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囊藻毒素-LR免疫亲和层析柱的研制和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肖付刚 赵晓联 +3 位作者 汤坚 顾小红 张敬平 钮伟民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9-102,共4页
用CNBr-activated Sepharose4B和微囊藻毒素-LR的单克隆抗体制备了免疫亲和层析柱,测得抗体偶联率在75.7%~94.1%之间。制得的免疫亲和层析柱最大柱容量在76~95ng之间,柱空白为0,回收率在90.8%~105.1%之间。柱子再生重复使用6次后,回... 用CNBr-activated Sepharose4B和微囊藻毒素-LR的单克隆抗体制备了免疫亲和层析柱,测得抗体偶联率在75.7%~94.1%之间。制得的免疫亲和层析柱最大柱容量在76~95ng之间,柱空白为0,回收率在90.8%~105.1%之间。柱子再生重复使用6次后,回收率不低于75%。建立了免疫亲和层析柱-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水样中的微囊藻毒素-LR的方法。该法检出限为5ng/L;线性定量范围为10~500ng/L。实验结果显示,免疫亲和层析柱特异性好,一次净化能除去绝大部分干扰物,净化效果明显优于现有的固相萃取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LR 免疫亲和层析 单克隆抗体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血液肿瘤治疗中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淋巴细胞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徐云云 金润铭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26-629,共4页
T淋巴细胞在肿瘤免疫应答中起主要作用,基于T细胞的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adoptivecellularimmunotherapy,ACI)在血液肿瘤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由于治疗特异性差,早期ACI对血液肿瘤进行免疫治疗的疗效并不十分理想。近年发展起来的... T淋巴细胞在肿瘤免疫应答中起主要作用,基于T细胞的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adoptivecellularimmunotherapy,ACI)在血液肿瘤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由于治疗特异性差,早期ACI对血液肿瘤进行免疫治疗的疗效并不十分理想。近年发展起来的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antigenrecep—tor,CAR)基因修饰的T淋巴细胞(以下简称CART细胞)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新的ACI,其突出特点是高度特异性、非组织相容性抗原(MHC)限制性及强烈而持久的杀瘤效应。多种血液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特异性抗原,这也就为CART细胞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免疫治疗靶点。CDl9和CD20可以作为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靶点,CD33可以作为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靶点,CD30和CD22可以作为淋巴瘤的治疗靶点。近年来对恶性血液肿瘤的CART细胞技术的研究进展很快,本文就CAR结构及CART细胞技术在血液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 血液肿瘤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单克隆抗体
原文传递
大豆脂肪氧化酶同功酶联合鉴定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志民 秦君 +10 位作者 杨春燕 邸锐 闫龙 张梅申 李子千 李亚璞 史晓蕾 鲍聪 许宁 封树平 张孟臣 《河北农业科学》 2014年第2期52-59,共8页
本研究目的是建立一套适宜于育种后代材料脂肪氧化酶缺失类型筛选鉴定的方法。首先选择适用于近等基因系材料的消减免疫法,以单缺Lox2的J12-2作为耐受原,将含有3种Loxs的Soybean Lox(Type I-B)作为抗原,利用该方法筛选到1株能稳定分泌L... 本研究目的是建立一套适宜于育种后代材料脂肪氧化酶缺失类型筛选鉴定的方法。首先选择适用于近等基因系材料的消减免疫法,以单缺Lox2的J12-2作为耐受原,将含有3种Loxs的Soybean Lox(Type I-B)作为抗原,利用该方法筛选到1株能稳定分泌Lox2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Lox2-1。在解决了Lox2单抗的基础上,进一步以纯化的Lox1和Lox3作抗原,按常规方法,制备并筛选到1株能稳定分泌Lox1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Lox1-1,4株Lox3的杂交瘤细胞株Lox3-1、Lox3-2、Lox3-3和Lox3-4;利用腹水诱导法生产其细胞株抗体,腹水效价在1∶20 000与1∶800 000之间,经鉴定6株单抗均具有较强的特异性。以Soybean Lox(TypeI-B)作抗原制备兔多克隆抗体血清,其针对Lox1、Lox2和Lox3的效价均达到1∶76 800。最终建立了以兔多抗作固相抗体,Lox1-1、Lox2-1、Lox3-4分别作检测抗体的对大豆脂氧酶缺失类型进行联合鉴定的技术体系,该技术不但为无腥大豆育种提供了技术保障,还为其他同工酶检测技术的开发积累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氧化酶 同功酶 单克隆抗体 多克隆抗体 双抗体夹心法 联合鉴定
下载PDF
空肠弯曲菌cjaA基因表达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黄金林 尹衍新 +3 位作者 胡元庆 张弓 刘秀梵 焦新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04-1207,共4页
目的:原核表达空肠弯曲菌CjaA蛋白,并制备其单克隆抗体(mAb)。方法:克隆目的基因并将其构建到pGEX-6p-1和pET30a(+)表达载体,分别以变复性纯化后的rGST-cjaA、rHis-cjaA蛋白为免疫原和检测原进行杂交瘤细胞的筛选。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 目的:原核表达空肠弯曲菌CjaA蛋白,并制备其单克隆抗体(mAb)。方法:克隆目的基因并将其构建到pGEX-6p-1和pET30a(+)表达载体,分别以变复性纯化后的rGST-cjaA、rHis-cjaA蛋白为免疫原和检测原进行杂交瘤细胞的筛选。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和mAb腹水效价,Dot-ELISA、Western blot分析mAb特异性。结果:成功构建pET30a(+)-cjaA和pGEX-6p-1-cjaA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并融合表达rHis-cjaA和rGST-cjaA蛋白,Western blot试验显示全菌多抗血清能与体外表达的蛋白呈现特异性反应,表明表达蛋白具有免疫原性。筛选获得3株稳定分泌抗CjaA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2B6、3C2、4F11,其Ig亚类均为IgG1,腹水效价分别为1∶1×105、1∶2×105和1∶4×105;Western blot试验显示,3株mAb均能与表达rHis-CjaA重组蛋白的细菌发生特异性反应;Dot-ELISA试验表明,3株mAb均能与不同来源的空肠弯曲菌分离株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本研究制备的mAb有较高特异性,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为进一步研究空肠弯曲菌CjaA蛋白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以及建立快速检测技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jaA蛋白 空肠弯曲菌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不同分子结构粉针注射冻干工艺特点分析
5
作者 杨春生 郭柏松 《化工与医药工程》 2017年第5期21-25,共5页
描述了不同种类的注射剂粉针在冻干制备过程中的特点,结合各种制品冻干前的生产工艺和各自的关键质量属性,侧重分析了制品在冻干过程中现象的机理,并讨论了相应的应对方法。
关键词 冻干工艺 化学药物 疫苗 单抗 血液制品 中药提取物
下载PDF
现代生化药物研究进展
6
作者 毛晋哲 《自然杂志》 1997年第4期216-218,共3页
新型生化药物的研究是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疾病本身认识的深入而发展起来的。新型生化药物的应用将为一些顽固性疾病的根治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各国对生化药物的开发都投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企图居于领先地位... 新型生化药物的研究是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疾病本身认识的深入而发展起来的。新型生化药物的应用将为一些顽固性疾病的根治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各国对生化药物的开发都投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企图居于领先地位。现就新型生化药物作一综合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药物 根治 巨大 性疾病 研究进展 顽固性 治疗方法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应用 人力
下载PDF
异常凝血酶DCP基因克隆表达、纯化及单克隆抗体制备与鉴定
7
作者 沈鹏 司进 +4 位作者 李琦雯 渠利利 李璐蓉 严晓璐 季国忠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3932-3939,共8页
目的:通过克隆、表达一种有前景的肝癌肿瘤标志物人去羟基凝血素(Des--carboxy prothrombin,DCP),制备抗DCP单克隆抗体并初步鉴定其特性.方法:依据DCP基因序列,合成DCP全长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ColdⅡ-DCP,转化至Escherichia coli BL2... 目的:通过克隆、表达一种有前景的肝癌肿瘤标志物人去羟基凝血素(Des--carboxy prothrombin,DCP),制备抗DCP单克隆抗体并初步鉴定其特性.方法:依据DCP基因序列,合成DCP全长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ColdⅡ-DCP,转化至Escherichia 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以Ni2+亲和层析柱纯化带有His标签的DCP蛋白.纯化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DCP单克隆抗体.以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与亚型;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抗体特异性.结果:成功表达并获得DCP蛋白,其相对分子量约为23000;获得1株稳定分泌抗人DCP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3B5;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抗人DCP单克隆抗体能与DCP发生特异性结合,且ELISA检测抗体的效价为1∶2.43×105,其亚类为IgG2a.结论:成功制备了抗人DCP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将该抗体应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凝血酶原 原核表达 杂交瘤技术 单克隆抗体 肝细胞肝癌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FLK-1单克隆抗体抑制实验性视网膜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张含 刘哲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1139-1141,共3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FLK-1)单克隆抗体(anti-FLK1mAb)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retinal neovascularization,RNV)的抑制作用,同时分析其对缺血性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将生后第7d的C57BL/6幼鼠置于高氧箱中饲养5d后取回至正...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FLK-1)单克隆抗体(anti-FLK1mAb)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retinal neovascularization,RNV)的抑制作用,同时分析其对缺血性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将生后第7d的C57BL/6幼鼠置于高氧箱中饲养5d后取回至正常空气环境诱导RNV模型,生后第12,13,15d利用腹腔注射的方法给与实验组小鼠anti-FLK1 mAb500μg(对照组给与等量的大鼠免疫球蛋白),生后第17d处死动物行视网膜铺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测量视网膜血管无灌注区的面积,计数RNV内皮细胞核数目,定量分析anti-FLK1 mAb对于缺血性视网膜病变以及实验性RNV形成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成功建立了RNV模型,实验组RNV的形成明显受到抑制(P<0.01),同时anti-FLK1 mAb也加重了RNV模型的缺血过程(P<0.05)。结论:拮抗FLK-1可以有效抑制RNV的形成,提示拮抗FLK-1可能成为治疗RNV有效的生物学方法之一,其可能加重缺血性视网膜病变的潜在副作用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血管新生 FLK-1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抗人活化血小板单克隆抗体SZ-51嵌合Fab片段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顾建明 张效民 +2 位作者 夏利军 刘跃 阮长耿 《中华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459-461,共3页
单克隆抗体介导的导向显像与导向溶栓是对血栓栓塞性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降低鼠源性单抗对人体的免疫原性,我们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抗人活化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单克隆抗体SZ-51可变区基因片段与人免... 单克隆抗体介导的导向显像与导向溶栓是对血栓栓塞性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降低鼠源性单抗对人体的免疫原性,我们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抗人活化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单克隆抗体SZ-51可变区基因片段与人免疫球蛋白γ1重链CH1和轻链恒区基因进行拼接,构建噬菌体质粒(pHEN1-51Fab/Hu),并导入大肠杆菌HB2151中进行表达。表达的嵌合抗体Fab片段为可溶性,经Westernblot证实能特异地与GMP-140呈结合反应。经ELISA定量测定,表达上清液中的抗体含量为200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抗人活化血小板 Α-颗粒膜蛋白
原文传递
人皮肤角朊细胞具有Leu 7、Leu 11抗原
10
作者 郑捷 夏万尧 张传钧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0-11,共2页
本文用ABC法检测了9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处表皮和4例正常人左前臂伸测表皮与McAb Leu7、Lcull的反应性。结果显示人表皮的角朊细胞能与这二种McAb反应,反应主要发生在角朊细胞的细胞浆,其反应强度和频率以基底细胞层处最强,随着细胞... 本文用ABC法检测了9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处表皮和4例正常人左前臂伸测表皮与McAb Leu7、Lcull的反应性。结果显示人表皮的角朊细胞能与这二种McAb反应,反应主要发生在角朊细胞的细胞浆,其反应强度和频率以基底细胞层处最强,随着细胞的分化此种反应渐减弱,至角质层处消失。角朊细胞与二种McAb的反应在银屑病和正常人皮肤之间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朊细胞 单克隆抗体 银屑病
下载PDF
抗人血小板单克隆抗体APt_4诱导血小板活化机制的研究
11
作者 于爱新 李家增 连俊一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15-118,共4页
抗人血小板单克隆抗体APt_4可特异的诱导正常人及1例巨大血小板病(BSS)患者的血小板聚集,而对2例Ⅰ型血小板无力症(GT)患者的血小板无致聚作用。APt_4的F(ab')_2不能诱导血小板的活化,但能与血小板特异... 抗人血小板单克隆抗体APt_4可特异的诱导正常人及1例巨大血小板病(BSS)患者的血小板聚集,而对2例Ⅰ型血小板无力症(GT)患者的血小板无致聚作用。APt_4的F(ab')_2不能诱导血小板的活化,但能与血小板特异结合并抑制APt_4的IgG,ADP,胶原和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多种血小板抑制物可阻断APt_4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免疫试验结果表明Atp_4识别血小板膜表面分子量为14万和9.7万的糖蛋白。综上所述,APt_4诱导血小板活化的机制可能与钙离子的存在,能量代谢中cAMP的降低,ADP的释放和抗体Fc段的存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糖蛋白 复合物 单克隆抗体
原文传递
Expression of cardiac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依纯 《中国药理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确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在心肌梗死后左心室组织修复及重构过程中,以及在假手术大鼠心肌中的分布.方法:在冠状动脉结扎后24h,1wk,2wk,3wk,6wk后用抗ACE单克隆及多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 目的:确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在心肌梗死后左心室组织修复及重构过程中,以及在假手术大鼠心肌中的分布.方法:在冠状动脉结扎后24h,1wk,2wk,3wk,6wk后用抗ACE单克隆及多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心脏组织ACE在上述时间点的表达.通过免疫荧光双染色法进一步明确是哪一种细胞表达ACE.结果:在正常的心脏组织中ACE染色局限在内皮细胞上,其密度随着血管树的分级呈阶梯状变化:小动脉的全部血管内皮细胞都有ACE染色,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仅有约20%有ACE染色,静脉内皮细胞则完全没有ACE染色.心肌梗死3wk后梗死区的坏死组织已被肉芽组织所取代并可观察到非常明显的ACE过度表达;心肌梗死6wk后ACE染色区缩小,在有大量胶原沉积的区域仅可见微弱的染色.绝大部分在ACE高表达区表达ACE的细胞是内皮细胞,少量巨噬细胞上也有ACE染色.结论:在正常心脏组织中,内皮细胞表达ACE的程度与细胞所处的解剖位置有关.心肌梗死后ACE在梗死区的组织修复过程中有过度表达,其高峰在梗死后3wk,过度表达的ACE主要来源于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ACE 免疫组织化学 血管内皮 冠状血管
原文传递
催化抗体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礼和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33-240,共8页
利用特异性的抗原产生的单克隆抗体具有催化很多有机化学反应的性质。特异性抗原可用适当的化学模型物与载体蛋白连接而成。设计化学模型物可考虑:(1)反应过渡态的稳定性;(2)反应基团的接近效应;(3)引入催化基团。
关键词 催化抗体 单克隆抗体 过滤态
下载PDF
中国黄牛重组PrP^c成熟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晓东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2年第4期24-25,共2页
将纯化的牛重组PrPc 成熟蛋白免疫PrPc 基因敲除小鼠 (PrPc-nullmice) ,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经一次融合 ,共筛选出3株能稳定分泌针对中国黄牛PrPc 成熟蛋白特异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4D5、5C10和3F3。免疫印迹试验表明 :腹水单... 将纯化的牛重组PrPc 成熟蛋白免疫PrPc 基因敲除小鼠 (PrPc-nullmice) ,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经一次融合 ,共筛选出3株能稳定分泌针对中国黄牛PrPc 成熟蛋白特异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4D5、5C10和3F3。免疫印迹试验表明 :腹水单抗4D5、5C10和3F3均可特异识别重组中国黄牛Pr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黄牛 重组PrP^c成熟蛋白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