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肝衰竭患者应用甲磺酸萘莫司他与肝素抗凝有效性与安全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新月
周莉
+1 位作者
董金玲
陈煜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843-846,共4页
目的比较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肝衰竭患者应用甲磺酸萘莫司他(NM)与肝素(HP)抗凝的效果和安全性差异。方法2022年4月~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诊治的肝衰竭患者49例,在接受DPMAS治疗过程中,均分别交叉接受一...
目的比较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肝衰竭患者应用甲磺酸萘莫司他(NM)与肝素(HP)抗凝的效果和安全性差异。方法2022年4月~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诊治的肝衰竭患者49例,在接受DPMAS治疗过程中,均分别交叉接受一次NM或HP抗凝,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计算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结果在98例次DPMAS治疗过程中,97例次顺利完成治疗,1次HP组因抗凝不足发生严重堵管导致治疗中断;NM组抗凝良好率为75.5%,显著高于HP组的28.6%,抗凝过量率为2.0%,显著低于HP组的67.3%(P<0.05);治疗后,NM组PTA和APTT分别为20.5(13.8,38.0)%和83.3(55.9,138.8)s,与HP组【分别为19.5(14.6,31.5)%和400.0(303.3,400.0)s】比,差异显著(P<0.05);NM组血清TBIL、ALB和血小板计数分别为(279.7±99.5)μmol/L、(24.4±4.2)g/L和59.5(42.5,119.0)×10^(9)/L,与HP组【分别为(271.7±98.1)μmol/L、23.3(21.4,26.6)g/L和83.8±65.9×10^(9)/L】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24 h内,HP组出现颈内静脉置管处渗血1例,NM组出现跨膜压和静脉压短时间内上升或机器频繁发生凝血警报2例。结论在行DPMAS治疗过程中,应用NM抗凝效果较HP更佳,安全性更高,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甲磺酸萘莫司他
肝素
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肝衰竭患者应用甲磺酸萘莫司他与肝素抗凝有效性与安全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新月
周莉
董金玲
陈煜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中心四科/肝衰竭与人工肝治疗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843-846,共4页
基金
北京市高层次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建设基金资助项目(编号:学科带头人-01-12)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登峰”计划专项经费资助项目(编号:DFL20221501)
北京肝胆相照公益基金会人工肝专项基金资助项目(编号:iGandanF-1082022-RGG055)。
文摘
目的比较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肝衰竭患者应用甲磺酸萘莫司他(NM)与肝素(HP)抗凝的效果和安全性差异。方法2022年4月~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诊治的肝衰竭患者49例,在接受DPMAS治疗过程中,均分别交叉接受一次NM或HP抗凝,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计算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结果在98例次DPMAS治疗过程中,97例次顺利完成治疗,1次HP组因抗凝不足发生严重堵管导致治疗中断;NM组抗凝良好率为75.5%,显著高于HP组的28.6%,抗凝过量率为2.0%,显著低于HP组的67.3%(P<0.05);治疗后,NM组PTA和APTT分别为20.5(13.8,38.0)%和83.3(55.9,138.8)s,与HP组【分别为19.5(14.6,31.5)%和400.0(303.3,400.0)s】比,差异显著(P<0.05);NM组血清TBIL、ALB和血小板计数分别为(279.7±99.5)μmol/L、(24.4±4.2)g/L和59.5(42.5,119.0)×10^(9)/L,与HP组【分别为(271.7±98.1)μmol/L、23.3(21.4,26.6)g/L和83.8±65.9×10^(9)/L】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24 h内,HP组出现颈内静脉置管处渗血1例,NM组出现跨膜压和静脉压短时间内上升或机器频繁发生凝血警报2例。结论在行DPMAS治疗过程中,应用NM抗凝效果较HP更佳,安全性更高,值得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肝衰竭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甲磺酸萘莫司他
肝素
治疗
Keywords
Liver
failure
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bsorption
system
nafmostat
mesylate
Heparin
Therapy
分类号
R575.3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肝衰竭患者应用甲磺酸萘莫司他与肝素抗凝有效性与安全性比较研究
王新月
周莉
董金玲
陈煜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