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鼎湖山主要森林植物凋落物分解及其对N沉降的响应 被引量:165
1
作者 莫江明 薛璟花 方运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413-1420,共8页
研究了鼎湖山森林主要植物凋落物分解及其对模拟 N沉降的响应。凋落物分解速率随林分、树种和分解阶段不同而异。分解试验 3个月后 ,季风常绿阔叶林、混交林和马尾松林分解物残存量占起始量的比例平均分别为 0 .5 0 ,0 .80和 0 .87,且... 研究了鼎湖山森林主要植物凋落物分解及其对模拟 N沉降的响应。凋落物分解速率随林分、树种和分解阶段不同而异。分解试验 3个月后 ,季风常绿阔叶林、混交林和马尾松林分解物残存量占起始量的比例平均分别为 0 .5 0 ,0 .80和 0 .87,且它们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p<0 .0 5 ) ;6个月后 ,这 3种林分的分解物残存量占起始量的比例平均分别为 0 .4 1、0 .73和 0 .70。试验 3个月后 ,所有试验树种中凋落物分解最快的树种是季风常绿阔叶林的锥栗 (Castanopsis chinensis,残存量占起始量的比例为0 .34)最慢为马尾松林中的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残存量占起始量的比例为 0 .87) ;经 6个月后 ,最快的树种是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华润楠 (Machilus chinensis,残存量占起始量的比例为 0 .2 5 ) ,最慢为混交林中的马尾松 (残存量占起始量的比例为0 .75 )。 N沉降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也随林分、树种和分解阶段不同而异。在马尾松林中 ,N沉降仅在试验开始 3个月对马尾松针叶凋落物分解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 (p<0 .0 5 )。在混交林中 ,经 6个月试验后 ,低 N处理对马尾松针叶凋落物分解仍无明显作用 ,中 N处理则明显促进其分解 (p<0 .0 5 ) ,但在两次取样中 N沉降处理对荷木 (Schima superba)凋落物的分解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沉降 凋落物分解 响应 森林 南亚热带
下载PDF
鼎湖山苗圃和主要森林土壤CO_2排放和CH_4吸收对模拟N沉降的短期响应 被引量:63
2
作者 莫江明 方运霆 +2 位作者 徐国良 李德军 薛璟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82-690,共9页
研究了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苗圃(幼苗)、马尾松、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季风林)土壤CO2 排放和CH4 吸收的一些特征及其对模拟N沉降增加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CO2 日(白天)平均排放量的大小顺序为(平均值±标准误) :苗圃(2 5 8±... 研究了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苗圃(幼苗)、马尾松、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季风林)土壤CO2 排放和CH4 吸收的一些特征及其对模拟N沉降增加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CO2 日(白天)平均排放量的大小顺序为(平均值±标准误) :苗圃(2 5 8±6 2mg·m- 2 ·h- 1 ) >季风林(177±4 2 mg·m- 2 ·h- 1 ) >马尾松林(16 2±39mg·m- 2 ·h- 1 ) >混交林(12 6±30 mg·m- 2 ·h- 1 )。土壤CH4 日(白天)平均吸收量的大小顺序为:马尾松林(- 0 .15±0 .0 2 mg·m- 2 ·h- 1 ) >季风林(- 0 .0 8±0 .0 1mg·m- 2 ·h- 1 ) >混交林(- 0 .0 7±0 .0 1mg·m- 2·h- 1 ) >苗圃(- 0 .0 5±0 .0 1m g·m- 2·h- 1 )。低N(5 0 kg N·hm- 2·a- 1 )和中N(10 0kg N·hm- 2·a- 1 )处理对苗圃、马尾松林和混交林样地土壤CO2 日平均排放量的影响均不明显,高N(15 0 kg N·hm- 2·a- 1 )处理对苗圃土壤CO2 的日平均排放量也无显著影响,但倍高N(30 0 kg N·hm- 2 ·a- 1 )处理显著促进苗圃样地土壤CO2 的排放。然而,所有N(低N、中N和高N)处理均显著促进季风林土壤CO2 日平均排放量,且这种促进作用随N处理水平的升高而增加。N处理显著促进季风林和马尾松林土壤对CH4 吸收速率,但对混交林土壤CH4 吸收则无明显的影响。在苗圃样地,除倍高N外,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沉降 CO2排放 CH4吸收 响应 全球变化 南亚热带
下载PDF
土壤动物与N素循环及对N沉降的响应 被引量:38
3
作者 徐国良 莫江明 +1 位作者 周国逸 彭少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453-2463,共11页
以主要的生态过程之一—— N循环为对象 ,论述了土壤动物不仅对凋落物的分解有重要影响 ,而且在 N素矿化和植物对 N的吸收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 ,日益严重的全球变化问题之一—— N沉降对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以主要的生态过程之一—— N循环为对象 ,论述了土壤动物不仅对凋落物的分解有重要影响 ,而且在 N素矿化和植物对 N的吸收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 ,日益严重的全球变化问题之一—— N沉降对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另还对土壤动物与 N循环研究的方法、土壤动物在 N循环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热带地区的需求及 N沉降下土壤动物的响应作了探讨 ,并提出 ,开展大尺度的专类研究及长期定位研究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n循环 n矿化 n沉降
下载PDF
氮沉降下鼎湖山森林凋落物分解及与土壤动物的关系 被引量:41
4
作者 徐国良 莫江明 +1 位作者 周国逸 薛花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01-907,共7页
研究了南亚热带3种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在N沉降下的分解动态及其与土壤动物群落的关系。选取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马尾松林建立野外模拟N沉降样地,实施四个处理组,对照(Control)、低氮(50kg·hm-2·a-1,LowN)、中氮(100k... 研究了南亚热带3种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在N沉降下的分解动态及其与土壤动物群落的关系。选取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马尾松林建立野外模拟N沉降样地,实施四个处理组,对照(Control)、低氮(50kg·hm-2·a-1,LowN)、中氮(100kg·hm-2·a-1,MediujmN)和高氮处理(150kg·hm-2·a-1,HighN),利用凋落物网袋法,在18个月的时间内调查分析了凋落物分解过程及其中的土壤动物密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植被演替阶段对凋落物的分解速度存在影响,季风林凋落物降解速度显著性快于混交林和针叶林(P<0.05);18个月后,季风林各处理地凋落物残留率为0.05、0.14、0.13和0.17,混交林为0.64、0.56和0.62,针叶林为0.66、0.63和0.62。N沉降增加对凋落物分解存在一定影响。且这种影响与植被类型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N沉降处理对季风林凋落物分解表现出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这种差异随时间推移愈益明显,但在混交林和针叶林内,试验后期凋落物分解受到了N沉降处理的促进作用。在试验后期,尤其是12个月后,凋落物网袋土壤动物密度在不同林地和不同水平N处理下体现了差异化发展趋势。在季风林内,N处理地土壤动物密度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在混交林和针叶林内,低N样地动物密度显示了相比对照样地的明显优势,但在较高强度的中N处理地无论在凋落物的降解速率还是在动物密度上都与对照样地没有明显差别。文章认为,N沉降处理所产生的影响可能受环境N饱和程度的调控。文章还提出,在凋落物分解进程中,土壤动物群落具有“后期进入”特征,这对于进一步准确分析森林凋落物分解进程及土壤动物的贡献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沉降 凋落物 土壤动物
下载PDF
南亚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对氮沉降的响应 被引量:41
5
作者 王晖 莫江明 +3 位作者 鲁显楷 薛璟花 李炯 方运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70-478,共9页
研究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3种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量碳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选取南亚热带代表性森林类型马尾松林、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季风林)建立野外模拟氮沉降试验样地。2003年7月开始每月进行氮处理。这些处理分别为对照、低... 研究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3种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量碳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选取南亚热带代表性森林类型马尾松林、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季风林)建立野外模拟氮沉降试验样地。2003年7月开始每月进行氮处理。这些处理分别为对照、低氮处理、中氮处理和高氮处理,即0、50、100 kg N hm-2a-1和150 kg N hm-2a-1。在2004年11月和2006年6月用氯仿熏蒸浸提法分别测定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可浸提有机碳。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可浸提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2006年6月高于2004年11月;季风林高于马尾松林和混交林。随着氮沉降增加季风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减少,但可浸提有机碳含量则增加,且此趋势在高氮处理下表现明显。然而,氮沉降增加对马尾松林和混交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可浸提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氮沉降增加可能提高季风林土壤有机碳的固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沉降 微生物量 可浸提有机碳 南亚热带森林
下载PDF
模拟氮沉降对华西雨屏区苦竹林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42
6
作者 涂利华 胡庭兴 +3 位作者 张健 李仁洪 戴洪忠 雒守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5-136,共12页
从2007年11月至2009年10月,对华西雨屏区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人工林进行了模拟氮(N)沉降试验,N沉降水平分别为对照(CK,0g N·m-2·a-1)、低N(5g N·m-2·a-1)、中N(15g N·m-2·a-1)和高N(30g N·m-2... 从2007年11月至2009年10月,对华西雨屏区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人工林进行了模拟氮(N)沉降试验,N沉降水平分别为对照(CK,0g N·m-2·a-1)、低N(5g N·m-2·a-1)、中N(15g N·m-2·a-1)和高N(30g N·m-2·a-1)。在N沉降进行1年后,每月采集各样方0-20cm的土壤样品,连续采集12个月,测定其土壤总有机C、微生物生物量C、浸提性溶解有机C、活性C、全N、微生物生物量N、NH4+-N、NO3--N、有效P和速效K。结果表明:N沉降显著增加了土壤总有机C、微生物生物量C、全N、微生物生物量N、NH4+-N和有效P含量,对其余几个指标无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和微生物生物量N的季节变化明显,并与气温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效P、速效K与微生物生物量C、微生物生物量N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N沉降提高了土壤中C、N、P元素的活性,并通过微生物的转化固定作用使得C、N、P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增加。苦竹林生态系统处于N限制状态,土壤有机C和养分对N沉降呈正响应,N沉降的增加可能会提高土壤肥力并促进植被的生长,进而促进生态系统对C的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沉降 苦竹林 华西雨屏区 土壤养分 土壤有机碳
原文传递
鼎湖山主要森林土壤N_2O排放及其对模拟N沉降的响应 被引量:34
7
作者 莫江明 方运霆 +1 位作者 林而达 李玉娥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01-910,共10页
研究了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季风林)土壤N2O排放特征及其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在1999~2002年期间,3种森林土壤N2O排放速率均表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点,但这种季节性变化因年份和... 研究了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季风林)土壤N2O排放特征及其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在1999~2002年期间,3种森林土壤N2O排放速率均表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点,但这种季节性变化因年份和森林类型不同而异,总的来说,3种森林土壤N2O排放速率呈现夏秋季较高而冬春季较低的变化.土壤N2O排放速率在3年观测期间的平均值分别为(g·hm^-2·d^-1):14.2±3.1(季风林),5.8±0.9(混交林)和5.1±0.9(马尾松林).土壤N2O排放速率与土壤温度之间在季风林呈现显著的指数正相关关系,但在混交林和马尾松林中它们之间的关系则均不明显.经3个月的模拟氮沉降试验后,氮沉降增加对季风林和马尾松林土壤N2O的排放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随氮沉降水平的升高而增强,但对混交林土壤N2O排放的影响则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排放 n沉降 响应 南亚热带森林
下载PDF
黄土区降水降尘输入农田土壤中的氮素评估 被引量:24
8
作者 王志辉 张颖 +3 位作者 刘学军 同延安 乔丽 雷小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295-3301,共7页
随着人类活动引起大气活性氮的急剧增加,大气氮沉降亦明显增加,由此引发的各生态系统的响应也逐渐表现出来。研究黄土区氮沉降,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氮素循环与平衡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同时为农民科学合理施肥提供依据,为研究氮沉降的环境... 随着人类活动引起大气活性氮的急剧增加,大气氮沉降亦明显增加,由此引发的各生态系统的响应也逐渐表现出来。研究黄土区氮沉降,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氮素循环与平衡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同时为农民科学合理施肥提供依据,为研究氮沉降的环境生态效应和生物有效性提供科学支撑。用APS-2A型降水降尘自动采样器对陕西杨凌和洛川地区2006~2007年的降水降尘输入氮总量、月动态变化及各形态N的贡献率进行了监测与分析。结果显示杨凌点2006年总降雨量为507.8mm,总N沉降通量为20.6kg/(hm2.a),其中N湿沉降通量为19.1kg/(hm2.a),占93%;降尘输入的N通量为1.5kg/(hm2.a),占7%。总N沉降通量中NO3--N为7.3kg/(hm2.a),占36%。洛川点2006年6月~2007年5月总降雨量为579.5mm,总N沉降通量为12.7kg/(hm2.a),其中N湿沉降通量为11.4kg/(hm2.a),占90%;降尘输入N的通量为1.2kg/(hm2.a),占10%。总N沉降通量中NO3--N为8.7kg/(hm2.a),占69%。两个点N沉降通量和氮素形态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活性N主要来自人为活动,即农业生产排放的活性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沉降 陕西 降尘输入n 湿沉降n 大气沉降n
下载PDF
N沉降下土壤动物群落的响应:1年研究结果总述 被引量:21
9
作者 徐国良 莫江明 周国逸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共7页
2003年7月至2004年8月,选择了苗圃、针叶林、混交林和季风林4个生态系统,采用模拟的方法,人为构建N沉降增加梯度系列,即对照、低N处理(50 kg/(hm2.a))、中N处理(100 kg/(hm2.a))、高N处理(150 kg/(hm2.a))和倍高N处理(300 kg/(hm2.a)),... 2003年7月至2004年8月,选择了苗圃、针叶林、混交林和季风林4个生态系统,采用模拟的方法,人为构建N沉降增加梯度系列,即对照、低N处理(50 kg/(hm2.a))、中N处理(100 kg/(hm2.a))、高N处理(150 kg/(hm2.a))和倍高N处理(300 kg/(hm2.a)),在14个月的时间内,对土壤动物群落在N沉降下的响应进行了持续观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动物群落无论在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垂直分布)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生态系统类型的影响很显著,季风林和针叶林增长模式的不同,最终导致3个森林土壤动物分布格局的根本改变.苗圃样地N处理具有明显的阈值效应.虽然整体上森林样地N处理梯度未产生显著影响,但它在与不同植被、不同取样期的交互作用中可以清楚表现出来.N沉降存在明显的累积效应.在持续大量N沉降的作用下,动物向土壤深层趋避,显示N处理的负效应.N沉降的阈值效应和累积效应也都符合中度干扰理论.最后,该文还对N沉降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N沉降可能通过对土壤无机环境的改变间接影响较高营养阶———土壤动物群落,而N沉降处理的阈值效应、生态系统成熟度及处理时间累积对试验效果的影响,本质上可能均反映了生态系统N饱和状态对N沉降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沉降 土壤动物 生态系统 影响机制
下载PDF
兴安落叶松林细根解剖结构和化学组分对N沉降的响应 被引量:23
10
作者 闫国永 王晓春 +2 位作者 邢亚娟 韩士杰 王庆贵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43,共8页
大气N沉降逐渐加强,可能会改变地下C循环和土壤C状态,促使细根结构及其化学组分发生变化。N沉降对细根动态和形态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对细根结构和组分的影响还没有系统的研究。于2012年5月,在大兴安岭北方森林统一立地条件下建立4个... 大气N沉降逐渐加强,可能会改变地下C循环和土壤C状态,促使细根结构及其化学组分发生变化。N沉降对细根动态和形态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对细根结构和组分的影响还没有系统的研究。于2012年5月,在大兴安岭北方森林统一立地条件下建立4个水平N肥处理,分别为对照(CK,0 g/(m^2·a))、低N处理(TL,2.5 g/(m^2·a))、中N处理(TM,5 g/(m^2·a))和高N处理(TH,7.5 g/(m^2·a))。在2014年7月,植物生长季,利用挖掘法获取兴安落叶松完整根系,测定其1~5级细根在不同N沉降处理下皮层厚度、维管束直径、根系直径、维根比以及化学组分变化,旨在探讨不同水平N沉降对细根解剖结构和化学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落叶松细根直径、皮层厚度和维管束直径均随根序的增加而增加,而相同根序、不同水平N沉降处理之间细根直径、皮层厚度、维管束直径和维根比之间存在差异,不同直径等级根系化学组分差异显著。上述实验结果说明,N沉降可能通过影响细根直径、皮层厚度、维管束直径、维根比和化学组分来影响细根生理功能和活性,进而可能影响植物地上和地下C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根 北方森林 n沉降 解剖结构 C循环
下载PDF
土壤动物对模拟N沉降的响应 被引量:14
11
作者 徐国良 莫江明 +1 位作者 Brown Sandra 李德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245-2251,共7页
通过人工喷施 NH4 NO3而建立一个模拟 N沉降梯度系列的方法 ,研究了苗圃试验样地土壤动物群落对 N沉降增加的响应。实验分为 5个处理 :CK对照、T1、T2、T3和 T4 ,分别接受 0、5、10、15和 30 g N/ (m2 · a)的处理。经 6个月的施氮... 通过人工喷施 NH4 NO3而建立一个模拟 N沉降梯度系列的方法 ,研究了苗圃试验样地土壤动物群落对 N沉降增加的响应。实验分为 5个处理 :CK对照、T1、T2、T3和 T4 ,分别接受 0、5、10、15和 30 g N/ (m2 · a)的处理。经 6个月的施氮处理后 ,土壤动物个体总数随着 N沉降处理强度的变化 ,在水平尺度和垂直尺度上均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在水平分布上 ,由于 F1层 (0~ 5 cm)受到 N沉降处理最直接的影响 ,其动物个体数的变化趋势较明显 ,表现为 T2 >T1>CK>T3>T4 ,其中前两者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P<0 .0 5 ) ,但 F2层 (5~ 10 cm)和 F3层 (10~ 15 cm)的情况变化比较复杂 ,趋势不明显。在垂直分布上 ,T2处理下多数土壤动物集中于 F1层 ,土层越深 ,土壤动物愈少 ,但在最大浓度 T4处理下 ,则完全相反 ,由 F1层向 F3层逐渐增多。总的来说 ,土壤动物在低 N沉降下趋向表层 ,而在高氮沉降下则趋向深层分布。与个体总数的分布格局相类似 ,土壤各层动物类群数总体上呈现明显的单峰变化格局 ,T2处理时类群最丰富 ,并显著高于其它各处理 (P<0 .0 5 ) ;在垂直分布上 ,也表现出先向表层集中后向土壤深层发展的趋势 ,T2处理为其拐点。甲螨随 N沉降强度加大变化的规律性很强 ,它也有个先发展后受遏制的过程 ,T2处理时达到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沉降 土壤动物 响应 南亚热带 中国
下载PDF
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两种优势幼苗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对N沉降增加的响应 被引量:21
12
作者 石贤萌 杞金华 +5 位作者 宋亮 刘文耀 黄俊彪 李苏 卢华正 陈曦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62-970,共9页
N沉降对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当今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是我国西部高海拔地区重要的森林植被类型之一。该文以云南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对象,研究了其林下优势树种多花山矾(Symplocos ramosi... N沉降对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当今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是我国西部高海拔地区重要的森林植被类型之一。该文以云南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对象,研究了其林下优势树种多花山矾(Symplocos ramosissima)和黄心树(Machilus gamblei)幼苗不同器官中C、N、P含量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对N沉降增加的响应。结果表明:两种幼苗C、N、P含量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5),多花山矾的C含量较低,N和P含量较高。N处理对植物幼苗元素含量及其比值影响极显著(p<0.01),且与物种和器官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N处理提高了幼苗体内N含量,导致不同器官N:P值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随N处理水平的升高,多花山矾幼苗P含量下降,黄心树幼苗P含量整体升高,幼苗间P含量差异减小。在一定范围内,植物幼苗N含量与土壤无机N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不同器官之间相比,植物幼苗根和茎的N内稳性比叶片更高,即植物叶片对N沉降的响应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学 n沉降 原生林 内稳性 幼苗
原文传递
模拟氮沉降对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基质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周世兴 肖永翔 +4 位作者 向元彬 黄从德 唐剑东 韩博涵 罗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7428-7435,共8页
为理解氮沉降对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分解过程的影响,采用立地控制实验和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了低氮沉降(L,50 kg N hm^(-2)a^(-1))、中氮沉降(M,150 kg N hm^(-2)a^(-1))和高氮沉降(H,300 kg N hm^(-2)a^(-1))对华西雨屏区... 为理解氮沉降对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分解过程的影响,采用立地控制实验和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了低氮沉降(L,50 kg N hm^(-2)a^(-1))、中氮沉降(M,150 kg N hm^(-2)a^(-1))和高氮沉降(H,300 kg N hm^(-2)a^(-1))对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基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沉降抑制了凋落叶的分解,并随着N沉降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N沉降遏制了凋落叶的C、N释放和纤维素降解,促进了P释放。N沉降提高了凋落叶的C/P比,中氮和高氮处理提高了凋落叶C/N比。N沉降显著增加了凋落叶N、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含量,分解1年后,各N沉降处理的木质素/N和纤维素/N均显著高于对照。N沉降提高了质量残留率与C/N、木质素/N和纤维素/N的相关性,降低了与C/P的相关性。可见,模拟N沉降显著影响了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的基质质量,进而影响了凋落叶的分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分解 n沉降 基质质量 华西雨屏区 天然常绿阔叶林
下载PDF
模拟氮沉降对低磷胁迫下马尾松生长和磷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庞丽 张一 +2 位作者 周志春 丰忠平 储德裕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75-1282,共8页
近年来大气N沉降日趋严重,导致森林土壤有效N含量增加,N/P发生改变,将会影响低P胁迫下林木的生长发育和P效率.本文以马尾松家系为研究对象,设置模拟N沉降与同质低P(介质表层与深层均缺P)、异质低P(介质表层P丰富、深层缺P)耦合的盆栽试... 近年来大气N沉降日趋严重,导致森林土壤有效N含量增加,N/P发生改变,将会影响低P胁迫下林木的生长发育和P效率.本文以马尾松家系为研究对象,设置模拟N沉降与同质低P(介质表层与深层均缺P)、异质低P(介质表层P丰富、深层缺P)耦合的盆栽试验,研究N沉降对马尾松生长性状以及P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质低P下,模拟N沉降对马尾松生长性状和P效率影响较小,但存在显著的N×家系互作效应,家系40×44和71×20在N沉降后生物量增加,家系36×29和73×23生物量降低;异质低P下,模拟N沉降显著增加了马尾松苗高、生物量以及P吸收效率等,其原因是促进了根系生长和表层土壤中根系分布比例的增加.不同P环境下模拟N沉降对马尾松生长的影响,还与植株N/P有关.同质低P环境下,马尾松植株N/P为13.8,植株对N敏感性低,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加,但未改善马尾松生长状况.在异质低P环境中,植株N/P为9.7,模拟N沉降显著增加了苗木生物量和P吸收效率,但未显著改变酸性磷酸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家系 n沉降 低P胁迫P效率 根系形态参数
原文传递
基于土壤微生物的碳氮互作效应综述 被引量:16
15
作者 单文俊 王庆贵 +1 位作者 闫国永 邢亚娟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23期65-71,共7页
土壤微生物在养分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为陆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提供动力。碳(C)、氮(N)元素是构成生物基本骨架和能量代谢最基本的元素,其循环关系到生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C、N元素有着明显... 土壤微生物在养分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为陆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提供动力。碳(C)、氮(N)元素是构成生物基本骨架和能量代谢最基本的元素,其循环关系到生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C、N元素有着明显的相互作用,环境中C、N浓度的变化会促使其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生物功能改变。笔者从CO2浓度升高、黑碳添加和N沉降加剧出发,总结了环境条件变化对微生物C、N的影响;分析了现实环境背景下土壤微生物C、N的相互作用,探讨微生物C、N的内在联系,为微生物C、N耦合及生态系统C、N耦合提供参考依据。并提出,今后在气候变化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中,应当根据地域和时空的差异建立多个研究模型,深入研究微生物C、N与环境中C、N的关系,注重生态系统C、N耦合的同时,也要注重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特别是与植物之间的C、N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CO2浓度升高 n沉降 相互作用 碳氮耦合
下载PDF
三种苔藓植物对模拟N沉降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滨扬 刘蔚秋 +1 位作者 雷纯义 张以顺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149,共9页
该文研究了华南地区常见的3种苔藓植物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刺边小金发藓拟刺亚种(Pogonatum cirratum subsp.fuscatum)和石地钱(Reboulia hemisphaerica)在模拟N沉降条件下碳氮代谢的响应特征,探讨了N沉降对这3种苔藓... 该文研究了华南地区常见的3种苔藓植物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刺边小金发藓拟刺亚种(Pogonatum cirratum subsp.fuscatum)和石地钱(Reboulia hemisphaerica)在模拟N沉降条件下碳氮代谢的响应特征,探讨了N沉降对这3种苔藓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植物对N沉降的响应存在差异。大灰藓在加氮浓度为0~60kg N·hm^-2的范围内,光合速率、淀粉、可溶性糖、总氮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随加氮浓度的升高而上升;对照条件下NR(硝酸还原酶)可诱导活性很高,表明其对氮的需求强烈;膜心渗漏在加氮浓度为20kg N·hm^-2时高于对照,但更高的加氮浓度下并未使其进一步上升。刺边小金发藓拟刺亚种在加氮浓度为0-40kg N·hm^-2的范围内,碳氮代谢的多数指标的变化趋势与大灰藓相似,但当N沉降高于40kg N·hm^-2时,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在对照条件下具一定的NR可诱导活性,但人工加氮使其可诱导活性急剧下降。石地钱的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变化不明显,但光合速率和淀粉含量在加氮浓度为20和40kg N·hm^-2时低于对照及加氮浓度为60kg N·hm^-2时,而植物总氮含量的变化趋势刚好相反;NR固有活性及可诱导活性在各种N处理条件下均极低,显示其对NO3^-利用率低。刺边小金发藓拟刺亚种和石地钱的膜K^+渗漏仅在60kg N·hm^-2处理时显著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沉降 苔藓植物 生理响应
下载PDF
模拟N沉降对太岳山油松人工林和天然林草本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化山 汪金松 +4 位作者 刘星 王娜 赵博 张春雨 赵秀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710-3721,共12页
由于人类活动氮沉降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进而增加了陆地生态系统氮的输入,从而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组成和功能。为揭示氮沉降增加对油松林草本群落的影响,于2009年7月在太岳山油松人工林和天然林,设计4个施氮水平:对照(CK,0 kg N... 由于人类活动氮沉降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进而增加了陆地生态系统氮的输入,从而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组成和功能。为揭示氮沉降增加对油松林草本群落的影响,于2009年7月在太岳山油松人工林和天然林,设计4个施氮水平:对照(CK,0 kg N hm-2a-1),低氮(LN,50 kg N hm-2a-1),中氮(MN,100 kg N hm-2a-1)和高氮(HN,150 kg N hm-2a-1),研究草本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生物量以及草本元素含量对模拟N沉降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模拟N沉降未能显著影响人工林草本群落的生物多样性(P>0.05),而中氮、高氮显著降低了天然林草本群落的生物多样性(P<0.05);从Jaccard指数和Sorensen指数分析得出人工林不同氮水平之间草本群落差异性较小,而天然林不同氮水平之间草本群落差异性较大。模拟N沉降没有显著改变人工林草本群落生物量(P>0.05),而高氮明显促进天然林草本群落生物量的增加(P<0.05)。与对照相比,模拟N沉降提高了人工林和天然林羊胡子苔草叶根中的全N含量(P<0.05),而降低了全Mg的含量(P<0.05),并且根部元素含量变化与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较为一致。施氮提高了N/K、N/Ca、N/Mg(P<0.05)的比值。说明油松林下草本群落对氮沉降的响应因林分土壤N饱和程度以及林地利用历史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其中天然林响应最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沉降 草本 生物多样性 生物量 元素含量 油松
下载PDF
模拟氮沉降对低磷胁迫下马尾松不同家系根系分泌和磷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庞丽 张一 +2 位作者 周志春 丰忠平 储德裕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35,共9页
近年来大气氮(N)沉降的增加,导致森林土壤中有效N含量增加、N:P发生改变,研究N沉降对低磷(P)胁迫下林木根系分泌和P效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家系作为试验材料,设置模拟N沉降与同质低P(介质表层与深层均... 近年来大气氮(N)沉降的增加,导致森林土壤中有效N含量增加、N:P发生改变,研究N沉降对低磷(P)胁迫下林木根系分泌和P效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家系作为试验材料,设置模拟N沉降与同质低P(介质表层与深层均缺P)、异质低P(介质表层P丰富、深层缺P)耦合的二年生盆栽实验,系统研究了模拟N沉降对低P胁迫下马尾松根系分泌性酸性磷酸酶(APase)活性、有机酸分泌以及P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同质低P和异质低P下,模拟N沉降均显著提高了植株N:P化学计量比、增加了P素的相对匮乏程度,从而诱导根系增加了APase和有机酸的分泌,而同质低P比异质低P下增加幅度更大,其中有机酸分泌均与马尾松生长呈正相关关系,而APase活性与P效率相关性较小;(2)同质低P下,N沉降虽然增加了根系分泌,但未提高马尾松P素吸收和生长量,其原因在于,同质低P下植株N:P过高,因而植株对N沉降敏感性低;在异质低P下,植株表现为N、P共同限制,因而对N敏感性较高,N沉降增加了根系分泌,同时提高了N和P吸收效率、增加了生物量;(3)马尾松根系分泌对模拟N沉降的响应存在较大的家系差异。同质低P下,家系71×20的有机酸分泌和生物量对N沉降的响应幅度较大;异质低P下,家系36×29、71×20和73×23对N沉降的响应幅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磷酸酶 家系 低P胁迫 n沉降 有机酸 P效率 马尾松
原文传递
翅碱蓬生态化学计量内稳性对模拟氮磷沉降的响应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陶韦 武嘉文 +4 位作者 刘长发 方蕾 刘远 苑静涵 李晋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26,共9页
生物有机体元素组成内稳性是生态化学计量学核心概念之一,研究植物N、P生态化学计量内稳性及N、P分配可以明确其生态策略和适应性、竞争性。采用室内盆栽方法,研究了翅碱蓬(Suaeda heteroptera)N、P内稳性与生长对模拟N、P沉降增加的响... 生物有机体元素组成内稳性是生态化学计量学核心概念之一,研究植物N、P生态化学计量内稳性及N、P分配可以明确其生态策略和适应性、竞争性。采用室内盆栽方法,研究了翅碱蓬(Suaeda heteroptera)N、P内稳性与生长对模拟N、P沉降增加的响应。结果表明,N沉降增加情况下,翅碱蓬吸收积累N表现为"绝对"的生态化学计量内稳性;P沉降增加情况下,翅碱蓬吸收积累P呈现一定的生态化学内稳性,调节系数HP为0.754,HN∶P为0.792。N沉降增加促进了翅碱蓬积累P,翅碱蓬生长可能受N限制。N、P沉降增加情况下,翅碱蓬株重、P吸收积累量与株高间均表现为异速生长。N沉降增加,翅碱蓬株重生长比株高快,P积累相对减慢。P沉降增加,翅碱蓬株高生长比株重快,P积累也相对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沉降 P沉降 生态化学计量内稳性 异速生长 翅碱蓬
下载PDF
N沉降增加对森林生态系统地表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徐国良 周小勇 +1 位作者 周国逸 莫江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213-221,共9页
在3种南亚热地带代表性森林(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马尾松林)中,历经16个月,通过5次取样,对模拟氮沉降增加条件下地表土壤动物群落的响应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采用模拟的方法,人为构建了一个氮沉降增加梯度系列,即对照、低... 在3种南亚热地带代表性森林(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马尾松林)中,历经16个月,通过5次取样,对模拟氮沉降增加条件下地表土壤动物群落的响应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采用模拟的方法,人为构建了一个氮沉降增加梯度系列,即对照、低氮处理(50kg·hm-2·a-1)、中氮处理(100kg·hm-2·a-1)和高氮处理(150kg·hm-2·a-1)。结果表明,N处理水平整体上并未造成土壤动物群落的显著差异。但是,N沉降增加的处理效应在时间尺度上的动态变化中,也即,其在与不同植被演替类型、同一植被内不同取样期的交互作用中可以清楚地表现出来。在演替尺度上,季风林和针叶林对N处理的反应都很灵敏,前者负效应明显,后者则正效应明显,并因此最终改变了土壤动物群落在不同林分内的分布格局;同时,不同林分对各N处理水平的反应也不同。季风林内,只有低N处理显示了利好效应;混交林内,N处理的利好作用有一个从较高浓度的中N处理向较低浓度低N处理转移的过程;针叶林内,中N处理自始至终都表现了正向作用。N处理效应的表现也有一个年变化的动态过程。在持续的施N处理过程中,各林分中表现良好的处理效应最后都有减弱的趋势,甚至发展到负向效应或转移至更低的N处理水平中。N处理效应的年动态变化过程表明N沉降的累积效应是存在的。与区内的人工苗圃地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并对产生以上响应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沉降 土壤动物 森林生态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