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州市城区中层基坑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1
作者 郭林 唐辉 +3 位作者 郭晓静 刘沙沙 何欣琳 马晓宇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2,共11页
基坑工程是地下空间建设的主要开发形式。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在对郑州市已有地质资料梳理的基础上,构建适用于中层基坑工程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对郑州市中层基坑工程地质环境适宜... 基坑工程是地下空间建设的主要开发形式。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在对郑州市已有地质资料梳理的基础上,构建适用于中层基坑工程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对郑州市中层基坑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中层基坑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可划分为5大类13个指标,其中基坑稳定性、潜水水位埋深、含水层富水性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较大。综合评价结果中适宜性好区位于京广铁路以西,适宜性中等区分布在京广铁路以东、东风渠以南、京广高速铁路以西的区域,适宜性差区分布在龙湖附近及京广高速铁路以东的区域内,禁止建设区沿水库、南水北调工程、铁路、地下文物分布。评价结果表明郑州市中层基坑工程开发条件整体适宜性中等。郑州市中层基坑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工作适用性较强,可为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提供技术支撑,且评价指标体系可用于地质条件类似的城市的地下空间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适宜性 地下空间 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 基坑工程 郑州
下载PDF
基于地质要素分析的地下空间适宜性评价——以江门新会为例
2
作者 庄卓涵 《地下水》 2022年第5期145-148,151,共5页
在综合分析江门市新会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从地形地貌、构造地质、岩土体、水文地质和不良地质等五方面,构建了由地形地貌类型、断裂构造缓冲距离等8个指标组成的地下空间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估指标体系,采用了层次分析法与多目标线性... 在综合分析江门市新会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从地形地貌、构造地质、岩土体、水文地质和不良地质等五方面,构建了由地形地貌类型、断裂构造缓冲距离等8个指标组成的地下空间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估指标体系,采用了层次分析法与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区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次浅层、次深层地下空间的地质环境适宜性整体较好;制约浅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地表水及软土问题等;次浅层和次深层岩土体条件较好,受含水砂层富水性及断裂构造等影响较大;适宜性差区域主要分布于潭江、西江水道附近。该成果可为地区地下空间开发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地质环境条件 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 适宜性评价
下载PDF
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以石狮市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明香 林怡 +2 位作者 刘晖 杨华铿 翁伯琦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52-56,66,共6页
以福建省石狮市为研究对象,在研究石狮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现状及"十二五"规划基础上,参照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和目标,就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活质量、生态环境等方面设置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探讨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的构... 以福建省石狮市为研究对象,在研究石狮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现状及"十二五"规划基础上,参照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和目标,就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活质量、生态环境等方面设置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探讨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对石狮市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了分析和预测,为推进石狮市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 石狮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