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视性弱视猫发育过程中视皮层神经元NMDA-R1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电镜观察 被引量:29
1
作者 阴正勤 余涛 陈莉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72-475,W001,共5页
目的 研究不同发育阶段斜视猫视皮层神经元N 甲基 D 天门冬氨酸受体亚基 1(N methyl D aspartatereceptorsubunit 1,NMDA R1)在超微结构水平的表达与变化。方法 幼猫 11只 ,其中 6只猫在 2周龄行 1只眼外直肌断腱术产生单眼内斜。依... 目的 研究不同发育阶段斜视猫视皮层神经元N 甲基 D 天门冬氨酸受体亚基 1(N methyl D aspartatereceptorsubunit 1,NMDA R1)在超微结构水平的表达与变化。方法 幼猫 11只 ,其中 6只猫在 2周龄行 1只眼外直肌断腱术产生单眼内斜。依动物处死时的年龄分为 3组 :3周龄组(斜视手术后 1周 ) ,2只正常和 2只斜视幼猫 ;5周龄组 (斜视手术后 3周 ) ,2只正常和 2只斜视幼猫 ;成年组 (6月龄 ) ,1只正常和 2只斜视性弱视猫。 3组动物均取初级视皮层组织进行冰冻切片 ,NMDA R1单克隆抗体标记后 ,分Ⅱ~Ⅲ层、Ⅳ层及Ⅴ~Ⅵ层各为一个区块行常规电镜染色切片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1)电镜下分析 32 8个视皮层神经元 ,发现 3组正常猫的视皮层神经元NMDA R1标记阳性细胞数均高于斜视猫 (χ2 =4 2 8,4 4 1,4 89;P <0 0 5 )。 (2 )共计数 132 0个NMDA R1阳性突触 ,显示正常猫发育过程中 ,视皮层Ⅱ、Ⅲ层神经元细胞膜上的NMDA R1受体突触数多于Ⅳ~Ⅵ层 ,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F =3 2 8,P <0 0 5 ) ;斜视猫视皮层神经元细胞膜上的NMDA R1受体突触数 ,3周龄组与正常幼猫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F =0 17,P >0 0 5 ) ,5周龄组和成年组均较正常猫组显著减少 (F =2 6 94 ,4 7 0 1;P <0 0 0 1)。结论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性弱视 视皮层神经元 nmda-r1 免疫组织化学 电镜观察 视觉发育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N-甲基-D-天门冬氨酸-R1不同mRNA构型在斜视性弱视猫视皮层的表达 被引量:13
2
作者 阴正勤 邓泽明 +1 位作者 陈莉 Grewther SG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 了解在视觉发育可塑期 ,NMDA- R1受体基因的 m RNA构型与斜视性弱视猫视皮层神经元细胞水平表达减少有关的。 方法 同胞正常猫和斜视性弱视猫各两对 (共 4只 )。采用一系列地高辛核酸分子探针做猫脑片原位杂交 ,检测 NMDA- R1不... 目的 了解在视觉发育可塑期 ,NMDA- R1受体基因的 m RNA构型与斜视性弱视猫视皮层神经元细胞水平表达减少有关的。 方法 同胞正常猫和斜视性弱视猫各两对 (共 4只 )。采用一系列地高辛核酸分子探针做猫脑片原位杂交 ,检测 NMDA- R1不同 m RNA构型在视皮层的表达情况。 结果 与正常猫相比 ,NMDA- R1m RNA“Pan”探针和 R1- a,R1- b,R1- 1构型探针在斜视性弱视猫视皮层的表达显著减少 ,主要在第 层。 R1- 3构型的表达在斜视性弱视猫视皮层比正常猫增加 ,主要在第 - 层。 R1- 2和 R1- 4构型的表达在正常猫和斜视猫视皮层的差异不显著。 结论 斜视性弱视猫视皮层 NMDA- R1m RNA特异构型的转录抑制导致受体蛋白水平表达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弱视 神经递质 受体 nmda-r1 MrNA
原文传递
中风膏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Glu、NMDA-R1及海马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杨瑞龙 李妍怡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21期5-8,共4页
目的:在系统回顾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探讨了中风膏对缺血性脑卒中引起再灌注脑损伤的治疗及作用机理。分析了中医益气活血法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急性期用药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在系统回顾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探讨了中风膏对缺血性脑卒中引起再灌注脑损伤的治疗及作用机理。分析了中医益气活血法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急性期用药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参照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法(2VO)及气虚血瘀的中医证型复制了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再灌注模型,造模成功后,予以中风膏灌胃治疗,阳性对照药选用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之步长脑心通。根据卒中评分标准,观察大鼠神经行为体征改变,分别测定相关指标。结果:本实验证明大脑神经元对缺血有不同的敏感性,其中海马区最为敏感,具有全脑缺血变化的全部特征。实验研究发现中风膏治疗组大鼠的神经行为体征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中风膏组与阳性对照组疗效相当,均对缺血性脑卒中有很好的疗效。结论:本实验从细胞、分子水平探索认为中风膏治疗大鼠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的机理可能是阻断脑缺血缺氧后的损伤级联反应,抑制兴奋氨基酸中Glu的释放,减少NMDA-R1的过度激活,减轻脑组织中Ca2+超载及脑缺血后引发的神经细胞毒性作用,从而保护脑组织,减轻脑组织的再灌注损伤,起到神经保护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再灌注 中风膏 GLU CA2+ nmda-r1 益气活血法
下载PDF
火炮打击兔应激防护模型脑组织病理及NMDA-R1表达的形态学研究
4
作者 周龙 张建华 +2 位作者 林进皇 俞雄杰 郁毅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6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实弹演习火炮打击后,不同位置掩体保护下兔脑组织病理及NMDA-R1表达的变化。方法闽南山地团进攻演习,3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反角隐蔽组和迎面隐蔽组。火炮打击应激损伤后6 h,各组存活兔取脑组织,观察其病理损伤形态学及... 目的探讨实弹演习火炮打击后,不同位置掩体保护下兔脑组织病理及NMDA-R1表达的变化。方法闽南山地团进攻演习,3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反角隐蔽组和迎面隐蔽组。火炮打击应激损伤后6 h,各组存活兔取脑组织,观察其病理损伤形态学及NMDA-R1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反角隐蔽组和迎面隐蔽组NMDA-R1表达强阳性,脑组织结构层次被破坏,神经细胞变性坏死,间质出血;迎面隐蔽组NMDA-R1免疫反应强度亦高于反角隐蔽组。结论火炮打击后兔脑组织应激损伤反应强烈,反角掩体保护能够减轻脑组织损伤,NMDA-R1参与脑组织损伤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炮打击 应激防护模型 脑组织 nmdar1
下载PDF
熟地黄对帕金森病异动症模型大鼠纹状体内NMDA-R1、NMDA-R2和GABA-RB1表达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滕龙 洪芳 何建成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第11期788-789,共2页
帕金森病(PD)是一种神经变性疾病,由于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坏死,导致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引起直接通路-间接通路失调是其主要发病机制。本实验基于前期研究,通过检测大鼠脑内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和N-甲基-D... 帕金森病(PD)是一种神经变性疾病,由于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坏死,导致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引起直接通路-间接通路失调是其主要发病机制。本实验基于前期研究,通过检测大鼠脑内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探索熟地黄治疗PD及左旋多巴诱导异动症(LID)的“增效减毒”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异动症 熟地黄nmda-r1 nmda-r2 GABA-rB1 大鼠
下载PDF
电针对慢性内脏痛敏大鼠延髓头端腹内侧核NMDA-R1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祁德波 李为民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第7期491-494,共4页
目的在电针(EA)缓解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大鼠慢性内脏痛敏基础上,观察电针处理对IBS模型大鼠延髓头端腹内侧核(RVM)N-甲基-D-门冬氨酸1型(NMDA-R1)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新生9 d SD幼鼠分为两组,第一组通过结直肠机械扩张刺激制作IB... 目的在电针(EA)缓解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大鼠慢性内脏痛敏基础上,观察电针处理对IBS模型大鼠延髓头端腹内侧核(RVM)N-甲基-D-门冬氨酸1型(NMDA-R1)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新生9 d SD幼鼠分为两组,第一组通过结直肠机械扩张刺激制作IBS慢性内脏痛敏模型,持续两星期;另一组仅轻柔肛周皮肤作为对照。饲养至6~8星期后,分别观察两组大鼠由结直肠扩张(CRD)诱发的腹部撤回反射(AWR)评分和痛阈压力值(PTP)变化。继而随机将IBS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M)、模型加电针组(EA)和模型加假电针组(SEA)。模型组不做任何治疗,电针组穴位取双侧"足三里"和"上巨虚",连续隔日治疗4次,假电针不通电,余与电针组同。治疗结束后,取材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大鼠RVM中NMDA-R1受体表达变化。结果成年IBS大鼠AWR评分明显升高(P<0.01),PTP值明显降低(P<0.01);电针可以明显降低AWR评分(P<0.05),并使PTP值明显升高(P<0.01);假电针则没有此作用。IBS大鼠RVM中NMDA-R1受体阳性神经元数目和积分光密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大鼠(P<0.05);而电针可使其表达明显降低(P<0.05);假电针则没有这样的作用。结论电针对IBS大鼠的慢性内脏痛敏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节脑内RVM中NMDA-R1受体表达来发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电针 慢性内脏痛敏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