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6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数字国土”工程的方法论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吴冲龙 刘刚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05-609,共5页
“数字国土”是新世纪的一项宏伟工程 ,也是对“数字地球”和“数字中国”战略计划的响应 ,其核心问题是分布式点源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建设 .分布式主题数据库建模、“多S”结合与集成、三级网络结构、信息标准化体系、海量数据入... “数字国土”是新世纪的一项宏伟工程 ,也是对“数字地球”和“数字中国”战略计划的响应 ,其核心问题是分布式点源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建设 .分布式主题数据库建模、“多S”结合与集成、三级网络结构、信息标准化体系、海量数据入库、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关键技术的攻克 ,是实现区域地质调查与矿产资源勘查信息化的前提 ,而信息安全是“数字国土”的保障 .作为合理而完善的解决方案 ,除了制定总体规划和系统结构外 ,还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实施步骤 .这需要借鉴国际上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和地球信息科学方向发展的最新成果 ,并根据我国国土资源勘查与管理的特殊布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国土 数字地球 数字中国 方法论 基础信息平台 点源信息系统 国土资源 RS GIS GPS
下载PDF
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关键技术综述 被引量:23
2
作者 周兵凯 杨晓峰 +2 位作者 李继成 农仁飚 陈骞 《浙江电力》 2020年第12期35-43,共9页
为适应当前世界范围内以绿色节能为目标的能源体系变革,探索总结了能源互联网形态下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的内涵、主要特征、典型应用场景、关键技术及未来研究方向。首先,在分析智能电网未来发展趋势和电力能源互联网架构基础上,指出了... 为适应当前世界范围内以绿色节能为目标的能源体系变革,探索总结了能源互联网形态下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的内涵、主要特征、典型应用场景、关键技术及未来研究方向。首先,在分析智能电网未来发展趋势和电力能源互联网架构基础上,指出了建设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的内涵和必要性;其次,系统研究了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的基本特征和典型应用场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亟待研究的关键技术。所述内容为未来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化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多元融合 高弹性电网 源-网-荷-储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FPGA课程群的实践教学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于秀丽 魏世民 白宇轩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8-181,共4页
针对现有工科实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套基于FPGA的多融合性新型综合性教学实验平台及课程体系,目的是让学生更快、更好、更深地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为今后的科研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FPGA 多融合性 新型课程体系
下载PDF
大学外部治理的逻辑转换与运行机制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东 苏步杰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1-107,共7页
促进大学外部治理的逻辑转换,核心是树立多元整合的治理理念、确立结构优化的制度框架以及建立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基于大学外部治理的国际经验和国内现实,应该建立有各大学利益主体切实参与、作用空间的治理结构,调整及规范治理结构... 促进大学外部治理的逻辑转换,核心是树立多元整合的治理理念、确立结构优化的制度框架以及建立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基于大学外部治理的国际经验和国内现实,应该建立有各大学利益主体切实参与、作用空间的治理结构,调整及规范治理结构中不同主体的利益、角色与职责。有必要在全国层面上形成总体的规划和战略目标,构建权责分担、良法善治、外部评估以及信息公开的机制,为不同利益诉求在大学公共权力结构中的有效表达,提供合法性、制度性和程序性的框架,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外部治理 逻辑转换 多元整合 制度设计 运作机制
原文传递
新时代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珺 张峻琦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6-90,共5页
作为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公共文化机构,图书馆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方面责无旁贷。文章在总结公共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面临服务形式单一、服务效能不高、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及缺乏规范性文件支持... 作为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公共文化机构,图书馆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方面责无旁贷。文章在总结公共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面临服务形式单一、服务效能不高、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及缺乏规范性文件支持等现实问题,探析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进而提出增强数字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效能;构建多元服务模式,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把握文化需求,推进精准服务;完善立法,推动服务规范化发展等策略,以期能更好地助力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乡村振兴 精准服务 数字服务 多元融合
下载PDF
命运共同体意识与现代国家认同——多民族国家如何塑造、巩固和强化现代国家认同 被引量:12
6
作者 林奇富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6-73,159,共8页
共同体是指那种经历持久共同生活、具有传统的自然感情、紧密相连的人群通过密切交往形成的有机集合体。共同体天然排斥隔阂,共同体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能有效化解区隔,还能为内部民族有效建构国家认同提供动力。国家认同的实质是建构民族... 共同体是指那种经历持久共同生活、具有传统的自然感情、紧密相连的人群通过密切交往形成的有机集合体。共同体天然排斥隔阂,共同体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能有效化解区隔,还能为内部民族有效建构国家认同提供动力。国家认同的实质是建构民族的共同体意识,使领土内的所有民族都产生归属于政治共同体的心理感觉。共同体意识包括基于历史的相互承认和基于主观感觉的紧密联系性等两个层面。在多民族国家内部族群间倡导以包容、团结和发展为特征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不失为一种消除族群隔阂和族群疏离现象、化解竞争性民族主义和次生民族国家建构认同性危机的重要策略。以命运共同体建构现代国家认同,既要超越多元主义认同建构策略只重视包容和多元价值的局限,又要克服超民族认同策略中"轻理解、重共识"的一体化认识偏差。命运共同体意识不仅倡导基于平等和理解的包容性承认,更应体现基于一体化团结和发展的紧密联系性价值追求。"多元一体化"是以命运共同体意识建构现代国家认同的基本原则,多元不仅包括国家应认真对待个体的权利多元性的利益诉求,更应包括对内部族群的多元文化权利给予合理而充分的回应;一体化是要在尊重族群差异的基础上,通过族群间交流和融合使多元认同在理解的基础上达成交叉性价值共识,进而呈现出明显的国族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认同 民族认同 认同性危机 命运共同体意识 多元一体化
下载PDF
高素质农民“多元一体化”培育体系的建构与优化路径——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域和X省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义兵 李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6期55-66,共12页
以X省某类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为个案,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框架,探讨以政府作为发起行动者推动的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建构。研究发现:高素质农民培育行动者网络形成过程可以理解为高素质农民“多元一体化”培育体系建构过程,发起行动... 以X省某类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为个案,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框架,探讨以政府作为发起行动者推动的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建构。研究发现:高素质农民培育行动者网络形成过程可以理解为高素质农民“多元一体化”培育体系建构过程,发起行动者主导的“转译”机制是促成体系建构的动力机制。在高素质农民“多元一体化”培育体系建构及运行过程中,多元主体存在因内部角色冲突而处于“认知不足、认同不够”的“消极内耗”状态,因行政化“征召动员”而处于“被动联结、机械协同”的“弱联盟”状态,因制度缺位而处于“关系疏离、交互异化”的再生秩序“畸变”状态等现实困境。因此,应加强行动者内部角色塑造、补齐行政化“征召动员”短板、健全培育与问责制度,以促进高素质农民“多元一体化”培育体系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者网络理论 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 优化路径 多元一体化
下载PDF
高职院校教师“多元一体化”培训体系的构建探索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晓丽 孙浩 刘纯龙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5-59,共5页
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多元一体化"思维,重塑培训体系内外部结构,对于推动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工作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多元一体化"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是将"多元... 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多元一体化"思维,重塑培训体系内外部结构,对于推动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工作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多元一体化"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是将"多元一体化"思路融入新时代高职教师培训要求,以提升教师培训质量为核心,集内容多元、方式多元、主体多元、评价多元为一体的新型教师培训体系。这种培训体系在实践中可以通过标准先行、摸清需求、协同发力、跟踪评价等途径,推动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一体贯通,实现培养"专家型""技能型""双师型"高职院校师资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多元一体化 教师培训体系
下载PDF
新工科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多元融合实践教学探索 被引量:9
9
作者 徐德刚 张其林 项东升 《计算机时代》 2020年第3期63-66,共4页
根据新工科建设育人要求,针对目前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借鉴CDIO教育模式,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从实践课程体系、多元融合的授课模式、多元考评体系等几个方面对多元融合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索研究,提出... 根据新工科建设育人要求,针对目前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借鉴CDIO教育模式,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从实践课程体系、多元融合的授课模式、多元考评体系等几个方面对多元融合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索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改革措施和方法。实践表明,此改革措施有助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全面锻炼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工程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CDIO 物联网工程 实践教学 多元融合
下载PDF
法国现代学徒制的“多元融通”特征及启示 被引量:8
10
作者 逄思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5-79,共5页
法国学徒制教育历史悠久,近年来呈稳步发展态势,2020年学徒总人数达到50万人的历史最高水平。法国现代学徒制呈现出职业教育体系与普通教育体系、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企业与学徒中心、政府和企业、政府政策和学徒的“预期利益... 法国学徒制教育历史悠久,近年来呈稳步发展态势,2020年学徒总人数达到50万人的历史最高水平。法国现代学徒制呈现出职业教育体系与普通教育体系、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企业与学徒中心、政府和企业、政府政策和学徒的“预期利益”相融通等特征。借鉴法国的经验,在建设中国特色学徒制中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激励企业积极参与,在中小企业中开展试点,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重视技能的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 现代学徒制 多元融通 校企合作 政府主导 中国特色学徒制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配电网多元融合协调规划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璞 段浩 +3 位作者 郑思源 张清周 季节 吴昌设 《浙江电力》 2020年第12期44-49,共6页
为充分体现配电网网架和通信网网架规划,建立了结合电压可靠性的协调规划模型,并引入分布式电源作为媒介,增强两网之间的耦合性。“源”层根据通信网络节点影响力,以配电网网架结构进行选址定容;“网”层以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进行网架... 为充分体现配电网网架和通信网网架规划,建立了结合电压可靠性的协调规划模型,并引入分布式电源作为媒介,增强两网之间的耦合性。“源”层根据通信网络节点影响力,以配电网网架结构进行选址定容;“网”层以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进行网架结构规划;“信”层以保证自身可靠性为前提,在经济性最优情况下进行网架规划;并采用智能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说明配电网架、分布式电源以及通信网三者协调规划方案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融合 网架规划 分布式电源 协调规划
下载PDF
基于学生差异发展、多元融合的大学数学课程在线资源平台建设 被引量:7
12
作者 闫保英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1年第12期124-128,共5页
《高等数学》是高等学校工科本科各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理论课,是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理论知识的必备基础,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逻辑推理和创新能力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大学数学课程理论逻辑性强、大班上课及数学基础... 《高等数学》是高等学校工科本科各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理论课,是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理论知识的必备基础,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逻辑推理和创新能力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大学数学课程理论逻辑性强、大班上课及数学基础等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问题,建设大学数学立体化教学资源,建立基于数学基础类课程的在线开放课程与课堂教学多元融合教学平台,满足学生差异化发展需求,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BOPPPS模式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内容,采取启发式、互动参与式、案例式的教学方法,遵循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原则,通过加强过程性考核,实现了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转变,建立了系统化、创新性的“三改三加强”的教学体系,最大化提升课程的应用价值,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提高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模式 平台建设 多元融合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苏高职院校留学生教育培养模式研究——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建慧 杨凡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13期136-137,共2页
该文通过对江苏省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培养模式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多元融合、智慧育人”的留学生教育培养模式。以学术导师、生活导师、企业导师为育人者,尊重跨文化的教学规律,培养具有流利的汉语、扎实的专业知识、优秀的实践能力和... 该文通过对江苏省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培养模式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多元融合、智慧育人”的留学生教育培养模式。以学术导师、生活导师、企业导师为育人者,尊重跨文化的教学规律,培养具有流利的汉语、扎实的专业知识、优秀的实践能力和中华文化鉴赏能力,知华友华的丝路人才,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国际产能合作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多元融合 智慧育人 留学生 培养模式
原文传递
基于多元融合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言明 秦鹏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42-147,共6页
多元融合是当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一种基本形态。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是在多元融合形态下的必然追求。该文从多元化、分类培养等相关概念、理念源流梳理入手,整理出了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的基本模式架构,结合多元融合为... 多元融合是当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一种基本形态。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是在多元融合形态下的必然追求。该文从多元化、分类培养等相关概念、理念源流梳理入手,整理出了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的基本模式架构,结合多元融合为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一个基本范式。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改革实践,则为该范式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实证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店管理 人才培养 多元融合 分类培养
下载PDF
“多表合一”集抄系统建设及应用探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基俊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9年第11期74-75,共2页
早在2015年7月6日发布的《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便提出要“支持水、气、电集采集抄,建设跨行业能源运行动态数据集成平台,鼓励能源与信息基础设施共享复用”。本文以“多表合一”为背景,提出了促进系... 早在2015年7月6日发布的《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便提出要“支持水、气、电集采集抄,建设跨行业能源运行动态数据集成平台,鼓励能源与信息基础设施共享复用”。本文以“多表合一”为背景,提出了促进系统构建的几点思路,并对其未来建设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表合一 建设 集采集抄
下载PDF
多元融合的对分课堂模式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 被引量:5
16
作者 马玲 陈鑫 +4 位作者 蔺百童 郝睿 高永伟 张轶炳 李学丰 《大学物理》 2022年第8期65-70,共6页
本文针对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组织和评价形式单一、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不强、课堂效能较低”等问题,实施多元融合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对分课堂主张教师精讲、学生自学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沟通协作能力;融入思... 本文针对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组织和评价形式单一、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不强、课堂效能较低”等问题,实施多元融合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对分课堂主张教师精讲、学生自学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沟通协作能力;融入思政元素,激发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入演示实验,结合实验现象促进学生深刻理解物理本质;开展项目式教学,营造科研情境,实现学生深度学习;加强过程性考核,形成多元化评价学生的合理量规;依托信息化平台,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效能.该教学模式落实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适应了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内涵发展和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分课堂 多元融合 教学创新
下载PDF
多元融合: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课程的模式构建--基于校本特色课程建设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82-86,共5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课程既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传承,又有利于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本文从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视角阐述了民族传统体育和学校体育多元融合的必要性,明确了在多元融合中二者的共生性定位,规划了... 在新时代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课程既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传承,又有利于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本文从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视角阐述了民族传统体育和学校体育多元融合的必要性,明确了在多元融合中二者的共生性定位,规划了促进二者多元融合的可行性路径,提出“132”体育课程体系,即形成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化体育课程体系、打造三个资源丰富的民族特色体育课程类型、构建两种以人为本的民族特色体育课程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学校体育课程 多元融合 校本特色课程
下载PDF
高校民族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以延边大学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朴京花 崔玉花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4-157,共4页
作为高校教学改革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结合时代的发展脉络不断创新并丰富内涵。在综述当代民族与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历程及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瓶颈及制约,并基于传统的民族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艺术学理论知... 作为高校教学改革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结合时代的发展脉络不断创新并丰富内涵。在综述当代民族与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历程及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瓶颈及制约,并基于传统的民族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艺术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及多年来的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经验,从多学科视角入手对交叉学科相关理论进行反思,提出"三位一体、多元融合、协同育人"的民族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价值取向,将民族文化的继承与人才培养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既可以扎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多元文化知识,又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较强的适应能力、创新精神,培育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学生,为社会输送更多优质的艺术类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位一体 多元融合 协同育人 民族艺术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多元融合分层递进的实践教学探索
19
作者 杨立娟 郭艳婕 +2 位作者 李晶 王保建 陈雪峰 《实验室科学》 2024年第6期198-203,208,共7页
新工科背景下,针对“品行、知识、能力、思维”四位一体的工程领导人才培养要求,探索了“多元融合、分层递进”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多学科、多课程、多类型实验项目、多种教学方法交叉融合。以“测试传感器技术”教学为例,通过层次化实验... 新工科背景下,针对“品行、知识、能力、思维”四位一体的工程领导人才培养要求,探索了“多元融合、分层递进”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多学科、多课程、多类型实验项目、多种教学方法交叉融合。以“测试传感器技术”教学为例,通过层次化实验教学夯实测试传感技术的基础知识;通过科教融合的综合实验项目,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科交叉和产教融合的智能制造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测试传感技术系统级工程应用能力和利用多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系统性工程思维。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为培养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程领导人才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多元融合 分层递进 实践教学 测试传感
下载PDF
基于“工程导向”电控课程群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4
20
作者 老盛林 何式健 《大众科技》 2020年第7期99-101,共3页
智能制造正升级转型,对高职自动化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文章基于“工程导向”构建高职自动化类专业电控课程群,阐述了课程群的建设构架、组群优势、课程群数字化改造及实施,以及探讨如何借助优质资源,将创新思维、专业素养、工... 智能制造正升级转型,对高职自动化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文章基于“工程导向”构建高职自动化类专业电控课程群,阐述了课程群的建设构架、组群优势、课程群数字化改造及实施,以及探讨如何借助优质资源,将创新思维、专业素养、工匠精神、课程思政等多元融入课程群,开展教学的创新,构建课程群“多元融合”教学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导向 课程群 数字化 多元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