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sol血小板保存液中添加花生四烯乙醇胺对体外保存血小板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庄云龙 张毅 +10 位作者 乔文本 于媛 林明 竺青 周娟 孙桂芝 赵翠云 聂向民 刘虹 陈元锋 朱传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85-1290,共6页
本研究探讨在M-sol(mixture of solutions)血小板保存液中添加花生四烯乙醇胺(N-arachidonoylethanolamine,ANA)对体外保存血小板的影响。利用Amic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无偿献血志愿者的血小板,血小板保养液为M-sol,实验组加入终浓度为0.1... 本研究探讨在M-sol(mixture of solutions)血小板保存液中添加花生四烯乙醇胺(N-arachidonoylethanolamine,ANA)对体外保存血小板的影响。利用Amic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无偿献血志愿者的血小板,血小板保养液为M-sol,实验组加入终浓度为0.1-50μmol/L的ANA,未加入ANA的另一组作为对照,置于22±2℃振荡仪中保存。于第7 d取样,用MTT比色法分析血小板的存活率。选定最佳浓度的ANA加入血小板保存液中,分别于第1、5、7、9和11 d取样,检测血小板计数(BP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磷脂酰丝氨酸(PS)膜外表达以及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含量。结果发现,加入终浓度为0.5μmol/L ANA的血小板存活率(91.23±5.44%)最高,与对照组(62.54±4.79%)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存第1、5、7、9和11 d实验组与对照组BPC均有下降趋势,但两组相比差较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保存期间血小板MPV和PDW有增加趋势,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保存到第9和11 d血小板膜外PS的表达,在实验组PS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69±1.82%vs 11.21±2.03%;10.74±1.78%vs15.37±1.95%),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保存期间可溶性P-选择素含量在两组中均有增加趋势,实验组可溶性P-选择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30.19±2.03 ng/mL vs 39.18±2.66 ng/mL;34.52±2.64ng/mL vs 43.23±2.58 ng/mL),两组相比差较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将低浓度ANA加入血小板M-sol保存液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血小板贮存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四烯乙醇胺 血小板 血小板存活率 活化
下载PDF
N-花生四烯甘氨酸(NAGly)缓解七氟烷诱导的发育期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神经毒性
2
作者 陆一鸣 莫怀忠 +3 位作者 董丽 陈伟 何婧 章俊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13年第6期445-448,共4页
目的探讨N-花生四烯酰乙醇胺(N-arachidonoylethanolamine,AEA)类似物N-花生四烯甘氨酸(Narachidonoyl glycine,NAGly)对发育期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七氟烷暴露诱导的神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7 d的原代海马神经元经七氟烷暴露,... 目的探讨N-花生四烯酰乙醇胺(N-arachidonoylethanolamine,AEA)类似物N-花生四烯甘氨酸(Narachidonoyl glycine,NAGly)对发育期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七氟烷暴露诱导的神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7 d的原代海马神经元经七氟烷暴露,同时给予NAGly处理,采用TUNEL染色和流式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表达。结果 NAGly促进细胞活性,抑制了七氟烷诱导的凋亡。NAGly改善了七氟烷暴露诱导的ERK1/2活性抑制。MEK抑制剂能够破坏NAGly的神经保护作用。结论 AEA类似物NAGly能够保护发育期海马神经元改善七氟烷诱导的神经毒性,其可能机制是通过上调MEK/ERK1/2 MAPK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花生四烯酰乙醇胺 n-花生四烯甘氨酸 七氟烷 原代海马神经元 神经毒性
原文传递
花生四烯乙醇胺对血小板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庄云龙 李蓬 +7 位作者 刘燕 张毅 乔文本 于媛 房云海 徐群 朱传福 张文静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9-592,共4页
目的探讨花生四烯乙醇胺(ANA)对血小板线粒体细胞色素C(Cyt-C)的释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从无偿献血者中采集的血小板,分为实验组(n=20):加入终浓度为0.5μmol/L的ANA;对照组(n=20):未加ANA;2组均置于(22±2)℃水平振荡的振荡... 目的探讨花生四烯乙醇胺(ANA)对血小板线粒体细胞色素C(Cyt-C)的释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从无偿献血者中采集的血小板,分为实验组(n=20):加入终浓度为0.5μmol/L的ANA;对照组(n=20):未加ANA;2组均置于(22±2)℃水平振荡的振荡仪保存7 d。Western blot检测血小板线粒体Cyt-C的释放和caspase-3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磷脂酰丝氨酸(PS)膜外表达,ELISA方法检测caspase-3的活性。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S表达阳性率:(8.29±1.44)%vs(14.24±2.47)%(P<0.05);caspase-3活性形式表达量:(0.063±0.014)%vs(0.132±0.025)%(P<0.05);caspase-3活性:0.096±0.04 vs 0.208±0.03(P<0.05);Cyt-C从线粒体释放到胞浆的数量比值:(3.18±1.32)%vs(15.13±3.40)%(P<0.05)。结论 ANA降低血板PS的膜外表达、减少线粒体Cyt-C的释放以及降低caspase-3活性,延缓了血小板凋亡。提示ANA可能通过抑制线粒体介导的途径抑制血小板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四烯乙醇胺 血小板 线粒体 细胞凋亡 细胞色素C CASPASE-3
下载PDF
花生四烯乙醇胺对血小板相关凋亡蛋白的影响
4
作者 张红卫 金孟民 +6 位作者 史军 赵炳旺 王雪 刘燕 梁刚 刘虹 庄云龙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9期51-54,共4页
目的在血站标准存储血小板条件下,探讨花生四烯乙醇胺(N-Arachidonoylethanolamine,ANA)对血小板细胞相关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Amicus血细胞分离机从无偿献血志愿者采集血小板,向其中一组加入终浓度为0.5μmol/L的ANA为ANA组,未加入ANA... 目的在血站标准存储血小板条件下,探讨花生四烯乙醇胺(N-Arachidonoylethanolamine,ANA)对血小板细胞相关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Amicus血细胞分离机从无偿献血志愿者采集血小板,向其中一组加入终浓度为0.5μmol/L的ANA为ANA组,未加入ANA的另一组作为对照组,置于(22±2)℃水平振荡的振荡仪保存7 d。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磷脂酰丝氨酸(PS)膜外表达;ELISA检测可溶性P-选择素的释放,Western blot检测血小板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以及免疫共沉淀分析BCL-XL和Bak蛋白相互作用。结果 ANA组PS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29±1.44)%vs.(14.24±2.47)%,P<0.05];ANA组可溶性P-选择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75.08±6.35)ng/ml vs.(90.37±8.91)ng/ml,P<0.05];ANA组BCL-XL和Bak蛋白的结合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约为对照组的2.6倍(P<0.05);ANA组caspase-9活性形式的量占总量(包括caspase-9酶原形式和活性形式)的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9.63±1.47)%vs.(23.24±2.47)%];ANA组caspase-3活性形式的量占总量(包括caspase-3酶原形式和活性形式)的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6.3±1.4)%vs.(13.2±2.5)%],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NA促进BCL-XL和Bak蛋白的结合,抑制了caspase-3和caspase-9的活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血小板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调节蛋白质类 血小板 花生四烯乙醇胺
原文传递
唾液及头发中内源性大麻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
5
作者 陈盛火 张权 +3 位作者 Mwanza Christopher 吴彦 段彩灵 邓慧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34-538,共5页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建立了检测唾液和头发中花生四烯酸乙醇氨(AEA)和2-花生四烯酸甘油(2-AG)含量的方法,并用于检测157名在校大学生唾液和头发中的AEA和2-AG,探讨AEA和2-AG对性别和肥胖的影响.唾液中的待测物采用乙酸乙酯液液...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建立了检测唾液和头发中花生四烯酸乙醇氨(AEA)和2-花生四烯酸甘油(2-AG)含量的方法,并用于检测157名在校大学生唾液和头发中的AEA和2-AG,探讨AEA和2-AG对性别和肥胖的影响.唾液中的待测物采用乙酸乙酯液液萃取提纯;头发中的待测物经甲醇孵育,用固相萃取柱萃取提纯.在大气压化学电离正离子模式和多反应监测方式下进行定性测试,以外标法进行定量测试.方法验证结果显示,唾液AEA,2-AG检测限分别为0.07和0.40 ng/m L;头发AEA,2-AG检测限分别为0.7和3.2 pg/mg;日内、日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5%,回收率为97.9%~108.0%.人群研究结果表明,肥胖者唾液和头发AEA,2-AG含量均显著高于非肥胖者(p<0.010);男性唾液2-AG含量显著低于女性(p<0.050),但AEA含量没有性别差异(p=0.844);男性头发2-AG含量显著高于女性(p<0.010),但AEA含量没有性别差异(p=0.4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AEA 2-AG 唾液 头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