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城市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96
1
作者 卢瑛 龚子同 +1 位作者 张甘霖 张波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23-126,共4页
研究了南京城市土壤重金属含量、来源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结果表明 ,南京城市土壤中 ,Fe、Ni、Co、V污染不明显 ,但受到了不同程度的Mn、Cr、Cu、Zn、Pb污染 ,其中Pb污染非常严重 ;重金属在土壤剖面分布没有规律性 ;Fe、Ni、Co、V元... 研究了南京城市土壤重金属含量、来源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结果表明 ,南京城市土壤中 ,Fe、Ni、Co、V污染不明显 ,但受到了不同程度的Mn、Cr、Cu、Zn、Pb污染 ,其中Pb污染非常严重 ;重金属在土壤剖面分布没有规律性 ;Fe、Ni、Co、V元素主要来源于原土壤物质 ,Cu、Zn、Pb、Cr元素主要来源于人为输入 ,Mn可能在不同的土壤中来源不同 ;Fe、Cr、Ni、Co、V元素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Cu、Zn、Pb、Cr元素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Fe、Co、V、Ni含量与粘粒含量、CEC呈极显著正相关 ;Cu、Zn、Pb含量与粘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Cu、Zn、Pb、Cr含量与有机碳呈极显著正相关 ,Pb含量与 pH呈极显著正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壤 重金属 含量 主成分分析 南京
下载PDF
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84
2
作者 丁蕾 吴小根 丁洁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1-515,共5页
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是评价城市旅游发展的现状和潜力,构建特定区域的旅游地域系统,帮助城市更好地参与国内和国际旅游竞争的重要依据。文章从硬竞争力和软竞争力两个角度出发,构建了包括环境竞争力、人才竞争力、经济竞争力、设施竞... 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是评价城市旅游发展的现状和潜力,构建特定区域的旅游地域系统,帮助城市更好地参与国内和国际旅游竞争的重要依据。文章从硬竞争力和软竞争力两个角度出发,构建了包括环境竞争力、人才竞争力、经济竞争力、设施竞争力、业绩竞争力、制度竞争力和开放竞争力在内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模型,测算了指标权重,并采用熵技术对权系数进行修正,以避免专家打分时因循环导致标度把握不准丢失信息,在此基础上以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旅游竞争力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熵技术 南京市
下载PDF
南京市居住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118
3
作者 吴启焰 崔功豪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23-26,35,共5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城市社会地理格局中, 分异不仅出现在社会实体的分化, 而且这一结果已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居住空间予以表征。通过对空间分异的机制研究表明,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的转变、城市及房地产发展组织方式和规划方法以...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城市社会地理格局中, 分异不仅出现在社会实体的分化, 而且这一结果已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居住空间予以表征。通过对空间分异的机制研究表明,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的转变、城市及房地产发展组织方式和规划方法以及价值观的转化影响社会分化的空间化过程实现。在此基础上发现, 目前南京市已出现由6 个阶层聚居的居住空间分异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空间 聚居区 社会空间 分异特征 南京市
下载PDF
南京城市土壤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布 被引量:126
4
作者 卢瑛 龚子同 张甘霖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1-136,共6页
采取Tessier连续提取法 ,研究了南京市不同城区表层土壤中Fe ,Mn ,Cr,Ni,Co,V ,Cu ,Zn ,Pb的化学形态分布 .结果表明 ,南京城市土壤中Fe,Mn ,Cr,Ni,Co ,V ,Zn ,Pb以残渣晶格态为主 ,可交换态比例极低 ;Cu在城市道路旁的土壤中有机物结... 采取Tessier连续提取法 ,研究了南京市不同城区表层土壤中Fe ,Mn ,Cr,Ni,Co,V ,Cu ,Zn ,Pb的化学形态分布 .结果表明 ,南京城市土壤中Fe,Mn ,Cr,Ni,Co ,V ,Zn ,Pb以残渣晶格态为主 ,可交换态比例极低 ;Cu在城市道路旁的土壤中有机物结合态所占的比例最高 ,其他区域残渣晶格态所占的比例最高 .与非城区自然土壤相比 ,主要来源于人为输入的Mn,Cu ,Zn ,Pb残渣晶格态所占的比例低 ,活性态比例大 ;Cr和主要来源于原土壤物质的Fe,Ni,Co ,V在城市土壤与非城区自然土壤中各形态所占的比例相似 ,残渣晶格态比例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形态 活性 城市土壤 南京市 化学形态分布
下载PDF
霾天气下南京PM_(2.5)中金属元素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31
5
作者 杨卫芬 银燕 +1 位作者 魏玉香 陈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7,共6页
2007年6月13日至2008年5月29日期间,对南京大气中PM2.5进行了连续采样,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法测定了PM2.5中K、Al、Ca、Pb等30种元素的质量浓度,对比分析了这些元素在霾日与非霾日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PM2.5污染水平较高,年... 2007年6月13日至2008年5月29日期间,对南京大气中PM2.5进行了连续采样,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法测定了PM2.5中K、Al、Ca、Pb等30种元素的质量浓度,对比分析了这些元素在霾日与非霾日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PM2.5污染水平较高,年质量浓度均值达103μg/m3.霾日PM2.5质量浓度水平是非霾日的2.35倍.春季霾日前后PM2.5中元素变化特征不明显,秋冬季节霾日元素浓度基本大于非霾日.平均而言,整个采样期间Cu、Se、Hg、Bi等人为污染元素的富集因子均较高,且霾日明显大于非霾日.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霾日PM2.5主要来源于土壤尘、冶金化工尘、化石燃料燃烧、垃圾焚烧及建筑扬尘,贡献率依次为29.21%、20.15%、27.15%、7.09%和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大气细颗粒物(PM2 .5) 元素 因子分析
下载PDF
近44年南京温度变化的特征及其可能原因的分析 被引量:120
6
作者 唐国利 丁一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6-68,共13页
利用1957-2000年的气候观测资料,研究南京的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和平均日较差及炎热日和寒冷日的变化趋势和特点,并分析可能的原因;以滁县和溧阳为对比城市站,分析了三种不同类型城市温度变化的异同。结果表明,... 利用1957-2000年的气候观测资料,研究南京的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和平均日较差及炎热日和寒冷日的变化趋势和特点,并分析可能的原因;以滁县和溧阳为对比城市站,分析了三种不同类型城市温度变化的异同。结果表明,近44年来南京平均温度显著上升,其中冬季增暖幅度最大,但夏季呈变凉趋势。与全国平均温度相比,线性变化趋势大体相似,但也存在一定差别。最高温度趋势与平均温度一致,夏季降温更为明显;最低温度除夏季外增暖都非常显著,表明气候变暖在最低温度上表现更加明显;年和各季日较差均明显减小;炎热日和寒冷日趋于减少,其开始和结束时间较以前有明显提前。大气环流系统的变异和调整可能是温度显著升高的直接原因。同样,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天气增多、云量增加、日照时间减少以及伴随的温度下降可能也与环流系统的调整有关。南京与滁县、溧阳的温度差值分别为减小趋势或趋势变化不明显。三种类型城市增暖幅度的相对大小存在着年代际差异。由于不同类型城市间温度变化差异的复杂特点及其所反映出的城市化影响的复杂性,在研究温度变化和考虑城市化的影响时,不仅要考虑大城市,还应该充分注意中、小城市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城市 温度变化 长江
下载PDF
生态足迹分析法在生态持续发展定量研究中的应用——以南京市1998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 被引量:67
7
作者 赵秀勇 缪旭波 +1 位作者 孙勤芳 钱汪洋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8-60,共3页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计算了南京市 1998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认为南京市生态足迹需求对本地生态系统持续发展不构成威胁 ,但对全国或全球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承载度 南京市
下载PDF
制造业企业区位选择与南京城市空间重构 被引量:116
8
作者 吕卫国 陈雯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2-152,共11页
企业区位选择研究是从微观角度理解城市结构变动的重要视角,本文构造了一个制造业区位选择作用于城市空间重构的理论框架,并以南京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在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首先采用计量模型检验了制造业企业郊区化扩散和重新集聚一系... 企业区位选择研究是从微观角度理解城市结构变动的重要视角,本文构造了一个制造业区位选择作用于城市空间重构的理论框架,并以南京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在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首先采用计量模型检验了制造业企业郊区化扩散和重新集聚一系列影响要素,其次从要素空间分布及集聚经济的角度分析制造业的扩散和集聚的微观行为对城市空间重构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由于土地有偿使用、城市外围交通改善、政府"退二进三"的规划管理、城市开发区建设等因素的作用,南京制造业明显的郊区化扩散和集聚,对南京城市的郊区化和空间重构具有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污染密集型制造业较其他制造业具有更加强烈的郊区化趋势,这对提升城市功能和改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区位选择 泊松回归模型 城市空间重构 制造业 南京
下载PDF
南京SO_2、NO_2和PM_(10)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114
9
作者 魏玉香 童尧青 +1 位作者 银燕 陈魁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1-457,共7页
利用南京市2002—2006年大气监测资料,分析了南京市大气中SO2、NO2、PM10年变化趋势及月季规律,评价了南京市空气质量状况。结果表明:5a来,SO2质量浓度呈显著上升趋势,NO2质量浓度缓慢上升,PM10质量浓度明显下降;南京市首要污染物是PM10... 利用南京市2002—2006年大气监测资料,分析了南京市大气中SO2、NO2、PM10年变化趋势及月季规律,评价了南京市空气质量状况。结果表明:5a来,SO2质量浓度呈显著上升趋势,NO2质量浓度缓慢上升,PM10质量浓度明显下降;南京市首要污染物是PM10,SO2、NO2污染较轻;3种污染物质量浓度均以夏季最低。进一步研究不同气象条件下污染物质量浓度发现,污染物质量浓度与风速反相关,且东南风时浓度最高;降水对污染物有清除作用;雾、霾天气下污染加剧;气象能见度与PM10、NO2的质量浓度反相关;污染物有明显的"周末效应",周末质量浓度值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市 大气污染 SO2 NO2 PM10 气象条件
下载PDF
基于住宅价格视角的居住分异耦合机制与时空特征——以南京为例 被引量:111
10
作者 宋伟轩 毛宁 +2 位作者 陈培阳 袁亚琦 汪毅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9-602,共14页
城市住宅价格空间分异,是居住空间资源非均衡配置的市场化表达,映射出不同阶层社会群体对城市住宅的选择倾向与需求差异,与居住空间分异在机制和格局上存在一定耦合关联。以南京主城区商品房社区为研究对象,构建起住宅价格特征变量指标... 城市住宅价格空间分异,是居住空间资源非均衡配置的市场化表达,映射出不同阶层社会群体对城市住宅的选择倾向与需求差异,与居住空间分异在机制和格局上存在一定耦合关联。以南京主城区商品房社区为研究对象,构建起住宅价格特征变量指标体系,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导致房价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组合关系及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社区服务档次、学区资源、环境区位、景观稀缺等能够体现居住群体经济实力、生活方式与文化品位的因素,是影响房价分异的主导要素并随时间不断强化;南京房价总体上呈现"圈层+扇形+飞地"的空间结构,高房价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名校学区、高档封闭社区和山水景观别墅区;房价分异与居住分异在作用机制和空间格局上表现出显著的关联耦合特征。城市房价空间分异不止于表达,同时也是推动居住空间分异与再分化的重要驱动机制,并能够预判未来一段时期内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格局演变的基本走势,可以为城市社会空间研究提供具有前瞻性的观察视角和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价格 居住空间分异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封闭社区 南京
原文传递
南京地区近地面臭氧浓度与气象条件关系研究 被引量:110
11
作者 王磊 刘端阳 +3 位作者 韩桂荣 王易 庆涛 姜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85-1296,共12页
通过分析2013—2015年南京地区相关气象要素对近地面臭氧浓度的影响,建立了用于不同季节高浓度臭氧污染事件的预报预警模型,并归纳总结了南京地区高浓度臭氧出现的天气形势.结果表明,近地面臭氧浓度的变化与气象要素密切相关,气温、能... 通过分析2013—2015年南京地区相关气象要素对近地面臭氧浓度的影响,建立了用于不同季节高浓度臭氧污染事件的预报预警模型,并归纳总结了南京地区高浓度臭氧出现的天气形势.结果表明,近地面臭氧浓度的变化与气象要素密切相关,气温、能见度、日照小时、总(净)辐射辐照度等要素与O_3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总(低)云量呈负相关.高浓度臭氧污染是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典型气象条件表现为:太阳辐射强,低云量少,相对湿度适宜,地面小风速及特定的风向.通过定义高浓度臭氧潜势指数HOPI和风向指数WDI,并综合考虑14:00地面气温、相对湿度及8:00各标准层的相关气象要素,建立了逐季节多指标叠套的高浓度臭氧预报方程.采用2016年资料对其进行检验,发现预报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达0.72(冬季)、0.76(春季)和0.73(夏季),说明方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和可预报性.通过普查历史天气图,归纳了伴随南京地区高浓度臭氧事件出现的8种主要天气形势,即高压类(高压中心G0、高压后部G1)、低压类(低压底部D0、低压前部D1、低压倒槽D2)、均压类(高压相关的均压JG、低压相关的均压JD、其它均压J).其中,以高压后部地面形势出现概率最大,低压前部均压场出现时对应臭氧平均浓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臭氧 气象条件 天气形势 南京
原文传递
对发达地区0-3岁儿童托育服务市场的调查与思考——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106
12
作者 李沛霖 王晖 +2 位作者 丁小平 傅晓红 刘鸿雁 《南方人口》 CSSCI 2017年第2期71-80,共10页
身处经济发达地区的南京市,在0-3岁儿童托育服务方面开始了系列探索,具有以市场为主,卫计主管、联席审查、市场运作、以奖代补等特点。其中有一些成功的、普通适用的经验,如:扶持社会力量办园,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和联席审查会议制度;设立... 身处经济发达地区的南京市,在0-3岁儿童托育服务方面开始了系列探索,具有以市场为主,卫计主管、联席审查、市场运作、以奖代补等特点。其中有一些成功的、普通适用的经验,如:扶持社会力量办园,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和联席审查会议制度;设立专项基金,以奖代补并对资金使用跟踪监管;通过普惠性早期发展服务进行社区体验等。此外,南京及全国其他地方还有一些共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仍需国家在政策和财政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市 0-3岁儿童托育服务 托育机构
下载PDF
南京冬季雾霾过程中气溶胶粒子的微物理特征 被引量:99
13
作者 杨军 牛忠清 +2 位作者 石春娥 刘端阳 李子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25-1431,共7页
2007年冬季南京雾外场试验获得了雾霾转换过程的大气气溶胶和雾滴尺度谱分布同步观测资料,根据能见度和含水量将雾霾过程划分为雾、轻雾、湿霾、霾4个不同阶段,进而分析了不同阶段粗、细气溶胶粒子的微物理特征.结果表明,4个阶段的主要... 2007年冬季南京雾外场试验获得了雾霾转换过程的大气气溶胶和雾滴尺度谱分布同步观测资料,根据能见度和含水量将雾霾过程划分为雾、轻雾、湿霾、霾4个不同阶段,进而分析了不同阶段粗、细气溶胶粒子的微物理特征.结果表明,4个阶段的主要发生顺序为霾←→轻雾—→湿霾—→雾—→湿霾—→轻雾←→霾,雾前湿霾阶段持续时间长于雾后.尺度>2μm的粗粒子数浓度、表面积浓度和体积浓度在雾阶段均显著大于其他3个阶段,其中霾阶段浓度最低.雾滴表面积浓度和体积浓度尺度谱分布为双峰或多峰型,而轻雾、湿霾和霾阶段粗粒子谱均为单峰型.尺度>0.010μm的细粒子表面积浓度谱形在雾和湿霾阶段、轻雾和霾阶段分别相似,雾和湿霾阶段数浓度占优势的尺度范围分别为0.04~0.13μm和0.02~0.14μm,轻雾及霾阶段数浓度优势粒子尺度范围均为0.02~0.06μm.从霾、轻雾、湿霾到雾的转换过程中,以0.060~0.090μm为界,小粒子减少,大粒子增多.雾霾演变过程中气溶胶粒子数浓度与均方根直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雾阶段气溶胶粒子数浓度最低、平均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尺度谱分布 南京
原文传递
城市暴雨内涝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2
14
作者 解以扬 李大鸣 +5 位作者 李培彦 沈树勤 殷剑敏 韩素芹 曾明剑 辜晓青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4-390,共7页
以城市地表与明渠、河道水流运动为主要模拟对象,研制了模拟城市暴雨内涝积水的数学模型。模型以平面二维非恒定流的基本方程和无结构不规则网格划分技术为骨架,同时,针对小于离散网格尺度的河道或明渠,应用了一维非恒定流方程的算法。... 以城市地表与明渠、河道水流运动为主要模拟对象,研制了模拟城市暴雨内涝积水的数学模型。模型以平面二维非恒定流的基本方程和无结构不规则网格划分技术为骨架,同时,针对小于离散网格尺度的河道或明渠,应用了一维非恒定流方程的算法。采用分类简化处理的方法,将通道分为河道型、路面型、特殊通道型(城市内的二级河道),根据不同类型简化动量方程,求任意网格各个通道上的单宽流量。采用一维非恒定流方程模拟地下排水管网内的水流,并给出泵站、闸门、淹没出流管道等排水系统的处理方法。根据无结构不规则网格的设计思路,按照天津、南京、南昌三市的地形地貌特征分别设计多边形的计算网格。介绍了城市面雨量的计算方法以及数学模型在天津市、南京市、南昌市的应用情况和误差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暴雨 内涝灾害 数学模型 天津 南京 南昌
下载PDF
空间生产视角下的城中村物质空间与社会变迁——南京市江东村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8
15
作者 张京祥 胡毅 孙东琪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共6页
从空间生产理论的视角而言,城市空间是一种巨大的社会资源,因而也是一个社会关系的重组与社会秩序的建构过程。文章以南京市典型的城中村江东村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生产的历史性变迁、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制造的新空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空间生产理论的视角而言,城市空间是一种巨大的社会资源,因而也是一个社会关系的重组与社会秩序的建构过程。文章以南京市典型的城中村江东村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生产的历史性变迁、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制造的新空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透视在城市空间生产过程中对人群分层和环境的差异性制造,以及对村民社会生活和生产关系的改变。江东村最终被城市强力改造成为了中产阶层社区,代表着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建立,其生产和塑造的不仅仅是空间,更是社会的新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产 社会空间 城中村 南京
下载PDF
南京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 被引量:46
16
作者 李刚 万绪才 刘小钊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3-26,共4页
以南京市为例 ,从城市生态学的角度入手 ,建立一套分 4层共 30项指标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实力评估。发现南京城市生态系统经历了缓慢发展、平稳发展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 ,总体上表现出向高效。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南京市 因子分析法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南京市城市绿地现状遥感分析 被引量:71
17
作者 周文佐 潘剑君 刘高焕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2002年第1期22-26,共5页
应用 TM影像对南京城市景观生态格局进行研究并对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为了提取正确的生态绿地专题信息 ,对提取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中尝试用 NDVI波段及其它波段组合对南京城市植被进行解译 ,效果较好。研究结果表明 ,南京生态绿地... 应用 TM影像对南京城市景观生态格局进行研究并对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为了提取正确的生态绿地专题信息 ,对提取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中尝试用 NDVI波段及其它波段组合对南京城市植被进行解译 ,效果较好。研究结果表明 ,南京生态绿地分布很不平衡。紫金山区的林地占主体 ,而繁华的中心城区 ,生态绿地相对总体绿地来说占据的面积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绿地 城市生态系统 遥感分析 南京市
下载PDF
南京城市游憩者时空分布规律与活动频率分析 被引量:47
18
作者 张安 丁登山 +1 位作者 沈思保 马永立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由参与游憩活动的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共同构成城市游憩者。城市游憩者空间行为特征影响城市游憩设施和游憩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本文通过实地问卷调查获得基本数据,运用使用曲线分析技术,研究南京城市游憩者时空分布模式与活动频率特征... 由参与游憩活动的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共同构成城市游憩者。城市游憩者空间行为特征影响城市游憩设施和游憩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本文通过实地问卷调查获得基本数据,运用使用曲线分析技术,研究南京城市游憩者时空分布模式与活动频率特征,探讨不同动机的游憩者的活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者 时空分布规律 使用曲线 游憩动机 南京
下载PDF
公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93
19
作者 芦建国 李舒仪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9-142,共4页
采用数量化研究方法,以视觉质量、生态效能和服务功能3个评价准则为主,建立公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体系,以层次分析法求得评价指标权重;并以南京玄武湖公园植物景观评价为例进行了应用。结果显示:该评价方法适用于公园植物景观分析评价,... 采用数量化研究方法,以视觉质量、生态效能和服务功能3个评价准则为主,建立公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体系,以层次分析法求得评价指标权重;并以南京玄武湖公园植物景观评价为例进行了应用。结果显示:该评价方法适用于公园植物景观分析评价,尤其是可利用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传统公园植物景观优化方案设计,定量评价因子需根据应用地植物区系特征制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植物景观 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南京
下载PDF
基于网络数据文本分析的目的地形象维度分异研究——以南京为例 被引量:95
20
作者 徐菲菲 剌利青 Ye Feng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83-1493,共11页
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网络文本已成为目的地形象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本文选取南京作为案例地,以马蜂窝游客对南京的10 077条在线评论文本为数据,运用网络大数据文本挖掘法、词频统计法和共现网络法,分析得出目的地形象维度重要性存在... 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网络文本已成为目的地形象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本文选取南京作为案例地,以马蜂窝游客对南京的10 077条在线评论文本为数据,运用网络大数据文本挖掘法、词频统计法和共现网络法,分析得出目的地形象维度重要性存在差异,旅游吸引物是第一层次,公共基础设施是第二层次,休闲和娱乐、旅游环境和地方氛围是第三层次,旅游基础设施是第四层次。其次,南京感知形象中突出的认知成分源于旅游吸引物和公共基础设施维度的感知,而情感形象为正面,并产生了一定的意动形象,形成了网络口碑效应。此外,南京整体形象主要源于旅游吸引物和公共基础设施维度的感知,进一步验证了感知维度的重要性存在差异。本文验证了旅游形象的相关理论,丰富了旅游大数据研究方法,并可为南京旅游形象建设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目的地形象 文本分析 南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