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元共治: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创新模式 被引量:176
1
作者 张志胜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1-210,共10页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互促共进,前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题中的应有之义,也是实施该战略的助推器,后者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新的契机。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可归因于相关主体责任缺失,既有地方政府“主导者”角色缺位,...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互促共进,前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题中的应有之义,也是实施该战略的助推器,后者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新的契机。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可归因于相关主体责任缺失,既有地方政府“主导者”角色缺位,也有部分地方企业不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甚至污染或破坏环境的因素。另外,农民环保意识淡薄,非政府组织参与治理的能力有限等因素亦不容忽视。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实现乡村社会的全方位振兴,亟待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地方企业、农民、非政府组织、农村社区等“利益攸关者”各司其责,且“多元共治”。其中,地方政府切实承担起“主导者”责任;地方企业需强化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农民应增强治理主体意识;非政府组织需提升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能力;农村社区则应发挥生态环境治理的“主场”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生态环境 多元共治 美丽乡村 生态治理
下载PDF
迈入普及化的中国高等教育:机遇、挑战与展望 被引量:105
2
作者 钟秉林 王新凤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13,共7页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过程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一种计划性增长模式,时间跨度较短,新建高等学校是规模扩张的重要力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及'全面二孩'人口政策对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具有推进作用,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规...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过程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一种计划性增长模式,时间跨度较短,新建高等学校是规模扩张的重要力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及'全面二孩'人口政策对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具有推进作用,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规模与结构、质量、公平的关系需要重新加以思考,新兴信息技术与教育国际化进程也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迈入普及化阶段的我国高等教育将呈现出分类发展、因材施教、多元治理的发展趋势,基于欧美经验的大众化理论有待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践基础上进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及化 大众化理论 分类发展 因材施教 多元治理
原文传递
市域社会治理的问题导向、结构功能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71
3
作者 杨磊 许晓东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29,共11页
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呈现理念升华、体系完善、能力提升、工具创新与效能增加的总体特征,实现了基层政权稳定性和治理有效性的统一。随着国家治理的演进和城乡社会的转型,基层社会治理既需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客观需要,又要突破"低组织... 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呈现理念升华、体系完善、能力提升、工具创新与效能增加的总体特征,实现了基层政权稳定性和治理有效性的统一。随着国家治理的演进和城乡社会的转型,基层社会治理既需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客观需要,又要突破"低组织化""碎片化""悬浮化""内卷化"等困境。市域社会治理是以设区的市为治理单元,覆盖农村、联结城乡的一种基层社会治理新样态,包含纵横协调的治理体制、以城市为依托的治理界面以及新技术支撑的治理工具等结构,具有以城带乡和基层再组织化、驱动"决策-执行"统一、弥合治理碎片化张力的基本功能。市域社会治理应处理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协调、治理层级提升和治理重心下移以及党政统合和多元共治等三组关系,以市的较强统筹能力建立纵向秩序贯通和横向秩序扩展机制,赋予基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治理机制,以法治化、智能化激发社会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社会治理 治理能力 多元治理
下载PDF
多元治理下校企合作激励机制构建研究 被引量:71
4
作者 沈剑光 叶盛楠 张建君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9-75,共7页
基于多元治理理论、以企业视角系统设计的多方联动激励机制,是校企合作良性运作正向支持的外部机制。教育情感、社会责任、组织利益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内部动机的基本要素,三者互相影响、缺一不可。政府、院校、行业和社会等治理主体合... 基于多元治理理论、以企业视角系统设计的多方联动激励机制,是校企合作良性运作正向支持的外部机制。教育情感、社会责任、组织利益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内部动机的基本要素,三者互相影响、缺一不可。政府、院校、行业和社会等治理主体合理定位功能角色:政府治理,重点在以法治促责任、以制度保利益、以政策强服务;院校变革,核心是通过办学观念、合作机制、人才培养及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与企业合作中观念、能力与效率的匹配协同度;行业参与,积极鼓励行业协会以第三方身份对校企合作进行行业性指导;社会导向,大力倡导全社会崇尚技能,形成激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文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多元治理 企业视角 激励机制
原文传递
跨境数据流动规制:核心议题、国际方案及中国因应 被引量:54
5
作者 冯洁菡 周濛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8-97,共10页
不同国家的数据行业发展程度、隐私保护传统以及国家安全观念具有差异性,因此对跨境数据流动进行规制的严格程度有所不同。目前国际社会形成了两种有代表性的跨境数据流动规制方案,一是欧美单边主导的规制方案,二是中国和东盟促成的多... 不同国家的数据行业发展程度、隐私保护传统以及国家安全观念具有差异性,因此对跨境数据流动进行规制的严格程度有所不同。目前国际社会形成了两种有代表性的跨境数据流动规制方案,一是欧美单边主导的规制方案,二是中国和东盟促成的多元共治的规制方案。欧美等发达国家基于自身在数字贸易和个人数据保护领域的影响力,主导着目前主流的国际数据流动规则,其中美国强调数据流动自由,欧盟则更注重隐私保护;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迫于形势与压力不得不接受相关条款,并放弃本土产业发展机会与国家安全利益。欧美单边主导的规制方案造成了国家之间数据流动规制话语权的不对等,以及数字贸易竞争的不公平。随着2020年RCEP谈判圆满落幕,发展中国家首次引领了关注基本安全利益的数据流动立场,并通过与发达国家合作开创了多元共治的数据流动解决方案。这一方案弱化了标准过高的隐私保护议题,并给缔约方留有更多自由裁量权,有望打破欧美长期以来单边主导的规制格局。然而,欧美传统盟友数据流动立场的摇摆不定给RCEP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中国需要灵活调整自身的数据流动规制与数字贸易合作策略,以稳步推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数据流动领域中的多元共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数据流动 数字贸易 RCEP 多元共治 国际法规制
原文传递
国家治理转变中的精准扶贫——中国农村扶贫资源分配的解释框架 被引量:49
6
作者 吴高辉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3-124,155,共12页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战略,本文旨在揭示该战略下基层扶贫资源的分配机制,并以此来理解宏观国家治理转变在基层的表现。采用实地访谈与参与观察的方法展开多案例研究,探究中国农村扶贫资源分配的路径、...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战略,本文旨在揭示该战略下基层扶贫资源的分配机制,并以此来理解宏观国家治理转变在基层的表现。采用实地访谈与参与观察的方法展开多案例研究,探究中国农村扶贫资源分配的路径、影响因素及其治理逻辑。研究表明,当国家的精准扶贫试图运用技术治理逻辑、借助科层制的时间压力机制进入农村社会时(表现为直接治理),与农村社会传统的受乡土规则影响的总体性支配逻辑(表现为间接治理)不适应而在介于国家和农村社会的“第三领域”引发冲突,由此衍生应对冲突的权宜策略:多重治理。多重治理逻辑是两种国家治理思路在第三领域的冲突过程中受制度因素和组织因素作用而衍生的权宜之计,即正式治理、半正式治理和非正式治理并存,从而衍生扶贫腐败、多重俘获和有效瞄准并存的局面。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国家治理的视角发现了多重俘获,拓展了基于地方治理视角的精英俘获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多重治理 第三领域 多重俘获
原文传递
我国政府数据协同治理的困境及应对研究 被引量:43
7
作者 梁宇 郑易平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8-114,共7页
[目的/意义]协同治理对应对政府数据治理问题有着重要意义。着眼我国政府数据协同治理问题,力求挖掘出政府数据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以形成治理实践中多元共治的最大协同效应,切实提高政府数据治理的实效。[方法/过程]通过文献梳理,归纳... [目的/意义]协同治理对应对政府数据治理问题有着重要意义。着眼我国政府数据协同治理问题,力求挖掘出政府数据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以形成治理实践中多元共治的最大协同效应,切实提高政府数据治理的实效。[方法/过程]通过文献梳理,归纳出政府数据协同治理面临的组织困境、机制困境和认识困境三个方面的困境,揭示出突破政府数据协同治理困境的策略。[结果/结论]研究认为,应加强政府数据协同治理的顶层设计与组织建设,完善政府数据协同治理共享机制与利益协调机制,增强多元主体数据治理意识,以此有效实现组织协同、机制协同和文化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数据 协同治理 多元共治 协同效应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校园足球体制革新的价值导向与现实路径 被引量:36
8
作者 邱林 王家宏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25,共7页
在对我国校园足球体制革新的治理语境与困境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分析校园足球体制革新的价值导向与路径。认为:校园足球体制革新应与国家治理体系的改革方向相一致,政府在推进校园足球体制革新过程中,应以新的治理范式寻求政府、市场、社... 在对我国校园足球体制革新的治理语境与困境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分析校园足球体制革新的价值导向与路径。认为:校园足球体制革新应与国家治理体系的改革方向相一致,政府在推进校园足球体制革新过程中,应以新的治理范式寻求政府、市场、社会多元治理主体的协同发展;校园足球的体制革新应从理念与实践2个层面确立相应的价值导向,并对政府、市场和社会等治理主体进行组合与重构,加快推进政府部门体制革新,吸纳市场和体育社会组织参与,构建多元协同的治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足球 国家治理 体制革新 价值导向 多元治理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新《档案法》立法理念的转变 被引量:33
9
作者 徐拥军 熊文景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2-119,共8页
立法理念蕴含着立法的价值与功能定位,也将影响法律的实施效果。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加以审视,修订后的新《档案法》在立法理念上发生了转变,突出表现为五个方面:“依法治档”与“依宪治国”相统一;从“档案权力”走向“档案权利”;从... 立法理念蕴含着立法的价值与功能定位,也将影响法律的实施效果。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加以审视,修订后的新《档案法》在立法理念上发生了转变,突出表现为五个方面:“依法治档”与“依宪治国”相统一;从“档案权力”走向“档案权利”;从“档案法制”走向“档案法治”;从“行政主导”走向“多元共治”;从“有法可依”走向“良法善治”。基于此,新《档案法》将为国家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涉及档案事务的有关调整、治理、协调提供重要法治保障。其贯彻实施,能进一步增强档案工作的国家责任,确保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更有效的档案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立法理念 新《档案法》 档案权利 档案法治 多元共治
下载PDF
爱的边界:家庭教育焦虑是否会增加课外补习投入? 被引量:28
10
作者 巩阅瑄 陈涛 薛海平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82-92,共11页
家庭教育焦虑已在我国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这与课外补习投入存在一定关联,也是当前"双减"政策出台的重要原因之一。罗洛·梅把家庭教育焦虑分为正常焦虑和过度焦虑。本文围绕"家庭教育焦虑是否会增加课外补习投入&qu... 家庭教育焦虑已在我国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这与课外补习投入存在一定关联,也是当前"双减"政策出台的重要原因之一。罗洛·梅把家庭教育焦虑分为正常焦虑和过度焦虑。本文围绕"家庭教育焦虑是否会增加课外补习投入"这一核心问题,通过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两种家庭教育焦虑对课外补习投入均有正向影响,其中正常焦虑型家庭注重子女"学科类"和"艺体类"双重补习,而过度焦虑型家庭只注重"学科类"补习;(2)经济、文化资本高的家庭更易有正常焦虑,经济、文化资本低的家庭更可能过度焦虑;(3)经济、文化资本高的家庭可通过课外补习投入转化教育过度焦虑,经济、文化资本低的家庭则由于资本的有限性使其陷入过度焦虑的恶性循环;(4)过度焦虑型家庭的教育常会逾越父母爱子的边界。基于以上结论以及对"中国特征"的分析提出完善政府作为外部治理主体的政策引导、强化学校作为中介治理主体的质量保障、提高家庭作为内部治理主体的能力建设等建议,旨在促进教育公平,引导过度焦虑型家庭谨守爱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焦虑 课外补习 过度焦虑 多元治理 “双减”政策 中国特征
原文传递
中国的跨界民族与边疆公共事务治理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俊清 黎海波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153,共10页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民族主义思潮与现代国家民族建构运动以及非传统安全等因素的多重影响之下,跨界民族对国际关系以及一国内部事务尤其是边疆公共事务治理,造成了较为复杂而重要的影响。而在公共事务治理研究中,对于跨界民族与边疆公...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民族主义思潮与现代国家民族建构运动以及非传统安全等因素的多重影响之下,跨界民族对国际关系以及一国内部事务尤其是边疆公共事务治理,造成了较为复杂而重要的影响。而在公共事务治理研究中,对于跨界民族与边疆公共事务这一特定区域和群体的研究是较为欠缺的。本文首先结合统计数据对我国边疆跨界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其次对跨界民族跨境交往的成就与问题进了归纳和总结;最后基于我国跨界民族和平跨居的主流趋势以及跨界民族事务的主要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模式与机制。研究认为,政府应转变跨界民族与边疆公共事务治理中的传统模式——族际主义的一元治理模式,尝试构建基于边域的区域主义的多元治理模式。本文的创新在于,基于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结合跨界民族事物与问题的实证分析,构建了边疆公共事务的治理机制,从而丰富了边疆治理的理论视角,有助于边疆治理能力的建设与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民族 边疆 族际主义 区域主义 多元治理
原文传递
“慢城”何以“快干”:乡村旅游产业振兴的多元共治路径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杜春林 孔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0-90,共11页
乡村产业振兴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的后劲与潜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因地制宜、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路径。在运用案例分析法、访谈法对S镇国际慢城项目展开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政府、市场、社会在乡村旅游产业... 乡村产业振兴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的后劲与潜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因地制宜、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路径。在运用案例分析法、访谈法对S镇国际慢城项目展开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政府、市场、社会在乡村旅游产业振兴中协同共治的三维分析框架,指出在组织管理、资源投入和政策指引上以政府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产业振兴存在规划滞后和项目先行,政府政绩主导下盲目开发、旅游产业与乡村发展耦合性偏离等问题。乡村旅游产业振兴应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构建多元主体的合作机制、多方资金的整合机制以及多重利益的协调机制,共同克服管理程序缺乏严格规范、项目投入缺少市场研判、政策指引不力等问题,共同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产业振兴 慢城 多元共治
下载PDF
互联网平台侵害知识产权的新治理模式——迈向一种多元治理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雨峰 邓思迪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5-165,共11页
第三代互联网的兴起,形成了平台经济。平台企业连接了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结构。平台经济具有规模经济、更少闲置、精准定价、信息动态化等特点,在提供便利的同时,平台经济也带来了更多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已有的研究,对... 第三代互联网的兴起,形成了平台经济。平台企业连接了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结构。平台经济具有规模经济、更少闲置、精准定价、信息动态化等特点,在提供便利的同时,平台经济也带来了更多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已有的研究,对平台企业的规制多集中在损害发生后的赔偿责任。但由于平台企业自我规制动力不足,事后规制模式存在局限。为避免互联网平台侵害知识产权风险的扩大,采用事后规制与事前规制相结合、政府规制与平台企业自治、法律与行业规范相结合的多元治理模式更为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企业 规模经济 知识产权 侵权责任 多元治理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协同机制及政策体系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何寿奎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7-63,共7页
长江经济带污染物排放量大,生态空间被挤压,生态补偿机制与环境监管机制有待完善。文章提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协同机制,从组织制度、价值协同、市场机制、成本分担与利益分配维度,构建长江经济带沿线政府组织、政府与企... 长江经济带污染物排放量大,生态空间被挤压,生态补偿机制与环境监管机制有待完善。文章提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协同机制,从组织制度、价值协同、市场机制、成本分担与利益分配维度,构建长江经济带沿线政府组织、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公众、不同企业之间的环境治理与绿色产业发展多元协同共治动力机制,提出营造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与绿色产业发展协同推进的政策环境、构建生态环境服务定价机制与补偿机制、加强服务监督与评价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生态环境 绿色发展 多元治理 政策机制
下载PDF
基于结构-功能分析的科技社团推进国家治理 被引量:12
15
作者 潘建红 张怀艺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15,共7页
科技社团相对于其他社会组织,有其特殊的结构组成,进而产生了独特的治理功能。科技社团治理功能的充分发挥,需要在理念、行动、方法方面进行创新。理念上要重视科技社团组织与基础地位,行动上要政府推动、多元主体倡导、自身能力提高,... 科技社团相对于其他社会组织,有其特殊的结构组成,进而产生了独特的治理功能。科技社团治理功能的充分发挥,需要在理念、行动、方法方面进行创新。理念上要重视科技社团组织与基础地位,行动上要政府推动、多元主体倡导、自身能力提高,方式上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共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科技社团 多元治理 协同治理
下载PDF
构建儿童早期发展公共服务体系:理论探讨与现实选择 被引量:13
16
作者 韩凤芹 曹蕊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0-92,共13页
党的十九大将“幼有所育”增列为民生福祉,目前我国儿童早期发展仍是政策短板,儿童早期发展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为儿童、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诸多影响。对儿童早期发展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发现,儿童早期发展公共投资具有生产性,应加大儿童... 党的十九大将“幼有所育”增列为民生福祉,目前我国儿童早期发展仍是政策短板,儿童早期发展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为儿童、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诸多影响。对儿童早期发展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发现,儿童早期发展公共投资具有生产性,应加大儿童早期发展公共服务提供。为有效应对经济社会转型、培育高质量人力资本、促进儿童起点公平,应重构儿童早期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发挥财政预分配职能,推动政府、市场、社会和家庭多元共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早期发展 公共服务 公共投资 多元共治
原文传递
市场失灵、监管懈怠与多元治理——论中国食品安全问题 被引量:13
17
作者 陈彦丽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59-64,共6页
食品市场具有外部性及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导致食品市场不能仅靠市场机制来自发调节,产生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食品安全问题存在的客观原因。解决市场失灵需要政府监管,但政府本身也有缺陷,易产生政府失灵,表现为监管懈怠,监管懈怠是我国... 食品市场具有外部性及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导致食品市场不能仅靠市场机制来自发调节,产生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食品安全问题存在的客观原因。解决市场失灵需要政府监管,但政府本身也有缺陷,易产生政府失灵,表现为监管懈怠,监管懈怠是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的主观原因。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模式应是政府、非政府组织、消费者、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多元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市场失灵 监管懈怠 多元治理
下载PDF
通过法治的社会治理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红 王世柱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8-88,155-156,共11页
近代以来,西方经历了两次社会治理转型,第一次从宗教治理秩序转向法权治理秩序,最终形成了一个理性化的官僚体系;第二次从单一权威治理主体转向多元治理主体。在这两次转型过程中,法治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法治的视角审视中国社... 近代以来,西方经历了两次社会治理转型,第一次从宗教治理秩序转向法权治理秩序,最终形成了一个理性化的官僚体系;第二次从单一权威治理主体转向多元治理主体。在这两次转型过程中,法治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法治的视角审视中国社会治理,可以发现当前其主要困境是前现代问题与现代性问题交织。要破解这一困局,还需回到法治上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理性化 法治 多元治理
原文传递
商事制度改革背景下的市场监管多元共治 被引量:12
19
作者 林建浩 陈良源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在商事制度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市场主体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加之各种新模式、新业态的持续涌现,使得市场监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政府监管、企业自治、行业自律... 在商事制度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市场主体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加之各种新模式、新业态的持续涌现,使得市场监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政府监管、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多元共治市场监管模式成为这一理论的重要实践。文章首先从基本逻辑、关键主体和边界性三个方面阐述市场监管多元共治的理论基础;其次,总结市场监管多元共治的中国实践,尤其是东莞的先行探索经验;最后,从实施机制、"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角度探讨了多元共治的深化改革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监管 多元共治 大数据
原文传递
多元共治背景下生态环境损害代修复之刍议——以《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第1234条为视角 被引量:12
20
作者 何璐希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2期28-35,共8页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第1234条是对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责任的确立,以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责任独立化完善环境法律责任的体系化,也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提供了实体法依据。在多元共治理念渗透到环境治理的背景下,...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第1234条是对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责任的确立,以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责任独立化完善环境法律责任的体系化,也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提供了实体法依据。在多元共治理念渗透到环境治理的背景下,该法条将公权机关和公共主体引入私法,赋予其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请求权,即公益化私权,同时引入代修复主体参与环境治理。在《民法典》实施之初,亟需厘清生态环境损害代修复的基本法律关系,明晰其法律性质,在辨别其所救济利益范围的基调下,以代修复基金设置、代修复主体规则与公权机关行使私权请求权程序等配套性措施的精细化设计为切入点,寻求完善路径,助益民法典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生态环境损害代修复 多元共治 公益化私权 私法公法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