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常人不同刺激声咬肌前庭肌源诱发性电位研究
1
作者 盛丹丹 郭振平 +7 位作者 卢曼林 伊海金 李欣 许嘉 陈雯婧 高娟娟 刘思思 梁思超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人使用不同刺激声诱发咬肌前庭肌源诱发性电位(masseter vestibular myogenic evoked potentials,mVEMP)的差异。方法选取听力正常的健康受试者31人,分别使用500、1000 Hz短纯音、短声作为刺激声进行咬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 目的探讨正常人使用不同刺激声诱发咬肌前庭肌源诱发性电位(masseter vestibular myogenic evoked potentials,mVEMP)的差异。方法选取听力正常的健康受试者31人,分别使用500、1000 Hz短纯音、短声作为刺激声进行咬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测试,记录P11、P21波潜伏期、P11-N21波间期、P11-N21振幅值,计算潜伏期对称性系数、左右侧振幅比、左右侧振幅不对称比。结果不同刺激声诱发的P11波、N21波潜伏期、P11-N21波间期和P11-N21振幅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潜伏期对称性系数、振幅比和振幅不对称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500 Hz短纯音作为刺激声对听力正常的健康人诱发mVEMP,获得振幅更高,波形更易辨认,对振幅比、振幅不对称比结果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肌 前庭肌源诱发性电位 短纯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