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吗啡依赖大鼠脊髓和脑干一氧化氮含量和合酶活力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周文华 朱波 +3 位作者 谢小虎 张亚海 刘惠芬 杨国栋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95-97,共3页
本文检测了吗啡依赖大鼠脊髓和脑干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一氧化氮(NO)以及cGMP含量。结果显示吗啡依赖大鼠脊髓NOs活力,NO和cGMP含量较正常对照组降低,脑干中NOs活力轻度降低,而NO和cGMP含量降低... 本文检测了吗啡依赖大鼠脊髓和脑干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一氧化氮(NO)以及cGMP含量。结果显示吗啡依赖大鼠脊髓NOs活力,NO和cGMP含量较正常对照组降低,脑干中NOs活力轻度降低,而NO和cGMP含量降低。纳洛酮激发戒断症状后大鼠脊髓和脑干NOs活力,NO以及cGMP含量急剧升高。NOs抑制剂L-N-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处理可以抑制大鼠吗啡戒断反应,同时减少脊髓和脑干NO含量。结果表明吗啡戒断反应与脊髓和脑干的NO-cGMP途径的兴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脑干 一氧化氮合酶 吗啡依赖 吗啡戒断
下载PDF
多次电针刺激抑制大鼠吗啡戒断症状的累加效应及长时程后效应 被引量:17
2
作者 吴鎏桢 崔彩莲 韩济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 :观察电针刺激对大鼠吗啡戒断症状的抑制作用是否有累加效应和长时程后效应。方法 :用递增剂量吗啡连续皮下注射 10天 ,造成大鼠吗啡依赖模型。 ( 1)在末次注射吗啡后 12小时 ,将大鼠随机分成 4组 ,分别给予 4次、2次、1次 10 0Hz... 目的 :观察电针刺激对大鼠吗啡戒断症状的抑制作用是否有累加效应和长时程后效应。方法 :用递增剂量吗啡连续皮下注射 10天 ,造成大鼠吗啡依赖模型。 ( 1)在末次注射吗啡后 12小时 ,将大鼠随机分成 4组 ,分别给予 4次、2次、1次 10 0Hz电针刺激 (每次 30min) ,或不给电刺激作为对照。在末次注射吗啡 2 4小时 ,观察并记录 75分钟内的自然戒断症状。 ( 2 )测试自然戒断症状后 ,将这 4组大鼠继续饲养 7天后 ,用纳络酮 ( 1mg/kg ,i.p .)催瘾 ,观察记录 30分钟内的戒断症状。结果 :( 1) 4次电针刺激组抑制吗啡戒断症状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1)、1次 (P <0 .0 1)及 2次 (P <0 .0 5)电针组。 ( 2 )多次电针刺激后一周 ,仍可以看出电针刺激组纳络酮诱发的戒断症状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P <0 .0 1) ,且 4次电针刺激组的效果显著优于 1次组 (P <0 .0 5)。结论 :( 1) 4次电针刺激抑制自然戒断症状的作用优于单次 ,说明针效有累加作用。 ( 2 )多次 ( 2 - 4次 )电针刺激对戒断症状的抑制作用至少可维持一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依赖 戒断症状 电针刺激 累加效应 长效应 大鼠
下载PDF
地卓西平对大鼠吗啡位置偏爱及戒断体征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瑞岭 郝伟 +2 位作者 谌红献 姜美俊 向小军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3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 测评地卓西平 (MK 80 1 )对大鼠吗啡位置偏爱及戒断体征的影响 ,探讨NMDA受体在吗啡依赖中的作用。方法 51只雄性Sprague Dawle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吗啡组和干预组。吗啡组大鼠每天两次腹腔注射吗啡 (剂量渐增 ,1 0天 ) ;干... 目的 测评地卓西平 (MK 80 1 )对大鼠吗啡位置偏爱及戒断体征的影响 ,探讨NMDA受体在吗啡依赖中的作用。方法 51只雄性Sprague Dawle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吗啡组和干预组。吗啡组大鼠每天两次腹腔注射吗啡 (剂量渐增 ,1 0天 ) ;干预组大鼠于每次注射吗啡前 30min腹腔注射MK 80 1 (0 .0 75mg kg) ;对照组接受相同的试验操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吗啡组大鼠建模后停留于白侧的时间明显延长 (P<0 .0 5) ,戒断第 1d、3d戒断体征总分显著升高 (P <0 .0 1 ) ;干预组大鼠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P>0 .0 5)。与吗啡组相比 ,干预组大鼠停留于白侧的时间在建模第 5d、9d明显减少 (P <0 .0 1 ) ,戒断第 1d、3d的戒断总评分显著减低 (P <0 .0 1 )。结论 MK 80 1抑制了吗啡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及大部分吗啡戒断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卓西平 吗啡依赖 位置偏爱 吗啡戒断 N-甲基-D-天冬氨酸
下载PDF
M受体对吗啡戒断大鼠脊髓和脑干NMDA受体基因表达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谷氨酸释放的调节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惠芬 周文华 +3 位作者 谢小虎 曹君利 顾钧 杨国栋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5-100,共6页
应用鞘内注射反义寡脱氧核苷酸技术和RT-PCR反应,观察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M)对吗啡依赖大鼠脊髓和脑干NMDA受体NR1A和NR2A mRNA表达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periaqueductal grey,PAG)中谷氨酸释放... 应用鞘内注射反义寡脱氧核苷酸技术和RT-PCR反应,观察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M)对吗啡依赖大鼠脊髓和脑干NMDA受体NR1A和NR2A mRNA表达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periaqueductal grey,PAG)中谷氨酸释放的影响。结果显示,吗啡依赖大鼠脊髓NR1A和NR2AmRNA表达明显升高,而脑干中NR1A和NR2AmRNA表达没有显著变化;注射纳洛酮后1 h,吗啡戒断大鼠脊髓和脑干中NR1A和NR2A表达显著高于依赖组,经NMDA受体拈抗剂MK801(0.125 mg/kg,i.p.)、M受体拮抗剂东莨菪碱(0.5 mg/kg,i.p.)、M.受体拮抗剂呱伦西平(10 mg/kg,i.p.)和NOS抑制剂L-NAME(10 mg/kg,i.p.)处理后,脊髓和脑干中NR1A和NR2A基因表达都较戒断组明显减少。在纳洛酮激发前24 h鞘内注射NR1A和M2受体的反义寡脱氧核苷酸(4 μg/只),戒断症状评分值及脊髓和脑干的NR1AmRNA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吗啡依赖大鼠在纳洛酮注射前24 h鞘内注射M2受体反义寡脱氧核苷酸(4μg/只),可以明显减少PAG内透析液中谷氨酸含量。上述结果提示:NMDA受体的基因表达和谷氨酸释放参与吗啡成断过程,而这种表达受到M受体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依赖 戒断反应 NMDA受体 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青藤碱对吗啡依赖小鼠催促戒断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彩云 莫志贤 梁荣能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34-136,共3页
目的 研究中药成分青藤碱 (Sin)对吗啡依赖小鼠催促戒断症状的影响。方法 以剂量递增法形成吗啡依赖小鼠模型 ,ipSin 30min后 ,用纳络酮进行催促戒断 ,观察小鼠的戒断反应。结果 ipSin 10mg·kg-1后 ,小鼠的跳跃反应、前爪震颤... 目的 研究中药成分青藤碱 (Sin)对吗啡依赖小鼠催促戒断症状的影响。方法 以剂量递增法形成吗啡依赖小鼠模型 ,ipSin 30min后 ,用纳络酮进行催促戒断 ,观察小鼠的戒断反应。结果 ipSin 10mg·kg-1后 ,小鼠的跳跃反应、前爪震颤、体重下降等戒断症状均明显减少或减轻 ,ipSin 30、6 0mg·kg-1可抑制小鼠跳跃、扭体、前爪震颤、“湿狗”样抖动、体重下降等症状。结论 Sin能抑制吗啡依赖小鼠催促戒断症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 吗啡依赖 戒断症状 纳洛酮 丁丙诺啡 青风藤 药理学
下载PDF
褪黑素对吗啡戒断大鼠脑内cAMP和cGMP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谷建平 丛斌 +4 位作者 朱桂云 毕海涛 谷振勇 李淑瑾 杨明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4-26,37,共4页
目的 :观察褪黑素 (MT)对吗啡戒断大鼠不同脑区cAMP和cGMP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剂量递增法连续皮下注射吗啡建立吗啡依赖模型 ,采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测定脑内cAMP和cGMP的含量。结果 :(1)MT对大鼠吗啡戒断症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 )与... 目的 :观察褪黑素 (MT)对吗啡戒断大鼠不同脑区cAMP和cGMP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剂量递增法连续皮下注射吗啡建立吗啡依赖模型 ,采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测定脑内cAMP和cGMP的含量。结果 :(1)MT对大鼠吗啡戒断症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 )与对照组比较 ,吗啡依赖大鼠的纹状体、间脑、中脑、脑桥和海马内cAMP含量显著增高 (P <0 0 5 ,P <0 0 1) ,cGMP含量显著下降 (P <0 0 5 ,P <0 0 1)。与吗啡依赖组比较 ,催促戒断大鼠海马和纹状体内cAMP的含量显著升高 (P <0 0 5 ) ,而cGMP含量显著下降 (P <0 0 5 ,P <0 0 1) ,其他部位则无明显变化 ;(3)褪黑素急性治疗可使吗啡戒断大鼠纹状体、间脑、中脑、脑桥和海马内cAMP含量明显下降 (P <0 0 5 ,P <0 0 1) ,cGMP含量明显增高 (P <0 0 5 ,P <0 0 1)。结论 :MT可显著抑制大鼠吗啡戒断反应 ,并与调节中枢cAMP和cGMP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量 大鼠 吗啡戒断 褪黑素 脑内 吗啡依赖 纹状体 目的
下载PDF
大鼠吗啡依赖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2
7
作者 何学令 尹海林 +1 位作者 王雪 郑军然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5-626,共2页
本实验采用剂量递增法,吗啡的给药剂量从10 mg/kg递增至80 mg/kg,用药5天停药,并经腹腔注射纳洛酮2 mg/kg催促后,实验观察大鼠主要行为学和植物神经症状表现。结果表明戒断症状明显,成功建立了大鼠吗啡依赖催促戒断模型。
关键词 吗啡依赖 大鼠 纳洛酮 戒断症状
下载PDF
慢性吗啡处理及戒断对大鼠不同脑区突触素Ⅰ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瑞岭 郝伟 +1 位作者 李昌琪 谌红献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 :探讨慢性吗啡处理及戒断对大鼠中脑腹侧被盖区 (VTA)、伏隔核 (NAc)、中脑导水管灰质 (PAG)、杏仁核 (AMG)、海马CA1区 (HIPCA1)突触素Ⅰ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吗啡组大鼠ip吗啡 10d ,每日两次 ,剂量递增 ,对照组大鼠注射等... 目的 :探讨慢性吗啡处理及戒断对大鼠中脑腹侧被盖区 (VTA)、伏隔核 (NAc)、中脑导水管灰质 (PAG)、杏仁核 (AMG)、海马CA1区 (HIPCA1)突触素Ⅰ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吗啡组大鼠ip吗啡 10d ,每日两次 ,剂量递增 ,对照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末次注射后 3h及 72h处死 ,取脑并做冰冻切片。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各脑区突触素ⅠmRNA的水平并作同期比较。结果 :3h处死时 ,吗啡组大鼠突触素ⅠmRNA表达水平在VTA显著高于同期对照 (P <0 .0 1) ,在NAc、HIPCA1显著低于同期对照 (P <0 .0 5 )。自然戒断 72h时 ,吗啡组大鼠突触素ⅠmRNA表达水平在VTA仍显著高于同期对照 (P <0 .0 1) ,在AMG、HIPCA1显著低于同期对照(P <0 .0 5 )。结论 :吗啡慢性处理及戒断大鼠突触素ⅠmRNA表达在不同脑区有选择性的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依赖 吗啡戒断 突触素I 基因表达 原位杂交技术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吗啡依赖大鼠和小鼠戒断后应激行为和激素水平的观察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萍 宋长杰 席正雄 《中国药物依赖性通报》 CSCD 1997年第1期18-21,共4页
本文观察了吗啡依赖性大鼠和小鼠在纳络酮催促后的行为学表现及其血中三种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 ,吗啡依赖性大鼠和小鼠的戒断症状与机体在应激状态下的表现极为相似 ,其应激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 ;戒断反应发生后其血清皮质酮、血管... 本文观察了吗啡依赖性大鼠和小鼠在纳络酮催促后的行为学表现及其血中三种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 ,吗啡依赖性大鼠和小鼠的戒断症状与机体在应激状态下的表现极为相似 ,其应激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 ;戒断反应发生后其血清皮质酮、血管紧张素Ⅱ和胰高血糖素水平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本文认为 ,戒断症状的产生可能与阿片类对中枢的长期作用使机体产生了一种反适应性的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依赖性 应激反应 吗啡依赖 戒断综合征 激素
原文传递
多巴胺对成瘾大鼠伏隔核神经元放电及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赵春禹 徐满英 吕宁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1489-1491,F002,共4页
目的从整体反射及中枢Nacc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和细胞形态角度初步探讨吗啡成瘾与戒断症状产生的机制。方法实验分3个阶段:(1)观察正常大鼠Nacc神经元的性质及放电特点;(2)比较成瘾组和对照组大鼠Nacc神经元放电的区别;(3)研究多巴胺对成... 目的从整体反射及中枢Nacc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和细胞形态角度初步探讨吗啡成瘾与戒断症状产生的机制。方法实验分3个阶段:(1)观察正常大鼠Nacc神经元的性质及放电特点;(2)比较成瘾组和对照组大鼠Nacc神经元放电的区别;(3)研究多巴胺对成瘾组和对照组痛兴奋神经元(PEN)放电或痛抑制神经元(PIN)放电及甩尾反射潜伏期(TFL)或甩爪反射潜伏期(TPL)的同时影响。结果伏隔核(Nacc)中12个PEN放电的频率秒净增值增加了(158.0±9.7)%,同时TFL缩短(60.0±2.7)%;而对成瘾组13个PEN的诱发放电频率秒净增值抑制率达(43.1±6.2)%(与对照组相比较),TFL延长率为(21.0±4.5)%。DA能抑制正常大鼠Nacc中PIN电活动PIN放电频率降低,抑制率为(80.0±9.7)%。但提高成瘾大鼠的PIN放电频率,放电的净增了(40.0±0.7)%和TPL的时间延长率为(20.0±4.3)%。结论在吗啡成瘾与戒断条件下,Nacc内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活性发生明显改变,超微结构也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成瘾 大鼠 伏隔核神经元 放电活动 细胞形态 吗啡 戒断症状
下载PDF
四氢原小檗碱对吗啡依赖大鼠脑内相关核团多巴胺D_1、D_2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杨征 李昌琪 范明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 研究吗啡依赖对大鼠中脑边缘多巴胺(DA)系统内相关核团DA受体的影响及四氢原小檗碱(THPB)对其的效应。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始终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4组建立吗啡依赖模型。以5 mg/kg开始腹腔注... 目的 研究吗啡依赖对大鼠中脑边缘多巴胺(DA)系统内相关核团DA受体的影响及四氢原小檗碱(THPB)对其的效应。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始终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4组建立吗啡依赖模型。以5 mg/kg开始腹腔注射,2次/d,每次递增5 mg,一直增至第10天每次50 mg/kg;第11天起对其中的两组分别注射生理盐水12 d(Mor+NS12组)和30 d(Mor+NS30组),另两组分别注射30 mg/kg THPB 12 d(Mor+THPB 12组)和30 d(Mor+THPB 30组)。分别测定中脑腹侧被盖区(VTA)等脑结构酪氨酸单氧化酶(TM)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平均吸光度(A)值、D1R mRNA和D2R mRNA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or+NS组大鼠VTA的TM表达持续增高(P<0.01)。治疗12 d时,Mor+NS12组D1R mRNA在伏隔核、杏仁核、尾壳核、前额叶皮质的含量和D3R mRNA在VTA、尾壳核、伏隔核的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Mor+THPB12组在伏隔核、杏仁核、尾壳核的D1R mRNA含量和VTA、尾壳核的D2R mRNA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30 d时,Mor+NS30组D1R mRNA(除杏仁核外)和D2R mRNA在各脑区的含量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Mor+THPB30组D1R mRNA除前额叶皮质外的含量和D2R mRNA的含量已至正常水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原小檗碱 吗啡依赖 大鼠 脑内相关核团 多巴胺D1受体 多巴胺D2受体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各种实验因素对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顾珊智 李生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6-448,共3页
目的 评价在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模型中 ,各种实验因素对吗啡依赖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 1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依赖组 ,比较在不同剂量、不同时间及恒量法、递增法给药时 ,正常组和依赖组的戒断症状评分。结果 在DG1、DG2 、DG3 不... 目的 评价在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模型中 ,各种实验因素对吗啡依赖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 1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依赖组 ,比较在不同剂量、不同时间及恒量法、递增法给药时 ,正常组和依赖组的戒断症状评分。结果 在DG1、DG2 、DG3 不同剂量组中 ,DG2 、DG3 剂量组的正常组与依赖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依赖组内 ,DG2 、DG3 剂量组与DG1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 3、5、7d不同给药时间组中 ,7d组的正常组与依赖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依赖组内 ,7d组和 3、5d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恒量组和递增组中 ,正常组和依赖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依赖组中 ,剂量恒定组与递增组之间相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不同给药剂量、不同给药时间、恒量给药和递增给药对吗啡依赖的形成均有明显的影响。因此 ,在进行吗啡依赖机制的研究中要重视这些影响因素 ,选择最佳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因素 吗啡依赖 模型 大鼠
下载PDF
河豚毒素对大鼠和小鼠纳洛酮催促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素青 任雷鸣 黄致强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34-440,共7页
通过建立吗啡 (Mor)依赖大鼠及小鼠模型 ,观察河豚毒素 (TTX ,大鼠 0 .0 0 3~ 0 .1μg·kg- 1·d- 1,im ,5d ;小鼠 0 .0 2~ 0 .2 μg·kg- 1·d- 1,ip ,2d)对纳洛酮 (Nal)催促戒断症状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结果表明TTX... 通过建立吗啡 (Mor)依赖大鼠及小鼠模型 ,观察河豚毒素 (TTX ,大鼠 0 .0 0 3~ 0 .1μg·kg- 1·d- 1,im ,5d ;小鼠 0 .0 2~ 0 .2 μg·kg- 1·d- 1,ip ,2d)对纳洛酮 (Nal)催促戒断症状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结果表明TTX抑制戒断后大鼠体重丢失 ;明显抑制Mor依赖小鼠Nal催促后的跳台反应 ,并促进催促后小鼠体重的恢复 .证实TTX可显著抑制Mor依赖大鼠和小鼠Nal激发的戒断反应 ,其效果与可乐定相近 .在防治戒断症状的有效剂量范围内 ,TTX不影响麻醉大鼠的血压 ,呼吸和心率 ,也不影响尼古丁诱发的神经反射活动 ,对痛觉反应和中枢神经系统无明显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豚毒素 吗啡依赖 戒断症状 纳洛酮 大鼠 小鼠
下载PDF
温阳益气、活血化瘀复方对慢性吗啡依赖大鼠的作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菊妍 吴敏 +1 位作者 周萍 马平勃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48-451,共4页
目的 通过观察慢性吗啡 (Mor)依赖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及性腺组织的病理改变 ,探讨依赖动物的中医证型。方法 建立慢性Mor依赖大鼠模型 ,并设立正常组、自然戒断组和中药复方治疗组 ,对慢性Mor依赖和各对照组大鼠的睾丸、附睾组织进行... 目的 通过观察慢性吗啡 (Mor)依赖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及性腺组织的病理改变 ,探讨依赖动物的中医证型。方法 建立慢性Mor依赖大鼠模型 ,并设立正常组、自然戒断组和中药复方治疗组 ,对慢性Mor依赖和各对照组大鼠的睾丸、附睾组织进行光镜观察 ,运用放免法检测血清FSH ,LH ,T ,PRL水平的变化。结果 发现依赖和戒断组大鼠的睾丸、附睾出现退行性改变 ,血清LH ,T明显降低 ,PRL显著升高 ,温阳益气、活血化瘀复方逆转依赖大鼠的睾丸、附睾退行性改变 ,恢复紊乱的性激素水平。结论 慢性Mor依赖大鼠睾丸轴出现未老先衰的退行性改变属中医“肾阳虚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依赖 中药复方 湿阳益气 活血化瘀 大鼠
下载PDF
云南狗牙花吲哚类生物碱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宣伟东 陈海生 +2 位作者 袁志仙 张晓冬 黄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2-96,共5页
目的:研究云南狗牙花吲哚类生物碱成分,阐明其戒毒活性的物质基础。方法:云南狗牙花茎枝粉末的95%乙醇提取浸膏经酸提碱沉后得到总生物碱(TEYA),TEYA经反复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化学成分,波谱学分析鉴定化学结构... 目的:研究云南狗牙花吲哚类生物碱成分,阐明其戒毒活性的物质基础。方法:云南狗牙花茎枝粉末的95%乙醇提取浸膏经酸提碱沉后得到总生物碱(TEYA),TEYA经反复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化学成分,波谱学分析鉴定化学结构,采用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对单体化合物进行活性评价。结果:分离鉴定了9个吲哚类生物成分:冠狗牙花定碱(1),伏康京碱(2),3-R-乙氧基冠狗牙花定碱(3),3-S-乙氧基冠狗牙花定碱(4),19-表-海尼山辣椒碱(5),海尼山辣椒碱(6),19-表-非洲伏康树碱(7),7-羟基冠狗牙花定碱(8),12-methoxyl-voaphylline(9)。化合物2、7对吗啡的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结论:化合物3、4、8、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冠狗牙花定碱类吲哚生物碱为云南狗牙花总碱的主要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狗牙花 吲哚生物碱类 吗啡依赖口 生物活性
下载PDF
CCK-8与内源性阿片系统在吗啡依赖中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文迪 马春玲 +4 位作者 丛斌 于海磊 于峰 倪志宇 李淑瑾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45-1450,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剂量的CCK-8对吗啡依赖SH-SY5Y细胞模型内源性阿片系统的影响,初步探讨CCK-8与内源性阿片系统在吗啡依赖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吗啡慢性依赖SH-SY5Y细胞模型,应用放射配基结合技术观察μ阿片受体(MOR)结合特...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剂量的CCK-8对吗啡依赖SH-SY5Y细胞模型内源性阿片系统的影响,初步探讨CCK-8与内源性阿片系统在吗啡依赖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吗啡慢性依赖SH-SY5Y细胞模型,应用放射配基结合技术观察μ阿片受体(MOR)结合特征,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前脑啡肽原(PENK)、前阿黑皮质素原(POMC)基因的表达,并观察CCK-8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①10μmol·L-1吗啡作用于全反式维甲酸(RA)分化6d的SH-SY5Y细胞48h,成功建立了慢性吗啡依赖模型;②CCK-8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MOR的结合,并且此抑制作用可被CCK1及CCK2受体拮抗剂(L-364,718,LY-288,513)翻转;③10-7、10-6mol·L-1CCK-8使PENK、POMC的表达较正常组分别增加(5.81±0.84)、(7.26±1.55)倍和(4.55±0.73)、(5.16±0.82)倍。吗啡依赖后,PENK、POMC表达较正常组下降(0.43±0.10)倍和(0.37±0.07)倍,10-8、10-7、10-6mol·L-1CCK-8使下调的PENK、POMC表达增加,PENK与正常组的相对表达值为(0.63±0.10)、(0.86±0.21)、(1.17±0.19),POMC与正常组的相对表达值为(0.46±0.10)、(0.60±0.11)、(0.96±0.11)。10-10、10-9mol·L-1CCK-8对PENK、POMC表达无影响。结论低剂量(10-10、10-9mol·L-1)CCK-8可通过激活CCK受体抑制MOR的结合力,对PENK、POMC的表达无影响;高剂量(10-8~10-6mol·L-1)的CCK-8可使PENK、POMC基因表达增加,促进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并可改善吗啡依赖后内源性阿片系统的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依赖 SH-SY5Y细胞 CCK-8 Μ阿片受体 前脑啡肽原 前阿黑皮质素原
下载PDF
吗啡依赖与戒断大鼠伏隔核单胺、类阿片肽及下丘脑POMCmRNA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何鸣 杨德森 +1 位作者 陈向一 程介士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12,共4页
研究了大鼠吗啡依赖与戒断状态和伏隔核类阿片肽、单胺、下丘脑POMC基因表达改变之间的关系。发现在吗啡依赖状态伏隔核内β-内啡肽、脑啡肽、单胺释放以及下丘脑POMC基因表达受抑制。戒断48小时后强啡肽、NE、MHPG、... 研究了大鼠吗啡依赖与戒断状态和伏隔核类阿片肽、单胺、下丘脑POMC基因表达改变之间的关系。发现在吗啡依赖状态伏隔核内β-内啡肽、脑啡肽、单胺释放以及下丘脑POMC基因表达受抑制。戒断48小时后强啡肽、NE、MHPG、5-HT升达高峰,后虽水平有所降低,但戒断1周时仍高于对照显著。深受抑制的DA、β-内啡肽释放以及POMC基因表达在戒断后有所回升,但于戒断1周时还是显著低于对照水平。提出这些生化改变尤其是自从依赖形成后DA的持续低水平是吗啡依赖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依赖 伏隔核 单胺 类阿片肽 MRNA
下载PDF
吗啡依赖和戒断大鼠某些脑核团中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8
18
作者 叶晓明 王新华 +1 位作者 李家乐 石学银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33-236,共4页
为探讨阿片依赖和戒断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本研究观察了吗啡依赖和戒断对大鼠脑内与奖赏效应及戒断症状有关核团中β内啡肽(βEP) 含量的影响。结果:(1)吗啡依赖大鼠伏隔核(Acc)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 、蓝斑核(LC) 和下丘脑弓状... 为探讨阿片依赖和戒断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本研究观察了吗啡依赖和戒断对大鼠脑内与奖赏效应及戒断症状有关核团中β内啡肽(βEP) 含量的影响。结果:(1)吗啡依赖大鼠伏隔核(Acc)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 、蓝斑核(LC) 和下丘脑弓状核(ARH) 的βEP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 0 .05 或0 .01) 。(2) 吗啡戒断大鼠Acc 和ARH 的βEP含量与依赖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仍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5 或0 .01) ;而VTA( 腹侧被盖区) 、PAG 和LC 的βEP 含量较依赖组显著升高( P< 0 .05)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吗啡依赖和戒断时脑内与奖赏效应及戒断症状有关的一些核团中β内啡肽含量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依赖 Β-内啡肽 吗啡戒断 脑核团
下载PDF
大鼠慢性吗啡处理后不同时间部分脑区腺苷酸环化酶Ⅷ基因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郝伟 张瑞岭 +1 位作者 谌红献 李昌琪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6-179,共4页
目的 研究慢性吗啡处理的大鼠停药后不同时间部分脑区腺苷酸环化酶Ⅷ (ACⅧ )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 2 4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等分为吗啡依赖组 (吗啡组 ;在大鼠腹腔内注射盐酸吗啡 ,2次 /d ;起始剂量为 5mg/kg ,逐日递... 目的 研究慢性吗啡处理的大鼠停药后不同时间部分脑区腺苷酸环化酶Ⅷ (ACⅧ )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 2 4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等分为吗啡依赖组 (吗啡组 ;在大鼠腹腔内注射盐酸吗啡 ,2次 /d ;起始剂量为 5mg/kg ,逐日递增 5mg ,至第 10天为 5 0mg/kg)及生理盐水对照组 (对照组 ;用相同方式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 ) ,于末次注射后 3h及 72h处死 (每组每时间点各 6只 ) ,取中脑腹侧被盖区 (VTA)、伏隔核 (NAc)、中脑导水管灰质 (PAG)、杏仁核 (AMG)、海马CA1区 (HIPCA1)等脑组织。利用组织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各脑区ACⅧmRNA的吸光度 (A)值 ,并作同期平行比较。结果  (1)末次注射 3h ,吗啡组NAc、PAG、AMG、HIPCA1的A值 (依次为 0 2 4 8±0 0 0 7、0 2 5 6± 0 0 11、0 2 6 8± 0 0 2 0、0 2 79± 0 0 16 )高于对照组 (依次为 0 2 34± 0 0 11、0 2 4 0±0 0 11、0 2 4 0± 0 0 11、0 2 5 1± 0 0 13;P <0 0 5~ 0 0 1) ,两组VTA的A值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2 )末次注射 72h ,吗啡组NAc、AMG的A值 (0 2 4 3± 0 0 0 7、0 2 5 2± 0 0 0 7)高于对照组(0 2 2 5± 0 0 12、0 2 2 5± 0 0 11;P <0 0 1) ,VTA、PAG的A值 (0 2 30± 0 0 10、0 2 2 8±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腺苷酸环化酶Ⅷ 基因表达 吗啡依赖 物质禁断综合征
原文传递
延胡索和L-THP对吗啡依赖大鼠胃肠多巴胺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徐靖宇 白威峰 +3 位作者 丘成楷 涂平 余守洋 罗素元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568-2572,共5页
目的:研究延胡索及左旋延胡索乙素(L-THP)对吗啡依赖大鼠胃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180只随机分为9组,20只/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治疗组及延胡索低、中、高剂量组和L-THP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 目的:研究延胡索及左旋延胡索乙素(L-THP)对吗啡依赖大鼠胃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180只随机分为9组,20只/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治疗组及延胡索低、中、高剂量组和L-THP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大鼠颈背部皮下吗啡剂量递增注射后,分别置于黑箱和白箱中进行条件性位置偏爱(CPP)训练,连续10 d(白箱为吗啡伴药箱),在最后一次训练48 h后进行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测试,并处死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检测各项指标,以确认成功建立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造模成功当日,延胡索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生药0.5、1、2 g/kg灌胃延胡索水提液,L-THP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L-THP0.94、1.88、3.76 mg/kg,生理盐水治疗组灌胃生理盐水,治疗6 d后再次条件性位置偏爱测试后处死取材。多巴胺递质含量和D2R的表达检测分别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Western blot技术。结果:与生理盐水治疗组比较,延胡索1、2 g/kg组及L-THP 1.88、3.76 mg/kg组大鼠在白箱停留时间显著减少(P<0.01),同时其胃和十二指肠多巴胺递质含量升高(P<0.01);胃贲门、胃体和十二指肠中D2R表达显著下调(P<0.01)。结论:延胡索和L-THP能逆转吗啡依赖胃肠损伤大鼠胃和十二指肠多巴胺递质的异常减少和D2R的异常增加,这可能是其保护吗啡依赖继发胃肠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L-THP 吗啡依赖 消化系统 多巴胺 多巴胺D2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