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7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61
1
作者 杨青青 胡宪文 +3 位作者 李云 陈齐 张慕春 黄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PCIA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手术的患者120例,年龄40~60岁,体重45~70 kg,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术后均采用PCIA,S组给予舒...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PCIA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手术的患者120例,年龄40~60岁,体重45~70 kg,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术后均采用PCIA,S组给予舒芬太尼2.0μg/kg+格拉司琼2 mg+生理盐水至120 ml,SN1、SN2、SN3组分别给予0.2、0.4和0.8mg/kg纳布啡+舒芬太尼2.0μg/kg+格拉司琼2 mg+生理盐水至120 ml。记录患者术后1、4、8、12、24、48 h Ramsay镇静评分、PCIA有效按压次数及补救镇痛和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8、12、24、48 h,与S组比较,SN2组和SN3组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SN1组比较,SN2组和SN3组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SN2组比较,SN3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S组和SN1组补救镇痛率明显高于SN2组和SN3组(P<0.05)。术后48 h内SN2组和SN3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和SN1组,SN3组嗜睡发生率明显高于SN2组(P<0.05)。结论纳布啡0.4mg/kg复合舒芬太尼2.0μg/kg用于腹腔镜全子宫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纳布啡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下载PDF
纳布啡超前镇痛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6
2
作者 段凤梅 孙旭颖 +1 位作者 许乃欣 李汝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259-2261,共3页
目的:探讨纳布啡超前镇痛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80例ASAⅠ-Ⅱ级择期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纳布啡(N组)和对照组(C组)(n=40)。全麻诱导前,N组静脉注射纳布啡20 mg,C组静脉... 目的:探讨纳布啡超前镇痛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80例ASAⅠ-Ⅱ级择期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纳布啡(N组)和对照组(C组)(n=40)。全麻诱导前,N组静脉注射纳布啡20 mg,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1d(T1)、术后2h(T2)、术后6 h(T3)和术后12 h(T4)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记录T1-T4的镇痛评分(VAS),观察T1-T4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结果:与C组比较,N组T2-T4时TNF-α和IL-6浓度降低(P〈0.05),IL-10浓度升高(P〈0.05):N组T2-T4时VAS、MAP、HR和PaCO2低于C组(P〈0.05)。结论:纳布啡超前镇痛可有效控制老年患者术后早期急性疼痛,降低术后炎性反应,调节免疫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布啡 超前镇痛 炎性细胞因子 开胸手术
下载PDF
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55
3
作者 初阳 孙刚 《中国医药》 2017年第6期892-896,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11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择期行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检查术的老年患者(65~80岁)共12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11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择期行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检查术的老年患者(65~80岁)共12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即低、中、高剂量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麻醉组(N1、N2、N3组,各31例)及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组(F组,30例)。N1、N2、N3组分别静脉注射纳布啡0.05mg/kg、0.10mg/kg、0.15mg/kg,F组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1.0μg/kg;4组均给予丙泊酚静脉泵注。记录4组的麻醉诱导时间、检查操作时间、麻醉苏醒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及术中丙泊酚用量。记录4组检查过程中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MAP)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4组术毕清醒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4组术中及术后的不良反应。记录4组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结果4组麻醉诱导时间、检查操作时间、麻醉苏醒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及术中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之间心率、呼吸频率、MAP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2组、N3组术毕清醒后5、15、30rain时VAS评分和Ramsay评分低于F组和N1组[YAS评分:(2.6±0.6)、(2.4±0.5)分比(3.4±0.7)、(3.5±0.6)分,(2.3±0.7)、(2.0±0.5)分比(3.2±0.6)、(3.4±0.6)分,(1.9±0.6)、(1.6±0.4)分比(2.6±0.7)、(2.8±0.7)分;Ramsay评分:(2.6±0.7)、(2.5±0.6)分比(3.4±0.8)、(3.3±0.7)分,(2.4±0.6)、(2.3±0.5)分比(2.9±0.7)、(2.8±0.6)分,(2.3±0.5)、(2.1±0.4)分比(2.6±0.6)、(2.7±0.6)分],差异均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 纳布啡 丙泊酚
下载PDF
纳布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3
4
作者 周据津 董铁立 《江苏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纳布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A)的临床效果。方法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产妇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术后实施静脉PCA。镇痛药:N组为纳布啡80mg+托烷司琼10mg,S组为舒芬太尼0.1mg+托烷司琼10m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 目的探讨纳布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A)的临床效果。方法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产妇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术后实施静脉PCA。镇痛药:N组为纳布啡80mg+托烷司琼10mg,S组为舒芬太尼0.1mg+托烷司琼10m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镇痛泵参数:首剂量2ml,背景剂量2ml/h,PCA剂量2ml/次,锁定时间15min。于术后4、8、12、24和36h评估切口痛和宫缩痛的VA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镇痛期间PCA次数和镇痛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镇痛均满意。两组术后镇痛期间切口痛的VAS疼痛评分均<3分(P>0.05);术后4h,N组宫缩痛较S组轻(P<0.05)。两组术后镇痛期间的Ramsay镇静评分均显示镇静适宜(P>0.05)。镇痛期间,S组发生恶心、呕吐5例,呼吸抑制3例,N组患者未见镇痛相关不良反应。结论纳布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PCA,镇痛效果与舒芬太尼相当,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布啡 舒芬太尼 剖宫产 患者自控镇痛
原文传递
纳布啡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1
5
作者 张珣 李志文 +2 位作者 赵壮 潘树 杨希革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3期625-626,共2页
目的观察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并将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与舒芬太尼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初产妇60例,ASA... 目的观察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并将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与舒芬太尼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初产妇60例,ASAⅠ~Ⅱ级,术后镇痛采用PCEA模式。将产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为纳布啡0.2 mg/ml复合0.15%罗哌卡因组,B组为舒芬太尼0.4μg/ml复合0.15%罗哌卡因组。观察两组镇痛后4、8、12和24 h产妇的切口痛以及宫缩痛视觉模拟(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记录24 h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行剖宫产妇术后各时间点的切口痛VA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宫缩痛VAS评分低于B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各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2 mg/ml纳布啡复合0.15%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可推广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布啡 剖宫产术 硬膜外自控镇痛
原文传递
纳布啡用于剖宫产术后PCIA适宜的配制剂量 被引量:48
6
作者 谢言虎 章敏 +4 位作者 高玮 柴小青 周玲 侯冠峰 郭凤林 《中华麻醉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8-480,共3页
目的确定纳布啡用于剖宫产术后PCIA适宜的配制剂量。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术患者100例,年龄22~40岁,体重60~9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孕周≥37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4组(n=25):舒芬太尼2.0 μg/kg(S组)、纳布啡1.5 mg/kg(N1组... 目的确定纳布啡用于剖宫产术后PCIA适宜的配制剂量。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术患者100例,年龄22~40岁,体重60~9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孕周≥37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4组(n=25):舒芬太尼2.0 μg/kg(S组)、纳布啡1.5 mg/kg(N1组)、纳布啡2.0 mg/kg(N2组)和纳布啡2.5 mg/kg(N3组)分别加入PCIA泵,加入托烷司琼12 mg后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负荷量3 ml,背景剂量2 ml/h,PCA剂量1 ml/次,锁定时间10 min。静脉注射曲马多50 mg进行补救镇痛,维持静态VAS评分≤4分或动态(咳嗽)VAS评分≤6分。记录术后48 h内最高Ramsay镇静评分、补救镇痛情况、PCIA无效按压次数和总按压次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的发生情况。结果与S组比较,N2组和N3组PCIA无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及补救镇痛率降低,N3组嗜睡发生率及最高Ramsay镇静评分升高(P〈0.05),N1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1组比较,N2组和N3组PCIA无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及补救镇痛率降低,N3组嗜睡发生率及最高Ramsay镇静评分升高(P〈0.05);与N2组比较,N3组嗜睡发生率及最高Ramsay镇静评分升高(P〈0.05),PCIA无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及补救镇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布啡用于剖宫产术后PCIA适宜的配制剂量为2.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布啡 剖宫产术 疼痛 手术后 镇痛 病人控制
原文传递
舒芬太尼复合纳布啡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47
7
作者 王楠 董铁立 付红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9-451,共3页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复合纳布啡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行剖宫产手术的初产妇150例,年龄20~35岁,体重54~89kg,ASAⅠ或Ⅱ级,随机将产妇分为三组,每组50例。舒芬太尼组(S组):舒...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复合纳布啡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行剖宫产手术的初产妇150例,年龄20~35岁,体重54~89kg,ASAⅠ或Ⅱ级,随机将产妇分为三组,每组50例。舒芬太尼组(S组):舒芬太尼2μg/kg+托烷司琼10mg;纳布啡组(N组):纳布啡2mg/kg+托烷司琼10mg;舒芬太尼复合纳布啡组(SN组):舒芬太尼1μg/kg+纳布啡1mg/kg+托烷司琼10mg。记录术后1、3、6、9、12、24和36h静息和咳嗽时的疼痛VAS评分及镇静Ramsay评分;PCIA实际按压次数;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静息时VAS评分、镇静Ramsay评分和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N组咳嗽时VAS评分明显低于S组和N组(P<0.05)。SN组PCIA实际按压次数明显少于S组、N组(P<0.05)。N组和SN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纳布啡用于剖宫产术后PCIA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纳布啡 剖宫产术 静脉自控镇痛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纳布啡与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比较 被引量:47
8
作者 晏明 孙剑 +3 位作者 丁松 崔恩惠 李茂 马正良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75-478,共4页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复合纳布啡与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行硬膜外分娩镇痛足月单胎初产妇662例,ASA分级Ⅰ、Ⅱ级,采用在线随机数生成器分为0.1%罗哌卡因复合...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复合纳布啡与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行硬膜外分娩镇痛足月单胎初产妇662例,ASA分级Ⅰ、Ⅱ级,采用在线随机数生成器分为0.1%罗哌卡因复合纳布啡0.2 g/L组(RN组,333例)和0.1%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2 mg/L组(RF组,329例)。记录两组产妇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产妇及助产师满意度评分、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共有547例产妇完成试验(RN组276例,RF组271例)。RN组第一产程NRS低于RF组(P<0.05),第二产程NRS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及助产师满意度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程中尿潴留发生率RN组(17.75%)低于RF组(30.26%)(P<0.05),恶心呕吐、瘙痒、Bromage评分大于0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7分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罗哌卡因复合纳布啡与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相比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少,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纳布啡 芬太尼 分娩镇痛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纳布啡联合丙泊酚对宫腔镜手术患者麻醉和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5
9
作者 初阳 孙刚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5期4955-495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纳布啡联合丙泊酚对宫腔镜手术患者麻醉和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11月拟行无痛宫腔镜手术的住院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N1、N2、N3组,各30例。4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术前准备,N1、N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纳布啡联合丙泊酚对宫腔镜手术患者麻醉和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11月拟行无痛宫腔镜手术的住院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N1、N2、N3组,各30例。4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术前准备,N1、N2和N3组患者分别于1~2 min内缓慢给予盐酸纳布啡注射液0.05、0.10、0.15 mg/kg,iv;注射3 min后,4组患者均给予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 m L,iv+丙泊酚注射液1 mg/kg,iv(40 mg/10 s),再缓慢推注(10 mg/10 s)丙泊酚注射液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呼之无应答;术中丙泊酚注射液均以6 mg/(kg·h)的速度经微泵输注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观察入室时(T_0)、丙泊酚推注前(T_1)、丙泊酚推注完毕即刻(T_2)、扩宫颈时(T_3)、手术结束时(T_4)和麻醉苏醒时(T_5)4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 O_2)水平,以及丙泊酚诱导剂量、维持剂量、总剂量、总给药时间、单位时间剂量和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和麻醉苏醒时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评分,并记录术中及麻醉恢复期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4组患者丙泊酚维持剂量、总给药时间及体动反应、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0时,4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及Sp 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_0时比较,4组患者SBP在T_2时显著降低,N1组在T_3、T_4时显著降低,N2组在T_3时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DBP在T_2时显著降低,N1组在T_3~T_5时显著降低,N2组在T_3时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患者在T_3时HR显著降低,N3组在T_5时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Sp O_2在T_2时显著降低,N3组在T_3时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3组患者T_1时Sp O_2显著低于P组,在T_2时显著低于其余各组,在T_3时显著低于P组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布啡 丙泊酚 宫腔镜手术 麻醉 镇痛
下载PDF
纳布啡与舒芬太尼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比较 被引量:44
10
作者 毕小宝 王琼 +2 位作者 张高龙 易艳萍 谭永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3085-3088,共4页
目的比较纳布啡和舒芬太尼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拟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n=45):纳布啡组(N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N组和S组患者分别静脉注射纳布啡0.3 mg/kg及舒芬太尼0.1 mg/kg,5 min后均静脉注射... 目的比较纳布啡和舒芬太尼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拟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n=45):纳布啡组(N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N组和S组患者分别静脉注射纳布啡0.3 mg/kg及舒芬太尼0.1 mg/kg,5 min后均静脉注射丙泊酚2.0mg/kg。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5 min(T0)、睫毛反射消失后(T1)、扩宫时(T2)、手术开始5 min(T3)、退扩阴器时(T4)和苏醒时(T5)的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及平均动脉压(MAP);记录丙泊酚总用量、苏醒及离室时间;记录术中严重体动、呼吸暂停、低氧血症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N组在T2、T3时点HR和MAP明显低于S组,S组T2、T3时点SpO_2明显低于N组(P <0.05);与S组比较,N组丙泊酚用量少,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 <0.05),但两组苏醒时间及离室时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N组术中呼吸抑制、严重体动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P <0.05)。结论相比舒芬太尼,对于无痛宫腔镜手术,0.3 mg/kg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布啡 舒芬太尼 丙泊酚 宫腔镜手术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纳布啡对无痛肠镜检查患者膈肌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39
11
作者 唐曙华 斯妍娜 +5 位作者 鲍红光 刘晶晶 张晨 谢欣怡 景灵 张加永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下丙泊酚复合纳布啡对肠镜检查患者膈肌运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无痛肠镜检查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18~65岁,BMI 18~25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n=20)∶丙泊酚组(P组)和丙泊酚...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下丙泊酚复合纳布啡对肠镜检查患者膈肌运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无痛肠镜检查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18~65岁,BMI 18~25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n=20)∶丙泊酚组(P组)和丙泊酚复合纳布啡组(F组)。F组患者在丙泊酚输注前1min静脉推注纳布啡0.1mg/kg,P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两组患者TCI模式给予丙泊酚,初始血浆靶浓度为2μg/ml,逐渐调整靶浓度,直至Ramsay镇静评分为5分,开始肠镜检查。肠镜检查中根据Ramsay评分调整丙泊酚靶浓度。超声监测患者右侧膈肌运动情况。记录患者入室平静呼吸时(T0)、丙泊酚输注后Ramsay评分5分时(T1)以及肠镜检查结束后Ramsay评分2分时(T2)的SpO2、MAP、HR、PETCO2、RR、膈肌运动幅度(DM)、吸气末膈肌厚度(TEI)、呼气末膈肌厚度(TEE),计算膈肌厚度变化率(DTF)=(TEI-TEE)/TEI。记录心动过缓、低血压、体动、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T1时MAP和SpO2明显降低,HR和RR明显减慢,PETCO2明显升高(P <0.05);P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多于F组(P <0.05);T1、T2时F组DM明显长于,T1时DTF明显高于P组(P <0.05)。P组2例发生体动反应,F组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两组均未发生低血压、呼吸抑制和反流误吸等不良反应。结论与单用丙泊酚比较,丙泊酚复合纳布啡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对无痛肠镜检查患者膈肌运动的抑制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丙泊酚 纳布啡 膈肌运动幅度 膈肌厚度
下载PDF
不同剂量纳布啡对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寒战的影响 被引量:36
12
作者 岳晓敏 贺建东 +2 位作者 王晓鹏 姜先红 韩冲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纳布啡用于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寒战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单胎、足月妊娠产妇150例,年龄20~35岁,体重50~80 kg,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双盲法将产妇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C...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纳布啡用于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寒战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单胎、足月妊娠产妇150例,年龄20~35岁,体重50~80 kg,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双盲法将产妇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C组)、N1组、N2组、N3组和N4组,每组30例。胎儿娩出后夹毕脐带即刻,N1组、N2组、N3组和N4组产妇分别静注纳布啡0.05和0.1、0.15和0.2 mg/kg,C组静注等容量生理盐水。采用Wrench寒战分级评价给药后至手术结束时寒战的发生情况,记录给药前和给药后30 min的Ramsay镇静评分,记录给药后至手术结束时过度镇静、恶心呕吐、低血压、心动过缓、口干、多汗、眩晕及牵拉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和N1组比较,N2组、N3组和N4组寒战发生率明显降低,牵拉反应明显减少(P<0.05)。与给药前比较,N2组、N3组和N4组给药后30 min 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N4组比较,C组、N1组、N2组和N3组眩晕、口干、多汗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纳布啡0.1 mg/kg和0.15 mg/kg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寒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布啡 寒战 剖宫产术 腰-硬联合麻醉
下载PDF
纳布啡用于ICU患者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36
13
作者 刘韶华 万有栋 +9 位作者 罗永刚 万荔 贠文晶 王海旭 王振华 段晓光 张瑞芳 赵颖颖 崔红卫 孙同文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1-476,共6页
目的 探讨纳布啡应用于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患者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至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ICU收治的有轻中度镇痛需求的成人患者,按入院顺序依次分配到纳布啡组和舒芬太尼组.... 目的 探讨纳布啡应用于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患者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至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ICU收治的有轻中度镇痛需求的成人患者,按入院顺序依次分配到纳布啡组和舒芬太尼组.两组分别将40 mg纳布啡或0.1 mg舒芬太尼加入50 mL生理盐水中,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并根据患者疼痛程度调节输注速度,镇痛目标为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POT)评分<2分.观察两组患者用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记录用药前及用药l、3、5、12、24 h的CPOT评分和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以评价两种药物的镇痛镇静效果.结果 最终纳入141例患者,其中纳布啡组71例,舒芬太尼组7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及疼痛来源等一般资料及用药前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用药1 h和3 h,纳布啡对血压无明显影响,但心率有轻度下降趋势,舒芬太尼组心率和血压均明显降低;随用药时间延长,两种药物均可使心率和血压出现明显波动,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药物镇痛期间对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均无明显影响.纳布啡组纳布啡的中位使用剂量为0.03(0.02,0.05)mg·kg-1·h-1,用药3 h可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CPOT评分较用药前明显降低〔分:1.0(1.0,2.0)比3.0(2.0,4.0),P<0.01〕,且有一定镇静效果, RASS评分较用药前亦明显降低〔分:0(0,1.0)比1.0(1.0,2.0),P<0.01〕;纳布啡组无一例患者因镇痛效果不满意而加用舒芬太尼.舒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的中位使用剂量为0.11(0.06,0.14)μg·kg-1·h-1,用药5 h可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CPOT评分较用药前明显降低〔分:1.0(1.0,2.0)比4.0(3.0,6.0),P<0.01〕,且具有较强的镇静作用,RASS评分也较用药前明显降低〔0(-1.0,0)比2.0(1.0,2.0),P<0.01〕.由于舒芬太尼组用药前CPOT和RASS评分已明显高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布啡 镇痛 镇静 安全性
原文传递
盐酸纳布啡复合枸橼酸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6
14
作者 汤海珍 韩雪敏 +3 位作者 赵伟 门秀婷 赵恒 钟传飞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627-631,共5页
目的:比较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与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60例,术毕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PCIA镇痛采用盐酸纳布啡复合枸橼... 目的:比较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与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60例,术毕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PCIA镇痛采用盐酸纳布啡复合枸橼酸舒芬太尼,对照组采用地佐辛复合枸橼酸舒芬太尼。比较2组产妇术后2、6、12、24、48h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静息疼痛VAS评分、动态疼痛VAS评分、宫缩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2组PCIA镇痛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产妇术后2、6、12、24、48h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静息疼痛VAS评分、动态疼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术后2、6、12、24、48h宫缩痛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PCIA按压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盐酸纳布啡复合枸橼酸舒芬太尼对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尤其是对宫缩痛镇痛效果更佳,术后PCIA镇痛按压次数明显减少,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剖宫产 纳布啡 舒芬太尼 地佐辛
下载PDF
丙泊酚分别复合地佐辛和不同剂量的纳布啡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6
15
作者 朱何叶 曾维云 +2 位作者 徐夏 卢德强 蒋良富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825-829,共5页
目的:探究无痛胃肠镜检查中丙泊酚复合地佐辛和不同剂量的纳布啡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胃肠镜检查的117例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丙泊酚复合地佐辛(n=39,A组)、丙泊... 目的:探究无痛胃肠镜检查中丙泊酚复合地佐辛和不同剂量的纳布啡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胃肠镜检查的117例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丙泊酚复合地佐辛(n=39,A组)、丙泊酚复合低剂量纳布啡(n=39,B组)、丙泊酚复合高剂量纳布啡(n=39,C组);比较3组患者不同时点生命体征,术毕丙泊酚用量及疼痛、认知评分和生化指标,以及围术期并发症。结果:3组患者生命体征参数均随时间变化而变化(F时点=240.772、542.149、47.940、70.877,P<0.05),且3组患者T1、T2、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2)、心率(HR)均显著低于T0(P<0.05),3组间同时点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3组患者在丙泊酚用量、数字模拟评分法(NRS)评分及血清生化指标上比较差异显著(F=349.433、56.720、45.245、136.645、98.352、29.738,P<0.05),且以C组患者丙泊酚用量、NRS评分及各血清生化指标显著低于A组、B组(P<0.05),而B组均显著低于A组(P<0.05)。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显著差异(χ2=6.909,P<0.05),以C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C组和B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无痛胃肠镜检查中丙泊酚复合高剂量纳布啡作用效果优于低剂量纳布啡,显著高于丙泊酚复合地佐辛麻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胃肠镜 丙泊酚 地佐辛 纳布啡
下载PDF
等效剂量法评价舒芬太尼复合纳布啡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自控镇痛效果 被引量:35
16
作者 孙振涛 朱泽飞 +5 位作者 朱琳 朱娜娜 向导 王宁 曹亚楠 韩雪萍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采用等效剂量法评价舒芬太尼复合纳布啡用于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患者1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体质量指数(BMI)18~25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 目的采用等效剂量法评价舒芬太尼复合纳布啡用于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患者1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体质量指数(BMI)18~25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60):舒芬太尼组(S组)、纳布啡组(N组)和舒芬太尼复合纳布啡组(NS组)。手术结束即刻给予PCIA,PCIA的总量为100 mL,负荷剂量为5 m L,自控追加剂量为0.5 m L,锁定间隔时间15min,持续输注量2 mL/h。S组PCIA舒芬太尼2μg/kg+托烷司琼10 mg+生理盐水配至100 m L。N组PCIA纳布啡2mg/kg+托烷司琼10 mg+生理盐水配至100 mL。NS组PCIA舒芬太尼1μg/kg+纳布啡1 mg/kg+托烷司琼10 mg配至100 mL。比较3组患者手术结束后4 h(T1)、8 h(T2)、12 h(T3)、24 h(T4)的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术后镇痛泵使用完毕时PCIA有效按压次数,镇痛药物补救总量,止吐药追加总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一般情况及各个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A按压次数S组大于N组(P<0.05),N组和N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Ramsay镇静评分大于S组和NS组(P<0.05),S组和N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N组(P<0.016 7),S组、N组与N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S组托烷司琼追加剂量大于N组和NS组(P<0.05),N组和N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追加补救止痛药物,均未发生呼吸抑制和皮肤瘙痒。结论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子宫全切患者PCIA,既可避免大剂量纳布啡产生的过度镇静效果,又可减少舒芬太尼用量,从而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且镇痛效果较好,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布啡 舒芬太尼 腹腔镜检查 子宫切除术 镇痛
下载PDF
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镇静效果研究 被引量:34
17
作者 刘荣 罗振中 《中国药业》 CAS 2016年第22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骨科择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纳布啡组(N组)、舒芬太尼组(S组)及纳布啡+舒芬太尼组(NS组)。术后... 目的探讨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骨科择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纳布啡组(N组)、舒芬太尼组(S组)及纳布啡+舒芬太尼组(NS组)。术后分别接受PCIA治疗。观察患者术后1,4,8,12,24 h时的生命体征,比较各时点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自控镇痛次数、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3组PCIA方案均能达到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N组患者4,8,12,24 h的VAS评分明显高于S组和NS组(P<0.05),S组患者4,8,12 h时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低于N组和NS组(P<0.05);4 h后,N组患者自控镇痛给药次数较S组和NS组明显增多,NS组患者镇痛满意度明显优于N组和S组(P<0.01);NS组患者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N组和S组(P<0.01)。结论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PCIA,镇痛效果强,舒适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布啡 老年 全髋关节置换术 自控静脉镇痛
下载PDF
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4
18
作者 卢月霞 蔡亲峰 《中国内镜杂志》 2021年第7期20-25,共6页
目的观察纳布啡复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的合适剂量范围。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2月-2020年1月156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纳布啡+丙... 目的观察纳布啡复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的合适剂量范围。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2月-2020年1月156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纳布啡+丙泊酚组(LNP)、中剂量纳布啡+丙泊酚组(MNP)、高剂量纳布啡+丙泊酚组(HNP),每组52例。比较3组患者丙泊酚追加剂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麻醉优良率,采用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3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NP组和HNP组丙泊酚追加剂量明显少于LNP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LNP组(P<0.01),MNP组和HNP组间丙泊酚追加剂量和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NP组和HNP组麻醉优良率分别为94.2%和96.2%,明显高于LNP组的80.8%(P<0.05),MNP组和HNP组间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检查前TNF-α和IL-6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苏醒30 min后,MNP组和HNP组TNF-α和IL-6表达明显低于LNP组(P<0.01),MNP组和HN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麻醉前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24 h后,MNP组和HNP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LNP组(P<0.01),MNP组和HN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NP组和MNP组离院时眩晕发生率明显低于HNP组(P<0.05),LNP组和MN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MNP可以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小,可减轻患者炎症应激反应和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胃镜 丙泊酚 纳布啡 炎症应激反应 认知功能 老年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纳布啡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和躁动的影响 被引量:32
19
作者 郑文壮 王军 +2 位作者 王刚 余盼 葛菲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4期55-61,共7页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联合纳布啡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和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A组)、纳布啡组(B组)、DEX组(C组)和DEX联...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联合纳布啡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和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A组)、纳布啡组(B组)、DEX组(C组)和DEX联合纳布啡组(D组),每组各3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级或Ⅱ级,年龄18~65岁,体重指数(BMI)≤30 kg/m^(2)。于手术结束前10 min,A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B组静脉注射纳布啡0.2 mg/kg,C组静脉泵注DEX 0.4μg/kg,D组静脉注射纳布啡0.2 mg/kg同时泵注DEX 0.4μg/kg。比较4组患者手术结束时(T_(0))、拔除气管导管前(T_(1))、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_(2))、拔除气管导管后5 min (T_(3))和拔除气管导管后10 min (T_(4))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比较4组患者的苏醒期Ricker镇静-躁动评分(SAS)和呛咳程度。结果 与A组和B组比较,C组和D组苏醒期间血流动力学波动幅度明显减小(P <0.05);A组、B组、C组和D组的躁动发生率分别为73.3%、36.7%、46.7%和26.7%,B组和D组躁动率明显低于A组(P <0.05);B组、C组和D组的呛咳程度明显轻于A组(P <0.05);B组苏醒及拔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P <0.05)。结论 手术结束前10 min,静脉输注DEX联合纳布啡,可缓解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波动,降低躁动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纳布啡 全身麻醉 苏醒期躁动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不同剂量纳布啡复合丙泊酚对无痛人流术麻醉效果及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0
20
作者 王艳丽 李辉 郭贵有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1期1156-1161,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纳布啡复合丙泊酚对无痛人流术麻醉效果及术后早期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拟行无痛人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纳布啡组(NL组)、中剂量纳布啡组(NM组)、高剂量纳布啡组(NH组)和舒芬...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纳布啡复合丙泊酚对无痛人流术麻醉效果及术后早期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拟行无痛人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纳布啡组(NL组)、中剂量纳布啡组(NM组)、高剂量纳布啡组(NH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各80例,NL组、NM组、NH组患者先分别给予纳布啡0.1 mg/kg、0.15 mg/kg、0.2 mg/kg缓慢静注,3 min后再给予丙泊酚2 mg/kg静脉麻醉,舒芬太尼组用舒芬太尼0.1μg/kg代替纳布啡缓慢静注,其余方法相同。记录静脉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T1)、扩宫时(T2)及术后即刻(T3)HR、RR、MAP、SpO2变化,丙泊酚用量,麻醉前及术后2 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以及术中、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对苏醒后不同时间点宫缩痛程度进行评价,并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四组患者各时间点HR、RR、MAP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其中舒芬太尼组RR变化最为显著(P<0.05),且舒芬太尼组T1、T2、T3时RR明显低于不同剂量纳布啡组,麻醉诱导后SpO2明显低于NL组、NM组(P<0.05)。NM组、NH组患者追加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舒芬太尼组,不同剂量纳布啡组患者苏醒后1 h、2 h宫缩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术后2 h,舒芬太尼组血清TNF-α、IL-6及IL-10水平明显高于NM组和NH组(P<0.05)。不同剂量纳布啡组术中及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舒芬太尼组,而NL组、NM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NH组(P<0.05)。结论术前应用纳布啡有利于无痛人流手术的顺利进行,且中等剂量纳布啡(0.15 mg/kg)复合丙泊酚镇痛镇静效果好,炎症应激反应轻微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布啡 舒芬太尼 无痛人流 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