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ravitational Wave De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Cosmology
1
作者 Yiqi Xu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2024年第11期3697-3705,共9页
Gravitational wave detection has ushered in a new era of observing the universe, providing humanity with a novel window for cosmic cognition. This theoretical study systematically traces the developmental trajectory o... Gravitational wave detection has ushered in a new era of observing the universe, providing humanity with a novel window for cosmic cognition. This theoretical study systematically traces the developmental trajectory of gravitational wave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delves into its profound impact on cosmological research. From Einstein’s prediction in general relativity to LIGO’s groundbreaking discovery, the article meticulously delineates the key theoretical and technological milestones in gravitational wave detection,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elucidating the principles and evolution of core detection technologies such as laser interferometers. The research thoroughly explores the theoret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gravitational waves in verifying general relativity, studying the physics of compact celestial bodies like black holes and neutron stars, and precisely measuring cosmological parameters. The article postulates that gravitational wave observations may offer new research perspectives for addressing cosmological conundrums such as dark matter, dark energy, and early universe evolution. The study also discusses the scientific prospects of combining gravitational wave observations with electromagnetic waves, neutrinos, and other multi-messenger observations, analyzing the potential value of this multi-messenger astronomy in deepening cosmic cognition. Looking ahead, the article examines cutting-edge concepts such as space-based gravitational wave detectors and predicts potential developmental directions for gravitational wave astronomy. This research not only elucidate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gravitational wave detection technology but also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far-reaching impact of gravitational waves on modern cosm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itational Waves Detection Technology COSMOLOGY multi-messenger astronomy General Relativity
下载PDF
认识和探测宇宙的基本方法介绍
2
作者 李泽琴 宁长春 +1 位作者 杨瑞 冯有亮 《物理与工程》 2024年第1期16-29,共14页
人类对宇宙最早的认识和观测始于可见光,之后由于有1865年麦克斯韦对电磁波的预言,1887年赫兹的证实,以及1933年杨斯基发现银河系的射电辐射,可见光观测自此扩展到电磁波多波段观测,出现了多波段天文学。1912年,赫斯发现宇宙线,使得天... 人类对宇宙最早的认识和观测始于可见光,之后由于有1865年麦克斯韦对电磁波的预言,1887年赫兹的证实,以及1933年杨斯基发现银河系的射电辐射,可见光观测自此扩展到电磁波多波段观测,出现了多波段天文学。1912年,赫斯发现宇宙线,使得天文观测在电磁波观测之外多了一种手段,拉开了多信使天文学的序幕。1987年,戴维斯和小柴昌俊发现了来自超新星爆发的中微子信号,这也是人类首次探测到了来自宇宙的中微子,至此又多了一种认识和观测宇宙的信使。此后,2016年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站LIGO探测到引力波,在补齐对于验证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最后一块拼图的同时,也使得引力波成为多信使天文学中最新引入的一种信使。本文介绍了电磁波、宇宙线、中微子、引力波这四种信使的基本概念、发现历史以及探测宇宙的基本原理,对其代表性的实验进行了收集整理,并就其中的一个典型实验进行了简要介绍。期望能够就多波段多信使天文学的发展历程给出一个比较完整的描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 宇宙线 中微子 引力波 多信使天文学
下载PDF
分赫兹引力波探测助推双中子星并合的多信使研究
3
作者 康亚城 刘畅 +1 位作者 朱锦平 邵立晶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8-180,共13页
作为目前唯一一例人类明确探测到引力波信号及成协电磁对应体的双中子星并合事件,GW170817的发现提供了诸多天体物理过程与现象的关键信息,标志着多信使天文学新时代的开启.但地基引力波探测设备的探测灵敏频段较高,为双中子星并合事件... 作为目前唯一一例人类明确探测到引力波信号及成协电磁对应体的双中子星并合事件,GW170817的发现提供了诸多天体物理过程与现象的关键信息,标志着多信使天文学新时代的开启.但地基引力波探测设备的探测灵敏频段较高,为双中子星并合事件提供引力波预警信号的能力有限.因此,我们考虑利用空间分赫兹引力波探测器为人们提供足够长时标的引力波信号预警,以实现后随电磁搜寻设备对并合事件的及时响应.在假定四年任务运行周期的条件下,本文重点展示了两类空间分赫兹引力波探测器(B-DECIGO和DO-Conservative)定位双中子星并合事件天区及并合时间的能力.对于在探测器开始运行后1–4年内并合的事件,探测器提供的空间、时间定位的预期结果最好,分别可达ΔΩ~10^(–2)deg^(2)和Δt_(c)~0.2 s.围绕因双中子星并合而产生的各类电磁暂现事件,我们针对高能辐射、紫外-光学-近红外辐射、射电辐射等举例讨论了可能的天体物理过程,以及利用空间分赫兹引力波探测器实现多信使预警探测的独特优势与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波 中子星 多信使天文学 辐射过程
原文传递
中国虚拟天文台的核心功能需求调查分析
4
作者 许允飞 樊东卫 +39 位作者 崔辰州 何勃亮 李长华 于策 肖健 李珊珊 米琳莹 韩军 陶一寒 王传军 张海龙 刘梁 李正 韩叙 杨丝丝 杨涵溪 和兰 张磊 崔顺 王川中 苏丽颖 陈力 乔翠兰 许谦 李乡儒 杨海峰 曹子皇 王俊峰 强振平 白春海 周卫红 袁国武 柏正尧 李冀 郑子鹏 和寿圣 屈彩霞 孙继先 逯登荣 赵永恒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2020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经过十余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已成为支撑天文学观测、研究、教学的重要技术和资源平台。随着多信使天文学和时域天文学时代的到来,虚拟天文台也需要升级自身的核心能力,给天文工作者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和技术支... 经过十余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已成为支撑天文学观测、研究、教学的重要技术和资源平台。随着多信使天文学和时域天文学时代的到来,虚拟天文台也需要升级自身的核心能力,给天文工作者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和技术支撑。为此,中国虚拟天文台团队结合天文学的发展方向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梳理了一份核心技术需求清单,并以问卷的形式针对领域内专家和用户开展了调研。通过对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中国虚拟天文台团队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的主要努力方向和目标,计划采用平台化开发模式,并开放第三方开发接口,以吸引更多感兴趣的开发者基于虚拟天文台资源做出实用的工具,更好地实现资源与技术向服务的快速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天文台 功能需求 多信使天文学 时域天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