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中益气颗粒联合盆底康复技术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病变的疗效 被引量:31
1
作者 梁丹 周燕玲 +1 位作者 刘洁球 潘小芳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颗粒联合盆底康复技术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病变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2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病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盆底康复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补中益气颗粒联合...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颗粒联合盆底康复技术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病变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2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病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盆底康复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补中益气颗粒联合盆底康复技术治疗。采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评估患者治疗前后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和平均电压变化。采用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评估两组患者的盆底功能变化。采用性生活质量问卷(PISQ-12)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生活质量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Ⅰ类肌纤维和Ⅱ类肌纤维肌力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提高(Z观察组=7. 250、6. 506,Z对照组=5. 266、5. 233,P均<0. 05);观察组治疗后Ⅰ类肌纤维和Ⅱ类肌纤维的肌力分级优于对照组(Z=3. 644、1. 799,P均<0. 05)。两组治疗后Ⅰ类肌纤维和Ⅱ类肌纤维平均电压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 05);治疗后,观察组的Ⅰ类肌纤维和Ⅱ类肌纤维平均电压值高于对照组(P均<0. 05);两组治疗后PFIQ-7评分明显降低,ISQ-12评分明显升高(P均<0. 05);观察组治疗后PFIQ-7评分和ISQ-12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补中益气颗粒联合盆底康复技术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病变的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康复技术 补中益气颗粒 盆底功能障碍性病变 肌纤维肌力 平均电压 性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普罗雌烯阴道胶丸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在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霞 方岚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5期148-152,共5页
目的:探讨普罗雌烯阴道胶丸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在盆底功能障碍(PFD)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无锡市第二中医医院2022年2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PF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电... 目的:探讨普罗雌烯阴道胶丸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在盆底功能障碍(PFD)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无锡市第二中医医院2022年2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PF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观察组给予普罗雌烯阴道胶丸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通过生物刺激反馈仪测定两组Ⅰ、Ⅱ类肌纤维肌力、肌纤维疲劳度及盆底肌电位,通过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估患者盆底功能障碍程度;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Ⅰ、Ⅱ类肌纤维肌力明显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肌纤维疲劳度、PFDI-20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盆底肌电位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雌烯阴道胶丸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可有效提高Ⅰ、Ⅱ类肌纤维肌力、盆底肌电位,改善肌纤维疲劳度及盆底功能障碍,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 普罗雌烯阴道胶丸 肌纤维肌力
下载PDF
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轻度子宫脱垂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熊招娣 吕素兰 王金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13期5-8,共4页
目的分析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轻度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铅山县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60例轻度子宫脱垂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治疗措施的不同均分为30例/组。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肉锻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 目的分析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轻度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铅山县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60例轻度子宫脱垂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治疗措施的不同均分为30例/组。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肉锻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对比治疗成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PFIQ-7、PFDI-20评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后在Ⅰ类肌纤维肌力和Ⅱ类肌纤维肌力中数据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盆底肌功能等级判断中,研究组4~5级患者比例多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盆底肌肌力测定正常率为96.67%,对照组则为73.33%,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盆底肌收缩持续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尿失禁频率、残余尿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轻度子宫脱垂患者实施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力,提升盆底障碍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康复治疗仪 轻度子宫脱垂 盆底肌力 肌纤维肌力 盆底功能障碍
下载PDF
仿生物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在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书会 武珍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仿生物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在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62例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观... 目的:探讨仿生物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在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62例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仿生物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干预前后腹直肌分离距离、腹围及盆底肌肌力。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29/31),高于对照组的67.74%(2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腹直肌分离距离及腹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仿生物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腹直肌分离,提高肌力,减小腹围,增强盆底肌功能,效果优于单用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腹直肌分离 仿生物电刺激 康复训练 腹围 盆底肌纤维肌力
下载PDF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维医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阿斯娅·沙吾提 尼罗法·塞提瓦尔地 热孜宛古丽·伊迪力斯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16期82-84,共3页
目的分析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维医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子宫脱垂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维医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50)和盆底康复治疗仪单独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50)两... 目的分析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维医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子宫脱垂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维医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50)和盆底康复治疗仪单独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5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子宫脱垂程度、肌纤维肌力、子宫颈距阴道口长度、最大阴道内压、盆底肌收缩持续时间、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结果除子宫脱垂Ⅲ度比例外,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相关指标均优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脱垂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维医治疗的临床疗效较盆底康复治疗仪单独治疗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康复治疗仪 维医 子宫脱垂 临床疗效 肌纤维肌力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生物反馈电刺激配合盆底肌锻炼对妇女产后盆底功能康复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吴小娟 李珍 《社区医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748-751,共4页
目的盆底功能障碍临床治疗以物理疗法为主,多采取盆底肌锻炼,但效果并不理想;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有利于改善盆底功能障碍。本研究探索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配合盆底肌锻炼对妇女产后盆底功能康复影响。方法选取2016-10-03-2018-10-20于南... 目的盆底功能障碍临床治疗以物理疗法为主,多采取盆底肌锻炼,但效果并不理想;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有利于改善盆底功能障碍。本研究探索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配合盆底肌锻炼对妇女产后盆底功能康复影响。方法选取2016-10-03-2018-10-20于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分娩且产后6周诊断为盆底功能障碍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配合盆底肌锻炼的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盆底肌锻炼康复训练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盆腔脏器脱垂和尿失禁情况、两种盆底肌肌力变化、盆底肌Dmax和盆底肌持续收缩60s的H值。结果观察组盆腔脏器脱垂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6.67%,χ2=8.291,P=0.004。观察组尿失禁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5.00%,χ2=11.582,P<0.001。治疗后观察组Ⅰ类肌纤维肌力为(4.13±1.15)级,高于对照组的(2.83±1.06)级,t=6.438,P<0.001;Ⅱ类肌纤维肌力为(3.57±1.52)级,高于对照组的(2.55±0.62)级,t=4.813,P<0.001。治疗后观察组Dmax为(25.12±3.21)μV,高于对照组的(18.02±2.11)μV,t=14.317,P<0.001;观察组H值为(17.24±2.49)μV,高于对照组的(13.87±3.14)μV,t=6.514,P<0.001。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配合盆底肌锻炼可提高盆底肌纤维肌力,有效改善妇女产后盆腔脏器脱垂和尿失禁情况,有助于盆底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 盆底肌锻炼 盆腔脏器脱垂 尿失禁 盆底肌纤维肌力
原文传递
不同分娩方式经产妇分娩间隔时间对盆底肌纤维肌力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芹 陈艳萍 +1 位作者 范静 张媛媛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2752-2757,共6页
目的:比较两次分娩史不同分娩方式经产妇分娩间隔时间对盆底肌肉Ⅰ、Ⅱ类肌纤维肌力的影响,探究最佳分娩间隔时间。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2021年6月于本院进行盆底功能检查的二胎产后复查产妇2593例,收集相关临床数据,并进行盆底表... 目的:比较两次分娩史不同分娩方式经产妇分娩间隔时间对盆底肌肉Ⅰ、Ⅱ类肌纤维肌力的影响,探究最佳分娩间隔时间。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2021年6月于本院进行盆底功能检查的二胎产后复查产妇2593例,收集相关临床数据,并进行盆底表面肌电评估。依据不同分娩方式两次分娩间隔时间与盆底肌肉Ⅰ、Ⅱ类肌纤维肌力进行曲线拟合,得出分娩间隔时间-肌力的函数方程,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最大曲线下面积和相对误差率验证函数方程的准确性。结果:2593例产妇,以两次分娩方式分组为顺产-顺产组648例;顺产-剖宫产组528例;剖宫产-剖宫产组1400例;剖宫产-顺产组17例。曲线拟合为二次曲线,取Ⅰ类肌纤维肌力>35μV、Ⅱ类肌纤维肌力>40μV时适合的分娩间隔时间分别为,顺产-顺产组为6~8年,顺产-剖宫产组为4~9年,剖宫产-剖宫产组为2~10年;其中二次曲线达到峰值的年份为:顺产-顺产组7~8年,顺产-剖宫产组7~8年,剖宫产-剖宫产组6年。各组Ⅰ、Ⅱ型肌纤维肌力曲线的最大曲线下面积均>0.6(均P<0.05),相对误差率平均为4.909%。结论:本研究从维护骨盆腔各项功能的方面综合考量,生育间隔时间在6~8年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产妇 分娩方式 分娩间隔时间 盆底肌纤维肌力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