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炭药纳米类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赵玉升 屈会化 赵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21-929,共9页
炭药纳米类成分是近年来在炭药中新发现的一种新成分,是一种具有多方面药理作用的纳米级别的物质。炭药纳米类成分的发现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推崇,通过查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发现,炭药纳米类成分具有止血、抗炎、镇痛、降血糖、抗冻... 炭药纳米类成分是近年来在炭药中新发现的一种新成分,是一种具有多方面药理作用的纳米级别的物质。炭药纳米类成分的发现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推崇,通过查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发现,炭药纳米类成分具有止血、抗炎、镇痛、降血糖、抗冻伤、保肝、保肾、止泻、抗焦虑、抗菌、抗病毒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对炭药纳米类成分相关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药 纳米类成分 止血 镇痛 抗炎 降血糖 抗病毒
原文传递
王不留行炭纳米类成分发现及其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亚芳 李郁茹 +6 位作者 陈玉民 赵玉升 罗娟 张一凡 孔慧 赵琰 屈会化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6825-6833,共9页
目的以王不留行Vaccariae Semen为碳源,从中发现了王不留行炭纳米类成分(Vaccariae Semen Carbonisatum nano-components,VSC-NCs),并评价其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马弗炉高温煅烧出王不留行炭,并从中提取分离出VSC-NC... 目的以王不留行Vaccariae Semen为碳源,从中发现了王不留行炭纳米类成分(Vaccariae Semen Carbonisatum nano-components,VSC-NCs),并评价其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马弗炉高温煅烧出王不留行炭,并从中提取分离出VSC-NC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荧光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对其进行表征鉴定。采用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对肝脏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同时检测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的含量以及肝匀浆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的水平来评价VSC-NCs的保肝作用。结果表征分析结果显示VSC-NCs为类球型,粒径分布在1.20~5.10 nm,晶格间距为0.23 nm,其主要由C、N、O 3种元素组成,表面含有羰基、羟基等基团。动物实验结果表明VSC-NCs可以显著降低酒精诱导的肝损伤小鼠ALT、AST、TBA和ALP含量,同时显著提高SOD水平和降低丙二醛的水平,表明VSC-NCs可以提高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从而达到保肝作用。结论首次从王不留行炭中发现了VSC-NCs,并证实了其对酒精所造成的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这不仅表明了VSC-NCs可以作为治疗酒精性肝损伤的一种潜在药物,也为研究中药物质基础提供了一种全新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不留行炭 纳米类成分 酒精性肝损伤 保肝作用 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碱性磷酸酶 总胆汁酸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原文传递
生地黄炭纳米类成分的发现及其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瑞 赵金莉 +4 位作者 孔若岚 周龙 杨盈欣 孔慧 赵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5172-5181,共10页
目的从生地黄炭(dried Rehmanniae Radix Carbonisata,DRC)中发现并提取生地黄炭纳米类成分(dried Rehmanniae Radix Carbonisata nano-components,DRC-NCs),利用2,4,6-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溶液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目的从生地黄炭(dried Rehmanniae Radix Carbonisata,DRC)中发现并提取生地黄炭纳米类成分(dried Rehmanniae Radix Carbonisata nano-components,DRC-NCs),利用2,4,6-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溶液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评价其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马弗炉高温煅烧生地黄,并经过萃取、滤过、透析得到DRCNC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技术、紫外-可见分光光谱、荧光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等对DRC-NCs进行表征。利用CCK-8细胞毒性试验评价DRC-NCs的安全性。利用大鼠UC模型,通过比较大鼠一般情况、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结肠组织损伤程度、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结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0、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水平、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力,以评价DRC-NCs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结果DRC-NCs在TEM下分散度良好,为近球形且粒径大小均一,粒径分布集中在1.1~2.6 nm,晶格间距为0.354 nm,主要由C、N、O等元素构成,表面含有氨基、羟基、羧基等基团。DRC-NCs的细胞毒性很低,安全质量浓度在2500.00μg/mL以内。动物实验结果显示,DRC-NCs可以改善UC模型大鼠的一般情况,显著降低模型大鼠的DAI评分,减轻结肠损伤,升高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DRC-NCs可以降低TNF-α及IL-6的水平、升高IL-10的水平、降低大鼠结肠组织中MDA的水平及MPO的活力、提高SOD的活力。结论DRC-NCs具有治疗UC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提高抗炎和抗氧化能力有关。这不仅为中药炭药的探索开发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研究角度,也为临床应用生地黄炭治疗UC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地黄炭 纳米类成分 物质基础 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因子 氧化应激 表征 纳米材料
原文传递
纳米成分对PLA/PBAT生物可降解薄膜阻隔性能及其中爽滑剂芥酸酰胺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何金凤 张明 +3 位作者 林勤保 何静波 潘静静 钟怀宁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6-80,94,共6页
制备了分别含有0. 5%纳米ZnO、纳米TiO_2、纳米SiO_2成分的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碳酸钙(CaCO_3)薄膜,使用透湿透氧仪检测薄膜的阻隔性能,分析三种纳米成分对薄膜阻隔性能的影响;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制备了分别含有0. 5%纳米ZnO、纳米TiO_2、纳米SiO_2成分的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碳酸钙(CaCO_3)薄膜,使用透湿透氧仪检测薄膜的阻隔性能,分析三种纳米成分对薄膜阻隔性能的影响;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建立其中爽滑剂芥酸酰胺的检测方法并研究其向食品模拟物的迁移;对比了异辛烷、95%乙醇、100%乙醇三种食品模拟物对芥酸酰胺迁移的影响;探究了三种纳米成分对芥酸酰胺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膜在100%乙醇中的溶解程度最大,芥酸酰胺的迁移量也达到最大;纳米成分的加入可能通过延长了小分子运动,在材料内部形成新键,提高了材料的结晶度而提高了材料的阻隔性,阻隔性为SiO_2>TiO_2>ZnO;纳米粒子具有超大的比表面积,而芥酸酰胺分子量较小,容易被纳米粒子吸附,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它在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因此纳米成分的加入对芥酸酰胺的迁移均有抑制作用,抑制能力为TiO_2>SiO_2>Z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成分 生物降解薄膜 阻隔性能 迁移 芥酸酰胺
下载PDF
基于纳米材料角度研究石榴皮炭止泻作用物质基础 被引量:4
5
作者 赵玉升 李立杰 +7 位作者 李伟洋 刘楚妤 赵金莉 钟琪 李郁茹 孔慧 赵琰 屈会化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35-1342,共8页
目的在石榴皮炭Granati Pericarpium Carbonisatum中发现并分离出新型纳米类成分,并通过动物实验来研究其止泻作用。方法利用高温热解法对生石榴皮进行炭化,并对炭化产物进行萃取、滤过分离和透析得到一种具有水溶性的新型纳米类成分,... 目的在石榴皮炭Granati Pericarpium Carbonisatum中发现并分离出新型纳米类成分,并通过动物实验来研究其止泻作用。方法利用高温热解法对生石榴皮进行炭化,并对炭化产物进行萃取、滤过分离和透析得到一种具有水溶性的新型纳米类成分,命名为石榴皮炭纳米类成分(GPC-NC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高效液相色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对GPC-NCs进行表征。使用小鼠腹泻模型观察小鼠腹泻指数、腹泻潜伏期和肠道传输功能,以此来评价和证实GPC-NCs的止泻作用。结果从石榴皮炭中分离出来的GPC-NCs外形为类球形,粒径均匀分布在1.2~2.3 nm,晶格间距为0.321 nm,荧光量子产率为0.45%。GPC-NCs能够减少小鼠腹泻指数和腹泻潜伏期时间,并对番泻叶水煎剂所致的小肠运动功能亢进具有拮抗作用。结论 GPC-NCs的显著止泻效果,不仅为石榴皮炭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也为GPC-NCs在止泻领域的潜在生物医学和医疗保健应用提供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炭 高温热解法 纳米类成分 表征 GPC-NCs 止泻 纳米材料
原文传递
纳米金属/金属氧化物-聚烯烃食品包装膜中纳米成分迁移的扩散系数估算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策 胡长鹰 +1 位作者 石玉杰 姜紫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6,共6页
为探讨Fick第二定律是否符合聚烯烃食品包装膜中纳米成分向食品模拟物的迁移规律,根据已有实验数据,基于Crank模型进行拟合,估算纳米金属/金属氧化物-聚烯烃食品包装膜中纳米成分的扩散系数,并分析温度、聚烯烃、纳米成分和食品模拟物... 为探讨Fick第二定律是否符合聚烯烃食品包装膜中纳米成分向食品模拟物的迁移规律,根据已有实验数据,基于Crank模型进行拟合,估算纳米金属/金属氧化物-聚烯烃食品包装膜中纳米成分的扩散系数,并分析温度、聚烯烃、纳米成分和食品模拟物对扩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成分向食品模拟物的迁移符合Fick第二定律。温度升高促进纳米成分的迁移,且温度与纳米成分扩散系数的关系符合Arrhenius公式。不同聚烯烃结构对扩散系数的影响不同;聚丙烯3种结构中,纳米铜和纳米氧化锌在均聚共聚聚丙烯中的扩散系数最大。不同纳米成分质量分数对其扩散系数的影响不同。纳米成分与食品模拟物、聚烯烃之间的溶解度差异也会影响其向食品模拟物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系数 迁移模型 温度 聚烯烃 纳米成分 食品模拟物
下载PDF
射干炭纳米类成分的发现及其保肝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郁茹 赵亚芳 +7 位作者 陈玉民 常闰然 田雨 张盈 罗娟 孔慧 赵琰 屈会化 《中医药导报》 2022年第3期1-6,12,共7页
目的:以天然产物射干作为前驱体,通过高温热解法合成射干炭纳米类成分,并通过实验动物研究其保肝作用。方法:将生射干药材利用马弗炉高温煅烧成射干炭,通过提取、过滤、浓缩、透析等方法得到一种水溶性成分,将其命名为射干炭纳米类成分(... 目的:以天然产物射干作为前驱体,通过高温热解法合成射干炭纳米类成分,并通过实验动物研究其保肝作用。方法:将生射干药材利用马弗炉高温煅烧成射干炭,通过提取、过滤、浓缩、透析等方法得到一种水溶性成分,将其命名为射干炭纳米类成分(BRC-NC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对其进行表征;建立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的含量和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水平;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表征结果显示,BRC-NCs为类球形,粒径分布在1~7 nm之间,晶格间距为0.263 nm;主要由C、O和N元素组成,表面有丰富的官能团。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高、中、低剂量BRC-NCs均能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中ALT、AST、DBIL、IBIL的含量及肝匀浆液中MDA含量(P<0.05),能明显升高肝匀浆液中SOD水平(P<0.05),减轻肝脏病理损伤。结论:本研究首次从射干炭中发现BRC-NCs,其对CCl4所致的急性肝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这不仅拓宽了纳米类成分的应用范围,也为临床肝损伤治疗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干炭 射干炭纳米类成分 射干炭纳米类成分表征 保肝作用 小鼠
下载PDF
纳米电子器件与纳米电子技术 被引量:8
8
作者 沈海军 史友进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4年第6期14-19,共6页
介绍了纳米电子器件与纳米电子技术的概念以及纳米电子器件的分类;综述了现有的光刻、外延、SPM、特种精细加工等相关的纳米电子器件制备与加工技术;阐述了纳米电子技术中急需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
关键词 纳米电子器件 纳米电子技术 光刻 外延 SPM
下载PDF
复方阿胶浆纳米级组分对骨髓细胞、癌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素芬 郭尚敬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51-355,359,共6页
为了了解复方阿胶浆纳米级组分(英文简称CEJSNC)的主要成分,及其对骨髓细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本研究首先模拟消化系统获得了CEJSNC。随后利用药理学方法,研究了CEJSNC对小鼠骨髓细胞、胃癌、乳腺癌和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抑制影响情况。... 为了了解复方阿胶浆纳米级组分(英文简称CEJSNC)的主要成分,及其对骨髓细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本研究首先模拟消化系统获得了CEJSNC。随后利用药理学方法,研究了CEJSNC对小鼠骨髓细胞、胃癌、乳腺癌和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抑制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化疗前,CEJSNC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尤其是乳腺癌细胞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小鼠骨髓细胞具有显著性促进作用(p<0.01);最后为了更好的了解CEJSNC在化疗过程中的辅助作用,通过利用阿霉素模拟化疗,研究CEJSNC在癌症治疗中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结果表明:中低浓度CEJSNC对癌细胞无抑制作用,但在高浓度下对胃癌细胞有抑制作用,而对乳腺癌有促进作用,但与空白组相比仍具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高、低浓度CEJSNC对白血病细胞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骨髓细胞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结论,复方阿胶浆具有造血功能,正常人食用可降低癌症的发生率,不同癌症的病人经化疗后,食用剂量也不同,胃癌患者可以中高剂量食用,乳腺癌患者可以中小剂量食用,白血病患者应较小剂量食用,这样可兼具治疗和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阿胶浆纳米级组分 小鼠骨髓细胞 肿瘤细胞 模拟化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