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睡眠质量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晨峰血压达标率 被引量:16
1
作者 胡兴祥 徐维芳 +3 位作者 彭漪 杨天伦 孙梅琴 余国龙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92-495,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睡眠质量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晨峰血压达标率的差异。方法:采用修订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某院心内科门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10人进行睡眠质量评估,根据PSQI总分将患者分为睡眠优良组(0~5分)、睡眠良好组(6~10分)、睡... 目的:观察不同睡眠质量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晨峰血压达标率的差异。方法:采用修订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某院心内科门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10人进行睡眠质量评估,根据PSQI总分将患者分为睡眠优良组(0~5分)、睡眠良好组(6~10分)、睡眠较差组(11~15分)与睡眠很差组(16~21分),分别130、191、164、125人。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晨峰血压达标标准,比较不同的睡眠质量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达标率。结果: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睡眠不良发生率为47.4%;睡眠优良组、睡眠良好组的晨峰血压达标率均高于睡眠较差组和睡眠很差组(54.2%、50.5%vs.37.8%、25.6%,均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晨峰血压达标率保护因素为催眠药物应用(OR=2.83,95%CI:2.13~3.82)和降压药物联合应用(OR=0.96,95%CI:0.65~1.72),危险因素是PSQI指数高(OR=-0.85,95%CI:-0.63^-1.55)和高血压分级级别高(OR=-1.81,95%CI:-1.42^-2.98)。结论:本研究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不良发生率较高,睡眠不良与患者晨峰血压达标率低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质量 高血压 老年 晨峰血压
下载PDF
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病血压晨峰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刘玉蕾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9期72-73,共2页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晨峰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通过动态血压检测明确有血压晨峰现象的1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日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每晚服用1次,需要将剂量递增到30 mg,每日2次。服药4、8周后进行动态血压监...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晨峰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通过动态血压检测明确有血压晨峰现象的1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日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每晚服用1次,需要将剂量递增到30 mg,每日2次。服药4、8周后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入选的130例高血压患者在服药4、8周后高血压晨峰值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均<0.01)。显效率达71.5%,总有效率达89.53%。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可有效控制晨峰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苯地平控释片 血压晨峰 高血压
下载PDF
血压变异与不同类型脑卒中患者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隋世华 辛华 +3 位作者 顾凤彩 董丽华 江秀丽 郑加平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0-304,共5页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与不同类型脑卒中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自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日照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且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的脑卒中患者203例。根据CT/MRI扫描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缺血性脑卒中125例和出血性脑卒中7...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与不同类型脑卒中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自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日照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且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的脑卒中患者203例。根据CT/MRI扫描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缺血性脑卒中125例和出血性脑卒中78例,并同期入选在该院查体的健康人群66例。对所有受试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记录所有数据并比较3组受试者夜间血压下降率(BPF)、血压晨峰(MBPS)、标准差(SD)、加权标准差及变异系数等参数,明确脑卒中的影响因素。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与出血性脑卒中组收缩压(SBP)晨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缺血性脑卒中组SBP晨峰低于出血性脑卒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与出血性脑卒中组SBP加权标准差、变异系数及BPF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性脑卒中舒张压变异系数及BPF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密度脂蛋白、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SBP加权标准差、SBP变异系数是缺血脑卒中的影响因素:吸烟、nSBP、SBP加权标准差、MBPS、SBP变异系数是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结论短时血压变异与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血压变异 晨峰 标准差 夜间血压下降率
原文传递
不同频率全身振动训练对绝经期妇女血压和下肢骨密度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程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5-310,331,共7页
目的探讨振动训练对绝经后女性血压和骨密度影响。方法招募77名受试者,并进行筛选确定和分组;进行单次振动训练,训练结束后对所有受试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血压监测结束后进行前测(血压、骨密度、GH、IGF-1),前测结束后进行为期24周... 目的探讨振动训练对绝经后女性血压和骨密度影响。方法招募77名受试者,并进行筛选确定和分组;进行单次振动训练,训练结束后对所有受试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血压监测结束后进行前测(血压、骨密度、GH、IGF-1),前测结束后进行为期24周振动训练干预;24周训练结束后进行后测。利用单因素方法分析,比较组间差异,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前后差异。结果单次振动训练后进行24 h血压监测,高频振动组在5:00-10:00时间段收缩压有显著上升趋势,显著高于中频振动组、低频振动组、对照组(P<0.05);中频振动组收缩压显著低于高频振动组、低频振动组和对照组;经过24周训练后高频振动组、中频振动组、低频振动组后测收缩压均显著低于运动干预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频振动组、中频振动组后测股骨颈密度、大转子密度、Ward三角区骨密度、GH、IGF-1水平显著高于前测和对照组(P<0.05结论单次高频振动训练能够引起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晨峰现象,在没有适应的情况下对绝经后女性进行高频振动训练存在一定风险。单次中频振动训练后绝经后女性出现收缩压舒张压下降情况。长期接受中频和高频振动训练,可以显著降低绝经期妇女血压,增加其下肢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训练 动态血压 晨峰
下载PDF
老年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动态血压特征分析
5
作者 张炜 刘晋星 +7 位作者 顾莹珍 李伊凡 韩笑蓉 李佐治 王娟 闫森 吕纳强 党爱民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496-5501,共6页
目的 探讨老年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动态血压特点。方法 本研究连续纳入完成睡眠呼吸监测及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65岁及以上患者,经1:1倾向性评分,最终纳入中重度OSAS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15事件/小时)72... 目的 探讨老年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动态血压特点。方法 本研究连续纳入完成睡眠呼吸监测及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65岁及以上患者,经1:1倾向性评分,最终纳入中重度OSAS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15事件/小时)72例(中重度OSAS组)及同期≥65岁无OSAS或轻度OSAS患者7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血压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反杓型血压及收缩压晨峰升高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全天、白天、夜间血压水平及其血压变异性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中重度OSAS组反杓型血压比例、收缩压晨峰值及收缩压晨峰升高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反杓型血压与中重度OSAS及性别相关(P <0.05)。收缩压晨峰升高的患者比例与中重度OSAS相关(P <0.05)。结论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是影响老年OSAS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收缩压晨峰的指标,中重度OSAS患者反杓型血压及收缩压晨峰升高的患者比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睡眠呼吸暂停 动态血压监测 反杓型血压 血压晨峰
原文传递
慢性心力衰竭与血压管理 被引量:4
6
作者 邱泽平 黄凡翼 金玮 《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英文)》 2019年第4期235-238,共4页
由于有多种因素参与,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血压管理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既往研究已经证实心衰患者血压水平与预后密切相关.然而目前的心衰指南及高血压指南均缺乏对于心衰患者血压管理的明确循证推荐.新近有研究开始探索动态血压监... 由于有多种因素参与,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血压管理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既往研究已经证实心衰患者血压水平与预后密切相关.然而目前的心衰指南及高血压指南均缺乏对于心衰患者血压管理的明确循证推荐.新近有研究开始探索动态血压监测参数在心衰领域的价值.因此,本文将对慢性心衰患者血压的影响因素、当前指南关于血压管理推荐、血压与心衰预后的关系及动态血压监测在心衰中的应用四个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高血压 血压变异率 血压晨峰
原文传递
接受治疗且动态血压参数正常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郑茂蔚 石晓琴 马靖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5期168-171,共4页
目的:调查接受治疗且动态血压参数正常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昼夜节律血压模式之间的关系。方法:从2019年1月~2020年1月,选择本院130例在治疗期间达到正常动态血压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60~85岁)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的... 目的:调查接受治疗且动态血压参数正常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昼夜节律血压模式之间的关系。方法:从2019年1月~2020年1月,选择本院130例在治疗期间达到正常动态血压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60~85岁)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的动态血压得到控制(白天血压<135/85 mmHg,夜间血压<120/70 mmHg)。根据夜间收缩压变化和晨峰(MS),受试者分为MS正常或高(>23mmhg)的杓型和非杓型。随访记录心血管事件(卒中、冠状动脉事件、心力衰竭和外周血运重建)的发生情况。结果:在随访期间(16.3±2.6月;范围:7.5~20月),发生了76起心血管事件,包括14次卒中、43次冠状动脉事件、18次心力衰竭(10次射血分数保留,8次射血分数减少)和1次外周血运重建。全部人群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每100例患者2.09次/年。正常MS杓型、高MS杓型和非杓型组分别有16、38和22次事件。与正常MS杓型患者相比,高MS杓型和非杓型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仍然很高。结论:在接受治疗并达到正常动态血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高MS杓型和非杓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 心血管事件 动态血压 晨峰
原文传递
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变化类型及降压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周国良 冯瑞儿 廖娅玲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24-26,共3页
目的:采用动态血压评价治疗和未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昼夜血压变化类型、各型发生率及其与高血压分级的关系。方法:对本院门诊或住院的高血压患者作24 h动态血压记录,按文献报道的方法对记录结果进行昼夜血压变化分类,比较治疗与未治疗组间... 目的:采用动态血压评价治疗和未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昼夜血压变化类型、各型发生率及其与高血压分级的关系。方法:对本院门诊或住院的高血压患者作24 h动态血压记录,按文献报道的方法对记录结果进行昼夜血压变化分类,比较治疗与未治疗组间及各高血压级别间各类型血压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全组1 087例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无夜间明显下降者分别达70%和66%,超勺型分别为3.5%和4.6%;治疗组反勺型发生率显著高于未治疗组(P<0.05),勺型发生率则显著低于未治疗组(P<0.01);高血压3级患者反勺型血压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高血压晨峰发生率仅0.46%。结论:高血压患者多数为无明显夜间血压下降的非勺型或昼低夜高的反勺型,超勺型血压及高血压晨峰的发生率并不高。降压治疗后非勺型和反勺型增多而勺型减少,应更多地注意合理用药来控制夜间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态血压 高血压晨峰 勺型
下载PDF
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晨峰现象与脑卒中筛查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松涛 《西部中医药》 2013年第7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晨峰现象与脑卒中筛查的相关性,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方法:选择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7例,分为晨峰组65例(其中发生脑卒中人数42例,占64.62%)与非晨峰组72例(其中发生脑卒... 目的:探讨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晨峰现象与脑卒中筛查的相关性,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方法:选择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7例,分为晨峰组65例(其中发生脑卒中人数42例,占64.62%)与非晨峰组72例(其中发生脑卒中人数26例,占36.11%),以起床后2小时内的收缩压平均值减去夜间睡眠时的收缩压最低值(包括最低值在内1小时的平均值),其差值≥35 mmHg(1 mmHg=0.133 kPa)为标准,分析比较2组晨峰现象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晨峰组发生脑卒中比率明显高于非晨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晨峰现象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晨峰现象是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且独立于血压昼夜平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人群 高血压 晨峰现象 脑卒中
下载PDF
Decoding white coat hypertension 被引量:1
10
作者 Dennis A Bloomfield Alex Park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17年第3期82-92,共11页
There is arguably no less understood or more intriguing problem in hypertension that the"white coat"condition,the standard concept of which is significantly blood pressure reading obtained by medical personn... There is arguably no less understood or more intriguing problem in hypertension that the"white coat"condition,the standard concept of which is significantly blood pressure reading obtained by medical personnel of authoritative standing than that obtained by more junior and less authoritative personnel and by the patients themselves.Using hospital-initiated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the while effect manifests as initial and ending pressure elevations,and,in treated patients,a low daytime profile.The effect is essentially systolic.Pure diastolic white coat hypertension appears to be exceedingly rare.On the basis of the studies,we believe that the white coat phenomenon is a common,periodic,neuro-endocrine reflex conditioned by anticipation of having the blood pressure taken and the fear of what this measurement may indicate concerning future illness.It does not change with time,or with prolonged association with the physician,particularly with advancing years,it may be superimposed upon essential hypertension,and in patients receiving hypertensive medication,blunting of the nighttime dip,which occurs in about half the patients,may be a compensatory mechanisms,rather than an indication of cardiovascular risk.Rather than the blunted dip,the morning surge or the widened pulse pressure,cardiovascular risk appears to be related to elevation of the average night time press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ite COAT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TRIGGERS Hypertension Neuro-endocrine REFLEX NIGHTTIME dip morning surge Conditioned REFLEX
下载PDF
高血压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患者血压季节性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恪扬 黎娜 +5 位作者 闫家富 曾荣 杨帆 王宁 刘傲亚 程文立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40-244,共5页
目的:比较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S)患者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季节变化,总结两组血压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及差异。方法: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入选高血压合并OSAS患者174例,并匹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48... 目的:比较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S)患者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季节变化,总结两组血压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及差异。方法: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入选高血压合并OSAS患者174例,并匹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48例。男性354例,女性168例,年龄(48.0±13.8)岁,分析冬季、夏季平均血压情况、血压晨峰现象等。结果: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高血压合并OSAS患者的男性比例(78.2%vs. 62.6%,P<0.001)更高,BMI[(29.47±4.17)vs.(27.47±4.01)kg/m2,P<0.001]更大,使用的降压药种数(2.17 vs. 1.99,P<0.001)更多,冬季24 h平均收缩压[(134.9±17.4)vs.(131.9±12.6)mmHg,P=0.042]及冬季晨峰率(52.3%vs. 38.5%,P=0.034)更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高血压合并OSAS患者血压均呈现季节性变化。两组冬季24 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夏季;高血压合并OSAS患者冬季夜间收缩压[冬128.0±19.8)vs.(夏120.8±14.7)mmHg,P=0.007]和舒张压[(冬81.4±14.4)vs.(夏76.3±11.4)mmHg,P=0.010]也显著高于夏季,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合并OSAS患者冬季晨峰出现比率显著高于夏季(52.3%vs. 30.7%,P=0.034),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SAS和季节(OR分别为0.6、1.3、1.7,P均<0.05)是影响晨峰的主要因素。结论:高血压病合并OSAS患者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血压节律存在明确的季节性变化。不同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病合并OSAS患者夜间血压存在明显季节变异,在高血压病合并OSAS患者的治疗中应考虑季节性血压变化的规律,依据季节性血压变化规律进行药物调整,将有助于患者的血压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变异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 动态血压监测 晨峰 季节性变化 高血压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晨间血压升高的病因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艳利 王秀莉 +2 位作者 朱学梅 卓晶明 李文华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3-116,共4页
目的寻找引起晨间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方法将高血压患者分为晨峰组和非晨峰组,检测血液中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生长激素(GH)、皮质醇(COR)水平。分析晨峰睡-谷值与AngⅡ、ALD、GH、COR的相关性。结... 目的寻找引起晨间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方法将高血压患者分为晨峰组和非晨峰组,检测血液中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生长激素(GH)、皮质醇(COR)水平。分析晨峰睡-谷值与AngⅡ、ALD、GH、COR的相关性。结果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主要为低肾素型高血压。晨峰组与非晨峰组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血脂和高血压病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晨峰组的AngⅡ、ALD均高于非晨峰组(P<0.05),血GH和COR也均显著增高(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晨峰组的晨峰睡-谷值与AngⅡ(r=0.42,P<0.01)、ALD(r=0.28,P<0.05)、GH(r=0.45,P<0.01)、COR(r=0.32,P<0.01)均呈现正相关。结论晨间血压升高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密切相关,也与血液中生长激素、皮质醇浓度过高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晨峰 血管紧张素Ⅱ 生长激素 氢化可的松
原文传递
餐后低血压的原发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特点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伟 于晓玲 刘海 《医学与哲学(B)》 2014年第3期42-44,共3页
为了分析餐后低血压(PPH)患者的24h动态血压变化特点,选择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分成PPH组(n=85)和非PPH(n=65)。观察两组平均血压、血压负荷值、晨峰值、血压变异性等指标。结果显示,(1)PPH组年龄明显高于非PPH组(... 为了分析餐后低血压(PPH)患者的24h动态血压变化特点,选择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分成PPH组(n=85)和非PPH(n=65)。观察两组平均血压、血压负荷值、晨峰值、血压变异性等指标。结果显示,(1)PPH组年龄明显高于非PPH组(P<0.05);(2)PPH组患者24h及日间、夜间平均收缩压及平均收缩压负荷高于非PPH组(P<0.05),但舒张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3)PPH组患者血压变异性明显高于非PPH组(P<0.05);(4)PPH组患者血压晨峰数值及晨峰发生率明显高于非PPH组(P<0.05);(5)PPH组夜间血压下降率及非勺型率较非PPH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PPH患者易发生于高龄患者,且具有收缩压、血压变异性增高,更易发生晨峰现象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后低血压 晨峰 血压变异性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特征浅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丹霞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8年第4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特征。方法收集遂宁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2017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67例作为观察组,依据是否存在血压晨峰将观察组分为晨峰亚组94例和非晨峰亚组73例;另选同期进行体检的老年健康人群54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特征。方法收集遂宁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2017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67例作为观察组,依据是否存在血压晨峰将观察组分为晨峰亚组94例和非晨峰亚组73例;另选同期进行体检的老年健康人群5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患者晨峰血压特征。结果观察组非杓型血压者占59.3%,对照组占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71,P〈0.05)。亚组分析显示,晨峰亚组非杓型血压者占66.0%,非晨峰亚组非杓型血压者占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7,P〈0.05)。此外,两亚组非杓型血压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3,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非杓型血压波动比例高于正常人,而其血压晨峰发生情况也与血压波动类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 晨峰 特征 波动
原文传递
针刺配合厄贝沙坦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合并焦虑的效果
15
作者 张萍 宋鹏 李聪颖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厄贝沙坦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合并焦虑的效果.方法选取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针灸科门诊2017年6月-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厄贝沙坦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合并焦虑的效果.方法选取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针灸科门诊2017年6月-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 h平均血压、心率、血压晨峰(MS)、焦虑评分(SAS)及更年期症状评分(Kupperman).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的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MS、心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及Kupperman评分分别为(37.6±7.7)分、(12.4±4.0)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更年期高血压合并焦虑患者采用针刺配合厄贝沙坦治疗,可平稳降压,尤其能降低清晨血压,同时还可改善焦虑状态和更年期不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厄贝沙坦 更年期高血压 焦虑评分 血压晨峰 更年期症状评分
原文传递
中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冲现象与靶器官损害关系探讨
16
作者 黄友良 俞群军 谭碧峰 《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中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冲现象(BPMS- blood pressure morning surge)对临床靶器官心脏和肾脏的损害:方法中年高血压患者178例,根据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为BPMS组(62例)和N—BPMS组(116例)。常规检测:血脂、体重指数、... 目的探讨中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冲现象(BPMS- blood pressure morning surge)对临床靶器官心脏和肾脏的损害:方法中年高血压患者178例,根据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为BPMS组(62例)和N—BPMS组(116例)。常规检测:血脂、体重指数、肌酐、空腹血糖、左室质量指数、E/A、EF、SVl+RV5、尿微量白蛋白。结果BPMS组24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均显著高于N—BPMS组动态血压监测结果(P〈0.05);BPMS组LVMI136.8±11.4g/m0、E/A0.8±0.18高于N—BPMS组124.9±14.dg/m^2与0.97±0.19(P〈0.05),但两组间EF值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PMS组Sv1+Rv5(男4.08±0.42mv、女3.72±0.38my)高于N—BPMS组,(男3.25±0.36my、女2.8±0.34mv)(P〈0.05);另外,BPMS组MAU93.1±26.3mg/24h显著高于N—BPMS组62.7±20.2mg/24h(P〈0.01):结论中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冲有明显的左心室肥厚、舒张功能不全、早期肾损害,而对收缩功能影响不大。中年高血压晨冲现象表现以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增加,不同于青年高血压以舒张压增高为主,老年高血压以收缩压增高为主:因此,中年高血压患者更应控制好血压及晨冲以保护好靶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年高血压 晨冲现象 靶器官 动态血压监测 心脏超声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凌晨血压增高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6
17
作者 孙宁玲 喜杨 +1 位作者 荆珊 卢熙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凌晨血压增高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分析1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凌晨血压特点。凌晨血压增高≥>23.58 mmHg判定为凌晨血压增高(凌晨血压增高组,n=275),凌晨血压增高<23.58 ...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凌晨血压增高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分析1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凌晨血压特点。凌晨血压增高≥>23.58 mmHg判定为凌晨血压增高(凌晨血压增高组,n=275),凌晨血压增高<23.58 mmHg判定为非凌晨血压增高(非凌晨血压增高组, n=825)。结果:①与非凌晨血压增高组相比,凌晨血压增高组的凌晨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脉压较高(P<0.01)。凌晨血压增高值与年龄相关(r=0.061,P<0.05)。②凌晨血压增高患者中,随着年龄增加,凌晨收缩压、脉压增高,凌晨舒张压降低(P<0.01-0.001)。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的凌晨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较低,凌晨脉压较高(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中的凌晨血压增高与年龄、性别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凌晨血压增高 年龄及性别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晨峰现象与靶器官损害 被引量:49
18
作者 张源明 王翠霞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02-605,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晨峰现象(MBPS)对靶器官结构及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22例根据24 h 动态血压监测(24ABPM)分为 MBPS 组(173例)和非 MBPS 组(149例),常规检查血脂谱、空腹血糖、肌酐,计算体质量指数(BMI)...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晨峰现象(MBPS)对靶器官结构及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22例根据24 h 动态血压监测(24ABPM)分为 MBPS 组(173例)和非 MBPS 组(149例),常规检查血脂谱、空腹血糖、肌酐,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左室质量指数(LVMI)、颈总动脉(CCA-IMT)和颈内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CA-IMT),心电图测量计算 QT 间期、校正的 QT 间期(QTc)、QT 离散度(QTd)和校正的 QT 离散度(QTcd)。结果 MBPS 组的24 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均显著高于非 MBPS 组动态血压监测水平(P<0.05)。MBPS 组的 LVMI、CCA-IMT、ICA-IMT 指标均高于非 MBPS 组[LVMI:MBPS:(170.1±16.4)比非 MBPS:(143.5±14.8)g/m^2;右侧 CCA-IMT:MBPS:(1.5±0.1)比非 MBPS:(0.9±0.2)mm,右侧 ICA-IMT:MBPS:(1.3±0.2)比非 MBPS:(0.9±0.3)mm,P 均<0.05]。MBPS 组的 QT 间期、QTc、QTd 及 QTcd 指标亦高于非 MBPS 组[MB-PS:QT:(370.0±24.6)比非 MBPS:(352.0±32.4)ms;QTc:MBPS:(414.0±23.7)比非 MBPS:(409.0±31.6)ms;QTd:MBPS:(32.3±10.5)比非 MBPS:(30.1±9.6)ms;QTcd:MBPS:(40.2±10.8)比非 MBPS:(37.5±10.1)ms,P 均<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晨峰者有更明显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左心室肥厚,同时有心肌复极时间的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晨峰现象 靶器官损害 动态血压监测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8
19
作者 胡小亮 路方红 +4 位作者 刘振东 赵颖馨 孙尚文 王舒健 李俊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入选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监测24 h动态血压,根据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晨峰组(149例)和非晨峰组(173例)。测血生化。结果:晨峰组年龄、空腹血糖均显著高于非...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入选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监测24 h动态血压,根据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晨峰组(149例)和非晨峰组(173例)。测血生化。结果:晨峰组年龄、空腹血糖均显著高于非晨峰组(P<0.01);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24 h平均脉压(24 hPP)、白昼平均脉压(dPP)、夜间平均脉压(nPP),24 h平均血压(24 hMAP)、白昼平均血压(dMAP)、夜间平均血压(nMAP)均高于非晨峰组(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显示,血压晨峰与年龄、24 hSBP、空腹血糖呈正相关(β值分别为0.301、0240、0.250,P均<0.01)。结论:24 hSBP、年龄、空腹血糖是影响血压晨峰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晨峰 危险因素 高血压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血压晨峰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38
20
作者 刘丹 陈艺莉 黄慧玲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5-339,共5页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及血压晨峰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01-01-2010-12-3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医学部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住院和门诊高血压患者502例(年龄≥65岁)。根据年龄分为4组,65~<70岁(n...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及血压晨峰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01-01-2010-12-3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医学部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住院和门诊高血压患者502例(年龄≥65岁)。根据年龄分为4组,65~<70岁(n=188)、70~<75岁(n=141)、75~<80岁(n=101)和≥80岁组(n=72),另入选年龄<65岁的高血压患者199例作为对照组。计算所有患者的BPV指标和血压晨峰(晨峰收缩压=睡-谷晨峰收缩压值=醒后2h平均收缩压-夜间睡眠时最低收缩压),并分析年龄、性别、糖尿病、吸烟强度及年限、体质量指数(BMI)、心率、血压昼夜模式对血压晨峰的影响。结果①在≥65岁的人群中,75~<80岁的晨峰收缩压(29.0±13.4)mmHg最高,≥80岁的晨峰舒张压(15.9±8.6)mmHg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与其他4组相比,年龄≥80岁组的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和夜间平均舒张压的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均明显升高,而白天平均舒张压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与BMI<18.5kg/m2患者比较,BMI18.5~<25.0、25.0~<30.0和≥30.0kg/m2的晨峰收缩压较高(P<0.01);与不吸烟患者比较,吸烟年限≤30、>30~40、>40~50、>50年的晨峰收缩压较高(P<0.01)。④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吸烟年限、收缩压昼夜模式是晨峰收缩压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高血压患者的BPV增大,晨峰收缩压也逐渐升高,BMI、吸烟年限和血压昼夜模式是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变异性 血压晨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