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es of cytochrome P450 genes in mulberry(Morus notabilis) 被引量:5
1
作者 Bi Ma Yiwei Luo +4 位作者 Ling Jia Xiwu Qi Qiwei Zeng Zhonghuai Xiang Ningjia H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9期887-901,共15页
Cytochrome P450 S play critical roles in the biosynthesis of physiologically important compounds in plants.These compounds often act as defense toxins to prevent herbivory.In the present study,a total of 174 P450 gene... Cytochrome P450 S play critical roles in the biosynthesis of physiologically important compounds in plants.These compounds often act as defense toxins to prevent herbivory.In the present study,a total of 174 P450 genes of mulberry(Morus notabilis C.K.Schn) were identified based on bioinformatics analyses.These mulberry P450 genes were divided into nine clans and 47 families and were found to be expressed in a tissue-preferential manner.These genes were compared to the P450 genes in Arabidopsis thaliana.Families CYP80,CYP92,CYP728,CYP733,CYP736,and CYP749 were found to exist in mulberry,and they may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biosynthesis of mulberry secondary metabolites.Analyses of the functional and metabolic pathways of these genes indicated that mulberry P450 genes may participate in the metabolism of lipids,other secondary metabolites,xenobiotics,amino acids,cofactors,vitamins,terpenoids,and poiyketides.These results provide a foundation for understanding of the structures and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mulberry P450 ge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tochrome P450 METABOLISM morus notabilis pathway SILKWORM
原文传递
桑树NAC基因家族鉴定与生根粉处理下表达模式分析
2
作者 王艺琳 豆浩 +2 位作者 邓鹏 周鑫 权金娥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9-640,共12页
【目的】探究桑树NAC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并研究1000 mg·L^(-1)生根粉(ABT)处理对该基因产生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桑树NAC转录因子的功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川桑NAC基因家族进行基因鉴定,并分析其理化性质... 【目的】探究桑树NAC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并研究1000 mg·L^(-1)生根粉(ABT)处理对该基因产生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桑树NAC转录因子的功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川桑NAC基因家族进行基因鉴定,并分析其理化性质、保守基序、顺式作用元件、系统进化树、蛋白三级结构及互作关系,并选用‘果桑大十’作为试验材料,经ABT处理后,分析其4个时期(10、20、30、40 d)NAC基因家族的表达模式。【结果】桑树NAC基因家族共有92个成员,分为22个亚家族,亚家族成员广泛分布于细胞核,且具有相似的保守结构。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桑树NAC基因家族对激素具有较强的响应能力。蛋白三级结构显示同一亚家族的蛋白空间结构相似,且功能相同,这可能与其进化同源性有关。ABT处理后,NAC基因家族的表达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而MnNAC91、MnNAC67、MnNAC28在对照组(CK)中呈现较高的表达水平。【结论】NAC基因家族功能相对稳定,在整个进化过程中无明显变化;ABT可促进NAC基因家族表达,尤其是MnNAC75、MnNAC104、MnNAC7、MnNAC30、MnNAC101、MnNAC83、MnNAC102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并与拟南芥的结构功能相似,推测对抗干旱胁迫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NAC基因家族 鉴定分析 生物信息 元件分析
下载PDF
桑树Aux/IAA基因家族鉴定与IBA处理下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冯曦 豆浩 +2 位作者 孙佳佳 孙慧娟 毕会涛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6期936-948,共13页
【目的】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桑树Aux/IAA基因家族成员,并研究在IBA处理下对该家族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桑树Aux/IAA基因家族的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本地川桑全基因组数据对桑树Aux/IAA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分析,包括... 【目的】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桑树Aux/IAA基因家族成员,并研究在IBA处理下对该家族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桑树Aux/IAA基因家族的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本地川桑全基因组数据对桑树Aux/IAA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分析,包括蛋白质理化性质分析、系统进化树构建、基因结构分析、蛋白质三级结构及蛋白互作关联分析、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并以“强桑1号”扦插枝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1000 mg·L^(-1) IBA处理和清水对照处理,分析处理后10、20、30、40 d的MnAux/IAA基因家族的表达模式。【结果】MnAux/IAA基因家族共有51个成员,分为8个亚家族,AtIAA基因家族分布在其中6个亚家族中;51个基因家族成员均有外显子和内含子,仅有1个成员无UTR;顺式作用元件表明,MnAux/IAA基因家族对光、激素、逆境胁迫等都有相应的调控作用;蛋白质同族进化序列的基因结构相似度较高,但族间差异较大;IBA处理后,47个基因表达量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而基因MnAux/IAA34、MnAux/IAA33、MnAux/IAA32在表达量上有较大程度的下降。【结论】MnAux/IAA基因家族功能相对稳定,在家族进化过程中无明显变化;IBA具有促进Aux/IAA基因表达的作用;MnAux/IAA34、MnAux/IAA33、MnAux/IAA32与AtARF2同源性较高,推测具有调控叶片衰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Aux/IAA基因家族 进化分析 基因表达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桑树PHR家族基因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韩利红 刘潮 +2 位作者 刘学林 刘芸伟 苏娅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5991-5999,共9页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矿质营养元素之一,磷饥饿响应(phosphate starvation response, PHR)基因在调节植物磷素吸收中起着重要作用。鉴定桑树磷饥饿响应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分析其生物信息学特征,为桑树PHR家族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基础。...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矿质营养元素之一,磷饥饿响应(phosphate starvation response, PHR)基因在调节植物磷素吸收中起着重要作用。鉴定桑树磷饥饿响应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分析其生物信息学特征,为桑树PHR家族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基础。从桑树基因组数据库中获得桑树PHR转录因子序列,利用GSDS、ExPASy、MEGA、MEME、psRNATarget、STRING等软件和网上转录组数据,对桑树PHR家族成员的基因结构、蛋白理化性质、保守基序、系统进化、基因组织表达、调控miRNA和蛋白互作网络进行分析。从桑树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2个PHR基因家族成员,氨基酸数介于256~1 529之间,83.3%的成员属于酸性蛋白,所有成员均为亲水性蛋白。进化分析显示,MnPHR转录因子归为9个聚类组,各聚类组含有1~2个MnPHR成员。外显子数为6、7、8、19的MnPHR编码基因成员分别有7个、3个、1个、1个,同一聚类组中的基因结构类似。发现4个保守性较强的基序,所有MnPHR转录因子均含有基序1~4,聚类组Ⅰ~Ⅳ的MnPHR转录因子缺少基序6。基因组织表达分析发现10个桑树PHR基因在不同组织中有表达,且存在组织特异性,部分基因转录可能受miRNA的调控。MnPHR1的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发现,其主要参与了纤维素合成和转录因子表达调控等生物学过程。桑树PHR家族基因结构和氨基酸序列具有较强的保守性,其组织表达和蛋白互作网络结果表明该家族基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营养吸收过程中发挥作用。本研究结果为深入开展桑树磷吸收和转运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验证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morus notabilis) 磷饥饿响应转录因子 基因表达 MICRORNA
原文传递
川桑(Morus notabilis)枝条的药用化学成分分离鉴定 被引量:4
5
作者 甄攀 倪刚 +3 位作者 郭伟强 史国茹 陈若云 于德泉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7-312,共6页
桑树的枝条是传统的中药材,以我国特有野生桑种质资源川桑(Morus notabilis)的枝条为材料,提取分离药用化学成分。桑枝粉首先采用95%乙醇粗提、减压浓缩,然后分别用硅胶柱色谱、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反相C_(18)柱色谱、葡聚糖凝... 桑树的枝条是传统的中药材,以我国特有野生桑种质资源川桑(Morus notabilis)的枝条为材料,提取分离药用化学成分。桑枝粉首先采用95%乙醇粗提、减压浓缩,然后分别用硅胶柱色谱、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反相C_(18)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技术以及制备型HPLC色谱仪等,对提取物中的化合物进行富集和分离、纯化,共得到13种单体化合物。经波谱分析以及与已有研究文献的相关信息对比分析,鉴定13种化合物分别为川桑素A(1)、桑辛素I(2)、桑呋喃B(3)、桑酮T(4)、桑酮C(5)、桑酮U(6)、5,5'-双丁氧基-2,2'-双呋喃(7)、异香草醛(8)、丁香醛(9)、东莨菪素(10)、反式-3,5-二甲氧基-4-羟基肉桂醛(11)、对羟基-苯甲醛(12)、川桑素L(13)。编号为2~13的12种化合物系首次从川桑中分离的已知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3(川桑素L)为一种新的天然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桑 枝条 药用化学成分 色谱 波谱 川桑素L
下载PDF
川桑的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甄攀 倪刚 +3 位作者 陈晓光 陈若芸 杨翰泽 于德泉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9-582,共4页
从川桑树枝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黄酮类化合物,命名为notabilisin K(1),4个已知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morusin(2)、mulberrofuran A(3)、neocyclomorusin(4)和mornigrol F(5),化合物2--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出来... 从川桑树枝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黄酮类化合物,命名为notabilisin K(1),4个已知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morusin(2)、mulberrofuran A(3)、neocyclomorusin(4)和mornigrol F(5),化合物2--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出来。notabilisin I和notabilisin J对HCT-116、Hep G2、A2780细胞有一定的杀伤作用,IC50为1.47--5.46μmol·L-1;Morusin对5种人肿瘤细胞(BGC823、A2780、HCT-116、Hep G2和NCI-H1650)都有较强的杀伤作用,IC50为0.74--1.58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桑 黄酮 川桑素 细胞毒作用
原文传递
桑树类甜蛋白家族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潮 韩利红 +4 位作者 宋培兵 王德琴 袁国芳 王海波 唐利洲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98-1006,共9页
为了全面分析桑树类甜蛋白家族基因特征,从桑树全基因组中鉴定类甜蛋白家族(Thaumatin-like protein,TLP)基因,并对基因结构和组成、蛋白质结构域和系统进化以及密码子使用特性进行分析。通过研究,筛选并鉴定了25个桑树TLP家族成员。多... 为了全面分析桑树类甜蛋白家族基因特征,从桑树全基因组中鉴定类甜蛋白家族(Thaumatin-like protein,TLP)基因,并对基因结构和组成、蛋白质结构域和系统进化以及密码子使用特性进行分析。通过研究,筛选并鉴定了25个桑树TLP家族成员。多数具有典型的索马甜家族标签和保守氨基酸残基。基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2个TLP基因家族成员含有1个内含子,10个成员含有2个内含子,且内含子相位较保守。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桑树TLP分为8个聚类组,组内序列一致性较高。密码子偏性分析结果显示,桑树TLP家族基因密码子第3位的核苷酸使用偏性较弱,多数基因的进化主要是由碱基随机突变造成的,属于低表达基因,少数基因受自然选择压力影响,基因表达水平较高,在植物响应环境胁迫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类甜蛋白 系统进化 密码子偏性
下载PDF
桑树SPL转录因子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韩利红 刘潮 +2 位作者 赵明玉 胡丽娟 胡玉霜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3-42,共10页
SQUAMOSA启动子结合类蛋白质(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 protein-like,SPL)是一类植物生长发育和应对胁迫相关的重要转录因子。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川桑(Morus notabilis)基因组中鉴定到15个SPL基因,进化分析将其归为8个聚类组,其具... SQUAMOSA启动子结合类蛋白质(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 protein-like,SPL)是一类植物生长发育和应对胁迫相关的重要转录因子。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川桑(Morus notabilis)基因组中鉴定到15个SPL基因,进化分析将其归为8个聚类组,其具有保守的基因结构和氨基酸基序,在拟南芥和水稻中存在多个直系同源基因,预测到7个MnSPLs基因的表达受miR156/157调控,MnSPLs在桑树多个组织中检测到表达,其中6个基因在5类组织中均有较高表达量,部分基因主要在冬芽和雄花中有较高表达量,MnSPL基因存在组织表达特异性,在桑树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川桑 SPL基因 转录因子 miR156/157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桑树叶片中不同环氧鲨烯环化酶类基因的表达与三萜类化合物组成和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丁光宇 梁九波 +6 位作者 王裕鹏 李文生 张少宇 刁杨洋 王刘清 来烽伟 何宁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85-792,共8页
由环氧鲨烯环化酶(OCS)催化的环化反应是氧化鲨烯合成三萜类化合物的第一步反应。通过对野生桑种川桑(Morus notabilis)、栽培桑种广东桑(Morus atropurpurea)桑叶中不同OCS基因的表达分析及桑叶中三萜类化合物组成和含量检测,探究桑树... 由环氧鲨烯环化酶(OCS)催化的环化反应是氧化鲨烯合成三萜类化合物的第一步反应。通过对野生桑种川桑(Morus notabilis)、栽培桑种广东桑(Morus atropurpurea)桑叶中不同OCS基因的表达分析及桑叶中三萜类化合物组成和含量检测,探究桑树中三萜类化合物合成的关键酶。通过与拟南芥(Arabidopis thaliana)的OCS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在川桑基因组中共鉴定得到12个OCS基因。半定量RT-PCR检测发现有9个OCS基因在川桑与广东桑的叶片中均有表达,其中MnPEN1、MnPEN2、MnPEN4基因的表达水平在2个桑种的叶片中差异较明显。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发现川桑与广东桑叶片中的三萜类化合物组成有着较大差异,川桑的叶片中含有较多的α-香树素,广东桑叶片中的羊毛甾醇含量明显较高;而与这2种化合物合成相关的MnLAS、MnPEN1、MnPEN2、MnPEN4基因的表达水平在2个桑种之间也存在差异。推测在2个供试桑种的桑叶中,由于OCS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使相关三萜类化合物合成酶的活性不同,这是造成2个桑种桑叶中三萜类化合物组成和含量差异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萜类化合物 环氧鲨烯环化酶基因 川桑 广东桑 半定量RT-PCR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川桑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鉴定与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裕鹏 梁九波 +3 位作者 丁光宇 李文生 杨光伟 何宁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2-591,共10页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PI)主要参与蛋白酶活性的调节,植物SPI具有抵御病原菌侵染和昆虫取食危害的功能。通过比对MEROPS数据库以及保守氨基酸基序的分析,在川桑(Morus notabilis)基因组中鉴定到34个SPI蛋白。这些SPI蛋白可分为Kunitz、Se...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PI)主要参与蛋白酶活性的调节,植物SPI具有抵御病原菌侵染和昆虫取食危害的功能。通过比对MEROPS数据库以及保守氨基酸基序的分析,在川桑(Morus notabilis)基因组中鉴定到34个SPI蛋白。这些SPI蛋白可分为Kunitz、Serpin和PI-Ⅰ3个家族,依据氨基酸序列中的半胱氨酸残基数目又将Kunitz家族成员分为4类。氨基酸多序列比对表明Serpin和PI-Ⅰ家族成员在序列上相对保守。基于川桑根、皮、花、芽、叶的RNAseq数据量化的RPKM值分析发现不同类型SPI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存在差异,暗示川桑不同类型SPI行使不同的生物学功能。以广东桑(Morus atropurpurea)品种粤桑-69851的幼叶作为创伤处理材料,检测PI-Ⅰ家族的6个SPI基因对创伤诱导响应的表达模式,其中有4个基因不同程度地受到创伤诱导而上调表达,推测它们在桑树防御昆虫咬食危害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桑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基因家族 表达模式
下载PDF
川桑Jacalin类凝集素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宏宏 梁九波 +1 位作者 刁杨洋 何宁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3-320,共8页
Jacalin类凝集素(jacalin-related lectin,JRL)是一类具有1个或多个Jacalin结构域的蛋白质,在植物抗病和抗虫等防御相关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川桑基因组数据,通过比对公共蛋白质数据库及对保守氨基酸基序的分析,鉴定到22个含有Jaca... Jacalin类凝集素(jacalin-related lectin,JRL)是一类具有1个或多个Jacalin结构域的蛋白质,在植物抗病和抗虫等防御相关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川桑基因组数据,通过比对公共蛋白质数据库及对保守氨基酸基序的分析,鉴定到22个含有Jacalin结构域的桑树JRL的编码基因,分别命名为MnJRL1~MnJRL22,其中20个川桑JRL只含有一个Jacalin结构域。川桑JRL基因上游含有多个响应植物激素和胁迫因子的转录调控因子结合位点,推测川桑JRL家族基因能够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刺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22个MnJRL基因在川桑根、皮、茎、花和叶5个组织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桑树JRL基因呈现组织表达特异性。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有10个桑树JRL基因在经过机械创伤和家蚕咬食处理之后的桑树叶片中上调表达,推测其在桑树防御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桑 Jacalin类凝集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桑树bHLH转录因子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惠甜 沈兵琪 +5 位作者 王连春 卜晓真 邓浪 包昌艳 周凡 李辰晖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5624-5637,共14页
本研究旨在鉴定桑树bHLH基因,并分析预测其理化性质和保守结构域,以期为研究bHLH转录因子在桑树的生长发育、抗逆胁迫以及信号转导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本研究使用桑树全基因组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桑树的b HLH转录因子进行了鉴... 本研究旨在鉴定桑树bHLH基因,并分析预测其理化性质和保守结构域,以期为研究bHLH转录因子在桑树的生长发育、抗逆胁迫以及信号转导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本研究使用桑树全基因组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桑树的b HLH转录因子进行了鉴定与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桑树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73个b HLH转录因子,经过系统进化分析,将其分为四个进化大组,11个亚组;bHLH转录因子间理化性质差别和跨度较大,59.1%的等电点小于7,呈弱酸性;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bHLH转录因子有两个高度保守的结构域并含有H5-E9-R13保守序列,N端的碱性氨基酸区与DNA结合位点有关,C端的HLH区形成螺旋-环-螺旋结构并且与形成二聚体有关,共含有5种保守元件;保守元件分析表明,bHLH基因家族只含有一个HLH保守结构域结构;蛋白互作分析结果表明,相似的功能或者相近的生理过程可能由不同的蛋白控制。鉴定和分析桑树bHLH转录因子家族,既可以为桑树的抗旱、胁迫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分子生物学理论基础,又可以为分子改良桑树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改良桑椹的果实品质,进一步提高桑椹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morus notabilis) bHLH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学分析 全基因组鉴定 蛋白质互作
原文传递
川桑的种子萌发及染色体核型鉴定 被引量:7
13
作者 轩亚辉 李杨 +2 位作者 王圣 向仲怀 何宁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57-960,共4页
野生桑树种质资源川桑(Morus notabilis Schneid)作为桑树基因组测序的桑种,是研究桑树染色体和功能基因的重要材料。将从四川省雅安市采集的野生川桑种子人工去皮后在MS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实现了野生川桑种子室内培养条件下的萌发,种子... 野生桑树种质资源川桑(Morus notabilis Schneid)作为桑树基因组测序的桑种,是研究桑树染色体和功能基因的重要材料。将从四川省雅安市采集的野生川桑种子人工去皮后在MS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实现了野生川桑种子室内培养条件下的萌发,种子萌发率高达85.7%。分别以萌发幼苗的叶片和根尖为材料,采用去壁低渗法制备染色体标本进行核型鉴定,结果显示川桑幼苗组织体细胞有14条染色体,并组成7对,即2n=2x=14。川桑种子的室内萌发解决了进行川桑功能基因组研究时受材料限制的难题;染色体核型鉴定的结果验证了桑树染色体基数为7(x=7)的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桑 种子萌发 种皮剥除 染色体核型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genes involved in the jasmonate biosynthetic and signaling pathways in mulberry(Morus notabilis) 被引量:3
14
作者 Qing Wang Bi Ma +4 位作者 Xiwu Qi Qing Guo Xuwei Wang Qiwei Zeng Ningjia H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7期663-672,共10页
Jasmonate (JA) is an important phytohormone regulating growth,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response in plants, particularly defense response against herbivorous insects. Recently, completion of the draft genome o... Jasmonate (JA) is an important phytohormone regulating growth,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response in plants, particularly defense response against herbivorous insects. Recently, completion of the draft genome of the mulberry (Morus notabilis) in conjunction with genome sequencing of silkworm (Bombyx mori)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study this unique plant-herbivore interaction. Here, we identified genes involved in JA biosynthetic and signaling pathways in the genome of mulberry for the first time, with the majority of samples showing a tissue-biased expression pattern. The analysis of the representative genes 12-oxophy-todienoic acid reductase (OPRs) and jasmonate ZIM-domain (JAZs) was performed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ulberry genome contains a relatively smal number of JA biosynthetic and signaling pathway genes. A gene encoding an&amp;nbsp;important repressor, MnNINJA, was identified as an alternative splicing variant lacking an ethylene-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factor-associated amphiphilic repression motif. Having this fundamental information wil facilitate future functional study of JA-related genes pertaining to mulberry-silkworm inter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SMONATE mulberry morus notabilis pathway silkwormCitation: Wang Q Ma B Qi x Guo Q wang x zeng Q He N (2014)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genes involved in the jasmonatebiosynthetic and signaling pathways in mulberry morus notabilis). J
原文传递
单倍体川桑(M.notablis Schneid)愈伤组织诱导及丛生芽分化培养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茜龄 余亚圣 +3 位作者 何宁佳 赵爱春 曾其伟 余茂德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0-55,共6页
川桑(M.notabilis Schneid.)是分布在四川、云南等山区的珍稀濒危单种桑树,资源稀少,单倍体,是桑树研究的重要材料.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手段培养川桑离体再生植株,保存川桑种质资源及展开桑树的基础研究.实验内容包括了选择外... 川桑(M.notabilis Schneid.)是分布在四川、云南等山区的珍稀濒危单种桑树,资源稀少,单倍体,是桑树研究的重要材料.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手段培养川桑离体再生植株,保存川桑种质资源及展开桑树的基础研究.实验内容包括了选择外植体、优化培养基成分和探讨生长调节物质对川桑离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茎段容易被污染、叶片只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以腋芽作为外植体大大降低了外植体的污染率,并且较好地诱导出愈伤组织和丛生芽;植物生长调节剂TDZ、6-BA都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但是只有6-BA的培养基中没有丛生芽的发生;最适培养基为改良MS+6-BA2.0 mg/L+IAA0.02 mg/L+TDZ 0.1 mg/L+AgNO35.0 mg/L+蔗糖30 g/L+琼脂6.8g/L.其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0%,丛生芽诱导率为85.7%.这为后续生根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桑 外植体 愈伤组织 丛生芽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川桑中桑皮素的提取工艺优化
16
作者 左亚奇 高志红 +3 位作者 庞策 孙转友 李芳 甄攀 《神经药理学报》 2020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川桑中桑皮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桑皮素含量为指标,利用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分析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溶媒倍数、提取次数对桑皮素提取效率的影响。HPLC法测定桑皮素含量:YMCPack ODS-A色谱柱(5μm,4.6 mm×250... 目的:探讨川桑中桑皮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桑皮素含量为指标,利用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分析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溶媒倍数、提取次数对桑皮素提取效率的影响。HPLC法测定桑皮素含量:YMCPack ODS-A色谱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柱温2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68 nm。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提取前提取溶剂浸泡3 h,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均为0.5 h,提取溶媒倍数均为20倍。最优提取条件下测得川桑中桑皮素含量为1.510 mg·g-1。结论:乙醇浓度、溶媒倍数、提取次数对桑皮素提取效率均有显著影响,提取时间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川桑 桑皮素 提取工艺 HPLC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