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doped graphene grown on silk cocoon-derived interconnected carbon fibers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and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被引量:14
1
作者 Yongpeng Lei Qi Shi +4 位作者 Cheng Han Bing Wang Nan Wu Hong Wang Yingde Wang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8期2498-2509,共12页
Carbon-based metal-free catalysts are a promising substitute for the rare and expensive platinum (Pt) used in th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We herein report N-doped graphene (NG) that is exquisitely integrated in... Carbon-based metal-free catalysts are a promising substitute for the rare and expensive platinum (Pt) used in th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We herein report N-doped graphene (NG) that is exquisitely integrated into highly conductive frameworks, simultaneously providing more active sites and higher conductivity. The NG was in situ grown on carbon fibers derived from silk cocoon (SCCf) using a simple one-step thermal treatment. The resulting product (NG-SCCf), possessing a meso-/macroporous structure with three-dimensional (3D) interconnected networks, exhibits an onset potential that is only 0.1 V less negative than that of Pt/C and shows stability and methanol tolerance superior to those of Pt/C in alkaline media. Moreover, in the absence of Pt as co-catalyst, NG-SCCf shows a photocatalytic H2 production rate of 66.0 ~tmol-h l.g 1, 4.4-fold higher than that of SCCf. This outstanding activity is intimately related to the in situ grown NG, hierarchically porous structure, and 3D interconnected networks, which not only introduce more active sites but also enable smooth electron transfer, mass transport, and effective separation of electron-hole pairs. Considering the abundance of the green raw material in combination with easy and low-cost preparation, this work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sustainable catalysts in energy storage/conversion fields, such as electro- and photocat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oped graphene silk cocoon interconnected carbonfibers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photocatalytic hydrogenproduction
原文传递
N原子杂化石墨烯高效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RBk5染料废水 被引量:12
2
作者 于永波 黄湾 +3 位作者 董正玉 吴丽颖 张倩 洪俊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154-3161,共8页
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使用过程中,活化剂的大量流失与其环境二次危害是影响该技术应用的主要限制因素.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结合水热法制备环境友好型的N原子掺杂石墨烯作为催化剂,活化过一硫酸盐(PMS)产生硫酸根自由... 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使用过程中,活化剂的大量流失与其环境二次危害是影响该技术应用的主要限制因素.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结合水热法制备环境友好型的N原子掺杂石墨烯作为催化剂,活化过一硫酸盐(PMS)产生硫酸根自由基(SO4-·)和羟基自由基(·OH)降解活性黑5(RBk5)染料.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拉曼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N原子掺杂石墨烯进行表征.对催化剂催化性能进行研究,考察了初始p H、催化剂投加量和PMS投加量等因素对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N元素掺杂能够有效提升石墨烯材料的PMS催化活性,且活性受N掺杂比例影响较大;废水的初始p H对降解效率无明显影响.催化剂投加量为1.5 g·L^-1,PMS投加量为0.3 g·L^-1的条件下,反应25min后RBk5染料废水的降解率可达到99%以上,反应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自由基猝灭实验显示,N掺杂石墨烯/PMS体系降解RBk5为表面反应,SO4-·和·OH为降解RBk5的主要自由基.循环实验证明催化剂稳定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掺杂石墨烯 活性黑染料(RBk5) 催化 过一硫酸盐(PMS) 高级氧化
原文传递
Three-dimensional (3D) interconnected networks fabricated via in-situ growth of N-doped graphene/ carbon nanotubes on Co-containing carbon nanofibers for enhanced oxygen reduction 被引量:9
3
作者 Qi Shi Yingde Wang +6 位作者 Zhongmin Wang Yongpeng Lei Bing Wang Nan Wu Cheng Han Song xieJ Yanzi Gou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317-328,共12页
The strategy of combining highly conductive frameworks with abundant active sites is desirable in the preparation of alternative catalysts to commercial Pt/C for th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ORR). In this study, N... The strategy of combining highly conductive frameworks with abundant active sites is desirable in the preparation of alternative catalysts to commercial Pt/C for th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ORR). In this study, N-doped graphene (NG) and carbon nanotubes (CNT) were grown in-situ on Co-containing carbon nanofibers (CNF) to form three-dimensional (3D) interconnected networks. The NG and CNT bound the interlaced CNF together, facilitating electron transfer and providing additional active sites. The 3D interconnected fiber networks exhibited excellent ORR catalytic behavior with an onset potential of 0.924 V (vs. reversible hydrogen electrode) and a higher current density than Pt/C beyond 0.720 V. In addition, the hybrid system exhibited superior stability and methanol tolerance to Pt/C in alkaline media. This method can be extended to the design of other 3D interconnected network architectures for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gen reduction n-doped graphene carbon nanotubes in-situ grown three-dimensional (3D)interconnected fibernetworks
原文传递
氮掺杂石墨烯的生长机理及其在乙苯选择性氧化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8
4
作者 唐沛 高勇军 +3 位作者 杨敬贺 李文静 赵华博 马丁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22-928,共7页
以热解氧化石墨烯材料为碳基底,分别使用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对其进行氮掺杂处理, 制备了一系列氮掺杂石墨烯材料.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方法考察了氮掺杂石墨烯的生长机理. 结果表明, ... 以热解氧化石墨烯材料为碳基底,分别使用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对其进行氮掺杂处理, 制备了一系列氮掺杂石墨烯材料.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方法考察了氮掺杂石墨烯的生长机理. 结果表明, 随着制备过程中退火温度的改变, 氮掺杂石墨烯中不同氮物种的含量有显著差别.这种差异是由不同氮物种化学环境的差异所导致的.所制备的含氮石墨烯材料对乙苯选择性氧化制苯乙酮反应均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活性.其中,石墨氮的含量对于提高苯乙酮收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通过氧化剂控制活化的方法可以消除过多的结构缺陷和过量氮掺杂对催化反应的不利影响, 有效提升氮掺杂石墨烯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石墨烯 杂原子 生长机理 乙苯氧化反应
下载PDF
铁、氮掺杂石墨烯/碳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氧还原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6
5
作者 陈驰 周志有 +1 位作者 张新胜 孙世刚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31,共7页
以高含氮量的2-氨基咪唑为氮源,三氯化铁为铁源,高比表面积的KJ600碳黑为载体,通过水热法制得氨基咪唑聚合物前驱体,再经二次高温热处理,制得石墨烯/碳黑复合材料.透射电镜表征显示该材料为石墨烯纳米片与碳黑颗粒的复合结构.BET表征表... 以高含氮量的2-氨基咪唑为氮源,三氯化铁为铁源,高比表面积的KJ600碳黑为载体,通过水热法制得氨基咪唑聚合物前驱体,再经二次高温热处理,制得石墨烯/碳黑复合材料.透射电镜表征显示该材料为石墨烯纳米片与碳黑颗粒的复合结构.BET表征表明这是一种多孔结构,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882 m^2·g^(-1)),这有利于暴露更多活性位点,并促进传质.XRD证实催化剂中存在石墨烯,且石墨烯结构是在第一次热处理过程中形成的.电化学测试表明,该催化剂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都具有很高的氧还原电催化活性和低H_2O_2产率,并且在碱性介质中对甲醇小分子的抗毒化性能明显优于商业Pt/C催化剂,展示出在实际燃料电池系统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氨基咪唑 n掺杂石墨烯 氧气还原反应 石墨烯/碳黑复合结构
下载PDF
氮掺杂空心碳纳米球嵌入氮掺杂石墨烯负载钯纳米粒子作为甲酸氧化的高效电催化剂
6
作者 房越 杨富开 +2 位作者 曲微丽 邓超 王振波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1-333,共13页
低成本、高活性、耐久性好的高效电催化剂对直接甲酸燃料电池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简单经济的方法,研究了以三维层状多孔结构嵌入氮掺杂石墨烯(NG)的氮掺杂空心碳纳米球(NHCN)负载Pd纳米粒子作为直接甲酸燃料电池催化剂... 低成本、高活性、耐久性好的高效电催化剂对直接甲酸燃料电池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简单经济的方法,研究了以三维层状多孔结构嵌入氮掺杂石墨烯(NG)的氮掺杂空心碳纳米球(NHCN)负载Pd纳米粒子作为直接甲酸燃料电池催化剂。由于具有独特的氮原子掺杂三维互联层状多孔结构,Pd纳米颗粒尺寸较小的Pd/NHCN@NG催化剂具有较大的催化活性表面积、优越的电催化活性、较高的稳态电流密度和较强的抗CO中毒能力,明显超过传统的Pd/C、Pd/NG和Pd/NHCN催化剂对甲酸电氧化的催化性能。通过优化HCN/GO比,当HCN/GO质量比为1∶1时,Pd/NHCN@NG催化剂对甲酸的催化氧化性能最佳,其活性是Pd/C的4.21倍。本工作开发了一种优越的碳基电催化剂载体材料,为燃料电池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电氧化 氮掺杂中空碳纳米球 氮掺杂石墨烯 载体材料 三维互连层状多孔结构
下载PDF
氮掺杂石墨烯@碳纳米纤维的原位制备及其电催化氧还原性能 被引量:6
7
作者 施旗 雷永鹏 +1 位作者 王应德 王仲民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1-357,共7页
结合静电纺丝和热处理技术,在含钴碳纳米纤维上原位生长了氮掺杂石墨烯,制备了三维互通纤维网结构。研究了钴含量对产物氧还原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掺杂石墨烯的生成和钴的引入均显著提高了电催化活性。纺丝液中六水合硝酸钴与聚丙... 结合静电纺丝和热处理技术,在含钴碳纳米纤维上原位生长了氮掺杂石墨烯,制备了三维互通纤维网结构。研究了钴含量对产物氧还原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掺杂石墨烯的生成和钴的引入均显著提高了电催化活性。纺丝液中六水合硝酸钴与聚丙烯腈的质量比为1:10时,获得的催化剂活性最优,起始电势为0.84 V(vs RHE),反应为近四电子路径,具有比铂碳更好的稳定性和耐甲醇毒化能力。三维互通结构促进了电子和质子传输,并能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提高电催化活性。这种方法也可用于设计其它三维互通的纤维复合物,在能源与环境领域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还原反应 氮掺杂石墨烯 原位制备 三维互通纤维网
下载PDF
N掺杂石墨烯负载AgPd纳米催化剂室温高效催化甲酸分解制氢 被引量:5
8
作者 杜成 黑秀泽 +1 位作者 罗威 程功臻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7-495,共9页
本文制备了一种AgPd纳米粒子负载在氮掺杂石墨烯上的催化剂(AgPd/N-G).通过一系列分析技术表征了样品的元素组成、微观结构、光电子能谱等,并测试了其对于甲酸分解制氢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由于氮的掺杂,该催化剂在保留石墨烯导电... 本文制备了一种AgPd纳米粒子负载在氮掺杂石墨烯上的催化剂(AgPd/N-G).通过一系列分析技术表征了样品的元素组成、微观结构、光电子能谱等,并测试了其对于甲酸分解制氢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由于氮的掺杂,该催化剂在保留石墨烯导电性、机械性能及高的比表面积等优异特性的同时,大大增加了其活性位点.同时,有效地加强了载体与AgPd金属纳米粒子的结合力,使得金属粒子分散性大大提高,显著增加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 储氢材料 氮掺杂石墨烯 AgPd纳米金
原文传递
掺氮石墨烯的溶剂热制备及对抗坏血酸氧化的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4
9
作者 康辉 罗民 +3 位作者 梁斌 窦元运 梁森 丁肖怡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607-2611,共5页
以Hummers方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为前驱体,在乙二胺和水的混合溶剂热条件下(150℃,8h)合成了掺氮石墨烯(NG)。通过XRD、FT—IR、XPS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掺氮石墨烯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溶剂热反应在石墨烯表面引入C... 以Hummers方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为前驱体,在乙二胺和水的混合溶剂热条件下(150℃,8h)合成了掺氮石墨烯(NG)。通过XRD、FT—IR、XPS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掺氮石墨烯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溶剂热反应在石墨烯表面引入C—N,N-H等含氮基团。乙二胺不仅能对氧化石墨烯进行部分还原,而且还能对其进行掺氮功能修饰。电化学阻抗谱研究表明,掺氮石墨烯(NG)的电子转移阻抗明显小于相同条件下水热还原制备的石墨烯,说明功能修饰石墨烯大大改善了电子转移速率。将掺氮石墨烯修饰电板应用于对抗坏血酸的电化学检测,检出限达1.0×10^-5~2.8×10^-2mol/L,最低检测限(3σ/slope)为1.7×10^-7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氮石墨烯(nG) 溶剂热合成 石墨烯修饰电极 电催化
下载PDF
氮掺杂2D石墨烯负载0D-2D N-TiO_(2)杂化材料一锅法制备及协同增强光催化性能
10
作者 段帅凯 李睿 +1 位作者 程国森 陈连清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244-256,共13页
为协同解决TiO_(2)可见光响应低和电子-空穴对容易复合两个难题,本文先以硫酸氧钛为原料制备球状二氧化钛(TiO_(2(sp)))、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制备片状二氧化钛(TiO_(2(sh))),然后分别用乙二胺改性制得氮掺杂二氧化钛(N-TiO_(2(sp))和N-T... 为协同解决TiO_(2)可见光响应低和电子-空穴对容易复合两个难题,本文先以硫酸氧钛为原料制备球状二氧化钛(TiO_(2(sp)))、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制备片状二氧化钛(TiO_(2(sh))),然后分别用乙二胺改性制得氮掺杂二氧化钛(N-TiO_(2(sp))和N-TiO_(2(sh)));再根据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用浓氨水改性制得氮掺杂石墨烯(NG);最后NG一锅水热法分别负载N-TiO_(2(sp))或N-TiO_(2(sh)),得到5个球状氮掺杂TiO_(2)/氮掺杂石墨烯(N-TiO_(2(sp))/NG)和5个片状氮掺杂TiO_(2)/氮掺杂石墨烯(N-TiO_(2(sh))/NG)样品,并通过SEM、TEM、XRD、BET、XPS、FT-IR和UV-vi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含量的2D NG负载0D/2D N-TiO_(2)杂化材料在可见光下对X3B的协同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通过N参与两者杂化,N-TiO_(2)与NG发生协同增强作用,光吸收范围拓宽至可见光区,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提高光催化活性,其中2D/2D接触的N-TiO_(2(sh))/NG3杂化材料协同催化效果最好,在模拟太阳光下杂化材料50 min对X3B的降解率达到了98.5%,是TiO_(2)的6.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D-2D/2D 氮掺杂石墨烯 氮掺杂二氧化钛 杂化材料 协同光催化性能
原文传递
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曦 张峰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6期28-34,共7页
以尿素为前驱体,通过热退火的方式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烯,通过调节尿素的比例,制备了不同氮含量的氮掺杂石墨烯,并探究了其在重金属离子检测方面的应用。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X射线... 以尿素为前驱体,通过热退火的方式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烯,通过调节尿素的比例,制备了不同氮含量的氮掺杂石墨烯,并探究了其在重金属离子检测方面的应用。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元素分析(EA)对材料进行了表征,采用各种电化学方法测试了电化学检测镉离子(Cd^(2+))、铅离子(Pb^(2+))、铜离子(Cu^(2+))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尿素与氧化石墨烯比例为5∶1制备的氮掺杂石墨烯,检测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灵敏度,最低可检测2.0nmol·L^(-1) Cd^(2+)、0.1nmol·L^(-1) Pb^(2+)和1.2nmol·L^(-1) Cu^(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石墨烯 热处理 重金属离子检测 电化学传感
下载PDF
铁氮掺杂对石墨烯担载铂催化剂氧还原反应活性的影响
12
作者 李茂辉 杨智 +3 位作者 胡长刚 潘廷仙 同鑫 田娟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78-883,共6页
高氧还原活性担载铂催化剂的研发是加快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商业化进程的主要手段之一。以石墨烯为碳源,1,10-菲啰啉为氮源,FeCl3为铁源,用浸渍法制备铁氮掺杂石墨烯(FeN-G)载体,并通过乙二醇还原法获得Pt/FeN-G催化剂,探究铁氮原子的引... 高氧还原活性担载铂催化剂的研发是加快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商业化进程的主要手段之一。以石墨烯为碳源,1,10-菲啰啉为氮源,FeCl3为铁源,用浸渍法制备铁氮掺杂石墨烯(FeN-G)载体,并通过乙二醇还原法获得Pt/FeN-G催化剂,探究铁氮原子的引入对石墨烯担载铂催化剂氧还原反应(ORR)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测试、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手段对载体及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使用电化学方法对载体和催化剂的ORR活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Pt/FeN-G催化剂的氧还原反应起始电位及半波电位分别为0.96V和0.83V,优于相同Pt担载量的商业20%Pt/C催化剂。改性石墨烯载体在热处理过程中获得更高的介孔含量,这更有利于ORR过程中生成物与反应物的传递,Pt/FeN-G催化剂中存在吡啶氮和Fe-N型氮与铂纳米颗粒的协同催化,以及铂纳米颗粒与铁氮掺杂石墨烯载体间的相互作用,是Pt/FeN-G催化剂具有优异的ORR催化活性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还原反应 担载铂催化剂 铁氮掺杂石墨烯 活性
原文传递
氮掺杂六角石墨烯纳米结构的近红外等离激元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尹海峰 张红 岳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49-1054,共6页
基于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氮掺杂六角石墨烯纳米结构的近红外等离激元.沿一定的激发方向,边长为1 nm的氮掺杂六角石墨烯纳米结构在整个近红外光谱区都有强度较大的等离激元共振.参与这种近红外等离激元模式共振的电子在六角纳米结构... 基于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氮掺杂六角石墨烯纳米结构的近红外等离激元.沿一定的激发方向,边长为1 nm的氮掺杂六角石墨烯纳米结构在整个近红外光谱区都有强度较大的等离激元共振.参与这种近红外等离激元模式共振的电子在六角纳米结构的中心和边缘区域之间来回振荡.近红外等离激元共振模式的形成依赖于氮掺杂的位置和纳米结构的尺度大小.只有当氮掺杂在靠近边界区域时体系才会在近红外光谱区形成等离激元共振模式.对于边长小于1 nm的六角石墨烯纳米结构,氮掺杂后体系不能在近红外光谱区形成等离激元共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激元 氮掺杂石墨烯 纳米结构 近红外光谱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氮掺杂石墨烯柔性薄膜的制备及其超电容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钟奇能 粟泽龙 李新禄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55,63,共6页
目的改善超级电容器用石墨烯薄膜的超电容性能。方法采用水热和高温热解法制备多孔氮掺杂的石墨烯柔性薄膜,采用SEM形貌、XRD图谱和等温曲线分析其结构,采用三电极体系测试循环伏安曲线和恒流充放电曲线,分析其超电容性能。结果氮掺杂... 目的改善超级电容器用石墨烯薄膜的超电容性能。方法采用水热和高温热解法制备多孔氮掺杂的石墨烯柔性薄膜,采用SEM形貌、XRD图谱和等温曲线分析其结构,采用三电极体系测试循环伏安曲线和恒流充放电曲线,分析其超电容性能。结果氮掺杂石墨烯柔性薄膜保持了氧化石墨烯的褶皱透明,同时具有网络式的多孔洞结构。氮气吸脱附测试表明,氮掺杂多孔石墨烯的比表面积为280.78m2/g。氮掺杂石墨烯薄膜在1.0 mol/L硫酸钠溶液中,当电流密度为0.1 A/g时,其比容量达到169 F/g。结论氮原子的掺杂以及氮掺杂石墨烯柔性薄膜的多孔结构可以有效提高石墨烯材料的超电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石墨烯 多孔结构 超级电容器
下载PDF
三维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负载钴酞菁作为高效的氧气还原反应催化剂 被引量:3
15
作者 俞丁凌 张博文 何兴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76-2183,共8页
通过两步溶剂热法制备得到三维氮掺杂石墨烯与吡啶氧基钴酞菁的复合材料(CoTPPc/NGA).该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氧气还原性能,在起峰电位和半波上接近商业化的铂碳催化剂(Pt/C),且在稳定性和抗甲醇性能上优于铂碳催化剂,有望代替铂碳催化剂... 通过两步溶剂热法制备得到三维氮掺杂石墨烯与吡啶氧基钴酞菁的复合材料(CoTPPc/NGA).该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氧气还原性能,在起峰电位和半波上接近商业化的铂碳催化剂(Pt/C),且在稳定性和抗甲醇性能上优于铂碳催化剂,有望代替铂碳催化剂成为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阴极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石墨烯 气凝胶 钴酞菁 氧气还原反应
下载PDF
电增强氮掺杂石墨烯吸附亚甲基蓝 被引量:2
16
作者 艾鑫 张秀芳 +2 位作者 王冠龙 董晓丽 马春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以氧化石墨和三聚氰胺为前驱体用退火法制备不同掺氮量的氮掺杂石墨烯,通过电泳沉积技术制备NG/Ti电极,并用XRD、SEM、FT-IR对样品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为目标污染物进行电增强吸附性能测试,探究了样品的... 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以氧化石墨和三聚氰胺为前驱体用退火法制备不同掺氮量的氮掺杂石墨烯,通过电泳沉积技术制备NG/Ti电极,并用XRD、SEM、FT-IR对样品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为目标污染物进行电增强吸附性能测试,探究了样品的掺氮量、施加电位对电增强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聚氰胺与氧化石墨质量比为1∶1时制备的NG1.0/Ti电极具有最佳的吸附效果;施加-0.6 V的电位,NG1.0/Ti电极对亚甲基蓝(5 mg/L)的最大平衡吸附量为117.33 mg/g,为不施加电压下的1.78倍;NG1.0/Ti电极的褶皱结构和较大的比电容有利于电增强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石墨烯 电极 电增强吸附 亚甲基蓝
下载PDF
亚硝酸盐在氮掺杂石墨烯-CuS复合材料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及测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芳辉 张琴 +2 位作者 杨俊卿 李晓柠 何鹏飞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1-175,共5页
采用简单的水热反应制备氮掺杂石墨烯(NG)-CuS复合材料,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该材料进行了表征。将该材料修饰至玻碳电极(GCE)上研究了其对亚硝酸盐的电化学响应。结果表明,NG-CuS/GCE具有大... 采用简单的水热反应制备氮掺杂石墨烯(NG)-CuS复合材料,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该材料进行了表征。将该材料修饰至玻碳电极(GCE)上研究了其对亚硝酸盐的电化学响应。结果表明,NG-CuS/GCE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高导电性,从而对亚硝酸盐表现出好的电催化效果。在最佳实验条件下,NG-CuS/GCE对亚硝酸盐的响应在3s之内达到稳定,其催化氧化峰电流和亚硝酸盐浓度在0.1μmol/L^14.02 mmol/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S/N=3)低至33nmol/L。该修饰电极测定亚硝酸盐的稳定性、重现性和选择性好,已经成功用于实际样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 氮掺杂石墨烯 亚硝酸盐 电化学传感器
下载PDF
氮掺杂石墨烯修饰丝网印刷电极测量油脂氧化诱导时间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巍巍 朱振中 向思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9-153,共5页
构建了一种氮掺杂石墨烯(NRG)修饰丝网印刷电极交流阻抗法测量油脂氧化诱导时间的新型测量体系。优化了电极组成和阻抗测量条件,研究了油脂阻抗值与过氧化值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导电碳浆配方为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 构建了一种氮掺杂石墨烯(NRG)修饰丝网印刷电极交流阻抗法测量油脂氧化诱导时间的新型测量体系。优化了电极组成和阻抗测量条件,研究了油脂阻抗值与过氧化值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导电碳浆配方为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鳞片石墨粉和四乙氧基硅氧烷(TEOS)质量比为0. 1∶0. 1∶1∶2,NRG修饰量3μL,支持电解质为p H 7. 0的磷酸盐缓冲液,体积比1∶2的乙腈与磷酸盐缓冲液(pH 7. 0)为萃取剂,油和萃取剂体积比1∶1,流量1. 5 m L/min,测量频率(5~8)×10~5Hz。在最优条件下,萃取剂能较快速高效地萃取油脂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极性和弱极性氧化产物,所建立的测量体系能够灵敏地检测萃取相的阻抗值及其变化。由油脂氧化过程中阻抗值-时间曲线所得的氧化诱导时间,与由国标法所得的氧化诱导时间的相对偏差小于5%,F检验和t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之间不存在系统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石墨烯 丝网印刷电极 油脂 氧化诱导时间 交流阻抗法
下载PDF
Co@NGr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醛氧化酯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淑越 尹德峰 +4 位作者 郑艳霞 王静 朱大庆 左村村 李玉超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5期74-80,共7页
基于对催化剂催化醛氧化酯化性能的研究,分别选用氧化锰,氧化锌,炭黑(XC-72R)作为载体,合成了一系列氮掺杂石墨烯包裹钴核壳结构催化剂(Co@NGr/S,S为C,ZnO或MnO2),并将其应用于甲基丙烯醛(MAL)与甲醇(MeOH)的氧化酯化反应,研究了载体对... 基于对催化剂催化醛氧化酯化性能的研究,分别选用氧化锰,氧化锌,炭黑(XC-72R)作为载体,合成了一系列氮掺杂石墨烯包裹钴核壳结构催化剂(Co@NGr/S,S为C,ZnO或MnO2),并将其应用于甲基丙烯醛(MAL)与甲醇(MeOH)的氧化酯化反应,研究了载体对反应的催化性能.采用XRD、Raman、TEM、BET、XPS、H2-TPR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性能和状态进行了表征.同时选用活性最高的Co@NGr/C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焙烧温度,催化体系的醇醛比、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活性组分负载量等单因素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探索出最适合Co@NGr/C催化剂催化甲基丙烯醛的反应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酯化 氮掺杂石墨烯 钴催化剂 核壳结构
下载PDF
第一性原理对氮掺杂石墨烯作为锂-空电池阴极材料还原氧分子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侯滨朋 淦作亮 +3 位作者 雷雪玲 钟淑英 徐波 欧阳楚英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97-310,共14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氮掺杂石墨烯还原氧分子的机理.结果表明,掺杂氮原子以后,氧分子的吸附能增大,获得的电荷增多,O-O键长变长,说明氮掺杂石墨烯增强了对氧分子的还原能力.进一步分析发现,氧分子吸附之后,氮原子和氧分子... 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氮掺杂石墨烯还原氧分子的机理.结果表明,掺杂氮原子以后,氧分子的吸附能增大,获得的电荷增多,O-O键长变长,说明氮掺杂石墨烯增强了对氧分子的还原能力.进一步分析发现,氧分子吸附之后,氮原子和氧分子均从碳原子上获得电荷,氮原子同时也向氧分子转移电荷,从而使氧分子与基底的相互作用增强.另外,通过对比不同浓度的氮原子掺杂,发现3.13 at%的氮原子掺杂比例对氧分子的还原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空电池 氮掺杂石墨烯 氧分子吸附 氧还原机理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