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皖南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胡文海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07年第8期711-714,749,共5页
皖南山区是我国著名的南方亚热带丘陵山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发展基础、科技支撑、发展资金等方面对本区特色农业发展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指出了皖南山区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比较... 皖南山区是我国著名的南方亚热带丘陵山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发展基础、科技支撑、发展资金等方面对本区特色农业发展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指出了皖南山区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比较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尊重农民意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及皖南山区特色农业的发展重点是茶叶、蚕桑、干鲜果、中药材、蜂产品等的生产与基地建设。从合理布局与科学规划、开拓资金来源渠道、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科技兴农、建立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制度和进行组织创新等方面提出了皖南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山区 特色农业 基本原则 基地建设 对策
下载PDF
安徽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恕宏 《池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5,共5页
安徽山区主要分布在皖南和皖西两大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复杂,农业现代化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很多,保护山区生态环境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在"生态+现代"的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总模式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出山地、... 安徽山区主要分布在皖南和皖西两大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复杂,农业现代化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很多,保护山区生态环境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在"生态+现代"的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总模式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出山地、丘岗、盆地(谷地)和库区等各类型区应该选择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现代农业 发展模式 皖南山区 皖西大别山区
下载PDF
皖南山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与对策 被引量:10
3
作者 胡文海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2年第4期34-37,共4页
文章在分析皖南山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经济问题基础上 ,提出了适合皖南山区的 5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1)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2 )旅 -农 -工 -贸联动发展模式 ;(3)生态恢复与重建模式 ;(4)山区综合开发模式 ;(5 )庭院生态经济模式。文章最... 文章在分析皖南山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经济问题基础上 ,提出了适合皖南山区的 5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1)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2 )旅 -农 -工 -贸联动发展模式 ;(3)生态恢复与重建模式 ;(4)山区综合开发模式 ;(5 )庭院生态经济模式。文章最后对皖南山区发展生态经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 发展模式 发展对策 安徽 人口 耕地 山地灾害
下载PDF
皖南山区中华猕猴桃的气候适宜性区划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向阳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1996年第2期73-74,84,共3页
本文在简要分析皖南山区气候特征的基础上,根据中华猕猴桃的生长习性,提出了发展中华猕猴桃的适宜栽培高度区划,为合理利用山区气候资源发展猕猴桃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中华猕猴桃 气候适宜性 皖南山区 藤本果树
下载PDF
皖南山区肖坑林场秋季植物花粉形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春蕾 周忠泽 +1 位作者 周非 龙聪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2,共12页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皖南山区肖坑林场10月开花的26科41属42种2变种的花粉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44种植物包含草本植物38种、木本植物6种,其中菊科(Compositae)植物有11种。花粉类型以萌发孔为3孔沟为主,占52.3%;还...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皖南山区肖坑林场10月开花的26科41属42种2变种的花粉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44种植物包含草本植物38种、木本植物6种,其中菊科(Compositae)植物有11种。花粉类型以萌发孔为3孔沟为主,占52.3%;还包含单沟、3沟、多沟、散沟、3孔和多孔等类型。外壁纹饰以细网状和具刺(包括刺状、微刺状、条纹-微刺状、微刺-穿孔状、长刺状和刺突状)为主,分别占27.3%和47.7%;还有粗网状、颗粒状、棒状和条纹状纹饰等。对这些种类花粉形态特征的观察和描述可为第四纪地层花粉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也可作为中低山暖湿气候环境的代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山区 肖坑林场 花粉类型 外壁纹饰
下载PDF
皖南山区冷浸田水稻垄作覆膜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文军 张祥明 +1 位作者 郭熙盛 凌国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0期10405-10406,10409,共3页
[目的]探讨皖南山区冷浸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垄作和覆膜栽培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垄作和覆膜栽培能够提高冷浸田土壤温度,促进水稻早期的生长发育,提高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水稻增产129.8~65... [目的]探讨皖南山区冷浸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垄作和覆膜栽培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垄作和覆膜栽培能够提高冷浸田土壤温度,促进水稻早期的生长发育,提高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水稻增产129.8~652.5kg/hm2,增产率达2.25%~11.32%。[结论]垄作和覆膜栽培两者结合的增产效果优于单一垄作处理,其中以窄垄+覆膜栽培增产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山区 冷浸田 垄作栽培 覆膜栽培
下载PDF
皖南有性系茶树品种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测定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奕鼎 王文杰 +4 位作者 王烨军 方吴云 丁勇 吴琼 黄建琴 《中国茶叶加工》 2011年第2期41-44,共4页
为了解皖南有性系茶树品种茶籽的油脂品质,选取了6个有性系茶树品种的茶籽,按照油料种籽含油量测定法(GB/T 14488.1-93)测定茶籽油含量,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茶籽种仁油脂平均含量为34.55%。茶籽油含有12种脂... 为了解皖南有性系茶树品种茶籽的油脂品质,选取了6个有性系茶树品种的茶籽,按照油料种籽含油量测定法(GB/T 14488.1-93)测定茶籽油含量,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茶籽种仁油脂平均含量为34.55%。茶籽油含有12种脂肪酸,其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占脂肪酸总量98.71%。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和硬脂酸,平均含量18.06%;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油酸,平均含量57.65%;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和亚麻酸,平均含量23.01%。由此表明皖南茶籽油是典型的油酸——亚油酸型油脂,既可作为工业用油原料,精炼后也可成为优质食用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山区 有性系茶树品种 茶籽油 气相色谱测定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皖南山区养老状况和养老机制研究——以黄山市黟县四镇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潘仙华 陈彧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9-12,共4页
通过对安徽黄山黟县四镇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总结出皖南山区养老的基本情况,提出了优化皖南山区农村养老机制的设想。
关键词 皖南山区 家庭养老 养老意识
下载PDF
皖南山区草地资源开发与畜牧业发展
9
作者 柯来章 阎伍玖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5年第1期90-91,共2页
皖南山区自然条件优越,草地资源丰富,然而目前皖南山区畜牧业生产相当落后,林牧矛盾和农牧矛盾比较突出, 限制了山区农业经济以及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通过对皖南山区草地资源和畜牧业现状的分析,讨论了皖南山区畜牧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 皖南山区自然条件优越,草地资源丰富,然而目前皖南山区畜牧业生产相当落后,林牧矛盾和农牧矛盾比较突出, 限制了山区农业经济以及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通过对皖南山区草地资源和畜牧业现状的分析,讨论了皖南山区畜牧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山区草地资源、大力发展皖南畜牧业的战略措施、以促进山区草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皖南畜牧业的发展、促进皖南山区"三农"问题的解决及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发展 草地资源 山区农业 皖南山区 三农”问题 战略措施 国民经济 山区草地 畜牧业生产 畜牧业现状
下载PDF
皖南山区脐橙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晓群 柯咏平 张爱民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6年第1期34-37,共4页
利用1953-2003年实测气象资料,通过与秭归地区脐橙种植的主要气候指标及脐橙生长发育所需的气候条件进行对比,分析了皖南山区的水热特点以及近年的变化趋势,评价了当地脐橙种植的气候适宜性。结果表明:与秭归相比,皖南山区的降水、日照... 利用1953-2003年实测气象资料,通过与秭归地区脐橙种植的主要气候指标及脐橙生长发育所需的气候条件进行对比,分析了皖南山区的水热特点以及近年的变化趋势,评价了当地脐橙种植的气候适宜性。结果表明:与秭归相比,皖南山区的降水、日照条件相似,但热量条件差异较大;皖南山区≥10℃积温偏少影响脐橙品质,冬季极端最低气温过低是脐橙种植的主要限制因子;近年来气候变暖使得皖南山区的热量条件有所改善,对提高脐橙品质有利,但冬季热量条件与脐橙安全越冬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因此,目前脐橙在皖南山区只能利用暖坡地带有限种植,还要注意防范冬季冻害和伏秋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橙 气候适宜性 气候变化 皖南山区
下载PDF
皖南山区无花果气候适应性及开发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向阳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3年第2期93-94,共2页
通过对无花果适宜的栽培气候生态条件的分析,评价了皖南山区栽植无花果的气候适宜性程度及其开发前景,为合理利用山区气候资源发展无花果生产提供依据。
关键词 皖南山区 无花果 气候适应性 栽培 生态条件 资源开发
下载PDF
皖南山区社屋坑泥石流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洪 张承云 费玲玲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0年第10期86-90,共5页
皖南山区地质构造条件特殊,地势险峻,在突发暴雨的情况下易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本文根据现场调查,从地质、物源、水源等方面分析皖南山区社屋坑泥石流形成条件,计算泥石流流体重度、流速、流量、一次泥石流过程总量、冲击力、爬高、弯... 皖南山区地质构造条件特殊,地势险峻,在突发暴雨的情况下易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本文根据现场调查,从地质、物源、水源等方面分析皖南山区社屋坑泥石流形成条件,计算泥石流流体重度、流速、流量、一次泥石流过程总量、冲击力、爬高、弯道超高等特征参数,提出工程治理与生物防护相结合的措施,加强泥石流监测与管理力度,构建完整的泥石流防护体系,为皖南山区泥石流调查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形成条件 基本特征 皖南山区
下载PDF
防治陡坡桑园严重水土流失的种植模式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万民 程庆杏 吴百林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4年第3期93-95,共3页
为防治陡坡桑园严重的水土流失 ,通过 4种种植模式对比试验分析查明 ,实施茶桑间种模式 ,能够较好地解决陡坡桑园土壤侵蚀严重的问题 ,其多年平均侵蚀模数由原来的 10 0 0t/(km2 ·a)左右 ,减少到 10 0t/(km2 ·a)左右。建议推... 为防治陡坡桑园严重的水土流失 ,通过 4种种植模式对比试验分析查明 ,实施茶桑间种模式 ,能够较好地解决陡坡桑园土壤侵蚀严重的问题 ,其多年平均侵蚀模数由原来的 10 0 0t/(km2 ·a)左右 ,减少到 10 0t/(km2 ·a)左右。建议推广应用这一模式 ,对严重水土流失的陡坡桑园加以改造 ,以促进山区坡地开发的永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 陡坡桑园 水土流失 种植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