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应对农村老龄化——关于建立农村互助养老的设想 被引量:97
1
作者 贺雪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8-65,共8页
老龄化问题并非是年龄问题而是制度问题。当前中国应对农村老龄化有两个优势:一是农村集体土地制度,二是村庄熟人社会。依托农村集体土地制度,让农村老年人可以与土地结合起来,形成老人农业,同时借助村庄熟人社会的条件建立老年人互助养... 老龄化问题并非是年龄问题而是制度问题。当前中国应对农村老龄化有两个优势:一是农村集体土地制度,二是村庄熟人社会。依托农村集体土地制度,让农村老年人可以与土地结合起来,形成老人农业,同时借助村庄熟人社会的条件建立老年人互助养老,国家给予必要的补助,就可能有效应对农村老龄化问题。文章尝试提出建立一个基于老人农业和村庄熟人社会基础上的互助养老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老龄化 互助养老 老人农业 失能人员
下载PDF
“孝行天下”互助养老及其在西部民族地区的推广价值--基于广西西南部边疆民族地区P社区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黎赵 罗树杰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2-70,共9页
如何实现互助养老已经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与探索。广西西南部边疆民族地区P社区"孝行天下"的互助养老模式,包括互惠互助型、家庭回归型、邻里互助型、社区互助型四种基本形式,形成一个多元互助、多方参与、多代互惠的养老互助... 如何实现互助养老已经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与探索。广西西南部边疆民族地区P社区"孝行天下"的互助养老模式,包括互惠互助型、家庭回归型、邻里互助型、社区互助型四种基本形式,形成一个多元互助、多方参与、多代互惠的养老互助网络。并首创爱心储蓄银行等五项制度,将孝文化传承机制显性化。这种民间非正式福利制度理顺了孝文化在中国传统养老保障制度中发挥作用的逻辑脉络,对孝文化的创新运用破解了很多正式制度难以解决的问题,是制度化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形式,在西部民族地区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文化 互助养老 非正式福利制度
下载PDF
“走出反哺”:农村互助养老实现的支持结构、实践困境与路径优化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琪 《兰州学刊》 CSSCI 2023年第4期149-160,共12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其中农村作为应对养老挑战的主阵地和重难点成为共识。面对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和机构养老成本高企,互助养老被认为是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社会化转向的路径。从基层看去,自我实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其中农村作为应对养老挑战的主阵地和重难点成为共识。面对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和机构养老成本高企,互助养老被认为是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社会化转向的路径。从基层看去,自我实现的父代价值需求、孝而难养的子代情感困顿、合作帮扶的集体伦理传统,构成农村互助养老实现的主体动力与社会基础。现代性进村和行政控制权下沉背景下,当前农村互助养老正在遭遇空间错置与社会脱嵌两大困境:空间错置表达为养老空间设置的内容偏离与区位错配,而社会脱嵌包括协同脱嵌、组织脱嵌和文化脱嵌三个层面。立足高质量发展战略,文章提出空间内容的乡土本位与区位的村社嵌入、干群角色重构与农民利益联结、组织主体性强化与功能拓展、积极老龄理念营造与年龄集团目标统合四重路径,以助力老年群体实现对晚年生活的美好向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助养老 支持结构 熟人社会 社会脱嵌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徐州市农村老年人互助养老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琦 张冰蟾 +2 位作者 张杰 王蕾 胡斌 《医学与社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9-93,共5页
目的:了解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农村老年人互助养老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对徐州市所管辖5市(县)的农村地区6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入户调查,采用χ~2检验与二分类logistic回... 目的:了解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农村老年人互助养老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对徐州市所管辖5市(县)的农村地区6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入户调查,采用χ~2检验与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结果:共调查902人,61.1%的老年人表示愿意参与互助养老;近期未患病(OR=0.567)的老年人互助养老参与意愿较高;所在村无养老服务站(OR=2.029)和卫生室(OR=4.437)、未参与过互助养老的老年人(OR=14.316)的意愿更低;互助参与意愿随家庭人均耕种面积增加而上升;月收入在501-1000元(OR=0.587)、子女每周探望1次(OR=0.447)的老年人有更高的互助意愿;对居家养老不完全了解的老年人其互助养老参与意愿却更高。结论:农村老年人的互助养老参与意愿较高,受多种因素影响,提升互助养老参与意愿需要政府和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老龄化 农村老年人 互助养老 徐州
下载PDF
农村内生式互助养老可持续发展的实践逻辑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严红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15,共13页
农村内生式互助养老模式是推动互助养老实现可持续发展,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有效实践。基于实践经验,结合内生发展理论,对恩施X乡“内生式互助养老”模式进行解构,识别内生式互助养老的实践路径,明确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机制。研... 农村内生式互助养老模式是推动互助养老实现可持续发展,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有效实践。基于实践经验,结合内生发展理论,对恩施X乡“内生式互助养老”模式进行解构,识别内生式互助养老的实践路径,明确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机制。研究发现,追求“老有所为”的老年精英具有触发互助养老行为的原始动力。“内生式互助养老”模式以内生老年精英为关键组织主体,以能体现老龄群体集体意志的组织架构为实践载体,以扎根于熟人社会的邻里道义为伦理保障,促使留守老龄群体达成自组织互助养老的集体行动。内生式互助养老能够在老龄群体内部形成可持续运行的实践机制,以差序化的分类动员机制激活内生主体源动力,以组织化的圈层互助机制培育稳定的互助能力,以公共规范的长期驱动机制建设支持性的社会环境,使养老从家庭私人领域转移到公共视野,获得村庄公共道德的监督和保障。农村内生式互助养老模式的长效实践,为低成本、高福利地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提供了可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助养老 可持续发展 老年精英 内生式
原文传递
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可及性的递进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立剑 邸晓东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34,共12页
互助养老是解决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有效模式。以提升农村互助养老受益水平为目标,依据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安德森模型、计划行为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从潜在可及、现实可及、持续可及三个维度构建互助养老服务可及性分析框架,并通过实... 互助养老是解决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有效模式。以提升农村互助养老受益水平为目标,依据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安德森模型、计划行为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从潜在可及、现实可及、持续可及三个维度构建互助养老服务可及性分析框架,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宣传力度促进农村互助养老潜在可及性提高的过程存在“个体参与→角色塑造→利他动机→互助意愿”的转变机制;农村互助养老设施供给加速“潜在可及→现实可及”的实现过程,并呈现“精准定位→以需定供→自发参与→群体效应”的行动机制;激励机制与社会参与保障“现实可及→持续可及”的推进过程,以及呈现“利益激励→责任明晰→制度完善→规模效应”的循环机制。建议从激发互助养老参与意愿、精准定位互助养老需求、完善互助养老参与机制等方面改善互助养老服务可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农村养老服务 互助养老 可及性 递进机制
下载PDF
农村互助养老实践与长效运行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8
7
作者 杨文健 程可桢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130-134,共5页
介绍了农村互助养老在各地的具体实践情况,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农村互助养老实践发展中面临管理理念、资金等方面的挑战,最后,探索构建了社会参与、资金保障、需求导向、监管评估的长效运行机制,以保障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健康持续发展... 介绍了农村互助养老在各地的具体实践情况,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农村互助养老实践发展中面临管理理念、资金等方面的挑战,最后,探索构建了社会参与、资金保障、需求导向、监管评估的长效运行机制,以保障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健康持续发展,真正解决好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互助养老 实践 长效运行机制
下载PDF
农村“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发展瓶颈及纾解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哲 汪雅萍 《重庆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65-75,共11页
基于共生理论,构建“三要素、一界面”的共生发展框架,剖析农村“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共生发展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农村“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共生发展受共生单元交互融合程度、共生关系衍化阶段、共生界面运营效率以及共生环境稳定性的... 基于共生理论,构建“三要素、一界面”的共生发展框架,剖析农村“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共生发展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农村“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共生发展受共生单元交互融合程度、共生关系衍化阶段、共生界面运营效率以及共生环境稳定性的综合影响。目前来看,农村“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共生发展面临着共生单元不足导致能量偶发产生、共生关系薄弱导致进阶衍化受限、数字赋能欠佳导致共生界面低效以及正式政策缺位导致共生环境不稳的瓶颈。要实现农村“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生态系统的“对称性互惠共生、一体化”最优共生状态,需要强化宣传吸引共生单元参与、调节共生关系衍化进程、提质增效赋能共生界面运营以及保障共生环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养老 “时间银行” 互助养老 共生理论 共生发展
下载PDF
城市老旧社区互助养老行为实证研究——兼论城市养老“邻里互助圈”的构建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向锋 李晓明 《新建筑》 2019年第5期102-105,共4页
互助养老可以在降低社会支出的情况下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和精神支持,作为积极老龄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广受关注。以南京市成贤街社区为例,从现状和意愿两个维度对城市老旧社区中老年人生活互助行为、互助关系及其空间分布状况... 互助养老可以在降低社会支出的情况下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和精神支持,作为积极老龄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广受关注。以南京市成贤街社区为例,从现状和意愿两个维度对城市老旧社区中老年人生活互助行为、互助关系及其空间分布状况展开调查,并关注老年人社会属性的影响因素,以期从互助内容、组织引导和空间圈层等方面为社区互助养老体系的构建提供实证,进而对城市养老“邻里互助圈”构建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老旧社区 互助养老 互助行为 互助关系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农村老年人参与社区互助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ISM-AHP的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永浩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98-109,共12页
农村老年人参与社区互助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众多且因素间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为厘清各影响因素指标之间的层级关系和影响力程度,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得出表层影响因素、中层影响因素和深层影响因素的五级多层递阶的解释结构模型,然后... 农村老年人参与社区互助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众多且因素间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为厘清各影响因素指标之间的层级关系和影响力程度,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得出表层影响因素、中层影响因素和深层影响因素的五级多层递阶的解释结构模型,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影响因素指标的综合权重排序。结果表明生活担忧度认知、家庭收入水平、社区照料服务及关心程度、互助养老模式认知、村居资源及互动、政府支持是影响老年人参与社区互助养老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政府应加强托底保障,减轻老年人生活担忧度;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老年人参与互助养老的意愿;完善社区养老服务,提升互助养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助养老 ISM AHP 农村
下载PDF
垂直激励、村庄治理与农村养老服务供给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成 王佃利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6-138,共13页
面对严峻的农村养老服务供给难题,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手段向农村输入资源具有重要价值。然而这一价值不应局限于兜底保障功能,更要从激励视角促发村庄养老服务供给自主治理的活力。运用扎根理论,在对山西省日间照料中心的研究中发现,政府... 面对严峻的农村养老服务供给难题,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手段向农村输入资源具有重要价值。然而这一价值不应局限于兜底保障功能,更要从激励视角促发村庄养老服务供给自主治理的活力。运用扎根理论,在对山西省日间照料中心的研究中发现,政府以垂直激励来激发村庄治理进而推进村庄养老服务的生产,其中激励感知为差异化的传导中介。整体而言,从激励理论视角揭示了这一情境中的“前台-后台”作用机制。垂直激励为村庄治理开启了引擎,并键入了制度生成,但也存在难以触达村域治理主体心理层面与激励感知窄化两重约束。因此,应当注重通过垂直激励引导村庄内生激励生成而非仅仅作用于激励感知层面,注重对村庄能人认知观念和村级党组织进行非物质激励的构建,以及开发整体性的差异化激励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养老 日间照料 互助养老 政府激励 村庄治理
下载PDF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for Rural Mutual-Support Elderly Care:A Perspective of Embeddedness Theory
12
作者 ZHAO Haohua 《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24年第3期335-356,共22页
In rural China,the trend of population aging and family hollowing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vere.Traditional elderly care methods are no longer adequate to meet the growing demand for elderly care,leading to the emer... In rural China,the trend of population aging and family hollowing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vere.Traditional elderly care methods are no longer adequate to meet the growing demand for elderly care,leading to the emergence of mutual-support elderly care as a new approach to elderly care.Mutual support has gained widespread practice and has become a vital component of the rural elderly service system.However,rural mutual-support elderly care encounters development bottlenecks,including local cultural resilience,disembedding of social relationships,gaps in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and multiple coordination challenges.Embeddedness theory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social behavior to be embedded in the network of social connections,providing a valuabl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mutual-support elderly care.Drawing on embeddedness theory,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accessibility of mutual-support elderly care in rural areas by examining cognitive embeddedness,relational embeddedness,systemic embeddedness,and structural embeddedness.By addressing the development bottlenecks of mutual-support elderly care in rural China,this paper aims to propose ideas for achiev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rural mutual-support elderly ca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tual-support elderly care cognitive embeddedness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institutional embeddedness structural embeddedness
原文传递
中低收入老年群体互助养老的实现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国军 刘素婷 孙彦东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0-154,共5页
文章基于给付能力视角对老年群体养老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基本养老模式与新型养老模式,强调了互助养老在中低收入老年人养老模式选择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文章最后对中低收入老年群体互助养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提高中低收入老年... 文章基于给付能力视角对老年群体养老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基本养老模式与新型养老模式,强调了互助养老在中低收入老年人养老模式选择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文章最后对中低收入老年群体互助养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提高中低收入老年群体收入、完善互助养老平台、加强政策扶持、建立长效互助机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收入老年群体 互助养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原文传递
长沙市低龄老年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参与意愿调查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潘婷 邹健 +2 位作者 张谧 吴梦婷 陈准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3年第4期86-89,共4页
目的调查长沙市低龄老年人参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为长沙市低龄老年人参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采用匿名问卷调查法,自设问卷,调查长沙市254名60~69岁低龄老年人的参与意愿。结果90.91%的低龄... 目的调查长沙市低龄老年人参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为长沙市低龄老年人参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采用匿名问卷调查法,自设问卷,调查长沙市254名60~69岁低龄老年人的参与意愿。结果90.91%的低龄老年人比较愿意或非常愿意参加时间银行互助养老。χ^(2)检验结果显示:社交需求、子女参与生活程度、社区信任度、社区能力等8个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是影响低龄老年人参与时间银行的重要因素。结论长沙市低龄老年人参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的意愿较高,其中社区影响因素最为重要,最倾向参与的互助养老地区是在社区范围内,最希望的创办主体是政府。社区要加强宣传力度,扮演服务主体角色,政府要承担兜底保障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助养老 时间银行 人口老龄化 低龄老年人
下载PDF
江苏省农村老年人互助养老服务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孔蕾 卫丹璇 高艺鑫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150-155,共6页
为深入了解目前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江苏农村老年人的调查及访谈数据,分析农村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村老年人互助养老服务需求水平总体较高,其中需求度最高的是健康体... 为深入了解目前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江苏农村老年人的调查及访谈数据,分析农村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村老年人互助养老服务需求水平总体较高,其中需求度最高的是健康体检、聊天倾诉和日常陪伴。在影响因素方面,婚姻状况、女儿数量和健康自评与生活照料的互助养老需求总体存在负相关关系;年龄和文化程度与精神慰藉需求存在正相关关系,儿子数量与精神慰藉需求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与他们对医疗护理各项服务的需求水平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本文指出应关注农村老年人精神健康状况,拓展互助领域的宽度,丰富互助养老的服务内容,提高互助养老的针对性、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老年人 互助养老 养老需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1998—2020年中国时间银行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基于百度资讯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龙 熊学萍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64-1979,共16页
利用1998—2020年百度资讯中关于时间银行成立的新闻报道,通过人工判读,提取其成立的时间与地点,分析时间银行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时间银行在中国经历了3个发展时期,数量上总体呈现上升态势,其中第三个时期增... 利用1998—2020年百度资讯中关于时间银行成立的新闻报道,通过人工判读,提取其成立的时间与地点,分析时间银行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时间银行在中国经历了3个发展时期,数量上总体呈现上升态势,其中第三个时期增幅最大;2)在城乡分布上,时间银行大多集中分布于城镇地区,并逐步向乡村地区发展;在省域分布上,绝大多数省份均已进行过对时间银行的探索工作,其中以江苏、湖北、浙江、广西等4省(区)数量最多;3)在空间分布上,时间银行最初呈现小范围零星分布,后逐渐发展为长三角、中原地区双中心的分布格局,基本集中于胡焕庸线以南,总体为“东南密-西北疏”;4)在空间关系上,时间银行从最初的空间发散逐步发展为空间集聚,集聚程度不断加强且趋于稳定,空间均质性逐渐增强,异质性逐渐减弱;5)时间银行发展的驱动因素包括人口结构、养老建设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志愿队伍建设以及数字技术水平等,其中第一个时期养老建设水平较为重要,而第二和第三个时期政府支持力度、经济发展水平更重要。最后,建议加大对时间银行的探索工作,减少对社会经济发展等指标的依赖,从而为其在农村、西北和东北等欠发达地区平衡发展提供可行性路径;也应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引导多方参与,为时间银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银行 养老困境 人口老龄化 百度资讯 互助养老 中国
下载PDF
互助养老模式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以黄山互助公社为例
17
作者 沈珊珊 徐金菊 《黑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67-71,共5页
在加速老龄化形势下,探讨互助养老模式对老年人群的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通过分析互助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群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构建老年人群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互助养老服务对老年主观幸福感直接效应... 在加速老龄化形势下,探讨互助养老模式对老年人群的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通过分析互助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群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构建老年人群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互助养老服务对老年主观幸福感直接效应大小为0.121;社会支持、健康自评、行为方式对老年人群幸福感直接效应大小分别为0.219、0.181、0.611;社会支持、行为方式健康自评还通过互助养老服务而间接影响老年主观幸福感。因此,积极推动互助养老模式发展,建立社会支持网络,改变行为方式,促进身体健康利于提升老年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 健康状况 互助养老 主观幸福感
下载PDF
农村互助养老:现实价值、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
18
作者 周秋香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24-27,41,共5页
农村互助养老是在“互帮互助”传统文化理念影响下,依据现实需要形成的具有乡土特色的新时代农村养老体系,能够实现个人、家庭、社会多层次价值。当前我国农村互助养老普遍存在参与认可难、稳定持续难、权责理清难、提质升效难等问题,... 农村互助养老是在“互帮互助”传统文化理念影响下,依据现实需要形成的具有乡土特色的新时代农村养老体系,能够实现个人、家庭、社会多层次价值。当前我国农村互助养老普遍存在参与认可难、稳定持续难、权责理清难、提质升效难等问题,迫切需要宣传互助理念、拓宽资金渠道、加强组织引领、推进法制进程、整合农村资源,推动互助养老达到“低成本、可持续、高质量”水平,改善农村养老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地区 互助养老 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