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观察 被引量:15
1
作者 惠延平 程虹 王映梅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89-91,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的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应用光镜、透射电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对4例子宫外原发性ESS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4例子宫外原发性ESS的光镜下组织形态均显示,瘤组织由浸润性、弥漫性增生的单一... 目的探讨子宫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的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应用光镜、透射电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对4例子宫外原发性ESS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4例子宫外原发性ESS的光镜下组织形态均显示,瘤组织由浸润性、弥漫性增生的单一性圆形或梭形细胞组成,核分裂数<10个/10HPF,间质小血管丰富,存在泡沫细胞浸润;其中3例伴有明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电镜观察显示,瘤细胞超微结构近似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具有纤维母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分化特点。免疫组化:肿瘤细胞Vim(4/4)、CD10(4/4)、PR(3/4)、ER(2/4)、EMA(2/4)和Des(2/4)(+),CK、SMA、S-100、CD34和LCA均(-)。结论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表达特征提示子宫外原发性ESS可能起源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其瘤细胞来自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并具有向平滑肌、纤维母细胞和上皮细胞分化的特点。ESS对激素的敏感性可能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lerian肿瘤 子宫内膜异位症 免疫组化 透射电镜 子宫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下载PDF
Clinico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mullerian adenosarcoma of the uterus 被引量:6
2
作者 HAN Xiao-yan XIANG Yang +4 位作者 GUO Li-na SHEN Keng WAN Xi-run HUANG Hui-fang PAN Ling-ya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6期756-759,共4页
Uterine mullerian adenosareoma is a very rate tumor clinically. Shi et al 1 has reported 9 uterine adenosarcomas among 116 uterine sarcomas during 11 years in West China Second Hospital.It consists of benign or atypic... Uterine mullerian adenosareoma is a very rate tumor clinically. Shi et al 1 has reported 9 uterine adenosarcomas among 116 uterine sarcomas during 11 years in West China Second Hospital.It consists of benign or atypical neoplastic glands within a sarcomatous stroma and represents only 8% of uterine sarcom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lerian adenosarcoma uterine tumor CLINICOPATHOLOGY
原文传递
子宫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例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3
作者 惠延平 郭双平 +1 位作者 王映梅 陈万录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1422-1425,共4页
目的 :探讨子宫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endometrialstromalsarcoma ,ESS)的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 .方法 :应用光镜、透射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对 1例子宫外原发性ESS进行观察并文献复习 .结果 :本例子宫外原发性ESS病变为多发... 目的 :探讨子宫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endometrialstromalsarcoma ,ESS)的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 .方法 :应用光镜、透射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对 1例子宫外原发性ESS进行观察并文献复习 .结果 :本例子宫外原发性ESS病变为多发性 ,累及右卵巢、阑尾、结肠和大网膜等处 ,伴有右卵巢、阴道、阑尾、结肠等多脏器子宫内膜异位症 .瘤细胞由浸润性、弥漫性增生的单一性圆形或梭形细胞组成 ,小血管丰富 ,2~ 5个核分裂像 / 1 0HPF .电镜观察示ESS瘤细胞超微结构近似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具有纤维母细胞、平滑肌细胞的形态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示肿瘤组织vimentin ,desmin ,EMA ,ER ,PR阳性 ,而CK ,SMA ,S 1 0 0 ,LCA ,CD34均为阴性 .结论 :子宫外原发性ESS组织发生来自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激素的影响有密切关系 .ESS具有向平滑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苗勒管肿瘤 子宫内膜异位症 免疫组织化学 透射电镜
下载PDF
Primary Serous Cystadenocarcinoma of Broad Ligament: A Case Report with Laparoscopic, Histopathologic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Findings
4
作者 Kenji Niwa Motoki Takenaka +8 位作者 Takeaki Saitake Tiger Koike Kentaro Nagata Kentaro Niwa Kohjiro Niwa Sakae Mori Keigo Kuwabara Akane Onogi Takuji Tanaka 《Open Journal of Pathology》 2022年第1期22-30,共9页
An 86-year-old Japanese woman underwent an examining laparoscopy for removing the huge pelvic tumor. At laparoscope examination, the cystic tumor was found within the left broad ligament, while the ovaries, fallopian ... An 86-year-old Japanese woman underwent an examining laparoscopy for removing the huge pelvic tumor. At laparoscope examination, the cystic tumor was found within the left broad ligament, while the ovaries, fallopian tubes and uterus showed almost normal appearance. The tumor was removed together by 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and bilateral salpingo-oophorectomies after the suction of serous content in the broad ligament. Cytological findings of the ascites suggested serous carcinoma. The resected ovaries and fallopian tubes were grossly and histologically normal.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of the solid part of broad ligament tumor, closely next to the fallopian tube, revealed a serous adenocarcinoma. Immunohistochemically, the tumor cells were strongly positive for CK7, WT-1, estrogen receptor, AE1/AE3 and EMA, and negative for CK20, D2-40 and calretinin. Also, they were negative for progesterone receptor and p53. The authors diagnosed the primary tumor as being a serous cystadenocarcinoma of the broad ligament [pTIC3NxM0, as modified and adapted to post-surgical staging of ovarian cancer (FIGO 2014)]. The patient has been receiving 6 cycles of adjuvant chemotherapies with one course with paclitaxel (PTX) and carboplatin (CBDCA) and five with PTX, CBDCA and Bevacizumab, and has no signs of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six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mary Broad Ligament Cancer Serous Cystadenocarcinoma IMMUNOHISTOCHEMISTRY mullerian tumor
下载PDF
临床少见的原发性输卵管恶性苗勒管混合瘤 被引量:1
5
作者 于倩倩 郜亚娟 +3 位作者 刘宗谕 王芳 李丹 范丽梅 《临床误诊误治》 2018年第6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输卵管恶性苗勒管混合瘤(malignant mixed mullerian tumor,MMMT)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输卵管MMMT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下腹部胀痛半年,加重1 d就诊,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宫腔... 目的探讨输卵管恶性苗勒管混合瘤(malignant mixed mullerian tumor,MMMT)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输卵管MMMT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下腹部胀痛半年,加重1 d就诊,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宫腔积液、盆腔大量积液、盆腔肿物,遂以卵巢肿瘤收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行剖腹探查术,依据术后常规病理检查结果,确诊为右侧输卵管MMMT,予TC方案(紫杉醇+卡铂)化疗。随访9个月,病情未复发,目前仍在随访中。结论输卵管MMMT极为罕见,及时行病理检查、提高对少见病的认识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瘤 苗勒 输卵管肿瘤 混合瘤 恶性
下载PDF
11例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姚志惠 李凌 杨红鹰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83-386,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有效的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1993年在我院治疗及病理复核证实的11例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其中7例为性腺外苗勒氏管肿瘤,也称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 目的探讨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有效的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1993年在我院治疗及病理复核证实的11例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其中7例为性腺外苗勒氏管肿瘤,也称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EPSPC),2例卵巢浆液性腺癌,1例恶性间皮瘤,1例原发灶不明的转移性腺癌。上述无论何种类型,均宜最大限度切除肿瘤,术后残存肿瘤<2cm,并辅以有效多程综合化疗。结果1例恶性间皮瘤存活90个月,随访至1997年6月仍健在。1例EPSPC已存活87个月,随访至1997年11月仍健在。9例已死亡患者平均生存17.8个月,比文献报道存活时间长。结论对此综合征患者必须高度重视鉴别诊断,首选手术治疗,尽量切除癌灶(残存肿瘤<2cm),术后辅以有效化疗或放疗,以获得最佳生存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病理学 治疗
原文传递
补肾活血化痰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瑞杰 李晖 王自闯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99-902,共4页
目的:考察补肾活血化痰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罗格列酮,3.0 mg/(kg·d)]和补肾活血化痰方高、低剂量组[7.5、5.0 g/(kg·d)],每组10只... 目的:考察补肾活血化痰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罗格列酮,3.0 mg/(kg·d)]和补肾活血化痰方高、低剂量组[7.5、5.0 g/(kg·d)],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Poresky法复制PCOS模型。造模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ig生理盐水,各给药组大鼠ig相应药液,每天1次,连续22 d。给药结束后,测定大鼠血清中睾酮(T)、抗苗勒氏管激素(AM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卵巢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_1)阳性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T、AMH、IGF-Ⅰ、TNF-α水平及卵巢组织中TGF-β_1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中T、AMH、IGF-Ⅰ、TNF-α水平及卵巢组织中TGF-β_1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降低(P<0.05),且补肾活血化痰方各剂量组指标优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化痰方能明显降低PCOS模型大鼠血清中T、AMH、IGF-Ⅰ、TNF-α水平以及卵巢组织中TGF-β_1阳性表达率,这可能是其治疗PCOS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化痰方 多囊卵巢综合征 抗苗勒氏管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肿瘤坏死因子Α 大鼠
下载PDF
中药补肾调冲方治疗模型大鼠卵巢早衰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徐文君 高慧 李杨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1601-1606,共6页
目的探讨中药补肾调冲方对卵巢早衰模型大鼠血清FSH、LH、AMH水平及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FN-γ(干扰素γ)表达的影响,进而观察中药补肾调冲方对雷公藤多苷片致卵巢早衰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六组,每组10只。分... 目的探讨中药补肾调冲方对卵巢早衰模型大鼠血清FSH、LH、AMH水平及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FN-γ(干扰素γ)表达的影响,进而观察中药补肾调冲方对雷公藤多苷片致卵巢早衰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六组,每组10只。分别设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补肾调冲方低、中、高剂量组、西药对照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用雷公藤多苷片造模14d,造模结束24h后各给药组给予补肾调冲方治疗36d。给药结束后,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AMH、FSH、LH水平,RTPCR法检测TNF-α,IFN-γmRNA的表达。结果中药补肾调冲方能显著提高血清AMH水平,降低血清FSH、LH的水平,提高卵巢对激素的敏感性,降调TNF-α,IFN-γmRNA的表达,抑制卵泡过早耗竭,与西药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药补肾调冲方可提高卵巢早衰大鼠卵巢储备能力,促进卵泡发育。提示中药补肾调冲方对卵巢早衰可能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补肾调冲方 卵巢早衰 促卵泡刺激素 促黄体生成素 抗缪勒管激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干扰素γ
原文传递
抗苗勒管激素在腹腔镜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手术中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潇迪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8年第10期1002-1005,共4页
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MH)在腹腔镜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前后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16-01~2017-06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卵巢良性囊肿患者120例为对照组,均... 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MH)在腹腔镜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前后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16-01~2017-06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卵巢良性囊肿患者120例为对照组,均行卵巢囊肿剥除术,获取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和6个月的血清AMH检测结果。结果术前观察组患者血清中AMH表达低于对照组(P <0. 01);手术后两组患者AMH值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观察组患者术后AMH下降率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AMH降低,卵巢囊肿剥除术会对卵巢功能产生影响,术后半年卵巢功能仍处于恢复阶段,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更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良性肿瘤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
下载PDF
卵巢恶性苗勒管混合瘤超声表现1例
10
作者 王梦蝶 过新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3期508-510,共3页
卵巢恶性苗勒管混合瘤(ovarian malignant mixed Mullerian tumor,OMMMT)是一种罕见的、具有高度侵袭性的肿瘤。由于该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多数患者在晚期才确诊。为提高该病诊断符合率,并为临床治疗策略提供依据,现回顾性分析于2020年9... 卵巢恶性苗勒管混合瘤(ovarian malignant mixed Mullerian tumor,OMMMT)是一种罕见的、具有高度侵袭性的肿瘤。由于该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多数患者在晚期才确诊。为提高该病诊断符合率,并为临床治疗策略提供依据,现回顾性分析于2020年9月收入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例OMMMT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表现。超声表现:盆腹腔见一混合回声肿块,长径超窗,横径161 mm,前后径111 mm,形态不规则,周边囊壁厚薄不均,内壁不光滑,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内见无回声、粗细不均的高回声分隔带及不规则乳头状低回声突起,肿块与子宫颈关系密切,盆腔未探及正常子宫体及双侧卵巢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肿块周边及分隔带上探及条状血流信号,乳头状突起内可探及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并探及动脉频谱,PSV 12.1 cm/s,RI 0.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苗勒管混合瘤 卵巢肿瘤 超声
下载PDF
抗苗勒氏管激素在妇产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米东 张云山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2014年第8期668-671,共4页
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在调节生殖细胞发育和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AMH与卵巢功能、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辅助生殖以及肿瘤的关系。研究显示血清AMH水平可以准确反映卵巢储备能力,在辅助生殖中具有重... 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在调节生殖细胞发育和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AMH与卵巢功能、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辅助生殖以及肿瘤的关系。研究显示血清AMH水平可以准确反映卵巢储备能力,在辅助生殖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AMH还可以作为诊断多PCOS的指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清AMH升高是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且AMH对卵巢癌等肿瘤的生长、迁移和侵袭有抑制作用,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药物。AMH在妇产科领域具有广阔的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氏管激素(AMH) 卵巢功能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辅助生殖 肿瘤
原文传递
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安娜 关明飞 +4 位作者 朱彦 李燕 周莉 李从铸 黄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99-1302,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收集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200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16例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诊断时中位年龄58岁,其中13例为绝经... 目的探讨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收集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200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16例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诊断时中位年龄58岁,其中13例为绝经后患者。按FIGO分期(2009年),Ⅰa期7例,Ⅰb期3例,Ⅱ期1例,Ⅲa期3例,Ⅲc2期1例,Ⅳ期1例。15例患者术前行子宫分段诊刮术,病理均取得恶性证据。13例患者入院时查血CA125,2例升高。16例患者总生存率75.0%,无复发生存率68.8%,随访期超过3年的患者11例,3年生存率72.7%。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12例,2例复发;未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4例,3例复发。术后接受化疗者13例,3例复发;未接受化疗3例,2例复发。接受术后放疗6例,1例复发;未接受术后放疗10例,4例复发。Ⅰ~Ⅱ期11例,复发率18.2%;Ⅲ~Ⅳ期5例,复发率60%。结论术前行子宫分段诊刮术对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有较大的诊断价值,手术病理分期是重要预后因子。早期诊断、完整的手术分期、术后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联合放疗可提高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癌肉瘤 苗勒氏管混合瘤 诊断性刮宫 预后
下载PDF
腹膜原发恶性苗勒管肿瘤的CT、MRI表现(附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旭 肖金生 +3 位作者 王芳 徐鹏 陈宝振 高艳妮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97-800,共4页
目的探讨2例经病理证实的腹膜原发恶性苗勒管肿瘤(PMMTP)的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例经手术证实的PMMTP的CT、MRI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2例中,1例为恶性苗勒管混合瘤(癌肉瘤),1例为腹膜苗勒管腺癌(浆液性乳头状癌),均为左中腹... 目的探讨2例经病理证实的腹膜原发恶性苗勒管肿瘤(PMMTP)的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例经手术证实的PMMTP的CT、MRI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2例中,1例为恶性苗勒管混合瘤(癌肉瘤),1例为腹膜苗勒管腺癌(浆液性乳头状癌),均为左中腹部巨大实性肿块伴液化坏死,均为老年女性,无卵巢病变。结论腹部CT、MRI平扫+增强扫描可以显示腹膜较大肿瘤并分析囊实性成分,可伴随腹膜增厚及结节,结合中老年女性并排除生殖系统尤其卵巢病变,应想到PMMTP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 恶性苗勒管肿瘤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抗苗勒氏管激素在妇科肿瘤领域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4
14
作者 曹冬焱 毕晓宁 沈铿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2,共5页
作为评估卵巢储备功能的指标,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在生殖内分泌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肿瘤治疗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肿瘤生殖学的重视,妇科肿瘤患者的卵巢功能与生育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AMH作为月经周期中相对恒定的指标,在监测妇科肿... 作为评估卵巢储备功能的指标,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在生殖内分泌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肿瘤治疗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肿瘤生殖学的重视,妇科肿瘤患者的卵巢功能与生育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AMH作为月经周期中相对恒定的指标,在监测妇科肿瘤复发、评估妇科肿瘤手术损伤以及指导恶性肿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氏管激素 妇科肿瘤 卵巢储备功能 肿瘤标志物 手术损伤 保留生育功能
原文传递
抗苗勒管激素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倪晶晶 周晓美 苏亦平 《东南国防医药》 2019年第3期277-281,共5页
抗苗勒管激素(AMH)是由睾丸支持细胞和卵泡颗粒细胞合成的糖蛋白二聚体,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是性腺发育及男性性别分化的重要调节因子,对卵泡成熟的调控也有重要作用,故其在生殖内分泌领域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 抗苗勒管激素(AMH)是由睾丸支持细胞和卵泡颗粒细胞合成的糖蛋白二聚体,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是性腺发育及男性性别分化的重要调节因子,对卵泡成熟的调控也有重要作用,故其在生殖内分泌领域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AMH与某些妇科恶性肿瘤相关,在卵巢颗粒细胞瘤的诊断、治疗、随访及监测中的作用日益突显,且对AMH受体阳性卵巢上皮性癌细胞的生长、侵袭、转移及耐药有抑制作用,有望成为特定妇科恶性肿瘤治疗的新药物,并且对于年轻癌症者生育功能的保护,也有一定益处。文章主要对AMH在卵巢颗粒细胞瘤的诊治、卵巢上皮性癌的治疗及年轻癌症患者卵巢功能保护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卵巢颗粒细胞瘤 卵巢上皮性癌 卵巢功能保护
下载PDF
卵巢癌肉瘤的1例报告及其各组分分化起源探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毕莹莹 邢峰 程忠平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142-146,共5页
卵巢癌肉瘤又称恶性中胚叶混合瘤、苗勒瘤,是卵巢恶性肿瘤中一种罕见的组织学类型,其发生率在卵巢恶性肿瘤中占比约1%[1],其组成成分包括恶性上皮成分及肉瘤成分。卵巢癌肉瘤较其他卵巢恶性肿瘤而言,侵袭性强、进展快,大多数肿瘤在诊断... 卵巢癌肉瘤又称恶性中胚叶混合瘤、苗勒瘤,是卵巢恶性肿瘤中一种罕见的组织学类型,其发生率在卵巢恶性肿瘤中占比约1%[1],其组成成分包括恶性上皮成分及肉瘤成分。卵巢癌肉瘤较其他卵巢恶性肿瘤而言,侵袭性强、进展快,大多数肿瘤在诊断时已侵袭至卵巢以外,因此预后不佳,目前尚没有统一、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由于这类肿瘤的罕见性,目前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各组分的来源及患者预后结果等了解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肉瘤 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卵巢肿瘤 组织分化 基因组学
下载PDF
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良珍 章桂红 +2 位作者 邱骏 李静 翁仲颖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2000年第2期167-168,共2页
目的:通过28例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的临床资料,探讨相关因素及适当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72年1月-1997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28例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的临床资料。结果:5年总生存率35.7%。癌肉瘤... 目的:通过28例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的临床资料,探讨相关因素及适当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72年1月-1997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28例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的临床资料。结果:5年总生存率35.7%。癌肉瘤 5年生存率41.7%,中胚叶混合瘤5年生存率31.30(P>0.05)。Ⅰ、Ⅱ期患者5年生存率56.3%,明显高于Ⅲ、Ⅳ期的9.1%(P<0.01)。子宫体积大于妊娠 10周者, 5年生存率 0%,小于 10周者, 5年生存率 53 .0%( P< 0. 01)。已绝经组 5年生存率 38 .9%,高于未绝经组30%(P>0.05)。应用 Cox模型比较术后加放疗或化疗对生存率的影响,放疗组明显高于化疗组,P<0.01。表明化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结论: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生存率与手术病理分期、子宫大小有密切关系,与病理类型、是否绝经无明显关系,术后辅以放疗对提高生存率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12例卵巢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郝金燕 邓晋芳 +4 位作者 刘莉萍 刘文悦 王晨 潘慧 李杰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896-899,共4页
目的分析卵巢、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alignant mullerian mixed tumor,MM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其诊断要点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2008-2013年12例经组织学诊断为卵巢、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病例,观察其... 目的分析卵巢、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alignant mullerian mixed tumor,MM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其诊断要点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2008-2013年12例经组织学诊断为卵巢、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病例,观察其病理组织学特点,分析其免疫表型,结合文献总结MM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 12例MMMT患者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59.6岁。肿瘤发生部位:子宫3例,单侧卵巢8例,双侧卵巢及宫颈管1例。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腹痛及盆腔包块。组织学上包括癌和肉瘤,其中浆液性乳头状癌6例,鳞状细胞癌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5例;软骨肉瘤2例,平滑肌肉瘤4例,横纹肌肉瘤2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3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混合软骨肉瘤1例。免疫组化染色:所有癌成分CK阳性,肉瘤成分Vimentin阳性,其中平滑肌肉瘤h-caldesmon阳性,横纹肌肉瘤Desmin阳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CD10阳性,软骨肉瘤S-100阳性。治疗以手术+术后化疗为主。10例患者随访至2014年10月(2例失访),1例于术后1个月内死亡,7例于术后6~58个月复发,其余2例术后1~2年无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属于恶性上皮-间叶性肿瘤,发病率低,确诊依据组织形态学特征及免疫组化标记综合判断,临床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卵巢 子宫
下载PDF
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的临床诊疗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彤 张楚 +4 位作者 边欣怡 刘丽婷 刘洪 汪辉 余楠 《医学信息》 2021年第8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疗及病理证实的35例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按照组织学来源是否为第二苗勒系统将其分为苗勒组(n=30)与转移组(n=5),... 目的探讨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疗及病理证实的35例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按照组织学来源是否为第二苗勒系统将其分为苗勒组(n=30)与转移组(n=5),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及预后差异。结果苗勒组年龄、绝经人数高于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次、产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痛、阴道流血或流液、体检肿瘤标志物增高、胸闷气促发生率及CA125、C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苗勒组腹胀发生率、腹水含量高于转移组,CA199低于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苗勒组患者行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大网膜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转移组患者行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大网膜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苗勒组主要为卵巢原发肿瘤和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转移组主要为来源于胃、阑尾、直肠、消化道的肿瘤;苗勒组9例误诊,转移组2例误诊;两组存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患者,必须高度重视鉴别诊断,尽早手术探查,尽量切除癌灶,术后辅以有效化疗或放疗,以期获得最佳生存期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 第二苗勒系统 转移肿瘤
下载PDF
原发性卵巢癌肉瘤4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月清 翁雷 +3 位作者 汪希鹏 朱建龙 邱伟民 李淑霞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3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诊治的4例卵巢癌肉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均进行了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辅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随访时间3~12个月,3例无瘤生... 目的探讨卵巢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诊治的4例卵巢癌肉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均进行了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辅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随访时间3~12个月,3例无瘤生存,1例带瘤生存。结论卵巢癌肉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辅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可能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肉瘤 卵巢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