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龄老年心肾综合征患者按心功能分级治疗:50例报道 被引量:2
1
作者 佟翠艳 何瑞 李春辉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3年第10期783-785,共3页
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最早由Ledoux于1951年提出,当时仅指心功能不全时引起肾功能不全。200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立心肺和血液研究所召开专家会议,将CRS定义为慢性心力衰竭引起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利尿剂抵抗、... 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最早由Ledoux于1951年提出,当时仅指心功能不全时引起肾功能不全。200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立心肺和血液研究所召开专家会议,将CRS定义为慢性心力衰竭引起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利尿剂抵抗、心脏容量负荷过重而使心力衰竭治疗受限等情况[1]。随着对心肾功能相互作用认识的加深,Ronco等[2,3]于2008年提出了目前被大多数人认可的CRS定义,即心肾功能在病理生理上的紊乱,其中一个器官的急/慢性病变可以导致另一器官的急/慢性病变,强调了心/肾双向作用。根据心肾疾病发病的急慢和先后,将CRS分为5个亚型:I型CRS(急性CRS),主要是急性心功能障碍导致急性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肾综合征 n端b尿 胱抑素C 冻干重组人脑
下载PDF
阿替普酶对急性肺栓塞高危患者溶栓前后血浆N端B型尿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徐刚 张含琼 《血栓与止血学》 2017年第4期558-561,共4页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对急性肺栓塞(APE)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与溶栓前后血浆中N端B型尿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观察治疗后患者复发肺栓塞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血压(CTEPH)等并发症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收治的符合溶栓...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对急性肺栓塞(APE)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与溶栓前后血浆中N端B型尿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观察治疗后患者复发肺栓塞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血压(CTEPH)等并发症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收治的符合溶栓条件的APE患者60例,对患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记录患者溶栓前后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情况以及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4.29±9.21)个月。结果与溶栓前比较,患者经溶栓治疗后血压有所上升,脉压差有增大,心率和呼吸有减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E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O_2),氧分压(PO_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_2)均出现了下降,肺泡动脉血压差上升。经药物溶栓治疗后患者SO_2、PO_2、PCO_2均出上升,肺泡动脉血压差缩小,D二聚体迅速升高而NT-proBNP明显降低(P<0.001)。患者经药物溶栓治疗后三尖瓣收缩期位移明显改善(P<0.001)。60例患者中,21例溶栓前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心大小正常,39例存在右心增大,溶栓治疗后右心缩小。溶栓过程更中无致死性大出血事件。患者出院后无复发及新发CTEPH的病例出现。结论阿替普酶对APE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溶栓治疗 阿替普酶 n端b尿前体
下载PDF
急性肺栓塞溶栓疗效及溶栓前后NT-proBNP的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淑红 段志荣 +4 位作者 周强 裴瑞泽 黄琼 刘建敏 袁义强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96-698,共3页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对急性肺栓塞(APE)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溶栓前后血浆N端B型尿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2例符合溶栓治疗条件的APE患者给予瑞替普酶18mg+18mg静脉溶栓治疗,分别观察溶栓前及溶栓6h后患...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对急性肺栓塞(APE)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溶栓前后血浆N端B型尿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2例符合溶栓治疗条件的APE患者给予瑞替普酶18mg+18mg静脉溶栓治疗,分别观察溶栓前及溶栓6h后患者临床表现、血浆NT-proBNP、肌钙蛋白T(cTnT)水平,溶栓12~24h复查超声心动图、CT肺动脉成像或核素肺灌注显像,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血管再通患者37例(88.1%),其NT-proBNP浓度和肺动脉压力均较溶栓前显著下降[(8 672.4±201.7)pg/ml︰(1 559.8±23.5)pg/ml,(52.82±17.34)mmHg︰(38.13±12.32)mmHg,1mmHg=0.133kPa;均P<0.01)],且NT-proBNP浓度下降幅度与肺动脉压下降幅度、右心室/左心室比值密切相关(r分别为0.61、0.54);溶栓前后cTn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管未通患者5例,其溶栓前后NT-proBNP、cTnT及肺动脉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替普酶对APE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且动态检测NT-proBNP浓度可作为评价溶栓再灌注成功与否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急性 瑞替普酶 溶栓治疗 n端b尿前体
原文传递
重组脑钠肽治疗高龄老年重症心肾综合征疗效观察
4
作者 佟翠艳 何瑞 +1 位作者 石秀英 李春辉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4年第5期380-381,共2页
目的探讨冻干重组脑钠肽粉针在高龄老年重症心肾综合征(CRS)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3年8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干部病房一科住院的应用冻干重组脑钠肽治疗的高龄老年重症CRS患者40例,均为男性,年龄82~96岁,平均(87... 目的探讨冻干重组脑钠肽粉针在高龄老年重症心肾综合征(CRS)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3年8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干部病房一科住院的应用冻干重组脑钠肽治疗的高龄老年重症CRS患者40例,均为男性,年龄82~96岁,平均(87±2.6)岁,记录诊断CRS时的血压、心率、尿素氮(BUN)、肌酐(Cr)、N端B型尿钠肽前体(NTPro BNP)、胱抑素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经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分析应用脑钠肽治疗是否有效及对心肾功能的影响。结果总体心功能改善,有效率87.5%;心功能Ⅲ级患者心功能改善较好,心功能改善有效率为96.7%;心功能Ⅳ级患者心功能改善不理想,有效率仅为60%。心功能Ⅲ级患者NT-Pro BNP及LVEF改善明显(P〈0.01),心功能Ⅳ级患者NT-Pro BNP及LVEF有改善(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肾功能有所改善,BUN、Cr及胱抑素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Ⅳ级患者肾功能无明显改善,BUN、Cr及胱抑素C无明显下降。从全部病例来看,经治疗后患者的LVEF明显增加,NT-Pro BNP、BUN、Cr明显降低,胱抑素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心肾功能得到明显改善(P〈0.01)。结论冻干重组脑钠肽粉针用于老年CRS患者安全有效,对于心功能Ⅳ级的CRS患者尚需进一步寻找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肾综合征 n端b尿前体 胱抑素C 冻干重组脑
下载PDF
老年心肾综合征患者N端B型尿钠肽前体及胱抑素C的变化
5
作者 佟翠艳 石秀英 李春辉 《沈阳部队医药》 2012年第5期331-333,共3页
为探讨老年慢性心衰及心。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指标的变化,以求寻找更为敏感的诊断指标,测定55例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其中23例诊断肾功能不全)患者的N端B型尿钠肽前体、胱抑素c、尿素氮、肌酐;选择无心功能不全、无。肾... 为探讨老年慢性心衰及心。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指标的变化,以求寻找更为敏感的诊断指标,测定55例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其中23例诊断肾功能不全)患者的N端B型尿钠肽前体、胱抑素c、尿素氮、肌酐;选择无心功能不全、无。肾功能不全的体检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其临床特点,比较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心力衰竭组与对照组相比N端B型尿钠肽、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差异均具有意义,心衰组高于对照组,其中心肾综合征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较心力衰竭组各项指标也均更高,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心力衰竭组N端B型尿钠肽前体明显升高,伴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N端B型尿钠肽可作为诊断心衰的早期指标,胱抑素C较传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指标敏感,有利于早期诊断心肾综合征,早期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肾综合征 老年 n端b尿前体 胱抑素C
下载PDF
肌钙蛋白T与N端B型尿钠肽前体对急性肺栓塞患者危险分层的意义
6
作者 王淑红 韩勤甫 +4 位作者 申娟 金培印 张海柱 刘建敏 贾银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6期429-431,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生化标记物肌钙蛋白T(cTnT)和N端B型尿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急性肺栓塞(APE)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血浆cTnT和NT—proBNP水平将59例APE患者分为3组:1组(14例),cTnT〈0.1ng...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生化标记物肌钙蛋白T(cTnT)和N端B型尿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急性肺栓塞(APE)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血浆cTnT和NT—proBNP水平将59例APE患者分为3组:1组(14例),cTnT〈0.1ng/ml,NT—proBNP〈100pg/ml;2组(28例),cTnT≥0.1ng/ml或NT—proBNP≥100pg/ml;3组(17例),cTnT≥0.1ng/ml且NT-proBNP≥100pg/ml,分析cTnT和(或)NT—proBNP升高对APE患者危险分层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三组间动脉血PaO2、P(A—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行两两比较,1、3组动脉血PaO2、P(A—a)O2分别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组、2组、3组预后不良者分别为0(0%)、7例(25.0%)、9例(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9例APE患者中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组与无临床不良事件组比较,PaO2、cTnT、NT—pro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cTnT和NT—proBNP在APE患者早期危险分层、指导临床决策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端b尿前体 肌钙蛋白T 急性肺栓塞 危险分层
下载PDF
磷酸肌酸钠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心功能和超敏C反应蛋白、N端B型脑尿钠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淑清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28期55-57,65,共4页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予以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49例)在此基...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予以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49例)在此基础上予以磷酸肌酸钠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舒张末期直径(LVESD和LVEDD)]、血清学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端B型脑尿钠肽(NT-pro BNP)]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9.80%,明显高于对照组(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值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LVESD、LVEDD值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hs-CRP、NT-pro BNP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hs-CRP、NT-pro BN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HF应用磷酸肌酸钠辅助治疗能明显缓解患者症状,减轻心肌损伤,提高心脏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超敏C反应蛋白 n端b尿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N端B型尿利钠肽原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何琼 田丽华 +5 位作者 王婧 马丹 彭冬倩 王阳 李沛玲 刘丹妮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446-448,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及N端B型尿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变化与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5例为观察组,选取30例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标...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及N端B型尿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变化与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5例为观察组,选取30例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标准分为Ⅰ级组(25例)、Ⅱ级组(53例)、Ⅲ级组(29例)和Ⅳ级组(18例);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为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组(HFpEF),(LVEF)<40%为射血分数减少心力衰竭组(HFrEF)。入院后空腹采血测定Cys C和NT-proBNP等;利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记录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D)和LVEF,对上述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FpEF组和HFrEF组血清Cys C和NT-proBNP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NYHAⅠ级组、NYHAⅡ级组和NYHAⅢ组比较,NYHAⅣ级组血清Cys C和LVEDD值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ys C水平与心室重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血清胱抑素C n端b尿 慢性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