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in tree ring's δ^(13)C of Picea crassifolia in the Qilian Mountains:climatic significance and responses to rising CO_2
1
作者 XiaoHong Liu WenLing An +4 位作者 ErYuan Liang WenZhi Wang XueMei Shao Lei Huang DaHe Qin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11年第2期93-102,共10页
Abstract:The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δ13C) of tree rings was used to assess changes in intrinsic water-use efficiency (Wi) to increasing atmospheric CO2 and climate change during the period of 1891–2003. F... Abstract:The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δ13C) of tree rings was used to assess changes in intrinsic water-use efficiency (Wi) to increasing atmospheric CO2 and climate change during the period of 1891–2003. Five Qinghai spruce (Picea crassifolia) stands were selected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growing along a precipitation gradient. All five δ13C were correlated to each other, but two sites (DDS and CLS), which are far from the main body of the mountains, show relative weak connections to other sites. Although trees at all sites had improved their Wi in response to increasing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spruce growing in the regions far away from the main body of the mountains were less sensitive to improved Wi than those of other sites. Based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arbon isotope discrimination (Δ) and 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 (PDSI), the drought history covering the period of 1891–2003 was reconstructed in the study region. The two most severe drought epochs of the late 1920s and the last decade were caused by reduced precipitation and climate warming, respectively. Our results will be useful in assessing any further spatial climate-related bioclimatic in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e-ring δ13C intrinsic water-use efficiency drought history Picea crassifolia Qilian motmtains
下载PDF
基于GIS的大兴安岭盘古林场森林生态功能等级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袁野 刘兆刚 董灵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8-114,共7页
森林生态功能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所形成的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与效用。基于GIS软件数据编辑、分析和制图功能,通过反映森林生物量、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结构的有关特征因子,针对2012年大兴安岭盘古林场森林资源... 森林生态功能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所形成的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与效用。基于GIS软件数据编辑、分析和制图功能,通过反映森林生物量、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结构的有关特征因子,针对2012年大兴安岭盘古林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按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来综合评定大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等级。结果表明:(1)大兴安岭盘古林场森林生态功能指数为0.599 7,其中生态功能等级为优的林分仅占7.26%,中等林分占92.74%,该地区森林生态功能整体处于中等等级;(2)从森林类型的角度分析,各林型生态功能指数排序依次为:针阔混交林(0.628 9)>阔叶混交林(0.613 5)>针叶相对纯林(0.602 4)>针叶混交林(0.588 2)>阔叶相对纯林(0.574 7)>针叶纯林(0.552 5)>阔叶纯林(0.543 5);(3)从龄组的角度分析,近熟林(0.602 4)和过熟林(0.602 4)生态功能指数较大,成熟林(0.598 8)和中龄林(0.598 8)次之,幼龄林(0.588 2)最小;(4)从优势树种的角度分析,云杉(0.613 5)>山杨(0.606 1)>落叶松(0.598 8)=樟子松(0.598 8)=白桦(0.598 8)>杨树(0.595 2)=柳树(0.595 2);(5)从河流的影响角度分析,距离越小,小班受到河流的影响越大,小班的生态功能越好;(6)从道路的影响角度分析:距离越小,小班受到道路的影响越大,小班的生态功能越差。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森林资源的合理分配、森林健康经营、森林内部价值外部化、林业补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森林生态功能等级 森林生态功能指数 GIS
下载PDF
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移民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闽剑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69,共4页
宁夏生态移民工程四年来,在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恢复生态环境、拓宽致富渠道、减轻人口压力、促进民族团结、有效利用土地资源、降低扶贫成本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益。同时,也存在搬迁规模与安置能力矛盾突出、资金紧缺、迁出群众生产能... 宁夏生态移民工程四年来,在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恢复生态环境、拓宽致富渠道、减轻人口压力、促进民族团结、有效利用土地资源、降低扶贫成本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益。同时,也存在搬迁规模与安置能力矛盾突出、资金紧缺、迁出群众生产能力差、设施配套不够完善、土地开发面积不足以及社会事业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从政策保障的高度对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移民工作进行研究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南部山区 生态移民 生态环境
下载PDF
以五泉山公园为例浅析兰州地区山地园林景观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华 张萍 《山西建筑》 2008年第1期350-351,368,共3页
针对兰州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兰州山地园林的代表五泉山公园为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其园林景观元素和景观空间秩序的特点,以期为兰州地区未来山地景观设计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和方法。
关键词 山地园林 景观元素 景观空间秩序
下载PDF
辽东山区核桃楸果材林复合经营技术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福玉 王巨斌 胡万良 《辽宁林业科技》 2015年第5期10-14,18,共6页
通过间伐调整核桃楸果材林的郁闭度,并在林冠下套种山野菜、中草药。结果表明:不同郁闭度对核桃楸林分的胸径、树高生长及林木单株结实量影响显著。郁闭度0.6、每公顷保留300株的林分总结实量最高。套种的穿龙薯蓣、细辛、东北铁线莲、... 通过间伐调整核桃楸果材林的郁闭度,并在林冠下套种山野菜、中草药。结果表明:不同郁闭度对核桃楸林分的胸径、树高生长及林木单株结实量影响显著。郁闭度0.6、每公顷保留300株的林分总结实量最高。套种的穿龙薯蓣、细辛、东北铁线莲、龙牙楤木、轮叶党参、唐松草、大叶芹和日本大叶芹的平均单株产量均随着林分郁闭度增大而减小。核桃楸果材林复合经营以林分郁闭度0.6为宜,坚果产量、山野菜和中药材产量高,经济效益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山区 核桃楸果材林 冠下套植
下载PDF
山区综合开发中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考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晓梦 丁向阳 徐玉成 《河南林业科技》 2008年第3期44-45,共2页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总面积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9%。加快山区开发建设的步伐,必将对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山区要发展,潜力在林业。林业在山区可持续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山区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重要支...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总面积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9%。加快山区开发建设的步伐,必将对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山区要发展,潜力在林业。林业在山区可持续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山区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协调山区其他产业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开发 林业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生态水文学——一门应对环境危机的新兴交叉学科 被引量:3
7
作者 牛跃 刘洋 高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13475-13476,共2页
回顾了生态水文学学科产生的背景,国内外研究发展动向以及该学科的研究内容。并指出该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对于云南山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生态水文学 环境危机 水环境 生态系统类型 云南山地
下载PDF
沂蒙山区农村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成彬 马志忠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79-180,共2页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对沂蒙山区农村体育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沂蒙山区农村体育锻炼场地依然匮乏、农民体育健身知识少、体育活动的组织缺乏,全民健身工程不能够深入到农村基层等问题,提出了沂蒙山区农村...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对沂蒙山区农村体育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沂蒙山区农村体育锻炼场地依然匮乏、农民体育健身知识少、体育活动的组织缺乏,全民健身工程不能够深入到农村基层等问题,提出了沂蒙山区农村体育的发展对策,为党和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为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搞好农村体育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蒙山区 农村体育 现状 发展对策
下载PDF
制度创新与天山南北坡经济带协调发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冯怀珍 马海霞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5-8,共4页
制度创新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机制。天山南北坡经济带内兵地油并存的制度约束严重制约着该区域经济协调的发展。本文全面冷静地分析了天山南北坡经济带存在的若干体制性障碍,主要包括思想观念障碍、体制与制度性障碍、地区利益障... 制度创新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机制。天山南北坡经济带内兵地油并存的制度约束严重制约着该区域经济协调的发展。本文全面冷静地分析了天山南北坡经济带存在的若干体制性障碍,主要包括思想观念障碍、体制与制度性障碍、地区利益障碍、政策落实障碍等,并审慎地探索、研究通过制度创新推进天山南北坡经济带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与基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创新 天山南北坡经济带 协调发展
下载PDF
兰州北山绿化区植被种类组成数量特征初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世虎 宁宝山 《甘肃林业科技》 2011年第4期1-6,13,共7页
应用植物群落生态学知识对兰州市北山绿化区植被的种类组成数量特征进行研究,把天然植物群落中样方调查法及植物群落学的理论,运用到人工群落中来。通过调查研究,对物种重要值、垂直结构和径级结构等的分析,综合考虑生态恢复的知识和景... 应用植物群落生态学知识对兰州市北山绿化区植被的种类组成数量特征进行研究,把天然植物群落中样方调查法及植物群落学的理论,运用到人工群落中来。通过调查研究,对物种重要值、垂直结构和径级结构等的分析,综合考虑生态恢复的知识和景观生态学知识,对其绿化群落的种类组成进行数量分析,为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 植被群落 重要值 垂直结构 径级结构
下载PDF
青海大通老爷山朝山会考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荣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80-85,共6页
青海省大通县的部分民众崇信道教中奉为"北方之神"的"真武大帝",当地"老爷山朝山会"是移植武当山地区朝拜"真武"的朝山礼俗,时间约在明代万历年间,并且发展成为该地区民众世代延续的重要朝拜... 青海省大通县的部分民众崇信道教中奉为"北方之神"的"真武大帝",当地"老爷山朝山会"是移植武当山地区朝拜"真武"的朝山礼俗,时间约在明代万历年间,并且发展成为该地区民众世代延续的重要朝拜祈福、进香、还愿的民间习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大通县 老爷山朝山会 朝山习俗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与地质公园保护性开发——以四川省华蓥山地质公园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康嘉 周申立 +1 位作者 轩福华 尹义星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5年第6期97-101,共5页
在分析四川华蓥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色和开发价值基础上,提出运用科学发展观保护性开发地质公园、建立和谐地质公园是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一条良性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可持... 在分析四川华蓥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色和开发价值基础上,提出运用科学发展观保护性开发地质公园、建立和谐地质公园是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一条良性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地质遗迹得以保护和开发、地质旅游资源持续利用、地质公园价值得以实现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公园 科学发展观 保护性开发 四川华蓥山
下载PDF
山地生态校园规划及实证研究
13
作者 黄世国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01-302,共2页
本文通过分析山地生态校园规划的特色性和科学内涵,结合重庆工学院花溪校区校园规划实例,深入阐述山地生态校园规划的理念和思路,以期待为山地校园规划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山地校园 生态校园 规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