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印太”战略的生成、演变和发展的新趋势 被引量:18
1
作者 乔亮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63,127,共18页
日本作为“印太”战略的实际倡导者与积极推动者,其“印太”战略受到的研究关注相对不够。日本的“印太”战略构想具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该战略的生成背景有着多届日本政府长期的酝酿与构建,并经历了酝酿、定型、巩固到拓展等数个发展... 日本作为“印太”战略的实际倡导者与积极推动者,其“印太”战略受到的研究关注相对不够。日本的“印太”战略构想具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该战略的生成背景有着多届日本政府长期的酝酿与构建,并经历了酝酿、定型、巩固到拓展等数个发展阶段的演变,形成了综合领域、价值框架、适切定位的三大特征和海洋安全、价值联盟、经贸竞争、多边机制和国家形象的五层布局,并且近三年内在战略表述、布局和实施上呈现出诸多新的发展趋势。该战略构想的未来发展动向,会对中国海外战略利益产生较大影响,并需要中国积极构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太” 经贸竞争 价值框架 多边机制 综合战略
原文传递
制度运行成本、风险偏好与修正主义霸权——以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制度战略演变为例
2
作者 齐尚才 张韵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51,I0002,I0003,共31页
守成国是否会成为制度修正者?传统研究认为,守成国是制度的建构者和维护者,崛起国则通常是修正者。然而,美国近年来对全球多边制度体系发起的挑战表明,守成国也可能成为修正者。基于制度权力是权力的一种具体形式、创设制度的成本高昂... 守成国是否会成为制度修正者?传统研究认为,守成国是制度的建构者和维护者,崛起国则通常是修正者。然而,美国近年来对全球多边制度体系发起的挑战表明,守成国也可能成为修正者。基于制度权力是权力的一种具体形式、创设制度的成本高昂且通常大于维持制度的成本两项假定,制度运行成本与风险偏好构成了守成国转向修正主义制度战略的两个关键变量。在互动进程中,守成国通过将崛起国纳入制度建立制度霸权,但崛起国的制度权力增长导致守成国主导制度运行的成本上升并日益受到制度约束,最终面临放弃或重构主导权的抉择。为规避制度内竞争的不利前景,守成国在风险偏好驱动下转向修正主义制度战略。冷战结束后,美国自由国际主义思想得到发展,愿意并鼓励新兴国家参与多边制度。随着新兴国家影响制度决策的能力持续提升,美国对全球多边制度体系发起挑战,试图通过重建排他性制度体系剥夺新兴国家的制度权力。明确守成国采取“软”修正主义战略的因果机制,有助于完善权力转移理论的相关论断,对于维护全球多边秩序也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竞争 守成国 新兴国家 多边制度 修正主义制度战略 美国
原文传递
国际生物育种知识产权争端与解决机制
3
作者 鄂娜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7796-7802,共7页
随着生物育种技术的迅速发展,其与知识产权的关系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本研究针对国际生物育种知识产权争端与解决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发现,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生物育种知识产权保护上存在显著差异,导致了国际技术转移的阻碍和... 随着生物育种技术的迅速发展,其与知识产权的关系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本研究针对国际生物育种知识产权争端与解决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发现,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生物育种知识产权保护上存在显著差异,导致了国际技术转移的阻碍和跨国知识产权争端的增多。为应对这些挑战,本研究建议加强国际合作与对话,以缩小这些差距。同时,为了提高公众和相关人员对生物育种技术与知识产权法律的认识,应加强培训与教育普及生物育种技术与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此外,多边机构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和世界贸易组织(WTO)在知识产权争端解决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其能力如建立专家委员会、提供技术和法律建议等。最后,本研究对未来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展望,强调了跨学科、跨领域合作的重要性,并预测数字技术可能为知识产权管理和争端解决带来变革。本研究通过分析国际生物育种知识产权的争端及其原因,探讨有效的解决机制和策略,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国际合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育种 知识产权 国际争端 解决机制 多边机构
原文传递
世界政治的转换与中国外交研究中的问题 被引量:3
4
作者 苏长和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2-35,共4页
本文对全球公共问题在推动当代世界政治转换中的地位作了思考,同时还简要列述了在转换世界政治中的中国外交研究所面临的问题。作者认为,需要把中国外交放在世界政治转换过程中去理解,同时也需要从中国外交自身创新来理解其对世界政治... 本文对全球公共问题在推动当代世界政治转换中的地位作了思考,同时还简要列述了在转换世界政治中的中国外交研究所面临的问题。作者认为,需要把中国外交放在世界政治转换过程中去理解,同时也需要从中国外交自身创新来理解其对世界政治的含义。文章特别认为,中国学者应该加强对中国的周边主义与周边制度形态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政治转换 周边主义 周边制度
原文传递
中国在亚洲地区多边制度框架中的国家角色 被引量:1
5
作者 马荣久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5-43,共9页
冷战结束之后,亚洲地区体系的一个显著变化是地区多边制度框架的扩展,一系列地区性国际组织和机制在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个领域产生和发展。它们在推动互利合作、应对安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塑造地区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构成了亚洲... 冷战结束之后,亚洲地区体系的一个显著变化是地区多边制度框架的扩展,一系列地区性国际组织和机制在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个领域产生和发展。它们在推动互利合作、应对安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塑造地区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构成了亚洲演进中的地区体系和地缘政治版图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成长中的地区大国,日益积极地参与并融入亚洲地区多边制度框架下的互动,已经从冷漠的旁观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从被动反应的角色转变为主动倡导、主导的角色,从地区组织的"接触"对象转变为多边合作进程的关键推手。中国在亚洲地区多边制度框架中变化的国家角色,不仅反映其日益增长的国家实力,而且有助于将其实力有效地转化为地区影响力,由此在地区制度化进程、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地区秩序演进中展示出独有的分量、作用和影响。着眼于地区制度框架下的"和平崛起",中国需要在多边互动进程中确立立足长远、积极主动的国家角色,并善于运用自己的优势资源,推进自身与地区共享的利益和规范,实现权力的和平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多边制度 互动 国家角色
下载PDF
制度质量和国际金融机构如何影响PPP项目的成效——基于“一带一路”46国经验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66
6
作者 罗煜 王芳 陈熙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77,共17页
我们基于"一带一路"沿线46个发展中国家2002-2013年2485个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基础设施项目的数据,探究被投资国的制度质量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参与度如何影响PPP项目的成效。实证研究发现:(1)过往PPP项目经验影响未来PPP项... 我们基于"一带一路"沿线46个发展中国家2002-2013年2485个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基础设施项目的数据,探究被投资国的制度质量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参与度如何影响PPP项目的成效。实证研究发现:(1)过往PPP项目经验影响未来PPP项目成功的概率,有过成功PPP项目经验的国家未来开展PPP项目时成功的概率会提升,失败的经验则有相反结果;(2)私人部门在PPP项目中承担的风险越多,PPP项目越容易失败,制度质量可以通过影响私人部门风险分担程度选择进而影响PPP的成效;(3)制度质量对私人部门在PPP项目中的风险分担程度有混合影响,法治水平、政府效率、政府控制腐败和促进私人部门发展的能力越高,私人部门越倾向于选择更多的风险承担,但在越符合西方民主标准的国家,私人部门越倾向于选择较低的风险承担;(4)在国际多边金融机构参与提供融资的PPP项目中,私人投资者会选择更高的风险分担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质量 国际金融机构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 一带一路
原文传递
国家风险、多边金融机构支持与PPP项目融资的资本结构——基于“一带一路”PPP项目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0
7
作者 沈梦溪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10,共8页
本文基于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1—2015年的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数据,考察了国家风险、多边金融机构的支持、项目本身所在行业及股东特征对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杠杆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了国家风险和多边开发型金融机构对PPP项目融资资本... 本文基于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1—2015年的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数据,考察了国家风险、多边金融机构的支持、项目本身所在行业及股东特征对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杠杆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了国家风险和多边开发型金融机构对PPP项目融资资本结构的影响。在一带一路沿线经济风险较高的国家,借款机构往往惜贷,项目融资的杠杆率较低;而多边开发型金融机构的参与,不论是以贷款人、担保人还是股权投资人的角色,都能显著带动其他社会资本参与项目融资,使项目获得更高的杠杆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PPP 项目融资 国家风险 多边金融机构 杠杆率
下载PDF
生成性权力与多边国际机制成员政策一致性研究——基于多边国际机制网络级效应的定性比较分析
8
作者 张胜军 平泽宇 《世界经济与政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102,162,163,共27页
多边国际机制是否会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其成员政策一致性的议题受到了学界的普遍关注。通过聚焦和分析多边国际机制成员社会网络的结构和属性对其成员政策一致性的影响,作者提出了多边国际机制生成性权力的概念,将权力结构化、互动机制化... 多边国际机制是否会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其成员政策一致性的议题受到了学界的普遍关注。通过聚焦和分析多边国际机制成员社会网络的结构和属性对其成员政策一致性的影响,作者提出了多边国际机制生成性权力的概念,将权力结构化、互动机制化和信任内嵌化三个密切关联且又有自身变化规律的关键过程作为网络结构和属性等条件变量的理论依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对全球范围内较为成熟且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多边国际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多边国际机制成员社会网络的结构和属性对其成员政策一致性能够产生直接影响。高政策一致性形成的充分条件包括权力结构化、互动机制化和信任内嵌化三方面内容,且需要三者同时发挥作用。设立秘书处加强互动机制化以及构建边界清晰的多边机制实现信任内嵌化是多边国际机制成员实现高政策一致性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边国际机制 生成性权力 社会网络分析 定性比较分析 政策一致性
原文传递
多边金融机构如何影响PPP项目中私人部门的投资额?——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3858个项目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6
9
作者 仇娟东 黄海楠 马赫然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5-97,共13页
基于1998—2017年45个"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3858个PPP项目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多边金融机构影响私人部门投资额的总体效应和中间机制。研究发现:首先,多边金融机构对沿线经济体PPP项目中私人... 基于1998—2017年45个"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3858个PPP项目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多边金融机构影响私人部门投资额的总体效应和中间机制。研究发现:首先,多边金融机构对沿线经济体PPP项目中私人部门的投资额有显著促进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依然成立。其次,债务融资获得、股权融资获得和风险选择均是中间机制。再次,倾向于私人付费的收益来源、PPP项目发起的政府级别和PPP项目所在国的人均GDP、金融发展水平、监管质量等,也对私人部门投资额有正向影响。最后,从运用"亚投行"等多边金融机构破解资金瓶颈、构建多主体协同支持机制、中国"走出去"企业的选址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边金融机构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私人部门投资 一带一路
下载PDF
制度质量、多边金融机构支持对PPP项目成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东盟国家PPP项目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静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1-174,共14页
本文采用1990-2017年的31个完成、43个取消及787个正在运营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项目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二分类Logistic方法和多元回归分析,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PPP项目内部的风险结构以及项目最终成效的影响因素,探寻PPP项目所... 本文采用1990-2017年的31个完成、43个取消及787个正在运营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项目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二分类Logistic方法和多元回归分析,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PPP项目内部的风险结构以及项目最终成效的影响因素,探寻PPP项目所在国家(地区)的制度因素和多边金融机构支持对项目成功或失败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PPP项目成功与否和投资总额、项目具体类别存在负相关关系;国家开放程度、是否有多边金融机构参与和一国PPP项目成功与否存在正相关关系;制度质量对PPP成功与否的影响不显著,但制度质量对社会资本参与程度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质量 PPP模式 多边金融机构
原文传递
面向未来的多边发展机构改革方向
11
作者 张佳佳 《新金融评论》 2019年第3期122-131,共10页
现在多边发展机构正处于深刻危机中,这本质上是因为美国不青睐真正的、基于规则的多边主义,而是偏好美国主导的多边主义。本文分析了传统多边机构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肯定了中国在维护多边主义上发挥的积极作用,并对未来的多边发展机构改... 现在多边发展机构正处于深刻危机中,这本质上是因为美国不青睐真正的、基于规则的多边主义,而是偏好美国主导的多边主义。本文分析了传统多边机构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肯定了中国在维护多边主义上发挥的积极作用,并对未来的多边发展机构改革提出建议。世界贸易组织(WTO)改革应优先恢复争端解决机制等危及世贸组织正常运行的问题。近年来美国力推竞争中性规则化,中国需适时重估相关政策以应对潮流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经济治理 多边发展机构 WTO改革 竞争中性
原文传递
制度质量、多边金融机构支持与PPP项目成效--来自非洲PPP项目数据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1
12
作者 霍伟东 陈若愚 李行云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64,共13页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是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紧缺的重要方式,但中国开展PPP的历史并不长,且尚处在探索阶段,盲目开展基础设施项目的 PPP投资存在较高风险,为此,可以对非洲国家已有PPP项目进行研究,探寻有助于项目成功的因素。本文...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是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紧缺的重要方式,但中国开展PPP的历史并不长,且尚处在探索阶段,盲目开展基础设施项目的 PPP投资存在较高风险,为此,可以对非洲国家已有PPP项目进行研究,探寻有助于项目成功的因素。本文利用非洲国家2002—2016年552个PPP基础设施项目数据,探讨项目所在地政府的制度质量和多边金融机构支持对PPP项目风险结构设计和成效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制度质量和多边金融机构支持会通过影响社会资本对项目风险分担程度的选择而影响PPP项目成效。更进一步发现,多边金融机构的支持会促使社会资本选择更高的风险承担,而制度质量对社会资本在PPP项目中风险承担程度的影响具有混合效应:法治水平、政府效力、腐败控制力以及促进社会资本发展能力等相关指标越强,社会资本在PPP项目中越倾向于承担更多的风险;而在越符合西方民主标准程度的国家,社会资本在PPP项目中越倾向于选择较低的风险承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 制度质量 多边金融机构 非洲
下载PDF
国家博弈、制度形成与全球金融治理 被引量:12
13
作者 蔡伟宏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2-116,共15页
根据国际制度理性设计的研究模型,大国主导下建立全球金融治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无政府国际体系中国家间货币金融合作所面临的一系列难题。文章分析大国主导下全球金融治理制度的形成,建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博弈模型,指出国家... 根据国际制度理性设计的研究模型,大国主导下建立全球金融治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无政府国际体系中国家间货币金融合作所面临的一系列难题。文章分析大国主导下全球金融治理制度的形成,建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博弈模型,指出国家偏好尤其是大国的偏好是决定全球金融治理制度类型的主要变量,分析了世界经济格局改变下的全球金融治理制度转型问题,指出新型多边开发金融机构能逐渐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被动局面,并对中国更有效地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提出方向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金融治理 国家偏好 大国俱乐部 新型多边开发金融机构
原文传递
金砖银行:金融合作的新丝绸之路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红玉 任玮玮 《学术前沿》 CSSCI 2014年第18期36-43,共8页
21世纪以来,"金砖国家"经济增长迅速,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然而,金砖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与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之间并不匹配。在这样的背景下,金砖国家积极谋求改革与突破。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是跨洲跨区... 21世纪以来,"金砖国家"经济增长迅速,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然而,金砖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与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之间并不匹配。在这样的背景下,金砖国家积极谋求改革与突破。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是跨洲跨区域的多边金融机构,正确处理决策权分配、出资安排、信贷投向、项目管理等问题,将有利于其在促进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平衡国际收支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金砖国家开发银行面临着经验不足、人才匮乏和国际环境不明朗等制约,但其业务开展将对金砖国家出口贸易带来积极影响,同时,也将加深金砖国家特别是中国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砖国家 金砖银行 多边金融机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