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8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与急性脑梗塞患者NIHSS评分及C反应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79
1
作者 蒋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7年第4期393-395,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和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NIHSS评分以及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包括73例男性和77例女性。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早期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均...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和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NIHSS评分以及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包括73例男性和77例女性。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早期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除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外,再分阶段由神经科医师、康复医师和护士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14天和第30天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NIHSS评分及C反应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康复护理组干预前两者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康复护理组第14天和第30天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对照组和康复护理组两组第14天和第30天与干预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康复护理组干预前两者C反应蛋白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康复护理组第14天和第30天C反应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且对照组和康复护理组两组第14天和第30天与干预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及C反应蛋白的含量,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护理 nihss评分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和mRS评分影响 被引量:70
2
作者 吴培培 董少军 +1 位作者 孙田田 庞青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327-331,共5页
目的:研究药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和mRS评分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8年8月到2020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6例患者,将8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简单随机分组法)。对照组患者进行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 目的:研究药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和mRS评分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8年8月到2020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6例患者,将8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简单随机分组法)。对照组患者进行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丁苯酞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患的临床疗效、医治前后的NIHSS评分、mRS评分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02%VS72.09%)(χ^(2)=6.541,P=0.011);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NIHSS、m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NIHSS、mRS评分的治疗前后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TNF-α、IL-6及hs-CRP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TNF-α、IL-6及hs-CRP指标水平的治疗前后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降低炎症反应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 阿司匹林 硫酸氢氯吡格雷 nihss评分 mRS评分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肢体运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3
3
作者 李晓莉 艾艳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年第4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肢体运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肢体运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及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时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肢体运动及生活质量改善具有重要的影响,实施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患者的NIHSS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创伤性颅脑损伤 nihss评分
下载PDF
NIHSS评分≥15分且发病时间≤4.5h的重型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9
4
作者 童艳飞 张佩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2-815,共4页
目的:探讨发病时间≤4.5 h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5分的重型脑梗死患者静脉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发病时间≤4.5 h且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的重型脑梗死患者127例... 目的:探讨发病时间≤4.5 h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5分的重型脑梗死患者静脉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发病时间≤4.5 h且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的重型脑梗死患者127例,将68例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治疗组,59例不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脑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治疗前和治疗后7、30 d通过NIHSS评分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后90 d时应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 RS)评估患者综合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7、30 d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90 d的m 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脑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vs 0%,7.5%vs 5.1%,P>0.05)。结论:NIHSS评分≥15分且发病时间≤4.5 h的重型脑梗死患者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nihss评分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阿替普酶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与收缩压变化值在颅内出血性转化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7
5
作者 徐阳 金凡夫 +4 位作者 赵丽 黄四妹 赵守财 刘海荣 储照虎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250-254,共5页
目的探索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病人,出现颅内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123例急性脑梗死临床资料。溶栓24 h后采用头颅CT检查。将病人分为出血转化组(n=25)... 目的探索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病人,出现颅内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123例急性脑梗死临床资料。溶栓24 h后采用头颅CT检查。将病人分为出血转化组(n=25)和非出血转化组(n=98)。对比两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溶栓前后病人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发病到病人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溶栓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等,明确脑梗死病人行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在性别、烟酒史、发病到接受溶栓治疗时间等基线数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转化组与非出血组在发病年龄[(71.64±10.56)岁比(63.85±12.42)岁]、溶栓前NIHSS评分[11(6,14.5)分比7(4,12)分]、溶栓后2 h NIHSS评分[11(3,14.5)分比5(2,9)分],出血转化组均大于非出血组(P<0.05)。但是出血转化组溶栓前后NIHSS评分差值低于非出血组[0(0,2)分比1(0,4)分,P<0.001]、溶栓前收缩压出血转化组较高[(160.88±20.24)mmHg比(150.79±21)mmHg,P=0.033],出血转化组溶栓前后收缩压变化值大于非出血转化组[(34.88±22.51)mmHg比(24.58±16.56)mmHg,P=0.01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年龄较大、溶栓前后收缩压差值、溶栓前后NIHSS评分变化值是脑梗死病人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P>0.05)。溶栓前后收缩压变化值和NIHSS评分变化值均对病人愈后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静脉溶栓后NIHSS评分变化值小、溶栓后收缩压变化值大是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尤其是高龄病人,应充分考虑到病人血压情况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变化因素,并采用合适的干预手段、积极预防出血转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病人病情 溶栓治疗 出血转化 收缩压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5
6
作者 龚红英 李通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比较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和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1月襄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奥扎格雷... 目的比较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和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1月襄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 mg稀释于500 m L生理盐水中,2次/d。治疗组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5 mg/次,2次/d。两组均连续使用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脑血管储备能力。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8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的降低程度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两组患者VEGF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VEGF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两组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脑血管储备能力呈一直上升趋势,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比较,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地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提高VEGF水平,增加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奥扎格雷钠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nihss评分 VEGF 脑血管储备能力
原文传递
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病状态与卒中后功能恢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2
7
作者 刘玉华 郭富强 +1 位作者 王建红 杨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3-458,共6页
背景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病,并且这种共病状态对患者的预后功能恢复产生较大影响。目的探讨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病状态与卒中后出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出院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 背景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病,并且这种共病状态对患者的预后功能恢复产生较大影响。目的探讨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病状态与卒中后出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出院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温江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5岁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93例,记录其临床信息、疾病累积评分量表(CIRS)评分、共病指数、严重指数、入院及出院的NIHSS评分(以出院NIHSS评分为0~2分或较入院时减少≥4分为出院时好转)、出院3个月后m RS评分(以出院3个月后m 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等资料。分析患者共病状态与出院好转与否及出院3个月随访卒中后功能恢复的关系。结果最终纳入的264例患者的CIRS平均得分为(9.58±5.04)分、严重指数为(0.67±0.36)、共病指数为(3.30±1.83)、入院NIHSS得分为6(4,11)分、出院NIHSS得分为3(1,8)分。不同CIRS评分分层患者的年龄、严重指数、共病指数、入院NIHSS评分、出院NIHSS评分、住院天数、出院3个月后m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是否好转患者的CIRS评分分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预后情况患者的CIRS评分分层、年龄、严重指数、共病指数、出院NIHSS评分、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NIHSS评分、入院NIHSS评分、严重指数、CIRS评分、心房颤动、共病指数、年龄、住院天数与患者出院3个月后m RS评分呈正相关;高血压与患者出院3个月后m RS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病状态与卒中后出院NIHSS评分、3个月后m RS评分有密切的关系。CIRS评分较低、年龄较小、共病指数和严重指数低的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共病状态 预后 CIRS评分 nihss评分 mRS评分
下载PDF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作用及TCD评价 被引量:53
8
作者 张自豪 张文亮 +7 位作者 刘叶 吴志宝 刘亮 高普 甘宁 安树章 郭宏川 周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837-840,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动态TCD监测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微创组及保守组各35例;两组入院后均接受药物保守治疗,微创组...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动态TCD监测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微创组及保守组各35例;两组入院后均接受药物保守治疗,微创组同时行尿激酶联合YL-1型血肿穿刺针微创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d、5d、10d和21d行TCD检测,计算血肿及水肿体积变化,并于各时间段行神经功能障碍评分(NIHSS)以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微创组治疗后各时间点TCD检测参数Vs、Vd、Vm逐渐升高,PI逐渐降低;保守组治疗后Vs、Vd、Vm先降低后升高,PI先升高后减低,且在治疗后第10d达到低点/峰值;治疗后5d、10d、21d微创组Vs、Vd、Vm高于保守组,PI低于保守组(P<0.05)。治疗后两组脑血肿及水肿体积逐渐降低(P<0.05),微创组各时间点脑血肿及水肿体积明显低于保守组(P<0.05)。治疗后微创组NIHSS评分逐渐下降,保守组NIHSS评分先升高后降低,于治疗后第10d达到峰值,且各时间点均高于微创治疗(P<0.05)。结论:早期微创手术可明显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血流量,利于神经功能恢复,TCD不仅可以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血流量的动态变化监测,对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具有一定评价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经颅多普勒超声 nihss评分
下载PDF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3
9
作者 陈光生 林伯昌 +1 位作者 朱伟明 姚带章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8期1429-1432,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博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4例,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内压、服用阿司匹...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博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4例,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内压、服用阿司匹林抗凝、阿替普酶或尿激酶静脉溶栓、依达拉奉改善脑循环、服用脑保护剂等,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原发病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丁苯酞软胶囊,0.2 g/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Barthel指数、血液流变学、颈总动脉后壁内中膜厚度(IMT)和颈总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9.23%、90.3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降低,而血细胞比容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显著下降,而Barthel指数显著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MT和RI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升生活质量,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软胶囊 急性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nihss评分 BARTHEL指数 颈总动脉后壁内中膜厚度 颈总动脉血流阻力指数
原文传递
缺血性脑卒中NIHSS评分与卒中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8
10
作者 袁波 谭莉 +1 位作者 李鑫 万芳超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30-432,461,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10—2018-10期间在湖南省脑科医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0例,收集病史资料及NIHSS评分,并跟踪观察1个月,以中国精神障碍诊...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10—2018-10期间在湖南省脑科医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0例,收集病史资料及NIHSS评分,并跟踪观察1个月,以中国精神障碍诊断和分类标准第3版(CCMD-3)的抑郁诊断标准诊断PSD,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评估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将研究对象分为非PSD组(HAMD评分≤6分)和PSD组(HAMD评分>7分),再将PSD组进一步分为轻度抑郁亚组(HAMD评分>7分且≤16分)、中-重度抑郁症亚组(HAMD评分≥17分)。计算PSD患病率,并分析影响PSD患病率的相关因素(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房颤、吸烟、饮酒、既往有无脑卒中史),以及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HAMD评分)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脑卒中后1个月内PSD的患病率为34.0%(51例),其中轻度抑郁症状患者占64.7%(33例)。PSD组既往脑卒中史的构成比(83.3%)显著高于非PSD组(30.3%;P<0.05)。PSD组NIHSS评分与HAMD评分具有相关性(OR=5.231,95%CI=1.204~10.154,P=0.01)。结论 PSD以轻度抑郁症状为主,既往有脑卒中病史者患病率高,且NIHSS评分与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NIHSS评分越高,PSD患病几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hss评分 卒中后抑郁 相关性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2
11
作者 冯琼 涂明义 +5 位作者 黄娟 郭宏伟 刘迪龑 皇甫留杰 谭龙君 刘涛生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0期1876-1880,共5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5月在武汉市武昌医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在脑部血栓内给予...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5月在武汉市武昌医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在脑部血栓内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0.3 mg/kg,总量不超过2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注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5 mg/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 RS)评分和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80%、94.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d,对照组和治疗组BI评分优良率分别44.4%、69.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对照组和治疗组m RS评分良好率分别为50.0%、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对照组和治疗组再发脑梗死率分别为33.3%、8.3%,对照组和治疗组再发脑出血率分别为25.0%、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再出血率、再梗死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阿替普酶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nihss评分 BI评分 mRS评分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波动与NIHSS评分、mRS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0
12
作者 车静 蔡耘 +2 位作者 刘娜 李伟彬 邸卫英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2年第1期92-97,共6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波动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美国国立卫生院研究卒中表(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2月—2021年2月间收治的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时将60...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波动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美国国立卫生院研究卒中表(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2月—2021年2月间收治的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时将60例健康体检合格者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血糖波动参数及血清炎症因子,比较不同NIHSS评分患者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和全天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比较不同mRS评分患者MAGE、SDBG值及炎症因子水平,比较MAGE增高组和MAGE正常组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和Spearma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各指标对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MAGE、SDBG及血清白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NIHSS评分患者MAGE和SDBG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评分> 2分患者MAGE、SDBG值及TNF-α、IL-6、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2分患者(P<0.05);MAGE增高组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及TNF-α、IL-6、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MAGE正常组患者(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MAGE、SDBG值与TNF-α、IL-6、hs-CRP、NIHSS评分、mR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血糖波动参数联合炎症因子预测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AUC=0.866、灵敏度90.02%、特异度73.08%)。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波动性与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显著相关,提示监测血糖波动情况有助于评估急性脑梗死病情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急性脑梗死 血糖波动 炎症因子 nihss评分 改良Rankin量表 相关性
下载PDF
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超声造影评价及其与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9
13
作者 王洁 于蕾 郭淮莲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676-680,共5页
目的利用超声造影(CEUS)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内的新生血管,研究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有无颈动脉斑块分无斑块组和斑块组。斑块组患者行... 目的利用超声造影(CEUS)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内的新生血管,研究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有无颈动脉斑块分无斑块组和斑块组。斑块组患者行颈动脉CEUS,根据IPN情况将斑块分为0级、Ⅰ级、Ⅱ级、Ⅲ级,0级及Ⅰ级的患者为稳定斑块组;Ⅱ级及Ⅲ级为易损斑块组。比较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发病后90 d mRS评分。结果无斑块组患者NIHSS评分、发病后90 d mRS评分与稳定斑块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易损斑块组患者NIHSS评分、发病后90 d mRS评分显著高于无斑块组及稳定斑块组(P <0. 01)。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内的新生血管分级与NIHSS评分、发病后90 d mRS评分具有相关性(P=0. 441、0. 404,均P <0. 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内的新生血管分级越高,其NIHSS评分和发病后90 d mRS评分越高。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可为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超声造影 斑块内新生血管 nihss评分 mRS评分
下载PDF
不同时间窗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血管再通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9
14
作者 曲广枝 蒋波 +1 位作者 孙秀丽 于建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91-94,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时间窗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血管再通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按照静脉溶栓时间窗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静脉溶栓时间控制在4.5 h内,B... 目的分析不同时间窗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血管再通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按照静脉溶栓时间窗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静脉溶栓时间控制在4.5 h内,B组静脉溶栓时间控制在4.5~12.0 h。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血管狭窄、血管再通及继发出血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日常生活能力(改良Rankin量表)、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量表]。结果治疗后A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得到改善,而治疗1周后及治疗3个月后A组NIHSS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降低,BI评分均升高,且A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降低及BI评分升高程度均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血管狭窄、血管再通及继发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需早期开展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窗控制在4.5 h内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且预后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静脉溶栓 时间窗 nihss评分 血管狭窄 血管再通
下载PDF
早期使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基底节区脑梗死对侧支循环建立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9
15
作者 孔起良 刘娟 +1 位作者 杨震 李亚丽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3-295,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使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基底节区脑梗死对侧支循环建立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将121例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分为丁苯酞组53例和对照组68例。两组患者给予脱水剂,胃黏膜保护剂、抗血小板聚集药、调脂药、扩血管药... 目的 探讨早期使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基底节区脑梗死对侧支循环建立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将121例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分为丁苯酞组53例和对照组68例。两组患者给予脱水剂,胃黏膜保护剂、抗血小板聚集药、调脂药、扩血管药、活血化瘀中药、脑保护药物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丁苯酞组于发病24 h内加用丁苯酞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于入院第4~5 d采用CTA检查观察所有患者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于入院时、第2周及第3个月进行NIHSS评分。结果 丁苯酞组37例(69.8%)建立侧支循环,对照组38例(55.9%)建立侧支循环。丁苯酞组侧支循环建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丁苯酞组及对照组入院时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丁苯酞组比较,对照组第2周及第3个月NIHSS评分显著升高(P〈0.05~0.01)。结论 早期使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的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可促进脑梗死部位的侧支循环的建立,减轻脑梗死症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脑梗死 丁苯酞注射液 侧支循环 nihss评分 CTA
下载PDF
加味化痰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中风病风痰瘀阻证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9
16
作者 魏玉玲 刘松年 席佳佳 《陕西中医》 2019年第4期434-436,共3页
目的:研究加味化痰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中风病风痰瘀阻证的疗效及神经功能的影响,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痰瘀阻证中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110例中风病风痰瘀阻证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进行观察研究,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50例患者... 目的:研究加味化痰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中风病风痰瘀阻证的疗效及神经功能的影响,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痰瘀阻证中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110例中风病风痰瘀阻证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进行观察研究,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痰证、血瘀证积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痰证、血瘀证积分、NIHSS评分均显著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以及总胆固醇(TC)差异显著,治疗后观察组TG、LDL、TC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常规治疗中风病风痰瘀阻证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联合加味化痰通络汤能显著改善血脂水平,缓解中风症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提升治疗效果,是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病风痰瘀阻证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病 加味化痰通络汤 风痰瘀阻证 临床疗效 神经功能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8
17
作者 王一沙 赵丽嶶 郭婉姝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9期541-543,共3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n=80)、胞磷胆碱钠组(n=80)。两组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胞磷胆碱钠,治疗时间均为14 ...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n=80)、胞磷胆碱钠组(n=80)。两组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胞磷胆碱钠,治疗时间均为14 d。两组均于治疗前后做神经功能评定(采用NIHSS量表),同时测定血清hs-CRP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①入院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依达拉奉组与胞磷胆碱钠组血清hs-CRP水平及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入院14 d后,两组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较入院时降低(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依达拉奉组的血清hs-CRP水平较胞磷胆碱钠组进一步降低(P<0.05);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均较各自入院时降低(P<0.05),依达拉奉组的NIHSS评分较胞磷胆碱钠组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依达拉奉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可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在脑保护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方面优于胞磷胆碱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胞磷胆碱钠 急性脑梗死 超敏C反应蛋白 nihss评分
下载PDF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后脑出血的脑梗死患者血压、心率、NIHSS评分和GCS评分的分析 被引量:38
18
作者 陈美华 顾冬梅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26-28,共3页
目的 脑梗死患者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后,对并发脑出血的患者进行血压、心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Glasgow昏迷评定量表(Glasgow coma sc... 目的 脑梗死患者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后,对并发脑出血的患者进行血压、心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Glasgow昏迷评定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的护理分析.方法 收集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经静脉应用rt-PA溶栓的脑梗死患者共48例.分为2组:第1组为溶栓后未脑出血组共32例;第2组为溶栓后脑出血组共16例.比较2组溶栓前后和2组之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NIHSS评分和GCS评分.结果 溶栓后脑出血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较自身溶栓前和同期未脑出血患者明显升高,溶栓后未脑出血患者的NIHSS评分较溶栓前明显降低,而溶栓后脑出血患者的NIHSS 评分较溶栓前明显升高.心率和GCS评分在溶栓后脑出血患者和未脑出血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收缩压、舒张压的升高和NIHSS评分的升高,有助于我们判断患者溶栓后的早期脑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脑梗死 脑出血 血压 nihss评分
原文传递
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NIHS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35
19
作者 常美 郭焕伟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8期54-55,共2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疗效及对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所有病例均来自于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和对照组(依达拉奉治疗)...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疗效及对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所有病例均来自于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和对照组(依达拉奉治疗)各32例,比较两组治疗14 d后的疗效及治疗前、治疗7d后、治疗14 d后两组的NIH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14 d后的有效率为93.8%和75.0%,差异显著(P<0.05)。治疗7 d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14 d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及治疗后7d明显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依达拉奉、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协同作用,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氯吡格雷 nihss评分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35
20
作者 胡文倩 房林森 柳艳丽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23期3608-3611,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采...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丁苯酞,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5.24%)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P<0.05);治疗前2组患者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1,P=0.425);研究组ADL评分(t=22.141,P=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ADL评分(t=13.521,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5,P=0.968);治疗后1周、2周研究组NI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68、7.745,P=0.002、0.000)。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予以丁苯酞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丁苯酞 阿替普酶 nihss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