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时期施用生物炭对稻田N2O和CH4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33
1
作者 李露 周自强 +1 位作者 潘晓健 熊正琴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39-848,共10页
通过分别在水稻季(R)和小麦季(W)设置对照(RB0-N0、WB0-N0)、单施氮肥(RB0-N1、WB0-N1)、20 t hm-2生物炭与氮配施(RB1-N1、WB1-N1)、40 t hm-2生物炭与氮配施(RB2-N1、WB2-N1)等8个处理,研究稻麦轮作周年系统N2O和CH4排放规律及其引起... 通过分别在水稻季(R)和小麦季(W)设置对照(RB0-N0、WB0-N0)、单施氮肥(RB0-N1、WB0-N1)、20 t hm-2生物炭与氮配施(RB1-N1、WB1-N1)、40 t hm-2生物炭与氮配施(RB2-N1、WB2-N1)等8个处理,研究稻麦轮作周年系统N2O和CH4排放规律及其引起的综合温室效应(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和温室气体强度(Greenhouse gas intensity,GHGI)特征。结果表明:稻季配施20 t hm-2生物炭对N2O和CH4的排放、作物产量及GWP和GHGI均都无明显影响;稻季配施40 t hm-2生物炭能显著降低8.6%的CH4的排放和9.3%的GWP,显著增加作物产量17.2%。麦季配施20 t hm-2生物炭虽然对温室气体及GWP影响不明显,但显著增加21.6%的作物产量,从而显著降低21.7%的GHGI;麦季配施40 t hm-2生物炭能显著降低20.9%和11.3%的N2O和CH4排放,显著降低15.7%和23.5%的GWP和GHGI。因此麦季配施生物炭对减少N2O和CH4的排放、增加稻麦轮作产量及降低GWP和GHGI的效果较稻季配施生物炭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n2o排放 CH4排放 综合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强度
下载PDF
添加生物炭对华南早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孟梦 吕成文 +3 位作者 李玉娥 秦晓波 万运帆 高清竹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6-402,共7页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静态箱-气象色谱法研究生物炭添加对华南早稻田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试验设对照(CK),BC1、BC2、BC3(土壤中分别混入5、10、20t·hm-2生物炭)、RS(稻草直接还田)和RI(稻草加腐熟剂还田)6个处理。...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静态箱-气象色谱法研究生物炭添加对华南早稻田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试验设对照(CK),BC1、BC2、BC3(土壤中分别混入5、10、20t·hm-2生物炭)、RS(稻草直接还田)和RI(稻草加腐熟剂还田)6个处理。结果表明,与CK、RS和RI相比,生物炭处理能降低稻田CH4和N2O排放量及排放强度,综合排放强度最低的为BC3处理,值为0.98kgCO2-eq·kg-1。在本实验的处理范围内,生物炭添加量越高,CH4平均排放通量及其季节排放总量越低,最低值分别为22.11mg·m-2·h-1和93.21kg·hm-2;N2O排放通量和季节排放总量则随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最高值分别为285.65μg·m-2·h-1和1.07kg·hm-2,但依然小于对照处理(368.13μg·m-2·h-1和1.13kg·hm-2)。此外,试验发现高用量的生物炭(即BC3)处理水稻产量最高,值为7152.58kg·hm-2。综合分析各处理,BC3对减缓温室效应和稳定水稻生产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CH4 n2o 排放通量 排放量 排放强度
下载PDF
生物炭对塿土CH4、N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周凤 许晨阳 +4 位作者 王月玲 林云 王强 张彤彤 耿增超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831-3839,共9页
为了探讨生物炭对塿土CH_4、N_2O排放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测定了生物炭不同添加量(0、20、40、60、80t·hm-2)下冬小麦田CH_4、N_2O的吸收/排放通量、小麦产量、土壤有机碳、土壤含水率及不同土层土壤温度.结果表明,CH_4、N_2... 为了探讨生物炭对塿土CH_4、N_2O排放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测定了生物炭不同添加量(0、20、40、60、80t·hm-2)下冬小麦田CH_4、N_2O的吸收/排放通量、小麦产量、土壤有机碳、土壤含水率及不同土层土壤温度.结果表明,CH_4、N_2O的吸收/排放通量随生育期不同变化明显.添加生物炭后,CH_4累积吸收量增加了12.88%~71.61%,当添加量≥40 t·hm-2时,增"汇"作用达到显著水平,且添加量为40 t·hm-2时CH_4累积吸收量最高;N_2O累积排放量和全球增温潜势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温室气体强度降低了13.24%~22.14%.添加生物炭提高了冬小麦产量,增产幅度为1.72%~32.19%,当添加量≥40 t·hm-2时,麦田增产效果达到显著水平,40 t·hm-2生物炭为麦田增产的最适添加量.同时,添加生物炭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含水率,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1.42~2.69倍、7.08%~11.96%.综合来看,试验塿土表现为CH_4汇和N_2O源的功能,40 t·hm-2是其适宜的生物炭添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CH4吸收 n2o排放 全球增温潜势 温室气体强度
原文传递
控释氮肥与水溶肥配施减少设施土壤N2O排放的机理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学霞 曹兵 +4 位作者 梁红胜 王甲辰 陈延华 刘东生 岳健权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84-2094,共11页
【目的】控制N2O排放是提高氮肥利用和环境效益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滴灌条件下,研究以控释氮肥替代尿素基施减少设施土壤N2O排放的机制,并探讨减少氮肥投入的可能性。【方法】在大棚内布设小区试验,供试番茄品种为‘盛世辉煌’,氮肥40%基... 【目的】控制N2O排放是提高氮肥利用和环境效益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滴灌条件下,研究以控释氮肥替代尿素基施减少设施土壤N2O排放的机制,并探讨减少氮肥投入的可能性。【方法】在大棚内布设小区试验,供试番茄品种为‘盛世辉煌’,氮肥40%基施,60%分3次随水滴灌追施。试验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设:常规化肥用量(基施尿素,总N量440 kg/hm^2,U);常规化肥用量减氮20%(基施尿素,总N量376 kg/hm^2,-20%U);控释氮肥常规用量(基施控释氮肥,总N量440 kg/hm^2,CRU);控释氮肥常规用量减氮20%(基施控释氮肥,总N量376 kg/hm^2,-20%CRU)4个处理。施底肥后15天内每天取气体样1次;追肥后每2天取气体样1次,连续取样3次;其余时间间隔5~7天取气体样1次。静态箱-色谱法测定土壤N2O排放通量;在定植后40、80和120天取土样测定土壤理化性质;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功能基因数量变化;收获后测产。【结果】控释氮肥与水溶肥配施导致基肥N2O排放峰值出现时间从第8~13天延迟到第28~32天,并且显著降低了其N2O排放峰值,所有处理追水溶肥后均在3~5天出现N2O排放峰值,而控释氮肥与水溶肥配施降低了此阶段N2O排放峰值。相同氮肥施用量条件下,控释氮肥与水溶肥配施显著降低了基肥期土壤N2O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降低了追肥期土壤N2O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显著降低了番茄生长季土壤NH4+-N和NO3−-N含量与微生物功能基因AOA amoA、AOB amoA和nirK数量,降低了nirS数量。与U处理相比,CRU处理增加番茄产量和经济效益,生长季土壤N2O累积排放量减少了24.8%,差异显著,同时显著降低了N2O排放强度;与-20%U处理相比,-20%CRU处理增加番茄产量和经济效益,N2O累积排放量减少了22.1%,亦显著降低了N2O排放强度(P<0.05)。【结论】在常规用氮量和减氮20%用量下,以缓释氮肥代替尿素基施,不仅可显著增加番茄的产量和效益,还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排放高峰 n2o排放强度 设施土壤 AoA amoA AoB amoA nIRK nirS
下载PDF
施肥对河套灌区土壤CO_2和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白雪原 红梅 +3 位作者 杨彦明 郜翻身 霍利霞 张建强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6-70,共5页
以河套灌区草甸碱化土为研究对象,设缓控肥(HK)、颗粒有机肥(F)、微生物菌肥(W)和农民习惯施肥(CK)4个处理,于2015年5—10月,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监测玉米整个生育期土壤CO_2和N_2O的排放量,并对玉米季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量和产生的综... 以河套灌区草甸碱化土为研究对象,设缓控肥(HK)、颗粒有机肥(F)、微生物菌肥(W)和农民习惯施肥(CK)4个处理,于2015年5—10月,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监测玉米整个生育期土壤CO_2和N_2O的排放量,并对玉米季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量和产生的综合温室效应进行测算,研究了农田表层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和增温潜势。结果表明,(1)各处理N_2O的排放峰值均出现在施肥10 d后。玉米整个生育期HK处理的单位时间排放量最少(0.25 mg/(m2?h)),F处理的排放量最多(0.67 mg/(m2?h)),F处理N_2O累计排放量比CK高出62.40%;CK分别比W、HK处理N_2O排放量高出19.71%、54.26%。(2)各处理间CO_2排放差异显著(P<0.05)。玉米整个生育期,W处理累积排放量最少(14 639.26 kg/hm2),F处理的排放量最多(18 603.4 kg/hm2),CK比W处理CO_2排放量高16.75%。(3)各施肥处理综合增温效应表现为HK处理<W处理<CK<F处理。HK处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值最低,比CK低96%,同时保持了较高的产量水平;F处理氮肥量最大,且有较高的GHGI值,达到CK的1.70倍,同时产量较CK无显著变化;W处理氮肥量次之,且GHGI值较高,可产量较低。大量施用颗粒有机肥(F)会产生较多的温室气体,同时也会导致较强的温室效应。缓控肥(HK)处理氮肥量最小,作物产量增加,GHGI值最低,对农田温室气体减排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Co2 n2o 排放强度
下载PDF
种植年限对京郊设施菜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学霞 张磊 +4 位作者 张卫东 倪小会 王甲辰 曹兵 刘东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01-1610,共10页
为揭示设施菜地CO_(2)、CH_(4)和N_(2)O 3种温室气体排放对种植年限的响应趋势及影响因素,在北京大兴选取管理措施相同的种植5 a(5Y)、10 a(10Y)、15 a(15Y)、20 a(20Y)的4个日光温室和棚间露天菜地(CK)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种植年限... 为揭示设施菜地CO_(2)、CH_(4)和N_(2)O 3种温室气体排放对种植年限的响应趋势及影响因素,在北京大兴选取管理措施相同的种植5 a(5Y)、10 a(10Y)、15 a(15Y)、20 a(20Y)的4个日光温室和棚间露天菜地(CK)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及其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等因子变化。结果表明:设施菜地3种温室气体对种植年限的响应有所差异,CO_(2)、N_(2)O排放通量与排放总量均表现为随种植年限增加而逐渐增加;与CK相比,种植年限显著增加CO_(2)、N_(2)O排放通量和总量(P<0.05),且N_(2)O排放通量受种植年限的影响更明显;种植年限对CH_(4)排放通量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影响不显著。种植年限显著增加了设施菜地温室气体的增温潜势(GWP)和排放强度(GHGI)(P<0.05),且N_(2)O对GWP贡献率也呈现出随种植年限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冗余分析发现土壤有机碳(SOC)和NO_(3)^(-)-N含量、β-1,4-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硝酸还原酶(NRA)活性及土壤pH是影响设施菜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因子。设施菜地长期种植通过增加土壤SOC、NO_(3)^(-)-N含量,提高NAG、NRA酶活性及降低土壤pH而促进了设施土壤CO_(2)、N_(2)O排放。研究表明,随种植年限增加,设施菜地温室气体排放通量、总量、GWP、GHGI均逐渐增加,因而采取合理措施,适度降低土壤NO_(3)^(-)-N含量和提高土壤pH,有助于长期种植设施土壤温室气体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年限 设施土壤 Co2排放 n2o排放 增温潜势 排放强度
下载PDF
不同灌溉模式和施氮处理下稻田CH_4和N_2O排放 被引量:27
7
作者 董艳芳 黄景 +5 位作者 李伏生 王楷 方泽涛 刘靖雯 黄忠华 罗维钢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8-588,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模式和施氮处理稻田CH_4和N_2O的排放规律、综合增温潜势和综合排放强度,以期获得降低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灌溉模式和施氮管理。【方法】2015~2016年在广西南宁市灌溉试验站进行晚稻和早稻大田试验,两次试验均设3...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模式和施氮处理稻田CH_4和N_2O的排放规律、综合增温潜势和综合排放强度,以期获得降低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灌溉模式和施氮管理。【方法】2015~2016年在广西南宁市灌溉试验站进行晚稻和早稻大田试验,两次试验均设3种灌溉模式:常规灌溉(CIR)、"薄浅湿晒"灌溉(TIR)和干湿交替灌溉(DIR)。2种尿素-N和猪粪-N比例:100%尿素-N(FM1),50%尿素-N+50%猪粪-N(FM2)。共设CIR-FM1、TIR-FM1、DIR-FM1、CIR-FM2、TIR-FM2和DIR-FM2 6个处理,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水稻生育期内稻田CH_4和N_2O排放通量,分析了早晚稻生育期内CH_4和N_2O累积排放量和综合增温潜势,并结合产量分析了CH_4和N_2O综合排放强度。【结果】DIR下FM2处理早稻产量和两季总产量比FM1处理分别提高18.8%和17.7%,FM2下TIR和DIR模式早稻产量分别比CIR模式提高20.9%和37.4%以及DIR模式两季总产量比CIR模式提高21.5%。不同处理早晚稻生育前期CH_4排放通量较高,生育中后期CH_4排放通量较低。水稻生育期内TIR和DIR模式CH_4累积排放量低于CIR模式,FM1处理CH_4累积排放量低于FM2处理。不同处理早晚稻生育前期N_2O的排放通量为负值或者较低,N_2O排放主要集中在晒田完成复水之后及成熟期稻田水分落干时,DIR模式N_2O累积排放量显著高于CIR模式,FM2处理N_2O累积排放量高于FM1处理。不同处理稻田CH_4和N_2O的排放彼此间存在消长关系。CH_4对综合增温潜势的贡献率达99%以上,而N_2O的贡献率不足1%。3种灌溉模式下FM1处理CH_4或N_2O增温潜势、CH_4和N_2O综合增温潜势和排放强度均低于FM2处理,2种施氮处理下TIR和DIR模式CH_4和N_2O综合增温潜势和排放强度低于CIR模式。【结论】与常规灌溉相比,"薄浅湿晒"灌溉水稻产量和N_2O排放有所提高,但是降低CH_4排放量及CH_4和N_2O综合增温潜势和排放强度;干湿交替灌溉增加水稻产量和N_2O排放,但是降低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浅湿晒”灌溉 干湿交替灌溉 猪粪 CH4和n2o综合增温潜势 综合排放强度
下载PDF
Organic Manures and Crop Residues as Fertilizer Substitutes: Impact on Nitrous Oxide Emission, Plant Growth and Grain Yield in Pre-Monsoon Rice Cropping System 被引量:2
8
作者 Anushree Baruah Kushal Kumar Barua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5年第7期755-770,共16页
It has been previously argued that application of organic residues added in soils has a great impact on soil quality, grain productivity as well a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Substitu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has be... It has been previously argued that application of organic residues added in soils has a great impact on soil quality, grain productivity as well a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Substitu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has become a common practice in agricultural systems which consequently affect th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agricultural fields.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organic manures and crop residues amendments, five fertilizer treatments including conventional inorganic nitrogen fertilizer—NPK, cow manure, rice straw, poultry manure and sugarcane bagasse were applied in the field for two consecutive pre-monsoon rice seasons. Addition of rice straw, poultry manure and sugarcane bagasse decreased the cumulative N2O emissions by 14% and 31%, and by 1% and 7% and 5% and 3% in 2012 and 2013 respectively whe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fertilizer treatment (NPK) in both the seasons. Yield differences were not significant (p > 0.005) amongst the treatments, however, a slight increase was observed due to rice straw amendment over control. Soil organic carbon decreased by 11% - 17% under the application of organic residues which might have contributed to lower N2O emissions from the plots. Results of carbon equivalent emission (CEE) and carbon efficiency ratio (CER) indicated that incorporation of rice straw during pre-monsoon rice season had the potential to reduce the N2O emissions and yield scaled emissions of rice production at lower level than the conventional farmers’ practice of using chemical fertilizers (NP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Residues nitrous oxide (n2o) emission RICE Yield Residue Effect intensity (REI)
下载PDF
有机肥替代化肥氮对苹果产量、品质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文赞 韩建 +4 位作者 倪玉雪 李记园 尹兴 王琛 张丽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7-448,共12页
【目的】通过连续5年田间试验,研究有机肥替代化肥氮对苹果产量、品质以及果园温室气体排放及增温潜势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有机替代比例,为果园提质、增效、减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试验于2016—2021年在河北省邢台市果园进行,... 【目的】通过连续5年田间试验,研究有机肥替代化肥氮对苹果产量、品质以及果园温室气体排放及增温潜势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有机替代比例,为果园提质、增效、减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试验于2016—2021年在河北省邢台市果园进行,供试材料为13年生富士苹果。试验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农民传统施肥(CT)、推荐施肥(OPT)、推荐施肥基础上有机肥替代25%化肥氮(OPT25)、推荐施肥基础上有机肥替代50%化肥氮(OPT50),测定了历年苹果产量、品质,并在试验第5年监测了果园土壤的温室气体排放。【结果】1)与CT相比,OPT和OPT25处理苹果产量在后3年显著增加(P<0.05);OPT、OPT25和OPT50的苹果产量没有显著差异,产量均以OPT25最高,2021年相对CT处理显著增加28.42%(P<0.05)。2)有机肥替代处理的苹果品质优于传统施肥处理,且随试验年限的增加,较高比例的有机肥处理对苹果品质提升效果更显著;而施加有机肥显著提高了果实Vc含量、糖度与糖酸比,显著降低了果实酸度。3)OPT25处理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最低,为2.40 kg/hm^(2),相对CT处理显著降低6.98%;OPT50处理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最高,为3987.93 kg/hm^(2),相对CT处理显著增加2.16%;果园土壤为CH4弱汇,各处理间CH4累积排放量无显著差异。与CT处理相比,OPT和OPT25处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分别显著降低12.65%和15.16%,其中以OPT25处理最低,为0.071 kg/kg。【结论】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可显著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提质增效作用表现为OPT25>OPT50>OPT>CT;有机肥替代可降低土壤N_(2)O排放与GHGI,增加CO_(2)排放。基于本试验结果,建议该地区苹果园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为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产量 品质 有机肥替代 n_(2)o排放 CH_(4)排放 Co_(2)排放 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施氮模式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熠凡 李烙布 李伏生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4-53,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施氮模式对稻田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排放的影响,以获得降低2季稻田温室气体(GHG)排放的灌溉施氮模式。【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3种灌溉模式(常规灌溉CR、"浅湿晒"灌溉TR和干湿交替灌溉DR)...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施氮模式对稻田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排放的影响,以获得降低2季稻田温室气体(GHG)排放的灌溉施氮模式。【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3种灌溉模式(常规灌溉CR、"浅湿晒"灌溉TR和干湿交替灌溉DR)和3种施氮处理下FN1(纯氮120 kg/hm^(2),ω(基肥)∶ω(分蘖肥)∶ω(穗肥)=20∶40∶40)、FN2(纯氮120 kg/hm^(2),ω(基肥)∶ω(分蘖肥)∶ω(穗肥)=50∶25∶25)、FN3(纯氮90 kg/hm^(2),ω(基肥)∶ω(分蘖肥)∶ω(穗肥)=50∶25∶25)2季稻田CH_(4)和N_(2)O通量,并计算了其全球增温潜势(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结果】FN1处理和FN3处理下DR模式2季稻产量合计较CR模式分别增加17.9%和21.1%。TR模式和CR模式下FN1处理早稻产量和2季稻产量合计较FN2处理分别增加13.4%和11.4%,以及16.1%和12.6%。DR模式下FN2处理早稻产量较FN3处理增加11.0%。DR-FN1处理2季稻产量合计最高。FN1、FN2处理和FN3处理下TR和DR模式整个生育期2季稻田CH_(4)累积排放量较CR模式分别降低17.1%~22.5%和43.0%~56.8%,但是FN1处理和FN2处理下稻田N_(2)O累积排放量较CR模式分别增加69.3%~85.2%和146.2%~160.7%。TR模式下,FN3处理整个生育期2季稻田CH_(4)和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较FN2处理降低26.8%和32.3%。TR和DR模式的GWP和GHGI低于CR模式,且DR模式GWP和GHGI最低。FN1处理和FN3处理的GHGI低于FN2处理,且FN1处理的GHGI最低。因此,不同施氮处理下,TR和DR模式代替CR模式可以降低GWP和GHGI。【结论】TR和DR模式下,采用低氮肥用量以及少施基肥和多施追肥方案来可以降低GWP和GHGI,其中DR-FN1处理是本研究合适的灌溉施氮模式,可以增加水稻产量并降低GWP和GHG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湿晒”灌溉 干湿交替灌溉 CH4和n2o排放 全球增温潜势 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