凹凸棒土 ZN(II) 吸附
下载PDF
纳米铁对地下水中As(Ⅲ)的吸附动力学 被引量:8
11
作者 黄园英 刘丹丹 李桂荣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4-300,共7页
实验室合成制得的纳米铁BET比表面积为49.16m2/g,直径范围为20~40nm.通过批实验考察纳米铁对As(Ⅲ)吸附动力学情况.结果表明,在20℃、pH为7时,纳米铁能够快速地去除As(Ⅲ),在60min内,0.1g纳米铁对起始浓度为910μg/L溶液As(Ⅲ)去除率大... 实验室合成制得的纳米铁BET比表面积为49.16m2/g,直径范围为20~40nm.通过批实验考察纳米铁对As(Ⅲ)吸附动力学情况.结果表明,在20℃、pH为7时,纳米铁能够快速地去除As(Ⅲ),在60min内,0.1g纳米铁对起始浓度为910μg/L溶液As(Ⅲ)去除率大于99%.反应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标准化后的As(Ⅲ)速率常数kSA为2.6mL/(m2·min).纳米铁对As(Ⅲ)的吸附等温曲线能够很好地满足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相关系数R2>0.95,由Langmuir模型获得单层纳米铁的最大吸附量为76.3mg/g.0.1mol/LNaOH对吸附在纳米零价铁(NZVI)的As(Ⅲ)解吸率为21%.在竞争阴离子中,SiO32-和H2PO4-对As(Ⅲ)的去除有明显阻碍作用,而其他离子基本上没有影响.纳米铁对As(Ⅲ)的去除机理主要是吸附和共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铁 As(Ⅲ) 吸附动力学 解吸 去除率 地下水 污染控制 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多聚物吸附纳米零价铁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瑾 魏才倢 +4 位作者 白鸽 杨朝光 王小 杨宏伟 解跃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747-3754,共8页
针对纳米零价铁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特点,本文通过实验室柱实验和腐蚀实验分析了不同聚丙烯酸(PAA)包覆浓度下的纳米零价铁(nZVI)在石英砂介质中的迁移和其接触不同电解质溶液6h的反应活性.利用迁移距离和穿出率,表征了不同纳米铁材料的... 针对纳米零价铁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特点,本文通过实验室柱实验和腐蚀实验分析了不同聚丙烯酸(PAA)包覆浓度下的纳米零价铁(nZVI)在石英砂介质中的迁移和其接触不同电解质溶液6h的反应活性.利用迁移距离和穿出率,表征了不同纳米铁材料的迁移性能.应用pH值、氧化还原电位(ORP)、Fe2+浓度、X射线衍射(XRD)和Fe0含量随时间变化图像表征纳米零价铁腐蚀程度.实验结果表明,PAA显著提高了纳米零价铁材料的迁移距离.10%聚丙烯酸包覆浓度下,实验室合成纳米零价铁的迁移效果最佳,穿出率可达58.65%.在6h的腐蚀实验中,10%聚丙烯酸包覆的零价铁含量有一定的降低,但是零价铁损失相对于20%PAA包覆的零价铁少.综合考虑迁移性和反应活性,10%PAA包覆浓度下实验室合成纳米零价铁是适用于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的最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nzvi) 聚丙烯酸(PAA) 迁移 腐蚀
下载PDF
纳米零价铁对溶液中铅镉铬砷的去除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卫民 李志勇 +3 位作者 李亦然 王惠东 廉欢 陈程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3-65,70,共4页
通过液相还原法,采用KBH4还原Fe2+成功制备了平均粒径40~80nm、比表面积19.713 4m2/g、有较好表面活性的纳米零价铁(NZVI),NZVI在含铅、砷、铬、镉初始浓度为100mg/L的pH分别为2、7、12的溶液中进行去除试验。结果表明,在pH=2与pH=7的... 通过液相还原法,采用KBH4还原Fe2+成功制备了平均粒径40~80nm、比表面积19.713 4m2/g、有较好表面活性的纳米零价铁(NZVI),NZVI在含铅、砷、铬、镉初始浓度为100mg/L的pH分别为2、7、12的溶液中进行去除试验。结果表明,在pH=2与pH=7的条件下NZVI对铅、砷、铬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速率在前30min较快;在pH=12条件下对镉的去除效果明显,去除速率在前40min较快;不同pH条件下各离子的去除率差异较大,这主要与各离子在不同pH条件下的存在形态有关。NVZI去除溶液中的铅、砷、铬、镉,不仅效率高,而且绿色环保,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nzvi) 比表面积 PB Cr Cd As 去除率
下载PDF
膨润土负载纳米铁去除水溶液中Cr(Ⅵ) 被引量:7
14
作者 史丽娜 林玉满 陈祖亮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09-113,58,共6页
采用硼氢化钠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铁(nZVI)和多种负载型纳米铁,将其分别用于处理初质量浓度50 mg/L的Cr(Ⅵ)溶液,结果显示膨润土负载纳米铁(B-nZVI)效果最好,去除率可达100%。ESEM和BET表征结果表明:膨润土作为载体可以有效地减弱纳米铁... 采用硼氢化钠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铁(nZVI)和多种负载型纳米铁,将其分别用于处理初质量浓度50 mg/L的Cr(Ⅵ)溶液,结果显示膨润土负载纳米铁(B-nZVI)效果最好,去除率可达100%。ESEM和BET表征结果表明:膨润土作为载体可以有效地减弱纳米铁颗粒的团聚,增大纳米铁的比表面积。XRD显示新制备的B-nZVI谱图中出现了明显的Fe0特征峰,而反应后的谱图则证明了Fe(Ⅲ)和Cr(Ⅲ)的存在。动力学研究表明:B-nZVI对水溶液中的Cr(Ⅵ)的还原遵循伪一级反应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负载 纳米铁 Cr(Ⅵ) 反应动力学
原文传递
纳米零价铁耦合氢自养反硝化去除水中硝酸盐 被引量:7
15
作者 袁帅 肖椿 +1 位作者 褚正虎 尹鑫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43-47,共5页
首先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粒子,然后将制得的纳米零价铁与氢自养反硝化菌进行耦合,组成纳米零价铁-氢自养反硝化耦合体系,考察了不同温度、pH值、Fe/N值、初始硝酸盐浓度和H2对耦合体系去除硝酸盐的影响,并对硝酸盐去除机理进... 首先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粒子,然后将制得的纳米零价铁与氢自养反硝化菌进行耦合,组成纳米零价铁-氢自养反硝化耦合体系,考察了不同温度、pH值、Fe/N值、初始硝酸盐浓度和H2对耦合体系去除硝酸盐的影响,并对硝酸盐去除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纳米零价铁-氢自养反硝化耦合体系对硝酸盐有很好的去除作用,反应速率高于单一的化学还原或生物反硝化过程。Fe/N值对硝酸盐还原速率的影响不大,却对反应产物影响显著,试验条件下,纳米零价铁的最佳投量为10 mL。不同pH值条件下耦合体系对硝酸盐的去除趋势非常接近。温度对耦合体系降解硝酸盐的速率有一定影响,温度越高,硝酸盐的去除速率越快,但整体差别不大。初始硝酸盐浓度为25、65、105和150 mg/L时,对硝酸盐的平均去除速率分别为13. 64、11. 63、16. 55和13. 73 mg/(L·h)。给予耦合体系充足氢气的情况下,硝酸盐的降解速率较快,高于不额外供给氢气的耦合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 纳米零价铁 氢自养反硝化 耦合体系
原文传递
纳米零价铁修复Cr(Ⅵ)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苏慧杰 方战强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525-529,共5页
随着铬盐生产、金属加工、电镀、皮革等工业活动以及污水灌溉和施用污泥等农业活动的进行,六价铬(Cr(Ⅵ))不断进入土壤中,严重污染土壤环境。纳米零价铁由于其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及还原能力强等优点,已日渐用于Cr(Ⅵ)污染土壤的修... 随着铬盐生产、金属加工、电镀、皮革等工业活动以及污水灌溉和施用污泥等农业活动的进行,六价铬(Cr(Ⅵ))不断进入土壤中,严重污染土壤环境。纳米零价铁由于其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及还原能力强等优点,已日渐用于Cr(Ⅵ)污染土壤的修复中。本文概述了纳米零价铁修复Cr(Ⅵ)污染土壤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主要修复机理及影响因素,最后指出了纳米零价铁修复Cr(Ⅵ)污染土壤的发展前景及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 Cr(Ⅵ)污染土壤 修复 还原 固定
下载PDF
Nanoencapsulation of hexavalent chromium with 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High resolution chemical mapping of the passivation layer 被引量:5
17
作者 Xiao-yue Huang Lan Ling Wei-xian Zh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5期4-13,共10页
Solid phase reactions of Cr(Ⅵ) with Fe(0) were investigated with spherical-aberration-corrected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Cs-STEM) integrated with X-ray energy-dispersive spectroscopy(XEDS). N... Solid phase reactions of Cr(Ⅵ) with Fe(0) were investigated with spherical-aberration-corrected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Cs-STEM) integrated with X-ray energy-dispersive spectroscopy(XEDS). Near-atomic resolution elemental mappings of Cr(Ⅵ)–Fe(0) reactions were acquir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rate and extent of Cr(Ⅵ) encapsulation are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Cr(Ⅵ) in solution. Low Cr loading in nZⅥ(〈1.0 wt%) promotes the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and continuous corrosion of n ZⅥ while high Cr loading(〉1.0 wt%) can quickly shut down the Cr uptake. With the progress of iron oxidation and dissolution, elements of Cr and O counter-diffuse into the nanoparticles and accumulate in the core region at low levels of Cr(Ⅵ)(e.g., 〈 10 mg/L). Whereas the reacted n ZⅥ is quickly coated with a newly-formed layer of 2–4 nm in the presence of concentrated Cr(Ⅵ)(e.g., 〉 100 mg/L). The passivation structure is stable over a wide range of pH unless pH is low enough to dissolve the passivation layer.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depth profiling reconfirms that the composition of the newly-formed surface layer consists of Fe(Ⅲ)–Cr(Ⅲ)(oxy)hydroxides with Cr(Ⅵ) adsorbed on the outside surface. The insoluble and insulating Fe(Ⅲ)–Cr(Ⅲ)(oxy)hydroxide layer can completely cover the n ZⅥ surface above the critical Cr loading and shield the electron transfer. Thus, the fast passivation of nZⅥ in high Cr(Ⅵ) solution is detrimental to the performance of nZⅥ for Cr(Ⅵ) treatment and remed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 nzvi Hexavalent chromium Solid phase reaction PASSIVATION Spherical-aberration-corrected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microscopy (Cs-STEM)
原文传递
纳米零价铁的合成与修饰研究进展
18
作者 肖禹圣 常言言 +4 位作者 赵孟雅 田璐 李钠 赵幻希 修洋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3期8-15,共8页
纳米零价铁(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nZVI)是粒径在1~100 nm范围的零价铁粒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和还原性,在水体污染治理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nZVI的磁性和高表面能导致其易于团聚和钝化,降低比表面积和反应位点数量。为了提高n... 纳米零价铁(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nZVI)是粒径在1~100 nm范围的零价铁粒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和还原性,在水体污染治理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nZVI的磁性和高表面能导致其易于团聚和钝化,降低比表面积和反应位点数量。为了提高nZVI的结构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目前已开发了多种nZVI的合成和修饰方法。总结了近年来报道的nZVI的主要合成方法,包括物理合成法、化学合成法、生物合成法,以及表面修饰、负载、金属修饰、硫化修饰、乳化修饰和微生物联用等修饰方法,总结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和优势,展望了nZVI的合成与修饰方法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今后nZVI的高效制备和水污染治理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nzvi) 合成 修饰 水污染物处理 稳定性
下载PDF
纳米零价铁颗粒用于地下水原位修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岩 张亚雷 +2 位作者 代朝猛 周雪飞 张伟贤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4期204-208,共5页
纳米零价铁(n ZVI)颗粒是指粒径在1-100 nm之间的铁颗粒,其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可以降解各种卤代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n ZVI悬浊液可以直接注入到污染区的含水层,形成高效的原位反应区,灵活、经济地原位修复受污染地下水。n ZVI... 纳米零价铁(n ZVI)颗粒是指粒径在1-100 nm之间的铁颗粒,其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可以降解各种卤代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n ZVI悬浊液可以直接注入到污染区的含水层,形成高效的原位反应区,灵活、经济地原位修复受污染地下水。n ZVI原位修复地下水技术在国外已得到工程应用,其中n ZVI自身特性、场地环境因素对其效能的影响、n ZVI的稳定、分散与迁移及科学有效的检测评价手段是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nzvi) 原位修复 卤代有机物 重金属离子
下载PDF
不同钙源纳米零价铁-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Mn(Ⅱ)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蒨旻 张卫民 +1 位作者 陈家鸿 卢琪愿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6-137,共12页
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了两种不同钙源的纳米零价铁-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N-FH和C-FH)。通过静态批试验,研究了溶液pH、反应时间、初始锰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N-FH和C-FH吸附水中Mn(Ⅱ)的影响,对复合材料吸附前后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并借... 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了两种不同钙源的纳米零价铁-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N-FH和C-FH)。通过静态批试验,研究了溶液pH、反应时间、初始锰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N-FH和C-FH吸附水中Mn(Ⅱ)的影响,对复合材料吸附前后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并借助动力学模型分析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复合材料投加量0.125 g/L、初始锰浓度10 mg/L、溶液pH为5.0、反应时间720 min的条件下,N-FH和C-FH吸附水中Mn(Ⅱ)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59.679 2、59.290 4 mg/g。N-FH和C-FH对Mn(Ⅱ)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和Langmuir模型(R2>0.98),吸附机理皆为单层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nzvi) 羟基磷灰石(HAP) 吸附机理 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