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S引发制备高分子量PDMDAAC 被引量:15
1
作者 贾旭 张跃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0-614,共5页
以已知杂质种类和含量的一步法工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单体水溶液为原料.用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取低温一次性加入引发剂,分阶段升温方式进行聚合反应.通过合成工艺的优化方法,得到了最高特性黏数值为3.17dL/... 以已知杂质种类和含量的一步法工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单体水溶液为原料.用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取低温一次性加入引发剂,分阶段升温方式进行聚合反应.通过合成工艺的优化方法,得到了最高特性黏数值为3.17dL/g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单体转化率为94.8%.采用NMR、IR光谱测试技术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分别考察了DMDAAC质量分数为57.5%~70.0%、APS与DMDAAC质量比为0.15:100~0.40:100、Na4EDTA与DMDAAC质量比为0—0.0142:100、聚合反应引发温度T1在40—50℃、聚合反应熟化温度T3在50—90℃范围内的以上5个因素对产物特性黏数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DMDAAC质量分数为65.0%、APS与DMDAAC质量比为0.35:100、Na4EDTA与DMDAAC质量比为0.0071:100、T1为46℃、T2为50℃,T3为70℃。各反应3h为最佳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均聚物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制备工艺 特性黏数 单体转化率
下载PDF
无皂苯丙乳液的粒径与成核机理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凯 沈慧芳 +2 位作者 张心亚 蓝仁华 陈焕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0-53,共4页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MAA)四元无皂乳液聚合体系中各种因素对单体转化率、乳胶粒大小及分布的影响,并对其成核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引发剂用量一定的条件下,引发剂的加入方式对单体...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MAA)四元无皂乳液聚合体系中各种因素对单体转化率、乳胶粒大小及分布的影响,并对其成核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引发剂用量一定的条件下,引发剂的加入方式对单体转化率和乳胶粒的单分散性均有很大的影响;引发剂含量增大,聚合温度升高,单体转化率先升高后趋稳定,乳胶粒粒径和分散度先减小后增大;反应性乳化剂量增大,乳胶粒粒径和分散度均逐渐减小。在所研究的条件下,含有反应性乳化剂的无皂苯丙乳液聚合体系以均相成核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单体转化率 粒径及其分布 成核机理
下载PDF
接枝共聚的接枝参数表述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高洪海 王焱 +1 位作者 吴国飞 陈海生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63-866,共4页
介绍了接枝共聚物接枝参数,如单体转化率、接枝率、接枝效率、均聚物含量及接枝频率,概述了对这些参数在进行表述淀粉接枝共聚时出现的种各种表达形式。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这些其在表达上出现的混乱现象。
关键词 单体转化率 接枝率 接枝效率 均聚物含量 接枝频率
原文传递
两性可聚合型丙烯酸酯单体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晨 季永新 《化学与粘合》 CAS 2012年第5期25-29,共5页
以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和氯乙酸钠为原料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一类新型的两性可聚合型丙烯酸酯单体。考察了季铵化反应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单体合成的影响,用混合指示剂两相滴定法测定反应转化率,同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波谱对产物... 以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和氯乙酸钠为原料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一类新型的两性可聚合型丙烯酸酯单体。考察了季铵化反应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单体合成的影响,用混合指示剂两相滴定法测定反应转化率,同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波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水为溶剂,DM与ClCH2COONa的物质的量比为1∶1.05,在70℃下,反应7h,叔胺转化率可达93.97%。用上述自制单体制备高分子乳化剂,将其用于乳液聚合,制得性能优良的阳离子乳液和阴离子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可聚合型 丙烯酸酯单体 季铵化反应 两相滴定法 乳液聚合
原文传递
大块充填复合树脂修复后的临床效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武钊 刘伟才 《口腔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656-659,共4页
目前大块充填复合树脂逐渐应用于牙科治疗中,一些研究发现其除了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外,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单体转化率是反映树脂固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树脂的机械性能和生物学性能的重要因素。牙尖变形、边缘微渗漏是由于复... 目前大块充填复合树脂逐渐应用于牙科治疗中,一些研究发现其除了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外,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单体转化率是反映树脂固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树脂的机械性能和生物学性能的重要因素。牙尖变形、边缘微渗漏是由于复合树脂的聚合收缩产生的收缩应力造成的,对充填体的耐久度、边缘封闭性有一定的影响,可以认为是衡量树脂粘接修复后的临床效果的常见指标。该文主要通过单体转化率、牙尖变形和边缘微渗漏这三方面对大块充填复合树脂修复后的临床效果以及原因机理做一个总结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块充填复合树脂 单体转化率 牙尖变形 边缘微渗漏
下载PDF
一种顶空气相色谱测定乳液聚合过程单体转化率的新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钟金锋 付时雨 +1 位作者 柴欣生 詹怀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11-1114,共4页
介绍了一种通过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乳液聚合过程中单体转化率的新方法。通过对聚合乳液样品进行称量方式的采样和大比例的稀释,将已稀释的待测溶液移入顶空瓶中,在设定温度下达到气液平衡后进入气相色谱中测定,其消除了采样的波动性... 介绍了一种通过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乳液聚合过程中单体转化率的新方法。通过对聚合乳液样品进行称量方式的采样和大比例的稀释,将已稀释的待测溶液移入顶空瓶中,在设定温度下达到气液平衡后进入气相色谱中测定,其消除了采样的波动性和顶空气相色谱测定的误差,并导出了由顶空气相色谱对样品中单体的测定信号直接计算聚合过程转化率的方程式。该方法具有实验操作简单、快速、检测准确等优点,非常适合乳液聚合反应动力学和机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单体转化率 顶空气相色谱
下载PDF
调节剂增量加入对SBR1502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米普科 薛心涛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8-39,共2页
研究了增量加入调节剂t—C_(12)H_(25)SH对单体转化率为70%的SBR1502分子参数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当增量:初加量为25:75(质量比)、增量加入时的转化率为30%~45%时,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门尼粘度、凝胶含量均可进行有效... 研究了增量加入调节剂t—C_(12)H_(25)SH对单体转化率为70%的SBR1502分子参数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当增量:初加量为25:75(质量比)、增量加入时的转化率为30%~45%时,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门尼粘度、凝胶含量均可进行有效控制;所得产品的物理机械性能达到或超过了JSR1502及Nipol1502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橡胶 转化率 分子量 调节剂 橡胶
下载PDF
DADMAC-AM共聚反应中单体转化率的测定 被引量:1
8
作者 吴阳 陈丽珠 +1 位作者 游纪萍 陈少平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18-21,共4页
研究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的共聚反应中单体转化率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胶体滴定法可分别测出该共聚反应中两单体的转化率,方法简便、效果好.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丙烯酰胺 单体转化率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下载PDF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的合成 被引量:4
9
作者 陈丽珠 陈少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9-82,109,共5页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胶体滴定法测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ADM AC)和丙烯酰胺(AM)聚合过程中两单体的转化率,探讨了单体总质量分数、单体加料方式和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以及共聚物特性粘数[η]和阳离子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胶体滴定法测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ADM AC)和丙烯酰胺(AM)聚合过程中两单体的转化率,探讨了单体总质量分数、单体加料方式和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以及共聚物特性粘数[η]和阳离子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体总质量分数为20%时,DADM AC单体的转化率最高;分批添加AM时,DADM AC的转化率提高,AM的转化率减小,共聚物的特性粘数上升;补加AM的同时添加引发剂,可将DADM AC的转化率提高15%,AM的转化率可达90%以上;引发剂用量增加,共聚物的阳离子度增大,但特性粘数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丙烯酰胺 单体转化率 加料方式 特性粘数
下载PDF
齿科复合树脂单体转化率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爽 高艳 +4 位作者 王晶 张燕 张云涛 王方辉 王青山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93-496,共4页
齿科修复用复合树脂是目前牙体缺损常用的修复材料。研究发现,树脂残余单体对材料的机械、化学及生物学性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阐述了牙科复合树脂残留单体的危害,分析了树脂基质、无机填料的类型、含量,以及引发体系、光照、二... 齿科修复用复合树脂是目前牙体缺损常用的修复材料。研究发现,树脂残余单体对材料的机械、化学及生物学性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阐述了牙科复合树脂残留单体的危害,分析了树脂基质、无机填料的类型、含量,以及引发体系、光照、二期处理等因素对复合树脂单体转化率的影响,讨论了提高单体转化率的有效措施和方法,指出了复合树脂发展方向,为研制更为理想的复合树脂和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 残余单体 单体转化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丙烯酸酯在乙醇中聚合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娓 张军营 崔卫民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59,共4页
以BPO为引发剂,以乙醇为溶剂,以丙烯酸、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及醋酸乙烯为单体合成了醇溶性聚丙烯酸酯共聚物。利用GPC对试验进行了跟踪,讨论了反应时间、温度、溶剂及引发剂用量对单体转化率和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 以BPO为引发剂,以乙醇为溶剂,以丙烯酸、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及醋酸乙烯为单体合成了醇溶性聚丙烯酸酯共聚物。利用GPC对试验进行了跟踪,讨论了反应时间、温度、溶剂及引发剂用量对单体转化率和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溶性 丙烯酸酯 转化率 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
下载PDF
环氧树脂对环氧树脂/丙烯酸酯复合乳液聚合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以会 杜宗良 +2 位作者 迟蕾 李瑞霞 吴大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11,共3页
将环氧树脂溶于丙烯酸酯混合单体中,采用环氧树脂/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作乳化剂,制备了环氧树脂/丙烯酸酯共聚物复合乳液。研究了乳液聚合过程中,环氧树脂对聚合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氧树... 将环氧树脂溶于丙烯酸酯混合单体中,采用环氧树脂/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作乳化剂,制备了环氧树脂/丙烯酸酯共聚物复合乳液。研究了乳液聚合过程中,环氧树脂对聚合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氧树脂的存在,延长了引发剂的引发诱导期,单体的转化速率减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丙烯酸酯 乳液聚合 转化率
下载PDF
聚双环戊二烯制品的除臭技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杜颖异 于文杰 +1 位作者 李俊贤 张玉清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CAS 2010年第3期28-33,37,共7页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聚双环戊二烯制品除臭技术的研究进展。除臭技术主要包括加入各种添加剂、改进催化体系、改进聚合工艺、制品表面处理等方法。传统的聚双环戊二烯制品只用于户外材料,经除臭后可扩大使用范围,用于室内装饰、家具、建材...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聚双环戊二烯制品除臭技术的研究进展。除臭技术主要包括加入各种添加剂、改进催化体系、改进聚合工艺、制品表面处理等方法。传统的聚双环戊二烯制品只用于户外材料,经除臭后可扩大使用范围,用于室内装饰、家具、建材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双环戊二烯 除臭 残余单体 转化率
下载PDF
低结合丙烯腈含量丁腈橡胶结合丙烯腈含量的调控
14
作者 胡育林 王永峰 +2 位作者 钟启林 赵志超 邵卫 《合成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3-198,共6页
考察了聚合反应过程中NBR产品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单体竞聚率、单体转化率、单体浓度、聚合反应温度和压力,分析了产品的结构组成,并进行了聚合反应动力学探究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聚合反应温度为5.0℃、聚合压力... 考察了聚合反应过程中NBR产品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单体竞聚率、单体转化率、单体浓度、聚合反应温度和压力,分析了产品的结构组成,并进行了聚合反应动力学探究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聚合反应温度为5.0℃、聚合压力为0.15~0.20 MPa条件下,采用多段补加丙烯腈的方式,同时将单体转化率控制在70%~75%,可得到丙烯腈结构单元分布均匀、结合丙烯腈质量分数为17%~19%的NBR产品,所用聚合配方和工艺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橡胶 结合丙烯腈含量 单体竞聚率 单体转化率 单体配比
下载PDF
有机硅氧烷改性St/BA/AA三元共聚乳液的制备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月 裴世红 王梓旭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836-839,共4页
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改性的St/BA/AA三元共聚乳液,其结构经FT-IR确证。研究了VTES用量、乳化剂用量及配比和引发剂用量对单体转化率和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48%St,48%BA,4%AA,1%N-MA,4%VTES,8... 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改性的St/BA/AA三元共聚乳液,其结构经FT-IR确证。研究了VTES用量、乳化剂用量及配比和引发剂用量对单体转化率和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48%St,48%BA,4%AA,1%N-MA,4%VTES,8%乳化剂(OP-10/SDS=1/3),0.8%引发剂]下,单体转化率为95.8%,平均粒径242 nm。并研究了改性St/BA/AA乳胶膜(1)的耐溶剂性和铅笔硬度。结果表明:1具有良好的耐溶剂性,铅笔硬度为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氧烷 改性St/BA/AA乳液 制备 单体转化率 耐溶剂性 铅笔硬度
下载PDF
超声辐照下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玲 孟涛 +1 位作者 董凤云 朵英贤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7年第5期430-433,共4页
超声波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用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的本体聚合的反应.研究了超声波频率,超声波辐照时间,超声场温度,引发剂用量对MMA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研究范围内,超声波不能直接引发MMA单体产生自由基,进行本体聚合.超... 超声波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用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的本体聚合的反应.研究了超声波频率,超声波辐照时间,超声场温度,引发剂用量对MMA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研究范围内,超声波不能直接引发MMA单体产生自由基,进行本体聚合.超声波的频率对MMA单体的转率有一定的影响,在频率为35 kHz的超声波辐照下,对提高MMA单体转化率的作用最大.随着超声波辐照时间的增加,MMA单体的转化率随而增大.超声波辐照下,MMA单体的转化率随聚合反应温度越高而增大.引发剂用量增加,MMA单体的转化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甲基丙烯酸甲酯 单体转化率 本体聚合
下载PDF
固化模式对双固化树脂水门汀微观机械性能及聚合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沁 杨博 +2 位作者 杨家俊 霍兆麟 王焱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4期199-204,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固化模式对临床常用的两种双固化树脂水门汀表面纳米硬度、弹性模量、压入蠕变等微观机械性能及聚合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即刻光照、间歇光照、延迟光照和无光照四种不同的固化模式,分别对Rely X Unicem、Perma Cem 2.0两... 目的研究不同固化模式对临床常用的两种双固化树脂水门汀表面纳米硬度、弹性模量、压入蠕变等微观机械性能及聚合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即刻光照、间歇光照、延迟光照和无光照四种不同的固化模式,分别对Rely X Unicem、Perma Cem 2.0两种双固化树脂水门汀进行固化,制备厚度为0.5 mm、直径5 mm的圆形测试试件。室温避光保存24 h后,使用纳米压痕法对表面纳米硬度、弹性模量、压入蠕变等微观机械性能进行测量,使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衰减全发射法测试材料的转化率。利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α=0.05)。结果固化模式对本实验选用的两种双固化树脂水门汀的表面纳米硬度、弹性模量有显著影响(P<0.001)。对于Rely X Unicem,无光照组的表面纳米硬度、弹性模量最低,分别为(153.1±14.6)MPa和(7.6±0.7)GPa,即刻、间歇、延迟光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Perma Cem 2.0,无光照组的表面纳米硬度、弹性模量最低,分别为(244.8±21.1)MPa和(7.3±0.5)GPa,即刻、间歇、延迟光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固化模式对Rely X Unicem的压入蠕变有显著影响(F=135.41,P<0.001),对Perma Cem 2.0也有显著影响(F=148.94,P<0.001),其由高到低依次为:无光照组>延迟光照组>即刻、间歇光照组。固化模式对Perma Cem 2.0的转化率有显著影响(F=20.76,P=0.004),但对Rely X Unicem的转化率无显著影响(F=0.899,P=0.447)。结论双固化树脂水门汀在无光照时容易固化不全,降低其微观机械性能。即刻、间歇光照比延迟光照更有利于降低树脂水门汀的压入蠕变。固化模式对不同种类的双固化树脂水门汀聚合程度及微观机械性能的影响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粘固剂 牙科胶粘剂光固化 牙科树脂类自固化 机械性能 转化率 固化模式
原文传递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阶段单体转化率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炜棋 柴欣生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3-47,共5页
为有效监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阶段中单体转化率的变化,本文考察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阶段的反应时间(t)、反应温度(T)和n(三聚氰胺)∶n(甲醛)(r)对甲醛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树脂预聚阶段中甲醛单体转化率与时间呈对数关系,... 为有效监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阶段中单体转化率的变化,本文考察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阶段的反应时间(t)、反应温度(T)和n(三聚氰胺)∶n(甲醛)(r)对甲醛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树脂预聚阶段中甲醛单体转化率与时间呈对数关系,与温度呈线性关系,与n(三聚氰胺)∶n(甲醛)呈二次函数关系;据此建立了甲醛单体转化率的预测模型,即:R=(0.125T-3.43)·(-27.2r2+22.0r-3.30)·ln(0.317t+1)。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描述反应过程中甲醛单体转化率的变化,与实际检测值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R2=0.993)。因此,该模型可对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预聚过程进行很好的预测,进而为生产和控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单体转化率 动力学 预测 模型
下载PDF
单体转化率对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特征黏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贾旭 张跃军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0-385,共6页
为研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产物中残余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对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产物性质的影响规律,该文研究了单体转化率对产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以特征黏度[η]计)的影响。采用特征黏度分别为1.27... 为研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产物中残余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对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产物性质的影响规律,该文研究了单体转化率对产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以特征黏度[η]计)的影响。采用特征黏度分别为1.27、1.94和3.12 dL/g,并经清洗去除残余单体的PDMDAAC产物,通过外加单体,以模拟具3个系列特征黏度的单体转化率不同的PDMDAAC,考察单体加入量对加入后产物特征黏度的影响。用实际PDMDAAC产物清洗除残前后的特征黏度来验证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单体DMDAAC、清洗前后的产物和洗脱物质分别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NMR)谱图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当残余单体的质量分数低于50.00%时,其对模拟产物特征黏度[η′]的影响可用式lg[η′]=lg[η]+lgX′表示,相对误差为±6.30%。FTIR和NMR谱图表征结果表明清洗过程去除的主要为未反应单体。验证实验结果说明:当产物中含有较多残余单体时,经清洗后再测定的特征黏度与实际值有较大差距,不能真实表达其合成工艺及产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真实水平,而通过工艺改进提高单体转化率是提高产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单体转化率 特征黏度 残余单体
下载PDF
Effect of latex conversion on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20
作者 Shao-Xiang Li Ying-Dong Guan Lu-Mei Liu 《Natural Science》 2010年第5期515-518,共4页
We have synthesized styrene-acrylic latex and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such reaction conditions as the dosage of initiator, surfactant and stirring speed on monomer conversion and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g) o... We have synthesized styrene-acrylic latex and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such reaction conditions as the dosage of initiator, surfactant and stirring speed on monomer conversion and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g) of polymer by mean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then we get the best reaction conditions. Test results prove that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the polymer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monomer con- version. The improvement of monomer conver- sion can make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close to the theoretical value. In the case of high final conversion, we can predict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the polymers of different com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theoretical relation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omer conversion ORTHOGONAL Experiment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