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前及孕早期常见隐性单基因遗传病携带者筛查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2
1
作者 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产前筛查和诊断学组 刘俊涛 +2 位作者 蒋宇林 董旻岳 朱宝生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2,共10页
携带者筛查作为筛查单基因遗传病生育高风险夫妻的方法,目前在国内出生缺陷预防工作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临床相关工作陆续开展。但相关医疗机构和检测实验室对携带者筛查的临床定位、目标人群、适宜筛查的疾病/基因和位点变异、数据... 携带者筛查作为筛查单基因遗传病生育高风险夫妻的方法,目前在国内出生缺陷预防工作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临床相关工作陆续开展。但相关医疗机构和检测实验室对携带者筛查的临床定位、目标人群、适宜筛查的疾病/基因和位点变异、数据分析及解读,以及检测前后的遗传咨询等方面尚缺乏共识,临床广泛实施携带者筛查的卫生经济学效益也有待评估。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产前筛查和诊断学组协同国内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初稿的撰写和讨论修订,并经过国内相关领域内专家的广泛研讨、审查及函审修改,形成了本专家共识。本共识提出了当前国内开展携带者筛查的适用人群,疾病纳入原则,筛查基因和变异位点的要求,实验室检测的质量控制要点和携带者筛查报告应包括的重要信息,以及检测前后咨询的相关要点,结合当前国内开展携带者筛查的发展阶段和临床定位等,形成推荐意见,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携带者筛查 单基因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X连锁遗传病 实践指南
原文传递
全面认识遗传检测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军玉 沈亦平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2-276,共5页
遗传检测被定义为“以临床为目的,通过分析人类DNA、RNA、染色体、蛋白质和特定代谢物,进行遗传性疾病相关基因型、突变、表型或核型的检测”。20多年前关于遗传检测的定义全面准确、仍然有效。文章重点介绍遗传检测的定义及其内涵,着... 遗传检测被定义为“以临床为目的,通过分析人类DNA、RNA、染色体、蛋白质和特定代谢物,进行遗传性疾病相关基因型、突变、表型或核型的检测”。20多年前关于遗传检测的定义全面准确、仍然有效。文章重点介绍遗传检测的定义及其内涵,着重探讨了遗传检测并非局限于DNA和染色体水平,多组学的检测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遗传咨询是遗传检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遗传检测包括对单基因病,多基因病的检测;遗传检测不仅要服务已经患病的个人与家庭,更需要在疾病的预防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全面认识遗传检测的定义和内涵,厘清遗传检测和遗传咨询的关系,有助于充分发挥基因组医学时代遗传检测的临床和社会功效性,满足民众对健康保障与服务的更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检测 遗传咨询 单基因病 多基因病 多组学 疾病预防
原文传递
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在26例先天性泌尿系统发育异常胎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雷婷缨 符芳 +9 位作者 李茹 王丹 杨丹 王芳 杨昕 潘敏 甄理 韩瑾 李东至 廖灿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856-859,共4页
目的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对核型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结果未见异常的先天性泌尿系统发育异常(congenital anomalies of the kidney and urinary tract,CAKUT)胎儿进行分析,探讨其单基因水平的遗传学病因... 目的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对核型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结果未见异常的先天性泌尿系统发育异常(congenital anomalies of the kidney and urinary tract,CAKUT)胎儿进行分析,探讨其单基因水平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产前超声提示为CAKUT伴或不伴其他畸形的胎儿样本26例,其中19例为G1组,WES只对胎儿样本进行检测;7例为G2组,用WES对核心家系进行检测。按照Hiseq 2500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测序,并用相应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和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分析,G1组的测序周转时间为11~12周,G2组为8~9周。结果WES在4例(15.4%)样本中检测到致病性突变,所涉及的基因分别为UMOD、NEK8、HNF1B和BBS2;在2例(7.7%)样本中检测到可能致病性突变,所涉及的基因分别为HSPD1和GRIN2B。此外,4例致病性样本中,孤立性CAKUT致病性检出率为10.5%(2/19),而CAKUT合并其他异常的检出率为57.1%(4/7)。结论WES能提高产前诊断中不明原因的CAKUT胎儿的致病性检出率,再次证明了CAKUT与单基因缺陷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显子组测序技术 先天性泌尿系统发育异常 产前诊断 单基因病
原文传递
育龄期人群对扩展性携带者筛查的了解、态度、支付意愿、实施偏好以及影响其接受筛查的关联因素:一项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
4
作者 付晓琳 侯伟 +13 位作者 张蔓丽 毛翛 文娟 刘珊玲 袁静 钱叶青 赵彦艳 罗春玉 戚庆炜 尹爱兰 李树铁 张春燕 周红辉 卢彦平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449-456,共8页
背景出生缺陷是全球范围内影响人口健康水平的公共卫生问题,而扩展性携带者筛查(expanded carrier screening,ECS)是预防出生缺陷的有效措施。目的了解我国育龄期人群对扩展性携带者筛查的认知、态度及影响其决策的关联因素。方法本研... 背景出生缺陷是全球范围内影响人口健康水平的公共卫生问题,而扩展性携带者筛查(expanded carrier screening,ECS)是预防出生缺陷的有效措施。目的了解我国育龄期人群对扩展性携带者筛查的认知、态度及影响其决策的关联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2022年8月—2023年9月,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对到访全国11家产前诊断机构的育龄期人群进行在线调查,了解调查对象对扩展性携带者筛查的态度、实施偏好、支付意愿,Logistic分析影响其决策的关联因素。结果11家机构共计回收24923份问卷,有效问卷24910份,有效率99.95%。被调查的对象中,54.42%为女性,45.58%为男性,年龄集中在26~35岁区段(19601人,78.69%)。多数(84.75%)调查对象正在备孕(21110人),自身或配偶有不明原因流产史的有6395人(25.67%)。38.99%(9714/24910)的调查对象对扩展性携带者筛查完全不了解,91.36%(22757/24910)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接受扩展性携带者筛查。愿意接受ECS的原因中占比最高的是希望通过ECS了解生育患有遗传病后代的风险,占88.18%(20066/22757);拒绝接受ECS的原因中占比最高的是认为家族中没有遗传病史,无须筛查,占33.91%(730/2153)。60.22%(13704/24910)的调查对象表示希望获知夫妻双方全部的遗传病携带信息。89.64%(20400/24910)的调查对象更偏向高效率的同步筛查模式。80.15%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在备孕期进行检测,60.37%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在婚检时进行检测。超过60%的调查对象(15886人,63.77%)表示接受单人1000元以下付费。Logistic回归显示年轻人群,学历越高,夫妇月收入越高,有医疗保险,听说过ECS以及了解ECS的程度越高的育龄人群愿意接受ECS检测(OR>1,P<0.05)。结论育龄人群对扩展性携带者筛查了解有限,部分调查对象对ECS存在误解,但总体态度积极。年轻、高学历、高收入、有医保以及对ECS认知程度好的人群更愿意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性携带者筛查 优生优育 单基因遗传病 横断面调查 问卷调查
下载PDF
22种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变异在产前人群中的分布情况 被引量:1
5
作者 朱燕飞 王萍 +4 位作者 吴燕 吕美丹 卢晓燕 杜婵娟 黄文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3年第5期908-911,共4页
目的 观察浙江永康地区产前人群中高频携带的基因突变和相对应的疾病,探讨产前扩展性单基因病携带者筛查(EC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浙江永康地区妇幼保健院做孕前和孕期检查的孕妇6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380... 目的 观察浙江永康地区产前人群中高频携带的基因突变和相对应的疾病,探讨产前扩展性单基因病携带者筛查(EC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浙江永康地区妇幼保健院做孕前和孕期检查的孕妇6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380例配偶同时进行检测,共检测980例。收集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样本,结合高通量二代测序和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进行22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序列解析,依据2015年美国医学遗传学及基因组学学会(ACMG)指南进行解读。结果 22种致病基因在入组人群中的总携带率为5.31%;有高危因素的受检者携带率(6.80%)高于无高危因素的受检者(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7,P<0.05)。受检者中女性600例,致病突变携带率为5.67%(34/600),男性380例,致病突变携带率为4.73%(18/380),不同性别受检者致病突变携带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P>0.05)。Wilson病(1.17%)、鱼鳞病1型(0.87%)及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病(0.71%)这3种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在人群中携带率较高;致病变异居于前3位的变异分别是ATP7B基因、TGM1基因及PKHD1基因。结论 在产前人群中筛选出了高频携带的基因突变,初步确定Wilson病、鱼鳞病1型及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病等疾病可作为产前携带者筛查的目标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基因遗传病 隐性遗传 携带者筛查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无创产前检测的发展进程 被引量:4
6
作者 韩璐好 陈晓丹 蒋玮莹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6年第7期4-7,共4页
产前胎儿健康状况的测试和评估通常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种手段,常规的筛查方法包括母亲血液样本的生化检查和影像学超声检查。侵入性方法包括羊膜穿刺术(amniocentesis),绒毛膜取样(chorionic villus sampling,CVS),脐血取样等,这些... 产前胎儿健康状况的测试和评估通常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种手段,常规的筛查方法包括母亲血液样本的生化检查和影像学超声检查。侵入性方法包括羊膜穿刺术(amniocentesis),绒毛膜取样(chorionic villus sampling,CVS),脐血取样等,这些方法虽能准确地诊断,但可能造成胎儿损伤,导致产妇流产等不良后果。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无疑开辟了产前诊断的新纪元。NIPT是对母体外周血浆中胎儿游离DNA进行检测分析,从而判断胎儿是否患遗传性疾病的一种方法。NIPT的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具有替代目前使用血清筛查和侵入性诊断的前景。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NIPT在临床上应用的范围会越来越广泛。本文中针对母亲血中胎儿游离DNA,NIPT结合下一代测序检测遗传性疾病,母亲血浆中游离RNA,NIPT国内外临床应用等方面做简单介绍,对其今后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产前检测 下一代测序 非整倍体疾病 单基因遗传性疾病 cff DNA RNA
原文传递
胎儿游离DNA在单基因遗传病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何珮清 刘佳楠 刘彦慧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809-813,共5页
单基因遗传病种类多而复杂,且有不断增长的趋势,总体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各异,通过产前筛查和诊断,及早阻止致死或严重致残的单基因遗传病患儿的出生,是行之有效的防控策略。基于胎儿游离DNA的无创产前单基因遗传病检测技术已应用于临床... 单基因遗传病种类多而复杂,且有不断增长的趋势,总体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各异,通过产前筛查和诊断,及早阻止致死或严重致残的单基因遗传病患儿的出生,是行之有效的防控策略。基于胎儿游离DNA的无创产前单基因遗传病检测技术已应用于临床,检测的疾病种类不断增加,技术也在不断取得突破,本文就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产前检测技术 单基因遗传性疾病 胎儿游离DNA
原文传递
全外显子组捕获测序技术在单基因遗传病研究和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柯海萍 杜振方 张咸宁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2年第6期1-3,132,共4页
外显子组(exome)即一个个体的基因组DNA上所有蛋白质编码序列(外显子)的总和。人类外显子组序列仅占人类整个基因组序列的1%,约为30 Mb,包括18万个左右的外显子,估计85%的人类致病突变都位于这1%的蛋白质编码序列上。在单基因病的致病... 外显子组(exome)即一个个体的基因组DNA上所有蛋白质编码序列(外显子)的总和。人类外显子组序列仅占人类整个基因组序列的1%,约为30 Mb,包括18万个左右的外显子,估计85%的人类致病突变都位于这1%的蛋白质编码序列上。在单基因病的致病基因定位和克隆研究中,通常采用的家系连锁分析法及定位克隆技术是最有效、最准确的方法之一。但是,如果患病亲属的人数有限,或不外显、外显不全,或基因突变是自发产生的,则连锁分析多半失效。这是单基因疾病分子遗传学研究中常常难以克服的"瓶颈"。然而,对各种遗传病患者的外显子组进行测序分析,所针对的是与疾病最相关的"蛋白质编码序列"区域,捕捉的是疾病的大部分致病突变信息,具有所需样本数量少、低费用、高通量的优势和特点,故可以大大加快鉴定人类疾病基因的进程。另外,对于外显子数目庞大的致病基因(如DMD、FBN1、PKD1等),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进行基因诊断,则比传统的PCR+Sanger测序法更为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显子组 全外显子组测序 单基因病 基因诊断
原文传递
神经系统单基因遗传病的治疗现状 被引量:1
9
作者 梁秀龄 李洵桦 +6 位作者 陈定邦 林晓浦 冯黎 侯海漫 刘俊秀 张基伟 吴超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期46-49,共4页
神经系统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影响神经系统而引起的疾病,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症状多样,早期诊断困难,治疗也十分困难,相当一部分疾病至今仍不可治。神经系统单基因遗传病发病涉及一对等位基因,严格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随着医... 神经系统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影响神经系统而引起的疾病,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症状多样,早期诊断困难,治疗也十分困难,相当一部分疾病至今仍不可治。神经系统单基因遗传病发病涉及一对等位基因,严格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学者们对其分子发病机制了解得越来越多,诊断和治疗也获得较大的进展,能够医治的这类疾病越来越多,治疗的方法亦越来越多,患者生活质量亦逐渐得到改善。本文简要综述部分疾病近年的治疗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 单基因遗传病 治疗
原文传递
单基因病胚胎着床前遗传学检测专家共识 被引量:26
10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 +3 位作者 乔杰 张学 闫丽盈 黄锦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77-485,共9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遗传诊断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术语的更新,单基因病胚胎着床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monogenic/single gene disorders, PGT-M)技术不断进步和更新,广泛应用于临床以避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遗传诊断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术语的更新,单基因病胚胎着床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monogenic/single gene disorders, PGT-M)技术不断进步和更新,广泛应用于临床以避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和阻断致病基因的家族传递。目前,关于PGT-M的共识还很少,为了规范PGT-M的应用,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精准辅助生殖研究学组及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部分专家,包括生殖医学、遗传学和心血管医学专家,共同制定了这一共识。共识包括PGT-M的适应证、禁忌证、诊断策略、遗传和生殖咨询、报告形式、结果解释、知情同意和患者随访等。这一共识将使更多相关的临床工作者和研究人员获益,供临床及实验室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床前遗传学检测 单基因病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皮肤脱屑相关遗传病以及一种全新疾病的命名建议 被引量:1
11
作者 巩卓青 汪慧君 林志淼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39,共6页
皮肤是人体和外界接触的第一道屏障。生理脱屑过程在维持表皮的结构完整和功能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过程受到多种因素包括蛋白水解酶、蛋白酶抑制剂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全面回顾了影响脱屑过程的单基因遗传病的临床特征和发病机... 皮肤是人体和外界接触的第一道屏障。生理脱屑过程在维持表皮的结构完整和功能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过程受到多种因素包括蛋白水解酶、蛋白酶抑制剂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全面回顾了影响脱屑过程的单基因遗传病的临床特征和发病机制,同时阐述了本研究团队首次报道的KLK11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种皮肤红斑角化伴脱屑障碍的单基因遗传病(简称MeDOC,Mendelian disorders of cornification)及发病机制,提出其诊断标准,为脱屑机制的研究和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视角,并建议其命名为“朱学骏型红斑角皮病(Zhu-type erythro-keratodermia,ZE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脱屑 单基因遗传病 KLK11 MeDOC 朱学骏型红斑角皮病
下载PDF
中国人群33104例单基因病携带者筛查的多中心研究
12
作者 侯伟 付晓琳 +17 位作者 谢潇潇 张春燕 边佳昕 毛翛 文娟 罗春玉 金华 祝茜 戚庆炜 钱叶青 袁静 赵彦艳 尹爱兰 李树铁 蒋宇林 张蔓丽 肖锐 卢彦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5-1023,共9页
目的 通过大规模多中心的多种遗传病携带者筛查,调查中国人群单基因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突变谱,为制定适合中国人群的遗传病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在中国的12个临床中心共招募33 104例受检者(16 610例女性),基于高通量测序和多... 目的 通过大规模多中心的多种遗传病携带者筛查,调查中国人群单基因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突变谱,为制定适合中国人群的遗传病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在中国的12个临床中心共招募33 104例受检者(16 610例女性),基于高通量测序和多种PCR对223个基因的携带者状态进行检测。结果 197个常染色体基因的合并携带者频率为55.58%,26个X连锁基因的合并携带者频率为1.84%。在16 669例家系中,共检出874对(5.24%)高危夫妇。其中常染色体基因高危夫妇584对(3.50%),X连锁基因高危夫妇306对(1.84%),16对夫妇同时为常染色体基因和X连锁基因高危夫妇。最常检出的常染色体高危基因包括GJB2(常染色体隐性耳聋1A,393对),HBA1/HBA2(α-地中海贫血,36对)和PAH(苯丙酮尿症,14对),SMN1(脊髓性肌萎缩症,14对)。最常检出的X连锁高危基因包括G6PD(G6PD缺乏症,236对),DMD(进行性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23对)和FMR1(脆性X综合征,17对)。除外G6PD后的高危夫妇率为3.91%(651/16 669),进一步除外GJB2 c.109G>A位点后,高危夫妇率为1.72%(287/16 669)。理论上严重的单基因病出生缺陷的发病率约为4.35‰(72.5/16 669)。对导致高危夫妇最多的22个基因进行筛查可检出95%以上的高危夫妇,对导致高危夫妇最多的54个基因进行筛查可检出99%以上的高危夫妇。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我国人群中223种单基因病的携带者频率,为中国人群的携带者筛查策略制定和panel设计提供依据。在携带者筛查实践中,针对某些特殊基因或变异位点的遗传咨询可能会面临困难。这些特殊基因或变异需要在检测前告知受检夫妇,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提供不筛查这些基因或变异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携带者筛查 单基因病 遗传咨询
下载PDF
外显子组测序是发现单基因病致病基因的捷径 被引量:6
13
作者 热比亚·努力 帕它木·莫合买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5-527,共3页
新一代测序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为疾病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作为一种高效、快速和高性价比的研究方法,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单基因疾病等遗传病的研究。该技术已经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也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单基因疾病的... 新一代测序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为疾病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作为一种高效、快速和高性价比的研究方法,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单基因疾病等遗传病的研究。该技术已经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也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单基因疾病的研究中。这将对单基因病致病基因的发现产生巨大推动作用。作者对国内外近两年应用外显子测序技术检测疾病相关基因的一些研究进行文献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显子组测序 单基因病 基因定位
原文传递
先天性智力低下的病因及发病风险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玉萍 彭惠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00-302,共3页
目的 :探讨与先天性智力低下发病有关的遗传因素。方法 :对 84 0例先天性智力低下患者进行生化检查、家系分析和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 :(1)单基因遗传病引起的智力低下 2 1例 ,占 2 .5 0 % ,其中AR病 18例、AD病 1例、XR病 2例 ;(2 )染... 目的 :探讨与先天性智力低下发病有关的遗传因素。方法 :对 84 0例先天性智力低下患者进行生化检查、家系分析和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 :(1)单基因遗传病引起的智力低下 2 1例 ,占 2 .5 0 % ,其中AR病 18例、AD病 1例、XR病 2例 ;(2 )染色体异常引起的智力低下 2 16例 ,占 2 5 .71% ,其中Down综合征 5 4例、Fra(X)综合征 138例、其他染色体异常 2 4例 ;(3)多基因遗传病引起的智力低下 13例 ,占 1.5 5 % ;(4 )原因不明的智力低下 5 90例 ,占 70 .2 4 %。结论 :先天性智力低下具有复杂的遗传学病因和发病机制 ,提示遗传和环境因素对智力低下的产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低下 单基因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病 染色体异常
下载PDF
单基因病扩展性携带者筛查的发展与挑战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锴 刘晓婷 闫有圣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1131-1134,共4页
在出生缺陷中,单基因遗传病占有重要的比重,尤其是隐性遗传病。单基因病的携带者筛查是出生缺陷三级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一种扩展性携带者筛查诞生并得到广泛推广。本文将就扩展性携带者筛查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各方面挑战进... 在出生缺陷中,单基因遗传病占有重要的比重,尤其是隐性遗传病。单基因病的携带者筛查是出生缺陷三级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一种扩展性携带者筛查诞生并得到广泛推广。本文将就扩展性携带者筛查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各方面挑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基因病 扩展性携带者筛查 发展 挑战
下载PDF
心血管系统单基因病胚胎着床前遗传学检测
16
作者 王玉倩 乔杰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4153-4157,共5页
心血管疾病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中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是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目前已知的达百余种。许多单基因心血管遗传病具有较高的猝死风险,发病后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并且部分疾病无有效治疗... 心血管疾病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中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是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目前已知的达百余种。许多单基因心血管遗传病具有较高的猝死风险,发病后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并且部分疾病无有效治疗手段。单基因心血管疾病的遗传阻断是预防疾病发生、阻断疾病向下一代传递的重要预防手段,其中单基因病胚胎着床前遗传学检测(PGT-M)因能够避免产前诊断终止妊娠给孕妇及家庭带来的痛苦和负担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心血管单基因病遗传阻断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单基因病 胚胎着床前遗传学诊断 辅助生殖技术 致病变异
原文传递
新发突变家系植入前遗传学检测的单倍型构建方法探索
17
作者 徐惠玲 吴正中 +3 位作者 付志红 张华坤 范晶 李雪梅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699-1705,共7页
目的在单基因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M)中采用2种单倍型构建策略,判断3例新发突变家系中胚胎是否携带致病变异。方法收集3例新发突变家系,其中2例为男方新发突变,1例为女方新发突变。经过促排卵、体外受精及胚胎培养后,对所获得的... 目的在单基因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M)中采用2种单倍型构建策略,判断3例新发突变家系中胚胎是否携带致病变异。方法收集3例新发突变家系,其中2例为男方新发突变,1例为女方新发突变。经过促排卵、体外受精及胚胎培养后,对所获得的囊胚进行滋养层细胞活检,活检细胞利用多次退火环状循环扩增技术(MALBAC)进行全基因组扩增(WGA),分别利用单精子测序技术及胚胎互推策略进行家系的单倍型构建,判断胚胎是否携带致病变异,最后选择健康的胚胎进行移植。妊娠中期进行胎儿羊膜腔穿刺产前诊断验证PGT-M结果准确性。结果3个家系的单倍型构建成功,移植后均获得了妊娠且得到了产前诊断。其中1例已分娩未携带亲本致病变异新生儿,2例仍在妊娠中。结论对于无法采用常规的单倍型分析方法的家系而言,利用单精子测序及胚胎互推策略可以使新发突变的夫妻从源头上阻止患儿的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突变 单倍型分析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单基因疾病
下载PDF
单基因病临床意义不明变异实施植入前遗传学检测的策略研究
18
作者 胡晓 杜娟 +12 位作者 谭振华 王韦力 何文斌 谭跃球 张硕屏 戴婧 张毅 万振兴 李汶 罗克莉 龚斐 卢光琇 林戈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21-1126,共6页
目的探讨单基因病临床意义不明变异(variants of uncertain significance,VUS)实施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的策略。方法招募2018年至2020年期间因携带VUS前来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进行生育咨... 目的探讨单基因病临床意义不明变异(variants of uncertain significance,VUS)实施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的策略。方法招募2018年至2020年期间因携带VUS前来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进行生育咨询的单基因病病例,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ACMG)发布的《ACMG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以下称ACMG指南)及贝叶斯分析法,对VUS致病性进行重分析,分类为"致病/可能致病变异""倾向于致病的VUS""致病性仍不明确的VUS"及"倾向于良性的VUS"。在夫妻双方自主自愿并充分理解风险的原则下,对VUS升级为"致病/可能致病变异"及分类为"倾向于致病的VUS"的家系实施胚胎植入前单基因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monogenic disorders,PGT-M)。追踪随访妊娠胎儿、出生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结果①16例单基因病家系共检出25个变异,其中1个为致病变异(pathogenic variation,P),3个为可能致病变异(likely pathogenic variation,LP),21个为VUS。重分析后,11个VUS升级为LP(52.4%),7个重分类为"倾向于致病的VUS"(33.3%),2个VUS重分类为"致病性仍不明确的VUS"(9.5%),1个VUS重分类为"倾向于良性的VUS"(4.8%)。②14例单基因病家系进入PGT-M,包括VUS均升级为LP的家系9例,携带1个LP/P及1个"倾向于致病的VUS"家系2例,只携带"倾向于致病的VUS"家系3例。③PGT-M术后出生12个健康婴孩。根据疾病发病年龄随访出生后代,8个子代未表现出与先证者相同的症状,4个子代暂未见疾病症状,因尚未到发病年纪还需要持续随访。结论针对临床上的VUS,需要按ACMG指南主动寻找新证据并进行重新分析。升级为P/LP的VUS以及升级为倾向于致病的VUS可以在患者知情同意前提下开展PGT-M,为VUS携带者夫妇降低生育单基因病患儿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单基因病 临床意义不明变异 重分类
原文传递
脊髓性肌萎缩症2+0型案例分析与胚胎植入前单基因病检测的临床应用
19
作者 李少英 何健淳 +10 位作者 何文智 冼嘉嘉 黄玲玲 赵耿烨 张欣 杜仁骞 褚黎明 王跃强 孔令印 梁波 黎青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94-299,共6页
目的探讨胚胎植入前单基因病检测在特殊的脊髓性肌萎缩症(SMA)2+0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19日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1例特殊SMA家系资料。利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和分子标签连锁分析对夫妇双方及其胎儿... 目的探讨胚胎植入前单基因病检测在特殊的脊髓性肌萎缩症(SMA)2+0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19日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1例特殊SMA家系资料。利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和分子标签连锁分析对夫妇双方及其胎儿进行SMN1基因型的鉴定,并借助二代测序(NGS)、分子标签连锁分析以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3种方法对该夫妇的11枚胚胎进行单体型分析和结果验证。结果明确了女方为特殊的SMN1[2+0]携带型,产前诊断确定胎儿为SMA患者,最终通过行胚胎植入前单基因病遗传检测成功筛选出4枚未携带SMN1致病变异和X染色体缺失的胚胎。结论胚胎植入前单基因病遗传检测能够有效阻断上述SMA 2+0型患者的特殊遗传变异的传递,为家系再生育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 脊髓性 SMN1基因 胚胎植入前单基因病遗传检测 二代测序 连锁分析
原文传递
全外显子组测序在危重症新生儿单基因遗传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齐志业 段江 +4 位作者 贺湘英 钟庆华 张彩营 谢云波 梁琨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40-643,共4页
目的探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检测技术在危重症新生儿单基因遗传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怀疑有遗传性疾病或临床诊断不明确的危重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及父母全血标本进行WES检测.对检测... 目的探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检测技术在危重症新生儿单基因遗传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怀疑有遗传性疾病或临床诊断不明确的危重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及父母全血标本进行WES检测.对检测出的基因变异进行分类,寻找与临床表现相关的变异,并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共纳入新生儿45例,男22例,女23例,中位发病日龄为2.0 d.经分子诊断确诊单基因遗传病患儿12例,诊断阳性率为27%,中位确诊日龄为31.5 d,其中与部分临床表型相关、但经对患儿临床表型再次进行补充与分析后诊断为单基因遗传病者占42%(5/12).确诊单基因遗传病的患儿经临床治疗后好转率为67%(8/12).结论 WES检测技术是寻找危重症新生儿单基因遗传病基因变异的有力工具,并可在临床决策中起到关键作用,但数据结果的解读还需要临床医生结合患儿的表型与WES检测结果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基因遗传病 全外显子组测序 新生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