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亲水富集策略分析人血浆中N-糖基化蛋白及N-糖类型 被引量:5
1
作者 马成 潘一廷 +3 位作者 张琪 王继峰 钱小红 应万涛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57-1063,共7页
蛋白质的N-糖基化是最重要的翻译后修饰之一,许多已知的血浆肿瘤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标都是N-糖基化蛋白。针对血浆的糖蛋白质组研究有利于发现新的蛋白标志物。然而,血浆蛋白质浓度分布的动态范围非常宽,且同一位点上的糖链存在微观不... 蛋白质的N-糖基化是最重要的翻译后修饰之一,许多已知的血浆肿瘤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标都是N-糖基化蛋白。针对血浆的糖蛋白质组研究有利于发现新的蛋白标志物。然而,血浆蛋白质浓度分布的动态范围非常宽,且同一位点上的糖链存在微观不均一性,影响了血浆中糖蛋白的鉴定效率。本文利用亲水材料ZIC-HILIC制备亲水富集柱分别对人血浆中的N-糖链和N-糖肽进行富集,并结合碱性反相色谱进行肽段的预分离和高准确度质谱分析,最终在健康人的血浆中鉴定到了299个糖基化蛋白、637个糖基化位点,并识别出31种不同的糖型。在这些鉴定到的糖基化位点中,新发现有107个N-糖基化位点(占总位点数的16.8%)。本方法操作简单,可以有效富集N-糖肽和N-糖,为在血浆中寻找糖蛋白和糖链生物标志物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辅助样品制备 亲水相互作用色谱 反相色谱 n-基化蛋白 n-
下载PDF
甲胺化衍生结合基于硅氢化物固定相的正相色谱用于单克隆抗体药物的N-糖基化表征 被引量:2
2
作者 汪耀 梁高道 +3 位作者 韩清 胡迅 张启伟 何振宇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15-620,共6页
采用甲胺化衍生结合基于硅氢化物固定相的正相色谱(SiH-NPC)分析单抗的N-糖基化。样品经酶切、甲胺化衍生、纯化后由液相色谱-质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亲水相互作用色谱(HILIC),SiH-NPC分离机制不同,使用常规的无盐流动相即可实... 采用甲胺化衍生结合基于硅氢化物固定相的正相色谱(SiH-NPC)分析单抗的N-糖基化。样品经酶切、甲胺化衍生、纯化后由液相色谱-质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亲水相互作用色谱(HILIC),SiH-NPC分离机制不同,使用常规的无盐流动相即可实现高分离度,避免污染质谱,色谱柱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更适合快速分析。结合唾液酸衍生方法,SiH-NPC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鉴定酸性糖和糖异构体方面呈现显著优势,在生物制药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胺化 硅氢化物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n-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建立并评估新的胃癌N-糖诊断标志物
3
作者 徐昕昀 赵云鹏 +3 位作者 阮灿平 高文超 王治国 高春芳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3-218,共6页
本研究通过分析胃癌患者血清N-糖图谱在癌变过程中的特征性改变,新建用于诊断胃癌N-糖标志物,并判断其诊断效力。收集胃癌(n=80)、胃溃疡(n=25)和健康对照(n=139)血清,基于DNA测序仪的毛细管电泳技术(DSA-FACE)检测每份血清标本中N-糖... 本研究通过分析胃癌患者血清N-糖图谱在癌变过程中的特征性改变,新建用于诊断胃癌N-糖标志物,并判断其诊断效力。收集胃癌(n=80)、胃溃疡(n=25)和健康对照(n=139)血清,基于DNA测序仪的毛细管电泳技术(DSA-FACE)检测每份血清标本中N-糖组图谱;采用临床免疫分析技术检测每份血清常规肿瘤标志物;分析N-糖图谱中特征性糖结构在疾病与对照组中的差异,及其在肿瘤进展过程中的改变,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衡量单个N-糖及常规肿瘤标志物诊断效力,Logistic逐步回归法建立有效的多指标诊断模型。每份血糖N-糖图谱至少得到9个N-糖结构峰。多个核心岩藻糖结构峰及侧支岩藻糖结构峰在三组有显著差异。在肿瘤组中,peak 5与peak 9在肿瘤组中显著升高,而含有核心岩藻糖结构的糖链peak 2、3、6、7和peak 8显著性降低,并且在胃癌进展期中,这类核心岩藻糖结构峰值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加重呈逐渐下降趋势。本研究所建立的N-糖诊断模型GCglycoB,在不影响特异度的情况下,较常规胃癌标志物联合应用敏感度提高20%,正确率提高26.7%。新建N-糖诊断标志物GCglycoB与现有肿瘤标志物比较,可显著提高胃癌诊断率;但这一新的胃癌诊断模型离理想标志物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尚需临床大样本多中心补充、验证;胃癌核心岩藻糖结构降低机制仍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诊断标志物 n-
原文传递
桑叶的降血糖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 被引量:54
4
作者 孙莲 孟磊 +3 位作者 阎超 张丽静 陈坚 贾殿增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1-473,共3页
桑叶中含有 N-糖化合物 (N- containing- sugars) ,具有抑制血糖上升的药理作用 ,可用于防治和治疗糖尿病 ,对桑叶的降血糖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桑叶 n-化合物 降血 药理作用 植物药
下载PDF
成像毛细管等点聚焦电泳法对单克隆抗体制品的电荷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于传飞 郭玮 +6 位作者 王兰 张峰 刘春雨 王文波 李萌 王军志 高凯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12-1215,共4页
目的:采用成像毛细管等点聚焦电泳法分析单克隆抗体制品的电荷异质性。方法:应用优化的成像毛细管等点聚焦电泳技术,对2种单克隆抗体制品酶切处理前后进行电荷异质性分析。结果:羧肽酶B处理前后的抗体1成像毛细管等点聚焦电泳结果比较... 目的:采用成像毛细管等点聚焦电泳法分析单克隆抗体制品的电荷异质性。方法:应用优化的成像毛细管等点聚焦电泳技术,对2种单克隆抗体制品酶切处理前后进行电荷异质性分析。结果:羧肽酶B处理前后的抗体1成像毛细管等点聚焦电泳结果比较证明其电荷异质性主要由C末端赖氨酸不均一性引起;羧肽酶B处理和/或N-糖苷酶处理前后的抗体2成像毛细管等点聚焦电泳结果比较证明其电荷异质性主要由C末端赖氨酸不均一性和N-糖的唾液酸修饰引起。结论:采用优化的成像毛细管等点聚焦电泳技术,可较好地分析单克隆抗体产品的电荷异质性;并且配合合适的酶切处理,可判断单克隆抗体产品主要电荷异质性的来源,为保证单克隆抗体产品技术药物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及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电荷异质性 成像毛细管等点聚焦电泳 C末端赖氨酸不均一性 n-末端唾液酸修饰
原文传递
血清N-糖组诊断模型在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曹曦 张莹 +5 位作者 南月敏 谈宗男 陈萃英 商庆华 刘学恩 庄辉 《中华肝脏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23-1029,共7页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不同分期肝纤维化患者血清中N-聚糖丰度变化,依此建立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N-糖组模型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169例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资料,采用基于DNA测序仪的荧光标记糖电泳技术,检测和分析患者血清中9种N...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不同分期肝纤维化患者血清中N-聚糖丰度变化,依此建立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N-糖组模型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169例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资料,采用基于DNA测序仪的荧光标记糖电泳技术,检测和分析患者血清中9种N-聚糖。基于肝纤维化各期N-聚糖相对含量变化,应用二元Logistics回归方法建立诊断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等评价其诊断效力,并与其他肝纤维化诊断模型比较。结果N-糖组诊断模型(模型B和模型C)在区分纤维化S1~S2与S3~S4和S1~S3与S4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最大(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776,0.827),高于GlycoFibroTest(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760,0.807)、GlycoCirrhoTest(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722,0.787)、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的比值指数(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755,0.751)、肝纤维化4项指数(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730,0.774)和S指数(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707,0.744),但模型A(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752)在区分纤维化S1与S2~S4时诊断效力仅低于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的比值指数(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807)。当N-糖组模型与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的比值指数联合诊断各期肝纤维化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模型A、模型B和模型C)为0.839、0.825和0.837,提高了诊断效力。结论血清N-糖组模型诊断丙型肝炎肝纤维化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肝硬化 诊断模型 n-组学
原文传递
血清N糖组学标志物诊断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被引量:8
7
作者 曹曦 刘学恩 庄辉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28-235,共8页
人体肝脏是蛋白质合成与修饰的重要场所,肝脏损伤会影响蛋白质糖基化修饰,可能导致糖蛋白表面糖基化数量或结构异常,进而影响其功能。糖蛋白的异常糖基化与患者肝脏纤维化、肝硬化、肝癌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阻断肝病进展并改善... 人体肝脏是蛋白质合成与修饰的重要场所,肝脏损伤会影响蛋白质糖基化修饰,可能导致糖蛋白表面糖基化数量或结构异常,进而影响其功能。糖蛋白的异常糖基化与患者肝脏纤维化、肝硬化、肝癌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阻断肝病进展并改善预后。本文对血清N糖组生物标志物诊断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组学 血清生物标记物 肝纤维化/肝硬化 肝癌
原文传递
全柱成像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法评价IL-15融和蛋白的电荷异质性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响 于雷 +2 位作者 郭莹 周勇 饶春明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232-2237,共6页
目的:建立全柱成像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capillary isoelectric focusing-whole column imaging detection,c IEF-WCID)方法评价白细胞介素-15(IL-15)融和蛋白的电荷异质性。方法:通过比较5种不同的两性电解质,以及不同尿素浓度(0,3,6和8... 目的:建立全柱成像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capillary isoelectric focusing-whole column imaging detection,c IEF-WCID)方法评价白细胞介素-15(IL-15)融和蛋白的电荷异质性。方法:通过比较5种不同的两性电解质,以及不同尿素浓度(0,3,6和8 mol·L-1)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优化建立了IL-15融和蛋白的全柱成像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方法。具体方法为采用3 mol·L-1尿素、0.35%甲基纤维素、4%两性电解质混合溶液作为样品缓冲液,聚焦电压为3 k V,预聚焦时间1 min,聚焦时间7 min。结果:利用新建方法测定了IL-15融和蛋白的等电点范围为6.00~6.71,分离检测到12个异构体,重复性实验中各异构体的峰面积百分比RSD为0.7%~7.4%,等电点RSD为0.0%~0.1%;稳定性实验中各异构体峰面积百分比的RSD为1.5%~10.5%,等电点RSD为0.0%~0.3%;3个不同批次IL-15融和蛋白的各异构体峰面积百分比和等电点基本一致。去N-糖基化及去唾液酸化实验结果表明,IL-15融和蛋白的电荷异构体主要是由N-糖基化不同产生,而酸性端异构体是由于唾液酸化程度不同产生的。结论:研究建立的全柱成像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方法可以有效分离IL-15融和蛋白的12种异构体,糖基化尤其是唾液酸化是引起电荷异质性的主要原因,新建方法对IL-15融和蛋白的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柱成像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 IL-15融和蛋白 电荷异质性 n-修饰 唾液酸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N-糖组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赵云鹏 高春芳 +4 位作者 房萌 孙树汉 刘艳 陈冬梅 蔡美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80-1283,共4页
目的:通过对厚发性肝细胞癌(HCC)与正常人血清N-糖组图谱比较分析,寻找异常峰,为寻求新的HCC肿瘤标志物奠定基础。方法:收集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HCC患者(n=100)及健康献血员(n=130)血清,采用基于DNA测序仪的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每... 目的:通过对厚发性肝细胞癌(HCC)与正常人血清N-糖组图谱比较分析,寻找异常峰,为寻求新的HCC肿瘤标志物奠定基础。方法:收集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HCC患者(n=100)及健康献血员(n=130)血清,采用基于DNA测序仪的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每份标本中荧光标记的N-糖组分。结果:每份血清均得到具有11个峰的图谱,峰值经校正后量化,HCC组较对照组峰1、2、9、11升高,蜂6、8、10降低(P<0.05);且部分峰值变化与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HBV DNA载量、临床肝功能指标存在相关性。结论:HCC组血清N-糖组图谱较正常对照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变化有望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肝细胞 电泳 毛细管
下载PDF
源于细菌Dyella caseinilytica的新型N-糖酰胺酶的特性及其功能分析
10
作者 武俊英 王婷 +1 位作者 JOSEF Voglmeir 刘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04-110,共7页
N-糖酰胺酶(N-glycosidase,PNGase)是一种糖苷水解酶,主要功能为释放糖肽或糖蛋白上的N-糖链,在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商业化的PNGase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开发性能优良的新型PNGase具有研究... N-糖酰胺酶(N-glycosidase,PNGase)是一种糖苷水解酶,主要功能为释放糖肽或糖蛋白上的N-糖链,在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商业化的PNGase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开发性能优良的新型PNGase具有研究意义。该研究在细菌Dyella caseinilytica中利用编码PNGase的基因,通过在大肠杆菌中进行重组表达,成功获得一种新型PNGase,命名为PNGase Dc,该酶分子质量为63.01 kDa。之后对其酶学特性、功能和应用潜力进行分析。酶学特性结果表明,PNGase Dc的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2.0和37℃,酶促反应无金属离子依赖性;此外,该酶稳定性优良,在4℃下保存45 d仍能维持最高活性;分子对接结果表明,PNGase Dc与底物N′N-二乙酰壳二糖的相互作用力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定点突变证明,Asp102和Glu236是影响重组PNGase Dc活性的关键氨基酸;PNGase Dc对标准糖蛋白辣根过氧化物酶和牛乳铁蛋白均具有良好的去糖基化效果;最后,以拟南芥和小鼠血浆作为底物评估PNGase Dc应用潜力,证实PNGase Dc在动植物源糖蛋白的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综上所述,该研究为动植物源糖蛋白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工具酶PNGase Dc,并为该酶的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Gase Dc n- n-酰胺酶 稳定性 Dyella caseinilytica
下载PDF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血清中N-糖组学改变 被引量:4
11
作者 焦丽静 韩信荣 +3 位作者 房萌 张琰彬 陈佩奇 许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823-3827,共5页
目的:探索肺癌患者、正常人群以及良性肺病患者血清N-糖组图谱差异性表达,为寻找新的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奠定基础。方法:收集105例肺癌患者、71例健康对照者以及43例良性肺病患者血清,采用DSA-FACE技术检测血清样本的N-糖组图谱。结果:(... 目的:探索肺癌患者、正常人群以及良性肺病患者血清N-糖组图谱差异性表达,为寻找新的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奠定基础。方法:收集105例肺癌患者、71例健康对照者以及43例良性肺病患者血清,采用DSA-FACE技术检测血清样本的N-糖组图谱。结果:(1)3组间有8个峰值差异存在显著性:与对照组相比,肺癌组peak1、5、9升高,Peak3、6、11降低(P<0.05)。与良性肺病组相比,肺癌组Peak5、9升高;Peak3、4、11降低(P<0.05)。(2)肺癌组中,不同的TNM分期、年龄及性别与N-糖链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肺癌患者血清N-糖组图谱具有特征性表达,其作为肺癌诊断标志物具有一定的诊断性能和潜在价值,还需进行大样本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n- 基化 DSA-FACE法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植物N-糖链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金霞 贾晓晨 +2 位作者 王文霞 胡建恩 尹恒 《生物技术进展》 2018年第6期500-508,554,共10页
N-糖基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胚胎发育、癌症发生发展及免疫防御等诸多复杂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基于质谱的N-糖链的检测及其定量研究在动物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相比之下,植物N-糖基化及N-糖链检测的相关... N-糖基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胚胎发育、癌症发生发展及免疫防御等诸多复杂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基于质谱的N-糖链的检测及其定量研究在动物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相比之下,植物N-糖基化及N-糖链检测的相关研究要远远滞后,这也是制约植物糖生物学研究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之一。对蛋白质N-糖链的释放、定量策略、可视化检测及其在植物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指导后续植物N-糖链及N-糖组的定性定量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基化 n- n- 质谱 植物生物学
下载PDF
N-糖酰胺酶F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及其脱糖基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苏移山 王圣钧 +1 位作者 王鹏 祁庆生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1-915,共5页
从脑膜炎脓杆菌(Flavobacterium meningosepticum)基因组中通过PCR扩增了N糖酰胺酶F(PNGaseF)基因,经酶切后与表达载体pET28a连接,获得的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重组大肠杆菌经诱导表达和纯化提取后,获取大量高纯度N糖酰胺酶F... 从脑膜炎脓杆菌(Flavobacterium meningosepticum)基因组中通过PCR扩增了N糖酰胺酶F(PNGaseF)基因,经酶切后与表达载体pET28a连接,获得的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重组大肠杆菌经诱导表达和纯化提取后,获取大量高纯度N糖酰胺酶F,其纯度达90%以上。试验证明,经纯化的重组N糖酰胺酶F可以切除核糖核酸酶B、转铁蛋白和人IgG等糖蛋白上的N糖链,具有脱糖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酰胺酶F PET28a RnASE B 基化
下载PDF
液质联用技术分析可溶性CD95-Fc融合蛋白N-糖组成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雷 陶磊 +2 位作者 李响 郭莹 饶春明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496-1501,共6页
目的:分析鉴定可溶性CD95-Fc融合蛋白的N-糖组成。方法:采用Glyco Works Rapi Fluor-MS N-糖分析试剂盒酶解并标记、纯化N-糖基,糖基纯化产物经Waters BEH Glycan糖蛋白分析柱分离后,依次进入荧光检测器和飞行时间质谱仪检测。结果:结... 目的:分析鉴定可溶性CD95-Fc融合蛋白的N-糖组成。方法:采用Glyco Works Rapi Fluor-MS N-糖分析试剂盒酶解并标记、纯化N-糖基,糖基纯化产物经Waters BEH Glycan糖蛋白分析柱分离后,依次进入荧光检测器和飞行时间质谱仪检测。结果:结合荧光和质谱检测结果,鉴定出15种糖型:G0-GN,G0FGN,G0,G0F,Man5,G1F,G1F,G2F,G2F+SA,G2F+SA,G3F,G2F+2SA,G3F+SA,G3F+2SA和G3F+3SA;各糖型组分实测单同位素分子量与理论值差异均不足0.1Da;所占比例最高的糖型依次为G0F(30%),G1F(25%),G2F+SA(14%)和G2F(13%);不同批次相同糖基组分保留时间的RSD均低于0.2%,峰面积百分比的RSD均低于15%。结论:本研究成功鉴定出可溶性CD95-Fc融合蛋白的15种主要糖型,不同批次的糖型荧光图谱基本一致,可作为UPLC法对可溶性CD95-Fc融合蛋白N-糖定性定量的标准参考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CD95-Fc n-分析 超高效液相/质谱 荧光 型鉴定
原文传递
基于新型衍生化方法的UPLC-HRMS单克隆抗体N-糖基化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铁偲 胡婷 张金兰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2-1037,共6页
目的:为了满足单克隆抗体药物N-糖分析的实际需要,建立稳定、灵敏、可靠的单克隆抗体药物N-糖分析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全新的肼基衍生化试剂对N-糖进行衍生化,并对衍生化后的N-糖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分析。采用与开源数据... 目的:为了满足单克隆抗体药物N-糖分析的实际需要,建立稳定、灵敏、可靠的单克隆抗体药物N-糖分析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全新的肼基衍生化试剂对N-糖进行衍生化,并对衍生化后的N-糖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分析。采用与开源数据库比对和多级质谱对检测到的N-糖进行初步定性。结果:新的肼基衍生化分析方法将单克隆抗体药物N-糖分析的灵敏度提高了2-3个数量级,与传统2-氨基苯甲酰胺(2-AB)衍生化相比,灵敏度也有3倍的提高。新的方法条件温和,保证N-糖结构的完整性,实现了多种不稳定唾液酸修饰N-糖的检出。二级质谱的应用提高了结构分析的效率与针对性。结论:本文建立了可靠、灵敏、高效的单克隆抗体药物N-糖分析方法,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衍生化 单克隆抗体 肼基衍生化试剂 基化 蛋白 液质联用 二级质谱
原文传递
血清N-糖组在原发性肺癌中的特征性表达及与中医证型的关联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晨冰 王祎熙 +1 位作者 焦丽静 许玲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691-2696,共6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肺癌患者外周血N-糖组图谱的特征性表达,探索外周血N-糖组学对原发性肺癌患者中医证型的关联性。方法:分别收集原发性肺癌患者、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基于DNA测序仪的荧光糖电泳(DSA-FACE)技术对血清N-... 目的:分析原发性肺癌患者外周血N-糖组图谱的特征性表达,探索外周血N-糖组学对原发性肺癌患者中医证型的关联性。方法:分别收集原发性肺癌患者、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基于DNA测序仪的荧光糖电泳(DSA-FACE)技术对血清N-糖组图谱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原发性肺癌患者外周血N-糖组与肺癌分期、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外周血N-糖组图谱检测结果显示,Peak2、Peak3、Peak4、Peak5、Peak6、Peak9、Peak10、Peak11、Peak12及总核心岩藻糖基化水平(SumFuc)在原发性肺癌患者、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中存在差异性(P<0.05);从健康对照组到良性肺部疾病再到原发性肺癌组,Peak2、Peak5、Peak9呈逐步上升趋势;而Peak3、Peak4、Peak6、SumFuc呈逐步下降趋势。原发性肺癌组N-糖组Peak3、Peak4、Peak6、SumFuc与TNM分期呈负相关,Peak9、Peak12与TNM分期呈正相关。N-糖组在不同证型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k1、Peak6、SumFuc从气虚痰湿证、阴虚热毒证到气阴两虚证中呈逐步下降趋势。Peak5、Peak11在3种证型中呈逐步上升趋势。结论:原发性肺癌患者外周血N-糖组存在特征性表达,N-糖组在原发性肺癌筛查和鉴别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外周血N-糖组与原发性肺癌患者TNM分期以及中医证型分布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肺癌 n-组学 证型 早期筛查 荧光电泳
原文传递
粟酒裂殖酵母N-糖酰胺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信丰学 王鹏 +1 位作者 钟盛华 祁庆生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2-597,共6页
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N-糖酰胺酶(Pnglp)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粟酒裂殖酵母中克隆出糖酰胺酶cDNA。将得到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15b中。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 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N-糖酰胺酶(Pnglp)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粟酒裂殖酵母中克隆出糖酰胺酶cDNA。将得到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15b中。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诱导表达和纯化提取后,进行酶活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该酶的分子量约为39 kD,纯化后的重组N-糖酰胺酶可以对变性处理的糖蛋白进行糖链的切除,且这种作用需要还原剂DTT的辅助作用;N-糖酰胺酶只对错误折叠的糖蛋白有作用,对天然的糖蛋白没有作用。等量粟酒裂殖酵母Png1p在不同温度、pH、DTT浓度和底物变性温度下对等量核糖核酸酶B(RNase B)的脱糖基化检测发现,重组酶的最适反应温度30℃,最适反应pH为7.0,需要的最适DTT浓度为10 mmol/L,底物在100℃处理10 min时酶的脱糖基化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酰胺酶 RT-PCR RIBOnUCLEASE B 酶活测定
下载PDF
二乙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血清N-糖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房萌 赵云鹏 +3 位作者 王爱华 季君 赵金艳 高春芳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8-43,共6页
糖蛋白糖链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意义,异常糖基化状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肝纤维化易向肝硬化和肝癌发展,早期肝纤维化具有可逆转性,所以早期诊断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验证N-糖标志物在肝... 糖蛋白糖链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意义,异常糖基化状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肝纤维化易向肝硬化和肝癌发展,早期肝纤维化具有可逆转性,所以早期诊断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验证N-糖标志物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过程。用DENA腹腔注射的方法诱导大鼠肝脏纤维化,用DSA-FACE的方法检测血清及血清中纯化的免疫球蛋白的N-糖组图谱。研究发现,peak1,peak2,peakR5a和peakR5b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深而升高,而peak5和peak8则降低。Peak2主要来源于免疫球蛋白,可能与肝纤维化过程中的炎症状态密切相关,而大鼠特异性的N-糖peakR5a和peakR5b则主要来源于肝脏,可以评估和检测大鼠肝脏的纤维化状态,从而验证了N-糖标志物作为肝病诊断标志物的可靠性和潜在价值,为进一步筛选肝病的早期诊断指标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基亚硝胺 动物模型 肝纤维化 n- 血清标志物
原文传递
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的N-糖谱特征及临床意义
19
作者 陈洁 房萌 +3 位作者 周军 孙全胜 殷月鹏 高春芳 《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11期995-1000,共6页
目的研究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LCMM)的血清N-糖谱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DNA测序仪辅助的荧光糖电泳(DSA-FACE)对年龄和性别匹配的LCMM、IgG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血清N-糖谱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 目的研究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LCMM)的血清N-糖谱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DNA测序仪辅助的荧光糖电泳(DSA-FACE)对年龄和性别匹配的LCMM、IgG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血清N-糖谱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CMM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血清N-糖谱比较,Peak3(单半乳糖-α-1,6-核心岩藻糖基化二天线结构,NG1A2F)和Peak6(双半乳糖-α-1,6-核心岩藻糖基化二天线结构,NA2F)显著下降,而Peak5(双半乳糖二天线结构,NA2)显著升高;采用Peak3来验证其诊断效力,Peak3诊断LCMM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43,最佳分界点5.15%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1%和90.5%。LCMM与IgG型MM患者血清N-糖谱比较,Peak3和Peak6显著下降,Peak5显著升高;采用Peak3来验证其鉴别诊断效力,Peak3鉴别诊断LCM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5,最佳分界点6.77%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和78.6%。将3组N-糖谱结果与临床实验室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Peak3的改变与血清IgG、总蛋白、M蛋白峰和血轻链比值的变化呈正相关,与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变化呈负相关;但Peak5的改变正好相反;Peak6与尿素、肌酐的变化呈负相关。结论 LCMM患者的血清N-糖谱有特征性改变,尤其是Peak3的改变与患者的低球蛋白血症、肾功能损害和病情的进展程度息息相关,有望成为新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LCMM的指标。而在LCMM的预后评价和监测中,N-糖谱的检测可以减少患者多次抽骨髓造成的身体伤害,并避免由于轻链多聚体的出现和肾功能的改变造成血清和尿中轻链检测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 DnA测序仪辅助的荧光电泳
下载PDF
糖基化修饰对新型冠状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区(Spike RBD)与受体ACE2结合影响的非变性质谱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宇翔 黄静 李惠琳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87-696,I0003,共11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疫情给人类生命安全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威胁。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spike)蛋白受体结合区域(RBD)和宿主细胞膜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是病毒入侵的关键步骤。表征RBD和ACE2结合时的结构基础和动态变化...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疫情给人类生命安全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威胁。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spike)蛋白受体结合区域(RBD)和宿主细胞膜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是病毒入侵的关键步骤。表征RBD和ACE2结合时的结构基础和动态变化有利于理解病毒入侵的机制,为药物研发提供思路。结构质谱是蛋白质结构表征中广泛应用的方法,本工作通过非变性质谱(native MS)研究糖蛋白RBD和ACE2样品及其复合物。首先,优化了使用PNGase F切除RBD N-糖时的条件,对切糖后RBD蛋白的异质性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考察了切糖前后RBD与ACE2形成蛋白复合物的稳定性。结果表明,RBD N-糖的切除会导致其与ACE2形成的复合物稳定性降低。本工作可为RBD的N-糖基化作用分析提供参考,并为后续实验RBD是否需要切N-糖处理提供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刺突蛋白 受体结合区域(RBD)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 蛋白 n-酰胺酶F 非变性质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