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草甸草原CH_4和N_2O排放通量的时间变异 被引量:34
1
作者 王艳芬 马秀枝 +5 位作者 纪宝明 杜睿 陈佐忠 王庚辰 王跃思 万小伟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92-796,共5页
1998年 6月 1日、7月 2日、8月 3日和 9月 1日用静态箱_气相色谱法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甸草原CH4和N2 O排放通量的昼夜观测表明 ,天然草原是N2 O的源、CH4的汇 ,其排放和吸收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 4次昼夜观测的结果还表明 ,草甸... 1998年 6月 1日、7月 2日、8月 3日和 9月 1日用静态箱_气相色谱法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甸草原CH4和N2 O排放通量的昼夜观测表明 ,天然草原是N2 O的源、CH4的汇 ,其排放和吸收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 4次昼夜观测的结果还表明 ,草甸草原排放N2 O和吸收CH4的能力具有强烈的季节变化规律。方差分析表明 ,不同季节N2 O排放通量差异显著 (F =6 .35 9,p <0 .0 0 4 ) ,日均通量变化范围为 0 .2 82~ 2 .134μgN2 O N·m-2 ·h-1;而CH44次测定的日均吸收通量分别为 (- 5 2 .19± 19.6 7)、(- 2 7.2 0± 10 .5 7)、(- 12 6 .0 5± 9.32 )和 (- 16 .4 5± 1.31) μgCH4_C·m-2 ·h-1,从整个生长季看表现为“高_低_高_低”的特点。锡林河流域选择 9∶0 0~ 13∶0 0作为采样日起始采样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0 日变化 草甸草原 锡林河流域 内蒙古 CH4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燃煤过程NO_x和N_2O产生-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2
作者 张磊 杨学民 +4 位作者 谢建军 丁同利 姚建中 宋文立 林伟刚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04-1010,共7页
循环流化床(CFB)燃烧技术因其燃料适应范围广、污染物排放低等优点,近几十年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当前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CFB燃煤过程N2O排放浓度较高成为其应用的瓶颈问题.因此系统总结CFB燃煤过程中NOx和N2O排放的研究现状对开发新型CF... 循环流化床(CFB)燃烧技术因其燃料适应范围广、污染物排放低等优点,近几十年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当前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CFB燃煤过程N2O排放浓度较高成为其应用的瓶颈问题.因此系统总结CFB燃煤过程中NOx和N2O排放的研究现状对开发新型CFB燃煤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首先讨论了CFB燃煤过程中NOx和N2O的均相和异相反应机理,然后应用这些机理分析了床温、过剩空气系数、分级燃烧,以及煤种对CFB燃煤过程NOx和N2O排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常见的抑制NOx和N2O排放的工艺从机理角度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对2种本工作认为有应用前景的CFB燃煤减排NOx和N2O新技术-反向分级燃烧技术及CFB解耦燃烧技术进行了简要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煤炭燃烧 nOx n20
下载PDF
闽江河口短叶茳芏湿地CH4和N2O排放对氮输入的短期响应 被引量:35
3
作者 牟晓杰 刘兴土 +1 位作者 仝川 孙志高 《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482-2489,共8页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氮输入对闽江河口短叶茳芏湿地CH4和N2O排放通量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高氮输入在不同采样时间均促进了湿地CH4排放,低氮输入在不同时间则具有不同的变化特征.与对照处理相比,低氮和高氮2种处理分别使湿地CH...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氮输入对闽江河口短叶茳芏湿地CH4和N2O排放通量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高氮输入在不同采样时间均促进了湿地CH4排放,低氮输入在不同时间则具有不同的变化特征.与对照处理相比,低氮和高氮2种处理分别使湿地CH4排放通量增加了-44.35%~1 057.35%和7.15%~667.37%.外源氮输入在24 h内对湿地N2O排放通量具有明显的正激发效应,最高可增加171.60倍和177.79倍,但在8 d后,氮输入对湿地N2O排放的激发效应减弱甚至消失.氮输入在短时间内对湿地土壤Ec、pH和Eh均未产生显著影响.湿地CH4排放通量在对照处理下仅与5 cm Eh存在显著负相关,在低氮处理下仅与10 cm地温呈显著负相关,在高氮处理下则与5 cm Ec、0、5 cm pH以及0、5、10 cm土壤Eh均呈显著相关性,而N2O排放通量在不同处理下与湿地气温、地温、盐度、pH和Eh等环境因子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研究表明,探讨氮输入对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应考虑其时间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4 n2O 氮输入 滨海湿地 闽江口
原文传递
氮肥与生物炭施用对稻麦轮作系统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7
4
作者 李露 周自强 +2 位作者 潘晓健 李博 熊正琴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95-1103,共9页
【目的】以我国稻麦轮作系统为对象,研究氮肥和小麦秸秆生物炭联合施用对CH4和N2O排放规律的影响;结合小麦和水稻总产量进而评估对该生态系统综合温室效应(GWP)和温室气体强度(GHGI)的影响,为生物炭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及农业生产中的推... 【目的】以我国稻麦轮作系统为对象,研究氮肥和小麦秸秆生物炭联合施用对CH4和N2O排放规律的影响;结合小麦和水稻总产量进而评估对该生态系统综合温室效应(GWP)和温室气体强度(GHGI)的影响,为生物炭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及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生物炭通过小麦秸秆在300 500℃条件下炭化获得。田间试验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进行,为稻麦轮作体系。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观测CH4和N2O排放通量;试验共设置不施氮肥不施生物炭(N0B0)、不施氮肥施20 t/hm2生物炭(N0B1)、施氮肥不施生物炭(N1B0)、氮肥与20 t/hm2生物炭配施(N1B1)、氮肥与40 t/hm2生物炭配施(N1B2)等5个处理,各处理3次重复。【结果】单施氮肥(N1B0)与不施氮肥(N0B0)处理相比,增加了稻麦轮作产量82.8%,增加了CH4排放0.6倍,增加了N2O排放5.5倍。单施生物炭(N0B1)与不施生物炭(N0B0)处理相比,显著增产25.4%,却不能减少CH4和N2O的排放。在施氮的同时,配施20 t/hm2生物炭与单施氮肥处理相比,显著增加稻麦轮作产量21.6%,小麦和水稻总产量也比配施40 t/hm2生物炭处理高;配施40 t/hm2生物炭与单施氮肥处理相比,显著降低稻麦轮作系统CH4排放11.3%和N2O排放20.9%,CH4和N2O排放量也比配施20 t/hm2生物炭的排放量低。随着生物炭配施量的增加,CH4和N2O减排效果更明显。单施生物炭并不能有效地减少GWP,但却可以显著增加作物产量,从而减小GHGI。对N0B0、N0B1、N1B0、N1B1四个处理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氮肥和生物炭在CH4和N2O排放、作物产量、GWP和GHGI方面都不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各处理在100 a时间尺度上总GWP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1B0>N1B1>N1B2>N0B0>N0B1,GHGI值由大到小的顺序则为N1B0>N1B1>N0B0>N1B2>N0B1。单施生物炭与配施生物炭都能降低稻麦轮作系统的GWP和GHGI,配施40 t/hm2生物炭处理降低效果更好。【结论】稻田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稻麦轮作系统 CH4排放 n2O排放 综合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强度
下载PDF
过量施肥对设施菜田土壤菌群结构及N_2O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纪梦梦 吴晓刚 +4 位作者 吴欣欣 吴巧玉 李冀 秦先超 张晓君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23-1332,共10页
【背景】N_2O是一种很强的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强度大约是CO_2的265倍。土壤氮肥施加量是影响N_2O排放的重要因素,而厌氧条件下微生物反硝化则是N_2O产生的重要途径。【目的】研究过量施肥条件下蔬菜大棚土壤菌群结构变化及其对N_2O气... 【背景】N_2O是一种很强的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强度大约是CO_2的265倍。土壤氮肥施加量是影响N_2O排放的重要因素,而厌氧条件下微生物反硝化则是N_2O产生的重要途径。【目的】研究过量施肥条件下蔬菜大棚土壤菌群结构变化及其对N_2O气体排放的影响。【方法】利用自动化培养与实时气体检测系统(Robot)监测土壤厌氧培养过程中N_2O和N_2排放通量,比较过量施肥和减氮施肥模式下土壤N_2O排放模式的差异。通过Illumina二代测序平台对这2种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进行高通量测序,研究不同施肥量对土壤菌群组成的影响。【结果】过量施肥土壤中硝酸盐的含量大约是减氮施肥土壤的2倍,通过添加硝酸盐使2种土壤的硝酸盐含量均为60 mg/kg或为200 mg/kg时,过量施肥土壤在厌氧培养前期N_2O气体的产生量及产生速度都明显高于减氮施肥土壤。另外,过量施肥导致土壤菌群结构发生显著改变,并且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相对于减氮施肥,过量施肥方式富集了Rhodanobacter属的微生物。PICRUSt预测结果显示,传统施肥没有显著改变反硝化功能基因相对丰度。【结论】长期过量氮肥施用显著增加了土壤N_2O的排放,可能原因是施肥改变了包括氮转化相关微生物在内的土壤菌群组成,从而影响了土壤N_2O气体的形成与还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n2O 菌群 硝酸盐 反硝化
原文传递
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对林地和草地土壤N_2O排放的贡献 被引量:20
6
作者 李平 郎漫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4726-4732,共7页
【目的】明确好气条件下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对林地和草地土壤N2O排放的贡献,比较温度变化对两个过程排放贡献的影响。【方法】通过室内好气培养试验(60%WHC),采用15N同位素标记技术测定林地和草地土壤在10℃和15℃下铵态氮、硝态氮和N2O的... 【目的】明确好气条件下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对林地和草地土壤N2O排放的贡献,比较温度变化对两个过程排放贡献的影响。【方法】通过室内好气培养试验(60%WHC),采用15N同位素标记技术测定林地和草地土壤在10℃和15℃下铵态氮、硝态氮和N2O的15N丰度,计算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对N2O排放的贡献。【结果】好气培养条件下,林地和草地土壤中的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同时发生,硝化作用对N2O排放的贡献为53.1%―72.0%,是N2O排放的主要过程。培养期间林地土壤中反硝化过程对N2O排放的平均贡献为44.9%,显著大于草地土壤(28.9%),而硝化过程对N2O排放的平均贡献为55.1%,显著小于草地土壤(71.1%)。温度增加显著促进了土壤中N2O的排放,但是对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的N2O排放贡献没有影响。【结论】好气条件下硝化作用是土壤中N2O排放的主要过程,但反硝化作用仍占有很大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 反硝化 n2O ^15n 林地 草地
下载PDF
不同灌溉量对华北平原菜地N2O排放及其来源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丁军军 张薇 +3 位作者 李玉中 林伟 徐春英 李巧珍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269-2276,共8页
以华北平原菜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灌溉量设置不同的土壤水分对照,利用稳定同位素^(15)N自然丰度法,结合传统的乙炔抑制试验,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N_2O排放、N_2O同位素特征值以及同位素异位体位嗜值(SP值)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以阐明... 以华北平原菜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灌溉量设置不同的土壤水分对照,利用稳定同位素^(15)N自然丰度法,结合传统的乙炔抑制试验,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N_2O排放、N_2O同位素特征值以及同位素异位体位嗜值(SP值)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以阐明不同水分条件下N_2O的排放规律及其来源.结果表明:水分条件显著影响N_2O排放,相比于50%土壤孔隙含水率(WFPS),70%WFPS的水分条件下N_2O的排放较高.N_2O的排放集中在施肥前期,在施肥中后期迅速减弱.50%WFPS条件下,N_2O的排放最初以硝化作用为主,占比约为90%,随后硝化作用迅速下降,反硝化变成主导作用,施肥7 d后即达到80%以上;而70%WFPS条件下初期则以反硝化为主,占比约为70%,随后下降至40%左右,施肥10 d后逐渐升高至80%.整体上,N_2O的排放主要以反硝化作用为主,不同水分处理对土壤硝化、反硝化作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施肥前期,后期均以反硝化为主.综上,建议华北地区的菜地生产应适当降低灌溉量,以减少N_2O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 稳定同位素 SP值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灌溉
原文传递
我国河流N_2O饱和度与释放系数变化及其与河流氮水平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佳宁 晏维金 +2 位作者 陈能汪 王蓓 杨丽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76-1585,共10页
通过选择我国3个不同流域的河流,研究了河流N2O饱和度与释放量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河流氮水平的关系,并评估了IPCC关于河流N2O的释放系数。结果显示,河流硝态氮和氨氮的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023~5.24(均值1.29±0.822)mg N.L-1和0.020... 通过选择我国3个不同流域的河流,研究了河流N2O饱和度与释放量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河流氮水平的关系,并评估了IPCC关于河流N2O的释放系数。结果显示,河流硝态氮和氨氮的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023~5.24(均值1.29±0.822)mg N.L-1和0.020~40.3(均值2.54±5.47)mg N·L-1;相应地,河流N2O饱和度和释放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90%~8213%(均值407%±1010%)及0.250~1960(均值58.3±221)μg N.m-2·h-1。不同河流N2O饱和度均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N2O饱和度几乎持续处于过饱和状态,表明河流N2O是大气N2O的源。不同类型的河流,其氮浓度水平、N2O饱和度与释放量均有显著差异,城市纳污型河流——南淝河,其氨氮浓度、N2O饱和度和释放量显著高于其他河流,均值分别达(12.5±6.10)mg N·L-1、1760%±2620%及(363±548)μg N m-2·h-1。研究发现,除南淝河外,所有径流主导型的河流,其N2O饱和度与NO3-含量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说明高NO3-含量的河流能增加N2O的表观产量。除南淝河以外的河流N2O释放系数变化范围为0.05%~0.87%,均值为0.20%,较为接近IPCC的参考值0.25%。但我们的研究建议采用修正后的河流N2O释放系数(均值为0.10%),该系数更能体现河流释放N2O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氧化亚氮 饱和度 释放量 释放系数 硝态氮 氨氮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稻麦轮作生态系统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从 李舒清 +1 位作者 刘树伟 邹建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535-2550,共16页
【目的】研究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条件下稻麦轮作生态系统N_2O排放的响应规律,以期科学评估未来气候变化情境下,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稻麦轮作生态系统N_2O排放的影响,为中国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依托同步模拟自... 【目的】研究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条件下稻麦轮作生态系统N_2O排放的响应规律,以期科学评估未来气候变化情境下,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稻麦轮作生态系统N_2O排放的影响,为中国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依托同步模拟自由大气CO_2浓度升高和温度升高的T-FACE试验平台,设置本底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Ambient)、500μmol·mol^(-1) CO_2+本底大气温度(C)、本底大气CO_2浓度+温度增加2℃(T)和500μmol·mol-1 CO_2+温度增加2℃(C+T)等4个处理。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原位观测稻麦轮作生态系统N_2O排放通量,研究稻麦轮作生态系统N_2O排放对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的响应规律。【结果】(1)CO_2浓度升高使水稻和小麦生物量和产量分别显著增加9.7%、11.3%和5.6%、5.7%(P<0.05);温度升高使水稻和小麦生物量和产量分别显著减少21.1%、18.0%和31.6%、17.7%(P<0.05);CO_2浓度和温度的同步升高使水稻和小麦生物量和产量分别显著降低13.5%、8.7%和26.0%、10.3%(P<0.05)。(2)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均未改变稻麦轮作系统N_2O的季节排放模式。CO_2浓度升高条件下,水稻季和小麦季N_2O排放分别增加15.2%和39.9%,其中后者达显著水平(P<0.05);温度升高未显著影响水稻季N_2O排放,但显著增加小麦季N_2O排放20.5%(P<0.05);CO_2浓度和温度同步升高对水稻季N_2O排放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年际差异,但总体上有促进N_2O排放的趋势;CO_2浓度和温度同步升高极显著增加小麦季N_2O排放(46.0%,P<0.01)。(3)小麦季N_2O排放与小麦生物量密切相关,在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条件下,小麦季N_2O排放与小麦地下部生物量和ΔSOC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4)与对照组相比,CO_2浓度升高、温度升高以及两者的共同作用,分别导致稻麦轮作系统单位产量的N_2O排放强度(GHGI)分别增加29.1%、66.3%和81.8%,其中温度升高和CO_2浓度和温度同步升高处理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FACE 稻麦轮作 CO2 温度 生物量 产量 n2O 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下载PDF
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恒阳 赛俊聪 +2 位作者 赵明 林俊 朱昊凌 《电站系统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7-49,共3页
新排放标准GB13223-2011的实施对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提出了更严格要求,为了研究大型循环流化床机组烟气污染物的动态变化排放特性,以云南省某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为试验对象,通过控制变量法改变石灰石量、床温、氧量等因素,得到锅炉不同... 新排放标准GB13223-2011的实施对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提出了更严格要求,为了研究大型循环流化床机组烟气污染物的动态变化排放特性,以云南省某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为试验对象,通过控制变量法改变石灰石量、床温、氧量等因素,得到锅炉不同工况下SO2、NOx及N2O的排放特性,并从生成机理角度分析了不同参数之间的影响关系,得出了满足国家排放标准要求前提下的最佳的运行工况。试验结果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方式的完善和优化,保证系统高效稳定运行,满足国家排放标准要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SO2 nOx n2O 动态变化
原文传递
Saline-Sodic Soils:Potential Sources of Nitrous Oxide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被引量:8
11
作者 Upasana GHOSH Resham THAPA +2 位作者 Thomas DESUTTER HE Yangbo Amitava CHATTERJEE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期65-75,共11页
Increasing salt-affected agricultural land due to low precipitation, high surface evaporation, irrigation with saline water, and poor cultural practices has triggered the interest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salt o... Increasing salt-affected agricultural land due to low precipitation, high surface evaporation, irrigation with saline water, and poor cultural practices has triggered the interest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salt on nitrous oxide (N20) and carbon dioxide (CO2) emissions from soil. Three soils with varying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saturated paste extract (ECe) (0.44-7.20 dS m-1) and sodium adsorption ratio of saturated paste extract (SARe) (1.1-27.7), two saline-sodic soils (S2 and S3) and a non-saline, non-sodic soil (S1), were incubated at moisture levels of 40%, 60%, and 80% water-filled pore space (WFPS) for 30 d,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N) fertilizer addition (urea at 525μg g-1 soil). Evolving CO2 and N20 were estimated by analyzing the collected gas samples during the incubation period. Across all moisture and N levels, the cumulative N20 emission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39.8% and 42.4% in S2 and S3,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S1. The cumulative CO2 emission from the three soil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as a result of the complex interactions of salinity and sodicity. Moisture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i1 N20 emissions, but cumulative CO2 emission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an increase in moisture. Addition of 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umulative N20 and CO2 emissions. These showed that saline-sodic soils can b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or of N20 to the environment compared to non-saline, non-sodic soils. The application of N fertilizer, irrigation, and precipitation may potentially increase greenhouse gas (N20 and CO2) releases from saline-sodic so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MOISTURE 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n20 SALInITY SODICITY sodiumadsorption ratio
原文传递
退耕土壤的碳、氮固存及其对CO_2、N_2O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高亚琴 黄高宝 +4 位作者 王晓娟 马剑 刘博 黄涛 李卿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71-1076,共6页
采样分析陇中黄土高原地区农田退耕种植苜蓿3a、5a、8a后0~5、5~10、10~20cm土层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活性有机碳(SAOC)及矿质氮(NO3-N、NH4-N)含/储量的变化,并用静态箱—气质联用法对样地的CO2、N2O排放通量进行了测定,研... 采样分析陇中黄土高原地区农田退耕种植苜蓿3a、5a、8a后0~5、5~10、10~20cm土层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活性有机碳(SAOC)及矿质氮(NO3-N、NH4-N)含/储量的变化,并用静态箱—气质联用法对样地的CO2、N2O排放通量进行了测定,研究碳氮变化对土壤CO2、N2O排放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SOC、TN基础含量很低的贫瘠土壤退耕后表现出明显的碳、氮固存效应,有很强碳、氮固存潜力。与未退耕休闲农田相比,退耕3a、5a、8a后0~20cmSOC储量分别提高了9.12%、20.18%、34.39%,SOC平均固存率分别为0.17、0.23、0.25mg/(hm2·a)。TN储量在5~10、10~20cm增加不明显,在0~5cm退耕3a、5a、8a后储量分别提高14.29%,35.71%和64.29%,各退耕年限0~20cmTN平均固存率均为0.2mg/(hm2·a);(2)退耕后各年限草地土壤活性有机碳(SAOC)含量有所增加,但各层含量变化不明显,其增加量远小于SOC的增加,说明退耕初期阶段积累了较多的土壤惰性碳;NO3-N含量增加明显,0~5、5~10cm土壤各退耕年限含量达5%的显著性差异,但退耕前后NH4-N含量无明显变化。(3)土壤CO2通量与SOC含量、SAOC含量、TN含量及N2O通量显著正相关;N2O通量与SOC含量、矿质氮含量及CO2通量显著正相关。说明在环境因素稳定的条件下,退耕后土壤碳、氮含量的增加会导致CO2、N2O排放的加剧,表现出大气CO2、N2O的"源"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 碳、氮固存 CO2、n2O 通量
下载PDF
反硝化过程中温室气体N_2O产生和积累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庆伟 郑涛 李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1667-11668,共2页
污水反硝化处理过程中不但会产生最终产物氮气,而且会产生中间产物N2O气体。氧化亚氮(N2O)是一种强力的温室气体,深入了解N2O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有着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笔者对C/N比、溶解氧、pH、温度、NO2--N等影响N2O积累的因素... 污水反硝化处理过程中不但会产生最终产物氮气,而且会产生中间产物N2O气体。氧化亚氮(N2O)是一种强力的温室气体,深入了解N2O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有着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笔者对C/N比、溶解氧、pH、温度、NO2--N等影响N2O积累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氧化亚氮还原酶Nos的活性与N2O积累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 C/n 溶解氧 n2O 温室气体
下载PDF
红壤丘陵区冬闲稻田CH_4和N_2O排放通量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余佳 刘刚 +3 位作者 马静 张广斌 徐华 蔡祖聪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5-58,共4页
CH4和N2O是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2种主要温室气体,其排放规律以及减排措施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休闲期抛荒稻田普遍存在于我国西南和南方地区,而对于其CH4和N2O排放规律的研究还比较少。本实验选取江西红壤丘陵区进行观测,于稻田... CH4和N2O是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2种主要温室气体,其排放规律以及减排措施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休闲期抛荒稻田普遍存在于我国西南和南方地区,而对于其CH4和N2O排放规律的研究还比较少。本实验选取江西红壤丘陵区进行观测,于稻田休闲期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进行原位观测,旨在探讨休闲期CH4和N2O的排放规律,可为制定减排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红壤丘陵区冬闲稻田CH4和N2O平均排放通量(以CH4和N2O-N计)分别为0.03mg.m-2.h-1和3.27μg.m-2.h-1。冬闲期CH4和N2O平均排放通量与土温、降雨量无明显线性关系(P>0.05)。冬闲稻田排放CH4和N2O的综合温室效应(以CO2-eq计)为7.58 g.m-2,其中,CH4和N2O产生的温室效应(以CO2-eq计)分别为2.33和5.25 g.m-2。N2O排放量是冬闲稻田温室气体观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闲稻田 甲烷 氧化亚氮 排放通量
下载PDF
Estimates of N_2O Emissions and Mitigation Potential from a Spring Maize Field Based on DNDC Model 被引量:7
15
作者 LI Hu QIU Jian-jun +3 位作者 WANG Li-gang XU Ming-yi LIU Zhi-qiang WANG We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2067-2078,共12页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ffecting atmospheric nitrous oxide (N20) concentrations. Field measurements were conducted in Dalia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in Northeast China from two consecutiv...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ffecting atmospheric nitrous oxide (N20) concentrations. Field measurements were conducted in Dalia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in Northeast China from two consecutive years (2009 and 2010) to estimate NzO emissions from a spring maize field, a main cropping system across the Chinese agricultural regions. The observed flux data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local climate, soil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were utilized to test a process-based model, 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 (DNDC), for its applicability for the cropping system. The validated DNDC was then used for exploring strategies to reduce N20 emissions from the target fiel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jor N20 pulse emissions occurred with duration of about 3-5 d after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 both years 2009 and 2010, which on average accounted for about 60% of the total N20 emissions each year. Rainfall and fertilizer application were the major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N20 emissions from spring maize field. The average N20 flUXeS from the CK (control plot, without fertilization) and FP (traditional chemical N fertilizer) treatments were 23.1 and 60.6 gg m-2 h-~ in 2009, respectively, and 21.5 and 64.3 gg m-2 h-~ in 2010, respectively. The emission factors (EFs) of the applied N fertilizer (270 kg N ha-1) as N20- N were 0.62% in 2009 and 0.77% in 2010, respectively. The comparison of modeled daily NzO emission fluxes against observations indicated that the DNDC model had a good performance even if without adjusting the internal parameters. The modeled results showed that management practices such as no-till, changing timing or rate of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creasing residue incorporation, and other technically applicable measures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N20 emissions from the tested fields. Our study indicated that avoiding application of N fertilizers at heavy rainfall events or splitting the fertilizer into more applications would be the most feasible approaches to reduce N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ring maize n20 DnDC mitigation measures northeast China
下载PDF
不同灌水模式和施氮处理下稻田N_2O排放通量及其与硝化-反硝化细菌数量的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裴自伟 陈意超 +2 位作者 李伏生 黄忠华 罗维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61-2568,共8页
为获得减少稻田N_2O排放的合适灌溉模式和施氮管理,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和施氮处理对生育期内稻田N_2O排放通量和不同时期土壤无机氮含量和硝化-反硝化细菌数量的影响,并分析了采样当天稻田N_2O排放通量与无机氮含量和硝化... 为获得减少稻田N_2O排放的合适灌溉模式和施氮管理,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和施氮处理对生育期内稻田N_2O排放通量和不同时期土壤无机氮含量和硝化-反硝化细菌数量的影响,并分析了采样当天稻田N_2O排放通量与无机氮含量和硝化-反硝化细菌数量的关系。试验设3种灌溉方式,即常规灌溉(CI)、"薄浅湿晒"灌溉(TI)和干湿交替灌溉(DI),以及2种施氮处理,即全部施用尿素(RN1)和50%尿素+50%猪粪(RN_2),2种施氮处理氮用量相同。相同施氮处理下,TI模式可以降低稻田N_2O排放;DI和TI模式土壤无机氮含量、硝化细菌数量和亚硝化细菌数量较CI方式高,而CI和TI模式土壤反硝化细菌数量较DI模式高。相同灌水模式下,RN1处理可显著降低稻田N_2O排放,且RN1处理土壤无机氮含量、硝化细菌数量、亚硝化细菌数量和反硝化细菌数量较RN_2处理低。稻田N_2O排放通量与土壤反硝化细菌、硝化细菌数量和NH_4^+-N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309,P<0.01),且土壤NH_4^+-N含量与硝化细菌数量和反硝化细菌数量之间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555,P<0.01)。因此,"薄浅湿晒"灌溉和尿素处理可以降低稻田N_2O排放,且稻田N_2O排放通量受到土壤NH_4^+-N含量、反硝化细菌数量和硝化细菌数量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模式 有机无机氮肥配施 n2O排放 排放通量
下载PDF
N20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对颅脑创伤昏迷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宋合保 高国一 +4 位作者 冯军峰 李永涛 吕守华 毛青 江基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96-1200,共5页
目的·探讨N2O体感诱发电位的连续监测结果对颅脑创伤昏迷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收集35例重型颅脑创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昏迷患者的N20诱发电位数据,以N20诱发电位波幅改变、潜伏期延长作为主要观察指标,进行连... 目的·探讨N2O体感诱发电位的连续监测结果对颅脑创伤昏迷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收集35例重型颅脑创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昏迷患者的N20诱发电位数据,以N20诱发电位波幅改变、潜伏期延长作为主要观察指标,进行连续监测。除常规固定时间监测外,在急诊血肿清除术后、脑积水术前及术后、GCS评分改变后、腰椎穿刺术前后等进行监测,并结合病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N2O诱发电位波幅是否存在、潜伏期是否延长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密切相关。双侧N20均存在的患者,预后较好;仅一侧N20存在的患者,病情可在较长的时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双侧N20均消失的患者预后较差。结论·体感诱发电位N20的波幅、潜伏期为重型颅脑创伤昏迷患者在神经重症监护治疗阶段提供一种较为客观、简便的检查方法,可结合干预措施实施的情况为患者提供预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诱发电位 n20 颅脑创伤 昏迷 预后
下载PDF
Fe-MCM-22分子筛催化苯一步氧化制苯酚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宁 郭泉辉 《化学研究》 CAS 2008年第2期25-27,共3页
基于水热合成法制备的Fe-MCM-22分子筛,实验考察了铁离子负载量对N2O为氧化剂的苯一步氧化制苯酚反应的影响.X射线粉末衍射(XRD)、N2吸/脱附和程序升温氨脱附法(NH3-TPD)表征结果表明,Fe-MCM-22分子筛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规整的孔道结... 基于水热合成法制备的Fe-MCM-22分子筛,实验考察了铁离子负载量对N2O为氧化剂的苯一步氧化制苯酚反应的影响.X射线粉末衍射(XRD)、N2吸/脱附和程序升温氨脱附法(NH3-TPD)表征结果表明,Fe-MCM-22分子筛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规整的孔道结构,且铁杂原子以同晶替代的方式引入MCM-22分子筛骨架.活性评价结果表明,Fe-MCM-22分子筛活性与负载的铁离子含量有关,当n(Fe)/n(Al)=1∶9时,苯转化率达到最高的1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CM-22分子筛 n2O 苯酚 水热合成
下载PDF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不同水层下CH_4、N_2O的排放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振芬 张忠学 +1 位作者 郭亚芬 朱士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2-106,共5页
采用野外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三江平原沼泽湿地6—9月不同水层下CH4、N2O的排放进行了同步对比研究,并探讨了影响气体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不同水层下的CH4和N2O排放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CH4排放高峰期在7、8月,N2O主要... 采用野外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三江平原沼泽湿地6—9月不同水层下CH4、N2O的排放进行了同步对比研究,并探讨了影响气体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不同水层下的CH4和N2O排放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CH4排放高峰期在7、8月,N2O主要排放期在6、7月。40 cm水层下的CH4排放强度最高,平均为34.54mg.m-2.h-1;20、60 cm水层下的CH4排放强度居中,平均分别为17.18、13.02 mg.m-2.h-1;0 cm水层下的CH4排放强度最低,平均7.69 mg.m-2.h-1,N2O排放强度最高,为0.072 mg.m-2.h-1;20、40 cm水层下的N2O排放强度相似,平均分别为0.053、0.050 mg.m-2.h-1;60 cm水层下的排放强度最小,平均为0.026 mg.m-2.h-1。相关分析表明,CH4的排放通量与40 cm水深及5 cm地温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其它各土壤温度之间的相关性因水层不同有所差异;N2O排放通量与地表0、40 cm水深呈显著负相关,20 cm水层下的N2O排放通量与5 cm地温呈显著正相关。CH4、N2O的排放通量与大气温度及地表温度均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4 n2O 水层 沼泽湿地 三江平原 季节变化规律
下载PDF
High-loading and thermally stable Pt1/MgAl1.2Fe0.8O4 single-atom catalysts for high-temperature applications 被引量:5
20
作者 Kaipeng Liu Yan Tang +9 位作者 Zhiyang Yu Binghui Ge Guoqing Ren Yujing Ren Yang Su Jingcai Zhang Xiucheng Sun Zhiqiang Chen Aiqin W ang Jun Li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SCD 2020年第6期949-958,共10页
Single-atom catalysts(SACs)have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 in the field of heterogeneous catalysis.However,the fabrication of SACs with high loading and hightemperature stability remains a grand challenge,especiall... Single-atom catalysts(SACs)have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 in the field of heterogeneous catalysis.However,the fabrication of SACs with high loading and hightemperature stability remains a grand challenge,especially on oxide supports.In this work,we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rough strong covalent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highloading and thermally stable single-atom Pt catalysts can be readily prepared by using Fe modified spinel as support.Better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N2O decomposition reaction is obtained on such SACs than their nanocatalyst counterpart and low-surface-area Fe2O3 supported Pt SACs.This work provides a strategy for the fabrication of high-loading and thermally stable SACs for applications at high tempera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loading thermal stability single-atom catalyst strong covalent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 n20 decomposi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