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正常人不同刺激声咬肌前庭肌源诱发性电位研究
1
作者
盛丹丹
郭振平
+7 位作者
卢曼林
伊海金
李欣
许嘉
陈雯婧
高娟娟
刘思思
梁思超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人使用不同刺激声诱发咬肌前庭肌源诱发性电位(masseter vestibular myogenic evoked potentials,mVEMP)的差异。方法选取听力正常的健康受试者31人,分别使用500、1000 Hz短纯音、短声作为刺激声进行咬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
目的探讨正常人使用不同刺激声诱发咬肌前庭肌源诱发性电位(masseter vestibular myogenic evoked potentials,mVEMP)的差异。方法选取听力正常的健康受试者31人,分别使用500、1000 Hz短纯音、短声作为刺激声进行咬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测试,记录P11、P21波潜伏期、P11-N21波间期、P11-N21振幅值,计算潜伏期对称性系数、左右侧振幅比、左右侧振幅不对称比。结果不同刺激声诱发的P11波、N21波潜伏期、P11-N21波间期和P11-N21振幅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潜伏期对称性系数、振幅比和振幅不对称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500 Hz短纯音作为刺激声对听力正常的健康人诱发mVEMP,获得振幅更高,波形更易辨认,对振幅比、振幅不对称比结果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肌
前庭肌源诱发性电位
短纯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常人不同刺激声咬肌前庭肌源诱发性电位研究
1
作者
盛丹丹
郭振平
卢曼林
伊海金
李欣
许嘉
陈雯婧
高娟娟
刘思思
梁思超
机构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出处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6-19,共4页
基金
中国残联听语专项(2023CDPFHS-01)。
文摘
目的探讨正常人使用不同刺激声诱发咬肌前庭肌源诱发性电位(masseter vestibular myogenic evoked potentials,mVEMP)的差异。方法选取听力正常的健康受试者31人,分别使用500、1000 Hz短纯音、短声作为刺激声进行咬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测试,记录P11、P21波潜伏期、P11-N21波间期、P11-N21振幅值,计算潜伏期对称性系数、左右侧振幅比、左右侧振幅不对称比。结果不同刺激声诱发的P11波、N21波潜伏期、P11-N21波间期和P11-N21振幅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潜伏期对称性系数、振幅比和振幅不对称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500 Hz短纯音作为刺激声对听力正常的健康人诱发mVEMP,获得振幅更高,波形更易辨认,对振幅比、振幅不对称比结果无影响。
关键词
咬肌
前庭肌源诱发性电位
短纯音
Keywords
Masseter
muscle
myogenic
evoked potentials
Toneburst
分类号
R764.5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正常人不同刺激声咬肌前庭肌源诱发性电位研究
盛丹丹
郭振平
卢曼林
伊海金
李欣
许嘉
陈雯婧
高娟娟
刘思思
梁思超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