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北平原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地土壤氮磷的积累及环境风险评价 被引量:45
1
作者 李艾芬 章明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2-127,共6页
长期过量施肥可导致蔬菜地土壤养分大量累积、养分利用效率下降和环境污染风险增加。以浙北平原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菜地土壤氮和磷的积累及其淋失潜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蔬菜... 长期过量施肥可导致蔬菜地土壤养分大量累积、养分利用效率下降和环境污染风险增加。以浙北平原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菜地土壤氮和磷的积累及其淋失潜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蔬菜地土壤全磷、有效磷(Olsen P)和NO3-N呈明显的积累;蔬菜种植年限为<2、2~5、6~10、11~20、20~30和>30a的表土全P平均分别为0.66、0.75、1.07、1.49、2.40和2.12g·kg-1,有效P平均分别为13.2、37.8、42.2、70.2、137.9和101.7mg·kg-1,NO3-N平均分别为9.15、13.58、50.18、46.48、73.28和74.20mg·kg-1,同时土壤N和P垂直下移渐趋明显。土壤水溶性磷含量随土壤有效磷(OlsenP)积累的变化存在一个明显的突变点,相对应的土壤OlsenP临界值约为60mg·kg-1。随着种植年限增长,蔬菜地地表径流中氮和磷浓度呈明显增加,利用年限为20~30a的蔬菜地径流中可溶性P和NO3-N浓度分别约为利用年限<2a蔬菜地的13.12和9.48倍。研究认为,长期超量施肥已导致这一地区蔬菜地土壤养分的过度积累,在蔬菜生产中应重视和提倡平衡施肥,控制土壤氮磷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地土壤 氮和磷积累 淋失
下载PDF
不同施肥方式对设施番茄产量和土壤氮及磷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新楠 卢树昌 +1 位作者 王小波 王瑞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3-186,共4页
在设施番茄种植中研究了传统施肥、包膜缓释肥(SCZ)、优化处理()3种施肥方式对不同土层土壤氮磷含量及番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施肥处理易引起0~120cm土层土壤NO3--N含量的显著提高,SCZ处理和处理在追氮量分别减少1/3、1/2的情况... 在设施番茄种植中研究了传统施肥、包膜缓释肥(SCZ)、优化处理()3种施肥方式对不同土层土壤氮磷含量及番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施肥处理易引起0~120cm土层土壤NO3--N含量的显著提高,SCZ处理和处理在追氮量分别减少1/3、1/2的情况下,SCZ处理在表层(0~30cm)NO3--N含量显著高于处理,在30~90cm的土层中差异不显著,而在90~120cm的土层中则显著降低。SCZ处理的用磷量最高,所以其在土壤中的残留也最高,复合肥(FHF)与处理相比,显著提高了表层土壤P的含量,而在30~120cm的土层则差异不显著。传统处理番茄的硝酸盐含量最高,较其它施肥处理高出10.9%~17.7%,较CK高出35.1%。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番茄的产量,不同施肥方式中SCZ、与农民的传统处理相比,产量分别降低了0.8%、15.8%,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施肥 产量 氮磷累积
下载PDF
不同水分处理对草地早熟禾生物量及N、P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浩玮 白小明 +3 位作者 樊敬辉 李雄亮 连亚红 孙敏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18年第5期8-15,共8页
在盆栽条件下,采用单株种植,以野生草地早熟禾‘天祝’和野生草地早熟禾‘榆中’2个种质为材料,设4个水分处理水平(W1 90%~75%FWC;W2 75%~60%FWC;W3 60%~45%FWC;W445%~30%FWC),研究不同水分调控对草地早熟禾生物量,N、P积累量分配... 在盆栽条件下,采用单株种植,以野生草地早熟禾‘天祝’和野生草地早熟禾‘榆中’2个种质为材料,设4个水分处理水平(W1 90%~75%FWC;W2 75%~60%FWC;W3 60%~45%FWC;W445%~30%FWC),研究不同水分调控对草地早熟禾生物量,N、P积累量分配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W1处理(90%~75%FWC)更有利于地上部分生物量及N、P的积累量。W2处理(75%~60%FWC)可促进野生草地早熟禾地下生物量及N、P的积累与利用,是草地早熟禾最佳水分处理。草地早熟禾‘天祝’和‘榆中’2个种质的W2与W1处理相比较,地下生物量分配比例分别提高了57.39%和6.88%、地下N积累量分别提高了86.01%和6.60%、地下N分配比例分别提高了60.95%和18.62%;草地早熟禾‘天祝’地下P积累量和分配比例分别提高了91.33%和59.53%;草地早熟禾‘榆中’N利用效率提高了8.56%。扩展性较弱的草地早熟禾‘天祝’较扩展性较强的草地早熟禾‘榆中’有更强的干旱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草地早熟禾 水分调控 生物量 np积累量
下载PDF
拉萨市不同种植类型对土壤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国见 周忠浩 +1 位作者 杜树汉 刘刚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13784-13785,共2页
为了解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不同种植类型对土壤酸化的影响,选取种粮地、露天菜地和温室菜地3种主要种植类型进行了田间调查采样研究。结果显示,蔬菜种植施肥量明显多于种粮地,温室菜地施肥量最大。表层土壤(0~20cm)pH值差异显著,种粮地最... 为了解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不同种植类型对土壤酸化的影响,选取种粮地、露天菜地和温室菜地3种主要种植类型进行了田间调查采样研究。结果显示,蔬菜种植施肥量明显多于种粮地,温室菜地施肥量最大。表层土壤(0~20cm)pH值差异显著,种粮地最高,温室菜地最低。在高强度施肥和漫水灌溉管理下,温室菜地土壤质量变化显著。为避免土壤加速酸化,必须减少氮肥用量和灌溉用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pH值 氮磷积累 菜地 半干旱
下载PDF
若尔盖高原湿地水质演变特征及氮磷累积效应 被引量:5
5
作者 顾城天 罗彬 +2 位作者 王恒 刘冬梅 郑坤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53,共7页
为了探究若尔盖高原湿地水质演变特征及氮磷累积效应,2016-2018年以若尔盖高原湿地植被多样性为基础数据,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化验相结合的模式,并结合冗余分析(RDA)的方法研究了植被多样性、氮磷累积特征与水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 为了探究若尔盖高原湿地水质演变特征及氮磷累积效应,2016-2018年以若尔盖高原湿地植被多样性为基础数据,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化验相结合的模式,并结合冗余分析(RDA)的方法研究了植被多样性、氮磷累积特征与水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2016-2018年若尔盖高原湿地植被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随季节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夏季和秋季明显高于春季和冬季。(2)若尔盖高原湿地不同年份水质中TN、NH4^+-N、TP、高锰酸钾指数、BOD 5和CODcr浓度总体变化趋势相一致,均为秋季最高,夏季次之,春季最低,随季节变化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TN、NH4^+-N、高锰酸钾指数、BOD 5和CODcr浓度均值在不同年份差异均显著(p<0.05),而TP浓度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季节差异均不显著(p>0.05)。(3)若尔盖高原湿地植被N,P积累量随季节变化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2016-2018年N,P累积量均值呈增加趋势,其中N累积量均值在不同年份差异均显著(p<0.05),而P累积量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季节差异均不显著(p>0.05)。(4)若尔盖高原湿地植被N,P积累量分别与生物量、N、P含量呈显著的线性关系(p<0.05),由此可知,可以通过植被N,P含量和生物量评价湿地植被的N,P累积作用。RDA排序图显示BOD 5浓度、CODcr浓度是若尔盖高原湿地植物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尔盖高原 湿地 植被多样性 氮磷累积
下载PDF
处理生活污水湿地植物的筛选与净化潜力评价 被引量:84
6
作者 陈永华 吴晓芙 +5 位作者 蒋丽鹃 陈明利 曾敏 雷电 张珍妮 阳石英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49-1554,共6页
为了建立一套科学的湿地植物筛选与净化潜力评价体系,以17种湿地植物为材料,在综合应用原有各种湿地植物筛选与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增加植物逆境酶和基质酶,对所有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7种植物的根系数量、长度、活力、叶片过氧化... 为了建立一套科学的湿地植物筛选与净化潜力评价体系,以17种湿地植物为材料,在综合应用原有各种湿地植物筛选与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增加植物逆境酶和基质酶,对所有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7种植物的根系数量、长度、活力、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生长量、氮磷平均浓度、氮磷的积累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根系附近基质脲酶活性与磷酸酶活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净化潜力的综合评价体系,可以把17种植物聚类为3大类,第1大类净化潜力较强,包括美人蕉、芦苇、风车草、水葱、再力花、千屈菜、花叶美人蕉;第2大类净化潜力中等,包括菖蒲、花叶芦竹、香蒲、梭鱼草;第3大类净化潜力较弱,包括野芋、鸢尾、灯心草、葱兰、泽泻、花菖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活力 过氧化物酶 生长量 氮磷积累量 基质脲酶 基质磷酸酶
下载PDF
植被恢复对土壤N、P积累转化及其耦合关系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方晰 陈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4-97,共14页
氮(N)、磷(P)是影响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稳定性的主要养分元素,且N、P循环间具有密切的耦合关系,系统地研究土壤N、P积累转化及其耦合关系随植被恢复的变化,准确揭示土壤N、P有效性及其供应能力随植被恢复的演变规律和机制,对促进退化森林... 氮(N)、磷(P)是影响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稳定性的主要养分元素,且N、P循环间具有密切的耦合关系,系统地研究土壤N、P积累转化及其耦合关系随植被恢复的变化,准确揭示土壤N、P有效性及其供应能力随植被恢复的演变规律和机制,对促进退化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制定科学有效的N、P管理措施,提高森林生产力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基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从植被恢复过程土壤N、P积累转化,土壤N、P耦合与平衡关系的演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综述,针对目前研究现状提出今后的研究展望。土壤N、P各形态含量及其组成比例随植被恢复而变化,但由于植物生长规律、养分利用策略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土壤(包括微生物)N、P积累转化随植被恢复变化的研究结果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土壤N、P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施肥试验方面,有关随植被恢复土壤N、P积累转化过程中两者间相互作用的演变规律仍有待于深入研究;土壤N、P积累转化过程及其耦合关系受到植被因子(凋落物、根系及其分泌物)和土壤因子(理化性质、微生物)的影响。不同气候区、不同土壤类型森林生态系统P循环及其调控机制;随植被恢复和全球变化,土壤N、P限制格局是否发生改变,N、P耦合与平衡关系趋于加强或解耦;建立和完善有效预测N、P循环功能耦合的综合模型,特别是将N、P循环间的耦合关系与C循环功能联系起来的模型等不仅是当前森林土壤养分科学管理相关领域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也是未来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和管理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土壤np积累 转化过程 耦合关系
下载PDF
长期施用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后土壤的氮磷累积与分配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博超 窦广玉 +5 位作者 王雪婷 苑喜男 朱克松 刘刚 王天宁 潘涔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87,共7页
【目的】研究长期施用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土壤的氮磷累积与分配特征,为指导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科学还田提供依据。【方法】测定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中全氮、全磷和总有机碳含量,并依据农田中废水施用量计算氮、磷和有机碳的年均投入量。... 【目的】研究长期施用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土壤的氮磷累积与分配特征,为指导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科学还田提供依据。【方法】测定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中全氮、全磷和总有机碳含量,并依据农田中废水施用量计算氮、磷和有机碳的年均投入量。采集连续施用8年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地块(还田地块)和未施用废水地块(对照地块)的土壤样品,分析其垂直剖面水解氮、硝态氮、有效磷累积与分配特征及氮磷淋失风险。【结果】还田地块随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年均施入的氮(以N计)、磷(以P 2O 5计)分别高达2823和708 kg/hm^(2),分别是对照地块氮、磷投入量的10.8和4.1倍;还田地块随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年均施入的总有机碳为14.04 t/hm^(2),对照地块未投入有机碳。长期施用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后,还田地块0~250 cm土层土壤水解氮、硝态氮、有效磷含量分别为48.9~140.0,37.6~53.0和0.8~35.4 mg/kg,极显著高于对照地块的水解氮(10.8~73.2 mg/kg)、硝态氮(1.82~7.34 mg/kg)及有效磷(0.2~22.2 mg/kg)含量。还田地块和对照地块水解氮含量均随土壤剖面深度增加呈近似线性下降趋势;还田地块土壤硝态氮和有效磷含量随土壤剖面深度增加呈缓慢下降趋势,而对照地块土壤硝态氮和有效磷含量急剧下降至40~60 cm土层后缓慢下降。相比0~20 cm土层,还田地块200~250 cm土层中水解氮、硝态氮和有效磷含量降幅分别为65.07%,29.06%和97.74%,对照地块分别为85.24%,75.20%和99.10%。【结论】在宁夏固原气候条件下,长期、大量施用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后,农田土壤氮、磷淋失风险仍较小,但造成了水、肥资源的严重浪费,应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科学确定废水还田总量,避免造成废水养分浪费及环境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加工废水 废水还田 氮磷累积与分配 氮磷淋失 农田土壤
下载PDF
鸢尾和菖蒲不同器官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积累效应 被引量:22
9
作者 李琳 刘娜娜 达良俊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01-903,907,共4页
将鸢尾和菖蒲种植在椰丝基质上并放入富营养化的水塘中,实验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分别测定鸢尾和菖蒲的根、茎、叶不同器官中氮、磷的含量和植物种植期间生物量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植物根、茎、叶对氮、磷的积累量有显著差异,叶是两种... 将鸢尾和菖蒲种植在椰丝基质上并放入富营养化的水塘中,实验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分别测定鸢尾和菖蒲的根、茎、叶不同器官中氮、磷的含量和植物种植期间生物量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植物根、茎、叶对氮、磷的积累量有显著差异,叶是两种植物积累氮、磷的主要器官;叶中的氮、磷积累量在实验后期,即11月中下旬时达到峰值;菖蒲各器官氮、磷含量均高于鸢尾,但是单株鸢尾对氮、磷的积累量比菖蒲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水体 鸢尾 菖蒲 磷不同器官 积累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