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与母乳喂养相关的乳头疼痛或损伤管理的循证实践 被引量:53
1
作者 张俊平 周英凤 +4 位作者 周敏俊 薛一帆 王靖 丁焱 胡雁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62-1066,共5页
目的评估目前与母乳喂养相关的乳头疼痛或损伤管理的循证实践.将与乳头疼痛或损伤的预防和管理相关的最佳证据应用到护理实践中,通过质量审查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改进。方法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在一个产后痛区中完成了2轮质量审查... 目的评估目前与母乳喂养相关的乳头疼痛或损伤管理的循证实践.将与乳头疼痛或损伤的预防和管理相关的最佳证据应用到护理实践中,通过质量审查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改进。方法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在一个产后痛区中完成了2轮质量审查。应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中心(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根据最佳证据制订的4条审查标准,进行临床母乳喂养相关的乳头疼痛或损伤管理的基线审查,制订相应的循证实践方案.并运用JBI临床证据实践系统,将现有的最佳证据整合到护理实践中,再实施干预后的审查。结果在基线审查中.4条审查标准的依从性为23%-67%,将最佳证据引入到护理实践后,第2轮审查中,4条审查标准均达到100%:护士的知识、产妇知识及哺乳技能和母乳喂养支持系统大大增强。结论本次循证护理实践项目改进了与母乳喂养相关的乳头疼痛或损伤预防和管理的护理实践.但仍需整合资源.不断完善,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乳头 疼痛 循证医学
原文传递
成年女性乳头和乳晕神经分布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1
2
作者 谷方 赵琛 龚少兰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21-322,共2页
目的 剖查乳头和乳晕的神经分布 ,为临床提供参考资料。②方法 利用 2 0具成年女性尸体 ,对其左右共 40侧乳房进行了解剖 ,在肉眼观察的基础上用解剖放大镜观察。③结果 成年女性乳头和乳晕神经分布的特点为 :第 4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目的 剖查乳头和乳晕的神经分布 ,为临床提供参考资料。②方法 利用 2 0具成年女性尸体 ,对其左右共 40侧乳房进行了解剖 ,在肉眼观察的基础上用解剖放大镜观察。③结果 成年女性乳头和乳晕神经分布的特点为 :第 4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在乳头外下方与乳头垂线约成 6 0°行向乳头 ,途中分出 5条浅支 ,其中央支支配乳头 ,其余 4支支配乳晕。④结论 分布于乳头和乳晕的神经是第 4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 ,且行程较恒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 乳晕 神经解剖学 成年女性
下载PDF
乳腺低级别腺鳞癌与乳头汗管瘤样腺瘤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静 杨光之 +1 位作者 金华 丁华野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01-304,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低级别腺鳞癌与乳头汗管瘤样腺瘤的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光镜对6例乳腺低级别腺鳞癌和4例乳头汗管瘤样腺瘤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染色,并复习文献。结果低级别腺鳞癌位... 目的探讨乳腺低级别腺鳞癌与乳头汗管瘤样腺瘤的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光镜对6例乳腺低级别腺鳞癌和4例乳头汗管瘤样腺瘤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染色,并复习文献。结果低级别腺鳞癌位于深部乳腺组织,汗管瘤样腺瘤位于乳头。二者形态相似,均呈浸润性生长,形成的腺管分化良好,排列杂乱无章,腺管形状不规则,呈逗号状或蝌蚪状外观;部分区域有实性小管状、条索状或巢状细胞团形成,其中可见鳞状上皮化生。形态温和,核分裂象罕见。间质为丰富的温和梭形细胞或发生玻璃样变的纤维化硬化性间质,其中有多少不等的炎性细胞浸润。低级别腺鳞癌中1例与恶性腺肌上皮瘤伴发,1例与梭形细胞化生性癌伴发;1例汗管瘤样腺瘤累及乳晕下乳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低级别腺鳞癌中,癌巢的外层细胞CK5/6、p63和CD10均阳性,鳞状化生的上皮CK5/6和p63示阳性,雌激素受体(ER)、HER2均阴性;其中1例腺鳞癌成分PR局灶阳性,同时该例梭形细胞CK5/6、AEl/AE3、PR亦呈局灶阳性。汗管瘤样腺瘤中,瘤细胞巢外层细胞与鳞状上皮化生细胞p63及CK5/6染色阳性,而Calponin、平滑肌肌动蛋白、ER、RP、HER2染色均为阴性。结论乳腺低级别腺鳞癌与乳头汗管瘤样腺瘤的病理形态学相似,免疫表型接近,但发生部位不同,肿瘤性质亦不同,诊断时须与小管癌、腺鳞癌、放射状硬化性病变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头 诊断 鉴别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原发性乳头内陷合并非哺乳期乳腺炎26例诊治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清源 赵枫 田亮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4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头内陷并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原发性乳头内陷并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患者均行手术,18例肿块切除,其中13例内陷乳头矫正,22例患者一次性治愈,4例复发(15.4%),复发者均为未...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头内陷并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原发性乳头内陷并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患者均行手术,18例肿块切除,其中13例内陷乳头矫正,22例患者一次性治愈,4例复发(15.4%),复发者均为未行乳头内陷矫正者。结论原发性乳头内陷合并非哺乳期乳腺炎手术彻底切除病灶并同时行乳头内陷矫正术是彻底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 乳腺炎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奶嘴中N-亚硝胺析出物的含量测定与暴露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梁轩 王晖 +2 位作者 鲜启明 陈春霞 黄沛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70-1072,共3页
目的对北京城区婴幼儿奶嘴中析出的N-亚硝胺类化合物进行含量测定与暴露分析。方法使用GC-MS/SIM方法对北京市场婴幼儿奶嘴中析出的N-亚硝胺类化合物进行含量测定。通过对婴幼儿接触奶嘴情况的调查,对N-亚硝胺析出物进行暴露分析。结果... 目的对北京城区婴幼儿奶嘴中析出的N-亚硝胺类化合物进行含量测定与暴露分析。方法使用GC-MS/SIM方法对北京市场婴幼儿奶嘴中析出的N-亚硝胺类化合物进行含量测定。通过对婴幼儿接触奶嘴情况的调查,对N-亚硝胺析出物进行暴露分析。结果北京市场常见品牌奶嘴中N-亚硝胺析出物的含量为:NDEA:(1.62±1.04)ng/g,NDPA:(14.84±9.02)ng/g,NPIP:(0.91±0.67)ng/g,NDBA:(16.02±10.55)ng/g,NDPhA:(433.18±277.29)ng/g。婴幼儿在1~6个月、7~12个月、1岁以上时1天内通过吸吮奶嘴摄入的N-亚硝胺量则分别为4.25×10-5mg·kg-1.d-1,1.30×10-5mg·kg-1.d-1和0.93×10-5mg·kg-1.d-1。结论婴幼儿使用北京市场的奶嘴没有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露分析 N-亚硝胺 奶嘴
下载PDF
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黎剑 杜峰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5期561-562,共2页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3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实施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Ⅰ期乳腺癌24例,Ⅱ期乳腺癌1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手术适应证(...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3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实施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Ⅰ期乳腺癌24例,Ⅱ期乳腺癌1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手术适应证(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在40例患者中,术后发生乳头表皮部分坏死为4例(乳头皮肤痂下愈合为2例,乳头坏死为2例),皮下积液为2例(经抽取液体后治愈),切口Ⅰ期愈合为34例。全部病例乳头基底部切线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无癌细胞浸润。术后40例全部接受随访,最长为70个月,平均为48个月;其中,38例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另2例系肿瘤位于乳头3cm处,于术后24个月复发,行乳头乳晕复合体切除术,随访22个月无复发。结论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 乳房切除术 改良根治术 乳腺新生物
原文传递
与母乳喂养相关的乳头疼痛和(或)损伤的管理 被引量:6
7
作者 黄晓燕(译) 胡雁(审校) Yifan Xue(审校)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4-207,共4页
1 背景 母乳喂养有利于母亲和婴儿的健康和发展,并能为婴儿提供最佳的营养。乳头疼痛和损伤是与哺乳有关的并发症.是影响初产妇在产后最初几周哺乳的最重要因素。
关键词 母乳喂养 乳头 疼痛 创伤和损伤
原文传递
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切除术加一期假体乳房重建术的回顾性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永南 张安秦 +2 位作者 连臻强 谢四梅 王颀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0年第3期156-161,共6页
目的 探讨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切除术(NSM)加一期假体乳房重建的安全性和术后美容效果.方法 本回顾性研究收集了2011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接受NSM或全乳切除术联合一期假体乳房重建的81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5... 目的 探讨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切除术(NSM)加一期假体乳房重建的安全性和术后美容效果.方法 本回顾性研究收集了2011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接受NSM或全乳切除术联合一期假体乳房重建的81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接受NSM+假体重建术,36例接受全乳切除+假体重建术.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4~97个月,中位随访36个月.采用Harris乳房评价标准评价术后美容效果,采用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价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美容效果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患者术后美容效果;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结果 NSM+假体重建组与全乳切除+假体重建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4.4%(11/45)比22.2%(8/36),χ2=0.055,P=0.815;2.2%(1/45)比2.8%(1/36),P=1.000].全乳切除+假体重建组术后美容效果评价等级为优、良、中、差的例数分别为14、7、9、6例,NSM+假体重建组分别为20、18、5、2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26,P=0.104).NSM+假体重建组的术后美容效果优良率为84.4%(38/45),全乳切除+假体重建组为58.3%(21/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2,P=0.009).乳腺癌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中,NSM+假体重建组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及附加关注3个部分评分均明显优于全乳切除+假体重建组(t=2.720、2.585、3.160,P=0.009、0.013、0.004);2组的感情状况及功能状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96、1.258,P=0.694、0.212).共3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其中,NSM+假体重建组有2例(1例乳头、乳晕部位复发,1例为患侧腋窝淋巴结复发),全乳切除+假体重建组1例出现局部复发和纵隔淋巴结转移.2组患者DFS曲线比较,差异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成形术 乳头
原文传递
乳头乳晕复合体血供与临床应用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胡薇 詹璐 闫桂玲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0年第6期327-330,共4页
乳头乳晕复合体(NAC)血供分为内、外、上、下及中央5个区域,内上区是主要血供来源,主要血管来源于胸廓内动脉、胸外侧动脉分支;双侧NAC血供96%对称,但乳房肥大者有近一半双侧不对称。在保留乳头的手术中,术后乳头缺血坏死是一种严重并发... 乳头乳晕复合体(NAC)血供分为内、外、上、下及中央5个区域,内上区是主要血供来源,主要血管来源于胸廓内动脉、胸外侧动脉分支;双侧NAC血供96%对称,但乳房肥大者有近一半双侧不对称。在保留乳头的手术中,术后乳头缺血坏死是一种严重并发症,血管造影或增强MRI有助于术前评估乳头乳晕区血供。乳腺肿瘤整形术、乳房重建术以及缩乳成形等手术的顺利开展均有赖于对NAC血供的掌握。必须经乳晕切口时,优选下缘切口,可通过乳晕周围去表皮操作保留真皮下血供,弥补乳晕切开范围过大的不足。另外,还要充分评估吸烟、糖尿病、肥胖、高血压,以及以往手术瘢痕对乳头乳晕血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 乳头 复合体 乳房切除术 血管
原文传递
有机双子硅表面活性剂在乳头前药浴液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杨阳 姚永毅 +2 位作者 唐宁 李泞江 张豫红 《中国奶牛》 2024年第5期30-33,共4页
对一种新型有机双子硅表面活性剂乳头前药浴液进行凝聚性能测试、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灭菌测试,及挤奶前乳房细菌杀灭效果测试。结果表明,该新型前药浴液在奶牛乳头上具有良好的凝聚不滴落性能,相比某市售产品,具有更好的杀菌性能... 对一种新型有机双子硅表面活性剂乳头前药浴液进行凝聚性能测试、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灭菌测试,及挤奶前乳房细菌杀灭效果测试。结果表明,该新型前药浴液在奶牛乳头上具有良好的凝聚不滴落性能,相比某市售产品,具有更好的杀菌性能,且在奶牛挤奶前的使用效果更加出色。综上,该新型前药浴液不仅能减少使用量,而且具有良好的杀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药浴液 乳头 杀菌 有机双子硅表面活性剂 凝聚
下载PDF
复发性乳头凹陷改良矫正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成利 匡斌 +3 位作者 邝石峰 谢文斌 邓国三 黄广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724-3725,共2页
目的:探讨矫正复发性乳头凹陷疗效可靠的术式。方法:通过对各种术式矫正乳头凹陷易复发原因的分析,设计内撑内挤法矫正乳头凹陷。结果:施术28例,随访6~24个月,隆起的乳头形态自然,乳头血运良好,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复发,随访中12例术后生... 目的:探讨矫正复发性乳头凹陷疗效可靠的术式。方法:通过对各种术式矫正乳头凹陷易复发原因的分析,设计内撑内挤法矫正乳头凹陷。结果:施术28例,随访6~24个月,隆起的乳头形态自然,乳头血运良好,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复发,随访中12例术后生产,均哺乳正常。结论:内撑内挤法矫正乳头凹陷疗效可靠持久,乳头形态、感觉良好,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 内撑内挤 矫正术
下载PDF
消肿片辅助手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伴乳头凹陷及对患者血清性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小龙 王全乐 +1 位作者 范微 姚静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年第5期727-730,共4页
目的探讨消肿片辅助手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伴乳头凹陷及对患者血清性激素的影响。方法在该院就诊的浆细胞性乳腺炎伴乳头凹陷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手术治疗基础上给予消肿片治疗。... 目的探讨消肿片辅助手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伴乳头凹陷及对患者血清性激素的影响。方法在该院就诊的浆细胞性乳腺炎伴乳头凹陷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手术治疗基础上给予消肿片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症状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催乳素、卵泡刺激素及促黄体生成素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催乳素、卵泡刺激素及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肿片辅助手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伴乳头凹陷临床疗效显著,可以降低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肿片 浆细胞性乳腺炎 乳头凹陷 性激素
原文传递
乳头内陷矫正术后乳头坏死的处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家祺 亓发芝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1年第4期279-281,共3页
目的探讨乳头内陷矫正术后乳头坏死的处置方法及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整形外科收治25例乳头内陷术后乳头坏死女性患者,年龄19~37岁,平均24.4岁。13例为乳头部分坏死后内陷复发,12例为乳头完全坏死;行碟... 目的探讨乳头内陷矫正术后乳头坏死的处置方法及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整形外科收治25例乳头内陷术后乳头坏死女性患者,年龄19~37岁,平均24.4岁。13例为乳头部分坏死后内陷复发,12例为乳头完全坏死;行碟形皮瓣法乳头再造术。结果25例患者手术修复后均一期愈合。随访6个月,皮瓣生长良好,无切口感染,外观满意,无乳头坏死。结论恰当的手术时机、准确的术前评估、合理的手术方式是处理乳头内陷矫正术后乳头坏死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 修复外科手术 乳头内陷 并发症 再造术
原文传递
介绍一种移动乳头的巨纤维腺瘤切除术的切口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小丰 陈飞 +4 位作者 周茜 马晶晶 殷虹 达应祥 陆澄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0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简易可靠的切口设计,以解决乳腺巨纤维腺瘤引起的乳头移位。方法右乳巨纤维腺瘤患者1例,肿块15 cm×14 cm大小,引起右乳头向外下方移位3 cm,采用自行设计的双柄状的环乳晕切口:切口的两个柄状部分分别位于乳晕的两侧,... 目的介绍一种简易可靠的切口设计,以解决乳腺巨纤维腺瘤引起的乳头移位。方法右乳巨纤维腺瘤患者1例,肿块15 cm×14 cm大小,引起右乳头向外下方移位3 cm,采用自行设计的双柄状的环乳晕切口:切口的两个柄状部分分别位于乳晕的两侧,两个柄状部分的一端和半圆形的环乳晕切口两端相连,该切口通过去表皮操作可以实现乳头的移位。结果本例手术时间1.5 h,出血100 ml,术后12 d出院,移位的乳头位置得到矫正,术后外观效果好,乳头乳晕血运良好。结论本切口设计适用于巨纤维腺瘤等良性病变引起的乳头向外或向下移位的矫正,能达到肿瘤切除和乳头复位的双重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腺瘤 乳腺肿瘤 乳头 切口
下载PDF
乳晕缩小成形术两种切口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琳 刘志飞 +2 位作者 肖一丁 王晓军 曾昂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4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方法行乳晕缩小成形术的效果。方法对37例女性行乳晕缩小成形术,所有受术者随机分为2组:A组19例,采用常规乳晕双环形切口;B组18例,采用经乳头根部乳晕双环形切口。比较二者手术时间、手术瘢痕、术后皮肤皱褶吸收...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方法行乳晕缩小成形术的效果。方法对37例女性行乳晕缩小成形术,所有受术者随机分为2组:A组19例,采用常规乳晕双环形切口;B组18例,采用经乳头根部乳晕双环形切口。比较二者手术时间、手术瘢痕、术后皮肤皱褶吸收时间及乳头乳晕感觉的差异。结果A、B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40.5min及45.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乳头乳晕感觉无差异,2组均无围术期并发症发生,2组“荷包”皮肤缝合皱褶吸收时间分别为4.34个月和8.7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较A组瘢痕更加隐蔽,患者满意度更高。结论与常规乳晕双环形切口相比,经乳头根部双环形切口术后瘢痕更为隐蔽,但要皮肤皱褶吸收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成形术 乳晕 乳头 瘢痕
原文传递
乳头肥大伴小乳症的整形治疗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原路 程宁新 邓慧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2年第2期66-68,共3页
目的 对女性乳头肥大伴有小乳症者 ,进行综合手术治疗 ,以求达到乳房外形更加谐调完美的效果。方法 对 9例双侧乳头肥大伴小乳症者应用改良的乳头肥大缩小术。同时 ,采用通过腋窝切口辅以内镜下剥离 ,将假体置入胸大肌下的隆乳术。结... 目的 对女性乳头肥大伴有小乳症者 ,进行综合手术治疗 ,以求达到乳房外形更加谐调完美的效果。方法 对 9例双侧乳头肥大伴小乳症者应用改良的乳头肥大缩小术。同时 ,采用通过腋窝切口辅以内镜下剥离 ,将假体置入胸大肌下的隆乳术。结果 术后随访 8例 ,3~ 12个月 ,肥大、下垂乳头得到矫正 ,乳头勃起功能正常 ,未出现乳头感觉异常 ,切口瘢痕不明显 ,整体外形满意。结论 通过乳头肥大缩小术和隆乳术的综合治疗 ,可以使乳头与乳房的比例适度 ,外形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成形术 乳房肥大 小乳症
原文传递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联合胸壁皮瓣同期再造乳房和乳头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金光 王涛 +2 位作者 徐华 张亦 董佳生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联合胸壁皮瓣同期再造乳房和乳头的临床效果。方法切取游离的双侧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向上折叠对合进行乳房重建。同时,在患侧胸壁切取远端携带皮岛的去表皮局部皮瓣,穿过再造乳房,并将皮岛固定于拟再造... 目的探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联合胸壁皮瓣同期再造乳房和乳头的临床效果。方法切取游离的双侧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向上折叠对合进行乳房重建。同时,在患侧胸壁切取远端携带皮岛的去表皮局部皮瓣,穿过再造乳房,并将皮岛固定于拟再造乳头位置。3周后胸壁皮瓣断蒂,将皮岛重塑成乳头形态。结果2011年2月至2016年6月,应用该方法对42例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进行乳房和乳头重建,所有皮瓣均成活良好,术后即刻再造乳头高度为(16.3±2.4) mm,1年后高度降低至(8.4±1.3) mm。其中35例患者对再造乳房和乳头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结论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联合胸壁皮瓣进行乳房和乳头再造,可获得较好的乳房形态,乳头能维持足够的高度,患者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再造 乳头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局部皮瓣 胸部
原文传递
乳头溢液306例诊断与治疗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久澄 贾海明 +1 位作者 米泰宇 刘开坤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单纯性乳头溢液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明确乳腺病变与乳头溢液性质的关系。方法对我院确诊的乳头溢液30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术后病理检查示乳腺导管炎占32.68%,乳腺导管扩张症占28.10%,乳管内乳头状瘤或乳头状瘤病占16.... 目的探讨单纯性乳头溢液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明确乳腺病变与乳头溢液性质的关系。方法对我院确诊的乳头溢液30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术后病理检查示乳腺导管炎占32.68%,乳腺导管扩张症占28.10%,乳管内乳头状瘤或乳头状瘤病占16.67%,小叶囊性增生占15.03%,乳腺癌占3.27%,导管发育不良占2.94%,乳腺良性肿瘤占1.31%。乳腺导管炎、乳腺导管扩张症及导管发育不良中最常见的为黄色溢液分别占35.00%、29.07%和44.44%,乳管内乳头状瘤或乳头状瘤病及乳腺癌中最常见的为血性溢液,分别占43.14%和90.00%,小叶囊性增生和乳腺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为浆液性溢液,分别占45.65%和75.00%。本组10例乳腺癌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例重度乳头状瘤病行全乳切除。306例均临床治愈,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乳头溢液可因多种病引起,尤其可能与乳腺癌相关,对此类患者临床医师应详细询问溢液性状,采取恰当检查方法,制定相应治疗措施,以最大限度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 溢液 乳腺疾病
下载PDF
Accessory Breast Tissue in Pregnancy
19
作者 Omeed Paknejad Dana Bryant +2 位作者 Carla Peterkin Wendy Wilcox Michele Follen 《Ope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19年第7期954-959,共6页
Accessory breast tissue development frequently occurs in addition to physiologic breast development and is a common congenital condition with an occurrence of 0.4% to 6% in women and 1% - 3% in men. A 31-year-old G1P0... Accessory breast tissue development frequently occurs in addition to physiologic breast development and is a common congenital condition with an occurrence of 0.4% to 6% in women and 1% - 3% in men. A 31-year-old G1P0 female presented to our triage at 20 + 4 weeks gestation with a one-week history of painful bilateral axillary lumps. Her last menstrual period was consistent with an estimated gestational age of 39 + 3 weeks by LMP. She had emigrated from Bengal three years earlier with no other gynecological complaints and knew of no abnormalities on physical exam. The painful axillary lumps were found to be accessory breast tissue. This entity is presented as a palpable thickening that is most prevalent along the milk line in the region immediately below the breasts, along the abdomen, in the axilla and in the groin region adjacent to the vulva. Affected individuals may undergo premenstrual changes such as tenderness, swelling, and difficulty with shoulder range of motion and irritation. The onset of pregnancy stimulates the tissue and makes it more evident as it did with our pat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CESSORY Breast Tissue PREGNANCY AXILLA MILK Line Polymastia SUPERNUMERARY nipples
下载PDF
保留主乳腺导管的微小切口矫正乳头凹陷的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夏有辰 李比 +1 位作者 马建勋 邹力君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3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主乳腺导管的微小切口乳头凹陷矫正方法。方法 2006年1月至2019年3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收治乳头凹陷女性患者35例(63侧), 年龄20~33岁, 平均25.2岁。在牵拉出凹陷乳头根部周围乳晕区行微小放射状切口, 不切除皮肤,... 目的探讨保留主乳腺导管的微小切口乳头凹陷矫正方法。方法 2006年1月至2019年3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收治乳头凹陷女性患者35例(63侧), 年龄20~33岁, 平均25.2岁。在牵拉出凹陷乳头根部周围乳晕区行微小放射状切口, 不切除皮肤, 彻底分离松解、切断引起乳头凹陷缩短的纤维束, 保留主乳腺导管, 在乳头颈基底周围行牢固的环形荷包缝合, 自制乳头保护支撑器, 将乳头牵拉悬吊2~6个月。结果 35例患者63侧乳头凹陷获得满意的矫正效果, 无乳头缺血坏死。1例术后3周一侧出现轻度红肿, 经换药对症治疗后红肿消退。平均随诊39个月, 拆除乳头保护支撑器, 2侧(2/63)有一定程度复发, 其余乳头形态理想, 无明显瘢痕, 乳头感觉较好, 保留哺乳功能。结论保留主乳腺导管的微小切口乳头凹陷矫正手术微创安全、痛苦小、同时保留哺乳功能, 临床效果满意, 特别适合Ⅰ、Ⅱ型乳头凹陷的矫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 乳头凹陷 环形荷包缝合 乳腺导管 矫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