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5篇文章
< 1 2 1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HO 2008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与分型修订解读 被引量:43
1
作者 何广胜 吴德沛 +5 位作者 孙爱宁 梁建英 刘丹丹 陈子兴 薛永权 阮长耿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6-421,共6页
2008年版WHO的造血及淋巴组织肿瘤分型集中了目前关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形态学、细胞化学、免疫表型、遗传学及临床等方面研究进展,对MDS的分型做出了新修订。文章对有关MDS方面的修订做一解读。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分型 WHO
原文传递
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增多和急性髓系白血病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 被引量:38
2
作者 刘静 贾晋松 +4 位作者 宫立众 卢晟晔 主鸿鹄 黄晓军 江浩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34-738,共5页
目的比较地西他滨(DAC)联合半量CAG方案(D—CAG)与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增多(MDS—EB)和急性髓系白血病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AML-MR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7年3月42例初治MD... 目的比较地西他滨(DAC)联合半量CAG方案(D—CAG)与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增多(MDS—EB)和急性髓系白血病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AML-MR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7年3月42例初治MDS—EB和AML-MRC患者临床资料,21例接受D—CAG治疗,21例接受CAG方案治疗,诱导缓解后患者继续巩固化疗或进行allo-HSCT。比较两组患者的CR率、总有效率(ORR)、总生存(OS)率、无病生存(DFS)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42例MDS-EB和AML—MRC患者中,男27例,女15例,中位年龄52.5(18—65)岁;MDS-EB21例,AML-MRC21例。D-CAG组和CAG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基因突变类型和染色体核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CAG组2个疗程CR率为81.0%(17/21),高于CAG组的52.4%(11/21)(Z=3.857,P=0.050)。D—CAG组与CAG组2个疗程后ORR分别为85.7%(18/21)与76.2%(15/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73,P=0.259)。D-CAG组和CAG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3(6~32)个月和15(2~36)个月,D.CAG组10例患者接受了allo-HSCT,CAG组7例患者接受了allo.HSCT。D—CAG组非移植患者的中位LFS时间为18.0(95%CI6.6~29.4)个月,CAG组非移植患者的中位LFS时间为11.0(95%CI 0~23.9)个月,两组1年累积LFS率分别为(63.6±14.5)%和(50.0±1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9,P=0.824)。D-CAG组11例非移植患者中2例死亡,CAG组非移植的14例患者中7例死亡,D—CAG组与CAG组非移植患者的1年累积OS率为(90.9±8.7)%对(61.5±13.5)%,D—CAG组高于CAG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40,P=0.175)。D—CAG组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所致的感染,化疗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2.9%,与CAG组(3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3)。结论DAC联合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CAG方案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靶向测序检测51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基因突变 被引量:36
3
作者 李冰 王静雅 +12 位作者 刘晋琴 史仲珣 彭帅玲 黄慧君 秦铁军 徐泽锋 张悦 方力维 张宏丽 胡耐博 潘丽娟 曲士强 肖志坚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12-1016,共5页
目的探索中国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基因突变特征。方法采用包含112个血液肿瘤相关基因的靶向测序技术对511例MDS患者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全部511例MDS患者中,共检测到83个突变基因,439例(86%... 目的探索中国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基因突变特征。方法采用包含112个血液肿瘤相关基因的靶向测序技术对511例MDS患者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全部511例MDS患者中,共检测到83个突变基因,439例(86%)患者伴有至少1个基因突变。对涉及的83个基因依据其功能进行分类,突变频率依次为表观遗传相关基因(50%)、剪接子相关基因(37%)、信号传导相关基因(34%)、转录因子(24%)和细胞周期与凋亡相关基因(17%)。不同亚型患者的平均基因突变数目分别为: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单系发育异常(RCUD)1.25个,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RCMD)1.73个,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红细胞(RARS)2.79个,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1(RAEB-1)2.22个,RAEB-22.34个,MDS伴单纯5q-2.67个,MDS未分类(MDS-U)2.00个。U2AF1突变患者单纯+8核型异常比例显著增高[Q〈0.001,OR=4.42(95%CI2.23—8.68)],复杂核型比例显著减低[Q=0.005,OR=0.22(95%CI0.04—0.72)]。依据基因突变数目,将患者分为伴有0~1个基因突变组,伴有2个基因突变组和伴有3个及以上基因突变组,三组总生存(O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近九成的MDS患者伴有至少1个基因突变,表观遗传相关基因和剪接子相关基因是MDS最常受累基因。随着疾病的演进基因突变数增多,基因突变数目多的患者OS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靶向测序 突变
原文传递
低剂量地西他滨皮下注射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及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安全性与疗效观察 被引量:34
4
作者 艾昊 魏旭东 +5 位作者 尹青松 汪萍 米瑞华 袁芳芳 陈琳 宋永平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06-609,共4页
回顾性分析低剂量地西他滨皮下注射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及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安全性及疗效.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6例AML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且血液学进步(HI)2例,疾病稳定(SD)... 回顾性分析低剂量地西他滨皮下注射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及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安全性及疗效.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6例AML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且血液学进步(HI)2例,疾病稳定(SD)1例,疾病进展(PD)1例;8例MDS中,CR 1例,骨髓缓解伴血象不完全恢复(CRi) +HI4例,HI 2例,SD 1例.对于老年AML及中高危MDS,低剂量地西他滨皮下注射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白血病 地西他滨 低剂量 注射 皮下
原文传递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精准诊断与治疗:现况与问题 被引量:28
5
作者 肖志坚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39-341,共3页
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基于基因组、蛋白质组和药物组学等组学技术,精准寻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疗靶点,实现对于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髓系肿瘤,近年... 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基于基因组、蛋白质组和药物组学等组学技术,精准寻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疗靶点,实现对于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髓系肿瘤,近年应用2代测序技术剖析了MDS的基因突变谱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精准医疗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survivin、XIAP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及其细胞株MUTZ-1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8
6
作者 蔡真 包悍英 +1 位作者 Wolf-Dieter Ludwig Christian Wuchter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 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患者及MDS RAEB细胞株MUTZ 1凋亡蛋白抑制因子survivin、XIAP的表达和高三尖杉酯碱 (HHT)诱导MUTZ 1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 4 7例初发MDS患者及 15名异基因骨髓移植志愿供者为研究对象 ,应用R... 目的 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患者及MDS RAEB细胞株MUTZ 1凋亡蛋白抑制因子survivin、XIAP的表达和高三尖杉酯碱 (HHT)诱导MUTZ 1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 4 7例初发MDS患者及 15名异基因骨髓移植志愿供者为研究对象 ,应用RT PCR方法检测survivin、XIAPmRNA表达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MDS RAEB细胞系MUTZ 1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变化 ,RT PCR技术检测survivin、XIAP在MUTZ 1中的表达 ;研究survivin反义寡脱氧核苷酸 (AS ODN)和HHT对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 MDS患者survivinmRNA总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 (分别为 38.3%和 0 ,P <0 .0 1) ,高危组 (RAEB、RAEB t、CMML)阳性率高于低危组 (分别为 5 3.6 %和 16 .7% ,P <0 .0 5 )。MDS患者及正常对照均表达XIAP ,但表达水平不同 ,其中低危组XIAPmRNA(0 .74± 0 .2 4 )低于正常对照组 (1.0 1±0 2 8) (P <0 .0 5 ) ,高危组XIAPmRNA表达 (1.5 5± 0 .34)高于低危组及正常对照组 (P值均 <0 .0 1)。HHT能诱导MUTZ 1细胞凋亡 ,凋亡率与作用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 ,细胞被阻滞在G2 期 ;HHT作用MUTZ 1细胞 6h后细胞内survivin表达下调 ,而XIAP表达无明显变化。survivinAS ODN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 ,并提高MUTZ 1细胞对HHT的敏感性。结论 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UTZ-1细胞株 细胞凋亡 SURVIVIN基因 XIAP基因 三尖杉酯碱 细胞培养
原文传递
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染色体核型异常特征及其预后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李磷 刘旭平 +4 位作者 聂玲 于明华 张悦 秦铁军 肖志坚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7-222,共6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染色体核型特征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对染色体核型可供分析的351例成人原发MD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染色体核型异常者237例(67.5%)。其中仅有染色体数目异常者99例(41.7%),仅有... 目的研究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染色体核型特征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对染色体核型可供分析的351例成人原发MD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染色体核型异常者237例(67.5%)。其中仅有染色体数目异常者99例(41.7%),仅有染色体结构异常者70例(29.5%),同时有数目与结构异常者68例(28.8%);单一异常130例(54.8%),2种异常54例(22.8%),复杂异常(≥3种)53例(22.4%)。整倍体数目改变有多倍体4例(1.7%);非整倍体及染色体臂的异常可见于所有染色体,常见的依次有+8、-20/20q-、-7/7q-、-5/5q-、-18、-11/11q-、+21、-Y、-21、-10、-16、-22、+9、del(12)(p12)。-5/5q-(5.1%)的发生率低于西方国家(8.7%~23.4%),5q-综合征的发生率极低(0.3%),+8(19.1%)和-20/20q-(9.4%)的发生率高于西方国家(分别为1.2%~7.0%和2.0%-3.5%)。237例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患者中染色体易位有31例(13.1%),其中12种染色体易位在MDS中迄今尚无文献报道。i(17)(q10)有9例(3.8%),其中6例(66.7%)为单一异常。染色体重复有7例(3.0%),主要累及1号染色体(4例)。按IPSS染色体核型分组,预后差的染色体核型检出率在RA、RARS、5q-综合征组,RCMD、RCMD—RS组,RAEB-Ⅰ组,RAEB-Ⅱ组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4,P〈0.01)。351例MDS患者中,177例获得随访资料,中位随访时间14.5(1~131)个月,81例死亡,中位生存期(MS)12(1~90)个月。按IPSS染色体核型分组,染色体核型为预后好、中、差的患者MS分别为51[95%可信区间(CI5~77]、35(95%CI—65)和13(95%CI~17)个月,Log—rank检验三组总体生存(OS)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染色体核型按正常核型(NN)、嵌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遗传学分析 染色体 核型分析 预后
原文传递
细胞形态学联合血液指标鉴别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巨幼细胞性贫血 被引量:24
8
作者 陈蓉艳 李佐勇 +2 位作者 秦雪君 赖雯斓 林青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根据2016年WHO分型新标准,从临床特点、常用的血液指标以及细胞形态学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巨幼细胞性贫血(MA)进行分析及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6例MDS和28例MA患者的血常规数据、血清铁蛋白(SF)、乳酸脱氢酶(LDH)、维生... 目的根据2016年WHO分型新标准,从临床特点、常用的血液指标以及细胞形态学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巨幼细胞性贫血(MA)进行分析及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6例MDS和28例MA患者的血常规数据、血清铁蛋白(SF)、乳酸脱氢酶(LDH)、维生素B12(B12)检测结果 ,用独立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对26例MDS及15例MA患者的骨髓及血细胞形态进行分析,用χ~2检验比较两组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MDS组和MA组的RBC、MCV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而Hb、RDW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MDS组和MA组的LDH、B12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而SF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在外周血细胞形态中MDS组和MA组的原始细胞、巨红细胞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在骨髓细胞形态中MDS组和MA组的原始细胞(≥5%)、核浆发育不平衡、(类)巨幼变幼红细胞、环形铁粒幼细胞、小巨核细胞、单圆核巨核细胞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MDS组和MA组在骨髓细胞形态三系病态造血比例超出10%上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联合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形态学、血液指标,有利于鉴别MDS和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巨幼细胞性贫血 WHO分型标准 细胞形态学 血液指标
下载PDF
青黄散为主治疗伴有原始细胞增多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远期疗效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24
9
作者 高飞 麻柔 +3 位作者 胡晓梅 杨晓红 孙淑贞 王洪志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青黄散为主治疗伴有原始细胞增多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EB)的远期疗效。方法:对30例MDS-RAEB患者采用青黄散为主进行治疗并评价疗效,同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危度等级、骨髓原始细胞、生存时间及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结... 目的:探讨青黄散为主治疗伴有原始细胞增多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EB)的远期疗效。方法:对30例MDS-RAEB患者采用青黄散为主进行治疗并评价疗效,同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危度等级、骨髓原始细胞、生存时间及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结果:青黄散为主治疗MDS-RAEB总有效率为56.67%;治疗后患者危度评分明显降低(P<0.05);骨髓原始细胞百分率减低(P<0.05)。截止到观察结束时,全部30例患者均存活,平均已存活时间(28.53±20.43)个月,不同危度等级患者平均已存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患者转为AML。结论:青黄散加健脾补肾中药能够有效治疗MDS-RAEB,具有降低患者疾病危度等级、减低骨髓原始细胞、延长MDS-RAEB患者生存时间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青黄散 生存时间
原文传递
Arsenic Disulfide Induced Apoptosis and Concurrently Promoted Erythroid Differentiation in Cytokine-Dependent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progressed Leukemia Cell Line F-36p with Complex Karyotype Including Monosomy 7 被引量:21
10
作者 胡晓梅 Sachiko Tanaka +5 位作者 Kenji Onda 袁博 Hiroo Toyoda 麻柔 刘峰 Toshihiko Hirano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14年第5期387-393,共7页
Objective: Acute myeloid leukemia progressed from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AML) is generally incurable with poor prognosis for complex karyotype including monosomy 7 (-7). Qinghuang Powder (青黄, QHP), whi... Objective: Acute myeloid leukemia progressed from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AML) is generally incurable with poor prognosis for complex karyotype including monosomy 7 (-7). Qinghuang Powder (青黄, QHP), which includes Qing Dai ( Indigo naturalis) and Xiong Huang (realgar) in the formula,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MDS or MDS/AML even with the unfavorable karyotype, and its therapeutic efficacy could be enhanced by increasing the Xiong huang content in the formula, while Xiong huang contains 〉 90% arsenic disulfide (As2S2). F-36p cell line was established from a MDS/AML patient with complex karyotype including -7, and was in cytokine-dependent.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s2S2 on F-36p cells. Methods: Cell proliferation was measured by an 3-(4,5-dimethylthiazol-2-yl)-2, 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MTT) assay. Cell apoptosis was identified by Annexin V-staining. Cell viability was determined by a propidium iodide (PI) exclusion. Erythroid differentiation was evaluated by the expression of cell surface antigen CD235a (GpA).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with As2S2 at concentrations of 0.5 to 16 p. mol/L for 72 h, As2S2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F-36p cells. The 50%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IC50) of As2S2 against the proliferation of F-36p cells was 6 I~ mol/L. The apoptotic cell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a dose-dependent mannar (P〈0.05). The cell viabilities were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by As2S2 dose-dependent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P〈0.05). Significant increases of CD235a-positive cells were concurrently observed (P〈0.05) also in a dose- dependent manner. Conclusions: As2S2 could inhibit proliferation and viability, induce apoptosis, and concurrently promote erythroid differentiation dose-dependently in F-36p cells. As2S2 can inhibit proliferation and viability, induce apoptosis, and concurrently promote erythroid differentiation in cytokine-dependent MDS-progressed human leukemia cell line F-36p with 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UKEMIA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arsenic disulfide karyotype F-36p apoptosis erythroid diffeerentiation
原文传递
地西他滨单药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11
作者 陆敏秋 鲍立 +7 位作者 禇彬 石磊 高珊 项秋晴 房立娟 王宇彤 刘晰 丁月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5期4443-4447,4453,共6页
背景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预后差,不能耐受高强度的传统化疗,去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成为新的治疗选择。目的观察地西他滨单药治疗中高危MDS和老年AM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 背景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预后差,不能耐受高强度的传统化疗,去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成为新的治疗选择。目的观察地西他滨单药治疗中高危MDS和老年AM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7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血液科收治并应用地西他滨单药治疗的中高危MDS和老年AML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均应用地西他滨单药20 mg·(m^2^)-1·d^-1×5 d治疗。从地西他滨第1疗程开始随访,每28 d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血常规检查、骨髓穿刺,随访终点事件为死亡,随访截止时间为2019-10-13。结果2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10例、病情稳定(SD)1例、病情进展(PD)1例、死亡2例,疾病控制率85.0%(17/20),总有效率80.0%(16/20)。18例老年患者中CR 6例、PR 8例、SD 1例、疾病控制率83.3%(15/18),总有效率77.8%(14/18)。其中70岁以上老年患者为6例,5例达到CR,1例SD。不同诊断、性别、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态(ECOG)评分、白细胞计数、是否高危、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患者C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接受≥3个疗程治疗患者CR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患者总生存时间2~27个月。1年总生存率为30.0%(6/20)、2年生存率为20.0%(4/2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4.1±3.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7.4±2.5)个月。15例患者出现Ⅲ~Ⅳ度骨髓抑制,15例出现肺部感染,2例出现血流感染。结论地西他滨单药治疗中高危MDS和老年AML疾病控制率高,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地西他滨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超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自体CIK细胞输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的高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杨波 蔡力力 +8 位作者 汪海涛 朱宏丽 迟小华 于睿莉 杨洋 冉海红 辛丽君 姚善谦 卢学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5-319,共5页
目的观察超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的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患者男,83岁,初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采用氨磷汀... 目的观察超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的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患者男,83岁,初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采用氨磷汀联合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象维持基本正常3年半,后病情进展,转变为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2个月后又演变为AML.M4型,采用超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白体CIK细胞治疗,具体方案为:地西他滨10mgd1.5,CIK输注(每次2×10^9~8×10^9)d14,rhlL-22mUd15-19,28d为1个周期。观察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血象变化、缓解情况及生存期,并复习有关地西他滨治疗老年MDS/AML的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在最佳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共完成8个周期地西他滨联合自体CIK输注治疗,期间出现Ⅰ/Ⅱ度骨髓抑制及Ⅰ度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分别于第2、3、8周期出现高白细胞血症(最高达141.95×10^9/L),加用依托泊苷(50mg,d1-3)治疗后高白细胞血症得到控制。在间断输血治疗下血红蛋白维持在77~138g/L,血小板在第3周期后开始上升,至第6周期达到正常,疗效评价达到部分缓解。患者最终死于白血病进展和肺部感染,自诊断AML至死亡共生存22个月,显著长于文献报道。结论超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自体CIK细胞治疗老年MDS转化的AML安全有效,有必要扩大病例数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粒细胞 急性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地西他滨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老年人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13
作者 赵湜 毛红 +1 位作者 王红祥 余洁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11-313,共3页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 117例M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随访观察。结果  117例MDS患者中 19例并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占 16 .2 % ;MDS并发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类风湿关节炎 (31.6 % )...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 117例M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随访观察。结果  117例MDS患者中 19例并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占 16 .2 % ;MDS并发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类风湿关节炎 (31.6 % )、溃疡性结肠炎 (2 6 .3% )常见 ;MDS并发自身免疫性疾病者较无免疫性疾病者其转白率并不增加 ,但中位生存期缩短。结论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MDS预后不良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并发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复方青黄散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王月 方苏 +1 位作者 宋敏敏 胡晓梅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第12期1074-1077,共4页
目的:评价复方青黄散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的安全性。方法108例MDS患者中,60例用青黄散治疗(青黄散组),48例用复方青黄散治疗(复方青黄散组)。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均在1个疗程以上。治疗... 目的:评价复方青黄散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的安全性。方法108例MDS患者中,60例用青黄散治疗(青黄散组),48例用复方青黄散治疗(复方青黄散组)。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均在1个疗程以上。治疗后,青黄散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更换为复方青黄散。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复方青黄散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8%,低于青黄散组的41.7%(χ^26.492,P<0.05)。复方青黄散组无中度以上不良反应者,但青黄散组有3例。复方青黄散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青黄散组,尤其是下肢浮肿(4.2%比25%;χ^29.205,P<0.05);胃脘不适(18.8%比41.7%降为;χ^26.492,P<0.05)。青黄散组出现不良反应的20例更换为复方青黄散后仍有5例存在不良反应,较换药前显著降低(25.0%比100.0%;χ^224.000,P<0.05)。各种不良反应均较换药前下降,尤其是面部浮肿(10.0%比30.0%;χ^22.500,P<0.05)、下肢肿胀(5.0%比45.0%;χ^28.533,P<0.05)、腹痛腹泻(10.0%比30.0%;χ^22.500,P<0.05)。复方青黄散治疗后,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结论治疗MDS时,复方青黄散较青黄散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青黄散 雄黄 中药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扶正祛邪丹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展翔 麻柔 +10 位作者 郑金福 杨经敏 刘锋 许勇钢 杨留 胡乃平 王忠芬 胡晓梅 李柳 王天恩 周霭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664-667,共4页
目的:研究扶正祛邪丹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与作用机理。方法:用扶正祛邪丹为主治疗MDS患者33例,观察血象、骨髓象、骨髓病理切片及免疫学的变化;用干细胞培养法观察扶正祛邪丹对BALB/C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目的:研究扶正祛邪丹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与作用机理。方法:用扶正祛邪丹为主治疗MDS患者33例,观察血象、骨髓象、骨髓病理切片及免疫学的变化;用干细胞培养法观察扶正祛邪丹对BALB/C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临床患者基本缓解率2424%,总有效率7272%。实验研究发现扶正祛邪丹对骨髓红系造血干细胞有明显促进作用。结论:扶正祛邪丹对MDS的难治性贫血疗效较好,可能是通过促进红系造血干细胞增殖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祛邪丹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氨磷汀联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高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6
作者 卢学春 朱宏丽 +3 位作者 姚善谦 范辉 庄晓萌 杨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40-442,共3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氨磷汀(amifostine,AMF)联合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高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近期疗效。治疗的2例高龄MDS患者中1例为MDSRA患者(91岁),另1例为MDSRCMD患者(86岁)。治疗方案为rhEPO6000U皮下注射,1周3次;AMF0...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氨磷汀(amifostine,AMF)联合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高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近期疗效。治疗的2例高龄MDS患者中1例为MDSRA患者(91岁),另1例为MDSRCMD患者(86岁)。治疗方案为rhEPO6000U皮下注射,1周3次;AMF0.4g静脉滴注,每周连续5天,休息2天,连用4周。结果表明:4周后2例患者均显示出很好的近期疗效,其中MDSRA患者输血时间间隔均较治疗前有的延长。1例MDSRA患者的网织红细胞在治疗开始后第1周即恢复正常,并一直保持在正常水平;另1例MDSRCMD患者治疗后血像三系细胞量均明显上升,异常增高的网织红细胞数量呈下降趋势。结论:AMF联合rhEPO在治疗高龄MDS患者可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其临床远期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磷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红细胞生成素
下载PDF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与单纯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0
17
作者 张云平 吴文忠 崔国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41-1344,共4页
本研究比较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单用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前方案作为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新的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2011年起... 本研究比较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单用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前方案作为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新的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2011年起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CAG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EB)12例及2005年起既往单纯CAG方案治疗中高危MDS患者10例(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至少使用2个疗程)疗效评估。分析接受两种方案的患者1个疗程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无病生存时间及总的生存时间。结果表明: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中高危MDS的12例患者一疗程后有完全缓解9例,2例部分缓解,1例完全无效,缓解率75.0%,总有效率91.7%,中位无病生存时间9(0-27)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16(3-28)个月。治疗后肺部感染发生4例,予以抗感染治疗后均好转。既往2005年起10例中高危MDS患者予以单纯CAG方案治疗,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伴临床症状改善3例,2例无效,骨髓及血液学均无好转。缓解率50%,总有效率80%,中位无病生存时间6(0-18)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13(3-31)个月。治疗后肺部感染3例,肠道感染1例,大肠杆菌败血症1例,予以积极抗感染治疗后均好转。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均能耐受,无治疗相关死亡。经统计分析,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CAG较单用CAG治疗中高危MDS有较长的无病生存时间(P值为0.013),总体生存时间有延长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值0.087)。结论: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CAG治疗中高危MDS有较高的治疗效果,不增加治疗风险,可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地西他滨 CAG方案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单个核细胞c-kit受体表达及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泓 邵宗鸿 +6 位作者 陈桂彬 王立 张益枝 李克 李莉 孙娟 郝玉书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76-178,共3页
目的 了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骨髓单个核细胞c kit受体的表达与功能。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测定c kit受体蛋白 (CD117)的表达 ;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c kitmRNA的表达 ;细胞培养检测c kit受体的功能。结果 CD117表达... 目的 了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骨髓单个核细胞c kit受体的表达与功能。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测定c kit受体蛋白 (CD117)的表达 ;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c kitmRNA的表达 ;细胞培养检测c kit受体的功能。结果 CD117表达率正常人为 (3.0 4± 1.49) % ,MDS患者为 (8.5 8± 5 .2 8) %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RA患者为 (5 .12± 2 .13) % ,RAEB/RAEB t患者为 (10 .0 1±5 .0 7) %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MDS继发白血病患者为 (32 .43± 18.16 ) %。MDS患者c kit基因mRNA表达与CD117表达相一致。正常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半固体培养 ,在加入造血干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3、红细胞生成素 (SCF +IL 3+Epo)后形成的粒 巨噬细胞集落 (CFU GM)较仅加入IL 3+Epo显著增多 (P <0 .0 5 ) ,红系爆式集落 (BFU E)数量极显著增多 ,且BFU E体积显著增大 (P <0 .0 1)。MDS患者在上述相同条件下CFU GM数量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与正常对照比较 ,CFU GM和BFU E数量均显著减少 (P <0 .0 5 )。结论 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CD117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且与病情进展相关 ;c kitmRNA表达与CD117表达相一致 ;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时 ,SCF协同IL 3、Epo促进造血干 /祖细胞增殖分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聚合酶链反应 C-KIT基因
原文传递
染色体异常核型数量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进展和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化泉 邵宗鸿 +10 位作者 曹燕然 施均 刘鸿 白洁 涂梅峰 邢莉民 崔振珠 刘世和 孙娟 贾海蓉 杨天楹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染色体异常核型数量与疾病进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71例MDS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了解MDS患者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计数20 个核分裂相,根据染色体异常核型数量,将患者分为染色体核型正常组、染色...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染色体异常核型数量与疾病进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71例MDS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了解MDS患者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计数20 个核分裂相,根据染色体异常核型数量,将患者分为染色体核型正常组、染色体异常核型分裂相≤5个组和染色体异常核型分裂相>5个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7.0(6-83),22.5(5-90),13.5(1-48) 个月,比较各组患者的白血病转化率、死亡率和生存时间。结果 71例MDS患者中44例(62.0%)患者出现染色体异常核型,其中难治性贫血(RA)、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伴多系发育异常(RCMD)、RA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出现染色体异常核型频率分别为76.9%、55.8%、75.0%。各亚型染色体异常核型出现的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染色体异常核型类型中复杂核型(两种以上核型异常)最多,为 21例(占异常染色体组的47.7%),其次为+8,-7,20q-,分别为8例、2例和2例,其他异常核型均为1例;染色体异常核型分裂相≤5个组的患者有28例(63.6%),>5个组的患者有16例(36.4%)。 71例MDS患者中有18例(25.4%)转化为白血病,其中染色体核型正常组的27例患者有5例 (18.5%)转化为白血病;染色体异常核型分裂相≤5组的28例患者有7例(25.0%)转化为白血病, 25%患者白血病转化中位时间为42个月;染色体异常核型分裂相>5个组的16例患者有6例 (37.5%)转化为白血病,25%患者白血病转化中位时间为6个月。71例MDS患者中死亡29例 (40.8%),存活42例(59.9%)。染色体核型正常组MDS患者中有8例(29.6%)死亡,染色体异常核型分裂相≤5个组患者中有12例(42.9%)死亡,染色体异常核型分裂相>5个组患者中有9例 (56.3%)死亡。3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大于60个月、47个月和24个月。结论染色体异常核型数量是影响MDS患者病情进展和预后的重要指标,提示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核型分析 预后
原文传递
国产阿扎胞苷治疗较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多中心、前瞻性、单臂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赵洪国 刘锋 +7 位作者 秦铁军 白海 侯明 俞康 胡豫 刘利 李艳 于力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11-817,共7页
目的:评估国产阿扎胞苷治疗较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的疗效、安全性及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国内10家中心共纳入72例符合入排标准的较高危MDS患者接受国产阿扎胞苷75 mg·m-... 目的:评估国产阿扎胞苷治疗较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的疗效、安全性及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国内10家中心共纳入72例符合入排标准的较高危MDS患者接受国产阿扎胞苷75 mg·m-2·d-1,皮下注射,持续7 d治疗,4周为1个周期,至少治疗6个周期。药代动力学试验采血为单次给药第1天进行。结果:治疗6个周期或6个周期以前终止用药时疗效评估数据显示,总缓解率[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为6.9%(5/72),治疗期间最佳疗效为CR或PR的患者比例为12.5%(9/72)。治疗期间脱离红细胞和血小板输血依赖的患者分别为46.3%(19/41)和41.2%(7/17)。72例患者中位治疗时间为6个周期,中位总生存(OS)期16.1(95%CI 10.9~20.6)个月,其中治疗≥6个周期患者36例(50%),中位OS期22.3(95%CI 16.1~不可评估)个月。治疗中最常见的Ⅲ~Ⅳ级血液学不良事件为中性粒细胞减少(55%)、白细胞减少(47%)和血小板减少(61%)。药代动力学行为和参数与原研中国数据基本一致。结论:接受国产阿扎胞苷标准方案治疗疗效肯定,安全可靠,药代动力学参数与原研阿扎胞苷一致,可作为较高危MDS患者的标准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阿扎胞苷 3期临床试验 药代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