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真与成熟的困惑——《继承者》的生态学解读 被引量:3
1
作者 肖霞 周梦筱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27,共4页
威廉·戈尔丁的《继承者》貌似情节平淡,语言浅显,实则寓意深刻。小说里的尼安德特尔人部落珍惜生命尊重自然,"新人"部落排除异己物化敌视自然。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梳理审读两个部落与自然的关系,可以发现"生命中心主... 威廉·戈尔丁的《继承者》貌似情节平淡,语言浅显,实则寓意深刻。小说里的尼安德特尔人部落珍惜生命尊重自然,"新人"部落排除异己物化敌视自然。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梳理审读两个部落与自然的关系,可以发现"生命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两个系统的自然观,这解释了"继承"的某种必然性,也蕴含着作者对待"继承"和"被继承"问题的辩证态度。书中对猿类和人类祖先"新人"的替更描写,隐喻地揭示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表达了自己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既同情尼安德特尔人的善,贬斥"新人"的恶;而细节描写则暗示了尼安德特尔人的灭亡是大势所趋,"新人"仍不失为我们的希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戈尔丁 《继承者》 生态批评 尼安德特尔人 “新人”
下载PDF
解读史前人类遗传混血史——普遍发生的混血现象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明 平婉菁 付巧妹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523-1528,共6页
2018年,"尼安德特人母亲和丹尼索瓦人父亲的后代基因组"(The genome of the off spring of a Neanderthal mother and a Denisovan father)[1]的研究被Science评选为十大科学突破之一.该研究利用古DNA技术获取了两种古老型人... 2018年,"尼安德特人母亲和丹尼索瓦人父亲的后代基因组"(The genome of the off spring of a Neanderthal mother and a Denisovan father)[1]的研究被Science评选为十大科学突破之一.该研究利用古DNA技术获取了两种古老型人类(指生活在约50~4万年前与现代人相近的早期人类,本文主要指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产生的子一代个体的全基因组信息,还原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史前人类(泛指包括古老型人类和早期现代人等在史前出现的所有古人类)混血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安德特人 史前人类 早期人类 混血 基因组信息 子一代
原文传递
古基因组学与人类起源演化的研究进展——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 被引量:2
3
作者 吉植 王传超 《自然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443-454,共12页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者是著名生物学家、进化遗传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 Paabo)。他通过研究已灭绝古人类的基因组,对探索人类演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文章介绍帕博及其团队关于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研究和发现,以...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者是著名生物学家、进化遗传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 Paabo)。他通过研究已灭绝古人类的基因组,对探索人类演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文章介绍帕博及其团队关于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研究和发现,以及古DNA领域近30年的发展和最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安德特人 丹尼索瓦人 古DNA 人类演化
下载PDF
不仅仅是善恶交锋——关于《继承者》的叙述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肖霞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8-22,共5页
《继承者》是英国著名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一部重要作品,貌似情节平淡,语言浅显,叙述不过是现实化地以时间为序,所以小说主题通常被概括为又一个恶战胜善的人性悲观主义诠释。以叙述学理论为基础分析小说文本,可以从深层叙述语法结构,叙... 《继承者》是英国著名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一部重要作品,貌似情节平淡,语言浅显,叙述不过是现实化地以时间为序,所以小说主题通常被概括为又一个恶战胜善的人性悲观主义诠释。以叙述学理论为基础分析小说文本,可以从深层叙述语法结构,叙述视角的转换和叙述语言的陌生化和象征化等方面来说明作者如何隐喻地揭示了个人对人类生存状态的辩证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承者》 叙述学分析 尼安德特尔人 “新人”
下载PDF
古DNA解密人类演化——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
5
作者 吕亚波 何艳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84-689,共6页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瑞典进化遗传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 PAABO),以此表彰他在古人类基因组学与人类进化方面取得的成绩。在介绍基因组学的诞生基础上,对帕博及其团队关于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研究和发现展开解...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瑞典进化遗传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 PAABO),以此表彰他在古人类基因组学与人类进化方面取得的成绩。在介绍基因组学的诞生基础上,对帕博及其团队关于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研究和发现展开解读,并介绍了古基因组学在疾病的认知与治疗方面的作用,展望了基金组学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基因组学 古DNA 尼安德特人 丹尼索瓦人
下载PDF
斯万特·帕博:因人类进化遗传学研究获2022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6
作者 陈彪 朱玥玮 +4 位作者 王燕 陈羽 李婷婷 于菲凡 吴又进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5-104,共10页
因“在已灭绝的古人类的基因组和人类演化方面的发现”,斯万特·帕博获得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回顾了人类起源的长久之问、生物测序技术的突破发展和帕博团队的科研历程,明确了其源于兴趣、攻坚克难的古DNA领域探索之路和... 因“在已灭绝的古人类的基因组和人类演化方面的发现”,斯万特·帕博获得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回顾了人类起源的长久之问、生物测序技术的突破发展和帕博团队的科研历程,明确了其源于兴趣、攻坚克难的古DNA领域探索之路和丰硕成果:首次实现了对已灭绝古人类尼安德特人的全基因组测序,发现了未知古人类丹尼索瓦人,为人类的进化遗传学提供了新证据。帕博对人类进化遗传中基因流动探索的科研历程,展现了严谨的科学精神以及理想的科研生态;他的科研成果和理念,实现了古基因组学跨越学科与时代的价值,也引起了人类未来将去往何方的进一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万特·帕博 2022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古DNA 尼安德特人 进化遗传学
原文传递
从及物性的视角分析威廉·戈尔丁的小说《继承者》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世英 孙晓红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55-60,共6页
《继承者》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主要描写了人类祖先尼安德特尔人的生活及其和更有智慧的"新人"之间的接触和冲突,从而对人类的文明继承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文章运用系统... 《继承者》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主要描写了人类祖先尼安德特尔人的生活及其和更有智慧的"新人"之间的接触和冲突,从而对人类的文明继承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文章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系统中的六大过程,即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对小说选段进行分析,得出小说文字背后暗含的深层含义,即作者威廉·戈尔丁对人类文明继承的批判性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承者》 及物性 尼安德特尔人 “新人” 人类文明
下载PDF
尼安德特人消失之谜的假说研究
8
作者 张奕凡 曾宏 +2 位作者 李婷婷 牟可凡 袁文庆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78-80,156,共4页
对尼安德特人灭绝原因的主流假说进行归类总结,结合尼安德特人灭绝时期环境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反思。
关键词 尼安德特人 智人 灭绝 基因
下载PDF
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基因组的发现及其对现代人类的影响
9
作者 马晏然 项锋钢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6期4337-4343,共7页
2022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瑞典生物学家、进化遗传学权威斯万特·帕博(Svante P??bo),以表彰他“在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方面的发现”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人类之所以为“人”是科学家们一直以来感兴趣的研究方向,Svan... 2022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瑞典生物学家、进化遗传学权威斯万特·帕博(Svante P??bo),以表彰他“在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方面的发现”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人类之所以为“人”是科学家们一直以来感兴趣的研究方向,Svante P??bo针对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人类演化进程的理解,意义重大.他发现基因交流存在于早期的不同古人类之间,现代人类的基因组中含有已灭绝古人类的基因序列,比例不大,却在生理和病理方面影响着当今人类.本文简要总结了Svante P??bo的研究发现,并介绍遗传自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基因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免疫功能和低氧适应等方面是如何影响当今人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安德特人 丹尼索瓦人 现代人类 基因交流
原文传递
Living fossils unearthed by blasting human chromosomes with Neanderthal mtDNA
10
作者 ZHANG Jia ZHOU Cuilan +5 位作者 XIAO Li TUO Qinhui PENG Cuiying GUO Zifen LIAO Duanfang LI Kai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2022年第3期236-241,共6页
The successful retrieval of ancient mitochondrial DNA(mtDNA)from Neanderthals provides powerful experimental evidence that clarifies the arguments between the out-of-Africa and multiregional models of evolution.Howeve... The successful retrieval of ancient mitochondrial DNA(mtDNA)from Neanderthals provides powerful experimental evidence that clarifies the arguments between the out-of-Africa and multiregional models of evolution.However,the lack of nuclear DNA from Neanderthal fossils and mtDNA of early modern human fossils dating back to approximately the same time in the Pleistocene constitutes a limitation that may compromise the significance of mtDNA phylogenetic analysis.In this report,we introduce a mitochromic analysis using Neanderthal mtDNA as a foreign transgene and humans as a naturally occurring transgenic species.Forty Neanderthal mtDNA retrievable nuclear fragments were identified by blasting human genome data with Neanderthal mtDNA.Five of the 40 fragments exhibited higher correlation with Neanderthal mtDNA than those with modern human mtDNA.Furthermore,these five nuclear fragments harbor Neanderthal mtDNA-unique haplotypes.Based on the 98%+identity between Neanderthal and modern human mtDNA when compared by groups,we suggest that some of the modern human nuclear fragments retrieved using Neanderthal mtDNA may aid in decoding Neanderthal genetic information,and also may simultaneously demonstrate a close genetic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 humans and Neanderth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anderthal Mitochromics Human evolution Mitochondrial DNA(mtDNA)
下载PDF
Bristrol的另类时尚
11
作者 SteveCropley JulianMackie 申正浩 《轿车情报》 2003年第4期74-77,共4页
与众多其它汽车制造商不同,英国本土的Bristol一贯坚持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格,而Blenheim Speedster便可堪称其代表之作。
关键词 Bristrol汽车公司 Blenheim Speedster轿车 敞蓬式设计 底盘设计 neanderthal布置 动力系统
下载PDF
史前古人类之间的基因交流及对当今现代人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明 付巧妹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6-218,共13页
古DNA实验技术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得直接从古老化石中进行遗传物质的提取及测序成为可能,与古人类相关的基因组学研究因此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已灭绝的古老型人类(如: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与非洲以外现代人之间基... 古DNA实验技术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得直接从古老化石中进行遗传物质的提取及测序成为可能,与古人类相关的基因组学研究因此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已灭绝的古老型人类(如: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与非洲以外现代人之间基因的相互影响已被诸多证据所证实。研究表明,在史前时期,早期现代人向非洲以外地区扩散时,遭遇到了现已灭绝的古老型人类,他们在同一时空内长期共存,并发生了基因交流,有一部分古老型人类基因因此流向了现代人,有些基因一直流传至今,对当今现代人的基因组成产生重大影响;此外,不同古老型人类之间也存在基因交流;而早期现代人也对部分古老型人类的基因组成造成了影响。化石与古DNA信息的证据均表明,史前各种人类之间的基因交流在多个地区发生多次,他们的基因交流共同构建了当今现代人的基因库,并在生理机能、形态和疾病发生率等方面对现代人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安德特人 丹尼索瓦人 早期现代人 基因交流 古DNA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诗意地栖居”缓和西方科学危机——论《继承者》中的尼安德特人书写
13
作者 周彦渝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09,共8页
现代人起源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尼安德特人作为现代人最近的旁支,对于探究人类起源有重要意义。小说《继承者》正是对尼安德特人与人类始祖“新人”关系的文学书写。《继承者》描绘了尼安德特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 现代人起源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尼安德特人作为现代人最近的旁支,对于探究人类起源有重要意义。小说《继承者》正是对尼安德特人与人类始祖“新人”关系的文学书写。《继承者》描绘了尼安德特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反对栖居者以主人的姿态凌驾于居住空间,倡导栖居者回归“天、地、神、人”四方整体,融入原始统一性。小说为两个种族留下了融合的希望,尼安德特人回归整体的诗意不仅将调和人类始祖主客对立的潜在科学危机,并将帮助人类克服工具性思维的狭隘,预设人类未来科学理性与丰富人性均衡发展的无限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承者》 尼安德特人 诗意地栖居 西方科学
原文传递
灭绝古人类与现代人的混血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石雨泰 贾焱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0-315,共6页
古人类与现代人是否发生过杂交一直是人类演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这种杂交是没有发生过的。古DNA实验技术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让这一问题得到了新的答案,非洲之外人群确实与早期智人发生过基因交流,借助高... 古人类与现代人是否发生过杂交一直是人类演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这种杂交是没有发生过的。古DNA实验技术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让这一问题得到了新的答案,非洲之外人群确实与早期智人发生过基因交流,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确定现代欧亚地区人群依旧携带有尼安德特人DNA,而其中东亚人群所携带的比例要高于西欧地区人群。2008年,在俄罗斯的丹尼索瓦山洞发掘出了一种未知的古人类化石,他们是一类已经灭绝的人属成员。尽管丹尼索瓦人生活在西伯利亚,他们却和新几内亚、澳洲原住民人群亲缘关系更近,而没有或者极小程度地对东亚人贡献了DNA。对于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研究都说明现代人对古人类的替代没有在亚欧大陆发生。2017年,中国完成了一种被称为田园洞人的早期现代人的DNA测序,对田园洞人的线粒体DNA与核DNA分析显示出现代人扩散路线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安德特人 丹尼索瓦人 田园洞人 早期现代人 古DNA 基因交流
原文传递
过去十万年里的四种人及其间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新智 崔娅铭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681-2687,共7页
在过去的大约十万年里,已知共存的人类有四种:早期现代人、尼安德特人、弗洛勒斯人和丹尼索瓦人.早期现代人是我们当代人最近的祖先,形态与我们基本上一致.尼安德特人比早期现代人稍矮但身体和四肢粗壮,平均脑量稍大,晚更新世广布于欧... 在过去的大约十万年里,已知共存的人类有四种:早期现代人、尼安德特人、弗洛勒斯人和丹尼索瓦人.早期现代人是我们当代人最近的祖先,形态与我们基本上一致.尼安德特人比早期现代人稍矮但身体和四肢粗壮,平均脑量稍大,晚更新世广布于欧洲,在西亚和中亚也有分布,消失于大约3万年前.古代DNA和形态学上的证据都证实,尼安德特人和早期现代人发生过基因交流.当代人基因组中携带的源自尼安德特人的DNA对当代人的生理机能、形态乃至对某些疾病的患病风险都有影响.弗洛勒斯人化石只出土于印度尼西亚弗洛勒斯岛,身材特别矮小,脑量仅为现代人的三分之一,生活于10~6万年前,其来源与其他人类的关系至今仍是个谜.丹尼索瓦人化石只出土于俄罗斯南西伯利亚阿尔泰地区的丹尼索瓦山洞,生活在大约4万年前,出土了一根手指骨和两颗牙齿.DNA显示其为与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共存的另一种人.美拉尼西亚人基因组中有4.8%?±?0.5%来自丹尼索瓦人,有学者提示丹尼索瓦人与西藏人的基因交流对西藏人适应高原环境有帮助.另有研究称除了上述四种人以外,也许还有另外一种人尚未被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去十万年 早期现代人 尼安德特人 弗洛勒斯人 丹尼索瓦人
原文传递
沉积物古DNA探秘灭绝古人类演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平婉菁 刘逸宸 付巧妹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62-369,共8页
古DNA领域首次从世界不同洞穴遗址的沉积物里提取古核基因组以揭示相关物种演化的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沉积物古DNA研究正式进入全基因组时代。近期,一种新的沉积物古核DNA富集方法成功从西班牙Estatuas洞穴沉积物里捕获多个尼安德特人的核... 古DNA领域首次从世界不同洞穴遗址的沉积物里提取古核基因组以揭示相关物种演化的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沉积物古DNA研究正式进入全基因组时代。近期,一种新的沉积物古核DNA富集方法成功从西班牙Estatuas洞穴沉积物里捕获多个尼安德特人的核DNA,揭示该灭绝古人类群体此前未知的人口更替的历史。沉积物古核DNA富集突破了古DNA研究依赖化石材料的限制,为深入探究远古不同人类群体在更宏大时空框架下迁徙、演化与适应的历史提供了更多可能。由此,本文将着重解读该研究带来的对尼安德特人遗传历史的新认识及其方法创新的重要意义;此外还将结合人类化石DNA及其他沉积物研究所发现的灭绝古人类线粒体DNA证据,厘清尼安德特人的种群多样性及其种群间分离或替代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古DNA 核基因组 灭绝古人类 尼安德特人 丹尼索瓦人 杂交捕获 探针组 种群替代
下载PDF
气候对伊比利亚半岛尼安德特人向现代人人种转变的影响
17
作者 Konstantin Klein Gerd-Christian Weniger +4 位作者 Patrick Ludwig Christian Stepanek 张旭 Christian Wegener 邵亚平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176-1186,M0004,共12页
伊比利亚半岛对从尼安德特人到现代人的人种转变有着特殊的意义.从东欧向西迁徙的现代人较晚才抵达伊比利亚,因此两个种群之间在这里发生任何可能接触的时间要晚于其他地方.伊比利亚半岛的人种转变发生在海洋同位素第3阶段的早期(约6万... 伊比利亚半岛对从尼安德特人到现代人的人种转变有着特殊的意义.从东欧向西迁徙的现代人较晚才抵达伊比利亚,因此两个种群之间在这里发生任何可能接触的时间要晚于其他地方.伊比利亚半岛的人种转变发生在海洋同位素第3阶段的早期(约6万到2.7万年前),其间反复强烈的气候变化影响了种群稳定性.本文研究了气候变化和人类相互作用如何影响种群的过渡.结合气候数据与考古遗址数据重建了GI11-10(格陵兰间冰期)和GS10-9/HE4(格陵兰冰期)时期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的生存潜力或生存概率.结果发现,由于气候变化,在GS10-9/HE4期间,伊比利亚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已不适合尼安德特人的生存.尼安德特人的定居区收缩为较为孤立的沿海热点.这可能使得尼安德特人的种群结构变得更不稳定,从而引发人口的最终崩溃.现代人大约在GI10期间抵达了伊比利亚,但仅限于半岛最北部地带的局部地区.GS10-9/HE4的寒冷气候阻止了他们的进一步扩张,甚至导致了他们定居区域的缩小.气候变化与人口迁徙使得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两个种群的人口分散在半岛的不同区域.因此,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在广泛的地区共存的可能性不大,而现代人对尼安德特人的最后消亡的影响也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安德特人 伊比利亚半岛 数据重建 气候变化影响 考古遗址 人口迁徙 生存概率 人口分散
原文传递
智力水平还是文化表现?——尼安德特人与现代人文化精致程度差异研究述评
18
作者 张萌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76,共17页
尼安德特人和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在文化精致程度上的区别已经争论了很长时间,考古学者希望能得出一个确定的答案,两个假设应运而生:智力水平(尼人不能发展出精致的文化)与文化表现(尼人不需要发展出精致程度较高的文化)。古人类与考... 尼安德特人和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在文化精致程度上的区别已经争论了很长时间,考古学者希望能得出一个确定的答案,两个假设应运而生:智力水平(尼人不能发展出精致的文化)与文化表现(尼人不需要发展出精致程度较高的文化)。古人类与考古材料显示智力水平假设有缺陷:尼人的基因进入了现代人的基因库中,而且他们有能力学习现代人的技术,在"过渡工业"的材料中可以找到相关证据;与此同时,至今还未找到关系到智力水平的大脑结构证据证明尼人智力水平不如现代人。检验文化表现假设的前提是尼人与早期现代人在智力水平上没有差异,却呈现出不同的社会网络和社会组织。本文在讨论尼人与现代人人口与社会交流的基础上,认为现代人复杂的社会组织切割了尼人的生活环境,同时火山爆发引起了资源短缺,最终导致了尼人在欧洲灭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人 现代人 智力水平 旧石器时代的艺术品 文化精致程度
下载PDF
远古的馈赠:近现代人类基因溯源突破性进展——写在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布之际 被引量:2
19
作者 关凡 吴晓敏 +3 位作者 黄河 曾朝阳 熊炜 范春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253-2265,共13页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瑞典生物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 P??bo),以表彰他在古人类基因组学和人类起源方面做出的决定性贡献。关于人类起源,存在各种学说,目前主流的观点是“走出非洲学说”。斯万特·帕博在开创一门...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瑞典生物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 P??bo),以表彰他在古人类基因组学和人类起源方面做出的决定性贡献。关于人类起源,存在各种学说,目前主流的观点是“走出非洲学说”。斯万特·帕博在开创一门新的学科——古人类基因组学的同时,一直在不断完善“走出非洲学说”。他借助各种生物学技术,从基因组学的角度去深入探究人类起源,发现我们身体内保留着一些来自古人类的基因印迹。这项研究意味着在研究某些疾病的时候可以追根溯源,而不是将眼光局限于基因本身,探究某个基因从哪里来将会是研究疾病的全新思路。本文总结了他在研究过程中对相关生物技术的革新、基于线粒体和核基因组对古人类的探究以及相关成果,并介绍了一些源自古人类的基因及其有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安德特人 丹尼索瓦人 走出非洲 核基因组测序 基因交流 抗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