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水溶性咪唑基硅量子点制备及用于果蔬中痕量铜的荧光检测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佳佳 连曼 +1 位作者 熊杰 李在均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7-376,共10页
硅量子点因其极佳的亲生物性和光学性能成为纳米材料新宠,但传统硅量子点水溶性差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本实验以三甲基硅咪唑为硅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制备水溶性咪唑基硅量子点。相对于硼氢化钠、抗坏血酸、牛血清蛋白、半胱氨酸和柠檬酸,... 硅量子点因其极佳的亲生物性和光学性能成为纳米材料新宠,但传统硅量子点水溶性差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本实验以三甲基硅咪唑为硅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制备水溶性咪唑基硅量子点。相对于硼氢化钠、抗坏血酸、牛血清蛋白、半胱氨酸和柠檬酸,柠檬酸钠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制得的硅量子点荧光发射最强。合成反应于220℃下可在2 h内完成,所制备的硅量子点水溶性好,平均粒径为2.6 nm,红外分析证实其表面存在游离的咪唑基。研究表明,硅量子点能与铜离子相互作用导致荧光强度的明显下降。考察不同温度下Cu^(2+)对硅量子点荧光的猝灭行为,发现荧光猝灭程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这说明荧光下降属于静态猝灭,即Cu^(2+)与硅量子点上的咪唑基作用形成稳定配合物。此外,共振光散射分析还揭示荧光猝灭过程伴随着粒子团聚。基于硅量子点的荧光猝灭行为,建立了痕量铜的荧光检测方法。当Cu^(2+)浓度在0.04~2400μmol/L之间,硅量子点的荧光强度随Cu^(2+)浓度的增加而线性下降,检出限(S/N=3)达1.29×10^(-8)mol/L。本方法具有高的灵敏度、选择性和重现性,已应用于果蔬中痕量铜的荧光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基硅咪唑 硅量子点 水热法 荧光检测 铜离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