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宫玲 朱华 +3 位作者 郑柏生 焦青萍 顾薇 杨俭英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0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塞(AI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 对13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中的45例AIMI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老年 AIMI合并AVB发生率显著高于前壁组(P<...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塞(AI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 对13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中的45例AIMI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老年 AIMI合并AVB发生率显著高于前壁组(P<0.001),老年AIMI合并AVB组肌酸磷酸激酶(CPK)峰值(1407±810U/L)明显高于AIMI不合并AVB组(802±224U/L),P<0.01,两组在死亡率、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和心衰发生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老年AIMI并发胸前导联ST段压低易发生左心衰竭,死亡率高。结论 老年AIMI伴AVB,或入院时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 老年人 AIMI 房室传导阻滞 AV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8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富晓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目的:对患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病人进行分析,探讨糖尿病对老年人心脏的影响。方法:总结我院ICU病房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糖梗组),并以同期收治的老年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86例(对照组)作为对照,观察其临... 目的:对患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病人进行分析,探讨糖尿病对老年人心脏的影响。方法:总结我院ICU病房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糖梗组),并以同期收治的老年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86例(对照组)作为对照,观察其临床表现、并发症及预后。结果:糖梗组的发病年龄略高于对照组(P>0.05),经多年随诊糖梗组再梗率为27.3%,也高于对照组的10.5%(P<0.01),糖梗组的临床表现多无胸痛,症状、体征多样化,并发症多,与对照组比较,并发泵衰竭者多巳差异有显著性,但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频率无显著性差异。糖梗组病死率为对照组的2.07倍。结论:糖尿病对老年心脏的影响主要是对血管的影响,导致心肌梗死发病较早,病死率高。其次,糖尿病死亡病人的血糖峰值明显高于存活者,提示血糖浓度高低也是影响其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治疗中应控制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肌梗塞 老年人 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马金萍 阿里木·阿不力米提 +2 位作者 地力夏提·司马义 李喜元 王林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8-260,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60岁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情况。方法:入选对象为近30年确诊的≥60岁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1426例,按有无心肌梗死分为冠心病有心肌梗死(A)组和冠心病无心肌梗死(B)组进行分析。结果:入选患者占同期总的... 目的:调查分析≥60岁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情况。方法:入选对象为近30年确诊的≥60岁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1426例,按有无心肌梗死分为冠心病有心肌梗死(A)组和冠心病无心肌梗死(B)组进行分析。结果:入选患者占同期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82.6%(1426/1606)。年龄60~98岁,平均(71.95±6.97)岁。A组519例(36.4%),B组907例(63.6%),B组多于A组(χ2=105.571,P<0.01)。A组吸烟、糖尿病、心功能NYHA(Ⅲ+Ⅳ)级的比例高于B组。B组患心房颤动、高血压的比例高于A组。B组的好转率高于A组,A组的病死率高于B组。A组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D)大于B组,B组以左室射血分数(LVEF)>0.45和E/A≤1的比例居多,而且各自的比例均高于A组。A组LVEF则以≤0.45的比例居多。A组应用利尿剂、洋地黄制剂、硝酸酯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αβ-受体阻滞剂和多巴胺类药物的比例高于B组,B组应用钙拮抗剂比例高于A组。结论: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以无心肌梗死型居多,但不论是何种类型,由于其总体临床情况复杂,都应给予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肌梗死 老年人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近10年来急性心肌梗塞年龄变化及临床特点 被引量:10
4
作者 秦迁 王归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4期60-61,共2页
目的对近10年203例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生规律进行分析,以提高对AMI的认识。方法首次确诊的203例患者,按入院前后分为3组,回顾性分析三组患者入院时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吸烟和/或饮酒、入院时心功能(Killip法分为4级)和住院天... 目的对近10年203例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生规律进行分析,以提高对AMI的认识。方法首次确诊的203例患者,按入院前后分为3组,回顾性分析三组患者入院时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吸烟和/或饮酒、入院时心功能(Killip法分为4级)和住院天数,并分析入院后次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论AMI的发病年龄逐渐提前,在预防和诊断方面应予以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年龄
下载PDF
年龄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赵瑞富 刘洋 +3 位作者 谢寒 万德立 金国柱 王琳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2年第2期80-82,共3页
目的:分析年龄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EMI)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收集急性STEMI患者245例,根据年龄分为5组:≤50岁组(49例)、51~60岁组(70例)、61~70岁组(62例)、71~79岁组(50例)、≥80岁组(14例);对临床基线资料... 目的:分析年龄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EMI)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收集急性STEMI患者245例,根据年龄分为5组:≤50岁组(49例)、51~60岁组(70例)、61~70岁组(62例)、71~79岁组(50例)、≥80岁组(14例);对临床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史、超急性期及急性期ST段抬高导联数、入院时及入院12~72h肌钙蛋白、Killip分级、LVEF、是否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住院期间死亡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LVEF与年龄(P<0.05)和肌钙蛋白(P<0.05)呈负相关,随着年龄增长,LVEF降低;随着肌钙蛋白的增加,LVEF降低。在≤50岁组LVEF显著高于其余各年龄组(均P﹤0.05),而≥80岁组LVEF则显著低于其余各组(均P<0.05)。≥80岁组KilliP分级≥Ⅱ级者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均P<0.05)。≥80岁组患者的住院期间病死率显著高于≤50岁组、51~60岁组、61~70岁组(均P<0.05)。结论:年龄可作为影响急性STEMI患者心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年龄 左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rt-PA静脉溶栓治疗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近期疗效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鹏生 庄义浩 +3 位作者 冯治西 高虹 陈永久 董少红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4年第3期141-143,共3页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治疗对高龄 (70岁以上 )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疗效。 方法 对比分析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 PA) 5 0mg静脉溶栓治疗与非溶栓治疗的高龄AMI患者各 86例住院期间临床疗效。 结果 溶栓组住院期间 4周内...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治疗对高龄 (70岁以上 )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疗效。 方法 对比分析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 PA) 5 0mg静脉溶栓治疗与非溶栓治疗的高龄AMI患者各 86例住院期间临床疗效。 结果 溶栓组住院期间 4周内病死率 1 2 8%(1 1 86 )明显低于非溶栓组 31 4%(2 7 86 ) (P <0 0 5 ) ,心绞痛、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溶栓组 (P <0 0 5 )。冠脉造影 ,TIMI分级 ,溶栓组梗死相关血管 (IRA)开通率为 6 5 0 %(5 6 86 ) ,距发病溶栓时间 6小时以内IRA开通率为 80 4%(45 5 6 ) ,非溶栓组开通率仅32 %,溶栓病人未发生颅内出血及过敏反应。 结论 提示用rt PA静脉溶栓治疗高龄AMI患者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并有利于AMI的近期预后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A 静脉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 AMI 冠状动脉造影 心血管病
下载PDF
老龄心肌梗死大鼠肝叶切除围手术期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的变化
7
作者 李玉峰 王士雯 +3 位作者 周荣斌 赵玉生 陈明易 薛桥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7年第3期124-125,128,共3页
目的:观察老龄心肌梗死大鼠肝叶切除围手术期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受体的动态变化。方法:老龄大鼠26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及心肌梗死组各13只。异丙基肾上腺素连续3d腹腔内注射,制作老龄大鼠心肌梗死模型。3周后行肝叶切除术,以PE标记的... 目的:观察老龄心肌梗死大鼠肝叶切除围手术期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受体的动态变化。方法:老龄大鼠26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及心肌梗死组各13只。异丙基肾上腺素连续3d腹腔内注射,制作老龄大鼠心肌梗死模型。3周后行肝叶切除术,以PE标记的CD61荧光抗体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术前、后72h内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受体的变化。结果:老龄心肌梗死大鼠肝叶切除术后6、12、24、48及72h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受体密度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均<0.05)。而对照组仅于术后12h较术前升高。结论:肝叶切除术可导致老龄心肌梗死大鼠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受体密度增高,是围手术期血栓前状态形成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围手术期 老龄大鼠 血小板膜糖蛋白 肝叶切除
下载PDF
左西孟旦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疾病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喻澄 曹苏岩 +1 位作者 董丰 陈浩 《系统医学》 2024年第6期116-120,共5页
目的研究左西孟旦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42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选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研究左西孟旦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42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选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治疗1次,持续24 h,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命体征、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低血压或快速性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随访半年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脑钠肽水平和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短轴缩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NT-proBNP低于对照组,心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病死率、再住院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左西孟旦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效果较好,能够迅速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脑钠肽水平,改善心功能,没有增加低血压、房颤、室速等不良反应,但对于远期预后没有改善,可缩短住院天数,减轻患者医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心功能 远期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