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通道滑移流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徐超 何雅玲 王勇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2-914,共3页
本文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对平板纳米通道滑移流动进行了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获得了不同壁面势能和不同温度时流体的速度分布及密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滑移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流体温度和壁面吸引力作用强度的大小。由于不同... 本文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对平板纳米通道滑移流动进行了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获得了不同壁面势能和不同温度时流体的速度分布及密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滑移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流体温度和壁面吸引力作用强度的大小。由于不同壁面吸引力时流体的密度分布受温度的影响规律不同,使得不同壁面吸引力时流体的滑移速度受温度影响规律也不一致。而且,流体结构受壁面流速的影响要受到壁面势能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纳米通道 速度滑移
下载PDF
纳米通道滑移流动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曹炳阳 陈民 过增元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70-672,共3页
本文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对纳米通道内的Couette流动进行了研究,计算获得了不同壁面和流体间势能作用强度下通道内流体的速度分布和密度分布,反映出可能存在的速度滑移、表观无滑移和负滑移现象,并探讨了速度滑移程度和壁面作用强... 本文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对纳米通道内的Couette流动进行了研究,计算获得了不同壁面和流体间势能作用强度下通道内流体的速度分布和密度分布,反映出可能存在的速度滑移、表观无滑移和负滑移现象,并探讨了速度滑移程度和壁面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滑移 分子动力学模拟 纳米通道
下载PDF
纳米通道内混合气体流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4
3
作者 解辉 刘朝 刘彬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94-998,共5页
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混合气体在纳米通道中的Poiseuille流动.结果显示气体混合物的化学成分与物理结构不再均匀一致,随着亲水性气体粒子的减少,亲水性粒子逐渐被吸附于壁面,而疏水性粒子主要分布于通道中间.当亲水性粒子为... 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混合气体在纳米通道中的Poiseuille流动.结果显示气体混合物的化学成分与物理结构不再均匀一致,随着亲水性气体粒子的减少,亲水性粒子逐渐被吸附于壁面,而疏水性粒子主要分布于通道中间.当亲水性粒子为10%时,混合气体在壁面处形成有序的"类固体".在本文的模拟条件下,流体速度分布显示混合气体流动速度随着疏水性粒子比例的增加而升高;同时,混合气体滑移速度也从负滑移速度逐渐转变为正滑移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动 混合气体 非平衡分子动力学 纳米通道 Poiseuille流动
下载PDF
纳米通道内纳米流体流动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2
4
作者 白敏丽 李国杰 +3 位作者 吕继组 崔文政 刘浩 李晓杰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9-194,共6页
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铜-氩纳米流体和基础流体在不同剪切速度下的纳米尺度的Couette流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纳米尺度通道内,纳米流体流动过程中颗粒存在旋转运动和平移运动,从而加强湍流效果,强化传热并影响整个流动区域内的流动... 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铜-氩纳米流体和基础流体在不同剪切速度下的纳米尺度的Couette流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纳米尺度通道内,纳米流体流动过程中颗粒存在旋转运动和平移运动,从而加强湍流效果,强化传热并影响整个流动区域内的流动速度分布,造成纳米流体速度呈非线性分布。壁面和纳米颗粒表面都会形成一层排布更为规则的液体原子吸附层,吸附层内液体分子在流体流动过程中一直伴随着壁面和纳米颗粒进行运动,且吸附层具有"类固"特性,可以增强纳米流体的传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通道 纳米流体 流动特性 分子动力学
下载PDF
生物纳米孔道技术在非基因测序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杨洁 李爽 +1 位作者 武雪原 龙亿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66-1775,共10页
纳米孔道分析技术是一种低成本、快速、无需标记的单分子检测技术,仅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DNA单分子测序领域展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现已有商业化的产品面世且趋于成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纳米孔可作为一个通用的单分子传感器。本文... 纳米孔道分析技术是一种低成本、快速、无需标记的单分子检测技术,仅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DNA单分子测序领域展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现已有商业化的产品面世且趋于成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纳米孔可作为一个通用的单分子传感器。本文综述了生物纳米孔道分析技术对蛋白质、多肽和核酸等单个分子与孔道间相互作用、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的实时监测以及多种生物大分子和金属离子的定量检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在纳米孔技术中,电化学检测系统也十分重要,本文还特别介绍了高带宽及超低电流分辨仪器和相关软件的相关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孔道 单分子检测 电化学分析 超低电流放大器 评述
下载PDF
基于仿生智能纳米孔道的先进能源转换体系 被引量:7
6
作者 郭维 江雷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57-1270,共14页
自然界中的生命体系经过40多亿年的进化,实现了对能源的高效转换、存储和利用.特别是生物膜上的各类孔道结构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仿生智能纳米通道的先进能源转换体系从生物离子通道中获取与能量转换相关的启示(例如,电鳗放电、ATP... 自然界中的生命体系经过40多亿年的进化,实现了对能源的高效转换、存储和利用.特别是生物膜上的各类孔道结构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仿生智能纳米通道的先进能源转换体系从生物离子通道中获取与能量转换相关的启示(例如,电鳗放电、ATP合成、视网膜、紫膜等),从原理和结构上模仿生命体系中高效能量转换的某一个侧面,通过产能材料的设计和转换器件的组装,实现机械能到电能、光能到电能、光能到化学能等不同能量形式之间的转换.我们综述了目前应用人工合成的纳米尺度孔道结构进行仿生能源转换的三个热点领域:纳米流体动能-电能转换,纳米流体反向电渗析系统和基于仿生智能纳米孔道的先进能源转换体系.基于智能纳米孔道的能源转换方法摆脱了传统发电设备所必需的机械转动装置的束缚,在可以预见的范围内,仿生产能器件的效能必将超越已有人工体系,为面向未来的能源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新理论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 能量转换 纳米孔道 清洁能源
原文传递
荷能重离子径迹刻蚀纳米通道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伟明 王宇钢 薛建明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5-39,共5页
纳米通道技术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种可以直接解读核酸分子编码信息的新方法,基本原理是借助膜片钳装置将不同核苷酸通过纳米通道的电信号直接翻译为相应的核苷酸信息。它较现有的方法简便、快捷和经济,并有可能推广应用到分子筛、单... 纳米通道技术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种可以直接解读核酸分子编码信息的新方法,基本原理是借助膜片钳装置将不同核苷酸通过纳米通道的电信号直接翻译为相应的核苷酸信息。它较现有的方法简便、快捷和经济,并有可能推广应用到分子筛、单核苷酸多态分析以及对生物离子通道模拟上,其中以荷能重离子径迹刻蚀纳米通道最具应用潜力。详细介绍了荷能重离子径迹刻蚀纳米通道的制备、研究进展及其在生命科学上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通道 离子径迹刻蚀 核酸测序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On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liquid-solid mixed-phase nanofluid inside nanochannels 被引量:4
8
作者 H.AMINFAR N.RAZMARA M.MOHAMMADPOURFARD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14年第12期1541-1554,共14页
The atomic behavior of liquid-solid mixed-phase nanofluid flows inside nanochannels is investigated by a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MDS). The results of visual observation and statistic analysis show that when t... The atomic behavior of liquid-solid mixed-phase nanofluid flows inside nanochannels is investigated by a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MDS). The results of visual observation and statistic analysis show that when the nanoparticles reach near each other, the strong interatomic force will make them attach together. This aggrega- tion continues until all nanoparticles make a continuous cluster. The effect of altering the external force magnitude causes changes in the agglomeration rate and system enthalpy. The density and velocity profiles are shown for two systems, i.e., argon (Ar)-copper (Cu) nanofluid and simple Ar fluid between two Cu wal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using nanopar- ticles changes the base fluid particles ordering along the nanochannel and increases the velocity. Moreover, using nanoparticles in simple fluids can increase the slip length and push the near-wall fluid particles into the main flow in the middle of the nanochann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ustering liquid-soli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MDS) nanofluid nanochannel
下载PDF
Chitosan/Fe_3O_4/SiO_2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催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韦伟 张权 郑行望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7-391,共5页
功能型复合纳米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反相微乳液法,合成了Chitosan/Fe3O4/SiO2复合纳米粒子,并应用TEM、磁滞回线、SEM能谱、XRD和zeta电位等方法表征了复合纳米粒子.此外,还研究了复合纳米粒子的电化学发光催化特性,研... 功能型复合纳米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反相微乳液法,合成了Chitosan/Fe3O4/SiO2复合纳米粒子,并应用TEM、磁滞回线、SEM能谱、XRD和zeta电位等方法表征了复合纳米粒子.此外,还研究了复合纳米粒子的电化学发光催化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包埋于SiO2壳层中的Fe3O4可基于复合于其中的Chitosan凝胶所提供的纳米通道,而展现出一定的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鲁米诺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纳米材料 FE3O4纳米粒子 化学发光 纳米通道
原文传递
纳米通道壁面晶面结构对吸附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期斌 刘朝 +1 位作者 高虹 张智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3-556,共4页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流体在晶面结构为FCC100、FCC110、FCC111壁面上的吸附现象,结果表明壁面结构对粒子的吸附有较大的影响。在相同的条件下,三种晶面结构的吸附区产生的吸附作用力不相同,FCC110结构壁面的吸附粒子更贴近壁...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流体在晶面结构为FCC100、FCC110、FCC111壁面上的吸附现象,结果表明壁面结构对粒子的吸附有较大的影响。在相同的条件下,三种晶面结构的吸附区产生的吸附作用力不相同,FCC110结构壁面的吸附粒子更贴近壁面,FCC111结构壁面吸附的粒子最多。在纳米尺度下定义壁面相对光滑度来表征壁面结构对粒子的吸附影响。随着纳米通道壁面的相对光滑度减小,壁面的吸附作用力减小,壁面吸附的粒子数减少,吸附数密度降低,吸附的粒子贴近壁面。最后提出了一种推测纳米通道吸附最优孔径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吸附 纳米通道 分子动力学模拟 相对光滑度
原文传递
纳米通道内液态微流动密度分布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海豹 鲍路瑶 黄苏和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56-363,共8页
微通道内流动因表面积/体积比值极大,造成许多微尺度效应,进而使微通道内出现完全不同于宏观流动的流体密度分布特性.本文以纳米通道内液态Poiseuille流为对象,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流体原子间相互作用强度εLL,流体原子... 微通道内流动因表面积/体积比值极大,造成许多微尺度效应,进而使微通道内出现完全不同于宏观流动的流体密度分布特性.本文以纳米通道内液态Poiseuille流为对象,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流体原子间相互作用强度εLL,流体原子间平衡距离σLL以及壁面原子与流体原子间平衡距离σLS对通道内流体密度分布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中,统计系综取微正则系综,势能函数选用LJ/126模型,壁面设为Rigid-atom壁面,温度校正使用速度定标法,牛顿运动方程的求解则采用Verlet算法.模拟结果表明,随εLL的减弱,近壁面区密度分布的振荡幅度则逐渐增大;而σLL则同时影响流体原子的存在形态和密度分布,较大的σLL会造成流体原子在整个通道内呈现面心立方结构的类似固体排列,较小的σLL会使得流体原子呈现不断变化的"团簇"结构;随σLS的变大,近壁面区流体密度振荡幅度增大,且流体密度分布起点离壁面越远.另外,本文还从近壁面区流体原子的"俘获-逃逸"行为角度,初步解释了原子间相互作用强度对密度分布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通道 微流动 密度分布 分子动力学
原文传递
Biomimetic smart nanochannels for power harvesting 被引量:3
12
作者 Ganhua Xie Liping Wen Lei Jiang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期59-71,共13页
With the increasing requirements of reliabl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energy resources, porous materials for sustainable energy conversion technologies have attracted intensive interest in the past decades. As an ... With the increasing requirements of reliabl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energy resources, porous materials for sustainable energy conversion technologies have attracted intensive interest in the past decades. As an important block of porous materials, biomimetic smart nanochannels (BSN) have been developed rapidly into an attractive field for their well-tunable geometry and chemistry. With inspiration from nature, many works have been reported to utilize BSN to harvest clean energy.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 recent progress in the BSN for power harvesting from four parts of brief introduction of BSN, biological prototypes for power harvesting, BSN-based energy conversion, and conclusion and outlook. Overall, by learning from nature, exploiting new avenues and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BSN, a number of exciting developments in the near future may be anticip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ergy conversion BIOMIMETIC nanochannel PHOTOELECTRIC salinity gradient
原文传递
仿生阳离子门控动态液膜纳米通道用于离子和分子的可控传输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春晓 王殿宇 +3 位作者 何少凡 张路 夏帆 田野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2523-2531,共9页
钙离子门控在生命活动中非常重要,受此启发,人工离子门控得到广泛研究.然而,传统离子门控依赖不对称电荷结构和固定通道尺寸导致通道难以堵塞和门控比低.我们构建了一种阳离子门控动态液膜纳米通道,通过将油滴插入充满离子溶液的毛细管... 钙离子门控在生命活动中非常重要,受此启发,人工离子门控得到广泛研究.然而,传统离子门控依赖不对称电荷结构和固定通道尺寸导致通道难以堵塞和门控比低.我们构建了一种阳离子门控动态液膜纳米通道,通过将油滴插入充满离子溶液的毛细管中,利用油和毛细管之间的液膜作为纳米通道传输离子和分子,其高度可通过静电力灵活调节.门控开关依赖于离子价态.多价离子比单价离子更易降低静电斥力,从而使纳米通道从“ON”态变为“OFF”态,并显示出良好的循环门控性能和高开关比.本文提出了一种便利的智能纳米通道,仅需调节油水和水固界面之间的静电力即可调节液膜内离子和分子的传输.该技术在药物输送、生物传感和物种分离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通道 多价离子 离子溶液 门控 静电斥力 药物输送 静电力 液膜
原文传递
pH-温度协同响应的纳米门控器件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迪 孟哲一 +1 位作者 张明辉 翟锦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16-722,共7页
自然界中的生物孔道在生命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人工制备的仿生纳米器件上模仿生物孔道的离子输运性质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我们制备了一种基于人工聚合物薄膜的纳米门控器件,这种纳米门控器件的离子输运性质可以通过调节体系的p... 自然界中的生物孔道在生命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人工制备的仿生纳米器件上模仿生物孔道的离子输运性质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我们制备了一种基于人工聚合物薄膜的纳米门控器件,这种纳米门控器件的离子输运性质可以通过调节体系的pH和温度来调控.通过在人工聚合物薄膜上修饰功能分子聚赖氨酸(poly-L-Lysine)得到的门控器件能够模拟生物体中生物孔道的典型离子输运行为,其离子输运性能受体系pH的控制,可以通过调节体系的pH而限制纳米门控器件的导通方向.同时,在一定pH条件下调整体系温度也能够对离子输运性能产生影响,而在其他pH条件下,温度则不会对体系的离子输运性能产生明显的影响,即这种基于人工聚合物薄膜的纳米门控器件具有对pH和温度的协同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门控 纳米通道 离子通道 整流性 纳流体二极管
原文传递
水在不均匀纳米通道内自扩散性质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凯 王峰会 赵翔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9-133,共5页
本文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模拟了受限水在不均匀润湿性微通道中的自扩散性质.通过考察不均匀润湿通道内水的自扩散行为,发现在微通道中水的扩散性质表现出明显的尺度效应,随着通道高度的增加水的扩散增强.更重要的是,由于通道高度的不同... 本文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模拟了受限水在不均匀润湿性微通道中的自扩散性质.通过考察不均匀润湿通道内水的自扩散行为,发现在微通道中水的扩散性质表现出明显的尺度效应,随着通道高度的增加水的扩散增强.更重要的是,由于通道高度的不同,通道内的不均匀润湿段对水的扩散与均匀通道相比有不同的影响.当通道高度为0.8 nm时,不均匀润湿通道内水的扩散增强;当通道高度为1.0 nm时,不均匀润湿通道内水的扩散减弱;而当通道高度达到1.2 nm时,不均匀润湿通道内水的扩散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通道 不均匀润湿 自扩散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电动泵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继平 陈令新 关亚风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26-1831,共6页
电液动力学(EHD)是研究在流体上施加电场后流体的流动。在微分析系统中,EHD的主要应用是电动泵(EKP)技术即电泳泵和电渗泵两个主要泵技术。这些独特的泵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推动极小截面的管道中化学和生物流体流动,管道尺寸从平方毫米到... 电液动力学(EHD)是研究在流体上施加电场后流体的流动。在微分析系统中,EHD的主要应用是电动泵(EKP)技术即电泳泵和电渗泵两个主要泵技术。这些独特的泵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推动极小截面的管道中化学和生物流体流动,管道尺寸从平方毫米到平方微米量级,甚至纳米通道量级。近年来,电渗泵出现了填充床、整体柱、平行多通道、纳米通道和微孔膜等各种新的形式,显示了其在微分析系统的集成化和在毛细管液相色谱、流动注射分析和药物输送等应用研究中的潜力。本文对电动泵技术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动力学 电动泵 电渗泵 纳米通道 微流控芯片
下载PDF
外表面电荷调控下的纳米通道离子输运性能
17
作者 张栩 屈治国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51,共16页
纳米通道离子输运在离子能量转换与存储、海水脱盐和离子传感过程扮演着重要作用,离子输运选择性和净通量受纳米通道表面电荷的强烈影响.目前研究主要基于实验和有限元模拟方法,而很少从微观分子尺度揭示外表面电荷对离子输运性能的影响... 纳米通道离子输运在离子能量转换与存储、海水脱盐和离子传感过程扮演着重要作用,离子输运选择性和净通量受纳米通道表面电荷的强烈影响.目前研究主要基于实验和有限元模拟方法,而很少从微观分子尺度揭示外表面电荷对离子输运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外表面电荷对纳米通道离子输运的调控机理.结果表明,外表面电荷加剧了纳米通道附近和内部的离子电荷不平衡,降低了纳米通道内电势,增强了唐南排斥效应.外表面电荷使纳米通道内水的流速趋于稳定,显著增强通道中心附近的水流速.外表面电荷增强了纳米通道中段的离子速度,在电场驱动作用下内外表面都带电的纳米通道表现出更高的Na^(+)离子通量密度和离子选择性,其离子电导是仅内表面带电纳米通道的2.65倍.该结果丰富了离子输运调节微观理论,对纳米通道离子输运精准调控、离子能量转换和海水淡化器件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通道 表面电荷 离子输运 分子动力学 能量转换 脱盐
原文传递
低维限域结构中水与物质的输运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锡奇 闻利平 江雷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6-76,共21页
低维限域结构中水与物质的输运研究,对于解决界面化学和流体力学中的遗留问题十分关键.近年来,研究人员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实验手段研究低维限域结构中水与物质的输运,并将其应用于物质输运、纳米限域化学反应、纳米材料制备等领域.... 低维限域结构中水与物质的输运研究,对于解决界面化学和流体力学中的遗留问题十分关键.近年来,研究人员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实验手段研究低维限域结构中水与物质的输运,并将其应用于物质输运、纳米限域化学反应、纳米材料制备等领域.本文从理论和实验的角度总结一维和二维纳米通道的水与物质输运,介绍了本研究组提出的"量子限域超流体"概念,并用于解释纳米通道中超快物质的输运现象;在此基础上概述了一维纳米通道中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和水浸润性,以及外部环境(如温度和电压)对限域结构中水浸润性的调控,同时阐述了低维限域结构中的液体输运;对二维纳米通道中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液体浸润性以及液体输运进行了综述;讨论了纳米通道限域结构在物质输运、纳米限域化学反应和纳米材料制备等领域的应用;对低维限域结构中水与物质输运面临的挑战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维限域结构 纳米通道 物质输运
下载PDF
Outer-surface Covering of Nanochannels with Hydrogel for Highly Sensitive and Specific Cr(VI)Detection Through Analyte-caused Charge Change in Hydrogel
19
作者 LIU Huan SUN Xueting +2 位作者 DAI Yu ZHANG Xiaojin XIA Fan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26-332,共7页
Nanochannels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and are a promising platform for detecting a series of targets.However,most nanochannels are modified on the inner wall,while ignoring the outer surface.Here,we modified the outer... Nanochannels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and are a promising platform for detecting a series of targets.However,most nanochannels are modified on the inner wall,while ignoring the outer surface.Here,we modified the outer surface of nanochannels with hydrogel.Different from other reported outer-surface modification methods,we directly cover nanochannels with hydrogel to form heterogeneous membrane.The selected hydrogel hardly adsorbs other ions and shows specific adsorption for Cr(VI).The adsorption sites in hydrogel are homogeneous,and Cr(VI)adsorption onto hydrogel is endothermic and spontaneous.The charge in hydrogel changes after Cr(VI)adsorption,and the resulting current changes can be used for the detection of Cr(VI)with the detection limit of 10−11 mol/L.Our platform is expected to be used for Cr(VI)detection in living organisms,especially within cells.This work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for outer-surface modification of nanochannels and offers a new choice for nanochannel detection platfo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channel HYDROGEL Heterogeneous membrane Cr(VI)detection
原文传递
分子动力学模拟纳米通道内混合气体流动的温度效应 被引量:4
20
作者 解辉 刘朝 高虹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21-924,共4页
温度对纳米通道内流体的流动有显著的作用。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不同温度下气体混合物在纳米通道内的Poiseuille流动。结果表明:气体混合物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都是非均匀的,固壁附近亲水粒子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疏水粒... 温度对纳米通道内流体的流动有显著的作用。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不同温度下气体混合物在纳米通道内的Poiseuille流动。结果表明:气体混合物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都是非均匀的,固壁附近亲水粒子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疏水粒子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能够到达固壁附近。纳米通道内混合气体在温度较低时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而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分布趋于一致。同时在固体壁面从温度较低时的无表观滑移到表观滑移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而在通道中心混合气体的流动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混合气体 纳米通道 纳米流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