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_2O_3的表面处理及粒子尺寸对SBR导热橡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5
1
作者 唐明明 容敏智 +2 位作者 马传国 章明秋 叶建荣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4-107,共4页
以丁苯橡胶为基质,微米氧化铝与纳米氧化铝为导热填料,制备了填充型导热橡胶,研究了微米氧化铝填充量、偶联剂表面处理对导热橡胶导热性能的影响,比较了纳米氧化铝和微米氧化铝填充的导热橡胶的导热性能及物理机械性能,并将2种粒子以不... 以丁苯橡胶为基质,微米氧化铝与纳米氧化铝为导热填料,制备了填充型导热橡胶,研究了微米氧化铝填充量、偶联剂表面处理对导热橡胶导热性能的影响,比较了纳米氧化铝和微米氧化铝填充的导热橡胶的导热性能及物理机械性能,并将2种粒子以不同配比加入丁苯橡胶基质中,对其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微米氧化铝填充份数的增加,丁苯橡胶的导热系数增大,但其加工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下降;用硅烷偶联剂KH-570,KH-550,A-151和钛酸酯偶联剂TM-S105表面处理后的微米氧化铝对导热橡胶的导热性能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显著;在相同填充量下,纳米氧化铝填充的导热橡胶比微米氧化铝填充的导热橡胶具有更好的导热性能及物理机械性能;在合适的比例下,纳米氧化铝与微米氧化铝混合填充的导热橡胶其导热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微米粒子填充的橡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橡胶 性能 粒子尺寸 丁苯橡胶 纳米氧化铝 微米氧化铝 导热系数 表面处理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53
2
作者 张永刚 闫裴 《无机盐工业》 CAS 2001年第3期19-22,共4页
较全面地介绍了新型纳米材料—纳米氧化铝 ,着重对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进行了介绍并较客观地提出其优点与不足 ,同时也介绍纳米氧化铝的晶体结构及其应用现状 ,并有针对性地指出了现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铝 粒径 制备 表征 液相法 气相法
下载PDF
微/纳米氧化铝/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热导率和击穿强度的研究 被引量:38
3
作者 王旗 李喆 +1 位作者 尹毅 吴建东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9-52,共4页
为研究微、纳米氧化铝无机颗粒对环氧树脂导热性能和电性能的影响,制备出了不同含量微/纳米氧化铝/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铝提高了环氧树脂的击穿强度,而微米氧化铝则降低了击穿强度。环氧树脂的热导率随着氧化铝含量的... 为研究微、纳米氧化铝无机颗粒对环氧树脂导热性能和电性能的影响,制备出了不同含量微/纳米氧化铝/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铝提高了环氧树脂的击穿强度,而微米氧化铝则降低了击穿强度。环氧树脂的热导率随着氧化铝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纳米氧化铝因氧化铝颗粒与环氧树脂之间的高热阻而对环氧树脂热导率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铝 微米氧化铝 击穿强度 环氧树脂 热导率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铝对硅橡胶空间电荷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2
4
作者 周远翔 郭绍伟 +2 位作者 聂琼 刘睿 候非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05-1611,共7页
为研究硅橡胶的空间电荷特性,开展了纳米氧化铝对硅橡胶空间电荷行为影响的试验研究。通过制备纳米氧化铝(Al2O3)改性液体硅橡胶,利用电声脉冲法(pulse electro-acoustic method,PEA法)测量了纳米氧化铝质量份数对硅橡胶空间电荷特性的... 为研究硅橡胶的空间电荷特性,开展了纳米氧化铝对硅橡胶空间电荷行为影响的试验研究。通过制备纳米氧化铝(Al2O3)改性液体硅橡胶,利用电声脉冲法(pulse electro-acoustic method,PEA法)测量了纳米氧化铝质量份数对硅橡胶空间电荷特性的影响规律。根据空间电荷消散过程计算了不同纳米氧化铝质量份数硅橡胶的陷阱深度,并分析了空间电荷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纳米氧化铝质量份数的提高,相同外加场强下,硅橡胶试品的空间电荷积聚量增加,撤压后消散也更为迅速,迁移率随纳米氧化铝质量份数的提高而增大,陷阱深度则随之逐渐减小。分析认为,空间电荷特性随着纳米氧化铝质量份数的增加而呈现变化归因于纳米界面效应导致的陷阱能级分裂,浅陷阱密度增大,从而使得硅橡胶中空间电荷积聚量减少,消散更为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铝 硅橡胶 电声脉冲(PEA) 空间电荷 迁移率 陷阱深度
下载PDF
氧化铝-水纳米流体的制备及其分散性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朱冬生 李新芳 +2 位作者 王先菊 李华 高进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5-47,共3页
通过在水介质中添加纳米氧化铝粒子,研制了一种新型传热冷却工质Al2O3-H2O纳米流体,给出的纳米流体沉降照片和粒径分布显示了加入分散剂的悬浮液具有较高的分散性、稳定性。同时还测定了纳米Al2O3-H2O悬浮液的zeta电位和吸光度,探讨了不... 通过在水介质中添加纳米氧化铝粒子,研制了一种新型传热冷却工质Al2O3-H2O纳米流体,给出的纳米流体沉降照片和粒径分布显示了加入分散剂的悬浮液具有较高的分散性、稳定性。同时还测定了纳米Al2O3-H2O悬浮液的zeta电位和吸光度,探讨了不同pH值和SDBS分散剂加入量对纳米氧化铝粉体在水相体系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zeta电位的绝对值与吸光度有良好的对应关系,zeta电位绝对值越高,吸光度越大,粉体体系的分散性能越好;pH值约在8.0时,溶液的zeta电位绝对值较高,吸光度较大,说明此时有较好的分散效果;SDBS能显著提高水溶液中Al2O3表面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了颗粒间静电排斥力,改善了悬浮液稳定性。在0.1%纳米Al2O3-H2O悬浮液中,SDBS分散剂最佳加入量(质量分数)为0.10%时,能得到分散稳定的悬浮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铝 分散剂 分散稳定 ZETA电位 吸光度
下载PDF
Al_2O_3/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赵斌 饶保林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2-64,共3页
分别选用纳米和超细A l2O3填料,采用直接分散法制备A l2O3/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填料含量的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并结合理论模型探讨粉体粒径对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 l2O3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增大。当加入40... 分别选用纳米和超细A l2O3填料,采用直接分散法制备A l2O3/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填料含量的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并结合理论模型探讨粉体粒径对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 l2O3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增大。当加入40%的超细A l2O3填料时,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达到0.535 W/(m.K),是纯环氧树脂的3倍。实验测量值与Y.Agari模型参数均表明:超细A l2O3的体系中粒子更容易形成导热链,可以更有效地提高环氧树脂体系的导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2O3 超细Al2O3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导热性
下载PDF
纳米Al2O3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马思源 郭强 张荻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77-587,共11页
纳米Al2O3颗粒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加入金属中可以大幅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硬度等常温力学性能及高温性能。在目前的实验室及工业生产中,制备纳米Al2O3应用最广泛的是液相法,包括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解法、微乳液法等。... 纳米Al2O3颗粒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加入金属中可以大幅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硬度等常温力学性能及高温性能。在目前的实验室及工业生产中,制备纳米Al2O3应用最广泛的是液相法,包括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解法、微乳液法等。纳米Al2O3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可以通过外加法或原位法制备。外加法是在制备复合材料之前单独合成纳米Al2O3颗粒,结合粉末冶金、熔铸等方法引入金属基体,但往往容易出现纳米增强体团聚及增强体与基体界面结合不好。适当的加工工艺,如机械合金化、摩擦搅拌工艺,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缺点。原位法是使金属Al发生氧化反应,或基体中其他元素的氧化物与金属Al发生铝热反应生成Al2O3,再通过热压、挤出等致密化手段来制备纳米Al2O3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原位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往往增强相与基体界面结合更好,且纳米Al2O3在基体中分布更均匀、分散。纳米Al2O3在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增强机制主要有两方面,一是Orowan机制,弥散在金属晶粒内部的纳米Al2O3颗粒起到阻碍位错通过的作用;二是部分纳米Al2O3分布在金属晶界附近,阻止晶界移动,从而阻止晶粒长大。最后展望了纳米Al2O3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指出显微组织结构的构型设计是进一步提高这类材料综合力学性能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2O3 金属基复合材料 制备过程 力学性能 增强机制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蒋清民 智红梅 +2 位作者 杨梅 董德胜 陈金身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4年第3期77-82,共6页
对近年来纳米氧化铝材料的各种制备方法及应用进行了综述。主要通过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对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进行系统的阐述,并对其在陶瓷材料制备、材料表面改性、聚合物改性、复合材料制备以及功能材料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对近年来纳米氧化铝材料的各种制备方法及应用进行了综述。主要通过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对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进行系统的阐述,并对其在陶瓷材料制备、材料表面改性、聚合物改性、复合材料制备以及功能材料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不断开发纳米氧化铝材料的新工艺和新方法,对于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具有重要意义。不断开拓纳米氧化铝的应用领域,进而改善产品质量。最后,对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技术和应用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铝 制备 应用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铝粉体制备方法与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孙跃军 荀冬雪 刘民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55-460,共6页
纳米氧化铝因具备高强度、高硬度、抗磨损、耐高温、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等优异的特性,被用于航天工业、磨料、精细陶瓷、耐火材料、催化、光学材料等领域。其中,纳米α-Al_2O_3及γ-Al_2O_3两种晶型应用最为广泛。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工... 纳米氧化铝因具备高强度、高硬度、抗磨损、耐高温、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等优异的特性,被用于航天工业、磨料、精细陶瓷、耐火材料、催化、光学材料等领域。其中,纳米α-Al_2O_3及γ-Al_2O_3两种晶型应用最为广泛。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工艺也随着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地发展。该文对制备纳米α-Al_2O_3及γ-Al_2O_3粉末的传统方法如气相法、固相法、液相法等做了简要介绍并分析了其各自的优缺点;针对出现的问题,结合近几年的研究,评述了改良方法和改进工艺;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发展出的新制备方法组合和制备原料、方法及途径的创新,并依据部分粉体特点给予一定的应用建议,以期对今后纳米氧化铝研究者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铝 粉体 制备 工艺 进展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铝吸附溶液中Cr(Ⅵ)的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孙志勇 成文 方战强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9-85,共7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铝,所制备的氧化铝为γ型纳米氧化铝,颗粒直径在7~10nm,比表面积为117.986m2/g.以纳米氧化铝作为吸附剂,研究了纳米氧化铝对溶液中的Cr(Ⅵ)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铝的投加量为2g/L, Cr(Ⅵ)的初始质...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铝,所制备的氧化铝为γ型纳米氧化铝,颗粒直径在7~10nm,比表面积为117.986m2/g.以纳米氧化铝作为吸附剂,研究了纳米氧化铝对溶液中的Cr(Ⅵ)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铝的投加量为2g/L, Cr(Ⅵ)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5mg/l,初始pH2时吸附效果最好,在4h左右达到吸附平衡,去除率达96.1%.纳米氧化铝对溶液中的Cr(Ⅵ)的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达0.945以上.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相关系数接近1.吸附过程是自发的放热过程,在低温条件下更有利于纳米氧化铝吸附溶液中的六价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铝 重金属Cr(Ⅵ) 比表面积 吸附
下载PDF
X射线衍射法测定纳米氧化铝的平均晶粒尺寸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雷雷 王勤隆 +1 位作者 李晶 黄长荣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6-89,共4页
以六硼化镧粉末作为标准样品,根据衍射拟合结果分离出任意角度下的仪器宽化值。对焙烧后的氧化铝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该氧化铝样品为α晶型结构。对样品因素(晶粒细化、微观应变)引起的宽化值分别使用高斯分布法和Hall法进... 以六硼化镧粉末作为标准样品,根据衍射拟合结果分离出任意角度下的仪器宽化值。对焙烧后的氧化铝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该氧化铝样品为α晶型结构。对样品因素(晶粒细化、微观应变)引起的宽化值分别使用高斯分布法和Hall法进行拟合,计算出氧化铝样品的平均晶粒尺寸。将计算结果与谢乐公式计算出的各晶面晶粒尺寸值进行对比,表明Hall法测试平均晶粒尺寸更加准确,衍射峰晶粒细化和微观应变引起的宽化函数遵循柯西函数关系,确认该氧化铝样品的平均晶粒尺寸为155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衍射 纳米氧化铝 平均晶粒尺寸 高斯分布法 Hall法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铝对混凝土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朱从进 白二雷 +3 位作者 许金余 朱靖塞 刘远飞 尹跃刚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75-2580,2589,共7页
制备了掺量为0.2%的纳米氧化铝混凝土(NAC),采用HYY系列液压伺服试验系统和100 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分别研究了NAC的准静态及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准静态荷载下,NAC的强度及变形性能较素混凝土(PC)明显提高,抗压... 制备了掺量为0.2%的纳米氧化铝混凝土(NAC),采用HYY系列液压伺服试验系统和100 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分别研究了NAC的准静态及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准静态荷载下,NAC的强度及变形性能较素混凝土(PC)明显提高,抗压强度提高约44.5%。动荷载作用下,NAC的应变率敏感性显著,随着应变率的增大,峰值应力显著提高,极限应变增幅明显。此外,掺入纳米氧化铝后,NAC的强度和变形性能较之PC亦均提升显著。分析峰值韧度指标可知,随着应变率的提高,NAC的峰值韧度近似线性增大,纳米氧化铝的增韧效果十分显著。通过电镜扫描微观机理分析,纳米氧化铝提高了水泥硬化浆体的密实度,改善了混凝土界面过渡区,进而改善了NAC的强度和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纳米氧化铝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动态力学性能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氧化铝制备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卢少元 贺蕴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05期149-152,共4页
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表面活性剂在氧化铝制备过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结合氧化铝制备中中间产物的研究成果,综述了阴离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纳米氧化铝颗粒大小、形貌以及孔结构等的控制作用。分析了吸附机理以及各种因素如表面活性... 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表面活性剂在氧化铝制备过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结合氧化铝制备中中间产物的研究成果,综述了阴离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纳米氧化铝颗粒大小、形貌以及孔结构等的控制作用。分析了吸附机理以及各种因素如表面活性剂物性、溶液pH值、离子强度等对吸附作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在该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铝 表面活性剂 吸附机理 形貌 孔结构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铝改性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何明鹏 刘俊 +2 位作者 陈昊 李娟 范勇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共3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得纳米氧化铝溶胶,将其掺入到聚酰胺酸基体中,采用原位生成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掺杂量的PI/Al2O3复合薄膜。利用耐电晕测试装置、耐击穿测试装置、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薄膜进行了测试及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掺杂量的提... 用溶胶-凝胶法制得纳米氧化铝溶胶,将其掺入到聚酰胺酸基体中,采用原位生成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掺杂量的PI/Al2O3复合薄膜。利用耐电晕测试装置、耐击穿测试装置、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薄膜进行了测试及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掺杂量的提高耐电晕时间增大,当掺杂量为30%(质量分数)时PI薄膜的耐电晕时间为57.64 h,是未掺杂的15倍以上。随着掺杂量的提高杂化薄膜电气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但都比未掺杂的低。纳米氧化铝粒子在PI基体中分散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纳米氧化铝 电性能 杂化
下载PDF
分散剂对(Zn-Ni)-Al_2O_3复合镀中纳米Al_2O_3分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郑环宇 安茂忠 +1 位作者 陈龙 卞军军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1-14,共4页
研究了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高分子聚合物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阿拉伯胶、聚乙烯砒咯烷酮)对复合镀液中纳米氧化铝的分散性能及复合镀层中纳米氧化铝复合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阳离... 研究了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高分子聚合物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阿拉伯胶、聚乙烯砒咯烷酮)对复合镀液中纳米氧化铝的分散性能及复合镀层中纳米氧化铝复合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阿拉伯胶的协同作用对纳米氧化铝的分散效果最好,获得了纳米氧化铝均匀分散、复合量较高的(Zn-Ni)-Al2O3复合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纳米氧化铝 复合镀
下载PDF
聚丙烯/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结晶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史大刚 姚子华 +3 位作者 仇满德 谷志杰 延永柱 马晓莉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1,共3页
  用纳米碳酸钙、纳米氧化铝对聚丙烯 (PP)改性,并利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仪 (DSC)与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对改性PP的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将纳米粒子引入PP体系后,PP的结晶行为,如成核方式、结晶度等发生较大改变;同时还会引...   用纳米碳酸钙、纳米氧化铝对聚丙烯 (PP)改性,并利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仪 (DSC)与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对改性PP的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将纳米粒子引入PP体系后,PP的结晶行为,如成核方式、结晶度等发生较大改变;同时还会引起PP结晶形态由原来的α 晶向β 晶转变;另外α 晶的结晶取向度也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行为 PP 聚丙烯 改性 纳米粒子 纳米碳酸钙 纳米氧化铝 示差扫描量热 结晶取向 成核
下载PDF
无机杂化海藻酸钠渗透汽化膜的制备与分离性能对比 被引量:7
17
作者 那沙沙 李卫星 邢卫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730-3737,共8页
为提高海藻酸钠(SA)膜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分别采用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锆和纳米氧化钛对SA膜进行改性,对比分析了3种不同杂化膜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的差异,并将分离性能较好的杂化膜应用到乙酸与乙醇酯化反应脱水的体系中。系统考察了无... 为提高海藻酸钠(SA)膜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分别采用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锆和纳米氧化钛对SA膜进行改性,对比分析了3种不同杂化膜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的差异,并将分离性能较好的杂化膜应用到乙酸与乙醇酯化反应脱水的体系中。系统考察了无机纳米粒子含量对SA膜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的影响,对杂化膜进行了接触角、傅里叶红外(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X射线衍射(XRD)和拉伸强度等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无机纳米粒子能提高SA膜的热稳定性、机械强度和渗透通量,当无机纳米粒子与SA质量比为0.3时,掺杂TiO_2、ZrO_2和Al_2O_3的杂化膜二碘甲烷的接触角依次升高,同时渗透通量也依次升高。SA-0.3Al_2O_3杂化膜亲水性较好,然而SA-0.3ZrO_2杂化膜分离性能最优,50℃下分离水含量10%的乙醇-水溶液,膜渗透通量达到336 g·m^(-2)·h^(-1),渗透侧水含量99.97%,分离因子29990。酯化反应脱水实验表明,在80℃时,酯化反应脱水实验乙酸转化率均高于无脱水实验乙酸转化率,平衡转化率不断被打破,反应12 h后,转化率由平衡时的79.3%提高到9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杂化膜 纳米氧化铝 纳米氧化锆 纳米氧化钛 渗透汽化 酯化
下载PDF
分散剂对复合镀中氧化铝纳米粉分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曲彦平 姚迪 闫平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36,共3页
为了使纳米颗粒均匀地悬浮在镀液中从而获得纳米颗粒均匀分布的复合镀层,纳米颗粒的分散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研究了小分子表面活性剂、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对复合镀液中纳米氧化铝的分散性能及复合镀层中纳米氧化铝复合量的影响。通过扫... 为了使纳米颗粒均匀地悬浮在镀液中从而获得纳米颗粒均匀分布的复合镀层,纳米颗粒的分散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研究了小分子表面活性剂、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对复合镀液中纳米氧化铝的分散性能及复合镀层中纳米氧化铝复合量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技术研究了化学镀(N i-P)-A l2O3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阿拉伯树胶的协同作用对纳米氧化铝的分散效果最好,复合镀层中的纳米氧化铝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复合镀 纳米氧化铝 分散性 复合量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铝粉体制备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贾昆仑 刘世凯 +1 位作者 周淑慧 陈颖鑫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12,共5页
纳米氧化铝因其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好、耐热性好、比表面积大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陶瓷材料、复合材料、航空航天、环境保护、催化剂及其载体等领域。通过固相法、气相法、液相法对纳米α-Al2O3和γ-Al2O3的制备方法进行综述,分析了... 纳米氧化铝因其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好、耐热性好、比表面积大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陶瓷材料、复合材料、航空航天、环境保护、催化剂及其载体等领域。通过固相法、气相法、液相法对纳米α-Al2O3和γ-Al2O3的制备方法进行综述,分析了各种方法的技术特点;评述了氧化铝粉体制备的新方法;并对氧化铝在陶瓷材料、催化剂及其载体、环境保护、新能源等方面的应用作了简要分析。最后对氧化铝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铝 粉体 制备 应用 进展
下载PDF
活性氧化铝改性纳迪克酰亚胺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宇飞 范勇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55,共5页
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纳米氧化铝改性纳迪克酰亚胺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手段对该材料的结构及表面断裂形貌进行了表征,其粒子尺寸为40~100nm。研究了氧化铝添加量对该复... 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纳米氧化铝改性纳迪克酰亚胺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手段对该材料的结构及表面断裂形貌进行了表征,其粒子尺寸为40~100nm。研究了氧化铝添加量对该复合材料耐电晕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氧化铝含量的增加,材料的耐电晕性能显著增强,当纳米氧化铝质量分数为16%、试样厚度25μm、击穿场强60kV/mm时,耐电晕寿命达130h,是改性前的11倍;热分解温度为498.63℃,比掺杂前提高20℃,剪切强度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铝 纳迪克酰亚胺 耐电晕性能 热分解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