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ID小鼠-人白血病模型在白血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聂小蒙 楼敬伟 王建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99-104,共6页
SCID小鼠 -白血病模型是研究白血病细胞增殖、分化及其调控机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本文综述了SCID小鼠 -白血病模型的建立及研究进展 ,并对该模型在白血病发病学、白血病细胞生物学、临床诊疗措施和判断病人预后等方面的可能应用进行了... SCID小鼠 -白血病模型是研究白血病细胞增殖、分化及其调控机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本文综述了SCID小鼠 -白血病模型的建立及研究进展 ,并对该模型在白血病发病学、白血病细胞生物学、临床诊疗措施和判断病人预后等方面的可能应用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此模型的应用局限性 ,以便更好的完善该模型 ,用于白血病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d小鼠-人白血病模型 nod/scid小鼠 白血病
下载PDF
K562/NOD-SCID小鼠白血病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5
2
作者 宋艳秋 刘敏 +1 位作者 李薇 王冠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6-19,共4页
本研究探讨人CML急性变的白血病细胞在NOD-SCID小鼠体内建立白血病模型的方法并研究其生长特性。首先将K562细胞接种于全身受照射后的裸鼠,待皮下成瘤后取出局部瘤块,选取无坏死的瘤组织制成瘤细胞悬液,再腹腔接种于全身受照射后的NOD-S... 本研究探讨人CML急性变的白血病细胞在NOD-SCID小鼠体内建立白血病模型的方法并研究其生长特性。首先将K562细胞接种于全身受照射后的裸鼠,待皮下成瘤后取出局部瘤块,选取无坏死的瘤组织制成瘤细胞悬液,再腹腔接种于全身受照射后的NOD-SCID小鼠。结果表明:成功建立全身播散的白血病模型,4周时外周血涂片可见白血病细胞,晚期浸润肝、脾、骨髓等造血器官,白细胞上升到接种前的8-10倍,血涂片中白血病细胞达20%-30%。腹腔局部出现瘤块,多位于腹腔内或大网膜,较少累及其他器官。结论:腹腔接种K562瘤细胞于全身照射后的NOD-SCID小鼠能建成全身播散的白血病模型,该模型较好地反映白血病在体内的演变过程,是进行新药疗效试验、生物导向治疗及基因治疗的理想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562细胞 nodscid小鼠 白血病模型
下载PDF
不同时相移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人脐血CD34^+细胞植入NOD/SCID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马俐君 胡晓霞 +3 位作者 周虹 高磊 邱慧颖 王健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355-359,共5页
为了观察不同时相移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脐血(UCB)CD34+细胞移植的NOD/SCID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明确最佳的移植时机,将体外培养扩增的人骨髓MSC分别于c细胞移植同时、移植前48小时及移植后48小时输入经60Coγ射线照射的NOD/SCI... 为了观察不同时相移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脐血(UCB)CD34+细胞移植的NOD/SCID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明确最佳的移植时机,将体外培养扩增的人骨髓MSC分别于c细胞移植同时、移植前48小时及移植后48小时输入经60Coγ射线照射的NOD/SCID小鼠,观察共移植后42天内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变化,并于移植后42天处死小鼠,用FACS检测外周血、骨髓和脾脏人源细胞含量。结果表明:(1)MSC和UCB CD34+细胞同时输注可明显降低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幅度,缩短白细胞和血小板恢复时间;二者不同时输注均不降低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幅度,且输注UCB CD34+细胞后48小时输注MSC时外周血血小板恢复时间明显晚于同时输注者。(2)与单纯UCB CD34+细胞移植相比较,不同时相输注MSC均可促进UCB CD34+细胞的植入,三个共输注组间促进骨髓各系造血植入效应无明显差异。结论:人骨髓MSC与UCB CD34+细胞共移植时,以同时移植效果最佳,此结果为MSC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脐血CD34^+细胞 共移植 nod/scid小鼠
下载PDF
小剂量K562细胞NOD/SCID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0
4
作者 黎阳 张绪超 +4 位作者 黄绍良 魏菁 黄文革 周敦华 吴燕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3-527,共5页
【目的】探索建立小剂量(1×106)人急性红白血病K562细胞株的NOD/SCID小鼠动物模型及通过流式细胞仪对NOD/SCID小鼠的肿瘤负荷情况进行评价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组NOD/SCID小鼠分别经尾静脉接种K562细胞1×106、5×106,... 【目的】探索建立小剂量(1×106)人急性红白血病K562细胞株的NOD/SCID小鼠动物模型及通过流式细胞仪对NOD/SCID小鼠的肿瘤负荷情况进行评价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组NOD/SCID小鼠分别经尾静脉接种K562细胞1×106、5×106,比较不同剂量接种实验组小鼠的生存时间、组织病理改变及通过流式细胞术对NOD/SCID小鼠体内的肿瘤标记进行检测。【结果】1×106及5×106K562细胞接种的NOD/SCID小鼠的生存时间分别为(30.3±4.3)d和(22.2±3.7)d;其外周血、骨髓及肝、肺组织匀浆中均可发现不同比例的肿瘤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5×106K562细胞接种组NOD/SCID小鼠外周血、肝匀浆中人CD1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1×106接种组,而肺匀浆的CD13表达水平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剂量(1×106)K562细胞NOD/SCID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是完全可行的,这有助于降低实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K562细胞 nod/scid小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与人脐血CD34^+细胞共移植对NOD/SCID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马俐君 胡晓霞 +4 位作者 周虹 高磊 解琳娜 邱慧颖 王健民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84-688,共5页
目的观察间充质干细胞(MSC)与不同比例脐血CD34^+细胞共移植对NOD/SCID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明确MSC与脐血CD34^+细胞共移植的最适数量。方法给^60Coγ射线照射的雌性NOD/SCID小鼠共移植人MSC和不同比例的脐血CD34^+细胞,观察... 目的观察间充质干细胞(MSC)与不同比例脐血CD34^+细胞共移植对NOD/SCID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明确MSC与脐血CD34^+细胞共移植的最适数量。方法给^60Coγ射线照射的雌性NOD/SCID小鼠共移植人MSC和不同比例的脐血CD34^+细胞,观察共移植后42d内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变化,并于移植后42d处死小鼠,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骨髓和脾脏人源细胞含量。结果与单纯脐血CD34^+细胞移植相比较:①脐血CD34^+细胞与1、5和10倍数量的MSC共移植时,可明显减轻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幅度(P〈0.01),提前I周使白细胞和血小板恢复至正常水平(P〈O.05),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MSC与不同比例的脐血CD34^+细胞共移植均可明显提高外周血、骨髓和脾脏造血细胞植入率,比例为10:1时,外周血、骨髓和脾脏中的人源细胞(huCD45^+细胞)含量分别增加了(2.8±0.6)倍、(3.5±0.9)倍和(5.2±0.6)倍,增加倍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达到了最佳的植入效果。结论脐血CD34^+细胞与10倍数量的MSC共移植可达到最佳的促进造血重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胎血 CD34’细胞 nod/scid小鼠 造血重建
原文传递
应用SCID和NOD/SCID小鼠构建急性髓系白血病模型成瘤率的比较 被引量:8
6
作者 杨红 刘建兴 +2 位作者 周泽平 刘琳 张铀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8-334,共7页
目的:比较应用SCID和NOD/SCID小鼠构建急性髓系白血病模型成瘤率的不同。方法:分别给SCID和NOD/SCID小鼠腹腔注射HL-60细胞,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细胞CD33阳性率,病理学检查鉴定动物模型。结果:应用SCID小鼠构建... 目的:比较应用SCID和NOD/SCID小鼠构建急性髓系白血病模型成瘤率的不同。方法:分别给SCID和NOD/SCID小鼠腹腔注射HL-60细胞,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细胞CD33阳性率,病理学检查鉴定动物模型。结果:应用SCID小鼠构建急性髓系白血病模型成瘤率为30%,而应用NOD/SCID小鼠构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模型成瘤率为100%。结论:接种HL-60的NOD/SCID小鼠相对于SCID小鼠成瘤率高,小鼠发病率稳定,更适宜应用于白血病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scid小鼠 nod/scid小鼠
下载PDF
NOD/SCID小鼠模型在实验血液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于文俊 杨文华 +2 位作者 史哲新 杨向东 王慧娟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91-395,共5页
NOD/SCID(非肥胖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是在SCID(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的基础上与非肥胖性糖尿病小鼠(NOD/Lt)品系回交的免疫缺陷鼠。NOD/SCID小鼠既有先天免疫缺陷,又有T和B淋巴细胞缺乏,各种肿瘤细胞可以植入,且较少发生排斥... NOD/SCID(非肥胖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是在SCID(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的基础上与非肥胖性糖尿病小鼠(NOD/Lt)品系回交的免疫缺陷鼠。NOD/SCID小鼠既有先天免疫缺陷,又有T和B淋巴细胞缺乏,各种肿瘤细胞可以植入,且较少发生排斥反应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所以NOD/SCID小鼠逐渐成为血液学实验研究的有用工具。本文从NOD/SCID小鼠的生物学特性、建立人类白血病模型、干细胞移植、药物研究及NOD/SCID小鼠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良等方面综合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scid小鼠 实验血液学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微小巴贝虫在不同免疫状态小鼠体内消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蔡玉春 卢艳 +6 位作者 陈韶红 郭俭 陈木新 田利光 张玲玲 周洋 陈家旭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观察微小巴贝虫感染不同免疫状态小鼠后的消长规律。方法实验分正常BALB/c小鼠组、免疫抑制BALB/c小鼠组、SCID小鼠组和NOD-SCID小鼠组等,每组5只小鼠。免疫抑制BALB/c小鼠,每只经腹腔注射0.5mg地塞米松,连续5d。随后,各组小鼠每只... 目的观察微小巴贝虫感染不同免疫状态小鼠后的消长规律。方法实验分正常BALB/c小鼠组、免疫抑制BALB/c小鼠组、SCID小鼠组和NOD-SCID小鼠组等,每组5只小鼠。免疫抑制BALB/c小鼠,每只经腹腔注射0.5mg地塞米松,连续5d。随后,各组小鼠每只腹腔注射100μL含微小巴贝虫鼠血(红细胞染虫率约20%)。每组留1只小鼠作未感染对照鼠。自接种当天每d尾部采血涂薄血片,吉姆萨染色,镜检观察红细胞染虫状况。结果正常BALB/c小鼠感染微小巴贝虫第3d在红细胞内查见虫体,感染后第7d染虫率最高为82.4%,染虫率在20%以上约持续7d;短暂免疫抑制BALB/c小鼠在感染后第5d染虫率达到高峰为73.18%,染虫率在20%以上约持续14d,而后染虫率处于0%~2%的较低水平状态。NOD-SCID小鼠组分别于第7d(72.45%)、第16d(67.4%)、第24d(58.9%)多次出现染虫率高峰,微小巴贝虫在NOD-SCID小鼠体内不会被大量清除,染虫率一直处于较高状态,平均为41.9%。SCID小鼠组于第8d出现第1次染虫率高峰,为86.4%,至第18d出现第2次高峰为62.23%,染虫率也一直处于较高状态,平均为38.2%。在薄血片中观察到小点状体,马耳他十字,小环状体,环状体,长丝状体,以及游离在红细胞外的虫体等多种巴贝虫形态。结论微小巴贝虫在正常BALB/c小鼠和短期免疫抑制BALB/c小鼠体内虫密度出现先升高又下降的宿主自限性现象;而在SCID小鼠和NOD-SCID小鼠体内虫密度出现多个高峰,且能持续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巴贝虫 BALB C小鼠 scid小鼠 nod-scid小鼠
下载PDF
建立人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群华 凌斌 +6 位作者 赵卫东 祝怀平 陈纲 陈柯 胡闻 朱园园 陈敏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73-474,i0001,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人在位子宫内膜及异位子宫内膜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取32只NOD/SCID鼠,随机分为两组。将人分泌晚期在位子宫内膜及人异位子宫内膜分别种植于NOD/SCID鼠腹部皮下,为在位内膜组和异位内膜组。于第8周... 目的:探讨采用人在位子宫内膜及异位子宫内膜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取32只NOD/SCID鼠,随机分为两组。将人分泌晚期在位子宫内膜及人异位子宫内膜分别种植于NOD/SCID鼠腹部皮下,为在位内膜组和异位内膜组。于第8周取出其皮下移植物行常规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32只小鼠均存活。在位内膜组有15只小鼠皮下移植物经HE染色可见明显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成功率为93.75%。腺上皮细胞角蛋白、ki-67染色均阳性,基质细胞波形蛋白染色阳性。而异位内膜移植物仅见到纤维结缔组织。结论:用人在位内膜建立NOD/SCID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成功率高,模型性状显著且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子宫内膜异位症 nod/scid小鼠
下载PDF
尾静脉注射K562细胞建立慢性髓系白血病小鼠模型及其鉴定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佳 杨文华 +4 位作者 杨向东 史哲新 王兴丽 于文俊 郝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73-776,共4页
本研究通过给NOD/SCID小鼠尾静脉注射K562细胞的方式,建立人慢性髓系白血病(CML)-NOD/SCID小鼠髓外浸润模型,并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及RT-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等进行模型鉴定。将24只NOD/SCID小鼠经137Cs全身照射,剂量270 cGy,吸收剂量... 本研究通过给NOD/SCID小鼠尾静脉注射K562细胞的方式,建立人慢性髓系白血病(CML)-NOD/SCID小鼠髓外浸润模型,并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及RT-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等进行模型鉴定。将24只NOD/SCID小鼠经137Cs全身照射,剂量270 cGy,吸收剂量率80 cGy/min,之后随机分为实验Ⅰ组、实验Ⅱ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照射后24 h内,实验组小鼠经尾静脉注射K562细胞,实验Ⅰ组:5×106/只,实验Ⅱ组:1×107/只;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0.2 ml/只。持续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和生存时间,应用组织病理学检查和RT-PCR方法检测白血病细胞髓外浸润表现。结果表明,注射4-8周后,2个实验组均发生白血病细胞髓外浸润,提示成功建立CML/NOD-SCID小鼠髓外浸润模型。结论:应用尾静脉注射K562细胞的方法可成功建立CML/NOD-SCID小鼠髓外浸润模型。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及RT-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可对模型进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scid小鼠 髓外浸润 白血病动物模型
下载PDF
NOD/SCID小鼠在实验血液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于文俊 杨文华 +2 位作者 史哲新 杨向东 王慧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964-968,共5页
NOD/SCID(非肥胖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是在SCID(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的基础上与非肥胖性糖尿病小鼠(NOD/Lt)品系回交的免疫缺陷鼠。NOD/SCID小鼠既有先天免疫缺陷,又有T和B淋巴细胞缺乏,各种肿瘤细胞可以植入,且较少发生排斥... NOD/SCID(非肥胖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是在SCID(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的基础上与非肥胖性糖尿病小鼠(NOD/Lt)品系回交的免疫缺陷鼠。NOD/SCID小鼠既有先天免疫缺陷,又有T和B淋巴细胞缺乏,各种肿瘤细胞可以植入,且较少发生排斥反应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所以NOD/SCID小鼠逐渐成为血液学实验研究的有用工具。本文从NOD/SCID小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建立人类白血病模型、干细胞移植、药物研究及NOD/SCID小鼠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良等方面综合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scid小鼠 实验血液学 动物模型
下载PDF
BMMSC输注对脐血CIK/NK细胞在荷瘤小鼠体内抗肿瘤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黎阳 王潇娉 +7 位作者 吴燕峰 黄文革 黄科 黄绍良 魏菁 周敦华 方建培 薛红漫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53-557,共5页
目的利用荷瘤小鼠来探讨不同的输注途径以及不同时间输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对脐血来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自然杀伤(NK)细胞在体内抗肿瘤效应的影响。方法NOD/SCID小鼠共56只,分为7组,每组小鼠经尾静脉输注K562细... 目的利用荷瘤小鼠来探讨不同的输注途径以及不同时间输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对脐血来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自然杀伤(NK)细胞在体内抗肿瘤效应的影响。方法NOD/SCID小鼠共56只,分为7组,每组小鼠经尾静脉输注K562细胞后12h分别进行以下实验:同时经尾静脉输注人BMMSC+CIK/NK细胞(A组);经尾静脉相隔48h分别输注人BMMSC和CIK/NK细胞(B组);经小鼠胫骨骨髓腔输注人BMMSC,同时经尾静脉输注CIK/NK细胞(C组);经小鼠胫骨骨髓腔输注人BMMSC,48h后经尾静脉输注C1K/NK细胞;经小鼠胫骨骨髓腔输注人BMMSC,48h后经尾静脉输注CIK/NK细胞(E组):较其他组延迟48h经尾静脉输注CIK/NK细胞(F组);除输注K562细胞外,不输注其他细胞(G组)。计算各组小鼠的生存曲线,检N4,鼠外周血、骨髓、肝、脾和肺等脏器的肿瘤细胞负荷情况。结果A、B、G组小鼠的存活时间短于C、D、E、F组(P〈O.05);A、B、G组间以及C、D、E、F组间小鼠的存活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A、B、G组小鼠外周血、骨髓涂片中肿瘤细胞的比例高于C、D、E、F组(P〈0.05)。A、B、G组小鼠外周血、骨髓及肝、脾、肺组织匀浆中人肿瘤细胞标记CD33的表达率高于C、D、E、F组(P〈O.05);A、G组小鼠肝、脾、肺组织匀浆中CD33表达率高于B组(P〈O.05);C组小鼠肺组织匀浆中CD33表达率高于D组(P〈O.05)。结论同部位注射BMMSC可明显抑制CIK/NK细胞在荷瘤小鼠体内的抗肿瘤作用,而分部位注射,则BMMSC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提前输入的BMMSC在体内仍会削弱CIK/N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scid小鼠 骨髓 间质干细胞移植 脐血 杀伤细胞 淋巴因子激活 抗肿瘤效应
原文传递
槲皮素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模型小鼠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戴红伟 周娇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第6期970-973,共4页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模型小鼠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NOD/SCID小鼠60只,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双香豆素组、模型对照组、槲皮素0.75 mg/kg组、1.5 mg/kg组和3 mg/kg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用5×106个Nalm-6细胞(0.1...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模型小鼠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NOD/SCID小鼠60只,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双香豆素组、模型对照组、槲皮素0.75 mg/kg组、1.5 mg/kg组和3 mg/kg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用5×106个Nalm-6细胞(0.1 m L/鼠)尾静脉注射建立ALL模型。2周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 m L/鼠),双香豆素组腹腔注射双香豆素(1.5 mg/kg)作为阳性对照,槲皮素0.75 mg/kg组、1.5 mg/kg组和3 mg/kg组按相应剂量给予槲皮素腹腔注射治疗3周。采用玻片法和断尾法观凝血时间(CT)和出血时间(BT);采用凝血因子生成实验检测凝血酶、内/外源性凝血因子Ⅹa活性;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小板5-羟色胺(3H-5HT)、血小板P-选择素(P-selectin)、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与细胞黏附分子-1(ICMA-1)蛋白表达率。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槲皮素组呈剂量依赖性降低凝血酶、内/外源性凝血因子Ⅹa的生成,抑制血小板3H-5HT释放并延长CT和BT时间;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显示槲皮素组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血小板P-selectin、VCAM-1和ICMA-1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槲皮素可降低血小板及细胞间的黏附性,纠正ALL凝血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scid小鼠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槲皮素 凝血功能
下载PDF
体外扩增的脐血单个核细胞植入NOD/SCID小鼠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许力 林金盈 毛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243-1246,共4页
为了探讨在无血清、无基质培养条件下SCF、FL和TPO3种因子组合体外扩增的脐血单个核细胞(MNC)的最佳移植时机及植入潜能,将SCF,FL和TPO3种因子组合体外扩增的脐血单个核细胞培养14天,在0、7、10和14天检测有核细胞数(TNC),CD34+细胞数,C... 为了探讨在无血清、无基质培养条件下SCF、FL和TPO3种因子组合体外扩增的脐血单个核细胞(MNC)的最佳移植时机及植入潜能,将SCF,FL和TPO3种因子组合体外扩增的脐血单个核细胞培养14天,在0、7、10和14天检测有核细胞数(TNC),CD34+细胞数,CD34+CXCR4+细胞数,CD34+CD49d+的细胞数及集落形成单位(CFU)数,并将SCF+FL+TPO3种因子组合的无血清无基质条件下扩增培养7天前后的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给经亚致死量照射的NOD/SCID小鼠,6周后用流式细胞术,PCR法检测存活小鼠体内的人源性细胞。结果表明,经过14天的培养,脐血细胞得到了有效的扩增,TNC数,CD34+细胞数,CD34+CD49d+的细胞数于7天达高峰,其后开始下降,而CFU数,CD34+CXCR4+细胞数于第10天达高峰。在移植6周后,扩增脐血移植组的NOD/SCID小鼠的存活率和人源性CD45+细胞的检出率分别为56.25%和(1.39±0.63)%,高于新鲜脐血移植组31.25%和(0.73±0.16)%,亦高于生理盐水移植组(0和0),差异有显著性(p<0.05),扩增脐血移植组有6只NOD/SCID小鼠骨髓细胞中可检测到人特异ALU序列的表达。结论:体外培养7-10天可能是收获细胞的最佳时机;SCF+FL+TPO3种因子组合扩增7天的脐血单个核细胞能够植入NOD/SCID小鼠,其植入水平优于未扩增的脐血;上调脐血造血细胞上CXCR4,CD49d的表达可能会增加脐血造血细胞的植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单个核细胞 体外扩增 nod/scid小鼠
下载PDF
NOD/SCID雌性小鼠动情周期的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甄玉花 宋阳 +3 位作者 关永格 李坤寅 胡光云 廖慧慧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6-528,545,共4页
目的观察NOD/SCID小鼠动情周期及卵巢切除术后阴道涂片的变化。方法连续观察9 d NOD/SCID鼠,每日进行两次阴道涂片,计算动情周期时间及发生率。卵巢切除后,阴道涂片并观察阴道涂片变化。结果NOD/SCID小鼠动情周期为4-6 d。有规律动情的... 目的观察NOD/SCID小鼠动情周期及卵巢切除术后阴道涂片的变化。方法连续观察9 d NOD/SCID鼠,每日进行两次阴道涂片,计算动情周期时间及发生率。卵巢切除后,阴道涂片并观察阴道涂片变化。结果NOD/SCID小鼠动情周期为4-6 d。有规律动情的小鼠占80%。阴道口状态与动情周期无明显相关。卵巢切除术后,阴道涂片呈动情后期或动情间期改变。结论采用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法可判断NOD/SCID雌性小鼠的动情周期及特点,NOD/SCID雌性小鼠卵巢切除手术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scid小鼠 动情周期 阴道涂片 卵巢切除术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辐射NOD/SCID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佳乐 徐立军 +6 位作者 徐之明 陈海飞 沈红石 李征洋 唐杰庆 王静 吴天勤 《实用癌症杂志》 2013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BMSC)和人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UCB HSC),作为供体细胞。6只NOD/SCID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24只NOD/SCID小鼠经60Co...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BMSC)和人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UCB HSC),作为供体细胞。6只NOD/SCID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24只NOD/SCID小鼠经60Coγ射线照射,随机平均分成4组。阴性对照组:6只,不输入任何细胞;实验1组:输入UCB HSC;实验2组:输入UCB HSC和hBMSC(低剂量);实验3组:输入UCB HSC和hBMSC(高剂量)。照射后4 h内从尾静脉输入供体细胞。移植后观察各组小鼠的存活情况和形态特征;计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总数;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供体骨髓人源细胞的嵌合比例。结果阴性对照组和实验1组小鼠均于2周内死亡,骨髓病理检查结果提示小鼠死于骨髓衰竭。实验2、3组小鼠均保持良好的生存状态,皮肤黏膜无溃烂、出血,毛发无缺损。第3周,实验3组小鼠外周血MNC数量高于实验2组小鼠(P<0.01)。第6周,实验2、3组小鼠的外周血均检测出供体细胞,实验3组小鼠人源细胞嵌合比例高于实验2组小鼠(P<0.05)。结论 NOD/SCID小鼠经60Coγ射线照射后,联合输入hBMSC和UCB HSC,可明显促进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且不增高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nod/scid小鼠
下载PDF
SCID小鼠-人白血病模型在白血病研究中的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斌 居颂光(审校) 张学光(审校)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2005年第5期266-269,共4页
本文综述了白血病细胞在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SCID)小鼠体内的增殖、分化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SCID小鼠-白血病模型在白血病发病学、白血病细胞生物学、临床诊疗措施和病人预后判断等方面的可... 本文综述了白血病细胞在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SCID)小鼠体内的增殖、分化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SCID小鼠-白血病模型在白血病发病学、白血病细胞生物学、临床诊疗措施和病人预后判断等方面的可能性应用价值,SCID小鼠-人白血病模型为白血病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d小鼠 nod/scid小鼠 白血病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不同免疫缺陷小鼠的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颖 邓巍 +5 位作者 徐艳峰 朱华 马春梅 李枫棣 鲍琳琳 秦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4,17,91,共6页
目的宿主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在病毒的感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实验观察了不同免疫缺陷小鼠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差异。方法使用六个品系的近交系小鼠,经乙醚麻醉后进行滴鼻攻毒,分析其在病毒感染后存活率、体重变化和肺组织病理... 目的宿主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在病毒的感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实验观察了不同免疫缺陷小鼠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差异。方法使用六个品系的近交系小鼠,经乙醚麻醉后进行滴鼻攻毒,分析其在病毒感染后存活率、体重变化和肺组织病理改变的异同。结果感染H1N1病毒的6种小鼠在观察的14 d内,野生型的C57BL/6小鼠感染开始体重缓慢下降,感染后期有所回升,有半数存活;BALB/c小鼠和四种免疫缺陷品系小鼠感染病毒后体重随病情发展快速下降,死亡率均为100%。野生型C57BL/6小鼠感染初期为较弥漫的间质性肺炎,后期病变逐渐局限;BALB/c小鼠和四种免疫缺陷品系小鼠感染病毒后出现弥漫的中重度间质性肺炎,细支气管上皮有变性坏死,但炎症细胞明显少于C57BL/6小鼠。结论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初次感染中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分别在感染的初期和后期起主要作用,宿主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影响着甲型H1N1病毒感染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甲型流感病毒 感染 免疫缺陷 scid小鼠 nod/LtJ小鼠 BALB/c-nu小鼠 nod-scid小鼠
下载PDF
含脐血MSCs体系扩增后的脐血重建NOD/SCID小鼠造血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敦华 张绪超 +6 位作者 黄绍良 方建培 吴燕峰 魏菁 包蓉 黄科 黎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9-643,691,共6页
【目的】探讨含人脐血(umbilical cord blood,UCB)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联合造血生长因子(hematopoietic growth factors,HGFs)体系扩增后的脐血造血细胞在NOD/SCID小鼠体内植入及重建小鼠造血的能力。... 【目的】探讨含人脐血(umbilical cord blood,UCB)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联合造血生长因子(hematopoietic growth factors,HGFs)体系扩增后的脐血造血细胞在NOD/SCID小鼠体内植入及重建小鼠造血的能力。【方法】①用含女性胎儿脐血MSCs(UCBMSCs)及HGFs组合的无血清扩增体系体外扩增男性新生儿UCB CD34^+细胞。②收获扩增第6天的UCB细胞,经尾静脉移植给亚致死量照射后的雌性NOD/SCID小鼠。③动态观察移植后小鼠生存情况及外周血象的恢复。④移植后8周,流式细胞仪检测存活小鼠骨髓中人CD45^+、CD45^+CD33^+、CD45^+CD41^+、CD45^+CD3^+和CD45^+CD19^+细胞含量;PCR法检测移植小鼠外周血中人Y染色体表达。【结果】①非扩增组小鼠存活率为60%,扩增组存活率为90%。②动态观察发现:扩增组白细胞和血红蛋白于移植后第20天恢复,PLT于移植后第40天恢复,明显短于非扩增组。③移植后8周,两组小鼠外周血中人Y染色体检测均为阳性,扩增组和非扩增组小鼠骨髓中人CD45+细胞的含量分别为18.5%±8.3%和16.5%±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移植后8周,扩增组小鼠体内CD45^+CD33^+和CD45^+CD41a^+细胞的百分率均高于非扩增组,但CD45^+CD3^+、CD45^+CD19^+细胞百分比均低于非扩增组。【结论】①含人UCBMSCs体系扩增后的UCB细胞具有NOD/SCID小鼠体内植入并重建小鼠造血的能力,似不具有提高小鼠体内植入率的作用。②扩增后的UCB移植可显著促进移植后小鼠造血恢复,提高小鼠存活率。③扩增后的UCB移植主要促进小鼠髓系及巨核系的植入,但对淋巴系的植入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植入 造血重建 nod/scid小鼠
下载PDF
不同剂量辐射对NOD/SCID小鼠肠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杜彬 原杰 +4 位作者 任召祺 安媛 江峰 李军 杨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辐射对NOD/SCID小鼠肠损伤的影响,寻找适合建立NOD/SCID小鼠放射性肠损伤模型的辐射剂量。方法将40只雄性健康SPF级NOD/SCID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4 Gy照射组、5 Gy照射组、6 Gy照射组4组,每组10只。照射组小鼠全腹...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辐射对NOD/SCID小鼠肠损伤的影响,寻找适合建立NOD/SCID小鼠放射性肠损伤模型的辐射剂量。方法将40只雄性健康SPF级NOD/SCID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4 Gy照射组、5 Gy照射组、6 Gy照射组4组,每组10只。照射组小鼠全腹接受单次照射剂量分别为4、5、6 Gy,剂量率为1 Gy/min。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体质量变化、肠道细菌移位情况及病理学改变进行肠损伤的评估。结果照射后15 d,4、5、6 Gy照射组小鼠的生存率分别为60%、50%、30%;细菌移位率分别为20%、50%、70%;5 Gy照射组(P=0.015)和6 Gy照射组(P=0.011)小鼠的体质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4 Gy照射组小肠绒毛长度变低;5 Gy照射组肠黏膜绒毛结构宽大低平,并倒状,伴有上皮细胞脱落,腺体发生萎缩,隐窝结构破坏;6 Gy照射组肠黏膜绒毛结构受损,绒毛离断破碎,隐窝结构缺失,组织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可见点状出血或坏死。空白对照组、4 Gy照射组、5 Gy照射组、6 Gy照射组小鼠的小肠绒毛长度分别为(361.77±22.77)、(291.68±32.45)、(248.03±51.09)、(195.90±26.39)μm,其中,4 Gy照射组(P=0.005)、5 Gy照射组(P<0.001)、6 Gy照射组(P<0.001)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5 Gy照射组(P=0.041)和6 Gy照射组(P=0.001)明显低于4 Gy照射组;6 Gy照射组明显低于5 Gy照射组(P=0.020)。结论 5 Gy的腹部照射即可引起小鼠体质量减轻,肠黏膜绒毛表面坏死脱落,炎性细胞浸润,小鼠生存率和细菌移位率均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肠损伤 nod/scid小鼠 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