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论梁启超的道德观 被引量:4
1
作者 史义银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22-26,共5页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较为集中地阐述了关于公德和私德及其相互关系 ,强调“无私德则不能立”和“无公德则不能团” ,指出私德是公德的基础 ,公德是私德的延续和发展 ,培养良好的私德是第一要义 ,形成良好的公德是发明新道德和产生新民...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较为集中地阐述了关于公德和私德及其相互关系 ,强调“无私德则不能立”和“无公德则不能团” ,指出私德是公德的基础 ,公德是私德的延续和发展 ,培养良好的私德是第一要义 ,形成良好的公德是发明新道德和产生新民的前提 ,并明确提出“道德革命”的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道德观 《新民说》 私德 公德
下载PDF
梁启超对中国传统“私德”的批判与继承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兴邦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4-77,共4页
“公德”和“私德”及其相互关系是梁启超道德哲学的主要内容。在进行道德革命时,他用资产阶级的“公德”批判中国传统道德的“私德”;在进行道德建设时,则用中国传统道德的“私德”去补充资产阶级的“公德”。梁启超从“公德”到“私... “公德”和“私德”及其相互关系是梁启超道德哲学的主要内容。在进行道德革命时,他用资产阶级的“公德”批判中国传统道德的“私德”;在进行道德建设时,则用中国传统道德的“私德”去补充资产阶级的“公德”。梁启超从“公德”到“私德”的转化,是从道德革命到道德建设的深化,是思想上的前进,不是思想上的倒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哲学 道德革命 道德建设
下载PDF
福斯特对资本主义生态道德的批判与重建
3
作者 余镜心 黄晓云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0-25,共6页
对资本主义进行全方位的生态道德批判,是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福斯特赞同赖特米尔斯关于“更高的不道德”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明确指出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爆发源于资本主义资本扩张、唯利是图的本性。在此基础上,其借用“... 对资本主义进行全方位的生态道德批判,是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福斯特赞同赖特米尔斯关于“更高的不道德”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明确指出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爆发源于资本主义资本扩张、唯利是图的本性。在此基础上,其借用“生物圈文化”的产生与演变进程进一步揭露了生态帝国主义扩张逻辑的不道德本质及其对地球生态环境带来的大范围破坏,并开出了一剂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进行“道德革命”的药方。这些对生态道德的独特见解,一方面强化了人们对当代资本主义主要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人们全面地理解、把握福斯特生态批判理论,更好地将生态道德付诸实践,实现生态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斯特 资本主义 生态危机 道德革命
下载PDF
五四“新道德”中的社会伦理取向及其基本内涵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清文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3-13,共11页
五四时期的道德革命是中国近代之后社会变革进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道德革命中的"旧道德",指的是以家族主义为特征的封建宗法等级的伦理观念,而"新道德"则具有明显的社会伦理取向。五四时期的社会伦理,是以改造... 五四时期的道德革命是中国近代之后社会变革进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道德革命中的"旧道德",指的是以家族主义为特征的封建宗法等级的伦理观念,而"新道德"则具有明显的社会伦理取向。五四时期的社会伦理,是以改造社会为目的的,期望通过对家族伦理和"奴隶道德"的批判,解放个体,创造出真正的道德主体,而在伦理关系上,则追求一种个人与社会、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他人利益之间有机统一的新型伦理关系。这种伦理观承认个人自利的合理性,但在应然的层面上,以培育起主体的社会意识、群体意识作为价值目标,从而不同于西方近代的个人主义道德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社会伦理 道德革命
下载PDF
试析陈独秀在五四时期道德革命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储峰 蔡丽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69-72,76,共5页
陈独秀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对中国封建主义伦理道德的毁灭性攻击。他通过对封建旧礼教、旧伦理道德的批判,阐明道德革命的必要性;通过对新道德的张扬,提出了构筑新道德的根本途径及其基本轮廓。陈独秀关于道德革命的思想虽然有其历史... 陈独秀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对中国封建主义伦理道德的毁灭性攻击。他通过对封建旧礼教、旧伦理道德的批判,阐明道德革命的必要性;通过对新道德的张扬,提出了构筑新道德的根本途径及其基本轮廓。陈独秀关于道德革命的思想虽然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它打破了定孔学于一尊的思想,极大地激发了人们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陈独秀 伦理道德
下载PDF
生态与道德:从福斯特生态危机理论的视角看 被引量:2
6
作者 程广丽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6,共6页
面对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面临的严重的生态危机,福斯特的生态危机理论将当今威胁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生态问题归结于资本获利的逻辑,认为资本唯利是图的本性导致了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给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是资... 面对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面临的严重的生态危机,福斯特的生态危机理论将当今威胁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生态问题归结于资本获利的逻辑,认为资本唯利是图的本性导致了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给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是资本主义异化了的生产方式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福斯特的生态危机理论给出的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的方案是以道德革命或政治斗争(新生活运动)的方式来理解生产与劳动(实践)过程,以寻求人与自然的真正有序的物质交换解,从而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这一学术思路既深化了当前对于资本主义环境与生态问题的认识,但也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思路有着根本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革命 政治斗争 异化的生产方式 福斯特
下载PDF
批判与构建:陈独秀与“五四”时期道德革命 被引量:1
7
作者 桂展鹏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6年第2期87-90,共4页
陈独秀在"五四"时期所进行的"道德革命"中,对封建伦理道德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同时试图构建一种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新道德体系,虽有不足之处,但在当时启发了民智,解放了思想。
关键词 陈独秀 道德革命 批判与构建
原文传递
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现代价值阐释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翔 张同建 +1 位作者 魏志祥 朱建军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45-51,共7页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将生态保护作为最高目标,对当代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价值。在生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社会应审慎地对待技术进步、探索独具特色的生态保护之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将生态保护作为最高目标,对当代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价值。在生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社会应审慎地对待技术进步、探索独具特色的生态保护之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健康消费模式、发挥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作用、避免过量投资、推行道德革命、建设生态型政府、端正环保组织的功能、抵制生态帝国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应用价值和理论价值在中国将逐渐深化,进而产生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马克思主义 生态危机 异化消费 道德革命 生态帝国主义
下载PDF
福斯特对资本主义的生态道德批判及启示 被引量:2
9
作者 崔永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7-119,共13页
对资本主义的生态道德批判是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独具特色的重要思想之一。与绿色理论把当今世界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归于人类固有的本性、现代性和工业主义等不同,福斯特明确指出正是资本主义制度,即"结构性不道德"的资本... 对资本主义的生态道德批判是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独具特色的重要思想之一。与绿色理论把当今世界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归于人类固有的本性、现代性和工业主义等不同,福斯特明确指出正是资本主义制度,即"结构性不道德"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发了生态灾难。他从考察"生物圈文化"的形成与演变入手,对资本积累逻辑和扩张逻辑的不道德本性与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内在关联予以深刻分析,进而提出了建立新的生态文化或生态道德以实现绿色可持续性发展的主张。福斯特对资本主义的生态道德批判,既丰富拓展了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同时也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 生态危机 生态帝国主义 道德革命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福斯特对资本主义生态改革的批判与超越
10
作者 黄晓云 余镜心 《阴山学刊》 2023年第6期64-68,共5页
随着世界范围内日益凸显的生态危机,以经济主义为核心的西方经济学亦开始寻求生态问题的解决之法。其试图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破坏之间构建一种最佳的物质变换模型,并在一番摸索之后开出自然资本化、技术改良等生态“药方”。但福斯特明确... 随着世界范围内日益凸显的生态危机,以经济主义为核心的西方经济学亦开始寻求生态问题的解决之法。其试图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破坏之间构建一种最佳的物质变换模型,并在一番摸索之后开出自然资本化、技术改良等生态“药方”。但福斯特明确指出,以改革为主要策略的西方环境经济学并未摆脱资本逻辑的桎梏,其本质依然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维护与加强。在现存的资本主义体制内,单独技术革命、市场变革并不足以解决生态危机,其唯一的突破路径只能是进行彻底的生态社会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斯特 环境经济学 自然资本化 技术改良主义 道德革命 生态社会革命
下载PDF
康德定言命令的道德变革与实践困境
11
作者 杨伟涛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6-40,共5页
康德以纯粹理性形而上学为基础,强调善良意志和定言命令的实践理性价值。以"定言命令"为核心的道德形而上学实践理性排斥伦理学经验论,弘扬人的主体能动性,在西方伦理学引起了重大的道德哲学方向性转变。然而,"定言命令&... 康德以纯粹理性形而上学为基础,强调善良意志和定言命令的实践理性价值。以"定言命令"为核心的道德形而上学实践理性排斥伦理学经验论,弘扬人的主体能动性,在西方伦理学引起了重大的道德哲学方向性转变。然而,"定言命令"具有形式化和僵化的普遍化特征,存在严重的形而上矛盾和现实困境,受到黑格尔等人的伦理学批判以及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实践论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道德形而上学 定言命令 道德革命 批判 超越
下载PDF
福斯特的生态道德思想及其启示
12
作者 徐梦雅 《西部学刊》 2023年第22期14-17,共4页
福斯特的生态道德思想主要包括福斯特对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批判和福斯特提出的“道德革命”两个部分。福斯特认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道德导致了生态危机,他对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和资本扩张下的不道德现象进行深入剖析,进而得出资本主... 福斯特的生态道德思想主要包括福斯特对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批判和福斯特提出的“道德革命”两个部分。福斯特认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道德导致了生态危机,他对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和资本扩张下的不道德现象进行深入剖析,进而得出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道德相悖,资本主义社会需要一场“道德革命”的结论。福斯特生态道德思想的局限在于忽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道德革命”方案缺乏现实性,其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是加强环境治理的顶层设计、培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强化公民生态道德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危机 生态道德 道德革命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从道德革命到伦理觉悟:唯物史观视野下中国伦理精神的现代转化与创新发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强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共9页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对民族整体生活的精神性把握就是伦理精神。中国伦理精神的现代转化面临着现实上的与观念上的双重困境:一方面是道德革命思想启蒙的困境;另一方面是近代中国落后的社会现实。就其理论逻辑而言...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对民族整体生活的精神性把握就是伦理精神。中国伦理精神的现代转化面临着现实上的与观念上的双重困境:一方面是道德革命思想启蒙的困境;另一方面是近代中国落后的社会现实。就其理论逻辑而言,唯物史观对民族伦理精神的激活,体现为自我主体(主观道德)—世界(社会实体)—实在主体(伦理精神)的辩证发展。就其主体形态而言,从早期共产党人的伦理觉悟到唤起人民的精神主动,伦理精神从主观形态转变为客观(现实)形态,实现了精神突围,构成维系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就其历史形态而言,作为共同体生命原则的伦理精神的创新发展,表现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百年团结奋斗过程中形成了伦理精神的新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伦理精神 道德革命 伦理觉悟 现代转化
下载PDF
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李大钊“物心两面”的社会改造观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学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2,共8页
李大钊是中共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主张"灵肉一致"和"物心两面"的社会改造观。早期他受托尔斯泰人道主义和泛劳动主义的影响,主张道德革命和精神改造,号召青年发扬劳动主义,到民间去与农民为伍。在接受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是中共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主张"灵肉一致"和"物心两面"的社会改造观。早期他受托尔斯泰人道主义和泛劳动主义的影响,主张道德革命和精神改造,号召青年发扬劳动主义,到民间去与农民为伍。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李大钊也主张物质改造运动,但他认为物质改造和阶级斗争仅是手段,最终还是要达到互助和人道主义的精神目标。李大钊后来虽也提出"工人政治"的表述,也领导了中共的工人运动,但随着都市工人运动的失败,他较早提出中国革命应依靠农民、应到农村开展农村革命。深入研究李大钊的思想,对我们理解以无产阶级为基础的中共,从城市革命转向农村革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道德革命 物质改造 社会改造 到农村去
下载PDF
道德革命,价值变迁与道德进步的问题
15
作者 马成慧(译) 《伦理学术》 2022年第2期42-52,共11页
阿皮亚、普莱森特和贝克都借用了库恩的“科学革命”概念来探讨“道德革命”的问题。他们认为道德变迁就意味着道德革命,并自然地将道德革命等同于道德进步。但本文认为,道德变迁实际上有两种形式,即“范式的拓展”和“革命性的变迁”... 阿皮亚、普莱森特和贝克都借用了库恩的“科学革命”概念来探讨“道德革命”的问题。他们认为道德变迁就意味着道德革命,并自然地将道德革命等同于道德进步。但本文认为,道德变迁实际上有两种形式,即“范式的拓展”和“革命性的变迁”。只有当“革命性的变迁”发生时,探讨“道德革命”才有意义。此外,本文通过对乌拉悯人文化事例的分析,阐明道德革命未必是道德进步,它也可能形成某种道德困境。因此,判定道德进步尤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革命 价值变迁 价值多元主义 道德进步
原文传递
梁启超道德本体论及道德革命思想探微
16
作者 吴宁宁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1期44-51,共8页
围绕着救亡图强、启蒙民众的现实需求,梁启超提出了许多富有深刻意义的关于"道德"的思考。从本体论的角度,梁启超对"道德"设定了诸多含义,确立了道德利群和群己相谐的目的性,并从道德的特征上指出公德和私德两方面... 围绕着救亡图强、启蒙民众的现实需求,梁启超提出了许多富有深刻意义的关于"道德"的思考。从本体论的角度,梁启超对"道德"设定了诸多含义,确立了道德利群和群己相谐的目的性,并从道德的特征上指出公德和私德两方面的内涵和道德"行非言"的本质。与此同时,梁启超将理论与现实进行有机结合,提出了"道德革命"的思想。一方面,进化论的思想为道德革命观点奠定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改造近代国民劣根性的需求为道德革命提供了现实依据。梁启超所提出的道德本体论和道德革命的思想是近代借道德人心治理国家思想的重要缩影,对近代国民道德改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道德本体论 道德革命
下载PDF
道德革命家和子
17
作者 于梦晗 《职业技术》 2015年第9期88-90,共3页
《斜阳》是日本无赖派作家太宰治在1947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小说主要以描绘没落贵族的一家为背景,表达太宰治对二战后日本社会新秩序的不满和对在日本转型期的道德危机怀有的复杂情感。《斜阳》中的女主人公和子作为一名贵族的女儿,从小... 《斜阳》是日本无赖派作家太宰治在1947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小说主要以描绘没落贵族的一家为背景,表达太宰治对二战后日本社会新秩序的不满和对在日本转型期的道德危机怀有的复杂情感。《斜阳》中的女主人公和子作为一名贵族的女儿,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在与丈夫离婚之后,选择为一名有妇之夫生子这一违反道德的方式进行对旧道德的反抗。本文是以当时的社会情况为背景,通过以和子反抗旧道德事例为基准,分析和子要进行道德革命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阳》 和子 道德革命
下载PDF
中国近代传统伦理之变革述论
18
作者 刘芙君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23-125,共3页
近代中国由于“西学东渐”,传统伦理被迫从思想观念做出改变,由此也带动了社会习俗发生相应变化。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及新文化运动三个相对凸显的历史时期,近代传统伦理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关键词 传统伦理 中体西用 道德革命
下载PDF
陈独秀伦理革命评析
19
作者 伍玲玲 《伦理学研究》 2004年第2期27-32,共6页
陈独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伦理革命在其思想理论体系中占有独特地位 ,对其伦理革命的思想进行评析 ,能够为我们今天的道德建设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陈独秀 伦理革命 新文化运动 评析
下载PDF
王船山德治模式与现代道德革命 被引量:1
20
作者 萧平汉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9-13,共5页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强调圣、贤治国。王夫之继承了这一德治思想并有所发展 ,他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极力倡导人格的完善与品德的高尚 ,对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进步意义。现代道德革命是人类内在的心灵革命 ,是对人类自我中心的否...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强调圣、贤治国。王夫之继承了这一德治思想并有所发展 ,他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极力倡导人格的完善与品德的高尚 ,对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进步意义。现代道德革命是人类内在的心灵革命 ,是对人类自我中心的否定。它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 ,对社会制度的改革引入到人类自身的心灵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德治模式 现代道德革命 儒家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