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补肾活血法为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
作者 许毅 周永明 +3 位作者 黄振翘 姚楚芳 黄韬 周韶虹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0-11,共2页
为了观察中医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的临床疗效 ,采用健脾补肾活血法为主的中药治疗MDS 3 0例。结果 :总有效率为 73 3 % ,大多数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 ,外周血、骨髓象及T淋巴细胞亚群也有明显改善。提示健脾补肾活血法为... 为了观察中医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的临床疗效 ,采用健脾补肾活血法为主的中药治疗MDS 3 0例。结果 :总有效率为 73 3 % ,大多数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 ,外周血、骨髓象及T淋巴细胞亚群也有明显改善。提示健脾补肾活血法为主治疗MDS ,能调节免疫功能 ,抑制造血细胞的过度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补肾活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虚毒并治”临床策略与科学实证 被引量:11
2
作者 陶雨晨 陆嘉惠 +6 位作者 周永明 朱文伟 王冬琴 许鸣 曾庆 任建业 胡可心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988-5992,共5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具有高度异质性的血液系统常见难治性恶性肿瘤,近年其发病率日益升高,治疗手段无突破性进展,社会危害较大。文章结合本课题组多年MDS临床诊治实践与实验探索,分别从病、证、法、方、药、理对MDS进行阐释,创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具有高度异质性的血液系统常见难治性恶性肿瘤,近年其发病率日益升高,治疗手段无突破性进展,社会危害较大。文章结合本课题组多年MDS临床诊治实践与实验探索,分别从病、证、法、方、药、理对MDS进行阐释,创建完备的MDS"虚毒并治"临床策略,并用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成果作为实证依据,为持续提高疗效、开展疑难攻关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虚毒并治 临床策略 科学实证
原文传递
来那度胺的合成 被引量:9
3
作者 吴晗 唐玫 +2 位作者 张爱英 刘增路 毛振民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4-166,共3页
N-(叔丁氧羰基)-L-谷氨酰胺(2)经分子内环合、脱保护得中间体3-氨基-2,6-哌啶二酮三氟乙酸盐(4);另用2-甲基-3-硝基苯甲酸甲酯(5)经溴化制得另一中间体2-溴甲基-3-硝基苯甲酸甲酯(6)。4与6经缩合、还原制得来那度胺,总收率约33%(以5计)。
关键词 来那度胺 抗肿瘤药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合成
下载PDF
地西他滨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PD-1/PD-L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凯歌 郭晓玲 +2 位作者 蔡圣鑫 王立华 任金海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接受地西他滨(DAC)治疗前后程序性死亡因子-1/程序性死亡因子-1配体(PD-1/PD-L1)的变化。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初治MDS中符合WHO 2008分型WPSS预后分层中危组及高危组并接受DAC(20 mg/m^2d_...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接受地西他滨(DAC)治疗前后程序性死亡因子-1/程序性死亡因子-1配体(PD-1/PD-L1)的变化。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初治MDS中符合WHO 2008分型WPSS预后分层中危组及高危组并接受DAC(20 mg/m^2d_1~d_5,21~28天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治疗的18例患者,同时以5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为对照。于DAC治疗前后收集外周血和骨髓细胞。流式细胞术(FCM)检测DAC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4+T、CD3+CD8+T淋巴细胞的PD-1和骨髓单核细胞PD-L1的变化;QPCR检测DAC治疗前后外周血及骨髓单个核细胞PD-1 mRNA、PD-L1 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比较化疗缓解组(n=5)和未缓解组(n=13)PD-1/PD-L1的表达水平。结果 FCM检测显示,DAC治疗后,中危组CD3+CD4+T、CD3+CD8+T淋巴细胞PD-1和骨髓单个核细胞的PD-L1比例分别为(11.43±1.88)%、(11.46±1.60)%和(16.59±0.72)%,高危组分别为(16.36±3.71)%、(16.59±3.81)%和(18.69±1.60)%,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未缓解组CD3+CD4+T、CD3+CD8+T淋巴细胞PD-1和骨髓单个核细胞上PD-L1的比例分别为(18.51±2.62)%和(19.03±2.18)%和(19.22±1.40)%,高于缓解组(P<0.05)。QPCR检测显示,DAC治疗后,中危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D-1 mRNA和骨髓单个核细胞PD-L1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6.32±3.37和2.88±1.72,高危组分别为12.55±6.27和7.47±4.90,均高于治疗前(P<0.05)。MDS未缓解组外周血PD-1 mRNA和骨髓单个核细胞PD-L1 mRNA的相对表达为16.28±4.64和9.16±5.40,高于缓解组(P<0.05)。结论 DAC治疗后中、高危MDS患者的外周血、骨髓中PD-1/PD-L1表达明显上升,尤其是未缓解组,PD-1/PD-L1高表达可能是介导DAC耐药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程序性死亡因子-1/程序性死亡因子-1配体(PD-1/PD-L1) 地西他滨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医证型的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任荣政 周永明 +3 位作者 朱文伟 胡明辉 陆嘉惠 李艳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9年第8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生化代谢特征。方法将30例MDS患者分为脾肾阴虚蕴毒型和脾肾阳虚蕴毒型两组;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的小分子代谢物质的表达,获得相应的色谱-质谱图;...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生化代谢特征。方法将30例MDS患者分为脾肾阴虚蕴毒型和脾肾阳虚蕴毒型两组;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的小分子代谢物质的表达,获得相应的色谱-质谱图;采用判别分析的数据挖掘技术构建MDS中医证型的判别方程。结果两组患者血清中多种内源性代谢物的含量差异明显,据此构建的MDS中医证型判别方程在自身判别和交互判别中的总体准确率均达93.3%。结论利用代谢组学分析技术进行MDS的中医证型分型研究,显示出了较好的证型判别能力,也部分揭示了中医证型的生化物质代谢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代谢组学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中医证型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ABO血型鉴定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朱剑荧 胡利亚 +1 位作者 兰炯采 罗洪清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07年第4期173-174,共2页
目的:研究4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病程中ABO血型检定及抗体的变化。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试验检测ABO血型抗原强度变化。结果:血型抗原减弱或丢失者占17例(37.0%),A抗原最容易减弱或丢失,ABO抗体也可以减弱。结论:吸收放散试验、血... 目的:研究4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病程中ABO血型检定及抗体的变化。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试验检测ABO血型抗原强度变化。结果:血型抗原减弱或丢失者占17例(37.0%),A抗原最容易减弱或丢失,ABO抗体也可以减弱。结论:吸收放散试验、血型物质检测及家系调查可以防止误定ABO血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ABO血型
原文传递
MCV、RDW、LDH及FISH联合检测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谢春艳 胡景玉 +3 位作者 多亚莉 牟娜 李庆禄 杜红丽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5期2484-2485,共2页
目的探讨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乳酸脱氢酶(LDH)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联合检测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20例MDS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乳酸脱氢酶(LDH)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联合检测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20例MDS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8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的MCV、RDW、LDH水平,同时对MDS患者进行FISH检测。结果 MDS组患者的MCV、RDW、LDH分别为(102.4±17.2)fL、(18.9±3.7)%、(246.8±59.6)U/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6±15.3)fL、(13.4±4.2)%、(160.5±38.7)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患者的FISH检测染色体异常率为60.0%。结论临床上可应用MCV、RDW、LDH对MDS患者进行初步诊断,进一步联合FISH可提高MDS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红细胞 乳酸脱氢酶 荧光原位杂交 诊断
下载PDF
DNA甲基转移酶基因在MDS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乔淑凯 郭晓楠 +2 位作者 任金海 王颖 徐世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011-1014,共4页
目的:研究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抑癌基因p15^(INK4B)甲基化状态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YBR G reen I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 目的:研究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抑癌基因p15^(INK4B)甲基化状态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YBR G reen I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方法对48例初治MDS患者和20例正常人骨髓进行DNMT1、DNMT3A、DNMT3B mRNA水平检测;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PCR)方法检测48例初治MDS患者和20例正常人p15^(INK4B)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结果:低危组MDS患者3种DNMTs mRNA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MDS患者3种DNMTs mRNA表达显著高于低危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1);M1DS患者DNMTsmRNA表达水平与p15^(INK4B)基因甲基化程度呈正相关12例高危MDS患者接受了地西他滨治疗,另外15例高危MDS患者接受了IA/DA联合化疗,地西他滨组疗效与联合化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MTs基因的异常高表达,导致细胞周期调控相关的p15^(INK4B)等抑癌基因启动子CpG岛过甲基化失活,在MDS患者由低危向高危转变乃至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DNM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甲基转移酶 地西他滨 基因 实时定量PCR
下载PDF
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赵龙 席亚明 +2 位作者 郭敏 成娟 李婷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3-477,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95—2012年间发表的关于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 目的系统评价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95—2012年间发表的关于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MDS的文献资料。并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iew manager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篇随机对照试验(RCT),共89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地西他滨与支持治疗相比,总生存率(OR)[OR=22.9,95%CI(7.51,69.85),P<0.00001]、部分缓解率(PR)[OR=17.23,95%CI(2.27,130.76),P=0.006]、血液学改善(HI)[OR=3.21,95%CI(1.53,6.75),P=0.002]、中位生存期(MST)[13.5月vs.7.3月,P<0.05]、Ⅲ/Ⅳ级发热伴中性粒细胞减少[OR=4.85,95%CI(2.55,9.21),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完全缓解率(CR)[OR=6.39,95%CI(0.25,166.49),P=0.26]、Ⅲ/Ⅳ级血小板减少症[OR=2.35,95%CI(0.63,8.69),P=0.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地西他滨可提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总体生存率和部分缓解率,有助于血液学改善。但是增加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部分患者也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症、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地西他滨 META分析 系统回顾
下载PDF
Two cases of 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 combined with 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and a literature review 被引量:2
10
作者 Fengling Min Lijia Zhai +2 位作者 Wei Zhou Xiaohui Gao Lina Zhang 《Oncology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7年第1期41-46,共6页
To describe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PN) combined with 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MGU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association between these 2 disea... To describe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PN) combined with 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MGU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association between these 2 diseases. Two cases of confirmed 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CMML) combined with MGUS were reported. In addition, prior publications of cases with combined MDS or MPN with MGUS were reviewed. The first case was of a 77-year-old man whose routine blood tests showed abnormal hemogram results. The diagnosis was CMML combined with Ig M monoclonal gammopathy, and the disease course was 4 years. The CMML gradually progressed and the patient presented with anemia, thrombocytopenia, autoimmune hemolysis, and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immature cells in the bone marrow. Although the MGUS caused fluctuations in the concentrations of Ig M, no Ig M-associated organ damage was observed. Eventually, this patient died from a lung infection. The second case was of a 78-year-old man who sought treatment because of fever and a cough.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monocytes was discovered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Bone marrow smear results suggested obvious active granulocytes and an increase in the percentages of promyelocytes, myelocytes, and metamyelocytes. Unhealthy granulocytes and immature monocytes could also be observed, and the percentage of monocytes was increased. In addition, serum Ig G levels were increased, and 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 results showed Ig G-κ type M proteins. The diagnosis was CMML combined with Ig G monoclonal gammopathy. These diseases were stable and follow-up was conducted for 1 year after diagnosis. The cases in this study combined with those that were reviewed in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indicate that the presence of these 2 diseases in the same patient might not be a coincid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2 diseases in case 1 was different, and we speculate that they might have had different clonal origins. Whether CMML is a risk factor for MGUS and the role of clonal plasma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 (MPN)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 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MGUS)
下载PDF
去铁胺(DFO)诱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株SKM-1的P15^(INK4B)基因去甲基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丁倩倩 陈勤奋 王小钦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21,共7页
目的探讨铁螯合剂去铁胺(deferoxamine,DFO)诱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细胞株SKM-1的P15INK4B基因去甲基化作用。方法以枸橼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FAC)和DFO处理SKM-1细胞,按不同铁负荷分成3组:... 目的探讨铁螯合剂去铁胺(deferoxamine,DFO)诱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细胞株SKM-1的P15INK4B基因去甲基化作用。方法以枸橼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FAC)和DFO处理SKM-1细胞,按不同铁负荷分成3组:对照组、FAC组和FAC+DFO组,分别检测不同铁负荷组细胞内可变铁池(labile ironpool,LIP)、细胞内活性氧类(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P15INK4B基因甲基化状态、P15INK4B基因mRNA表达情况、细胞增殖(CFSE的平均荧光强度MFI)、细胞早期凋亡率以及细胞周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FAC组的LIP(64.04%±2.12%vs.1.45%±0.65%)、ROS(45.57%±1.18%vs.33.38%±12.96%)、细胞增殖MFI(23.01%±5.20%vs.51.67%±1.61%)明显升高,P15INK4B基因mRNA表达水平(0.72±0.08 vs.1)和细胞早期凋亡率(13.97%±2.25%vs.22.53%±1.76%)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FAC组相比,FAC+DFO组的LIP(8.34%±4.21%vs.64.04%±2.12%)、ROS(34.39%±2.12%vs.45.57%±1.18%)、细胞增殖MFI(37.34%±6.61%vs.23.01%±5.20%)明显减少,P15INK4B基因mRNA表达水平(1.50±0.15 vs.0.72±0.08)和细胞早期凋亡率(55.07%±1.30%vs.13.97%±2.25%)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细胞周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FO可使LIP和ROS降低,诱导铁过载的SKM-1细胞P15INK4B基因去甲基化,使其mRNA重新表达,并可抑制铁过载的SKM-1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SKM—1细胞 去铁胺(DFO) P15INK4B.基因 甲基化
下载PDF
梁冰从肾论治骨髓衰竭综合征经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琤 代喜平 +1 位作者 梁冰 李达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749-4751,共3页
骨髓衰竭综合征(BMFS)是一组源于造血干细胞和(或)祖细胞损伤的骨髓衰竭疾病。文章主要针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等疾病的治则治法展开讨... 骨髓衰竭综合征(BMFS)是一组源于造血干细胞和(或)祖细胞损伤的骨髓衰竭疾病。文章主要针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等疾病的治则治法展开讨论。梁冰教授认为此类疾病病位在肾,提出从肾论治,补肾乃基本大法,再分别施以解毒、补血、扶正、活血利湿等,其特色鲜明,疗效突出。附病案2则,以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冰 骨髓衰竭综合征 经验 从肾论治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原文传递
杨洪涌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经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庄泽钦 杨洪涌(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2512-2516,共5页
整理杨洪涌教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经验。杨洪涌教授认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根本病机为正气亏虚,毒瘀互阻,扶正解毒祛瘀法可作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主要治法。临证时需抓住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程长、病位深、病势重的特... 整理杨洪涌教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经验。杨洪涌教授认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根本病机为正气亏虚,毒瘀互阻,扶正解毒祛瘀法可作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主要治法。临证时需抓住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程长、病位深、病势重的特点,在清热活血之余兼以益气养阴,标本兼治。针对其虚、毒、瘀的病机特点,诊治中应注意:虚以阴虚多见,治疗以益气养阴为常法,温燥之剂应慎用;诊治毒邪可参照卫气营血辨证,随证选方;瘀为病势所趋,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然祛瘀不可忘益气养血,血足气畅则瘀滞难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正气亏虚 毒瘀互阻 扶正解毒祛瘀 杨洪涌
原文传递
miR-17-5p通过靶向SETD2调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SKM-1细胞的增殖与凋亡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永晓 李英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36,共7页
目的:探讨miR-17-5p和含SET结构域蛋白2(SETD2)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SKM-1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衡水市人民医院就诊的35例MDS患者的骨髓标本(MDS组)、35例健康体检者的骨髓标本(对照... 目的:探讨miR-17-5p和含SET结构域蛋白2(SETD2)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SKM-1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衡水市人民医院就诊的35例MDS患者的骨髓标本(MDS组)、35例健康体检者的骨髓标本(对照组),以及MDS细胞系SKM-1。用qPCR法检测MDS骨髓和SKM-1细胞中miR-17-5p、SETD2 mRNA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7-5p与SETD2的靶向关系。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分别将si-miR-NC、si-miR-17-5p、miR-NC、miR-17-5p mimic、pcDNA、pcDNA-SETD2、si-miR-17-5p+si-NC、si-miR-17-5p+si-SETD2等转染至SKM-1细胞,CCK-8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水平,WB法检测细胞中SETD2、C-caspase-3、C-caspase-9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DS组骨髓中miR-17-5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SETD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1)。与si-miR-NC组相比,si-miR-17-5p组SKM-1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中C-caspase-3和C-caspase-9表达显著升高(均P<0.01)。miR-17-5p明显抑制野生型SETD2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P<0.01),并负向调控SETD2的表达。过表达SETD2可显著抑制SKM-1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同时干扰SETD2表达则可部分逆转干扰miR-17-5p对SKM-1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促进作用。结论:MDS骨髓中miR-17-5p呈高表达,干扰miR-17-5p可抑制SKM-1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与miR-17-5p靶向负调控SETD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SKM-1细胞 miR-17-5p 含SET结构域蛋白2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人CD_(34)^+干/祖细胞异常表达基因hCLP46功能初步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恬 常乃柏 +6 位作者 王友信 刘辉 杜杰 宋曼殳 卢小梅 王嵬 刘利新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520-524,共5页
hCLP46是从MDS-AML的CD3+4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出的一个新的基因,为了进一步对该基因进行功能、性质研究,利用RT-PCR技术证明该基因在人脑组织中有表达,而在人胚胎肝组织中无表达.将该基因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转染U937细胞... hCLP46是从MDS-AML的CD3+4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出的一个新的基因,为了进一步对该基因进行功能、性质研究,利用RT-PCR技术证明该基因在人脑组织中有表达,而在人胚胎肝组织中无表达.将该基因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转染U937细胞,发现过量表达该基因的U937细胞能够抑制TGF-β对P15基因的上调.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该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得到其启动子区存在一个典型的"CpGisland".提示该基因有可能参与甲基化调节途径,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作用机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LP4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CPG ISLAND P15
下载PDF
二乙酰己二胺(CAHB)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心脏安全性临床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勤奋 范维琥 +9 位作者 李佩 山缨 林茂芳 蔡真 邹善华 何静松 丁天凌 袁燕 程志祥 谢毅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2-515,共4页
目的:对新型癌细胞诱导分化剂二乙酰己二胺(CAHB)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心脏安全性进行临床观察和评价。方法:MDS患者10例,以CAHB注射液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在用药前、用药中和用药后分别进行心脏安全性临床观察,包括不良反应... 目的:对新型癌细胞诱导分化剂二乙酰己二胺(CAHB)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心脏安全性进行临床观察和评价。方法:MDS患者10例,以CAHB注射液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在用药前、用药中和用药后分别进行心脏安全性临床观察,包括不良反应、生命体征、心肌坏死标志物、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结果:10例患者共完成18个疗程治疗,有2例观察到心电图心室除极和复极的相关性变化,包括出现U波(使QT时间延长)、ST段压低、T波低平、钝挫等,第二疗程时又重现上述改变。心电图的异常在停药后6 d内消失,不伴有胸闷、气急等不适症状,也无相应的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异常升高、电解质异常、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的特异性改变。结论:心电图的异常改变与本试验药物相关,但停药后可恢复,且不伴有其他心脏安全性指标的相应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酰己二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心脏安全性 临床试验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肺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虎明 钱李仁 +4 位作者 赖莉芬 舒六一 刘方 张春阳 韩志海 《转化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肺功能情况,分析MDS患者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肺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海军总医院2013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0例MDS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回顾...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肺功能情况,分析MDS患者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肺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海军总医院2013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0例MDS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比较2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残气容积(residual volume,RV)、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MMEF)、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iffusing capacity of the lung for carbon monoxide,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等各项肺功能指标的差异。15例MDS患者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比较移植前与移植后6~12月内肺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FVC、FEV1、VC、PEF、MMEF、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占预计值百分比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功能指标特别是通气功能指标与患者患病时程、肺部感染次数和联合化疗呈负相关。MDS患者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FVC、FEV1、VC、PEF、MMEF、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较移植前降低(P<0.01)。结论 MDS患者肺通气功能、小气道功能和弥散功能均受损害,肺功能指标与患者患病时程、肺部感染次数和联合化疗呈负相关。患者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通气功能、小气道功能和弥散功能受损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肺功能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去甲基化药物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吕筱筠 杜云霞 +3 位作者 戴志红 刘铭 刘晓宇 张开立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6-140,共5页
近年来表观遗传学研究在恶性肿瘤分型以及临床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表观遗传是一种不涉及DNA序列变化的、可以在细胞分裂中传递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主要包括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其中DNA甲基化是目前人们研究最为深入的一种表... 近年来表观遗传学研究在恶性肿瘤分型以及临床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表观遗传是一种不涉及DNA序列变化的、可以在细胞分裂中传递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主要包括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其中DNA甲基化是目前人们研究最为深入的一种表观遗传学修饰方式,主要发生在CpG二核苷酸序列的胞嘧啶上,已经证实其与多种肿瘤发生密切相关。DNA甲基化的可诱导性和可逆性特点也为肿瘤发生机制的探讨和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大量证据表明DNA甲基化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作用。两个去甲基化药物(阿扎胞苷和地西他滨)在临床上应用治疗高危和中高危的MDS病人取得的成功,为MDS的病因研究和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文章主要就这两种药物对MDS的作用机制、应用效果和新的临床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增加对药物作用的理解,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去甲基化 治疗
下载PDF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福贵 祁欣 +4 位作者 陈红 孙凤英 于修义 张继红 刘无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2期166-167,共2页
目的 观察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对血小板、白细胞改善情况观察 ,以及探讨其实用性和栓塞优点。方法  10例 19~ 5 8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患者 ,选择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应用化验、B超、CT方法观察血像及脾栓... 目的 观察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对血小板、白细胞改善情况观察 ,以及探讨其实用性和栓塞优点。方法  10例 19~ 5 8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患者 ,选择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应用化验、B超、CT方法观察血像及脾栓塞术后效果。结果  10例患者均于术后 1~ 3周内血像恢复正常。B超及CT复查脾脏都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 脾脏损伤小、疗效明显、安全可靠、并发症少 ,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脾动脉 栓塞术治疗
下载PDF
妊娠合并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1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吕小慧 郭欣 +4 位作者 李佳 周福兴 刘朵朵 刘淑娟 陈必良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11期1414-1415,共2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病理学表现为髓系细胞分化及发育异常,临床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造血功能衰竭,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MDS治疗主要集中于两类问题:骨...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病理学表现为髓系细胞分化及发育异常,临床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造血功能衰竭,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MDS治疗主要集中于两类问题:骨髓衰竭及并发症、AML转化。对于不同的患者而言,MDS患者自然病程和预后的差异性很大,治疗宜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