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故姬范阳卢氏墓志铭考释 被引量:2
1
作者 洪淑莹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5-88,共4页
故姬范阳卢氏墓志是目前国内发现的为数不多的唐代柘枝舞姬墓志。从基志文得知,在唐代乐舞伎社会地位低下,且去世后单独埋葬,不能与夫家合葬。这方墓志为我们探讨唐代姬妾的丧葬情况提供了新的案例。
关键词 唐代 墓志 柘枝舞 乐舞伎
原文传递
一场歌剧排演引发的“蝴蝶效应”——美国爱荷华大学音乐学院学生艺术实践活动课程化一瞥 被引量:7
2
作者 张蓉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9-175,共7页
美国爱荷华大学音乐学院课程化的艺术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文章以该校的做法为兹证,论证了艺术实践在音乐表演艺术人才教育教学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关键词 美国爱荷华大学音乐学院 艺术教育 艺术实践 艺术人才培养 课程
下载PDF
云冈石窟流失海外之“菩萨抚琴”雕像考
3
作者 李美燕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6-160,共5页
法国的吉美博物馆藏有一尊云冈石窟流失海外之"菩萨抚琴"雕像,据笔者于2007年在该馆对此雕像所做实地审视与拍摄,并在2013年与2014年在云冈石窟研究院针对云冈石窟雕像中的"琴"型乐器做考察,笔者发现该馆所藏的&qu... 法国的吉美博物馆藏有一尊云冈石窟流失海外之"菩萨抚琴"雕像,据笔者于2007年在该馆对此雕像所做实地审视与拍摄,并在2013年与2014年在云冈石窟研究院针对云冈石窟雕像中的"琴"型乐器做考察,笔者发现该馆所藏的"菩萨抚琴"雕像在云冈石窟中是个特例,此雕像不论是在造型上还是在抚琴的指法动作上,皆与其他见诸云冈石窟之"琴"型乐器不同,此尊雕像究竟是否为云冈石窟流失海外的遗物呢?倘其确实为云冈石窟之遗物,则可为汉文化之古琴在北魏时期作为佛教表法的乐器之一提出更多的证据;反之,这尊雕像的年代就有待更多的证据再厘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型艺术 云冈石窟 菩萨抚琴 古琴 北魏 佛教造像 吉关博物馆
下载PDF
音乐剧表演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毕尔丹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2-116,共5页
音乐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形式,它具有戏剧性、整合性、娱乐性和商业性特征。音乐剧是在"剧"的框架下,将音乐、舞蹈、表演、舞美等元素有机的融合,服务于戏剧性的整体要求。"戏剧、舞蹈、音乐"三个核心元素综合在一起... 音乐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形式,它具有戏剧性、整合性、娱乐性和商业性特征。音乐剧是在"剧"的框架下,将音乐、舞蹈、表演、舞美等元素有机的融合,服务于戏剧性的整体要求。"戏剧、舞蹈、音乐"三个核心元素综合在一起,发展到极致,便是"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的境界。音乐剧作为表演艺术要通过歌唱、舞蹈、对白、戏剧表演相融合的艺术手段和技巧再现舞台行动的过程从而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完成故事的叙述以及实现高度的审美愉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剧表演 音乐剧特征 综合性表演
原文传递
《淮南子》中的音乐表演艺术论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良宝 《音乐探索》 CSSCI 2009年第3期31-34,共4页
《淮南子》是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招集宾客集体撰写的一部集汉初黄老思想之大成的学术著作。《淮南子》各篇中均论及音乐,涉及到音乐中的诸多矛盾关系和审美意识。其中关于音乐技法的论述较为丰富,强调音乐表演中技巧及其训练的重要性以... 《淮南子》是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招集宾客集体撰写的一部集汉初黄老思想之大成的学术著作。《淮南子》各篇中均论及音乐,涉及到音乐中的诸多矛盾关系和审美意识。其中关于音乐技法的论述较为丰富,强调音乐表演中技巧及其训练的重要性以及表演中要"中有本主,以定清浊",要"情动于中"、"得其君形"这些论述对当今的音乐表演艺术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从《淮南子》中的音乐表演技巧及其训练、音乐表演中"技巧"与"艺术表现"之间的关系以及音乐表演中的"情感论"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透过《淮南子》这部著作全面揭示我国汉初音乐表演艺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音乐表演 技巧 情感 艺术表现
下载PDF
基于新媒体平台的音乐表演 被引量:2
6
作者 徐玺宝 《演艺科技》 2010年第3期55-57,共3页
从新媒体的角度审视在计算机科学技术与网络技术环境中的音乐表演,通过对新媒体音乐艺术的分析,讨论了计算机作为新型乐器和网络作为音乐表演舞台的音乐艺术现象,从而论述了无论是乐器,还是舞台,在新媒体、新技术的环境中均是动态和发... 从新媒体的角度审视在计算机科学技术与网络技术环境中的音乐表演,通过对新媒体音乐艺术的分析,讨论了计算机作为新型乐器和网络作为音乐表演舞台的音乐艺术现象,从而论述了无论是乐器,还是舞台,在新媒体、新技术的环境中均是动态和发展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音乐表演 乐器 舞台
下载PDF
音乐表演与音乐教育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7
作者 郑燕欣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107-108,共2页
音乐表演和音乐教育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要用科学发展观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使音乐表演和音乐教育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一套完整的社会实践和理论体系。
关键词 音乐表演 音乐教育 科学发展观 创新
下载PDF
男旦乐伎对清代中前期文学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程宇昂 《长沙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78-81,共4页
清代中前期是伎乐转型的关键期,男旦成为公共乐伎的主导力量。这一转变使得男旦对文人生态和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深刻影响。
关键词 男旦 乐伎 清代中前期文学 影响
下载PDF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实习基地建设 被引量:2
9
作者 申想真 《高教学刊》 2020年第2期190-193,共4页
实习教学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培养本科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实习基地是本科学生开展专业实习教学活动、打通学生专业学习和未来就业的重要载体。学校作为人才供给侧方,应满足产业需求,提升学生实践教学能力。文章通过对企... 实习教学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培养本科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实习基地是本科学生开展专业实习教学活动、打通学生专业学习和未来就业的重要载体。学校作为人才供给侧方,应满足产业需求,提升学生实践教学能力。文章通过对企事业单位、就业学生的深入调研,分析了是实习基地的作用,制订了实习基地建设改革方案,明确了建设原则,列举了建设条件,规范了建设程序,明晰了建设职责,强调了过程管理,分析了建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 改革 音乐表演 专业 实习基地
下载PDF
音乐表演者阐释作品的心理要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艳艳 《琼州大学学报》 2006年第6期79-80,共2页
本文结合演奏经验,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音乐表演者在阐释作品时应具备的几个要素。
关键词 音乐表演者 阐释作品 心理要素
下载PDF
音乐表演者演奏技术掌控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1
作者 孙艳艳 《琼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80-81,共2页
本文结合自身演奏经验,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音乐表演者在技术掌控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音乐表演者 演奏技术 科学性 元认知
下载PDF
音乐表演再创造刍议
12
作者 吴彪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年第2期68-70,共3页
音乐作品在音乐表演再创造中获得价值与生命,音乐表演再创造使音乐作品形成具有新的审美价值的艺术品;音乐表演再创造的原则、手法与教学要点是使音乐表演者的表演艺术形象完善、美化、成功的前提与保证。
关键词 音乐表演者 再创造 审美 演奏技巧 民族风格
下载PDF
《史记》所记各阶层人物的乐器演奏
13
作者 杨冬菊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1期88-93,共6页
就《史记》所记音乐情况来看,乐器占了很大一部分,涉及的乐器大凡30余种。同时,《史记》记载了大量乐器演奏情况,其中包括各阶层人物多种形式的音乐演奏与娱乐欣赏活动,演奏者包括帝王、王侯将相、文人志士、音乐专业人士、民间艺人、... 就《史记》所记音乐情况来看,乐器占了很大一部分,涉及的乐器大凡30余种。同时,《史记》记载了大量乐器演奏情况,其中包括各阶层人物多种形式的音乐演奏与娱乐欣赏活动,演奏者包括帝王、王侯将相、文人志士、音乐专业人士、民间艺人、平民百姓等。那些乐器演奏史料,不仅涵盖了司马迁对音乐人事的评判,彰显了古代乐器乃至音乐的社会文化功能,同时也能从中窥见古代音乐文化发展的社会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乐器 演奏
下载PDF
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原则及情感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玉龙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47-151,共5页
为提升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感受力和感染力,声乐表演艺术要遵循艺术性、情感性、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等原则.其中,情感性是提升声乐表演艺术张力的关键所在.可以通过增强演唱者的文化修养,深入了解作品内涵和创作背景,认真感受作品中的... 为提升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感受力和感染力,声乐表演艺术要遵循艺术性、情感性、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等原则.其中,情感性是提升声乐表演艺术张力的关键所在.可以通过增强演唱者的文化修养,深入了解作品内涵和创作背景,认真感受作品中的民族性、宗教性和地域性情感等途径,有效提升声乐表演艺术的表现力及情感表达效果,使创作更具欣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表演艺术 审美原则 情感因素 提升途径
下载PDF
祭祀文化与先秦郊庙乐歌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唯一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6-139,共4页
祭祀文化是种古老的文化 ,先秦郊庙乐歌是集诗歌、音乐、舞蹈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它因郊庙祭祀而产生 ,又为郊庙祭祀所用 ,所以 ,其创作要与祭祀文化的天命观、孝道观、功利观等相适应 ,这样才能达到感天地、通神明、神人敦和的目的。
关键词 祭祀文化 郊庙乐歌 先秦时期 天命观 孝道观 、功利观
下载PDF
双重任务下我国音乐表演美学的发展及对策 被引量:6
16
作者 余锦秀 余锦龙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95-100,共6页
近年来,我国音乐表演美学研究,包括音乐表演美学理论、音乐表演技术、音乐表演美学文献、音乐表演美学学科建设等都取得一定进展。同时,也存在着对音乐表演美学的理解和认识尚处较低层次等方面的不足。基于音乐表演美学专业教育与素质... 近年来,我国音乐表演美学研究,包括音乐表演美学理论、音乐表演技术、音乐表演美学文献、音乐表演美学学科建设等都取得一定进展。同时,也存在着对音乐表演美学的理解和认识尚处较低层次等方面的不足。基于音乐表演美学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双重任务,我国音乐表演美学必须重视音乐分析,实证研究,借用新的观念和方法,注意传统音乐的挖掘与整理,促使其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表演美学 成就 不足 对策
下载PDF
2020年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热点现象述评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书峰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20-30,共11页
2020年中国民族音乐学呈现以下研究特点:将音乐文本置于特定的历史语境与当下的表演语境中的音乐文本生成过程研究,尤其运用结构主义与符号学、表演民族志等诸多跨学科理论针对音乐本体形态的生成过程与表演实践展开简化还原分析;以中... 2020年中国民族音乐学呈现以下研究特点:将音乐文本置于特定的历史语境与当下的表演语境中的音乐文本生成过程研究,尤其运用结构主义与符号学、表演民族志等诸多跨学科理论针对音乐本体形态的生成过程与表演实践展开简化还原分析;以中国与东南亚跨界族群为切入点,关注跨界族群音乐研究对象的边界拓展研究,重新审视世界主义语境中的跨界族群音乐概念的批判性思维;关注经济与文化全球化背景中的民俗节庆音乐文化身份的重建与文化认同的"阶序性"互动关系研究,以及音乐的"族群性"与文化认同问题;将音乐文本置于传统书面历史文献与口述历史文献语境中,结合全面的扎实的田野考察工作进行历史与田野互视性质的"接通"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0年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 音乐表演民族志 跨界族群音乐 历史民族音乐学 认同 构建
下载PDF
“唐朝传来的音乐”的历史本真性与文化想象——《大唐余韵——吴蛮演绎敦煌琵琶谱》的历史音乐人类学叙说
18
作者 洛秦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9,共17页
文章分为前言、历史记载中辉煌的唐朝音乐、“唐朝传来的音乐”的历史“本真性”,以及余论“唐朝传来的音乐”的“文化想象”四个部分,作者着重对于敦煌琵琶谱与唐朝音乐的“本真性”、敦煌琵琶谱“主人”琵琶乐器的“本真性”,以及吴... 文章分为前言、历史记载中辉煌的唐朝音乐、“唐朝传来的音乐”的历史“本真性”,以及余论“唐朝传来的音乐”的“文化想象”四个部分,作者着重对于敦煌琵琶谱与唐朝音乐的“本真性”、敦煌琵琶谱“主人”琵琶乐器的“本真性”,以及吴蛮敦煌琵琶谱演绎的历史“本真性”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特别是作者与琵琶大师吴蛮之间的访谈对话,体现了《大唐余韵——吴蛮演绎敦煌琵琶谱》这一“唐朝传来的音乐”的特殊价值和意义。在最后的“余论”中,作者提议以“敦煌乐谱”所载“曲子”蕴含的中国文化特有的“语音性”思维、敦煌乐谱的音韵格律决定曲子“节奏”的思路,寻找打开敦煌乐谱“节奏”之锁的钥匙,研究者可以有据可依地敞开对于“唐朝传来的音乐”的“文化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琵琶谱 吴蛮 琵琶 唐朝音乐 音乐表演 “本真性”
原文传递
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可可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37-140,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一定满足后越发注重精神需求,从而使得大众对音乐艺术也不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不仅要求高超的音乐演唱和乐器演奏等的技艺,还要求音乐表演艺术的细腻、传神。而音乐美学是音乐理论中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一定满足后越发注重精神需求,从而使得大众对音乐艺术也不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不仅要求高超的音乐演唱和乐器演奏等的技艺,还要求音乐表演艺术的细腻、传神。而音乐美学是音乐理论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其主要是从美学规律角度上来对音乐艺术进行研究,具有涉及面广、复杂性强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音乐美学 音乐表演艺术 启示
下载PDF
昌谷风物与李贺歌诗的文本建构
20
作者 曹胜高 《杜甫研究学刊》 2024年第2期75-87,共13页
李贺二十七岁卒,其中二十一年都居于故乡昌谷。昌谷有连昌宫,元稹曾作《连昌宫词》,言唐明皇曾在连昌宫排练《霓裳羽衣曲》,李贺的音乐素养或成于连昌乐工。李贺故居对面的女几山,为唐人隐居、修仙的名山,相传有仙人居住,李贺歌行的神... 李贺二十七岁卒,其中二十一年都居于故乡昌谷。昌谷有连昌宫,元稹曾作《连昌宫词》,言唐明皇曾在连昌宫排练《霓裳羽衣曲》,李贺的音乐素养或成于连昌乐工。李贺故居对面的女几山,为唐人隐居、修仙的名山,相传有仙人居住,李贺歌行的神仙想象当得益于此。其中兰香神女的想象,是李贺建构神女形象的母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贺故宅 连昌宫演乐 女几山 仙游想象 兰香神女 神女形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