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yobrace^(TM)联合肌功能训练对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儿童临床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贝 季彤 +4 位作者 王天丛 韩磊 陆伟 刘超 季骏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21年第2期103-107,112,共6页
目的研究Myobrace^(TM)(MRC)联合肌功能训练对于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儿童颅颌面组织及行为习惯的影响。方法按照纳入标准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到我院正畸科就诊的20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儿童患者,采用MRC矫治器联合肌... 目的研究Myobrace^(TM)(MRC)联合肌功能训练对于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儿童颅颌面组织及行为习惯的影响。方法按照纳入标准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到我院正畸科就诊的20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儿童患者,采用MRC矫治器联合肌功能训练进行矫治,通过头影测量及习惯记录表,比较矫治前后患者颌面组织及行为习惯的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后,下颌矢状向生长以及上下颌垂直向生长有显著增加;覆[牙合]覆盖以及上切牙唇倾度显著减小;口呼吸及咬唇的行为习惯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C矫治器联合肌功能训练对于口腔不良习惯导致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的儿童患者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C矫治器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 功能矫治 肌功能训练
下载PDF
咬合诱导矫治器配合肌功能训练对早期儿童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矫治的疗效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尚璇 何健慧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咬合诱导矫治器配合肌功能训练对早期儿童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矫治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0年12月安顺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4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咬合诱导矫治器配合肌功能训练对早期儿童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矫治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0年12月安顺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4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咬合诱导矫治器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肌功能训练,治疗12个月后观察矫治疗效。结果两组矫治前后上牙槽座角、下牙槽座角、上下牙槽座角、下颌平面角、面、眼耳平面相交下后角、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牙槽座点连线交角、蝶鞍中心与颏顶连线与眼耳平面相交的下前角、上面高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矫治前后上中切牙长轴与SN平面相交的下内角、全面高、下面高、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交角、下中切牙长轴与眶耳平面、覆盖、覆颌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矫治前后关节上间隙、前间隙、后间隙及髁突高度、髁突内外径、髁突前后径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咬合诱导矫治器联合肌功能训练可增强早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儿疗效,改善上下颌骨关系,减少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 咬合诱导矫治器 肌功能训练 疗效
下载PDF
舌肌功能训练对舌后缩的无牙颌患者修复效果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张超 王栋 +2 位作者 李玥 张红 袁颖 《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623-626,共4页
目的观察舌肌的功能训练是否能改善舌后缩的程度并提高下颌全口义齿的固位效果。方法选择30例舌后缩的无牙颌患者,按照生物功能性修复系统(biofunctional prosthetic system, BPS)的标准流程为其制作全口义齿,并在下颌义齿前牙区唇侧基... 目的观察舌肌的功能训练是否能改善舌后缩的程度并提高下颌全口义齿的固位效果。方法选择30例舌后缩的无牙颌患者,按照生物功能性修复系统(biofunctional prosthetic system, BPS)的标准流程为其制作全口义齿,并在下颌义齿前牙区唇侧基托的磨光面制作3个底为5 mm、高为2 mm的树脂突,间隔为10 mm。舌肌功能训练为:嘱患者在早、中、晚餐前及睡前用舌尖舔下颌义齿唇侧基托磨光面上的树脂突,每次维持3 s后放松,10~12次/min,每次10 min,连续训练2周。结果舌肌功能训练后,舌尖至下颌前牙区牙槽嵴顶的距离从训练前的(28.2±5.8)mm缩小为(18.1±7.3)mm;患者对固位满意度的评分从训练前的7.2±1.1增加至8.1±1.4,训练前后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舌肌功能训练可以改善舌后缩的程度并提高患者对下颌全口义齿固位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功能训练 舌后缩 无牙颌
下载PDF
盆底肌训练联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复健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0
4
作者 黄剑青 尹玲英 黄亦文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0年第7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盆底肌训练联合功能性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复健的效果。方法将186例住院初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专人于产后盆底肌训练联合功能性电刺激,对照组给予普通宣教。两组产妇分别于产后3月、6月随访,通过排尿... 目的探讨盆底肌训练联合功能性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复健的效果。方法将186例住院初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专人于产后盆底肌训练联合功能性电刺激,对照组给予普通宣教。两组产妇分别于产后3月、6月随访,通过排尿状况、盆底肌张力强度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两组产后3月与6月排尿状况评分和腰肌收缩力评分,观察组比较P<0.05,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盆底肌训练联合功能性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复健是一个可行、安全、有效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 功能训练 电刺激 产后
下载PDF
盆底肌训练对预防产后尿潴留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19
5
作者 周燕莉 肖春芳 欧有良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21期1992-1993,共2页
目的观察盆底肌训练对于预防产妇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在本院进行阴道分娩的186例产妇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专人一对一指导盆底肌功能训练,观察并对比两组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 目的观察盆底肌训练对于预防产妇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在本院进行阴道分娩的186例产妇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专人一对一指导盆底肌功能训练,观察并对比两组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6例发生尿潴留,尿潴留发生率为6.45%;观察组无尿潴留发生。结论盆底肌功能训练可有效促进膀胱与尿道消肿,对膀胱逼尿肌实现有效刺激,从而促进排尿,预防产后尿潴留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 功能训练 产后尿潴留 效果观察
下载PDF
妊娠期盆底肌肉锻练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范雅萍 刘圣英 黄丽燕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430-431,共2页
目的研究自妊娠28周开始强化盆底肌功能训练对预防和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经研究者知情同意,选取89例参加盆底肌功能锻炼健康教育学习的初产妇为观察组,自妊娠28周后在专人指导下加强盆底功能训练... 目的研究自妊娠28周开始强化盆底肌功能训练对预防和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经研究者知情同意,选取89例参加盆底肌功能锻炼健康教育学习的初产妇为观察组,自妊娠28周后在专人指导下加强盆底功能训练,选择同期未参加盆底肌健康教育学习的初产妇78例为对照组。分别于产后2个月、6个月随访,通过问卷调查、盆底肌张力测定和尿垫试验,评价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的效果。结果训练组盆底肌张力评分和性生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盆底肌肉锻练对产后盆底功能及产后康复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 孕期功能训练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下载PDF
腰背肌功能锻炼与直腿抬高训练指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丽媛 张燕 朱阿玲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9期188-190,195,共4页
目的探讨腰背肌功能锻炼与直腿抬高训练联合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生成随机数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腰背肌功能锻炼与直腿抬高训练联合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生成随机数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腰背肌功能锻炼与直腿抬高训练指导方式。比较两组干预后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程度、护理总满意度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护理总满意度、康复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1、2周、1个月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腰背肌功能锻炼与直腿抬高训练联合指导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中,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促进腰椎功能恢复,缓解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且有操作简便、效果显著、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背肌功能锻炼 直腿抬高训练 腰椎功能 疼痛程度
下载PDF
眼外肌功能训练对改善眼眶骨折整复术后复视的影响
8
作者 何珍 李建舞 +1 位作者 张笑天 余其春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4期93-96,共4页
目的评价术后眼外肌功能训练对眼眶骨折整复术后复视症状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行眼眶骨折整复术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3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指导患者术后眼外肌功能训练。比较2组干预前... 目的评价术后眼外肌功能训练对眼眶骨折整复术后复视症状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行眼眶骨折整复术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3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指导患者术后眼外肌功能训练。比较2组干预前和干预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复视情况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干预组患者0级复视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干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外肌功能训练有助于眼眶骨折整复术后患者改善复视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肌功能训练 护理干预 眼眶骨折 复视
下载PDF
基于电刺激的盆底肌功能训练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钬激光术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施丹丹 陆安琪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12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电刺激的盆底肌功能训练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钬激光术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83例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钬激光术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41例,... 目的探讨基于电刺激的盆底肌功能训练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钬激光术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83例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钬激光术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41例,对照组开展盆底肌功能训练,研究组开展基于电刺激的盆底肌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前列腺症状、压力性尿失禁严重程度、压力性尿失禁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IPSS,ICI-Q-SF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压力性尿失禁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钬激光术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应用基于电刺激的盆底肌功能训练,可改善其前列腺症状与尿失禁症状,缩短其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良性前列腺增生 术后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功能训练 电刺激
下载PDF
舌肌功能训练联合心理疏导对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患儿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赫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8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舌肌功能训练联合心理疏导对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患儿的临床效果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2月于大连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收治的136例错[牙合]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68例)与... 目的探讨舌肌功能训练联合心理疏导对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患儿的临床效果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2月于大连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收治的136例错[牙合]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68例)与对照组(68例)。两组早期矫治时均进行心理疏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舌肌功能训练,干预周期为8周。评估两组矫正效果,并记录治疗前后前牙覆盖深度、上切牙唇倾度、下前牙唇倾度、自我效能感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前牙覆盖深度、上切牙唇倾度及下前牙唇倾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前牙覆盖及上切牙唇倾度均低于干预前,下前牙唇倾度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前牙覆盖及上切牙唇倾度均低于对照组,下前牙唇倾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自我效能感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肌功能训练应用于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患儿的心理护理中,效果良好,能改善前牙覆盖深度、上切牙唇倾度及下前牙唇倾度,提高患儿自我效能感,同时还能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肌功能训练 心理疏导 错[牙合]畸形 早期矫治 自我效能感
下载PDF
电针肌肉功能区穴位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宋挺伟 康志强 张民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36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肌肉功能区穴位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本科室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二级预... 目的:探讨电针肌肉功能区穴位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本科室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二级预防药物作为基础治疗,其中治疗组采取电针上肢肌肉功能区穴位结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而对照组选择常规取穴与康复训练进行干预,两组治疗均为每日1次,每周休息1 d,15 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两组治疗后选取简式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评定其疗效。结果:两组共收集病例60例,均按预期完成试验,无病例脱落。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19/30),治疗组疗效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对比,治疗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针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电针肌肉功能区穴位组与常规取穴组治疗均有一定的临床效果。②电针肌肉功能区穴位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疗效更佳,可明显改善患者上肢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肌肉功能区穴位 康复训练 上肢功能障碍
下载PDF
盆底肌功能训练配合电刺激治疗对产后尿失禁的预防及盆底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莫世盼 《黑龙江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457-460,共4页
目的:探讨盆底肌功能训练配合电刺激治疗对产后尿失禁的预防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2月—2021年4月来我院分娩的初产妇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电刺激治疗,... 目的:探讨盆底肌功能训练配合电刺激治疗对产后尿失禁的预防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2月—2021年4月来我院分娩的初产妇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电刺激治疗,产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尿失禁情况以及干预前后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盆底肌力,盆底静息压和收缩压。结果:观察组尿失禁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干预后,两组的ICI-Q-SF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盆底Ⅰ类肌纤维和Ⅱ肌纤维收缩时间长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盆底静息压和收缩压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功能训练配合电刺激治疗可以有效预防产后尿失禁,改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功能训练 电刺激治疗 产后尿失禁 盆底功能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与盆底肌训练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 被引量:3
13
作者 姚静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26期139-142,共4页
目的观察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应用盆底肌训练与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260例盆底功能障碍初产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编号,单号编码纳入观察组,双号编码纳入对照组,两组各有130例。对照... 目的观察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应用盆底肌训练与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260例盆底功能障碍初产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编号,单号编码纳入观察组,双号编码纳入对照组,两组各有13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功能性凯格尔训练方式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盆底肌力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尿失禁情况,观察两组产后6个月盆底器官脱垂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盆底肌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SUI分度及产后6个月POP-Q分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应用盆底肌训练与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盆底肌力、尿失禁及盆底器官脱垂,有助于恢复盆底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 盆底肌功能性凯格尔训练 盆底肌力 尿失禁 盆底器官脱垂 疗效
下载PDF
肌功能矫治训练在错颌畸形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谭小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9期95-97,共3页
目的分析在错颌畸形矫治中采用肌功能矫治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该院收治的68例错颌畸形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矫治,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肌功能矫治训练,比较两... 目的分析在错颌畸形矫治中采用肌功能矫治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该院收治的68例错颌畸形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矫治,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肌功能矫治训练,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矫治后,研究组患儿的各项形态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对颌面部整体美观的满意度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错颌畸形矫治中进行肌功能矫治训练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口腔形态学及颌面部整体美观度,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颌畸形 肌功能矫治训练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MRC用于早期错牙合畸形阻断性矫治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吕娟 高子龙 朱有家 《医学信息》 2018年第11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究MRC用于早期错牙合畸形阻断性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国药东风花果医院口腔科收治的儿童错牙合畸形患者33例纳入研究对象,对患者病因诊断明确,选取合适MRC,设计肌功能训练操,行早期阻断矫治,观察患者覆牙... 目的探究MRC用于早期错牙合畸形阻断性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国药东风花果医院口腔科收治的儿童错牙合畸形患者33例纳入研究对象,对患者病因诊断明确,选取合适MRC,设计肌功能训练操,行早期阻断矫治,观察患者覆牙合,覆盖,以及下颌相对位置的改变,测量SNA,SNB,等指标,评价矫治效果。结果本研究中错牙合畸形患儿利用MRC肌功能矫治器进行相应治疗后,前牙覆牙合、覆盖都得到明显纠正,面型得到改善,SNA,SNB等指标都得到了有效改变,治疗后头颅定位测量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佩戴MRC并配合肌功能训练矫治儿童早期错牙合畸形效果显著,预防了功能损害性咬合障碍的发生,阻断患儿骨骼畸形发育,改善了患儿的颅面牙合功能及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C 错牙合畸形 肌功能训练 阻断性矫治
下载PDF
MRC矫治器结合肌功能训练对安式Ⅱ类错[牙合]畸形伴不良习惯的矫治效果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红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26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MRC矫治器结合肌功能训练对安式Ⅱ类错[牙合]畸形伴不良习惯的矫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9年5月沈阳市儿童医院接收的50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伴不良习惯患儿的临床资料,将25例佩戴MRC矫治器并坚持做肌功能训练的... 目的探讨MRC矫治器结合肌功能训练对安式Ⅱ类错[牙合]畸形伴不良习惯的矫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9年5月沈阳市儿童医院接收的50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伴不良习惯患儿的临床资料,将25例佩戴MRC矫治器并坚持做肌功能训练的患儿设为观察组,将25例佩戴MRC矫治器未进行肌功能训练的患儿设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覆[牙合]覆盖变化、口腔不良习惯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覆[牙合]覆盖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口呼吸伴咬下唇、口呼吸、咬下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口呼吸伴咬下唇、口呼吸、咬下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习惯改善总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MRC矫治器相比,MRC结合肌功能训练的疗效更明显,可有效防治错[牙合]畸形,且安全性高,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错[牙合]畸形 MRC矫治器 肌功能训练
下载PDF
口腔肌功能的研究及其训练应用现状
17
作者 刘莉萍(综述) 刘颖萍(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83-185,共3页
形态和功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生物学的基本规律。颅颌面形态的正常发育有赖于口面肌肉正常生理功能,而异常的口面部肌功能是牙颌畸形的病因之一。纠正异常肌功能可以阻断牙颌畸形的发生,治疗是正畸矫治的重要内容,维持正畸治疗后的... 形态和功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生物学的基本规律。颅颌面形态的正常发育有赖于口面肌肉正常生理功能,而异常的口面部肌功能是牙颌畸形的病因之一。纠正异常肌功能可以阻断牙颌畸形的发生,治疗是正畸矫治的重要内容,维持正畸治疗后的效果稳定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口腔肌功能异常与错[牙合]畸形的关系及口腔肌功能训练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肌功能 错[牙合]畸形 早期矫治 肌功能训练 正畸治疗
下载PDF
肌功能训练在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矫正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嵇潇雷 曹灵 《口腔生物医学》 2019年第4期205-208,共4页
目的:针对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儿,实施肌功能训练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5例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佩戴肌功能训练器,配合肌功能训练进行矫正治疗。分析治疗前后SNA、SNB、ANB角和前牙覆盖水平等临床观察指... 目的:针对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儿,实施肌功能训练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5例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佩戴肌功能训练器,配合肌功能训练进行矫正治疗。分析治疗前后SNA、SNB、ANB角和前牙覆盖水平等临床观察指标,以及患儿依从性和患儿家长对矫正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矫正前SNA、SNB、ANB角和前牙覆盖水平分别为(81.52±4.43)°、(73.71±3.34)°、(7.81±1.24)°和(8.30±1.29)mm,矫正后SNA、SNB、ANB角和前牙覆盖水平分别为(82.31±5.22)°、(79.10±4.02)°、(3.21±0.71)°和(4.12±0.83)mm,除SNA角外,矫正后SNB、ANB角和前牙覆盖水平均较矫正前明显改善(P<0.05)。矫正1周时依从性为87.68%(57/65),矫正12周时依从性96.92%(63/65),矫正12周高于1周(P<0.05)。在患者家长对面部正面形态和侧面轮廓的满意度评分方面,矫正12周后高于矫正1周后(P<0.05)。结论:肌功能训练应用在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的矫正治疗中,能有效改善替牙期二类深覆盖及下颌后缩,提升患儿的矫正依从性,获得患儿家长的充分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功能训练器 肌功能训练 安氏Ⅱ类1分类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屈肘肌群等张离心与向心收缩不同组合方案训练的效果 被引量:6
19
作者 赖柳明 杨静宜 《北京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3年第1期47-52,共6页
为从宏观方面对等张力量训练的合理方案进行研究,设计了5种力量训练方案,特别是安排有不同比重的单纯大强度肌肉离心收缩训练。研究结果表明:快速离心混合练法效果最全面(包括肌肉体积变化、等张力量、爆发力等方面),比传统等张力量训... 为从宏观方面对等张力量训练的合理方案进行研究,设计了5种力量训练方案,特别是安排有不同比重的单纯大强度肌肉离心收缩训练。研究结果表明:快速离心混合练法效果最全面(包括肌肉体积变化、等张力量、爆发力等方面),比传统等张力量训练和单纯等张离心力量训练更合理;建议在体疗康复、运动训练,尤其是对抗性力量项目中加以推广应用;提出了关于肌肉离心与向心收缩力量比值问题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功能康复 力量训练 运动训练
原文传递
咬合诱导+肌功能训练在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中的应用
20
作者 吴莹莹 《智慧健康》 2024年第9期174-176,180,共4页
目的探讨咬合诱导结合肌功能训练在早期矫正儿童错牙合畸形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50例儿童错牙合畸形接受早期矫正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咬合诱导联合肌功能训练。观察矫正前后咬合功能... 目的探讨咬合诱导结合肌功能训练在早期矫正儿童错牙合畸形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50例儿童错牙合畸形接受早期矫正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咬合诱导联合肌功能训练。观察矫正前后咬合功能变化和相关指标变化。结果矫正后,患儿咬合功能水平较矫正前咬合功能水平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后,患儿前牙覆合水平、前牙覆盖水平、上牙弓拥挤度、下牙弓拥挤度在矫正后均改善,显著低于矫正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儿上牙弓宽度水平和下牙弓宽度水平在治疗后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咬合诱导联合肌功能训练可明显纠错牙合畸形患儿的咬合功能,同时改善患儿上下牙弓宽度以及上下弓拥挤度,在早期矫正中效果较好,矫正方式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错牙合畸形 早期矫治 咬合诱导 肌功能训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