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31
1
作者 王伟妮 鲁剑巍 +2 位作者 何予卿 李小坤 李慧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5-653,共9页
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回归设计,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并探讨了3种肥料间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的施用均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且3种肥料配施的增产效果显著... 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回归设计,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并探讨了3种肥料间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的施用均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且3种肥料配施的增产效果显著优于任两种肥料配施。氮、磷、钾肥的施用可以改善部分米质性状,如提高整精米率,降低垩白度、稻谷长宽比和精米直链淀粉含量;氮、磷肥的施用还可提高糙米蛋白质含量,降低青米率。施用氮、磷、钾肥后,水稻养分总吸收量和每100kg籽粒养分需求量显著增加,而养分干物质生产效率和养分稻谷生产效率显著下降,且3种肥料的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及生理利用率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下降。氮、磷、钾肥两两互作对水稻产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当肥料用量处于低中水平时,互作效应均表现为协同促进作用,肥料用量超过一定水平后则表现为拮抗作用。对水稻氮、磷、钾养分吸收影响最大的交互作用分别是氮钾、氮磷和磷钾互作。总体来看,肥料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肥料用量及配比应在综合考虑水稻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基础上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磷、钾肥 互作效应 产量 品质 养分吸收利用
下载PDF
不同氮肥水平下中熟籼稻和粳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差异及相互关系 被引量:51
2
作者 殷春渊 魏海燕 +6 位作者 张庆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张胜飞 杭杰 马群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8-355,共8页
选用生育期相近的中熟中籼(138~143d)和中熟中粳(136~145d),于大田条件下探讨了4种氮肥水平即0、150、225、300kghm-2纯氮对产量的影响及不同生育阶段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粳稻平均产量呈增加趋势,而籼... 选用生育期相近的中熟中籼(138~143d)和中熟中粳(136~145d),于大田条件下探讨了4种氮肥水平即0、150、225、300kghm-2纯氮对产量的影响及不同生育阶段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粳稻平均产量呈增加趋势,而籼稻平均产量中氮水平达最高,高氮水平有所降低。各处理下籼稻产量明显高于粳稻,籼稻有较高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平均分别比粳稻高22.45%、7.51%。植株氮素阶段吸收量,拔节、抽穗和成熟期籼稻平均分别比粳稻高24.26%、3.14%和6.45%;植株氮素阶段吸收速率,移栽至拔节、拔节至抽穗和抽穗至成熟阶段籼稻平均分别比粳稻高38.07%、16.05%和23.22%。相关分析表明,籽粒产量与氮素阶段吸收量、阶段吸收速率和氮肥利用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生育期相近的中熟中籼产量高于中熟中粳与籼稻植株较强的氮素吸收特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期类型 籼粳稻 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差异
下载PDF
施氮水平对不同种植制度下玉米氮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9
3
作者 宁堂原 焦念元 +4 位作者 李增嘉 张民 赵春 韩宾 邵国庆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332-2336,共5页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套作和单作条件下春、夏玉米氮利用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单作和套作条件下,春、夏玉米吸氮量显著增加,籽粒产量、生物产量和籽粒蛋白质产量也显著增加.由于春、夏玉米需求的养分种类与形...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套作和单作条件下春、夏玉米氮利用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单作和套作条件下,春、夏玉米吸氮量显著增加,籽粒产量、生物产量和籽粒蛋白质产量也显著增加.由于春、夏玉米需求的养分种类与形态一致,低氮条件时竞争较激烈,春玉米处于优势地位,但其吸氮量仍低于单作.增加施氮量可以缓解这种竞争,利于玉米的高产优质.施氮量由187·5kg·hm-2增至375kg·hm-2时,春、夏玉米单作时生物产量平均增加1·717kg·kg-1N,而套作时平均增加12·179kg·kg-1N;春、夏玉米单作时蛋白质产量平均增加0·305kg·kg-1N,而套作时平均增加1·829kg·kg-1N;春夏玉米套作的土地当量比由1·59增加到1·91.与单作相比,春夏玉米套作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改善品质,增施氮肥有利于套作条件下玉米高产优质潜力的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玉米 单作 套作 氮吸收利用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秸秆还田量对麦-稻轮作体系作物产量、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4
4
作者 游来勇 李冰 +3 位作者 王昌全 杨娟 白根川 黄春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94-2401,共8页
为探讨秸秆还田量对麦-稻轮作体系作物产量、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小麦(内麦863)和水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在麦-稻轮作体系作物氮肥利用效率低的成都平原,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秸秆不还田、半量还田、全量还田和1.5倍量还田... 为探讨秸秆还田量对麦-稻轮作体系作物产量、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小麦(内麦863)和水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在麦-稻轮作体系作物氮肥利用效率低的成都平原,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秸秆不还田、半量还田、全量还田和1.5倍量还田等处理模式对麦-稻轮作体系作物产量、氮素吸收以及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无秸秆还田处理)相比,秸秆还田提高了小麦和水稻产量,小麦增产8.4%~19.6%,增产幅度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水稻增产4.3%~17.1%,增产幅度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减少。秸秆还田促进小麦和水稻的生长,增加小麦和水稻氮素吸收和籽粒氮素累积;小麦氮素吸收量和籽粒的氮素累积量均随秸秆还田量增加而增加;秸秆还田抑制了水稻前期(拔节期)生长和氮素累积,促进后期生长和氮素累积,水稻氮素吸收量和籽粒的氮素累积量均随秸秆还田量增加而减少。相较对照,麦-稻轮作体系的产量、氮素表观利率和氮素农学利用效率分别增加10%~13.8%、19.5%~26.7%、6.71~8.21 kg·kg-1,其中半量还田最有利于提高稻麦轮作体系的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但半量秸秆和全量秸秆还田相比,产量以及氮素利用效率差异均不显著。综合考虑秸秆资源存量情况、作物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秸秆全量还田较适宜成都平原麦-稻轮作区,有利于实现作物高产,氮素高效利用。该研究将为避免作物秸秆产生量大而处理不当引起的环境污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麦-稻轮作 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下载PDF
施肥方式对玉米-大豆套作体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0
5
作者 雍太文 董茜 +5 位作者 刘小明 刘文钰 宋春 杨峰 王小春 杨文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4-91,共8页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Al(N,210kg·hm^-2)、A2(N,270kg·hm^-2)、A3(N,330kg·hm^-2)3种施氮水平和距窄行玉米B1(0cm)、B2(15cm)、B3(30cm)、B4(45cm)4种施肥距离对玉米一大豆套作体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Al(N,210kg·hm^-2)、A2(N,270kg·hm^-2)、A3(N,330kg·hm^-2)3种施氮水平和距窄行玉米B1(0cm)、B2(15cm)、B3(30cm)、B4(45cm)4种施肥距离对玉米一大豆套作体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氮(A3)相比,减量施氮(A1、A2)提高了大豆R2、R5期单株根瘤数、根瘤干重和根瘤固氮潜力,以距玉米15cm处施肥的根瘤固氮能力较强;玉米、大豆的籽粒产量、地下部植株氮素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以A2处理的最高;施肥距离过大和过小均不利玉米、大豆产量的提高和氮素的吸收利用,以距玉米15~30cm处施肥效果最佳;减量施氮18%(A2)时,B2、B3处理相对常规穴施(B1)处理,玉米、大百及玉米一大豆系统的籽粒产量、植株氮素吸收量、氮肥利用率和土壤总氮含量均显著提高,土壤氮素贡献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一大豆套作体系 施肥方式 氮素吸收利用 根瘤固氮 产量
下载PDF
减量施氮对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下作物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4
6
作者 雍太文 刘小明 +6 位作者 刘文钰 周丽 宋春 杨峰 蒋利 王小春 杨文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4473-4482,共10页
为探索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中作物对N素吸收的差异特性,揭示减量施N对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的N高效利用机理。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小区套微区多年定位试验,研究了玉米单作(MM)、大豆单作(SS)、玉米-大豆套作(IMS)及不施N(NN)、减量施N... 为探索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中作物对N素吸收的差异特性,揭示减量施N对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的N高效利用机理。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小区套微区多年定位试验,研究了玉米单作(MM)、大豆单作(SS)、玉米-大豆套作(IMS)及不施N(NN)、减量施N(RN:180 kg N/hm2)、常量施N(CN:240 kg N/hm2)下玉米、大豆的生物量、吸N量、N肥利用率及土壤N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与MM(SS)相比,IMS下玉米茎叶及籽粒的生物量、吸N量降低,15N%丰度及15N吸收量增加,大豆籽粒及植株的生物量、吸N量及15N吸收量显著提高;IMS下玉米、大豆植株的N肥利用率、土壤N贡献率、土壤15N%丰度降低,15N回收率显著增加。施N与不施N相比,显著提高了单、套作下玉米、大豆植株的生物量、吸N量、15N丰度及15N吸收量;RN与CN相比,IMS下,RN的玉米、大豆植株总吸N量提高13.4%和12.4%,N肥利用率提高213.0%和117.5%,土壤总N含量提高12.2%和11.6%,土壤N贡献率降低12.0%和11.2%,玉米植株15N吸收量与15N回收率提高14.4%和52.5%,大豆的则降低57.1%和42.8%,单作与套作的变化规律一致。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中作物对N素吸收存在数量及形态差异,减量施N有利于玉米-大豆套作系统对N肥的高效吸收与利用,实现作物持续增产与土壤培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套作 减量施n n素吸收利用 15^n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转基因棉氮、磷、钾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徐娇 孟亚利 +2 位作者 睢宁 宋为超 周治国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4-181,共8页
在江苏地区棉花高产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12000、21000、30000、39000、48000和57000 plant/hm2)对转基因棉湘杂棉8号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棉株氮、磷、钾养分累积吸收量均呈线性升高,而生殖器官氮、磷... 在江苏地区棉花高产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12000、21000、30000、39000、48000和57000 plant/hm2)对转基因棉湘杂棉8号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棉株氮、磷、钾养分累积吸收量均呈线性升高,而生殖器官氮、磷、钾养分累积吸收量和养分经济系数则呈抛物线函数变化,均以30000 plant/hm2密度为最高,与皮棉产量的变化趋势完全相同。种植密度对开花至盛花阶段棉株养分吸收比率的影响大于其他阶段,密度增大显著降低植株在开花~盛花阶段氮、磷、钾的吸收比例。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每生产100 kg皮棉的养分摄取量逐渐上升,但对钾的吸收比例明显下降。高密度显著降低了上、中、下不同部位果枝的氮、磷、钾养分浓度和提高了不同部位果枝的群体养分吸收量,并使果枝营养早衰,下部果枝表现尤其明显,这与铃重的果枝空间分布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种植密度 氮、磷、钾 吸收利用 产量
下载PDF
应用^(15)N研究氮肥运筹对棉花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鹏程 董合林 +5 位作者 刘爱忠 刘敬然 李如义 孙淼 李亚兵 毛树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0-599,共10页
【目的】有关棉花适宜的施氮时期存在争议,国外有学者推荐最佳施氮时期为出苗后和现蕾期,也有研究认为播前和初花期各施一半较好。氮同位素示踪技术能区分作物吸收利用的肥料氮及土壤氮,并能深入细致研究施入氮肥的去向及在作物体内的... 【目的】有关棉花适宜的施氮时期存在争议,国外有学者推荐最佳施氮时期为出苗后和现蕾期,也有研究认为播前和初花期各施一半较好。氮同位素示踪技术能区分作物吸收利用的肥料氮及土壤氮,并能深入细致研究施入氮肥的去向及在作物体内的分配。本文采用氮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氮肥底追比例,施氮时期对棉花氮素吸收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华北平原棉区氮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转Bt+Cp TI基因抗虫棉品种中棉所79(CCRI 79)、中棉所60(CCRI 60)为材料,设氮肥底施与初花期追施比例1∶1(N1)、1∶2(N2)、0∶1(N3)、氮肥底施与蕾期追施比例0∶1(N4)4个处理,研究氮肥运筹对棉花初花期、收获期15N吸收、15N回收率、生物量积累和籽棉产量的影响。【结果】初花期棉株不同器官的氮素吸收来自氮肥(Ndff)的比例随底肥氮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增幅为25.88%42.45%。收获期不同处理棉花单株Ndff%随追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增幅为26.92%54.14%,N3、N4处理的棉花单株Ndff%显著高于N1和N2。N2处理的棉花单株籽棉产量高于其他处理,但与N1处理的差异不显著,N2处理单株生物量与N1、N3差异不显著。2个品种N3、N4处理的棉花收获期单株15N积累量均显著高于N1和N2处理,棉株收获期15N回收率均显著高于N1。N2处理的棉花收获期15N回收率高于N1处理,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棉花收获后N2处理土壤15N回收率低于N1,但差异不显著。【结论】本试验条件下,2个棉花品种氮素底追比为1∶2时的籽棉产量与15N回收率优于底追比为1∶1处理,底追比为0∶1的处理15N回收率在4个处理中最高,但未显示出产量优势,这些结果有待在大田试验中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示踪技术 氮肥运筹 棉花 氮吸收利用 产量
下载PDF
氮肥管理与根瘤菌接种模式对花生生长、氮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索炎炎 张翔 +5 位作者 司贤宗 余琼 毛家伟 李亮 袁新丽 余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6-871,共6页
为探求豫南砂姜黑土区花生高产和氮肥高效利用栽培技术,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氮肥管理与不同根瘤菌接种模式(拌种或土施)对花生生长、氮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提高了花生叶片SPAD值,有效促进花生生长,显著增加了氮利用率... 为探求豫南砂姜黑土区花生高产和氮肥高效利用栽培技术,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氮肥管理与不同根瘤菌接种模式(拌种或土施)对花生生长、氮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提高了花生叶片SPAD值,有效促进花生生长,显著增加了氮利用率和荚果产量。两种根瘤菌接种模式下,不同氮肥管理中均以50%N基施+50%N开花期追施和100%N基施处理的第一侧枝长、总分枝数、单株饱果数、单株饱果重和百果重、氮利用率和产量显著高于50%N开花期追施+50%N结荚期追施处理,说明要实现花生高产和氮素高效利用需在花生生育前期施用一定量的氮肥。比较根瘤菌拌种和土施2种接种模式,以根瘤菌拌种配施氮肥处理增产效果较好,但与根瘤菌土施配施氮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在豫南砂姜黑土区,花生种植采用氮肥50%基施、50%开花期追施配合根瘤菌拌种的模式增产效果最好,氮肥利用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时期 根瘤菌接种模式 花生 氮吸收利用 产量
下载PDF
减氮对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产量、品质及氮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莫钊文 李武 +3 位作者 段美洋 潘圣刚 田华 唐湘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3-90,共8页
【目的】分析常规施磷钾条件下减氮对不同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品种产量、品质及氮吸收利用的影响,为水稻精确减量施肥及氮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在大田常规施磷钾条件下,研究了3个不同水平氮肥处理(常规施氮肥(纯氮187.5kg/hm2)、减... 【目的】分析常规施磷钾条件下减氮对不同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品种产量、品质及氮吸收利用的影响,为水稻精确减量施肥及氮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在大田常规施磷钾条件下,研究了3个不同水平氮肥处理(常规施氮肥(纯氮187.5kg/hm2)、减氮28%(纯氮135.0kg/hm2)和不施氮肥(纯氮0kg/hm2))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粤晶丝苗2号"、"桂香占"和"天优998")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与常规施氮相比,减氮条件下"粤晶丝苗2号"和"桂香占"的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增加但有效穗数减少,对"天优998"产量构成因子无显著影响。减氮28%处理对水稻的碾磨品质和蒸煮品质无显著影响,提高了"天优998"的外观品质。减氮28%处理有利于提高"粤晶丝苗2号"和"桂香占"灌浆期剑叶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活性,对氮吸收影响不显著,但一定程度上利于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结论】适度减氮有利于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增产、稳产及保持或改善稻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 减氮处理 产量 稻米品质 氮吸收利用
下载PDF
施氮和接种根瘤菌对红壤旱地花生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佳 张杰 +7 位作者 秦文婧 杨成春 谢杰 王芳东 夏文建 项兴佳 刘光荣 徐昌旭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3-480,共8页
以花生品种粤油256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置9个处理:不施氮肥(N_0)、50%施氮量(N50)、75%施氮量(N75)、100%施氮量(N100,即当地习惯施氮量135kg·hm^(-2))、125%施氮量(N_(125))、150%施氮量(N_(150))、50%施氮量+接... 以花生品种粤油256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置9个处理:不施氮肥(N_0)、50%施氮量(N50)、75%施氮量(N75)、100%施氮量(N100,即当地习惯施氮量135kg·hm^(-2))、125%施氮量(N_(125))、150%施氮量(N_(150))、50%施氮量+接种根瘤菌(N50+RI)、75%施氮量+接种根瘤菌(N75+RI)、100%施氮量+接种根瘤菌(N_(100)+RI),研究了施氮和接种根瘤菌对南方红壤旱地花生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氮会促进花生生长,过量施氮会产生不利影响。单施氮肥的增产效果有限,增产幅度在9.8%~13.5%之间。施氮配合接种根瘤菌比相对应的单施氮肥处理增产0.7%~11.7%,当氮肥施用不足时(N50)接种根瘤菌的效果不明显,仅增产0.7%;氮肥施用适量时(N_(75)和N_(100))接种根瘤菌增产效果明显,分别增产11.4%和11.7%。本试验条件下以N75+RI处理,即施氮101.25kg·hm^(-2)配合接种根瘤菌的效果最佳,产量达到5 169.1kg·hm^(-2),比对照(N0)增产26.1%,还明显提高了花生各器官的含氮量、吸氮量、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施氮配合接种根瘤菌是提高我国南方红壤旱地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可为该区域花生的高产高效种植、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施氮量 根瘤菌 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不同追氮时期对强筋小麦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杨明晓 吴伟 +3 位作者 张钧浩 付博阳 彭正萍 薛澄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18,共8页
为探究优质小麦生产中提高小麦品质的最佳施氮时期,本试验以强筋冬小麦‘藁优2018’为供试材料,于河北省宁晋县布置田间试验,在总施氮量为240 kg N/hm^2的高产条件下,研究不同追氮时期对强筋小麦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 为探究优质小麦生产中提高小麦品质的最佳施氮时期,本试验以强筋冬小麦‘藁优2018’为供试材料,于河北省宁晋县布置田间试验,在总施氮量为240 kg N/hm^2的高产条件下,研究不同追氮时期对强筋小麦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基施氮+拔节期施氮处理相比,将拔节期施用氮素的50%于小麦生长后期施用,2017-2018季小麦孕穗期施氮处理下小麦籽粒增产11.9%,小麦各器官吸氮量及地上部总吸氮量最高。不同追氮时期各处理间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均无显著差异。后期追氮可提高小麦面粉湿面筋含量、醇溶蛋白含量、谷蛋白含量和吸水率,但后期追氮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后期追氮处理中孕穗期追氮较其他处理(抽穗期、开花期)追氮提高小麦加工品质的趋势更为明显。因此,综合考虑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采用基施氮+拔节期施氮+孕穗期施氮(4∶3∶3)的氮素施用模式是适宜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下小麦高产、优质及养分高效利用的氮肥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氮时期 强筋 产量 品质 氮素吸收利用
下载PDF
施氮对稻茬冬小麦氮肥吸收利用及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欣欣 石祖梁 +2 位作者 王久臣 王飞 江荣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34-1341,共8页
为推动稻茬冬小麦氮肥高效利用,采取15N微区试验,研究了施氮量(N0、N120、N210、N300)对稻茬小麦氮素吸收、转运、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施氮量能够显著提高成熟期植株对肥料氮和土壤氮的吸收量。小麦对基肥氮的吸收以越... 为推动稻茬冬小麦氮肥高效利用,采取15N微区试验,研究了施氮量(N0、N120、N210、N300)对稻茬小麦氮素吸收、转运、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施氮量能够显著提高成熟期植株对肥料氮和土壤氮的吸收量。小麦对基肥氮的吸收以越冬至拔节期最高,对追肥氮的吸收以拔节至开花期最高。植株对追肥氮的积累量均高于基肥氮,对土壤氮的积累量在N120处理下高于肥料氮,在N210、N300处理下则相反;N120、N210、N300处理下植株中土壤氮积累量占总吸氮量的比例分别为57%、48%、45%。成熟期叶片、茎鞘、穗轴+颖壳和籽粒中的氮素分配比例分别为6.09%~9.70%、9.01%~11.14%、7.19%~7.48%、71.96%~77.42%。肥料氮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N120、N210、N300处理分别为45.78%、56.22%、61.25%。植株中肥料氮的转运量、花后积累量和土壤氮的花后积累量均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而土壤氮的转运量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基肥氮、追肥氮、肥料氮和土壤氮的转运效率分别为77.31%~79.96%、77.89%~81.80%、77.61%~81.13%、51.55%~67.64%。植株花后氮积累量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约为1/5,肥料氮和土壤氮花后积累量对籽粒中肥料氮和土壤氮的贡献率分别为9.59%~14.56%和24.11%~34.48%。施氮量超过210kg·hm^-2时产量增加不显著,N120、N210、N300处理氮肥回收率分别为54.48%、48.15%、41.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小麦 施氮量 15n 氮肥吸收利用 氮素转运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书停 李文广 +4 位作者 蔡慧芳 马龙 王楷 李紫燕 翟丙年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3-402,共10页
为探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旱地冬小麦减肥增效的内在机制,依据7年长期定位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设5个氮水平(0、75、150、225、300 kg·hm^(-2))为主处理,配施有机肥(用量30 t·hm^(-2))和不施有机肥为副处理,单施化肥处理分别记为N... 为探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旱地冬小麦减肥增效的内在机制,依据7年长期定位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设5个氮水平(0、75、150、225、300 kg·hm^(-2))为主处理,配施有机肥(用量30 t·hm^(-2))和不施有机肥为副处理,单施化肥处理分别记为N0、N75、N150、N225、N300,配施有机肥处理分别记为MN0、MN75、MN150、MN225、MN300。在分蘖、拔节、开花、灌浆、成熟期采集植株地下(0~20 cm根系)和地上部分,对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氮素吸收利用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冬小麦有效穗数、穗粒数先增加后减少,而千粒质量则逐渐下降。配施有机肥处理有效穗数较单施化肥处理整体提高7.1%。MN150处理籽粒产量最高,达到6311 kg·hm^(-2)。单施化肥处理籽粒对氮素的吸收主要通过花前氮素转运,而配施有机肥处理花前氮素转运和花后吸收对籽粒氮素积累作用同等重要。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花前氮素转运量、花后氮素积累量分别提高9.80%、33.10%。花前氮素转运以茎秆为主,花后氮素积累量在MN150处理最高。配施有机肥显著提高氮素利用率和农学效率,降低施氮量在增加氮素利用率与农学效率的同时提高了氮素收获指数。适量增施氮肥显著提高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单施化肥和配施有机肥分别在N225、MN150处理达到最高,有机无机肥配施下,硝酸还原酶活性在分蘖、拔节、开花和灌浆期分别提高25.94%、12.88%、9.90%和12.35%。综合来看,有机无机肥配施下施氮量为150 kg·hm^(-2)时既能促进冬小麦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又有利于保证西北旱地冬小麦稳产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有机肥 化肥 配施 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硝酸还原酶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夏玉米产量、氮素利用率及土壤养分残留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杨峰 闫秋艳 +3 位作者 鲁晋秀 李峰 王苗 董飞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1-178,共8页
通过2年定位试验,在山西省临汾市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法,在等氮磷钾施肥条件下,研究氮肥运筹对夏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不同生育期植株氮磷钾吸收量,并监测0~40 cm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施氮肥处理均使不施氮肥处理(CK... 通过2年定位试验,在山西省临汾市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法,在等氮磷钾施肥条件下,研究氮肥运筹对夏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不同生育期植株氮磷钾吸收量,并监测0~40 cm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施氮肥处理均使不施氮肥处理(CK)夏玉米显著增产,2014,2015年增产幅度分别为5.72%~27.71%和6.05%~27.84%;其中,一次性施用缓控释肥处理BBF和CRF的夏玉米产量接近或高于常规尿素3次施肥(U3)和2次施肥(U2),增产效果优于一次性基施等量普通复合肥(CF)处理;BBF和CRF处理夏玉米穗粒数、单穗粒重和百粒质量等产量构成因素指标均较优,与U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BBF和CRF处理下植株氮磷钾养分积累量高是产量提高的基础,2年氮肥表观利用率平均达29.59%和28.95%,高于CF处理(22.27%)。常规尿素分次施肥处理施肥次数越多,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越高。各施氮肥处理对土壤速效养分残留量影响在不同生育期各异。BBF和CRF处理0~20 cm土层碱解氮含量随玉米生育期表现为先低后高再低的趋势,这与玉米整个生育期氮素吸收形成一定协同效应,且生育后期残留量低。各施氮肥处理20~40 cm土壤碱解氮含量在苗期变化不大,大喇叭口期和成熟期以U1和U2增加明显。与CK相比,各施氮处理玉米收获后0~40 cm土壤碱解氮残留量均增加。0~20 cm和20~40 cm土壤速效磷和缓效钾含量在生育期的差异较施氮处理间的差异更明显。因此,一次性基施缓控释肥可达到接近或增加常规尿素2次或3次施肥对夏玉米的增产效果,较好地协调养分供应与夏玉米养分吸收,提高氮素养分利用率,后期土壤养分残留量低,实现夏玉米一次性施肥高产高效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夏玉米 一次性施肥 产量及构成 养分吸收利用
下载PDF
基质栽培营养液氮磷钾补充水平对番茄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蔡东升 李建明 +3 位作者 樊翔宇 李惠 孔政 张鑫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4,共8页
温室条件下,采用基质袋式栽培方式(长12.7 m、宽30 cm、高20 cm),通过改变营养液KNO_3与NH_4H_2PO_4含量得到4个不同营养液氮磷钾补充水平,各处理物质的量浓度比分别为:CK为Ca(NO_3)_2·4H_2O:KNO_3:NH_4H_2PO_4:MgSO_4·7H_2O=... 温室条件下,采用基质袋式栽培方式(长12.7 m、宽30 cm、高20 cm),通过改变营养液KNO_3与NH_4H_2PO_4含量得到4个不同营养液氮磷钾补充水平,各处理物质的量浓度比分别为:CK为Ca(NO_3)_2·4H_2O:KNO_3:NH_4H_2PO_4:MgSO_4·7H_2O=4.00:6.00:1.00:2.00,T1为Ca(NO_3)_2·4H_2O:KNO_3:NH_4H_2PO_4:MgSO_4·7H_2O=4.00:4.00:0.80:2.00,T2 为Ca(NO_3)_2·4H_2O:KNO_3:NH_4H_2PO_4:MgSO_4·7H2O=4.00:8.00:1.20:2.00,T3 为Ca(NO_3)2·4H_2O:KNsdfO_3:NH_4H_2PO_4: MgSO_4·7H_2O=4.00:10.00:1.40:2.00;研究营养液氮磷钾补充水平对基质栽培番茄品质、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营养液氮磷钾水平可促进番茄各器官对氮磷钾吸收,超量施用抑制氮磷钾吸收;果实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还原糖、可溶性总糖含量均随营养液氮磷钾补充水平提高呈先增后降趋势,而可溶性固形物与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各处理间单果重、产量差异显著;与CK相比,T2单果重增加6.85%、产量增加13.10%,T3单果重减少2.29%、产量减少2.92%,且存在显著差异。综合考虑番茄养分吸收利用、品质和产量等因素,在试验条件下,T2处理营养液氮磷钾补充水平最佳,推荐用量为:KNO3 8 mmol·L^(-1)、NH_4H_2PO_4 1.2 mmol·L^(-1)、Ca(NO_3)_2 ·4H_2O_4 mmol·L^(-1)、MgSO_4·7H_2O_2 m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栽培 氮磷钾水平 养分吸收利用 品质 产量
下载PDF
小麦地膜玉米带田玉米施氮时期对其产量及吸氮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隆 邱进怀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51-55,共5页
通过对玉米8个施氮时期的效应分析表明,玉米拔节期一次施氮处理,小麦玉米混合单产最高达838.4kg/亩,小麦千粒重和产量明显提高,氮收获指数也最高;玉米产量无显著下降,玉米穗位叶叶缘素含量和全氮含量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地膜覆盖 施氮时期 产量
下载PDF
多元化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配合水氮管理对水稻产量形成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明明 丁峰 +6 位作者 彭志芸 向开宏 李郁 张宇杰 杨志远 孙永健 马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36-1252,共17页
研究多元化种植模式下,不同前茬秸秆还田与水氮管理对水稻产量形成、干物质积累分配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2018—2019年以杂交稻F优498为材料,采用三因素裂裂区设计,主区设置油菜-水稻(Py)、小麦-水稻(Px)、青菜-水稻(Pq)3种种植模式... 研究多元化种植模式下,不同前茬秸秆还田与水氮管理对水稻产量形成、干物质积累分配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2018—2019年以杂交稻F优498为材料,采用三因素裂裂区设计,主区设置油菜-水稻(Py)、小麦-水稻(Px)、青菜-水稻(Pq)3种种植模式秸秆还田,裂区设置常规淹水灌溉(W_(0))和干湿交替灌溉(W_(1))2种水分管理方式,裂裂区设置不施氮处理(N_(0))、常规施氮处理(N_(1))、精量减氮处理(N_(2))3个施氮水平,分析测定了拔节期、齐穗期和成熟期不同处理下秸秆还田的腐解率、氮素释放率、水稻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分配、植株氮素吸收利用以及籽粒产量。结果表明,Py的平均产量分别较Px、Pq增加2.55%、13.99%,主要原因是其有效穗数和千粒重较高;Py可促进各营养器官干物质和氮素积累,有利于干物质分配、提高茎鞘氮素贡献率和氮肥利用率,Py各时期的平均干物质积累总量、氮素积累总量分别比Px和Pq增加5.25%、7.48%和14.60%、17.30%,Py的氮肥偏生产力较Pq显著增加24.90%,但Py的秸秆腐解率和氮素释放率较低。3种模式下W1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比W0处理增加5.10%(Py)、1.76%(Px)和4.80%(Pq),W1处理可促进秸秆腐解和氮素释放,促进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转运,有利于Py和Px模式下的干物质分配,进而提高氮肥利用率。同一秸秆还田和水分管理下,N2处理可促进秸秆腐解和氮素释放,有利于干物质分配和氮素转运,提高了齐穗期、成熟期茎鞘和叶片氮素积累量,进而提高氮肥利用率,N2处理的产量、干物质积累量较N1处理略有下降,但二者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分析,油-稻种植模式下,油菜秸秆还田配合干湿交替灌溉与精量减氮(120 kg hm^(-2))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分配、氮素吸收转运,进而提高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并可节约20%氮肥投入,实现水稻稳产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多元化种植模式 秸秆还田 水氮管理 产量形成 氮素吸收利用
下载PDF
不同水旱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与精量减氮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氮含量的影响
19
作者 胡明明 李志欣 +10 位作者 丁峰 陈凯瑞 廖琴 吴子牛 熊莹 付浩 罗永恒 陈宗奎 杨志远 孙永健 马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00-1514,共15页
【目的】水旱轮作模式不仅影响土壤氮素残留率,而且旱作季秸秆还田后带入土壤的氮量也不同,导致对后茬水稻的氮素供应也不同。研究考虑秸秆氮素条件下的精准减氮量,以充分发挥秸秆氮素和轮作模式优势。【方法】以四川地区主推品种‘F优... 【目的】水旱轮作模式不仅影响土壤氮素残留率,而且旱作季秸秆还田后带入土壤的氮量也不同,导致对后茬水稻的氮素供应也不同。研究考虑秸秆氮素条件下的精准减氮量,以充分发挥秸秆氮素和轮作模式优势。【方法】以四川地区主推品种‘F优498’为材料,在四川农业大学现代化农业科研园区进行大田裂区试验,以3种水旱轮作模式下的秸秆还田为主区:油菜–水稻轮作(RR)、小麦–水稻轮作(WR)、青菜–水稻轮作(CR);以3个施氮量为裂区:不施氮(N_0)、传统施氮量(N_(1))、精量减氮(N_(2))。根据计算,RR、CR和WR轮作模式下N_(2)处理的施氮量分别为120、145和140 kg/hm^(2),分别较N1处理(150 kg/hm^(2))减少氮肥用量20.00%、3.33%和6.67%。于水稻拔节期、齐穗期、成熟期取植株样分析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量,成熟期测定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旱季作物和水稻收获后取0—20 cm土壤样品,测定全氮及碱解氮含量。【结果】与CR和WR处理相比,RR平均水稻产量2018年分别增加3.85%和13.06%,2019年分别增加14.01%和2.57%,主要原因是其能保证较高的有效穗数和千粒重,促进籽粒灌浆结实;2018年干物质积累总量平均分别增加1.84%和23.50%,2019年分别增加12.87%和4.19%;2018年氮素积累总量平均分别增加17.29%和14.59%,2019年分别增加10.50%和5.00%;2018年氮肥偏生产力分别增加11.43%和17.08%,2019年分别增加25.57%和11.42%。2018、2019年RR处理稻田土壤全氮含量分别较CR和WR处理增加16.67%和9.25%、14.69%和2.01%,碱解氮含量分别增加了13.90%和9.80%、17.76%和8.48%。同一轮作模式秸秆还田下,N_(2)处理的水稻产量、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及土壤氮素含量与N_(1)处理多无显著差异,但氮肥偏生产力、氮肥生理利用率多表现为N_(2)>N_(1),其中2018年N2处理在RR模式下的氮肥偏生产力较N1处理显著增加23.50%,2019年显著增加20.89%。RR、WR和CR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旱轮作 旱作秸秆还田 精量减氮 水稻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土壤氮素含量
下载PDF
^(15)N示踪技术分析不同灌溉模式下水稻对氮素的利用规律 被引量:4
20
作者 祝海竣 张听 +2 位作者 王学华 王悦 石爱龙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687-3697,共11页
为推动水稻水氮高效协同利用,本研究采取^(15)N示踪技术试验,研究了施氮量(N_(0),N_(160),N_(200),N_(240))和灌溉模式(干湿交替,常规灌溉)对水稻氮素利用规律。结果显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植株不同生育阶段的肥料氮和植株总氮积累... 为推动水稻水氮高效协同利用,本研究采取^(15)N示踪技术试验,研究了施氮量(N_(0),N_(160),N_(200),N_(240))和灌溉模式(干湿交替,常规灌溉)对水稻氮素利用规律。结果显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植株不同生育阶段的肥料氮和植株总氮积累、水稻成熟期各器官的氮素积累量均显著上升,成熟期的穗粒氮素积累量最高,达到67.20%~69.0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植株各营养器官不同来源氮的转运量随之增加,各器官的氮素转运量比较中:叶>茎>根;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齐穗后不同来源氮的积累量及其对穗粒氮的贡献率显著增加,土壤肥料氮残留量显著上升,残留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氮素损失率显著上升;干湿交替灌溉处理能够提高水稻不同时期不同器官的氮素积累量,一定程度上提升氮素利用率,提高水稻产量。本研究归纳了不同灌溉条件和不同施氮条件下水稻对氮素吸收、利用、残留、损失的规律,为水稻高效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15)n 施氮量 干湿交替 氮肥吸收利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