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司他丁对肝缺血-再灌注后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1
1
作者 王晓琳 张宏 +1 位作者 刘荣 王和玫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7期432-434,共3页
目的 :观察肝缺血再灌注后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及乌司他丁的干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 ,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 (对照组 ) ,肝缺血 90 min组 (缺血组 ) ,肝缺血 90 m in、再灌注 12 0 m in组 (再灌注组 ) ,缺血前 30 ... 目的 :观察肝缺血再灌注后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及乌司他丁的干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 ,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 (对照组 ) ,肝缺血 90 min组 (缺血组 ) ,肝缺血 90 m in、再灌注 12 0 m in组 (再灌注组 ) ,缺血前 30 m in静脉注射乌司他丁 +肝缺血 90 min、再灌注 12 0 min组 (乌司他丁组 )。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 F)中总蛋白含量、肺组织干 /湿质量比 (D/ W)、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 (MPO)含量及血浆中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各组大鼠 BAL F中总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P<0 .0 5或 P<0 .0 1) ,再灌注组总蛋白升高更为明显 ,乌司他丁能干预其升高 ;肺 D/ W则均明显降低(P均 <0 .0 1) ,乌司他丁能干预其降低程度。 2随着肝缺血再灌注的发生 ,肺组织 MPO与血浆 MDA含量均逐渐升高 ,以再灌注组升高更明显 (P均 <0 .0 1) ,乌司他丁能干预 MDA和 MPO的升高。结论 :肝缺血再灌注后急性肺损伤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是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失衡 ,中性粒细胞是肺组织急性损伤的主要炎性细胞 ;乌司他丁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在肺组织中的渗出及其抗氧化作用显著减轻急性肺损伤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急性 多器官衰竭 缺血-再灌注损伤 蛋白酶抑制剂
下载PDF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肠道外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龚四堂 肖作源 +2 位作者 陈惠芹 区文玑 潘瑞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 探讨婴幼儿 HRV肠炎患儿肠道外多器官损害状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 ,对 12 0例 HRV肠炎患儿呼吸、心、肝、肾、脑及胰的临床损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HRV肠炎的肠道外器官损害中 ,1个器官... 目的 探讨婴幼儿 HRV肠炎患儿肠道外多器官损害状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 ,对 12 0例 HRV肠炎患儿呼吸、心、肝、肾、脑及胰的临床损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HRV肠炎的肠道外器官损害中 ,1个器官损害发生率为 18.33% (2 2 / 12 0 ) ,2个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为 45 .83% (5 5 / 12 0 ) ,3个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为 12 .5 0 % (15 / 12 0 ) ,4个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为 11.6 6 % (14/ 12 0 ) ;2 HRV肠炎的肠道外器官损害中 ,以呼吸系统最多 ,占 88.33% (10 6 / 12 0 ) ,其次是心脏 ,占 6 5 .83% (79/ 12 0 )。肝、肾分别为 2 4.16 % (2 9/ 12 0 )和 12 .5 0 % (15 / 12 0 ) ,胰、脑占的比例最少 ,分别为 3.33% (4 / 12 0 )和 2 .5 0 % (3/ 12 0 ) ;3肠道外器官损害多随腹泻症状的好转而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1HRV肠炎的肠道外多器官损害在临床上比较多见 ,并以 2个器官损害的发生率最多 ;2 HRV肠炎的肠道外器官损害中 ,以呼吸系统最多 ,提示 HRV肠炎患儿可能先有呼吸系统感染 ,后经血行播散到肠道及身体其他器官 ;3HRV腹泻患儿的肠道外损害多数症状轻微 ,为一过性损害 ,很少引起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损害 诊断 婴幼儿 轮状病毒肠炎
下载PDF
Qingyi decoction protects against myocardial injuries induced b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被引量:18
3
作者 Lei Li Yong-Qi Li +5 位作者 Zhong-Wei Sun Cai-Ming Xu Jun Wu Ge-Liang Liu Ahmed MH Bakheet Hai-Long Che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20年第12期1317-1328,共12页
BACKGROUND We studied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Qingyi decoction(QYD)(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gainst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induced myocardial infarction(MI).AIM To study the function and mechanism of ... BACKGROUND We studied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Qingyi decoction(QYD)(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gainst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induced myocardial infarction(MI).AIM To study the function and mechanism of QYD in the treatment of myocardial injuries induced by SAP.METHODS Ultrasonic cardiography,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immunohistochemistry,qRT-PCR,western blot,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and apoptosis staining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QYD following SAP-induced MI in Sprague-Dawley rats.RESULTS Our SAP model showed severe myocardial histological abnormalities and marked differences in the symptoms,mortality rate,and ultrasonic cardiography outputs among the different group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The expression of serum cytokines[interleukin(IL)-1?,IL-6,IL-8,IL-12,amyloidβ,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SAP versus QYD treated group(P<0.05 for all).STIM1 and Orai1 expression in myocardial tissue extract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ost QYD gavage(P<0.001).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histolog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aminoethyl diphenylborinate inhibitor and QYD groups.The SAP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apoptosis index score compared to the QYD group(P<0.001).CONCLUSION QYD conferred cardio-protection against SAP-induced MI by regulating myocardial-associated protein expression(STIM1 and Orai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MYOCARDIAL injury QINGYI DECOCTION STIM1/Orai1-SOCE
下载PDF
严重烫伤大鼠延迟复苏后多器官损伤机制中的氧自由基作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杨红明 盛志勇 +3 位作者 郭振荣 陆江阳 常国友 马诺山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6-111,共6页
将66只悉生大鼠分为伤前对照组、早期复苏组、延迟复苏组和治疗组,采用ESR技术结合传统间接检测手段,观察了伤后8、24、48及72 h心、肝、肾及肺组织中的氧自由基(OFR)含量变化,同时还对脏器病理形态、动脉血气和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 将66只悉生大鼠分为伤前对照组、早期复苏组、延迟复苏组和治疗组,采用ESR技术结合传统间接检测手段,观察了伤后8、24、48及72 h心、肝、肾及肺组织中的氧自由基(OFR)含量变化,同时还对脏器病理形态、动脉血气和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氧酶(LDH)、ALT(曾用GPT)、AST(曾用GOT)、BUN和肌酐(Cr)含量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早期复苏组和延迟复苏组各脏器均有OFR含量增加,同时均发生了病理形态学改变和动脉血气、血清学指标的异常,且延迟组的上述改变明显重于早期组,经抗氧化剂治疗后改善。提示延迟复苏是脏器OFR产生的重要促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自由基 延迟复苏 烧伤
原文传递
宣肺化浊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东玲 王浩嘉 +8 位作者 任伟钰 苏敬 郑宜鋆 侯雯倩 靳晓杰 宁艳梅 李佳蔚 张志明 刘永琦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40-49,共10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以及现代药理学基础分析探讨宣肺化浊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阐述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从TCMSP和BATMAN-TCM数据库搜索宣肺化浊方各中药的化合物及靶点,使用GeneCards,NCBI以及CT...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以及现代药理学基础分析探讨宣肺化浊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阐述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从TCMSP和BATMAN-TCM数据库搜索宣肺化浊方各中药的化合物及靶点,使用GeneCards,NCBI以及CTD数据库检索COVID-19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采用Cytoscape3. 7. 0软件构建中药-归经网络图以及中药-化合物-关键靶点-疾病网络,利用Omicshare平台对共有靶点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及基因本体(GO)分析。除此之外,检索多脏器损伤、免疫损伤以及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疾病靶点,将宣肺化浊方与之做映射,计算交集靶点占宣肺化浊方靶点的比例。结果:宣肺化浊方共10味中药,其中有6味归肺经,5味归脾经,5味归胃经。化合物共409个,相对应的靶标2 271个。宣肺化浊方的靶点与新冠肺炎有8个相同的炎症因子,每个炎症因子对应多个化合物。宣肺化浊方与COVID-19有135个交集靶点,筛选得到36个关键靶点。KEGG通信号通路富集筛选得到172条信号通路(P<0. 05),GO分析得到生物过程结果有4 000个,细胞组成有254个,分子功能有408个(P<0. 05)。宣肺化浊方与各脏器损伤靶点和免疫损伤靶点的共有靶点较多,且共有靶点/XFHZP靶点的比例在7. 6%~97. 8%,宣肺化浊方与SARS有173个交集靶点。结论:宣肺化浊方可能通过发挥抗炎、保护脏器损伤、免疫等作用治疗新冠肺炎,这将为治疗新冠肺炎药物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宣肺化浊方 生物信息学 多脏器损伤 细胞炎症因子风暴
原文传递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对其他脏器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进城 季锡清 +2 位作者 李朝龙 林建华 刘兴国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了解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其他重要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5只,按阻断血流前后不同时间点均分为5组,即肝血流阻断前、阻断30 min末、再灌注后30 min、再灌注后2 h及再灌注后6 h。各组分别活杀5只大鼠取血检测血生化指标,同... 目的了解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其他重要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5只,按阻断血流前后不同时间点均分为5组,即肝血流阻断前、阻断30 min末、再灌注后30 min、再灌注后2 h及再灌注后6 h。各组分别活杀5只大鼠取血检测血生化指标,同时取心肌组织测ATPase活性;在缺血前及再灌注后6 h取肾、肺、心、胰组织匀浆测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结果再灌注后早期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尿素氮、淀粉酶、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及血浆丙二醛呈上升趋势,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及组织ATP酶活性在再灌注后呈下降趋势。再灌注后6 h,各组织丙二醛含量较缺血前明显升高,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较缺血前明显下降。结论肝缺血再灌注早期可引起机体其他多脏器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学 缺血 再灌注损伤 多脏器损伤
下载PDF
肠淋巴再灌注对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多器官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春晖 牛春雨 +3 位作者 赵自刚 张玉平 韩瑞 张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103-2107,共5页
目的:观察肠淋巴再灌注(MLR)对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SMAO)休克大鼠血压、存活率以及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均分为4组:sham组,仅麻醉与手术;MLR组,夹闭肠系膜淋巴管(ML)1h,再灌注2h;SMAO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1h,再灌注2... 目的:观察肠淋巴再灌注(MLR)对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SMAO)休克大鼠血压、存活率以及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均分为4组:sham组,仅麻醉与手术;MLR组,夹闭肠系膜淋巴管(ML)1h,再灌注2h;SMAO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1h,再灌注2h;MLR+SMAO:夹闭ML和SMA1h,再灌注2h。观察3h期间平均动脉血压(MAP)变化后,观察肺、肝、肾、心肌功能和形态学变化。记录24h存活率。结果:①sham、MLR、SMAO组大鼠24h存活率(分别为100%、83.3%、66.7%)显著高于MLR+SMAO组(0%)。②夹闭SMA或ML前10min,组间MAP无差异;SMAO组MAP在夹闭后多个时点显著高于MLR+SMAO和sham组;再灌注后,MLR和sham组MAP无明显变化,SMAO和MLR+SMAO组MAP迅速下降,后逐渐回升,SMAO组多个时点低于MLR和sham组,MLR+SMAO组在所有时点均低于MLR、sham和SMAO组。③MLR+SMAO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e)、乳酸脱氢酶-1(LDH-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显著高于sham组、MLR组、SMAO组,且SMAO组的这些指标显著高于sham组、MLR组。形态学观察显示sham组与MLR组的肺、肝、心、肾结构基本正常,SMAO组各脏器有一定的组织学损伤,而MLR+SMAO组则可见炎症、出血、核浓缩、破碎等严重病变。结论:MLR可加剧SMAO休克多个器官损伤,肠淋巴途径在SMAO休克的发病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淋巴再灌注 休克 肠系膜上动脉闭塞 血压 多器官损伤
下载PDF
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致肠外损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江超雄 杨长青 +3 位作者 王慧 白卉 苏建华 许春娣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7年第3期-,共5页
目的 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致肠外脏器损害的状况,分析可能引起肠外脏器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多脏器损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03例轮状病毒感染患儿(感染组)和同时期的65例非感染的急性腹泻患儿(... 目的 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致肠外脏器损害的状况,分析可能引起肠外脏器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多脏器损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03例轮状病毒感染患儿(感染组)和同时期的65例非感染的急性腹泻患儿(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肠外脏器损害的情况;同时对轮状病毒感染后可能引起肠外脏器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分析血清PCT与多脏器损害的关系.结果 感染组罹患呼吸道感染、心肌损害以及肝脏损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热是心肌损害的高危因素.而PCT水平在多脏器损害组中明显高于未损害组以及仅有一个脏器损害组(P<0.05).结论 轮状病毒感染易引起肠道外的脏器损害;高热是心肌损害的高危因素;而PCT的升高提示轮状病毒感染可能引起肠外多个脏器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多脏器损害 并发症 危险因素 婴幼儿
原文传递
克雷伯杆菌肺炎老龄大鼠多器官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建生 王守富 +6 位作者 秦金利 张慧俭 李素云 余海滨 王峰 刘四化 李亚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26-229,共4页
目的建立细菌性老龄大鼠多器官损伤模型。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老龄对照组、老龄模型组和青年对照组、青年模型组。采用气管插管法注入肺炎克雷伯杆菌引起肺部炎症,根据脏器有关生化指标变化、病理学改变及动物死亡率等情况评价该模型。... 目的建立细菌性老龄大鼠多器官损伤模型。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老龄对照组、老龄模型组和青年对照组、青年模型组。采用气管插管法注入肺炎克雷伯杆菌引起肺部炎症,根据脏器有关生化指标变化、病理学改变及动物死亡率等情况评价该模型。结果青年模型组和老龄模型组制模24h后大鼠死亡率分别为33.3%(5/15)和60.0%(15/25)。与同龄对照组比较,青年模型组和老龄模型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均〈0.01);肺、心、肝功能障碍发生率为60%~100%;肺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下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上升(P〈0.05或P〈0.01);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明显增高(P〈0.05或.P〈0.01);脏器组织学发生了明显的病理学改变。与青年模型组比较,老龄模型组肺PaO2明显下降、PaCO2显著上升;血清CK、CK-MB、LDH和ALT、AST明显增高(P〈0.05或P〈0.01);肺、心、小肠病理损伤评分显著增高(P均〈0.05),肝、肾亦有增高趋势。结论成功地制备了细菌性老龄大鼠多器官损伤模型,符合老年“肺启动”机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特征,该模型制备简便,成功率高。脏器损伤重、死亡率高为老龄大鼠多器官损伤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老龄大鼠 多器官损伤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多器官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东明 林明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7年第4期252-254,共3页
世界范围内的几次手足口病大流行由20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最为常见。EV71所致的重症手足口病可引起严重的神经、呼吸系统疾病和循环障碍等并发症,其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和致残率极... 世界范围内的几次手足口病大流行由20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最为常见。EV71所致的重症手足口病可引起严重的神经、呼吸系统疾病和循环障碍等并发症,其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深入了解EV71感染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及其致多器官损伤情况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 流行病学 多器官损伤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多脏器损伤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石正蒙 顾桂国 +3 位作者 吴国桢 钟斐 宋卫东 朱秀华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19-21,共3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多脏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对40例经心肺复苏(CPR)后自主循环建立>24 h的心跳骤停患者分别在CPR后即刻、第4、12、24、48、72 h测定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并检...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多脏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对40例经心肺复苏(CPR)后自主循环建立>24 h的心跳骤停患者分别在CPR后即刻、第4、12、24、48、72 h测定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并检测复苏后24、72 h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的变化;观察复苏后4、12、24、48h的平均动脉压及GCS评分的变化。以参附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血清TNF浓度采用放免法测定,CRP浓度采用Quick Read CRP分析仪测定。结果:TNF在48~72 h达高峰,参附治疗组TNF明显低于常规复苏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CRP的变化规律与TNF相似。两组患者复苏后各时段肝肾功能的变化参附治疗组ALT、Cr明显低于常规复苏组、两者差异显著(P<0.05)。复苏后各时段的平均动脉压参附治疗组明显高于常规复苏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复苏后各时段GCS评分,参附治疗组48 h及72 h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常规复苏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具有强心、升压、稳压作用,能明显改善复苏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附注射液能抑制TNF表达,从而阻断TNF介导的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障碍,防护心、肺、脑等脏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复苏后 TNF 参附注射液 治疗组 心肺复苏 CRP GCS评分 多脏器损伤 平均动脉压
原文传递
解剖学评分联合生理学评分对严重创伤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9
12
作者 马晓媛 肖雅 +4 位作者 陈涛 蒋东坡 周健 严军 梁华平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 评价解剖学评分联合生理学评分对严重创伤患者并发MODS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ICU共收治539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严重创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 目的 评价解剖学评分联合生理学评分对严重创伤患者并发MODS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ICU共收治539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严重创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并发MODS将患者分为MODS组361例与非MODS组178例,计算并比较2组患者人住ICU首日的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新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IS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ISS+ APACHEⅡ评分和NISS+ APACHEⅡ评分.对数据行t检验、x2检验,绘制539例患者各评分系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用DeLong-DeLong非参数法检验,分析其对MODS的预测价值. 结果 MODS组患者的ISS、NISS、APACHEⅡ评分、ISS+ APACHEⅡ评分、NISS+ APACHEⅡ评分分值分别为(26±8)、(36±12)、(21±7)、(47±10)、(56±14)分,均明显高于非MODS组的(24±6)、(28±7)、(16±5)、(39±8)、(44±9)分(t值为4.970 ~ 12.120,P值均小于0.01).ISS、NISS、APACHEⅡ评分、ISS+ APACHEⅡ评分、NISS+ APACHEⅡ评分在预测严重创伤患者并发MODS时的ROC曲线下总面积(95%置信区间)分别为0.611(0.569~0.653)、0.693(0.652 ~0.731)、0.719(0.679 ~0.756)、0.727 (0.687 ~0.764)、0.764(0.726 ~0.799). NISS、APACHEⅡ评分、ISS+APACHEⅡ评分、NISS+ APACHEⅡ评分的ROC曲线下总面积均明显大于ISS(Z值为3.505~7.179,P值均小于0.001).APACHEⅡ评分、ISS+ APACHEⅡ评分的ROC曲线下总面积大于NISS,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931、1.657,P值均大于0.05);NISS+ APACHEⅡ评分的ROC曲线下总面积明显大于NISS(Z =5.478,P<0.001).ISS+ APACHEⅡ评分的ROC曲线下总面积大于APACHEⅡ评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50,P=0.653);NISS+ APACHEⅡ评分的ROC曲线下总面积明显大于APACHEⅡ评分(Z=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多器官功能衰竭 损伤严重程度评分 新损伤严重程度评分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
原文传递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的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丽舒 杨元生 +3 位作者 陈垦 陈杏苑 王晖 谢文瑞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420-423,F0003,共5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 acute pancreatitis,SAP)在起病初期,即有由细胞因子介导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at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failure,MOF)。SIRS和MOF是危...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 acute pancreatitis,SAP)在起病初期,即有由细胞因子介导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at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failure,MOF)。SIRS和MOF是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并发症,其特点是多器官功能不全,其中急性肺功能不全合并MOF是最常见的、也是发病率最高的胰腺外器官。临床上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症,病情危急,严重危及生命。因此,研究SAP并发MOF的机制可为SAP治疗提高理论基础,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SAP合并急性肺损伤的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多器官功能衰竭 急性肺损伤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兔不同时相生理指标变化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史秀云 柳云恩 +8 位作者 佟昌慈 张玉彪 施琳 丛培芳 刘学磊 刘颖 佟周 金红旭 侯明晓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7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兔在不同时相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将100只成年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0h模型组、6h模型组、12h模型组、24h模型组,每组各20只。模型组建立兔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模型。通过呼吸机自带监测系统及多功能... 目的探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兔在不同时相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将100只成年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0h模型组、6h模型组、12h模型组、24h模型组,每组各20只。模型组建立兔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模型。通过呼吸机自带监测系统及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记录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及左心室收缩压。通过血气分析仪分析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以及血乳酸水平,并以此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分压(A-aDO_2)。通过动物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b)及白细胞计数(WBC)。通过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检测HCO_3^-、剩余碱(BE)、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肌酐(Cr)以及尿素氮(BUN)。结果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后,兔气管、肺组织与肠组织均见明显损伤。造模后,心率、呼吸频率、PaO2、ALT、TBIL、Cr及BUN均明显升高,随时间延长逐渐恢复,但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平均动脉压、左心室收缩压、PaCO_2、A-aDO_2、HCO_3^-及BE明显降低,随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恢复,但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pH、乳酸、RBC、Hb及WBC指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可造成兔生理指标的紊乱,引起多器官损伤。随着时间的延长,损伤有所恢复,但仍造成不可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失血性休克 生理指标 多器官损伤
下载PDF
逆行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钠诱导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多器官损害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白槟 徐斌 +4 位作者 刘朝旭 余鹏飞 张许杰 杭振宁 赵青川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4141-4147,共7页
探索逆行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钠诱导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模型及胰腺外多器官损害情况。采用12周龄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各3组。模型组逆行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钠诱导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 探索逆行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钠诱导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模型及胰腺外多器官损害情况。采用12周龄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各3组。模型组逆行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钠诱导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对照组仅开腹后拨动十二指肠降部。观察造模后6 h、12 h胰腺和腺外器官病理和血清学指标、腹水及48 h内生存率。结果:SAP模型大鼠48 h内90%死亡,胰腺进行性水肿、坏死,大量腹水渗出,心、肺、肝、肾均有不同程度受损。SD大鼠逆行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钠诱导的动物模型,是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坏死、水肿和多器官进损害的良好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胆酸钠 重症急性胰腺炎 多器官损害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毒蛇咬伤致多脏器损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悦 李玉梅 董德刚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63-69,共7页
毒蛇咬伤是临床常见急重症,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蛇毒毒液螯入后会导致神经损伤、凝血障碍等致死性的全身性损伤,咬伤部位溃疡、肌坏死等致残性的局部损伤,以及多脏器组织损伤。近年来,毒蛇咬伤后血液毒性、神经毒性、细胞毒性被广泛... 毒蛇咬伤是临床常见急重症,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蛇毒毒液螯入后会导致神经损伤、凝血障碍等致死性的全身性损伤,咬伤部位溃疡、肌坏死等致残性的局部损伤,以及多脏器组织损伤。近年来,毒蛇咬伤后血液毒性、神经毒性、细胞毒性被广泛研究,但对实体脏器的损伤研究较为缺乏,而蛇伤后多脏器损伤是其高致死率的重要原因。因此,该文对毒蛇咬伤后,合并致心脏、肝脏、肾脏、肺脏、脾脏、脑等实体脏器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蛇伤临床精准诊治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 毒性效应 多脏器损伤 功能性损伤 器质性损伤
下载PDF
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不全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楠 李霞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肾脏替代治疗(CRRT)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行CRRT的合并AKI的MO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性回顾法分析其临床及随访... 目的探讨分析肾脏替代治疗(CRRT)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行CRRT的合并AKI的MO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性回顾法分析其临床及随访,分析其CRRT治疗临床疗效及探讨可能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不同分期AKI患者其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患者其年龄、Scr浓度、器官衰竭个数、多巴胺使用量、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MODS评分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态Ⅱ(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死亡组患者(P<0.05);本组研究患者病死率与器官衰竭个数有着密切联系(P<0.05),但器官衰竭个数和病死率与AKI分期均无明显联系(P>0.05);性别、是否机械通气、是否使用多巴胺及AKI发生地点均为影响合并AKI的MODS患者予CRRT治疗预后的因素;发生地点(医院)、器官衰竭个数(≥4)、多巴胺的使用及APACHEⅡ评分(>20分)是影响合并AKI的MODS患者CRRT后其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KI不同分期对合并AKI的MODS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而AKI发生地点(医院)、器官衰竭个数(≥4)、多巴胺的使用(需要)及治疗前患者APACHEⅡ评分(>20分)为合并AKI的MODS患者CRRT后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多器官功能不全 急性肾损伤 预后分析
下载PDF
胸部伤伴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救治经验 被引量:7
18
作者 许月明 陈虎平 张先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1684-1685,共2页
目的 研究合并重度胸外伤的严重性多发伤的早期有效救治方法与注意问题。方法 通过对 87例多发伤患者的损伤情况与早期 (尤其是 48h内 )抢救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成活 61例 ,死亡 2 6例 (含自动放弃治疗 2例 ) ,总残废... 目的 研究合并重度胸外伤的严重性多发伤的早期有效救治方法与注意问题。方法 通过对 87例多发伤患者的损伤情况与早期 (尤其是 48h内 )抢救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成活 61例 ,死亡 2 6例 (含自动放弃治疗 2例 ) ,总残废率 2 9.89%。其中多发伤行一期手术 3 7例 ,7例死亡 ( 18.92 %)。结论 边抢救边诊断并积极有效的抗休克、尽早手术尤其是行多发伤一期手术、保护各脏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伤 多发伤 治疗
下载PDF
自体血回输对多脏器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樊文娜 符琼月 曾丽芬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9年第4期579-582,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对外伤性多脏器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免疫功能、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7—2018-07收治的86例外伤性多脏器损伤患者,按不同输血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行自体血回输,对照组...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对外伤性多脏器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免疫功能、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7—2018-07收治的86例外伤性多脏器损伤患者,按不同输血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行自体血回输,对照组患者行异体输血,对2组患者输血前、输血后7 d血液流变学、免疫功能、炎性因子进行观察。结果:2组患者输血前血液流变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前、输血后7 d血浆黏度(PV)、血细胞比容(PCV)、血沉(ESR)、全血高切、低切黏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后7 d上述指标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异体血输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输血前CD3^+、CD4^+、NK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后7 d上述指标较本组输血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输血前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后7 d上述指标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输血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异体输血,自体血回输对外伤性多脏器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免疫功能影响更小,并能减轻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回输 多脏器损伤 血液流变学 炎性因子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内毒素移位在肠淋巴再灌注加剧SMAO休克大鼠多器官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丽娜 赵自刚 +3 位作者 赵永泉 刘争杰 牛春雨 张静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移位在肠淋巴再灌注(MLR)加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SMAO)休克多器官损伤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n=6):假手术组(Sham,仅麻醉与手术)、MLR组(夹闭肠系膜淋巴管1 h,再灌注2 h)、SMAO组(夹闭...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移位在肠淋巴再灌注(MLR)加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SMAO)休克多器官损伤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n=6):假手术组(Sham,仅麻醉与手术)、MLR组(夹闭肠系膜淋巴管1 h,再灌注2 h)、SMAO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1 h,再灌注2 h)和SMAO+MLR组(同时夹闭肠系膜淋巴管和肠系膜上动脉1 h,再灌注2 h)。再灌注2 h后,腹主动脉取血,制备血浆;留取固定位置的肝、肾、心肌、肺组织,制备组织匀浆。应用鲎试剂动态浊度法检测血浆以及各组织匀浆内毒素(ET)含量;应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各器官组织匀浆脂多糖结合蛋白(LBP)、脂多糖受体(CD14)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Sham组和MLR组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SMAO组及SMAO+MLR组的血浆、肝、肾、心肌、肺组织匀浆的ET含量均显著高于Sham组和MLR组,且SMAO+MLR组血浆及各组织匀浆的ET水平均显著高于SMAO组;SMAO组及SMAO+MLR组肝、肾、心肌、肺组织匀浆CD14、LBP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Sham组及MLR组,且SMAO+MLR组各指标均高于SMAO组。结论:MLR加剧SMAO休克多器官损伤的作用机制与ET经过肠淋巴途径移位、激活内毒素增敏系统LBP/CD14、促进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淋巴再灌注 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 内毒素移位 炎症反应 多器官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