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博物馆对文物保护与全球化传播的保障策略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建国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9-64,共6页
【目的/意义】传统文化保护一直以来都是难题,尤其是文物的保护和其价值的有效传播,数字博物馆的出现给传统文化尤其是文物的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拓宽保护路径,使传统文化通过技术手段重新焕发生机。【方法/过程】从数字技术和传统... 【目的/意义】传统文化保护一直以来都是难题,尤其是文物的保护和其价值的有效传播,数字博物馆的出现给传统文化尤其是文物的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拓宽保护路径,使传统文化通过技术手段重新焕发生机。【方法/过程】从数字技术和传统文化结合的历史背景出发,梳理了文物数字化的现实情况,并对现阶段文物数字化传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结论】传统文化数字化面临着技术壁垒,非共享、重复建档,有文化外泄风险,商业冲击以及长期维护等问题,文化的数字化任重道远,需要钻研保护和传播的保障策略,克服主观客观困难,促使焕发旺盛的生命力。【创新/局限】本文提出了打破技术壁垒、行业合作互联互通、避免文化外泄、商业合作共赢、建立独立运行模式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实践应用等意见和建议,以保障文物在数字人文视角下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博物馆 文物保护 全球化传播 保障 策略
原文传递
我国博物馆陈列文物防震技术现状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周乾 闫维明 +1 位作者 周锡元 周京南 《灾害学》 CSCD 2010年第B10期201-206,共6页
为保护我国博物馆陈列文物,基于文献查阅及现场勘查相结合的方法,从博物馆、陈列台座、陈列文物三方面出发,以陈列文物为重点,研究了我国博物馆在陈文物的防震技术现状,分析了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建议。结果表明:我国博物馆在陈文物目... 为保护我国博物馆陈列文物,基于文献查阅及现场勘查相结合的方法,从博物馆、陈列台座、陈列文物三方面出发,以陈列文物为重点,研究了我国博物馆在陈文物的防震技术现状,分析了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建议。结果表明:我国博物馆在陈文物目前以传统防震技术为主,虽然它们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文物震害,但也存在破坏文物、影响外观、无参照标准等问题,应进行合理改进和完善;另一方面,对文物防震具有重要作用的防震博物馆及文物隔震台座在我国应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陈列文物 传统方法 隔震技术 现状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博物馆文物衍生产品创新的路径与方法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立波 张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72-77,共6页
"互联网+"带来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变革,在促进数字化博物馆、智慧型博物馆建设的同时,也推动着博物馆文物衍生产品的开发理念转变、开发模式转型、开发能力提升和开发空间延展。互联网背景下的博物馆需要通过重... "互联网+"带来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变革,在促进数字化博物馆、智慧型博物馆建设的同时,也推动着博物馆文物衍生产品的开发理念转变、开发模式转型、开发能力提升和开发空间延展。互联网背景下的博物馆需要通过重视综合服务、开辟线上平台、加强多方联合、丰富产品体系、扩展产业链条等多种路径加快文物衍生产品开发创新,并借助研发众筹化、内容IP化、产品体验化、生产定制化、平台整合化、营销网络化等具体方法进行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博物馆 文物衍生产品 大众创意
下载PDF
从文物艺术到历史故事:我国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叙事趋势、原因与反思 被引量:15
4
作者 任琳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8-163,共6页
近年来,“了解故事”代替“欣赏珍宝”成为博物馆观众最主要的参观目的。当代博物馆展陈设计亦呈现四种叙事趋势:主题展代替珍品展、语境阐释逻辑代替符号分类逻辑、动态故事代替静态描述以及多元媒介组合代替单一媒介组合。推动展陈“... 近年来,“了解故事”代替“欣赏珍宝”成为博物馆观众最主要的参观目的。当代博物馆展陈设计亦呈现四种叙事趋势:主题展代替珍品展、语境阐释逻辑代替符号分类逻辑、动态故事代替静态描述以及多元媒介组合代替单一媒介组合。推动展陈“走向”叙事的原因有西方博物馆展陈经验的影响、博物馆“泛艺术化”困境的阻挠和文物身份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当下,博物馆人应兼顾“具有中国风格的叙事结构”“以人为焦点的叙事视角”和“规范化展览叙事机制”,努力呈现具有科学阐释逻辑、较高传播效率和理想认知规模的展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展陈设计 叙事 历史 文物 艺术
原文传递
革命文物元数据标准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练洁 李娉 赵星宇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19,142,共9页
加强可移动革命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对于发挥革命文物的社会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数字化技术迅速普及的今天,如何建构可移动革命文物数字资产,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建立有效的元数据标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与基础。然而... 加强可移动革命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对于发挥革命文物的社会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数字化技术迅速普及的今天,如何建构可移动革命文物数字资产,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建立有效的元数据标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与基础。然而,现阶段的文物元数据标准或仅针对文物的核心共性,或以某单一材质文物类别为主,难以满足革命文物的多元质地与深刻内涵。在这一背景下,以山东省珍贵革命文物数据为基础,基于艺术品描述目录(CDWA)、《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著录规范》等既有博物馆藏品登录规范与文物元数据标准,建构以革命文物为主体的元数据标准,可以为革命文物数字化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革命文物 元数据标准 数字化保护 文物利用
下载PDF
数字水印技术在数字博物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孙树森 张明敏 +1 位作者 李黎 潘志庚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47-349,共3页
首先对数字水印技术和博物馆的数字化进行了介绍, 然后就数字水印技术用于解决博物馆数字化过程中的版权保护问题进行了探讨。数字化文物包含文本、图像、音频、视频、三维模型等多种媒体类型,从而需要多种不同的水印算法。数字文物具... 首先对数字水印技术和博物馆的数字化进行了介绍, 然后就数字水印技术用于解决博物馆数字化过程中的版权保护问题进行了探讨。数字化文物包含文本、图像、音频、视频、三维模型等多种媒体类型,从而需要多种不同的水印算法。数字文物具有其特殊的价值,所以嵌入水印时,应尽量减少对文物品质的降低。所采用的三维模型水印算法之一,在完全不影响原始文物模型品质的条件下嵌入水印。最后,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水印 版权保护 数字化 博物馆 文物保护
下载PDF
民族博物馆文物收藏职能及规范探讨 被引量:9
7
作者 宋才发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41,共8页
文物收藏是民族博物馆最基本的职能,文物收藏管理必须规范化。民族博物馆藏品的存放排架有学问,藏品计件具有重要意义,藏品现状必须规范登记。文物收藏的价值在于发掘藏品的深层内涵,提高民族博物馆藏品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 民族博物馆 文物收藏 藏品内涵 利用效率
原文传递
中国博物馆收藏文物一体化防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葛家琪 马伯涛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16,126,共8页
中国是多地震国家,大量博物馆位于强震多发地区,馆藏文物震害风险评估及应对手段缺乏,在历次地震中震损严重。为此,国家针对馆藏文物防震专题开展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研究和装备产业化应用示范,主要包括:开展馆藏文物震害风险调研,研究... 中国是多地震国家,大量博物馆位于强震多发地区,馆藏文物震害风险评估及应对手段缺乏,在历次地震中震损严重。为此,国家针对馆藏文物防震专题开展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研究和装备产业化应用示范,主要包括:开展馆藏文物震害风险调研,研究其在地震中发生震损的原因;建立博物馆及馆藏文物防震标准体系和"地震波+馆舍+展柜+文物"一体化防震设计理念;开展馆藏文物震害风险评估、应对和监测方面的示范项目。其方法路径可供相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馆藏文物 文物安全 震害风险 一体化防震
下载PDF
馆藏竹木漆器类文物污染霉菌类群的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申艾君 王明道 +2 位作者 刘康 张亚坤 陈红歌 《河南科学》 2011年第8期923-926,共4页
以河南博物院馆藏的雕漆器、漆器、木雕、和竹器共36件为实验材料,对其霉变斑点进行取样,将菌悬液通过涂布平板及浇注平板的方法对采集的95个样品进行了霉菌的分离,获得纯菌种后通过观察霉菌形态特征、显微观察菌丝及产孢结构以及18SrDN... 以河南博物院馆藏的雕漆器、漆器、木雕、和竹器共36件为实验材料,对其霉变斑点进行取样,将菌悬液通过涂布平板及浇注平板的方法对采集的95个样品进行了霉菌的分离,获得纯菌种后通过观察霉菌形态特征、显微观察菌丝及产孢结构以及18S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鉴定曲霉属(Aspergillus)、脉孢菌属(Neurospora)等15个属的32种霉菌为竹木漆器文物的主要污染霉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博物院 文物 竹木漆器 霉菌 鉴定
下载PDF
藏品是博物馆实现宗旨的根基 被引量:8
10
作者 段勇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6-120,128,共6页
藏品是博物馆的立馆根基,是博物馆完成使命、实现宗旨的根本所在。藏品不仅是博物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价值更具有多元性,在收藏过程中更应关注其文化伦理层面,保证藏品的真实性与来源合法性。
关键词 藏品 文物 真实性
原文传递
民族博物馆的文物安全与保护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宋才发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3-111,共9页
确保文物安全是民族博物馆的神圣职责。民族博物馆必须完善文物安全保卫机构及职责,在重要部位设置安防报警装置,照明用电必须符合安防规范。民族博物馆必须把文物保护与保真结合起来,慎防人为因素对馆藏文物的毁损。要依据国际法保护... 确保文物安全是民族博物馆的神圣职责。民族博物馆必须完善文物安全保卫机构及职责,在重要部位设置安防报警装置,照明用电必须符合安防规范。民族博物馆必须把文物保护与保真结合起来,慎防人为因素对馆藏文物的毁损。要依据国际法保护民族文物及文化遗产,捍卫民族文物应有的追索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博物馆 文物安全 国际法保护 文物追索
下载PDF
博物馆文物藏品的保护和利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修东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7年第5期104-106,共3页
文物藏品是一种重要的历史记载方式,能够展现出某一时期的社会风貌、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等,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科研价值,在研究历史演变规律、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博物馆作为文物藏品集中放置和管理的机构,加强博... 文物藏品是一种重要的历史记载方式,能够展现出某一时期的社会风貌、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等,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科研价值,在研究历史演变规律、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博物馆作为文物藏品集中放置和管理的机构,加强博物馆文物藏品保护力度、充分挖掘博物馆文物藏品的利用价值,能够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对促进博物馆良好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阐述博物馆文物藏品保护和利用意义与现状的基础上,对博物馆文物藏品有效保护措施和利用方式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文物藏品 保护和利用
下载PDF
博物馆文物的防震保护研究——设防地震动输入及文物防震保护参数的确定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忠良 高华平 +1 位作者 吴来明 翁大根 《工程抗震》 2004年第1期18-25,共8页
通过对上海市及邻近地区地震危害性分析,根据上海博物馆文物防震保护的具体要求,研究确定了该博物馆文物防震保护的设防水准及地震动参数。又根据上海博物馆建筑的结构特征分析,结合建筑结构动力特征的实测结果,计算得到了在给定设防地... 通过对上海市及邻近地区地震危害性分析,根据上海博物馆文物防震保护的具体要求,研究确定了该博物馆文物防震保护的设防水准及地震动参数。又根据上海博物馆建筑的结构特征分析,结合建筑结构动力特征的实测结果,计算得到了在给定设防地震动水准下,博物馆建筑物内各个楼层的地震动反应。通过分析馆藏文物的悬吊、固定、浮放等基本放置形式,探讨了文物的陈列特征及其可能造成的震害因素。根据相关浮放物在地震作用下的计算方法、上海博物馆文物的陈列特征及防震设计参数,给出了简便实用、偏于安全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在现有的抗震设防水准下,遇有大震或中震发生时,目前陈列状态的绝大多数文物均存在倾覆和滑移安全隐患。结果还表明,在上海博物馆4层楼板面地震动从566gal减小到110gal时,绝大多数文物均满足稳定条件。因此,通过选择合适的减震或隔震方法,使得文物所受到的地震动满足小于110gal时,便可使陈列文物在地震中免遭破坏,达到防震保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文物 防震保护 结构地震动反应 浮放物防震 隔振设计
下载PDF
成都博物馆多连体橡胶支座隔震体系整体安装技术 被引量:7
14
作者 石立国 宁荩乙 +2 位作者 付廷华 翁邦正 张超 《施工技术》 CAS 2018年第11期22-25,共4页
成都博物馆为长期对外开放的大型标志性公共建筑,可举办大型展览、学术报告会,且馆藏文物极其珍贵。四川处于我国地震带上,该建筑采用系统防震设计以保障游客和文物的安全。橡胶支座是基础与主体间隔震技术的核心。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根... 成都博物馆为长期对外开放的大型标志性公共建筑,可举办大型展览、学术报告会,且馆藏文物极其珍贵。四川处于我国地震带上,该建筑采用系统防震设计以保障游客和文物的安全。橡胶支座是基础与主体间隔震技术的核心。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根据橡胶支座的工作原理,详细介绍了多连体橡胶支座隔震体系安装和保护过程中的技术特点、施工工艺、操作要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装工程 隔震体系 博物馆 文物保护 施工技术
下载PDF
智慧化博物馆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
15
作者 赵苑琳 张永恒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4期66-69,共4页
物联网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博物馆文物保护的智慧化水平,更加契合智慧博物馆的发展要求。纸质文物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与知识信息。随着时间推移和环境侵蚀,这些珍贵的文献正... 物联网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博物馆文物保护的智慧化水平,更加契合智慧博物馆的发展要求。纸质文物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与知识信息。随着时间推移和环境侵蚀,这些珍贵的文献正遭受着或许无法挽回的损害。因此,对智慧化博物馆纸质文物进行修复和保护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进行研究成为必要。基于此,阐述了现代修复技术的进步和在智慧化博物馆纸质文物保护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细菌纤维素加固法、超声雾化脱酸技术与各类清洁技术的实践应用,进一步完善了智慧化纸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策略,旨在为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纸质文物 脱酸修复 清洁技术 字迹保护
下载PDF
数字博物馆的文物展示新模式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郭立平 韦凯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09年第12X期64-66,共3页
数字博物馆为文物鉴赏和保护提供了跨越时空限制的全新方式,在三维扫描技术、虚拟技术、计算机网络等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有必要进一步探索数字博物馆更完善、更人性化的展示模式,本文分析了数字博物馆展示方面的优势和局限性,尝试构... 数字博物馆为文物鉴赏和保护提供了跨越时空限制的全新方式,在三维扫描技术、虚拟技术、计算机网络等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有必要进一步探索数字博物馆更完善、更人性化的展示模式,本文分析了数字博物馆展示方面的优势和局限性,尝试构思文物展示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博物馆 三维扫描技术 虚拟技术 文物展示
原文传递
从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馆藏文物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17
作者 靳巍 阿拉坦夫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1-93,共3页
契丹文化渊源地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正是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的接壤地。契丹人从游牧到定居,再到从事大规模城市建设活动等,都伴随着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与交流。辽上京临潢府是首个从草原崛起的大型城市,而现在的... 契丹文化渊源地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正是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的接壤地。契丹人从游牧到定居,再到从事大规模城市建设活动等,都伴随着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与交流。辽上京临潢府是首个从草原崛起的大型城市,而现在的辽上京博物馆则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个以展览辽代皇城为主题的博物馆。辽上京博物馆馆藏文物中的壁画和墓志是其特色。辽上京博物馆收藏的滴水壶辽墓壁画是辽代壁画代表性作品。另馆藏的20多方墓志中,韩氏家族墓志是馆藏精品之一。这些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馆藏文物更是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京博物馆 馆藏文物 多元一体格局
下载PDF
馆藏文物常见害虫及综合防治 被引量:6
18
作者 田敬伊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5期55-58,共4页
防治虫害是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文物虫害的种类、习性、成因,运用环境控制、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开展综合防治。有效提高馆藏文物的虫害防治效率。
关键词 馆藏文物害虫 文物虫害 综合防治
下载PDF
文化遗产焕活视域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创设计方法研究
19
作者 夏宇奡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5期9-11,共3页
随着国家文物保护政策的完善以及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全国各博物馆掀起了基于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文创产品创新热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因其特殊性质,迫切需要探寻出一套文创产品设计方法予以克服,并为其他博物馆文创提供灵感方向。
关键词 文化遗产 博物馆文创 文物
下载PDF
数字化背景下博物馆文物传播的创新与发展
20
作者 叶诗琪 陈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0期96-100,共5页
数字化为博物馆文物传播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该文在系统梳理我国博物馆文物传播“以物为本”“线上线下”“数字化转型”三大阶段实践历程的基础上,剖析数字化对博物馆文物传播模式、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功能的具体影响。... 数字化为博物馆文物传播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该文在系统梳理我国博物馆文物传播“以物为本”“线上线下”“数字化转型”三大阶段实践历程的基础上,剖析数字化对博物馆文物传播模式、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功能的具体影响。发现数字化背景下博物馆的文物传播存在复合型人才偏少、数字化转型资金使用效率过低、数字化建设物力支撑不足等内部阻碍,以及欠发达地区数字化技术运用不足、文物传播受众偏好差异大等外部阻碍,并据此提出针对性发展路径,即内培外引、市场驱动、上下联动、受众导向等,以此提升博物馆文物传播效率,更好地担负起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自信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博物馆 文物传播 传播模式 传播主体 传播内容 传播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