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SV、ScVO_2、乳酸清除率、心肌酶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矛 姜悦 +3 位作者 黄樱菲 江其影 许丽清 谢欢欢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551-553,共3页
目的研究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每搏输出量(SV)、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 VO_2)、乳酸清除率和心肌酶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ICU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125例,根据预后分为两组,其中存活组78例,死亡组47... 目的研究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每搏输出量(SV)、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 VO_2)、乳酸清除率和心肌酶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ICU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125例,根据预后分为两组,其中存活组78例,死亡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入ICU时的SV、Sc VO_2、血清乳酸浓度、6 h乳酸清除率和心肌酶学等指标。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入ICU时的SV、Sc V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入ICU时的血清乳酸浓度为(5.17±1.23)mmol/L,低于死亡组的(5.51±1.33)mmol/L,谷草转氨酶(AST)为(165.4±23.8)U/L,低于死亡组的(185.2±24.6)U/L,LDH、CK、CK-MB等心肌酶学等指标也均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h,存活组患者的SV、Sc VO_2较入ICU时有明显提高,血清乳酸浓度明显降低,6 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 h后的心肌酶学等指标与入ICU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入ICU时SV、Sc VO_2与预后无关,与心肌酶学有关;入ICU 6 h SV、Sc VO_2、乳酸浓度、乳酸清除率与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SV ScVO2 乳酸清除率 心肌酶学 相关性
下载PDF
轮状病毒感染腹泻并心肌损伤患儿心肌酶学指标变化及其危险因素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淑珍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1294-1299,共6页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otavirus,RV)感染腹泻患儿发生心肌损伤后心肌酶学指标变化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87例RV感染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RV组,同期87例腹泻但RV检测阴性患儿的临...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otavirus,RV)感染腹泻患儿发生心肌损伤后心肌酶学指标变化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87例RV感染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RV组,同期87例腹泻但RV检测阴性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 enzymes-MB,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谷草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α-HBDH)、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rlin I,c Tn I)、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T,c Tn T)的水平;并依据心电图、心脏彩超及患儿临床表现将RV组分为心肌损伤组38例、未损伤组49例,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分析引起RV感染腹泻患儿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RV组患儿的血清CK、CK-MB、LDH、AST、α-HBDH、cTnI、cTnT及心电图QT离散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单因素分析,发生心肌损伤的RV感染腹泻患儿血清钠、血清钾水平低于正常范围的人数比例显著高于非心肌损伤组(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RV感染腹泻患儿发生心肌损伤独立危险因素是血清钠水平、血清钾水平降低(P<0.05)。结论:RV感染腹泻患儿发生心肌损伤的风险较高,心肌酶学指标早期即发生改变,同时低血钠、低血钾可增大RV感染腹泻患儿发生心肌损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心肌损伤 心肌酶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犬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梁楠 鲍玲红 +2 位作者 江从勋 廖诗平 杨芳炬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2-295,共4页
目的:制备麻醉犬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犬心肌酶学和氧摄取率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AMI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冠脉法建立犬AMI模型。将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丹参注射液组,参... 目的:制备麻醉犬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犬心肌酶学和氧摄取率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AMI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冠脉法建立犬AMI模型。将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丹参注射液组,参附注射液大、中、小剂量组,于冠脉结扎后15 min各组犬经股静脉滴注相应药物,结扎后30,60,90,120及180 min取血测氧摄取率,测定各组犬冠脉结扎前和结扎后180 min时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冠脉结扎后,阴性对照组犬血清CK、LDH和MDA含量显著升高,SOD含量明显减少,氧摄取率显著降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丹参组和参附注射液各剂量组能显著对抗血清中CK、LDH和MDA活性的增高以及SOD、氧摄取率的降低。结论:参附注射液对犬AMI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酶学 氧摄取率
原文传递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动态心电图时域、频域指标变化与心肌酶学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赵雪然 贺新建 +2 位作者 李红艳 牛娅薇 王立娴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9年第11期1045-1047,共3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MC)患儿动态心电图检查中时域、频域指标的变化及其与心肌酶学指标的关系。方法受试者均来自河北省儿童医院2016年1月一2018年5月期间就诊的儿童,随机选取符合条件的VMC患儿200例设为VMC组,选...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MC)患儿动态心电图检查中时域、频域指标的变化及其与心肌酶学指标的关系。方法受试者均来自河北省儿童医院2016年1月一2018年5月期间就诊的儿童,随机选取符合条件的VMC患儿200例设为VMC组,选取来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动态心电图检查中的时域、频域指标、心肌酶学指标,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VMC组患儿的总体标准差(standard diviation of NN intervals,SDNN)、均值标准差(standard diviation of average NN intervals,SDANN)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VMC组的差值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of the difference,rMMSD)、差值〉50msRR间期所占的百分比(percent of the number whose difference between adjacent NN interval are more than 50 ms,pNN50)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MC组患儿的低频功率(low frequency,LF)、高频功率(high frequency,HF)、LF/HF值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VMC组患儿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CK-MB)、LDH、cTnI、α-HBDH检测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VMC组患儿血清CK-MB、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l)、α-羟丁酸脱氢酶(α-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α-HBDH)检测值与患儿LF、HF、SDNN、SDANN测定值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VMC患儿的早期动态心电图的时域及频域指标与心肌酶学指标显著相关,可对患儿心肌损害程度进行早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动态心电图 时域 频域 心肌酶学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BNP、心肌酶、sTREM-1、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张东东 李伟妮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22期2893-2898,共6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治疗前后血清脑钠肽(BNP)、心肌酶、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D-二聚体(D-D)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病例组,以...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治疗前后血清脑钠肽(BNP)、心肌酶、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D-二聚体(D-D)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同期来院体检的3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体检当日、病例组液体复苏前后均采血测定血清BNP、心肌酶学[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sTREM-1和D-D水平;病例组入院后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比较不同严重程度脓毒症患者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并按预后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不同预后患者实验室指标、APACHEⅡ评分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各实验室指标与脓毒症病情程度的关系。结果液体复苏前病例组患者和对照组的BNP[(586.23±129.51)pg/mL vs(36.25±10.19)pg/mL]、CK[(1426.56±290.64)U/L vs(102.63±30.47)U/L]、CK-MB[(142.46±38.79)U/L vs(17.63±5.98)U/L]、sTREM-1[(59.87±7.98)pg/mL vs(20.14±3.45)pg/mL]、D-D[(5.72±1.26)μg/mL vs(0.54±0.15)μg/mL]及APACHEⅡ评分[(23.34±6.51)分vs(0.50±0.19)分]比较,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休克组、严重脓毒症组患者的BNP、CK、CK-MB、LDH、AST、sTREM-1、D-D及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上述指标又明显高于严重脓毒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病例组患者的BNP、CK、CK-MB、LDH、AST、sTREM-1、D-D、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复苏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患者复苏前的BNP、CK、CK-MB、LDH、AST、sTREM-1、D-D及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者复苏前的BNP、CK、CK-MB、LDH、AST、sTREM-1、D-D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BNP、CK、CK-MB、LDH、AST、sTREM-1、sTR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液体复苏 脑钠肽 心肌酶学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D-二聚体 预后
下载PDF
注射用苦碟子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冬梅 李洋 +3 位作者 于小风 曲绍春 徐华丽 睢大员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11期1432-1435,共4页
目的研究注射用苦碟子(KDZI)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大鼠在体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后,松扎再灌注120 min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计算心肌梗死范围(MIS),测定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磷... 目的研究注射用苦碟子(KDZI)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大鼠在体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后,松扎再灌注120 min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计算心肌梗死范围(MIS),测定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前列环素(PGI2)及血栓素A2(TXA2)水平。同时测心肌梗死及非梗死区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结果KDZI对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损伤120 min大鼠,可明显缩小MIS,降低血清AST、CK、LDH活性及MDA含量,提高SOD及GSH-Px活性,能使血浆ET、AngⅡ及TXA2水平明显下降,PGI2水平及PGI2/TXA2比值明显增高,亦可使心肌梗死及非梗死区FFA含量明显降低。结论KDZI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对心肌的氧化损伤,纠正心肌缺血时FFA代谢紊乱,减少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ET及AngⅡ释放,纠正PGI2/TXA2失衡等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苦碟子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梗死面积 心肌酶学 自由基 心肌代谢 血管活性因子 大鼠
下载PDF
复方刺五加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星宇 李洋 +3 位作者 于小风 曲绍春 徐华丽 睢大员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35-537,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刺五加注射液(CASI)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再灌注120min,建立心肌I/R损伤模型,计算心肌梗死范围(MIS),测定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磷酸肌酸激... 目的观察复方刺五加注射液(CASI)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再灌注120min,建立心肌I/R损伤模型,计算心肌梗死范围(MIS),测定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血浆前列环素(PGI2)及血栓素A2(TXA2)水平。结果CASI40、80mg/kg对心肌I/R损伤大鼠,可明显缩小MIS,降低血清AST、CK、LDH活性及MDA含量,提高SOD及GSH-Px活性,使血浆TXA2水平明显下降,PGI2水平及PGI2/TXA2比值明显增高。结论CASI对大鼠心肌I/R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减少自由基对心肌的氧化损伤,增强抗氧化酶活性,纠正PGI2/TXA2失衡等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梗死面积 心肌酶学 自由基
下载PDF
雷米普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6
8
作者 于倩 王韫博 +3 位作者 曲绍春 于小风 徐华丽 睢大员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01-1504,共4页
目的研究雷米普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在体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后,松扎再灌注120 min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计算心肌梗死范围(MIS),测定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磷酸肌... 目的研究雷米普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在体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后,松扎再灌注120 min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计算心肌梗死范围(MIS),测定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前列环素(PGI2)及血栓素A2(TXA2)水平。结果雷米普利对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损伤120 min大鼠,可明显缩小MIS,降低血清AST、CK、LDH活性及MDA含量,提高NO含量及SOD、GSH-Px活性,能使血浆ET、AngⅡ及TXA2水平明显下降,PGI2水平及PGI2/TXA2比值明显增高。结论雷米普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对心肌的氧化损伤,减少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ET及AngⅡ释放,纠正PGI2/TXA2失衡等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米普利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梗死面积 心肌酶学 自由基 血管活性因子 大鼠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特征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吕佳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4期6-7,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并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 8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心电图检查,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式归纳总结患者临床资料,重点探究心电图的早期特异性表现。结果 85例...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并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 8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心电图检查,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式归纳总结患者临床资料,重点探究心电图的早期特异性表现。结果 85例患者中典型心肌梗死占44.71%,不典型心肌梗死占54.12%,正常心电图占1.18%;ST段抬高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36.84%)、死亡率(15.79%)与非ST段抬高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8.70%)、死亡率(2.17%)相比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表现分为典型与不典型两种,临床检查中行18导联心电图检查(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及右胸、正后壁导联),以实现早期鉴别诊断,辅助治疗,促进病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特征分析 心肌酶学
下载PDF
心肌酶谱联合肌钙蛋白检测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断中的意义
10
作者 谭小娇 《智慧健康》 2024年第5期105-108,共4页
目的 本研究采用心肌酶谱联合肌钙蛋白检测,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检查提供更准确的依据,并对心肌酶谱联合肌钙蛋白检测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抽取本院2021年8月—2022年10月收治的68例健康体检人员与68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确诊患者。将... 目的 本研究采用心肌酶谱联合肌钙蛋白检测,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检查提供更准确的依据,并对心肌酶谱联合肌钙蛋白检测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抽取本院2021年8月—2022年10月收治的68例健康体检人员与68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确诊患者。将健康体检人员设置为对照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确诊患者设置为观察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检测。比较两组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相关指标、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诊断情况及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相关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将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联合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可见心肌酶检测阳性53例,阴性83例;肌钙蛋白检测阳性43例,阴性93例;联合检测阳性65例,阴性71例。其中心肌酶谱的灵敏度为67.65%、特异性为89.71%、阳性预测值为86.79%、阴性预测值为73.49%;肌钙蛋白的灵敏度为55.88%、特异性为92.65%、阳性预测值为88.37%、阴性预测值为67.74%;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2.65%、特异性为97.06%、阳性预测值为96.92%、阴性预测值为92.95%。结论 采用心肌酶谱联合肌钙蛋白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在临床中取得显著效果,较单独采用某一项检验更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酶谱 肌钙蛋白检测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诊断
下载PDF
西洋参茎叶三醇组皂苷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田刚 睢大筼 +3 位作者 司欣 曲绍春 付雯雯 于晓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53-657,共5页
目的:研究西洋参茎叶三醇组皂苷(PQTS)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梗死模型组、阳性药苦碟子注射组及PQTS 12.5、25.0、50.0mg.kg-... 目的:研究西洋参茎叶三醇组皂苷(PQTS)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梗死模型组、阳性药苦碟子注射组及PQTS 12.5、25.0、50.0mg.kg-1组,各组动物每日腹腔注射给药1次,连续3d。计算急性心肌梗死24h后的心肌梗死面积(MIS),测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超氧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AD)、一氧化氮(NO)、游离脂肪酸(FFA)含量,观察全血低切(10/s)、中切(80/s)、高切(160/s)黏度及血浆黏度,并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与梗死模型组比较,PQTS各剂量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MIS明显缩小(P<0.05),血清CK、LDH、AST活性及FFA、MAD含量降低(P<0.05或P<0.01),血清SOD活性及NO含量提高(P<0.05),全血低、中、高切黏度及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其作用与阳性药苦碟子注射液相当。结论:PQTS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少氧自由基对心肌的损伤,纠正心肌缺血时FFA代谢紊乱,降低血液黏度以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茎叶三醇组皂苷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酶学 血小板功能 游离脂肪酸 自由基 血液黏度
下载PDF
洋参二醇皂苷注射液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绚卉 于晓风 +3 位作者 曲绍春 徐华丽 韩冬 睢大筼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3281-3285,共5页
目的:观察洋参二醇皂苷注射液(IPQDS)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计算急性心肌梗死24 h后的心肌梗死面积(M IS),测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门... 目的:观察洋参二醇皂苷注射液(IPQDS)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计算急性心肌梗死24 h后的心肌梗死面积(M IS),测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超氧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丙二醛(MAD)、一氧化氮(NO)含量,观察全血低切、中切、高切黏度及血浆黏度,并测定血小板黏附与聚集功能。结果:IPQDS可明显缩小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M IS,降低血清CK,LDH,AST活性及MAD含量,提高血清SOD、GSH-Px活性及NO含量,亦可使全血低、中、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血小板聚集功能明显降低,对血小板黏附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IPQDS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对心肌的氧化损伤,纠正心肌缺血时的血液高黏滞状态,防止血栓形成等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参二醇皂苷注射液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酶学 血小板功能 自由基 血液黏度 大鼠
原文传递
小剂量地高辛联合氢氯噻嗪及螺内酯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疗效 被引量:3
13
作者 廖慧 何睿颖 +2 位作者 邹艳 杨晓 赵国兰 《西部医学》 2022年第7期1036-1040,共5页
目的 探讨小剂量地高辛联合氢氯噻嗪及螺内酯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疗效及对心肌肌钙蛋白(cTnT)、心肌酶学、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16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表... 目的 探讨小剂量地高辛联合氢氯噻嗪及螺内酯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疗效及对心肌肌钙蛋白(cTnT)、心肌酶学、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16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小剂量地高辛联合氢氯噻嗪及螺内酯)、地高辛组(正常剂量地高辛联合氢氯噻嗪及螺内酯)、对照组(安慰剂联合氢氯噻嗪及螺内酯治疗),每组各56例。比较3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0 d后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酶学[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羟丁酸脱氢酶(HBDH)]、疾病相关因子[cTnT、NT-proBNP、白细胞介素-6(IL-6)]、生活质量[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水平。结果 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地高辛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 d后,观察组、地高辛组LVEDD、LVESD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LVE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10 d后,观察组、地高辛组心肌酶学(CK、CK-MB、HBDH)、疾病相关因子(cTnT、NT-proBNP、IL-6)、MLHFQ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和地高辛组心功能(LVEDD、LVESD、LVEF)、心肌酶学(CK、CK-MB、HBDH)、疾病相关因子(cTnT、NT-proBNP、IL-6)、MLHFQ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地高辛联合氢氯噻嗪及螺内酯治疗老年心力衰竭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及心肌损伤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与正常剂量地高辛有相同的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高辛 氢氯噻嗪 螺内酯 老年 心力衰竭 心肌肌钙蛋白 心肌酶学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心肌酶谱和miR-26b miR-19b表达变化分析及与预后的关系
14
作者 王小芳 林琳 +3 位作者 雷蕾 鲁红娥 雷朝 刘基燕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1114-1120,共7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心肌酶学指标、血清微小RNA-26b(miR-26b)、微小RNA-19b(miR-19b)的变化及与患者预后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1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心肌炎组、另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心肌酶学指标、血清微小RNA-26b(miR-26b)、微小RNA-19b(miR-19b)的变化及与患者预后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1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心肌炎组、另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非心肌炎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心肌酶学指标、血清miR-26b、miR-19b水平,并根据患者随访6个月的预后结局进行分组,对比两组的各项一般资料及研究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预后结局的相关指标。结果:心肌炎组患者的ALT、AST、LDH、cTnI、CK-MB、CK、miR-19b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炎组患者的miR-26b相对表达强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6个月随访,预后不良患者36例,其中死亡2例、再次出现心力衰竭入院18例、心律失常入院9例、心肌炎复发7例;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年龄、BMI、性别、胸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心率频率、胸闷、心肌、乏力、呼吸频率、房扑/房颤、房室传导阻滞、束支阻滞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ALT、AST、LDH、cTnI、CK-MB、CK、miR-19b表达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miR-26b相对表达强度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房扑/房颤、房室传导阻滞、束支阻滞、ALT增高、AST增高、LDH增高、cTnI增高、CK-MB增高、CK增高、miR-19b增高、miR-26b降低是心肌炎患者不良预后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心肌酶学指标及miR-19b表达显著增高、miR-26b表达显著降低,并且与患者不良的预后结局具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酶学 miR-26b miR-19b
下载PDF
热毒宁注射液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心肌酶学指标及安全性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尚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3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对心肌酶学指标及安全性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65例,随机分成热毒宁注射液组(热毒宁组)23例、利巴韦林组17例、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组(联合组)25例。所有...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对心肌酶学指标及安全性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65例,随机分成热毒宁注射液组(热毒宁组)23例、利巴韦林组17例、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组(联合组)25例。所有患儿入院后均采用常规的综合治疗,热毒宁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利巴韦林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联合组采用前两种药物联合治疗,3组患者的疗程和每天的治疗频率相同。结果利巴韦林组与热毒宁组、联合组相比较,后两组的疗效要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毒宁组与联合组比较,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疗程结束后,3组患者的心肌酶学指标均比治疗前要好,利巴韦林组的改善情况次于热毒宁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毒宁组与联合组的心肌酶学指标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3种治疗方式均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用于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效果较为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热毒宁 利巴韦林 心肌酶 心悸
下载PDF
先心病患儿介入治疗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心肌酶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志军 田长征 《智慧健康》 2018年第14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先心病患儿介入治疗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心肌酶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行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治疗的58例先心病患儿。通过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患儿均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患儿采取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辅助治疗,对照组29例... 目的探讨先心病患儿介入治疗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心肌酶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行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治疗的58例先心病患儿。通过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患儿均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患儿采取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辅助治疗,对照组29例患儿采取氯胺酮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术中心肌钙蛋白1、磷酸肌酸激酶以及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浓度明显优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在先心病患儿介入治疗中可以改善心肌酶学,使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安全性得到显著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钙蛋白1 心肌酶学 盐酸右美托咪
下载PDF
雷米普利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满秋 陈冬梅 +3 位作者 王玉梅 李迎今 李洋 赵学忠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10期1321-1324,共4页
目的探讨雷米普利对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产生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观察雷米普利对实验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梗死面积(MIS)及血清心肌酶学的影响,并从自由基及体内血管活性因子等变... 目的探讨雷米普利对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产生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观察雷米普利对实验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梗死面积(MIS)及血清心肌酶学的影响,并从自由基及体内血管活性因子等变化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雷米普利可使实验性心肌梗死大鼠的MIS明显缩小,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明显降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明显增加,亦可使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血栓素A2(TXA2)水平明显下降,前列环素(PGI2)水平及PGI2/TXA2比值明显增高。结论雷米普利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及血管活性因子对心肌的损伤,纠正心肌缺血时PGI2/TXA2失衡等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米普利 心肌梗死面积 心肌酶学 自由基 血管活性因子 大鼠
下载PDF
两种不同采血方法对心肌酶谱值影响的对比与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东利 张灵举 +2 位作者 许文斌 夏欣蓉 王卫红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8年第6期332-333,共2页
选择50例急性心肌梗塞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采用直接静脉采血和输液静脉处取血的方法,每例分别采取对照和实验两组血标本进行对比和相关研究。结果:两组血清酶活性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而两组标本相应血清酶活性显著相关,实验组标本... 选择50例急性心肌梗塞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采用直接静脉采血和输液静脉处取血的方法,每例分别采取对照和实验两组血标本进行对比和相关研究。结果:两组血清酶活性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而两组标本相应血清酶活性显著相关,实验组标本值虽然不能代替对照组标本值,但若将实验组标本值代人本研究得出的方程:Y=a+bX即可得到对照组标本值。结论:输液静脉处取血所得心肌酶谱值代入上述方程后可以准确反映心肌酶谱值,替代静脉采血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采血方法 心肌酶谱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_3及Rb_2组合物对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友联 刘一鸣 +3 位作者 孙伟伦 于晓风 曲绍春 睢大筼 《人参研究》 2013年第2期2-5,共4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b3及Rb2组合物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计算急性心肌梗死24h后的心肌梗死面积(MIS),测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b3及Rb2组合物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计算急性心肌梗死24h后的心肌梗死面积(MIS),测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超氧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丙二醛(MAD)及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人参皂苷Rb3及Rb2组合物5、10、20mg/kg均可明显缩小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MIS,降低血清CK、LDH、AST活性及MAD含量,提高血清SOD、GSH-Px活性及NO含量。结论人参皂苷Rb3及Rb2组合物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少氧自由基对心肌的损伤等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叶皂苷B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酶学 游离脂肪酸 自由基 大鼠
下载PDF
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血浆ET-1、NO水平与动脉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及心肌酶学指标的相关性
20
作者 廖芝顺 毕君富 +6 位作者 刘萍 陈存茂 李振华 黄秀芬 陈玉华 苏雅清 邓伟明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4年第9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水平与动脉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及心肌酶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0例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观察组,分别于入院时以及治疗2周后取静脉血对血浆ET-1、NO水平...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水平与动脉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及心肌酶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0例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观察组,分别于入院时以及治疗2周后取静脉血对血浆ET-1、NO水平及动脉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心肌酶谱指标进行检测;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前ET-1、NO以及心肌酶谱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2周的系统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T-1和NO水平与动脉血PaO2呈负相关(r=-0.567、-0.583,P<0.05),与动脉血PaCO2、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呈正相关(r=0.558、0.602、0.493,0.568、0.587、0.501;P<0.05)。结论血浆ET-1和NO水平可作为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源性心脏病 急性发作 内皮素 一氧化氮 血液流变学 心肌酶学 动脉血气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