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晚播条件下施氮量对稻茬小麦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 1
-
-
作者
江东国
黄正来
张文静
马尚宇
樊永惠
-
机构
农业部黄淮南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华东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
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11-1221,共11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30090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01287)
-
文摘
为给安徽省江淮稻麦轮作区域晚播稻茬小麦高产栽培的氮肥合理施用提供依据,选用当地主栽品种扬麦18和皖垦麦076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施氮水平(0、90、180、270和360 kg·hm-2),分析施氮量对晚播小麦氮素积累与分配、糖氮比、氮素同化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小麦各器官的氮积累量以及营养器官花前贮存氮素转运量、转运效率和转运氮素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氮素收获指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随施氮量的增加,小麦各生育时期不同器官的糖氮比值显著降低。小麦的氮素分配比例在生育前期以叶片最高,成熟期籽粒中氮素分配比例显著高于其余部位,而小麦的可溶性糖分配比例在生育前期以茎鞘最高,成熟期籽粒较高。在0~270 kg·hm-2施氮量范围内,增施氮肥后,两个小麦品种的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均显著提高,穗数、穗粒数和籽粒产量均明显增加。继续增加施氮量至360kg·hm-2时,氮素同化酶活性和产量无显著变化,说明施氮过多对小麦氮素同化和产量无益。土壤氮贡献率、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氮素偏生产力均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推荐江淮区域稻茬小麦晚播条件下适宜施氮量为180~270kg·hm-2偏下限,可兼顾高产及氮素高效吸收和利用。
-
关键词
晚播稻茬小麦
氮素积累分配转运
糖氮比
氮素同化酶
氮素利用率
-
Keywords
Late sowing of wheat after rice
n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and transport
C/n ratio
n assimilation enzyme
n use efficiency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